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96865U - 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 - Google Patents

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96865U
CN201596865U CN2009202836347U CN200920283634U CN201596865U CN 201596865 U CN201596865 U CN 201596865U CN 2009202836347 U CN2009202836347 U CN 2009202836347U CN 200920283634 U CN200920283634 U CN 200920283634U CN 201596865 U CN201596865 U CN 20159686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ir
moving device
reciprocating moving
motor
screw ro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83634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炳生
崔长安
徐群芳
赵卫华
刘国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ZHONGHENG CNC MACHINE MANUFACTUR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ZHONGHENG CNC MACHINE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ZHONGHENG CNC MACHINE MANUFACTURE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ZHONGHENG CNC MACHINE MANUFACTUR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83634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9686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9686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9686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属于机床技术领域。所述的机床包括机床床身,机床床身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的上部各具有一彼此平行的床身导轨,所述的五坐标机构包括一滑动配设在所述的一对床身导轨上的并且沿所述机床床身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往复移动装置;一第二往复移动装置,配设在第一往复移动装置上;一第三往复移动装置,配设在第二往复移动装置上;一第四往复移动装置,配设在第三往复移动装置上;一第五往复移动装置,配设在第四往复移动装置上。本技术方案能满足作为作业机械手的焊枪或钻具的多方位移动要求,能对工件实施多平面加工,中途无需反复对工件夹装,从而可提高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Description

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机床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用于携加工工具如焊接枪或钻头作上、下、左、右和前、后位置的移动。
背景技术
由于已有技术尚缺乏结构合理的焊接机构,因此对于大量的工件的焊接的以原始的作业方式由焊接工手持焊枪焊接,焊接工的劳动强度大并且作业效率低下,特别是对于那些需要作多个面焊接的工件而言,焊接工还需频繁移动位置。如果将夹具实现两坐标运动,那么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减轻焊接工的作业强度,尤其是在焊接过程中无需对工件进行两次夹装,因为可由两坐标运动的夹具携夹装其上的工件转动角度,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探索,并且以名称为配套于机床上的两坐标夹具旋转机构申请了专利。但是,如何解决自动焊枪的多方位移动,以便与前述的两坐标夹具旋转机构相配合又成了亟需解决的技术问题,因为只有这样才能使焊接工真正从繁重的作业中解脱并且还可提高对工件的加工(焊接或钻孔)效率。