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2252551A - 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及幕墙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及幕墙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2252551A
CN112252551A CN202011161753.2A CN202011161753A CN112252551A CN 112252551 A CN112252551 A CN 112252551A CN 202011161753 A CN202011161753 A CN 202011161753A CN 112252551 A CN112252551 A CN 11225255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urtain wall
module
triangular
double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201116175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祯蓉
田炜
卞维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Yangtze River Urb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Yangtze River Urb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Yangtze River Urb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Yangtze River Urban Architectural Desig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01116175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2252551A/zh
Publication of CN11225255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225255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2/00Walls, e.g. partitions, for buildings; Wall construction with regard to insulation; Connections specially adapted to walls
    • E04B2/88Curtain walls
    • E04B2/885Curtain walls comprising a supporting structure for flush mounted glazing panel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7/00Ventilation
    • F24F7/007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 F24F7/013Ventilation with forced flow using wall or window fans, displacing air through the wall or window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Building Environme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及幕墙系统,属于双层幕墙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层幕墙通风效果不好,自然通风器的使用效果不够优化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模块化拼装幕墙及幕墙系统,外层幕墙使用三角形模块在一定的外轮廓范围内进行拼接,通过三角形面的角度使进入幕墙系统的自然风进行聚拢,同时在内层幕墙设置动力通风器进行机械辅助通风,改善室内通风效果;本发明幕墙系统还通过设置幕墙与主导风夹角以及幕墙系统内外两层幕墙的最大间距增强室内通风效果,提高人体舒适度,三角形模块为预制模块,直接在现场拼装,施工方便快捷,适合广泛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及幕墙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双层幕墙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及幕墙系统。
背景技术
双层幕墙又称热通道幕墙、呼吸式幕墙、通风式幕墙或节能幕墙。双层幕墙由内外两层立面构造组成,形成一个室内外之间的空气缓冲层。双层幕墙是双层结构的新型幕墙,双层幕墙与其他传统幕墙体系相比,最大特点在于其双层结构具有较明显的保温隔热和隔声效果。双层幕墙使建筑外层有效的适应自然的天气变化,可以提高幕墙的保温隔热性能;同时提高隔声性能,改善室内条件。
但是,双层幕墙的缺点也较为明显,双层幕墙系统由于外层幕墙的遮挡,内幕墙部分对应的房间内的通风效果不佳,根据自然通风模拟数据,双层幕墙空腔内风速仅为0.6m/s,基本无风进入室内房间。所以双层幕墙的使用容易降低房间的通风性能。而在双层幕墙系统中设置额外的通风系统,技术复杂且造价较高。
