CN201609677U - 一种气油水分离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气油水分离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609677U
CN201609677U CN2009201971337U CN200920197133U CN201609677U CN 201609677 U CN201609677 U CN 201609677U CN 2009201971337 U CN2009201971337 U CN 2009201971337U CN 200920197133 U CN200920197133 U CN 200920197133U CN 201609677 U CN201609677 U CN 20160967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gas
barrel body
pipe
cylindrical barr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97133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守波
仇晨
郑永建
谢玉洪
柯吕雄
俞进
唐广荣
徐文江
李耀林
秦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ERITAS-MSI
CNOOC China Ltd Zhanjiang Branch
Original Assignee
VERITAS-MSI
CNOOC China Ltd Zhanjiang Branch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ERITAS-MSI, CNOOC China Ltd Zhanjiang Branch filed Critical VERITAS-MSI
Priority to CN200920197133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60967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60967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60967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ng Particles In Gases By Inertia (AREA)

Abstract

一种气油水分离系统,包括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A)、旋流式气油分离器(B)和捕雾器(C);其中,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A)包括第一柱状筒体(1),该第一柱状筒体(1)上设置有第一出气管(12)、第一出油管(13)、第一输入管(11)、出水管(14),旋流式气油分离器(B)包括第二柱状筒体(5),第一出气管(12)与第二柱状筒体(5)的第二输入管(3)相连通,第一出油管(13)与第二柱状筒体(5)上的油相物输入管(51)相连通;捕雾器(C)包括罐体(6)和液滴聚集层(7),第二柱状筒体(5)的第二出气管(52)与罐体(6)的第三输入管(62)相连通。本实用新型不但适用于不同气油比油井、湿气井的多相分离,适应于0~100%的含水比例变化,具有广泛的应用环境,还能对现行的多相流量计或气油水分离设备进行准确度的校验。

Description

一种气油水分离系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流体分离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能最终实现气、油、水三相分离的气油水分离系统,其分离物纯度非常高,具有高精度的计量能力,不但适用于不同气油比的油井、湿气井的多相分离,还能用于对现行的多相流量计或气油水分离设备进行准确度的校验。
背景技术
目前在油田地面集输系统中,主要运用各种三相分离器,将油井采出的气油水混合物中的天然气、油以及水进行分离,继而实现液计量或生产计量。传统的三相分离器仅依靠重力而自然地实现气、油、水的分离,最后输出的水中含油量还是较高,分离效果不够理想,而且不能适用于不同气、油、水含量比的使用环境中,分离速度慢,效率较低。
为提高分离相物的纯度,保证分离性能,现行在用的许多气液分离器或者油水分离器仅进行气与液或油与水的两相分离,它们大多是通过一个装置或设备,采用一些物理处理法,比如重力法、离心法、气浮法、过滤法和膜分离法等,而实现气与液或油与水的两相分离。