为此,本申请人进行了旷日持久的探索,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能使自动焊枪或钻具实现多方位移动而藉以提高对工件的加工效率的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所述的机床包括机床床身,机床床身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的上部各具有一彼此平行的床身导轨,所述的五坐标机构包括一滑动配设在所述的一对床身导轨上的并且沿所述机床床身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往复移动装置;一第二往复移动装置,滑动配设在所述的第一往复移动装置上,该第二往复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的第一往复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构成十字交错;一第三往复移动装置,滑动配设在所述第二往复移动装置上,并且在第二往复移动装置上作上下移动;一第四往复移动装置,滑动配设在所述第三往复移动装置上,该第四往复移动装置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往复移动装置的移动方向构成平行;一第五往复移动装置,滑动配设在第四往复移动装置上,该第五往复移动装置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的第一往复移动装置的运动方向构成平行并且与所述第二、第四往复移动装置的运动方向构成十字交错。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一往复移动装置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一电机、第一螺杆和移动大平台,第一电机通过第一电机座固定在所述机床床身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居中部位,移动大平台的上部具有一对彼此平行的第一导轨座,一对第一导轨座上各固定有一第一导轨,而移动大平台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两侧各构成有一对平台滑动块,各平台滑动块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第一滑动槽与所述的床身导轨滑动配合,所述的一对第一导轨座之间构成有螺杆座腔,并且在移动大平台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居中部位的两端各延设固定有一第一螺杆螺母,第一螺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配接,中部与所述的第一螺杆螺母相配合,另一端枢轴设置在第一螺杆座上,第一螺杆座固定在所述的机床床身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居中部位并且与所述的第一电机座相对应,所述的第二往复移动装置滑动配设在所述的一对第一导轨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另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二往复移动装置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二电机、第二螺杆和移动立柱,第二电机通过第二电机座固定在所述的移动大平台的侧部,移动立柱的下部固定有一横向移动大平台,该横向移动大平台的对应两侧的两端各配接有一横向大平台滑动块,各横向大平台滑动块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二滑动槽,第二滑动槽与所述的第一导轨滑动配合,第二螺杆的一端与第二电机配接,中部与一对第二螺杆螺母相配合,而一对第二螺杆螺母固定在所述横向移动大平台的底部,并且位于横向移动大平台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两侧,第二螺杆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螺杆座上,而第二螺杆座固定在所述的螺杆座腔内,其中,所述的移动立柱具有一立柱腔,所述的第三往复移动装置滑动配设在移动立柱上。
在本实用新型的又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三往复移动装置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三电机、第三螺杆、滑台、一对第二导轨、第一、第二链轮座、第一、第二链条、配重块和平台架,第三电机固定在第三电机座上,第三电机座固定在所述立柱腔内并且位于立柱腔的上部,第三螺杆的上端与第三电机配接,中部与滑台相配合,下端转动地支承在立柱腔的腔底壁上,一对第二导轨彼此平行地固定在移动立柱上,所述滑台的一侧与一对第二导轨中的其中一根第二导轨滑配,另一侧与一对第二导轨中的另一根第二导轨滑配,滑台朝向所述立柱腔一侧的中部具有一对滑台移动螺母,滑台移动螺母与所述第三螺杆相配合,第一链轮座固定在移动立柱的顶部的一侧,第二链轮座固定在移动立柱的顶部的另一侧并且第一、第二链轮座彼此相对应,在第一链轮座的一端枢轴设置有一第一链轮,另一端枢轴设置有一第二链轮,在第二链轮座的一端枢轴设置有一第三链轮,另一端枢轴设置有一第四链轮,其中,第一、第三链轮相对应,而第二、第四链轮相对应,第一链条的一端与滑台的上部的一端连接,中部绕设于第一、第二链轮上,另一端与配重块的上部的一端连接,第二链条的一端与滑台的上部的另一端连接,中部绕设于第三、第四链轮上,另一端