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75553U - 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 - Google Patents

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75553U
CN201575553U CN2009202352902U CN200920235290U CN201575553U CN 201575553 U CN201575553 U CN 201575553U CN 2009202352902 U CN2009202352902 U CN 2009202352902U CN 200920235290 U CN200920235290 U CN 200920235290U CN 201575553 U CN201575553 U CN 20157555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elevator
indoor public
public places
elevator hoistway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35290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蒋伟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UJIANG POWER SUPPLY Co Lt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UJIANG POWER SUPPLY Co Lt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UJIANG POWER SUPPLY Co Lt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WUJIANG POWER SUPPLY Co Ltd JIANGSU ELECTRIC POW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35290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7555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7555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7555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Guide Devices, And Elevator Ropes And Cables (AREA)
  • Types And Forms Of Lif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主要应用于升降式电梯的安装,尤其适用于高层建筑内的高速电梯群,其通过利用电梯轿厢在电梯井道内上下运行时挤压空气产生的气流,从电梯轿厢的一侧吸入新鲜空气,而从电梯轿厢的另一侧将气流导入室内公共场所,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的空气交换,由此可知,本实用新型直接将电梯轿厢在电梯井道内上下运行时挤压空气产生的气流导入室内公共场所,以实现室内公共场所的空气交换,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即本实用新型未引入任何其他的通风设备,即可实现室内公共场所的空气交换,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极大地节约能源利用。