中国专利申请一种改进的双层玻璃幕墙通风技术和方法及构造,申请号200710123963.0,公开日2008年4月30日,公开一种改进的双层玻璃幕墙通风技术和方法及构造,将风机直接安装在双层玻璃幕墙之间的适当位置,通过机械辅助送风方法,弥补自然风的不足,解决气流不持续和不稳定问题;并通过将进风口设置在迎风面,出风口设置在背风面,两者之间由通风管道或“建筑层通风道”相连,以保证气流畅通;增大进、出风口距离,实现空气的压差,提高“烟囱效应”的效果等技术方案,提高其节能效果并降低成本。通过以上改进,希望提高双层玻璃幕墙的综合效果和“气候适应性”,该发明虽然使用通风器进行机械送风增加双层幕墙的通风性能,但对通风器的位置以及不同效果没有明确说明,且没有涉及幕墙结构对通风性能的改善。
发明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双层幕墙通风性能不好,通风器的使用效果不够优化等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及幕墙系统,它可以实现提高双层幕墙系统中进入室内的风速,改善室内通风效果,且结构简单成本不高。
2.技术方案
本发明的目的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一种双层通风幕墙的外层幕墙,包括若干三角形模块,所述三角形模块分为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三种类型,三角形模块中的三角形面均为钝角三角形,钝角对应的边为三角形的最长边,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面的最长边均相等,且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面的面积均相等;第二模块的三角形面为等腰三角形,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的三角形面根据三角形最长边的中心线对称;三角形模块相互组合拼接成不同立面,拼接时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面的最长边与内层幕墙连接。本发明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使用若干三角形模块拼接而成,使用三种类型模块拼接外层幕墙立面,改善建筑室内通风性能,降低施工成本。
本发明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的最长边均相同,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的面积也相同。在提高通风性能的前提下,保证外层幕墙立面拼接后,各三角形的顶点轨迹均在与内幕墙平行的轮廓范围内,呈现较为整齐统一的效果,更加美观,适于广泛应用。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的以最长边的中心线对称,由于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的最长边以及最长边上的高均相等,所以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的三角形本质是一样的,只是在拼接时位置不同。三角形模块相互组合,在一定的轮廓范围内拼接成不同立面,拼接时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面的最长边与内层幕墙连接。
优选的,所述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最长边设置有连接件,三角形模块通过连接件与内层幕墙立面连接;三角形模块拼接时各三角形模块三角形面钝角顶点形成的轨迹与内层幕墙平面平行。本发明三角形模块在连接时,使用的连接件包括方钢管和转接件。通过转接件和方钢管和内幕墙的龙骨连接,外层幕墙通过螺栓将方钢管和内层幕墙连接在一起,整个内外幕墙作为一个整体模块,通过预埋件固定到结构梁上。三角形模块在拼接时三角形面的顶点轮廓轨迹与内层幕墙平面平行,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模块组合搭配,形成错落有序的外层幕墙。
本发明的三角形模块为三棱柱形状,三角形模块中的三角形面即三棱柱的底面,其余面为侧面,与传统三棱柱有五个实体面不同,本发明外层幕墙的三角形模块实际只有两个实体面,分别为三角形模块底面三角形钝角连接的两个侧面,三角形模块下端的三角形底面为钢隔栅,三角形模块上端的三角形底面以及三角形模块底面三角形钝角对应的侧面为空,便于更多自然风进入幕墙系统,提高室内的通风效果。三角形模块通过底面三角形最长边上的连接件与内层幕墙连接,拼接时底面各顶点轮廓轨迹与内层幕墙平面平行。
优选的,所述三角形模块还包括第四模块和第五模块,第四模块或第五模块的三角形最长边小于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或第三模块最长边,第四模块或第五模块的三角形最长边约为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或第三模块最长边的2/3或者1/2,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或第三模块中的其中一种,与第四模块和第五模块在端角处配合,拼接时三角形模块的最长边与内层幕墙立面连接。第四模块和第五模块拼接时三角形模块的三角形面与水平面平行,与内层幕墙平面垂直。由于不同的建筑端角各异,拼接时现有的三种类型三角形模块会面临无法匹配的情况,为使外层幕墙的外轮廓线与内层幕墙间距在设定值的范围线内,根据有限次的实验结果,对三角形模块的三角形进行特殊调整,在保证最长边上高不变的情况下,缩短最长边,适配端角的拼接需求。
本发明双层通风幕墙的外层幕墙,使用三角形模块拼接外层幕墙立面以及端角,改善建筑室内通风性能,降低施工成本,美观实用,适合广泛使用。