与配重块的上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块位于所述立柱腔内,平台架与所述滑台固定,该平台架具有一水平托臂,水平托臂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表面各构成有一第二导轨座,一对第二导轨座彼此保持平行,各第二导轨座上固设有一第三导轨,所述的一对第二导轨座之间构成螺杆腔,所述的第四往复移动装置与所述的一对第三导轨滑动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再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四往复移动装置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四电机、第四螺杆和横向移动平台,第四电机与所述的滑台固定并且位于所述的立柱腔内,第四螺杆的一端与第四电机配接,中部与横向移动平台的底部相配合,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螺杆支座上,螺杆支座固定在所述的螺杆腔内,横向移动平台的底部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三滑动槽,第三滑动槽与所述的第三导轨滑动配合,横向滑动平台的上部构成有一对彼此平行的第三导轨座,各第三导轨座上固设有第四导轨,所述的第五往复移动装置与一对第四导轨滑动配合,其中,在横向滑动平台的底部的居中部位的两端各延设有一螺杆配接螺母,螺杆配接螺母与所述第四螺杆相配合。
在本实用新型的还有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所述的第五往复移动装置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五电机、第五螺杆和作业机械手平台,第五电机固定在电机支座上,电机支座与所述的横向移动平台固定,第五螺杆的一端与第五电机配接,另一端转动地设置在第三螺杆座上,而第三螺杆座固定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上,作业机械手平台的底部固定有一对第三螺杆螺母和开设有一对第四滑动槽,一对第三螺杆螺母与所述第五螺杆的中部螺纹配合,而一对第四滑动槽与所述的一对第四导轨滑动配合,其中,所述的作业机械手平台上固定有作业机械手。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能满足作为作业机械手的焊枪或钻具的多方位移动要求,能对工件实施多平面加工,中途无需反复对工件夹装,从而可提高对工件的加工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结构图。
图2为图1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见图1和图2,在图中给出了机床的机床床身1,更具体地讲给出了数控机床1的机床床身1,在该机床床身1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的上表面上各固定有一床身导轨11,该对床身导轨11彼此保持平行。构成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的第一往复移动装置2滑动配置在前述的一对床身导轨11上,而构成五坐标机构的其余四个移动装置即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往复移动装置3、4、5、6搭载在第一往复移动装置2上,随第一往复移动装置2的移动而移动。优选而非限于的第一往复移动装置2的具体结构如下,一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一电机21通过第一电机座211固定在机床床身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上部的居中部位,一移动大平台23滑动配设在前述的一对床身导轨11上,具体是:在移动大平台23的底面的对应两侧即图1所示位置状态的左右两侧的角部各固定有一平台滑动块232(共有四个)即两对平台滑动块232,各平台滑动块232的底部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321,第一滑动槽2321与前述的床身导轨11滑动配合,在移动大平台23的底部的居中部位即位于两对平台滑动块232之间固设有一对第一螺杆螺母234,并且在移动平台23的上表面的两侧各构成有一第一导轨座231,各第一导轨座231上固设第一导轨2311,一对第一导轨座231之间的区域(也可称一对第一导轨2311之间的区域)构成为螺杆座腔233。一第一螺杆22的一端即图1所示的左端与第一电机21配接(传动连接),中部与前述的一对第一螺杆螺母234螺纹配合即配合成螺纹副,而第一螺杆22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有右端转动地设置在(通过轴承)第一螺杆座221上,第一螺杆座221固定在前述的螺杆座腔233内。第二往复移动装置3滑动配设在一对第一导轨2311上。当第一电机21顺时针或逆时针工作时,则带动第一螺杆22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从而由第一螺杆22带动移动大平台23沿一对床身导轨11左右移动,这里所讲的左右移动的概念是指移动大平台23在机床床身1的长度方向作以图1所示位置状态下的向左或向右的纵向移动。