如专利号为ZL200720108504.0(公开号为CN201055811Y)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一种旋流式气液分离器》,公开的是一种通过高速旋转气液混合物而依靠离心力分离气相物和液相物的气液分离器。这种旋流式气液分离器的体积小、分离速度快、效果好,而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它包括有柱状筒体,该柱状筒体侧壁的上部、中部、下部分别设置有与柱状筒体相连通的出气管、原油输入管、出液管,其中,原油输入管相对柱状筒体倾斜向下,并与柱状筒体的侧壁相切。该气液分离器通过倾斜向下的原油输入管使气液混合物能在柱状筒体内形成旋流,继而使气体与液体分离开来,实现气液分离。实际运用中,液体为油水混合物,如此,原油中的气体虽然得到分离,但油与水之间仍不能得到分离,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一个技术问题是针对现有技术的现状而提供一种能实现气、油、水三相分离的气油水分离系统,其分离相物纯度非常高,分离效果非常理想,具有高精度的计量能力,不但适用于不同气油比的油井、湿气井的多相分离。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第二个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气油水分离系统,能用于对现行的多相流量计或气油水分离设备进行准确度的校验。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第一个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该气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一旋流式气油分离器和一捕雾器;
其中,所述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包括第一柱状筒体,该第一柱状筒体的筒壁上自顶部至下部依次设置有第一出气管、第一出油管、第一输入管、出水管,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管与第一柱状筒体的侧壁相切;
所述旋流式气油分离器包括第二柱状筒体,该第二柱状筒体的筒壁自顶部至下部依次设置有第二出气管、第二输入管、油相物输入管、第二出油管,其中,所述第一柱状筒体的第一出气管与该第二输入管相连通,所述第一柱状筒体的第一出油管与该油相物输入管相连通;
并且,所述第二输入管呈L型,第二输入管中竖直部分的端部相对第二柱状筒体倾斜向下,并与第二柱状筒体的侧壁相切,第二输入管中横向部分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输入管相连通;
所述捕雾器包括罐体和设置在罐体内的液滴聚集层,所述罐体顶部设置有第三出气管、侧壁设置有第三输入管、底部设置有第三出油管,所述第二柱状筒体上的第二出气管与该第三输入管相连通。
上述的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旋流式气油分离器和捕雾器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技术,其中,气油水混合物首先通过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进行初步的气、油、水三相分离,气相物从第一出气管排出,继而通过第二输入管而流入旋流式气油分离器的第二柱状筒体中,油相物从第一出油管排出,继而通过油相物输入管而流入旋流式气油分离器的第二柱状筒体中,水相物从出水管直接排出而计量;
旋流式气油分离器实现气与油的两相分离:当气油水混合物输入时,夹带有油滴的气体流经第一输入管时,由于密度较小而会自然地流入到与第一输入管相连通的第二输入管横向部分内,并流经第二输入管的竖直部分而切向地进入到第二柱状筒体内,从而使气相物从气油水混合物预分离出来,同时,从第一柱状筒体的第一出油管输出的油相物再次通过油相物输入管而进入到第二柱状筒体内,与气体一起产生旋流,并在第二柱状筒体内进行再次的气相物与油相物的分离,最后,气相物从第二出气管排出,继而通过第三输入管而进入到捕雾器内,油相物则从第二出油管排出而计量;
而捕雾器针对旋流式气油分离器输出的气体,对气体中的油滴进行凝结,从而达到气、油的进一步分离目的,最后,气相物从第三出气管排出而计量,油相物则从第三出油管排出而计量,上述第二出油管可以与第三出油管汇集一起后而统一对油相物进行计量。
为进一步解决上述第二个技术问题,所述出水管上可以设置有水相物计量仪,所述第二出油管可以与第三出油管汇集成一出油管道,在该出油管道上设置油相物计量仪,所述第三出气管上设置有气相物计量仪,如此,水相物、油相物、气相物可分别计量,从而对出产的混合物中的各相物进行计量,计量完后可最终汇集成一总输出管进行排放。
为提高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的分离效果,使其工作高效、稳定,所述第一柱状筒体内位于第一出油管与第一输入管之间还可以设置有一隔板,该隔板将第一柱状筒体内腔隔成位于隔板上方的集油区和位于隔板下方的分离区,隔板中央设置有一连通隔板上下集油区和分离区的导油管,该导油管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一输入管的底部之下;并且,所述第一柱状筒体内位于导油管下方还设置有一漏斗型分离筒,漏斗型分离筒的顶部为大口、底部为小口;该设计中,流体越往漏斗型分离筒的下部走离心力就越大,而油滴受到的离心力要小于水,保证大部分油滴不会进入到漏斗型分离筒的下部分,这就使得密度差异较小的油和水也能很好地分离开来,即使是更小的油滴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而气体自然地汇集到中央通过导油管后从出气管排出,最终实现气相、油相、水相的各自分离。