一种幕墙系统,包括所述的一种双层通风幕墙的外层幕墙,还包括内层幕墙,内层幕墙和外层幕墙间隔设置,内层幕墙设置在外层幕墙内侧,所述内层幕墙上设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连接通风器。本发明的通风装置为窗户,可以使用推拉窗、平开窗或内开内倒窗等各种形式的窗户,本发明在双层幕墙自然通风的同时,使用通风器机械辅助,改善室内通风效果。
优选的,所述通风器固定地或可拆卸地连接到通风装置,所述通风器设置在通风装置上方、侧方或下方。根据不同使用环境,通风器可以安装在通风装置的上方、侧方或下方。一般来说,通风器的安装位置由建筑所在地区、地区所在过渡季节的主导风向,内外层幕墙之间的距离、通风器的通风量等因素决定,本发明的通风器安装在玻璃附框的上方、侧方和下方。
优选的,通风器包括通风模块、排风模块和二氧化碳传感器。通风器可以使用通风模块开启通风功能,通过机械送风方式提高通风性能。还可以使用排风模块开启排风功能,将室内污浊空气排到幕墙空腔内,外层幕墙上下不封闭,进而可以排到室外,以被动的方式改善双层幕墙系统的通风性能,也可以兼具通风和排风功能。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以监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设置值时进行自动报警,同时自动启动通风器。该通风器在运行固定时间后设置自动关闭,节能环保,使用寿命更长。
优选的,双层幕墙系统与主导风的夹角与风速正相关。根据距地1.2m高度的模拟风速图以及换气次数值确定双层幕墙系统与主导风的夹角。
优选的,所述双层幕墙系统与主导风的夹角为45°至90°。双层幕墙系统与主导风的夹角最佳角度为60°至90°,不得低于45°,若夹角低于45°主导风向对通风性能的改善较弱。
优选的,外层幕墙与内层幕墙之间的最大间距与内外层幕墙之间空腔内平均风速正相关。本发明根据距地1.2m高度的模拟风速图确定外层幕墙与内层幕墙之间的最大间距。
优选的,所述外层幕墙与内层幕墙之间的最大间距为600mm至1000mm。结合实际应用中的经济性,本发明外层幕墙与内层幕墙之间的最大间距有一定的最优范围,外层幕墙与内层幕墙之间的最大间距根据不同环境可以设置为1000mm、800mm或600mm。在南京过渡季9月中旬到11月中旬,最佳主导风向与幕墙夹角为90°的情况下,800mm为最佳间距,超过800mm对风速提升效果不明显。
本发明的幕墙系统在外层幕墙使用三角形模块的特殊结构,增加进入幕墙系统的自然风风速,同时在内层幕墙的通风装置处设置通风器进行机械辅助,提高室内通风性能;本发明幕墙系统还通过设置幕墙与主导风夹角以及幕墙系统内外两层幕墙的最大间距增强室内通风效果,提高人体舒适度,施工成本低,适合广泛应用。
3.有益效果
相比于现有技术,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在外层幕墙使用三角形模块的特殊结构,增加进入幕墙系统的自然风风速,同时在内层幕墙的通风装置处设置通风器进行机械辅助,改善室内换气次数,提高室内通风性能;双层幕墙互相配合,最大限度的提升室内通风效果;
(2)外层幕墙拼接的三角形模块均为钝角三角形,形状相似,最长边上的高均相等,在提高通风性能的前提下,保证外层幕墙立面拼接后呈现较为整齐统一的效果,降低施工成本,也更加美观;三角形模块为预制模块,在工厂内生产好直接运输到现场拼装,施工方便快捷;
(3)优化双层幕墙系统与主导风的夹角,以及外层幕墙与内层幕墙之间的最大间距,在建筑不同施工环境使用室内通风效果最佳的设计方案,增强幕墙系统的烟囱效应,改善通风性能;
(4)通风器还包括排风功能和智能感应功能,通风器通过排风模块开启排风功能,将双层幕墙空腔内的风排出幕墙系统,以被动的方式改善双层幕墙系统的通风性能,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设置值时通风器自动报警及启动,适合在智慧建筑系统中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外层幕墙立面拼接效果图;
图2为本发明外层幕墙三角形模块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外层幕墙三角形模块拼接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外层幕墙立面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外层幕墙端角部分三角形模块组合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内层幕墙通风器安装位置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内层幕墙通风强安装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幕墙系统与主导风不同夹角的最大风速云图;
图9为本发明内层幕墙不同通风器安装位置风速云图和风速矢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的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详细描述。
实施例
现有技术中双层幕墙是双层结构的新型幕墙,分为外循环和内循环系统,内循环幕墙指外层幕墙封闭,内层幕墙与室内有进气口、出气口连通;外循环幕墙指内层幕墙封闭,外层幕墙和室外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连通。传统内循环双层幕墙之间的空腔内风速仅为0.6m/s,基本无风进入室内房间。实际应用中发现使用传统双层幕墙的房间通风效果不佳,根据自然风模拟数据使用Vent软件模拟,模拟环境参数为南京地区过渡季节,风向SSE,风速3.0m/s,下文所述的模拟工况基本一致,在通风器模拟时根据通风器的通风量及窗户的尺寸大小重新界定风速,将初始风速设置为1.39m/s。