前述的第二往复移动装置3的优选而非绝对限于的具体结构如下,一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二电机31固定在第二电机座311上,第二电机座311用固定螺钉3111固定在移动大平台23的侧部,移动立柱33的底部固定有一横向移动大平台331,并且在横向移动大平台331的底部的对应两侧各固定有一对横向大平台滑动块3311,也可以这样理解:在横向移动大平台331的底面的四个角部(因为横向移动大平台331为矩形体)各固定一横向大平台滑动块3311,因此共有四个即两对横向大平台滑动块3311,其中的一对与前述的一对第一导轨2311中的其中一根第一导轨2311滑配,而另一对则与一对第一导轨2311中的另一根第一导轨2311滑配,因为在各横向大平台滑动块3311的底部均开设有与第一导轨2311相配合的第二滑动槽3312,此外,移动立柱33具有立柱腔332。一第二螺杆32的一端与第二电机31传动连接,中部与一对第二螺杆螺母321相配合(形成螺纹副),一对第二螺杆螺母321固定在前述的横向移动大平台331的底部,第二螺杆32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通过轴承)第二螺杆座322上,而第二螺杆座322固定在前述的螺杆座腔233内。当第二电机31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工作时,则带动第二螺杆32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运动,从而使移动立柱33沿一对第一导轨2311作往复移动。可见,移动立柱33的运动方向与前述的移动大平台23的移动方向形成十字交错关系,即,如果将移动大平台23的移动方向定义为纵向移动,那么移动立柱33则为横向移动,更具体地讲,第二往复移动装置3的移动方向与第一往复移动装置2的移动方向构成十字交错关系。机械领域的技术术语称为X方向与Y方向的两坐标。
继续见图1和图2,滑动配设在第二往复移动装置3上的第三往复移动装置4的优选的结构如下,一同样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三电机41以垂直状态并且该第三电机41的电机轴朝向下与第三电机座411固定,而第三电机座411则固定在前述的立柱腔332中并且位于立柱腔332的上部的一侧。第三螺杆42的上端与第三电机41传动连接,中部与滑台43螺纹配接即与滑台43构成螺纹副,第三螺杆42的下端转动地支承在(通过轴承)螺杆支承座421上,而螺杆支承座421固定在立柱腔332的底部。一对第二导轨44固定在前述的移动立柱33的一侧,并且该对第二导轨44彼此保持平行。由图1所示,移动立柱33的立柱腔332具有一侧开口3321,一对第二导轨44固定在侧开口3321的对应两侧。滑台43的两侧各构成有一滑台滑动槽432,一对滑台滑动槽432与一对第二导轨44滑配,在滑台43朝向立柱腔332的一侧的居中部位的上下方各固设有一滑台移动螺母431,一对滑台移动螺母431与前述的第三螺杆42相配合。一第一链轮座45固定在移动立柱33的顶部的一侧,在该第一链轮座45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并且朝向立柱腔332枢轴设置有一第一链轮451,而另一端枢轴设置有一第二链轮452。一第二链轮座46固定在移动立柱33的顶部的另一侧,并且与第一链轮座45相对应,在第二链轮座46的长度方向的一端枢轴设置有一位置与第一链轮451相对应的第三链轮461,而另一端枢轴设置有一与第二链轮452的位置相对应的第四链轮462。一第一链条47a的一端与滑台43的上部的一端连接,中部绕及于第一、第二链轮451、452上,另一端与配重块48(也可称平衡块)的上部的一端固连;一第二链条47b的一端与滑台43的上部的另一端连接,中部绕及于第三、第四链轮461、462上,另一端与配重块48的上部的另一端固连,配重块48位于立柱腔332内。一平台架49的外形的形状呈L形,该平台架49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滑台43上,由于平台架49构成有一水平托臂491,因此在水平托臂491的上表面的两侧各构成有一突起于水平托臂491的表面的第二导轨座4911,各第二导轨座4911上固设有一第三导轨4912,并且一对第二导轨座4911之间的凹入区域构成为螺杆腔4913。当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三电机41作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的旋转时,则带动第三螺杆42顺时针或逆时针旋转,进而由第三螺杆42带动滑台43向上移动或向下移动,同时携搭载在水平托臂491上的即与第三导轨4912滑配的第四往复移动装置5作向上或向下移动。