该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在工作时,气油水混合物带一定压力从第一输入管切向地进入到第一柱状筒体内,并产生旋转,随后直接进入到漏斗型分离筒内;由于漏斗型分离筒的顶部开口大,底部开口小,在流速稳定的情况下,漏斗型分离筒下部分的流速比上部分的流速来的大,因而越到漏斗型分离筒的下部分,混合物所受的离心力就越大;另外,根据物体在高速旋转时产生的离心力,所有质点在离心场内都将受到比其自身重量大许多倍的离心力作用,离心力大小与质点本身的重力成正比,由于气相物密度小于液相物的密度,油相物的密度小于水相物的密度,气相物所受到的离心力比液相物小很多,而油相物受到的离心力比水相物又小,加之气、油、水分别具有不同的密度而使得每个相物重力不同,气浮于油面之上,而油浮于水面之上,在重力、离心力、浮力的联合作用下,水相物会被甩到漏斗型分离筒的内边沿,而气相物会汇集在漏斗型分离筒的顶部中央,油相物也被挤压到漏斗型分离筒的上部分中央,气相物的密度比油相物小而直接通过导油管而上升到出气管,并最终从出气管溢出,而油相物聚集后逐步增高,继而漫过正对漏斗型分离筒中央的导油管而向出油管输出,而水相物在漏斗型分离筒旋流的同时,向下流动,最后从漏斗型分离筒的小口流入柱状筒体底部,并从出水管输出,最终实现气相、油相、水相的初步分离。
为便于漏斗型分离筒在第一柱状筒体内的固定,所述漏斗型分离筒之外可以设置有一多孔板,多孔板具有一供漏斗型分离筒插设的中央通孔,且该多孔板与第一柱状筒体内壁相连。这样,漏斗型分离筒顶部大而底部小,就可以通过中央开孔的多孔板固定在第一柱状筒体内,而多孔板以设置在离漏斗型分离筒底部是整个高度的1/4处为佳。
为确保第一柱状筒体最终输出的水相物的质量,所述出水管的位置可以是位于漏斗型分离筒底部的上方,保证了水相物能沉淀一段时间。
为确保第二柱状筒体最终输出的气相物的质量,所述第二出气管的出口端可以开在第二柱状筒体的侧壁上部,第二出气管的进口端自下往上伸入到第二柱状筒体的顶部内中央,并且,在第二出气管进口端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伞状顶盖,在伞状顶盖与进口端之间连接有支撑杆,第二出气管由下向上的伸入设置以及伞状顶盖的设置,使凝聚在第二柱状筒体顶部内壁上的油滴不会意外滴入到第二出气管中,而是会顺着伞状顶盖而滑入到第二柱状筒体参与油、气分离。
由于油田采出的油气水混合物不可避免的会带有固体悬浮物,在进行气油水分离时,固体悬浮物会跟随气油水混合物一起在柱状筒体内高速旋转,由于固体悬浮物密度比水高,在离心力的作用下,大部分固体悬浮物会随着旋转的流体向下运行,继而聚集在柱状筒体的底部,因此,可以在所述第一柱状筒体和第二柱状筒体的底部分别开设第一排污口、第二排污口,这样聚集在各柱状筒体底部的固体悬浮物就可从该排污口排出筒体之外。
作为进一步改进,针对含气比例相对较高的气油水混合物,为使该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与旋流式气油分离器组合分离的效果更好,在所述第一输入管上还可以相连有一U型预输入管,该U型预输入管的一端与该第一输入管相连,另一端位于第一输入管的下方,另一端上还设置有小口径管口,即,管口的管径小于U型预输入管主体的管径。这样当含气比例相对较高的气油水混合物在进入柱状筒体之前,气油水混合物会先经过U型预输入管,即,气油水混合物中的气相物因比重比液相物轻,气油水混合物会初步的进行自我分离,大部分气相物就会直接从L型第二输入管进入到第二柱状筒体,明显加快了气相物的分离效率,同时通过这种预处理的方式,也大大提高了气油水分离效果,并且,U型预输入管的另一端朝向第一柱状筒体,减少了空间占据的体积。而不同管径的管口连接设计,使其具有缓解混合物流动的整流作用,适应于不同的油井以及不同流速的气油水混合物。
为使捕雾器能实现良好的气液分离效果,所述捕雾器的具体结构可以采用如下方式:所述捕雾器中的第三输入管与罐体的侧壁相切,而所述出气管从罐体的顶部伸入到罐体的内部中央,该出气管的底端封闭;所述液滴聚集层呈筒状,其套设在所述出气管的下部分外围,并与罐体内壁留有间距,所述出气管在对应液滴聚集层的管壁上开有透气口,而所述第三输入管在罐体上的入口位置位于所述液滴聚集层的上方。该捕雾器工作时,气体能单独从罐体的顶部输出而与液体的输出相隔离,实现气液分离,因而,捕雾器在对雾气中的液滴进行凝结汇集的同时,还能实现对雾气进行气液分离的目的,帮助了整个气液分离处理流程,能大幅提高整体的气液分离效果;并且,捕雾器中的雾气在罐体内是以旋流方式进入液滴聚集层的,气体通过出气管管壁上的透气口而通向出气管,向上流动并最终排出罐体,液体从液滴聚集层底部自然流到罐体底部,气体、液体具有各自的流通通道,且流通畅通,使得罐体的处理速度能大幅增加,从而能提高捕雾器的工作效率。
所述出气管下部分上的透气口是供气体透过的孔道,透气口可以是多个分布在出气管圆周壁上的透气孔,也可以是多个沿出气管的轴向设置的透气槽。
所述液滴聚集层可以采用现有的各种材料制作,其中以金属丝过滤网为最佳,而液滴聚集层需具有一定高度,才能形成较大的凝结区,为便于将金属丝过滤网固定成型,所述液滴聚集层的顶部、底部可以分别设置有顶板、底板,液滴聚集层的中央贯穿有一固定架,该固定架包括位于顶部、底部的两个连接环和连接在两个连接环之间的多根连接条,这两个连接环就分别与顶板、底板相连,从而使顶板、底板和固定架一起连接成一个固定框架,而供所述液滴聚集层固定设置,比如,金属丝过滤网中的每根金属丝端部就可以固定在顶板、底板以及固定架上,其中,所述底板为一多孔板,而供液滴通过而向下流动。
