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60770U - 喷浆设备 - Google Patents

喷浆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60770U
CN201560770U CN2009202759340U CN200920275934U CN201560770U CN 201560770 U CN201560770 U CN 201560770U CN 2009202759340 U CN2009202759340 U CN 2009202759340U CN 200920275934 U CN200920275934 U CN 200920275934U CN 201560770 U CN201560770 U CN 201560770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pe
shower nozzle
accelerating admixture
communicated
spouting pla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75934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杜士强
李书生
曹月奎
曹桂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 Heavy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75934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60770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60770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60770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喷浆设备,包括输送装置(23)、泵送装置(21)和料斗(22),泵送装置(21)包括第一输送缸(2121)、第二输送缸(2122)和驱动二者的活塞交替沿其轴向移动的动力部件(211);在动力部件(211)的作用下,第一输送缸(2121)和第二输送缸(2122)交替将物料泵入输送装置(2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具有独立的泵送装置(21),具有很强的泵送能力,从而实现了物料输送距离的延长,减少了喷浆设备和物料的移动次数和移动距离,提高了喷浆作业的效率。

Description

喷浆设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工程机械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煤矿井下巷道喷浆作业的喷浆设备。
背景技术
我国是世界主要的产煤国家,煤矿总数超过全世界其他所有国家煤矿数目之和,煤炭开采业成为我国重要的产业之一。
现有技术中,综合机械化采煤成为对薄煤层进行开采的主要方法,煤层开采过后,会形成煤矿井下巷道,为了能够硬化巷道的表面,防止煤层内的瓦斯等有害气体的逸出,提高采煤的安全性,同时有利于巷道内的通风,一般在巷道的表面采取喷浆作业。喷浆作业一般需要借助于喷浆设备进行。
请参考图1,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喷浆设备(传统湿喷机)的结构示意图。
现有技术中的喷浆设备包括搅拌筒11,搅拌筒11上设置有注水口111、进料口112,以及由电机12带动旋转的搅拌轴113和固定于搅拌轴113的螺旋叶片114,搅拌筒11的下方连接有输送钢管13,输送钢管的端部通过三通连接件16连接通风管14和软管15。
当进行喷浆作业时,起动电机12,使搅拌轴113和螺旋叶片114在电机12的带动下旋转,将物料干料通过进料口112放入搅拌筒11,并通过注水口111向搅拌筒11中注加有速凝剂的水,这样,在搅拌轴113和螺旋叶片114的作用下,完成物料的搅拌,并在螺旋叶片114的泵送作用下,将搅拌好的物料泵送至输送钢管13,并在三通连接件16处,经通过通风管14引入的具有适当压力的风吹向软管15,并喷射到巷道的表面,实现对巷道的处理。
然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喷浆设备的输送距离较短,通常为30米至40米,因此,在喷浆过程中,需要经常地移动设备和物料,给喷浆作业增加了很多的工作量,同时,还降低了喷浆作业的效率。
因此,如何提高喷浆作业的效率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喷浆作业的喷浆设备,该喷浆设备能够延长物料的输送距离,减少设备和物料的移动次数,提高喷浆作业的工作效率。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喷浆设备,包括输送装置,还包括泵送装置和用于盛装物料的料斗,所述泵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缸、第二输送缸和驱动二者的活塞交替沿其轴向向前移动的动力部件;在所述动力部件的作用下,所述第一输送缸和所述第二输送缸交替将所述物料泵入所述输送装置。
优选地,还包括用于搅拌所述物料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将搅拌好的所述物料输送至所述料斗。
优选地,还包括速凝剂添加装置,所述速凝剂添加装置的速凝剂管与所述输送装置的端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速凝剂管与所述喷浆设备的通风管连通,所述通风管的第一端与所述输送装置的端部连通,其第二端与风源管连通。
优选地,还包括喷头,所述通风管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喷头与所述输送装置的端部连通。
优选地,所述喷头包括喷头管和套装于所述喷头管外周的管套,所述喷头管第一端通过连接件与所述输送装置的输送软管连通,所述喷头管的中间部的外周开设有凹槽,所述凹槽的轴线与所述喷头管的轴线大体平行,所述管套上开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通气孔,所述通气孔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风管和所述凹槽连通。