仍见图1和图2,申请人描述第四往复移动装置5的结构,一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四电机51固定在滑台43上并且位于立柱腔332内。一横向移动平台53的底部的对应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三滑动槽531,一对第三滑动槽531与前述的一对第三导轨4912相滑配,并且在横向移动平台53的底部的居中位置(介于一对第三滑动槽531之间)固设有一对螺杆配接螺母533。在横向移动平台53的上表面的对应两侧各构成有一突出于横向移动平台53的表面的第三导轨座532,各第三导轨座532上固设有第四导轨5321。一第四螺杆52的一端与第四电机51传动连接,中部与所述的一对螺杆配接螺母533相配合(彼此形成螺纹副),第四螺杆52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通过轴承)螺杆支座521上,而螺杆支座521固定在前述的螺杆腔4913内。前述的一对第四导轨5321供下面将要描述的第五往复移动装置6滑配。第四螺杆52与前述的第二螺杆32是平行的,而第四螺杆52与前述的第一、第三螺杆22、42构成十字交错关系。当第四电机51作顺/逆工作时,带动第四螺杆52相应运动,由第四螺杆52带动横向移动平台53作相应的移动,同时带动搭载在一对第四导轨5321上的第五往复移动装置6作相应的运动。
继而见图1和图2,申请人描述第五往复移动装置6的结构,一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五电机61以卧置状态固定在电机支座611上,电机支座611用螺钉与横向移动平台53固定。一作业机械手平台63的底部开设有一对彼此平行的第四滑动槽632,一对第四滑动槽632与前述的一对第四导轨5321滑动配合,并且在作业机械手平台63的底部在固设有一对第三螺杆螺母631,该对第三螺杆螺母631介于一对第四滑动槽632之间。一第五螺杆62的一端与第五电机61传动连接,中部与所述的第三螺杆螺母631相配合(构成螺纹副),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通过轴承)第三螺杆座621上,而第三螺杆座621固定在横向移动平台53上。由图所示,作业机械手平台63的外形形状呈L形,并且还固定有一作业机械手7。当第五电机61工作时,则带动第五螺杆62,进而由第五螺杆62带动作业机械手平台53,由该作业机械手平台53携固定其上的作业机械手7相应运动。又,依据图1所示,第五螺杆62与前述的第四螺杆52构成十字交错(空间位置关系)。
前述的作业机械手7包括连接座71、摇臂轴72、摇臂73和作业头74,连接座71固定在作业机械手平台63上,摇臂轴72设在连接座71上,摇臂73的一端与摇臂轴72的下端配接,作业头74设在摇臂73的另一端即自由端。前述的作业头74为自动焊接枪或称自动焊接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由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往复移动装置2、3、4、5、6使作业机械手实现五个即五坐标位置的移动,在具有两坐标运动的夹具装置的配套下,可实现对夹持于夹具装置上的被加工(焊接)的工件的多个加工面(焊接面)的焊接。

Claims (6)

1.一种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所述的机床包括机床床身(1),机床床身(1)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的上部各具有一彼此平行的床身导轨(11),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五坐标机构包括一滑动配设在所述的一对床身导轨(11)上的并且沿所述机床床身(1)的长度方向往复移动的第一往复移动装置(2);一第二往复移动装置(3),滑动配设在所述的第一往复移动装置(2)上,该第二往复移动装置(3)的移动方向与所述的第一往复移动装置(2)的移动方向构成十字交错;一第三往复移动装置(4),滑动配设在所述第二往复移动装置(3)上,并且在第二往复移动装置(3)上作上下移动;一第四往复移动装置(5),滑动配设在所述第三往复移动装置(4)上,该第四往复移动装置(5)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第二往复移动装置(3)的移动方向构成平行;一第五往复移动装置(6),滑动配设在第四往复移动装置(5)上,该第五往复移动装置(6)的运动方向与所述的第一往复移动装置(2)的运动方向构成平行并且与所述第二、第四往复移动装置(3、5)的运动方向构成十字交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往复移动装置(2)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一电机(21)、第一螺杆(22)和移动大平台(23),第一电机(21)通过第一电机座(211)固定在所述机床床身(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居中部位,移动大平台(23)的上部具有一对彼此平行的第一导轨座(231),一对第一导轨座(231)上各固定有一第一导轨(2311),而移动大平台(23)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两侧各构成有一对平台滑动块(232),各平台滑动块(232)上开设有第一滑动槽(2321),第一滑动槽(2321)与所述的床身导轨(11)滑动配合,所述的一对第一导轨座(231)之间构成有螺杆座腔(233),并且在移动大平台(23)的长度方向的底部的居中部位的两端各延设固定有一第一螺杆螺母(234),第一螺杆(22)的一端与所述第一电机(21)配接,中部与所述的第一螺杆螺母(234)相配合,另一端枢轴设置在第一螺杆座(221)上,第一螺杆座(221)固定在所述的机床床身(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的居中部位并且与所述的第一电机座(211)相对应,所述的第二往复移动装置(3)滑动配设在所述的一对第一导轨(2311)上。