所述固定架中的多根连接条以沿出气管的轴向、等间距设置为佳。
所述出气管底部的封闭状态可以通过在出气管底端设置一堵塞板而将出气管底部封闭,即可实现。
为方便筒状液滴聚集层在出气管下部分外围的固定安装,所述液滴聚集层底部的底板中央下方还可以设置有一挡板,通过螺栓与螺母将底板夹固在挡板与堵塞板之间,从而将整个液滴聚集层固定在出气管外围。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
对于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通过切向进入而产生的旋流,并配合漏斗型分离筒的运用,流体越往漏斗型分离筒的下部走离心力就越大,而油滴受到的离心力要小于水,保证大部分油滴不会进入到漏斗型分离筒的下部分,这就使得密度差异较小的油和水也能很好地分离开来,即使是更小的油滴也能从水中分离出来,而气体自然地汇集到中央通过导油管后从出气管排出,最终实现气相、油相、水相的各自分离;
对于旋流式气油分离器,通过切向进入而产生旋流,使气体中夹带的油滴能顺着第二柱状筒体的内侧壁而往下走,而气体则向中央汇集并向上行走继而从出气管排出;
对于捕雾器,其罐体内气体、液体流通畅通,能大幅增加罐体的处理速度,提高捕雾器的工作效率。
本实用新型的气油水分离系统,其分离效果非常理想,具有高精度的计量能力,不但适用于不同气油比、不同流速的油井、湿气井的多相分离,适应于0~100%的含水比例变化,具有广泛的应用环境,还能用于对现行的多相流量计或气油水分离设备进行准确度的校验,计量精度高;
并且,从设备的空间和重量角度来看,本实用新型的系统装置减小了实现气、油、水分离的设备的体积,而且该设备实现了模块化运作而便于拖船拖动,目前在海上平台使用的3~5吨吊车能迅速吊起,无放射性元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与旋流式气油分离器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捕雾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中固定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4中出气管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如图1~图6所示,该气油水分离系统,包括一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A、一旋流式气油分离器B和一捕雾器C。
其中,如图2、图3所示,所述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A包括第一柱状筒体1,该第一柱状筒体1的筒壁上自顶部至下部依次设置有与第一柱状筒体1内部相连通的第一出气管12、第一出油管13、第一输入管11、出水管14,所述第一输入管11与第一柱状筒体1的筒壁相切,在第一柱状筒体1的底部开设有一排污口15,在第一柱状筒体1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一裙式支座16;
所述第一柱状筒体1内位于第一出油管13与第一输入管11之间还设置有一隔板2,该隔板2将第一柱状筒体1内腔隔成位于隔板2上方的集油区A1和位于隔板2下方的分离区A2,隔板2中央设置有一连通隔板2上下集油区A1和分离区A2的导油管21,在本实施例中,该导油管21与隔板2为一截面呈T型的一体件,导油管21的顶端开口即与隔板2相平、底端21a位于所述第一输入管11的底部之下;
并且,所述第一柱状筒体1内位于导油管21下方还设置有一漏斗型分离筒4,该漏斗型分离筒4的顶部为大口41、底部为小口42,即,漏斗型分离筒4大口41朝上而对准导油管21底端21a、小口42朝下而对准第一柱状筒体1的底部,该漏斗型分离筒4通过一套设在其底部1/4位置处的多孔板43而固定在第一柱状筒体1内,该多孔板43具有一供漏斗型分离筒4插设的中央通孔,且该多孔板43的边沿与第一柱状筒体1内壁相连,而所述出水管14的位置位于漏斗型分离筒4底部小口42的上方;
在所述第一输入管11上还相连有一U型预输入管17,该U型预输入管17的一端17a与该第一输入管11相连,另一端17b位于第一输入管11的下方,另一端17b上还设置有小口径管口17c。
如图2所示,所述旋流式气油分离器B包括第二柱状筒体5,该第二柱状筒体5的筒壁自顶部至下部依次设置有第二出气管52、第二输入管3、油相物输入管51、第二出油管54,第二柱状筒体5的底部还开设有第二排污口55,第二柱状筒体8的底部还设置有第二裙式支座56,所述第一柱状筒体1的第一出油管13与该油相物输入管51相连通;
并且,所述第二输入管3呈L型,第二输入管3中竖直部分31的端部相对第二柱状筒体5倾斜向下,并与第二柱状筒体5的侧壁相切,所述第一柱状筒体1的第一出气管12与该第二输入管3的竖直部分31相连通,第二输入管3中横向部分3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输入管11相垂直并与U型预输入管17相连通;
所述第二出气管52的出口端52a开在第二柱状筒体5的侧壁上部,第二出气管52的进口端52b自下往上伸入到第二柱状筒体5的顶部内中央,并且,在第二出气管52的进口端52b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伞状顶盖53,在伞状顶盖53与进口端52b之间连接有三根支撑杆53a,用以支撑伞状顶盖53;
