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2325097U - 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 - Google Patents

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2325097U
CN202325097U CN2011203098855U CN201120309885U CN202325097U CN 202325097 U CN202325097 U CN 202325097U CN 2011203098855 U CN2011203098855 U CN 2011203098855U CN 201120309885 U CN201120309885 U CN 201120309885U CN 202325097 U CN202325097 U CN 202325097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oor
platform
underground station
safety
conversion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12030988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苏平安
肖键
刘伊江
何建枝
陈永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Eryuan Engineering Group Co Ltd CREEC
Priority to CN20112030988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2325097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2325097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2325097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latform Screen Doors And Railroad Systems (AREA)

Abstract

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能方便地实现屏蔽门、安全门转换,以满足通风、空调等各种模式运营要求。它包括沿有效站台边缘设置的门体(1)、顶箱(2),以及设置在站台公共区上方的站台吊顶(4),所述顶箱(2)与上部土建梁(3)之间设置通风通道(10),在位于站台公共区一侧设置遮盖通风通道(10)的上部门装置,上部门装置由间隔设置的活动门装置(5)和设置在相邻两活动门装置(5)之间的固定门扇(6)构成。

Description

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特别涉及一种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能满足地下车站节能、通风、排烟各种运营模式的需要。 
背景技术
站台门系统作为现代化地铁工程的重要机电设施,安装在车站站台边缘,将站台公共区与隧道轨行区安全隔离。根据列车的长度及列车门的位置和尺寸进行对应布置,与列车门对应设置滑动门。轨行区无列车时关闭,当列车进站停稳后,接受信号开门指令开门上下乘客。 
车站全高站台门系统主要有如下两种结构形式:全封闭屏蔽门、全高安全门。 
全封闭屏蔽门,由滑动门、固定门、顶箱、上部封板、支撑立柱等部分组成,将站台公共区与轨行区完全隔离,形成封闭空间,减少站台公共区与轨行区之间的气流交换,降低了环控系统的运营能耗,并且能减少噪声及活塞风对站台候车乘客的影响,改善乘客候车环境,多用于空调季节较长的地区,如广州、深圳等地区。该方式在非空调季节不能利用区间隧道的活塞效应,需要由车站送/排风机对公共区进行通风换气,保证乘客候车的舒适性,耗费电能较大。 
全高安全门,由门体、顶箱、上部百叶、支撑立柱等部分组成,将站台公共区与轨行区进行安全隔离,上部百叶处可形成空气对流交换,多用于空调季节比较短的城市,在过渡季节和非空调季节,可以通过列车活塞作用引入外界新风对站台送风,减少空调能耗,如北京、沈阳地区等。该方式在空调季节,由于未能将站台公共区与区间隧道完全隔离,相互之间气流交换量较大,需要配置更大容量的空调机组,以保证公共区乘客候车的舒适性,耗费电能较大。 
目前,国内对于解决全封闭屏蔽门和全高安全门的缺点所采用的方法是在站台全高门体上部封板处设置电动百叶和电动风阀所组成的转换装置。该装置可以实现,地铁地下车站空调季节和非空调季节的车站环境通风模式的转换的功能,达到对空调能耗的节约。转换装置靠站台公共区侧采用电动百叶,轨道侧采用电动风阀,百叶和风阀容易堆积灰尘和杂物,给车站运营维护带来不便。同时,轨道侧设置电动风阀必须在列车停运时进行检修,也给紧急情况下站台防灾(例站台火灾排烟)带来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能方便地实现屏蔽门、安全门转换,以满足通风、空调等各种模式运营要求。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包括沿有效站台边缘设置的门体、顶箱,以及设置在站台公共区上方的站台吊顶,其特征是:所述顶箱与上部土建梁之间设置通风通道,在位于站台公共区一侧设置遮盖通风通道的上部门装置,上部门装置由间隔设置的活动门装置和设置在相邻两活动门装置之间的固定门扇构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活动门装置开启时,门体、顶箱形成安全门,而当活动门装置关启时,上部门装置与门体、顶箱构成屏蔽门系统,因此能方便地实现屏蔽门、安全门转换;由于活动门装置与屏蔽门系统完全独立,能保证较大的开启空间,快速开闭,因此能满足通风空调各种模式运营要求,并方便运营维护。 
附图说明
本说明书包括如下两幅附图: 
图1是本实用新型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的安装方式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的结构式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中活动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示出零部件、部位名称及所对应的标记:门体1、顶箱2、上部土建梁3、站台吊顶4、活动门装置5、固定门扇6、通风通道10、活动门扇12、拉杆13、支撑杆14、门泵15、左肢臂16a、右肢臂16b、转轴17、圆形螺母18。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参照图1和图2,本实用新型的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包括沿有效站台边缘设置的门体1、顶箱2,以及设置在站台公共区上方的站台吊顶4。所述顶箱2与上部土建梁3之间设置通风通道10,在位于站台公共区一侧设置遮盖通风通道10的上部门装置,上部门装置由间隔设置的活动门装置5和设置在相邻两活动门装置5之间的固定门扇6构成。固定门扇6两侧面兼作活动门装置5的门框。活动门装置开启时,门体1、顶箱2形成安全门,而当活动门装置关启时,上部门装置与门体1、顶箱2构成屏蔽门系统,因此能方便地实现屏蔽门、安全门转换。 
参照图2和图3,为能保证较大的开启空间,并能快速开启、关闭,所述活动门装置5宜采用由门扇12、拉杆13、支撑杆14和驱动装置构成的外摆式门装置。参照图3,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门泵15、转轴17和圆形螺母18,左肢臂16a、右肢臂16b间隔安装在转轴17上,转轴17左端通过支座固定在上部土建梁3上,右端与门泵15转轴相连。带动门扇12运动的左肢臂16a、右肢臂16b的前端通过支撑杆14与门扇12连接,拉杆13、支撑杆14和门扇12构成四连杆机构。驱动机构通过转轴17和左肢臂16a、右肢臂16b驱动门扇12,使其在铅垂面上做近似平行移动,并通过转轴17、圆形螺母18产生左右运动,从而完成门扇12开启和闭合锁止定位。由于活动门装置与屏蔽门系统完全独立,能保证较大的开启空间,快速开闭,因此能满足通风空调各种模式运营要求,并方便运营维护。 
驱动装置采用电控气动方式,安装在上部土建梁侧面。转换装置机械部分、驱动及控制部分与屏蔽门系统完全独立,根据通风空调系统不同工 况模式要求,可在就地通过集中按钮或车站通过综合监控系统下达指令完成模式转换。参照图2,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靠轨侧,且位于站台吊顶4之上。 
以上所述只是用图解说明本实用新型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的一些原理,并非是要将本实用新型局限在所示和所述的具体结构和适用范围内,故凡是所有可能被利用的相应修改以及等同物,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申请的专利范围。 