本实施例所述双层通风幕墙系统为改善房间通风效果,分别在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上区别于现有技术的矩形模块,使用三角形立面模块,利用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面的角度,增加进入幕墙系统的自然风风速,同时通过设置幕墙与主导风的夹角,优化双层幕墙的内外间距,又在内层幕墙设置通风器进行机械辅助,使双层幕墙系统进入室内的风速提高,从而改善房间内的通风效果,更好的提高室内通风性能。
首先对外层幕墙的立面模块进行描述,传统幕墙的建筑平面尺寸的改变主要是为了建筑立面形象,不同的设计方案主要是为了美观。本发明的外层幕墙立面使用三角形模块,利用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面的角度,增加进入幕墙系统的自然风风速,改善双层幕墙的通风性能,还提高立面设计效果。
如图2所示,外层幕墙包括若干三角形模块,三角形模块中的三角形面均为钝角三角形,钝角对应的边为三角形的最长边;三角形模块相互组合拼接成不同立面,拼接时三角形模块的最长边与内层幕墙立面连接,本实施例中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最长边设置有连接件,三角形模块通过连接件与外层幕墙立面连接。三角形模块在连接时,使用的连接件包括方钢管和转接件。通过转接件和方钢管和内幕墙的龙骨连接,外层幕墙通过螺栓将方钢管和内层幕墙连接在一起,整个内外幕墙作为一个整体模块,通过预埋件固定到结构梁上。
三角形模块在拼接时三角形面钝角顶点轮廓轨迹与内层幕墙平面平行,三角形模块三角形面的钝角顶点如图3所示A、B、C三个顶点,也就是外层幕墙中A、B、C三个顶点形成的轨迹轮廓与内层幕墙平行。不同类型的三角形模块可任意搭配,形成错落有序的外层幕墙。
三角形模块包括三类类型的模块,分为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根据幕墙里面的尺寸比例对比优化,设置如图2(a)、图2(b)和图2(c)所示三种类型立面三角形模块,三种类型三角形模块的三角形最长边均相等,且三种模块的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均相等,也就是说三角形模块中的三角形面积均相等。其中,图2(b)模块为等腰三角形,图2(c)模块与图2(a)模块对称,也就是说,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以最长边的中心线对称。本实施例中图2(b)模块三角形的角度为117°,图2(a)和图2(c)的三角形角度均为123°,三角形模块的最大间距均为800mm,最大边长均为2950mm,此处的最大间距即三角形最长边上的高。
如图4所示外层幕墙立面模块拼接结构示意图,图中A代表图2(a)所示的第一模块,B代表图2(b)所示的第二模块,A’代表图2(c)所示的第三模块,三种类型的三角形模块在拼接时,三角形模块的三角形面与水平面平行,拼接时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最长边对应的钝角与立面垂直,钝角朝向双层幕墙系统外侧。
通过三种基本立面模块在外层幕墙立面上的灵活布置,形成如图1所示,看似无序的,随机而复杂的立面效果,拼接后的外层幕墙非现有技术的平面结构,而是由一个一个的三角形模块组成,由于三角形模块的角度设计,改善进入幕墙系统的风速,提高室内通风效果。三种三角形模块的最长边以及最长边上的高相同,在提高通风性能的前提下,保证外层幕墙立面拼接后呈现较为整齐统一的效果,更加美观。
为了使外层幕墙轮廓保持在与内层幕墙平行的800mm的间距范围内,在上述三种三角形模块的基础上需要加入两种最长边长为第一模块最长变成的三分之二和二分之一的适配模块,如图2(d)和图2(e)所示的第四模块和第五模块,拼接时三角形模块的最长边与内层幕墙立面连接。第四模块和第五模块拼接时三角形模块的三角形面与水平面平行,三角形模块钝角顶点的轮廓轨迹与内层幕墙平面平行。由于不同的建筑端角各异,拼接时现有的三种类型三角形模块会面临无法匹配的情况,如图3所示,为使外层幕墙的外轮廓线与内层幕墙间距在设定值的范围线内,根据有限次的实验结果,对三角形模块的三角形进行特殊调整,在保证最长边上高不变的情况下,缩短最长边,适配端角的拼接需求,使外部轮廓保持在800mm的轮廓范围内。
在组合的过程中,由于不同的建筑端角各异,拼接时现有的三种类型三角形模块会面临无法匹配的情况,为使外层幕墙的外轮廓线与内层幕墙间距在设定值的范围线内,外层幕墙的端角处需对立面模块进行特殊调整,在保证最长边上高不变的情况下,减小其最长边的长度,根据组合方式的不同,在端角处会衍生出如图5所示八种不同的端角模块,根据建筑形状的不同,可以衍生出多种端角模块,本实施例优选其中八种。
下面对内层幕墙进行详细描述。为了更好的改善室内通风效果,如图7所示在通风装置上安装通风器,通风器安装在推拉窗的附框上,所述通风器为窗式通风器。
通风器与通风装置的连接如图6所示,通风器分别如图6(a)所示设置在推拉窗的上方,如图6(b)所示设置在推拉窗的侧方,或者如图6(c)所示设置在推拉窗的下方。
以南京地区9月至11月为例模拟工况,模拟工况技术方案中构建的办公使用面积不小于10m2,以CFD技术为基础,采用斯维尔建筑通风Vent软件进行分析,将过渡季节室外风向、室外平均风速、楼层、层高、房间面积和通风器的通风量均设置为定量分析因素,对不同安装位置的通风器进行对比实验,如图11风速云图所示,可以得出设置在推拉窗下方的通风器室内通风效果最好,整个办公室风的分布较为均匀,约90%的房间面积能获得通风,可有效带走污染物,保证室内空气品质,同时风从下侧进入室内,风的流向从办公人员脚部向上走,可减少人体的吹风感;设置在推拉窗侧方的通风器换气效果次之,约73%的房间面积区域能获得通风,最小风速位置位于房间的端角,但侧方通风器高度与办公人员身高高度接近,容易形成侧向垂直风直接吹向人体吹风感较为明显;设置在推拉窗上方的通风器换气效果最差,约58%的房间面积区域能获得通风。