并且,为便于自动控制,在所述第二柱状筒体5的侧壁上还设置一对液位变送器引压管57、58。
如图4~图6所示,所述捕雾器C包括罐体6和设置在罐体6内的液滴聚集层7;
其中,所述罐体6由法兰组装一起,所述罐体6顶部设置有第三出气管61、侧壁设置有第三输入管62、底部设置有第三出油管63;
所述第二柱状筒体5上的第二出气管52与该第三输入管62相连通,并且,该第三输入管62与罐体1的侧壁相切,从而使气液混合雾气能切向地进入罐体6内,并在罐体6内产生旋流,而所述第三出气管61从罐体6的顶部伸入到罐体6的内部中央,该第三出气管61的底端设置有一堵塞板61a而使第三出气管61底端封闭;
所述液滴聚集层7呈筒状,在本实施例中,该液滴聚集层7采用金属丝过滤网制作,液滴聚集层7的顶部、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板71、底板72,顶板71和底板72都开有贯穿孔供第三出气管61通过,底板72为一多孔板,液滴聚集层7的中央贯穿有一固定架8,该固定架8包括位于顶部、底部的两个连接环81和连接在两个连接环81之间的多根连接条82,这多根连接条82沿第三出气管61的轴向且沿连接环81的周向均匀分布,这两个连接环81分别与顶板71、底板72相连,从而使顶板71、底板72和两个连接环81以及多根连接条82连接成一框架,方便液滴聚集层7的固定安装;
液滴聚集层7就通过所述顶板71、底板72以及固定架8组成的框架而套设在所述第三出气管61的下部分61b外围,液滴聚集层7底部的底板72中央下方还设置有一挡板9,通过螺栓91与螺母92将底板72夹固在挡板9与堵塞板61a之间,从而将整个液滴聚集层7固定在第三出气管61下部分61b外围,同时,液滴聚集层7与罐体1内壁留有间距,且液滴聚集层7底部与罐体1底部之间也留有间距;
所述第三输入管62在罐体1上的入口位置位于液滴聚集层7的上方;
所述第三出气管61在对应液滴聚集层7的管壁上开有透气口,在本实施例中,该透气口是多个在第三出气管61的下部分61b、沿第三出气管61的轴向均匀分布的透气槽61c,参见图6。
该气油水分离系统工作时,待分离的气油水混合物需具有一定的压力,先流经U型预输入管17经过整流,大部分气体会自然地流入到与第一输入管11相垂直的第二输入管3横向部分32内,并流经第二输入管3的竖直部分31而切向地进入到第二柱状筒体5内;
从第一输入管11切向地进入第一柱状筒体1内,并在漏斗型分离筒4内产生旋流,在离心场内的气相物向漏斗型分离筒4的中心汇集,并沿旋流中心区的中轴线通过导油管21后直接上升至第一柱状筒体1的顶部,从第一柱状筒体1顶部的第一出气管12溢出,油相物也被挤压到漏斗型分离筒4的上部分中央,并逐步增高,继而漫过导油管21而向第一出油管13输出,而水相物会被甩到漏斗型分离筒4的内边沿,继而沿漏斗型分离筒4向下流经漏斗型分离筒4底部的小口42而从出水管14排出,所述出水管14上设置有水相物计量仪M1而进行计量;
从第一出气管12输出的气体、从第一出油管13输出的油相物、从第二输入管3输入的夹带有油滴的气体再次在第二柱状筒体5发生旋流,在第二柱状筒体5内进行再次的气相物与油相物的分离,继而,气相物从第二出气管52排出,油相物从第二出油管54排出;
从第二柱状筒体5中的第二出气管52输出的气体,在捕雾器中进行再次的气、油分离,雾气从第三输入管62切向进入罐体6内,并沿罐体6内壁发生旋流,雾气通过液滴聚集层7后,液滴形成并从液滴聚集层7底部的底板72流向第三出油管63,而气体通过第三出气管61管壁上的透气口而通向第三出气管61,最后从第三出气管61排出,第三出气管61上设置有气相物计量仪M3而进行计量;
气油水混合物以及各相物的流动方向,参见图1中的箭头所示,而所述第二出油管54与第三出油管63汇集成一出油管道,在该出油管道上设置油相物计量仪M2而对油相物进行统一计量。

Claims (10)

1.一种气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一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A)、一旋流式气油分离器(B)和一捕雾器(C);
其中,所述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A)包括第一柱状筒体(1),该第一柱状筒体(1)的筒壁上自顶部至下部依次设置有与第一柱状筒体(1)内部相连通的第一出气管(12)、第一出油管(13)、第一输入管(11)、出水管(14),其中,所述第一输入管(11)与第一柱状筒体(1)的侧壁相切;
所述旋流式气油分离器(B)包括第二柱状筒体(5),该第二柱状筒体(5)的筒壁自顶部至下部依次设置有第二出气管(52)、第二输入管(3)、油相物输入管(51)、第二出油管(54),其中,所述第一柱状筒体(1)的第一出气管(12)与该第二输入管(3)相连通,所述第一柱状筒体(1)的第一出油管(13)与该油相物输入管(51)相连通;
并且,所述第二输入管(3)呈L型,第二输入管(3)中竖直部分(31)的端部相对第二柱状筒体(5)倾斜向下,并与第二柱状筒体(5)的侧壁相切,第二输入管(3)中横向部分(32)的端部与所述第一输入管(11)相连通;