Description

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主要应用于升降式电梯的安装,尤其适用于高层建筑内的高速电梯群。
背景技术
风机是中央空调系统中广泛使用的末端用电设备,跟据互联网上有关资料记载,目前使用的中央空调系统的风机效率:1,000L/s送风量的耗电量在1.7kW左右,换言之,在1s内每送风1m3需要1.7kW有功功率。
另据互联网上有关电梯技术资料登载,目前生产的以及正在使用中的高层商业及高层居民住宅建筑内电梯,按其升降速度划分:大部分为1.5~2m/s的中速电梯,另有部分为2~3m/s的高速电梯,5m/s及以上速度的为超高速电梯(多为进口,使用数量不多),电梯井道一般要求在2000x2000mm左右,那么要是按电梯升降速度2m/s及井道2000x2000mm=4m2计算,电梯向上或向下移动1s,轿厢在井内移动了4m2X2m/s=8m3的空间位置。
目前大型商场、宾馆、医院等一些室内高层公共场所由于人流密度很高,空气质量十分低劣,对人体健康产生极大危害。为此,那些室内高层公共场所一般都配置了相应容量的中央空调系统,尤其要为大堂、大厅、上下通透的商场提供空气交换,但是因空间较大,按照网上资料:中央空调(纯送风不制冷)风机在1s内每送风1m3需要1.7kW有功功率,那么如果要求在1s内送风30m3,,就需要有功功率51kW,若按每天10小时计算,风机耗电量Wp=10小时X51千瓦=510千瓦时。按江苏省电价“一般工商业及其他用电”0.798元/千瓦时计算,计人民币406.98元(不计功率因数调整电费)每月406.98元x30天=12209.40元,是用户的一笔可观的成本开支。
综上可知,现有技术中高层建筑升降电梯运行时挤压电梯井道空气产生的气流没有得到利用是极大的能源浪费,同时,大型商场、宾馆、医院等一些室内高层公共场所又急需额外的通风设备进行空气交换以改善空气质量,因此,能够将两者结合是解决这一技术问题的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从而有效地利用电梯轿厢上下运行挤压空气产生的气流,避免额外使用通风设备对室内公共场所进行空气质量改善,即极大地节约了能源的使用。
为实现以上的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包括风源、电梯井道、运行于电梯井道内的电梯轿厢以及室内公共场所,所述电梯井道按照电梯轿厢的运行方向设置有空气交换通道,所述空气交换通道的进风道与风源连接,而该空气交换通道的出风道则与室内公共场所连接。
所述空气交换通道包括上行空气交换通道、下行空气交换通道以及控制上行空气交换通道和下行空气交换通道开启/关闭的控制装置,所述上行空气交换通道包括分别与进风道和出风道连接的上行进风门和上行出风门,所述上行进风门设置于电梯井道底部附近的井壁上,而上行出风门则设置于电梯井道顶部附近的井壁上,所述下行空气交换通道包括分别与进风道和出风道连接的下行进风门和下行出风门,该下行进风门设置于电梯井道顶部附近的井壁上,而下行出风门设置于电梯井道底部附近的井壁上,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电梯轿厢的运行方向分别对上行空气交换通道以及下行空气交换通道进行开启/关闭。
所述电梯轿厢的上下两端面分别密封安装有挡气板。
所述挡气板包括铝材框架和玻璃钢,玻璃钢安装于铝材框架内。
所述进气道和出气道之间设置有电梯配重滑块升降通道,且该电梯配重滑块升降通道通过隔离板与电梯井道隔开,另安装于该电梯配重滑块升降通道内的配重滑块通过电梯井道顶部的导轮驱动装置进行驱动。
所述电梯轿厢两侧的运行轨道嵌入电梯井道内壁安装。
根据以上的技术方案,可以实现以下的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通过空气交换通道将风源与室内公共场所连接,则利用电梯轿厢的上下运行对经过电梯井道的空气进行挤压,从而可以将其所挤压的气流导入室内公共场所,实现该室内公共场所的空气交换,有效地改善空气质量,同时,降低了能源的利用。
2.电梯轿厢的上下两端面分别密封安装有挡气板,则由此可知,使用时,挡气板不仅可以对电梯轿厢内的组件起到保护作用,同时其还避免漏风,影响整个空气交换通道的有效运行,另外,挡气板四周外檐嵌有软质泡沫海绵,以增强挡气板的密封性;
3.配重滑块升降道通过隔离板与电梯井道隔断,隔离板只是在对配重滑块及滑块轨道安装或维护时打开,平时在电梯运行时候为封闭状态,配重滑块的运行位置与目前用户使用电梯的位置不同之处是通过井顶端的导轮导向电梯井外,有效地保证挡气板形状的完整性和密封性;
4.根据申请人的设计,对于一台升降速度2m/s的中速电梯,电梯井道面积按4m2计算,电梯在井道内运行能在一秒内从室外吸入8m3新鲜空气,同时送入室内等量的新气。如果建筑物内有四台相同电梯并联运行(见附图三:电梯群空气进出管道并联图),那么一秒内将可交换空气8m3×4台=32m3,考虑到气道内存在着局部不可避免的密封性问题而产生一定量的气流损失,也将会有30m3左右的气体交换量,与风机送风方式(1,000L/s送风量的耗电量在1.7kW)相比较,每月能够节约12209.40元,如果电梯速度越大;或电梯井道面积越大,或并联电梯台数越多,那么单位时间内的空气交换量就更大;如果将其进气口切换到中央空调系统内,它就是一台不耗电的大风机,向大堂、大厅及室内通透的大空间内输送来自于中央空调系统冷气;
5.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是在没有深度改变电梯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的基础上,又基本不增加运行成本而获得的,也可以理解为这种空气调节法所产生的效果是电梯运行中的副产品。既为自身企业节省了一笔可观的电费开支,又为国家节省了部分能源,同时又改善了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是一件利国利民之事。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左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所述技术方案的正视图;
图3是图1中轨道以及道轮的结构放大图;
图4是电梯群利用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挡气板的结构示意图;
其中,1、驱动电机2、导轮3、配重滑块4、上挡气板5、下挡气板6、层门7、下行进风门8、上行进风门9、上行出风门10、下行出风门11、道轮12、轨道13、隔离板14、电梯轿厢15、出风道16、进风道17、密封海绵18、铝材框架19、玻璃钢平面。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结合附图详细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
如图1至3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包括风源、电梯井道、运行于电梯井道内的电梯轿厢14以及室内公共场所,所述电梯井道按照电梯轿厢14的运行方向设置有空气交换通道,所述空气交换通道的进风道16与风源连接,而该空气交换通道的出风道15则与室内公共场所连接。
所述空气交换通道包括上行空气交换通道、下行空气交换通道以及控制上行空气交换通道和下行空气交换通道开启/关闭的控制装置,所述上行空气交换通道包括分别与进风道16和出风道15连接的上行进风门8和上行出风门9,所述上行进风门8设置于电梯井道底部附近的井壁上,而上行出风门9则设置于电梯井道顶部附近的井壁上,所述下行空气交换通道包括分别与进风道16和出风道15连接的下行进风门7和下行出风门10,该下行进风门7设置于电梯井道顶部附近的井壁上,而下行出风门10设置于电梯井道底部附近的井壁上,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电梯轿厢14的运行方向分别对上行空气交换通道以及下行空气交换通道进行开启/关闭,也就是说,当电梯向下运动时下行进风门7和下行出风门10打开、上行进风门8和上行出风门9则关闭,新鲜空气从下行进风门7吸入,原来在电梯下方的空气由于电梯向下运动,经下行出风门10进入出风道15;同样地,当电梯向上运动时,上行进风门8和上行出风门9打开、下行进风门7和下行出风门10关闭,新鲜空气从上行进风门8吸入,原来在电梯上方的空气由于电梯向上运动,经上行出风门9进入出井道。
所述电梯轿厢14的上下两端面分别密封安装有挡气板,该挡气板通过密封海绵17以实现密封安装。所述挡气板包括铝材框架18和玻璃钢面板19,玻璃钢面板19安装于铝材框架18内,这主要基于以下考量:即处于电梯轿厢14顶部的上挡气板4在框架结构设计上要求具有足够经受检修人员站立的强度和刚度,铝材框架18内可考虑使用玻璃钢面板19,且上挡气板4与轿厢的连接应考虑能够拆卸掀起,便于轿厢顶部附件的维护,同时,上挡气板4以及安装于轿厢底部的下挡气板5与电梯井道壁面不要求完全接触,可以保留2cm左右间隙。
所述进气道和出气道之间设置有电梯配重滑块升降通道,且该电梯配重滑块升降通道通过隔离板13与电梯井道隔开,另安装于该电梯配重滑块升降通道内的配重滑块3通过电梯井道顶部的导轮驱动装置进行驱动,所述导轮驱动装置包括驱动电机1以及导轮2。
所述电梯轿厢14两侧的运行轨道12嵌入电梯井道内壁安装,以有效地保持上、下挡气板4和5的完整度及密封性,另电梯轿厢14通过安装于运行轨道12内的道轮11进行上下运移。