如图9风速矢量图所示,从室内气流分布结果来看,通风器设置在推拉窗下侧,在室内产生一处靠内层幕墙中上部的矩形漩涡,漩涡面积约占房间面积的19.56%,漩涡在房间进深方向的尺寸约占进深方向总尺寸的29%,从漩涡位置和在房间进深方向的尺寸来说,对办公区域影响较小;通风器设置在推拉窗侧方,在室内产生一处靠内层幕墙中部的正方形漩涡,漩涡面积约占房间面积的23.58%,漩涡在房间进深方向的尺寸约占进深方向总尺寸的41%,从漩涡位置和在房间进深方向的尺寸来说,对办公区域影响较下方大;通风器设置在推拉窗上方,在室内产生两处正方形漩涡,分布于靠内层幕墙侧的上部和中下部,漩涡面积约占房间面积的44.27%,漩涡在房间进深方向的尺寸约占进深方向总尺寸的45%,从漩涡位置和在房间进深方向的尺寸来说,对办公区域影响较下方、侧方大。
一般来说,通风器的安装位置由建筑所在地区、地区所在过渡季节的主导风向,内外层幕墙之间的距离、通风器的通风量等因素决定。通风器的位置由所在地区的过渡季主导风向和双层幕墙之间的距离决定。主导风向决定建筑的朝向,本实施例使主导风向60°至90°之间,内外层幕墙间距为800mm,此时进入双层幕墙的风是最经济的一个风速范围,然后结合通风器进行室内通风优化。
本实施例通风器除传统的通风作用外,还具有排风功能和智能感应功能。通风器既可以使用通风模块开启通风功能,通过机械送风方式提高通风性能。也可以使用排风模块开启排风功能,通过将房间内的风排出幕墙系统,以被动的方式改善双层幕墙系统的通风性能,在需要的时候还可以兼具通风和排风功能。本实施例通风器内设置有二氧化碳传感器,用以监测室内二氧化碳浓度,当室内二氧化碳浓度超过设置值时进行自动报警,同时自动启动;同时该通风器在运行固定时间后设置自动关闭,节能环保,智能控制,适于应用在智慧建筑中。
如图8所示,通过距地1.2m高度风速矢量图与云图确定幕墙与主导风的夹角,双层幕墙系统与主导风的夹角最佳角度为60°至90°,对风速有较大的提升,室内的通风效果更好。主导风不得低于45°,若夹角低于45°主导风向对通风性能的改善较弱。
通过距地1.2m高度风速矢量图与云图确定内外层幕墙之间的最大间距,当外幕墙最大间距为1000mm,平均间距为500mm时,空腔内平均风速为0.56m/s;当外幕墙最大间距为800mm,平均间距为400mm时,空腔内平均风速为0.45m/s;当外幕墙最大间距为600mm,平均间距为300mm时,空腔内平均风速为0.25m/s。
根据上述风速统计结果,间距超过800mm时,风速增大比例为19.64%,效果变化不明显,间距小于800mm时,风速减小比例为44.44%,变化较大。由于当内外幕墙的空腔间距增大,幕墙下部隔栅及幕墙结构连接件用量也会相应增加,造价约会增加10%,成本增高,综合考虑风速的改善效果和施工成本,使用800mm的间距为过渡季节通风较为经济合理的间距,内外层幕墙间距超过800mm对风速提升效果不明显。
本实施例幕墙系统应用时,通过外层幕墙的三角形模块提高进入幕墙系统的自然风风速以及风量,设置幕墙与主导风夹角以及幕墙系统内外两层幕墙的最大间距增强室内通风效果,通过内层幕墙的通风器机械辅助送风或排风,根据环境不同采取被动或主动的方式进一步提高室内通风效果,提高人体舒适度,适合广泛应用。
以上示意性地对本发明创造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该描述没有限制性,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者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发明创造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不应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所以,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专利的保护范围。此外,“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元件或步骤,在元件前的“一个”一词不排除包括“多个”该元件。产品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元件也可以由一个元件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Claims (10)

1.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三角形模块,所述三角形模块分为第一模块、第二模块和第三模块三种类型,三角形模块中的三角形面均为钝角三角形,钝角对应的边为三角形的最长边,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面的最长边均相等,且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面的面积均相等;第二模块的三角形面为等腰三角形,第一模块和第三模块的三角形面根据三角形最长边的中心线对称;三角形模块相互组合拼接成不同立面,拼接时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面的最长边与内层幕墙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模块中三角形最长边设置有连接件,三角形模块通过连接件与内层幕墙立面连接;三角形模块拼接时各三角形模块三角形面钝角顶点形成的轨迹与内层幕墙平面平行。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三角形模块还包括第四模块和第五模块,第四模块或第五模块的三角形最长边小于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或第三模块最长边,第一模块、第二模块或第三模块中的其中一种,与第四模块和第五模块在端角处配合,拼接时三角形模块的最长边与内层幕墙立面连接。