所述捕雾器(C)包括罐体(6)和设置在罐体(6)内的液滴聚集层(7),所述罐体(6)顶部设置有第三出气管(61)、侧壁设置有第三输入管(62)、底部设置有第三出油管(63),所述第二柱状筒体(5)上的第二出气管(52)与该第三输入管(62)相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出水管(14)上设置有水相物计量仪(M1),所述第二出油管(54)与第三出油管(63)汇集成一出油管道,在该出油管道上设置油相物计量仪(M2),所述第三出气管(61)上设置有气相物计量仪(M3)。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A)中,所述第一柱状筒体(1)内位于第一出油管(13)与第一输入管(11)之间还设置有一隔板(2),该隔板(2)将第一柱状筒体(1)内腔隔成位于隔板(2)上方的集油区(A1)和位于隔板(2)下方的分离区(A2),隔板(2)中央设置有一连通隔板(2)上下集油区(A1)和分离区(A2)的导油管(21),该导油管(21)的底端位于所述第一输入管(11)的底部之下;并且,所述第一柱状筒体(1)内位于导油管(21)下方还设置有一漏斗型分离筒(4),漏斗型分离筒(4)的顶部为大口(41)、底部为小口(4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气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漏斗型分离筒(4)之外设置有一多孔板(43),多孔板(43)具有一供漏斗型分离筒(4)插设的中央通孔,且该多孔板(43)与第一柱状筒体(1)内壁相连。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出气管(52)的出口端(52a)开在第二柱状筒体(5)的侧壁上部,第二出气管(52)的进口端(52b)自下往上伸入到第二柱状筒体(5)的顶部内中央,并且,在第二出气管(52)进口端(52b)的上方还设置有一伞状顶盖(53),在伞状顶盖(53)与进口端(52b)之间连接有支撑杆(53a)。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气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输入管(11)上还相连有一U型预输入管(17),该U型预输入管(17)的一端(17a)与该第一输入管(11)相连,另一端(17b)位于第一输入管(11)的下方,另一端(17b)上还设置有小口径管口(17c)。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权利要求所述的气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捕雾器(C)中的第三输入管(62)与罐体(1)的侧壁相切,而所述第三出气管(61)从罐体(6)的顶部伸入到罐体(6)的内部中央,该第三出气管(61)的底端封闭;
所述液滴聚集层(7)呈筒状,其套设在所述第三出气管(61)的下部分(61b)外围,并与罐体(6)内壁留有间距,所述第三出气管(61)在对应液滴聚集层(7)的管壁上开有透气口,而所述第三输入管(62)在罐体(6)上的入口位置位于所述液滴聚集层(7)的上方。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聚集层(7)的顶部、底部分别设置有顶板(71)、底板(72),液滴聚集层(7)的中央贯穿有一固定架(8),该固定架(8)包括位于顶部、底部的两个连接环(81)和连接在两个连接环(81)之间的多根连接条(82),这两个连接环(81)分别与顶板(71)、底板(72)相连,并且,所述底板(72)为一多孔板。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气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出气管(61)底端设置一堵塞板(61a)。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气油水分离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滴聚集层(7)底部的底板(72)中央下方还设置有一挡板(9),通过螺栓(91)与螺母(92)将底板(72)夹固在挡板(9)与堵塞板(61a)之间。
CN2009201971337U 2009-09-21 2009-09-21 一种气油水分离系统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0967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71337U CN201609677U (zh) 2009-09-21 2009-09-21 一种气油水分离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971337U CN201609677U (zh) 2009-09-21 2009-09-21 一种气油水分离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609677U true CN201609677U (zh) 2010-10-20

Family

ID=4296030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97133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609677U (zh) 2009-09-21 2009-09-21 一种气油水分离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609677U (zh)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7346A (zh) * 2011-10-25 2013-01-02 南通天华和睿科技创业有限公司 油气分离装置