Claims (6)

1.一种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包括风源、电梯井道、运行于电梯井道内的电梯轿厢以及室内公共场所,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井道按照电梯轿厢的运行方向设置有空气交换通道,所述空气交换通道的进风道与风源连接,而该空气交换通道的出风道则与室内公共场所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气交换通道包括上行空气交换通道、下行空气交换通道以及控制上行空气交换通道和下行空气交换通道开启/关闭的控制装置,所述上行空气交换通道包括分别与进风道和出风道连接的上行进风门和上行出风门,所述上行进风门设置于电梯井道底部附近的井壁上,而上行出风门则设置于电梯井道顶部附近的井壁上,所述下行空气交换通道包括分别与进风道和出风道连接的下行进风门和下行出风门,该下行进风门设置于电梯井道顶部附近的井壁上,而下行出风门设置于电梯井道底部附近的井壁上,所述控制装置根据电梯轿厢的运行方向分别对上行空气交换通道以及下行空气交换通道进行开启/关闭。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的上下两端面分别密封安装有挡气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气板包括铝材框架和玻璃钢,玻璃钢安装于铝材框架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气道和出气道之间设置有电梯配重滑块升降通道,且该电梯配重滑块升降通道通过隔离板与电梯井道隔开,另安装于该电梯配重滑块升降通道内的配重滑块通过电梯井道顶部的导轮驱动装置进行驱动。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梯轿厢两侧的运行轨道嵌入电梯井道内壁安装。
CN2009202352902U 2009-10-21 2009-10-21 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7555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352902U CN201575553U (zh) 2009-10-21 2009-10-21 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352902U CN201575553U (zh) 2009-10-21 2009-10-21 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75553U true CN201575553U (zh) 2010-09-08

Family

ID=4269543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35290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75553U (zh) 2009-10-21 2009-10-21 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75553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4998A (zh) * 2011-12-12 2012-06-27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利用风能通风的电梯竖井及其电梯通风方法
DE202016101528U1 (de) * 2016-03-21 2016-09-20 BlueKit Factory GmbH Aufzugsschachtbelüftung und - entrauchung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514998A (zh) * 2011-12-12 2012-06-27 天津市建筑设计院 利用风能通风的电梯竖井及其电梯通风方法
DE202016101528U1 (de) * 2016-03-21 2016-09-20 BlueKit Factory GmbH Aufzugsschachtbelüftung und - entrauchung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01741A (zh) 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202581659U (zh) 楼宇节能换气装置
CN102644994A (zh) 大型地下空间变频复合通风系统
CN201575553U (zh) 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装置
CN202187682U (zh) 地铁车站复合式屏蔽门
CN201952964U (zh) 一种玻璃屋顶遮阳板装置
CN202117525U (zh) 自然通风隔声窗
CN208998272U (zh) 一种地下车库通风系统
CN104067885B (zh) 一种双层结构的阳光型人工气候室
CN202188582U (zh) 地下车站复合式通风构造
CN202328676U (zh) 洁净手术室的节能型送风天花
CN208106255U (zh) 一种建筑用双向隔声光伏动力通风窗
CN2725769Y (zh) 城市轨道交通风机并联式通风集成系统
CN202032708U (zh) 一种轨道交通列车空调机组新风量控制装置
CN201801274U (zh) 电梯
CN202073327U (zh) 一种自然导风建筑构架系统
CN201071240Y (zh) 自然通风的电梯轿厢
CN102345923A (zh) 洁净手术室的节能型送风天花
CN204494684U (zh) 一种可自行换气的电梯升降改善室内空气流通的装置
CN103604188B (zh) 家用室内外空气循环系统
CN209926534U (zh) 一种太阳能风窗
CN112252551A (zh) 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及幕墙系统
CN202731237U (zh) 具有显热回收功能的新排风共用建筑通风竖井
CN202598755U (zh) 一种太阳能动力型风帽
CN102705948A (zh) 高层建筑自然通风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908

Termination date: 20111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