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往复移动装置(3)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二电机(31)、第二螺杆(32)和移动立柱(33),第二电机(31)通过第二电机座(311)固定在所述的移动大平台(23)的侧部,移动立柱(33)的下部固定有一横向移动大平台(331),该横向移动大平台(331)的对应两侧的两端各配接有一横向大平台滑动块(3311),各横向大平台滑动块(3311)的底部开设有一第二滑动槽(3312),第二滑动槽(3312)与所述的第一导轨(2311)滑动配合,第二螺杆(32)的一端与第二电机(31)配接,中部与一对第二螺杆螺母(321)相配合,而一对第二螺杆螺母(321)固定在所述横向移动大平台(331)的底部,并且位于横向移动大平台(331)的长度方向的中部的两侧,第二螺杆(32)的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第二螺杆座(322)上,而第二螺杆座(322)固定在所述的螺杆座腔(233)内,其中,所述的移动立柱(33)具有一立柱腔(332),所述的第三往复移动装置(4)滑动配设在移动立柱(33)上。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三往复移动装置(4)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三电机(41)、第三螺杆(42)、滑台(43)、一对第二导轨(44)、第一、第二链轮座(45、46)、第一、第二链条(47a、47b)、配重块(48)和平台架(49),第三电机(41)固定在第三电机座(411)上,第三电机座(411)固定在所述立柱腔(332)内并且位于立柱腔(332)的上部,第三螺杆(42)的上端与第三电机(41)配接,中部与滑台(43)相配合,下端转动地支承在立柱腔(332)的腔底壁上,一对第二导轨(44)彼此平行地固定在移动立柱(33)上,所述滑台(43)的一侧与一对第二导轨(44)中的其中一根第二导轨(44)滑配,另一侧与一对第二导轨(44)中的另一根第二导轨(44)滑配,滑台(43)朝向所述立柱腔(332)一侧的中部具有一对滑台移动螺母(431),滑台移动螺母(431)与所述第三螺杆(42)相配合,第一链轮座(45)固定在移动立柱(33)的顶部的一侧,第二链轮座(46)固定在移动立柱(33)的顶部的另一侧并且第一、第二链轮座(45、46)彼此相对应,在第一链轮座(45)的一端枢轴设置有一第一链轮(451),另一端枢轴设置有一第二链轮(452),在第二链轮座(46)的一端枢轴设置有一第三链轮(461),另一端枢轴设置有一第四链轮(462),其中,第一、第三链轮(451、461)相对应,而第二、第四链轮(451、462)相对应,第一链条(47a)的一端与滑台(43)的上部的一端连接,中部绕设于第一、第二链轮(451、452)上,另一端与配重块(48)的上部的一端连接,第二链条(47b)的一端与滑台(43)的上部的另一端连接,中部绕设于第三、第四链轮(461、462)上,另一端与配重块(48)的上部的另一端连接,所述配重块(48)位于所述立柱腔(322)内,平台架(49)与所述滑台(43)固定,该平台架(49)具有一水平托臂(491),水平托臂(491)的长度方向的两侧的表面各构成有一第二导轨座(4911),一对第二导轨座(4911)彼此保持平行,各第二导轨座(4911)上固设有一第三导轨(4912),所述的一对第二导轨座(4911)之间构成螺杆腔(4913),所述的第四往复移动装置(5)与所述的一对第三导轨(4912)滑动配合。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四往复移动装置(5)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四电机(51)、第四螺杆(52)和横向移动平台(53),第四电机(51)与所述的滑台(43)固定并且位于所述的立柱腔(332)内,第四螺杆(52)的一端与第四电机(51)配接,中部与横向移动平台(53)的底部相配合,另一端转动地支承在螺杆支座(521)上,螺杆支座(521)固定在所述的螺杆腔(4913)内,横向移动平台(53)的底部的长度方向的对应两侧各开设有一第三滑动槽(531),第三滑动槽(531)与所述的第三导轨(4912)滑动配合,横向滑动平台(53)的上部构成有一对彼此平行的第三导轨座(532),各第三导轨座(532)上固设有第四导轨(5321),所述的第五往复移动装置(6)与一对第四导轨(5321)滑动配合,其中,在横向滑动平台(53)的底部的居中部位的两端各延设有一螺杆配接螺母(533),螺杆配接螺母(533)与所述第四螺杆(52)相配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五往复移动装置(6)包括具有正反转功能的第五电机(61)、第五螺杆(62)和作业机械手平台(63),第五电机(61)固定在电机支座(611)上,电机支座(611)与所述的横向移动平台(53)固定,第五螺杆(62)的一端与第五电机(61)配接,另一端转动地设置在第三螺杆座(621)上,而第三螺杆座(621)固定在所述横向移动平台(53)上,作业机械手平台(63)的底部固定有一对第三螺杆螺母(631)和开设有一对第四滑动槽(632),一对第三螺杆螺母(631)与所述第五螺杆(62)的中部螺纹配合,而一对第四滑动槽(632)与所述的一对第四导轨(5321)滑动配合,其中,所述的作业机械手平台(63)上固定有作业机械手(7)。