CN103045295A (zh) * 2013-01-07 2013-04-1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含气、水原油的除水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3773531A (zh) * 2014-01-27 2014-05-0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上油田低压伴生气回收系统
CN103785552A (zh) * 2012-11-05 2014-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围栏式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847346A (zh) * 2011-10-25 2013-01-02 南通天华和睿科技创业有限公司 油气分离装置
CN103785552A (zh) * 2012-11-05 2014-05-14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围栏式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
CN103785552B (zh) * 2012-11-05 2015-07-08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围栏式油气水三相分离装置
CN103045295A (zh) * 2013-01-07 2013-04-17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含气、水原油的除水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3045295B (zh) * 2013-01-07 2014-12-24 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 一种含气、水原油的除水系统及其应用方法
CN103773531A (zh) * 2014-01-27 2014-05-07 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 海上油田低压伴生气回收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670197B (zh) 一种气油水分离系统
CN101664720B (zh) 一种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
CN101330955B (zh) 用于分离包括水、油以及气体的流体的分离罐、该分离罐的应用以及用于分离包括水、油以及气体的流体的方法
US9789429B2 (en) Pre-separating vane diffuser and method for introducing a flow-mixture in a separator
CN104549789B (zh) 一种同向出流气液固三相分离器
CN201609677U (zh) 一种气油水分离系统
CN205858319U (zh) 一种多相分离计量装置
CN101584945A (zh) 一种气油水三相分离装置
CN201537534U (zh) 一种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
CN201603632U (zh) 一种双筒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
CN104531248B (zh) 一种用于油气分离净化的卧式分离器
CN203610009U (zh) 化工行业用机械式气液分离器
CN201723982U (zh) 组合分离式段塞流捕集器
CN205687865U (zh) 紧凑型高效立式三相分离器
CN201454168U (zh) 一种气油水三相分离装置
CN104847329B (zh) 一种三相分离系统
CN203737048U (zh) 工业气液分离装置
CN106194150A (zh) 一种油井采出液四相分离器及其制作方法
RU171614U1 (ru) Газожидкостный сепаратор
RU104082U1 (ru) Центробежный нефтегазовый сепаратор
CN101670196B (zh) 一种双筒旋流式气油水分离器
CN202277704U (zh) 水下分离器
CN101664624B (zh) 一种捕雾器
CN206027253U (zh) 旋流段塞流捕集器
CN204552725U (zh) 一种油气田用高效油气水砂四相分离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20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