4.一种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3任意一项所述的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还包括内层幕墙,内层幕墙和外层幕墙间隔设置,内层幕墙设置在外层幕墙内侧,所述内层幕墙上设有通风装置,所述通风装置连接通风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器固定地或可拆卸地连接到通风装置,所述通风器设置在通风装置上方、侧方或下方。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一种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器包括通风模块、排风模块和二氧化碳传感器。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双层幕墙系统与主导风的夹角与风速正相关。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幕墙系统与主导风的夹角为45°至90°。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外层幕墙与内层幕墙之间的最大间距与内外层幕墙之间空腔内平均风速正相关。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一种幕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层幕墙与内层幕墙之间的最大间距为600mm至1000mm。
CN202011161753.2A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及幕墙系统 Pending CN11225255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1753.2A CN112252551A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及幕墙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011161753.2A CN112252551A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及幕墙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2252551A true CN112252551A (zh) 2021-01-22

Family

ID=742626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011161753.2A Pending CN112252551A (zh) 2020-10-27 2020-10-27 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及幕墙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2252551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9660A (zh) * 2022-01-21 2022-04-12 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垃圾综合处理的烟囱幕墙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319660A (zh) * 2022-01-21 2022-04-12 中建二局装饰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垃圾综合处理的烟囱幕墙系统及其施工工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187488A (zh) 一种双层玻璃幕墙的通风技术和方法及构造
CN102995802A (zh) 利用太阳能的双层玻璃幕墙
CN105756404A (zh) 一种模块化被动式节能建筑及其建造方法
CN103174242A (zh) 一种新型通风换气幕墙结构
CN203980561U (zh) 一种机房用自然冷源节能系统
CN2775171Y (zh) 内循环双层幕墙
CN201326358Y (zh) 多功能机械通风隔声窗
CN112252551A (zh) 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及幕墙系统
CN213774014U (zh) 一种双层幕墙的外层幕墙及幕墙系统
CN202544173U (zh) 节能幕墙及其通风装置
CN1974974A (zh) 一种内外双循环双层幕墙
CN108104300A (zh) 多孔渗透型新风预热太阳墙
CN105091167A (zh) 与太阳能结合用于半开放式餐厅的蒸发冷却空调墙系统
CN201844487U (zh) 地道湿帘送风降温系统
CN109163404B (zh) 一种利用太阳能烟囱效应的建筑幕墙设计方法
CN200971574Y (zh) 一种内外双循环双层幕墙
CN201650049U (zh) 高效自然通风百叶窗
CN213087024U (zh) 一种大空间节能通风建筑结构
CN103604188B (zh) 家用室内外空气循环系统
CN201118127Y (zh) 装配式户外变电站箱体
CN107514152A (zh) 一种节能移动木屋
CN210086581U (zh) 单元式封闭玻璃幕墙过渡季自然通风系统
CN202809925U (zh) 一种内呼吸式双层幕墙
Brunoro et al. Double layer glass façade in the refurbishment and architectural renewal of existing buildings in Italy
CN110439334A (zh) 一种洁净厂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