CN2009202836347U 2009-11-30 2009-11-30 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9686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836347U CN201596865U (zh) 2009-11-30 2009-11-30 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836347U CN201596865U (zh) 2009-11-30 2009-11-30 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96865U true CN201596865U (zh) 2010-10-06

Family

ID=428079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836347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96865U (zh) 2009-11-30 2009-11-30 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9686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2133A (zh) * 2011-04-07 2011-08-1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五坐标定位机构
CN112372033A (zh) * 2020-11-04 2021-02-19 陈辉 一种高端装备制造零件加工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52133A (zh) * 2011-04-07 2011-08-17 西北工业大学 一种五坐标定位机构
CN112372033A (zh) * 2020-11-04 2021-02-19 陈辉 一种高端装备制造零件加工装置
CN112372033B (zh) * 2020-11-04 2022-04-05 湖南中立工程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高端装备制造零件加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33647B (zh) 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座标机构
CN201573014U (zh) 一种龙门式双头焊机
CN105345474A (zh) 一种钻床
KR20120081970A (ko) 2축 갱 타입 cnc 선반
KR101236557B1 (ko) 2축 갱 타입 cnc 선반
CN205201513U (zh) 一种基于2r1t并联机构的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
CN101695799A (zh) 一种龙门式双头焊机
CN113664416B (zh) 一种钢结构件自动焊接机及焊接方法
CN105328247A (zh) 一种吊装铣床装置
CN104942814B (zh) 一种多用途机器人
CN105364913A (zh) 一种基于2r1t并联机构的五自由度混联机器人
CN201596865U (zh) 配置在机床上的五坐标机构
JP2007296602A (ja) 工作機械のベッド
CN107309467A (zh) 一种废屑易于清理的摩托车配件加工设备
JP2003220535A (ja) 工作機械のワーク搬送装置
CN204700890U (zh) 一种多用途机器人
CN100591471C (zh) 基于双滑块驱动滑移机构的可斜向加工机床模块结构
CN104209681B (zh) 一种机械人焊接动车骨架设备
WO2012122811A1 (zh) 卧式机床
CN105855890A (zh) 一种全动柱钻攻装置
CN202498234U (zh) 一种数控钻床
CN211661147U (zh) 一种具有不同倾斜角度的双孔工件固定装置
CN103072062A (zh) 数控全自动凸轮专用加工机床
CN208662577U (zh) 一种多头钻铣床
CN104889825A (zh) 一种具有可移动可锁紧定位机构的加工中心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1006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1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