Claims (4)

1.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包括沿有效站台边缘设置的门体(1)、顶箱(2),以及设置在站台公共区上方的站台吊顶(4),其特征是:所述顶箱(2)与上部土建梁(3)之间设置通风通道(10),在位于站台公共区一侧设置遮盖通风通道(10)的上部门装置,上部门装置由间隔设置的活动门装置(5)和设置在相邻两活动门装置(5)之间的固定门扇(6)构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活动门装置(5)是由门扇(12)、拉杆(13)、支撑杆(14)和驱动装置构成的外摆式门装置。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包括门泵(15)、转轴(17)和圆形螺母(18),左肢臂(16a)、右肢臂(16b)间隔安装在转轴(17)上,转轴(17)左端通过支座固定在上部土建梁(3)上,右端与门泵(15)转轴相连;带动门扇(12)运动的左肢臂(16a)、右肢臂(16b)的前端通过支撑杆(14)与门扇(12)连接,拉杆(13)、支撑杆(14)和门扇(12)构成四连杆机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驱动装置设置在靠轨侧,且位于站台吊顶(4)之上。
CN2011203098855U 2011-08-24 2011-08-24 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25097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098855U CN202325097U (zh) 2011-08-24 2011-08-24 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1203098855U CN202325097U (zh) 2011-08-24 2011-08-24 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2325097U true CN202325097U (zh) 2012-07-11

Family

ID=464370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1203098855U Expired - Lifetime CN202325097U (zh) 2011-08-24 2011-08-24 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2325097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8652A (zh) * 2014-05-12 2014-07-23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筑结构
CN111720632A (zh) * 2020-06-22 2020-09-29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的新型预制轨顶风道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38652A (zh) * 2014-05-12 2014-07-23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筑结构
CN103938652B (zh) * 2014-05-12 2016-04-06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轨道交通地下车站建筑结构
CN111720632A (zh) * 2020-06-22 2020-09-29 中铁二院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适用于地铁车站的新型预制轨顶风道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116436Y (zh) 地铁屏蔽门的固定门装设布帘式可开闭装置
CN201695922U (zh) 一种地铁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
CN202187682U (zh) 地铁车站复合式屏蔽门
CN204371054U (zh) 一种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
CN107060864B (zh) 地铁风力调控系统
CN107445029A (zh) 电梯轿厢通风装置
CN202325097U (zh) 地下车站屏蔽门、安全门转换装置
CN202152620U (zh) 站台安全门用活动百叶窗
CN101701741A (zh) 利用电梯升降改善室内公共场所空气质量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07100509A (zh) 地铁清洁式进排风防护密闭门及其远程控制方法
CN201753577U (zh) 与城市轨道交通站台安全门配合的可启闭式通风装置
JP6378930B2 (ja) 地下駅空調方法及び地下駅空調システム
CN202627713U (zh) 应急门解锁机构
CN202188582U (zh) 地下车站复合式通风构造
CN200964767Y (zh) 城市轨道交通地下车站新型屏蔽门
CN207015339U (zh) 一种地铁列车停站密闭节能及安全装置
CN204371053U (zh) 一种轨道交通可调通风型站台门
CN203081200U (zh) 地铁安全门旋转式转换装置
CN102330533A (zh) 气动安全地铁屏蔽门
CN206478024U (zh) 一种新型节能风机
CN207487084U (zh) 一种电控式可上下移动的风门装置
CN211974771U (zh) 一种可靠密封式地铁屏蔽门转换装置
CN107042830A (zh) 一种地铁列车停站密闭节能及安全装置
CN107741055A (zh) 一种多面送风空调室内机的交替送风结构及交替送风方法
CN103343658B (zh) 轨道交通站台节能屏蔽门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2071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