优选地,所述凹槽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喷头管的内孔连通的风孔,所述风孔的轴线与所述喷头管的轴线之间具有适当的夹角。
优选地,所述风孔的数目为多个,且沿所述凹槽的周向均匀设置。
优选地,所述通气孔包括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且二者沿所述管套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通风管包括主通风管、第一分通风管和第二分通风管,所述第一分通风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气孔和所述主通风管连接,所述第二分通风管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通气孔和所述主通风管连接。
优选地,所述通风管通过减压阀与所述风源管连通。
优选地,所述通风管上连接有压力表。
优选地,所述速凝剂添加装置包括通过所述速凝剂管连接的速凝剂箱和计量泵,所述计量泵包括由电机驱动的液压泵,由所述液压泵驱动的液压马达,以及由所述液压马达驱动的速凝剂泵,所述液压泵和所述液压马达之间连接有调速阀,所述速凝剂箱内的速凝剂在所述计量泵的作用下进入所述输送装置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包括输送装置、泵送装置和用于盛装物料的料斗,泵送装置包括第一输送缸、第二输送缸和驱动二者的活塞交替沿其轴向向前移动的动力部件;在动力部件的作用下,第一输送缸和第二输送缸交替将物料泵入输送装置。这样,进行喷浆作业时,第一输送缸的活塞和第二输送缸的活塞在动力部件的作用下交替地向前移动,当第一输送缸的活塞向前移动时,第一输送缸的活塞将其内部的物料泵送至输送装置,进行输送,同时,第二输送缸的缸筒与料斗连通,同时其活塞向后移动,将物料吸入缸筒,为泵送工作做好准备,从而第一输送缸和第二输送缸交替进行,实现物料的输送。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具有独立的泵送装置,同时泵送装置的第一输送缸和第二输送缸的设置,使其具有很强的泵送能力,从而实现了物料输送距离的延长,减少了喷浆设备和物料的移动次数和移动距离,减少了移动过程的工作量,缩短了喷浆作业时间,提高了喷浆作业的效率。
在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还包括用于搅拌所述物料的搅拌装置,搅拌装置将搅拌好的物料输送至料斗。搅拌装置的设置,使得物料的搅拌工作可以由专用搅拌装置进行,从而将物料搅拌得更加充分,避免了物料在喷浆时产生粉尘,以及物料的回弹,从而提高了喷浆作业的质量和作业效率。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还包括速凝剂添加装置,速凝剂添加装置的速凝剂管与输送装置的端部连通。速凝剂添加装置的速凝剂管与输送装置的端部连通可以实现速凝剂在物料的传输末端与物料混合,防止了物料在输送装置内进行输送过程中凝固而阻塞输送装置,从而延长了喷浆设备的使用寿命。
在另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还包括喷头,喷头包括喷头管和套装于喷头管外周的管套,喷头管第一端通过连接件与输送装置的输送软管连通,喷头管的中间部的外周开设有凹槽,凹槽的轴线与喷头管的轴线大体重合,管套上开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通气孔,通气孔的两端分别与通风管和凹槽连通。这样,速凝剂可以在通风管内的高压风的作用下经管套的通气孔进入喷头管的凹槽,进入喷头管的内孔与经过输送装置输送的物料混合。通气孔能够很方便地将带有速凝剂的高压风引入喷头管的凹槽,由于凹槽开设于喷头管的外周,可以使高压风在凹槽内沿周向扩散,并最终进入喷头管的内孔,从而使速凝剂较好地与物料混合,在避免物料阻塞输送装置的同时,提高了速凝剂与物料的混合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一种典型的喷浆设备(传统湿喷机)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所示的喷浆设备的俯视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喷浆设备的泵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喷浆设备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喷浆设备的喷头的剖视示意图;
图7为图3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8为图3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喷浆设备的速凝剂添加装置的主视示意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喷浆设备的速凝剂添加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用于喷浆作业的喷浆设备,该喷浆设备能够延长物料的输送距离,减少设备和物料的移动次数,提高喷浆作业的工作效率。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方案,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请参考图2至图4,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一种具体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2所示的喷浆设备的俯视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喷浆设备的泵送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包括输送装置23、泵送装置21、通风管25以及用于盛装物料的料斗22,泵送装置21包括第一输送缸2121、第二输送缸2122和驱动二者的活塞交替沿其轴向向前移动的动力部件211;在动力部件211的作用下,第一输送缸2121和第二输送缸2122交替将物料泵入输送装置23,然后在通气管25的高压气体的作用下喷射至被喷射体的表面。本文所述的前是指将喷浆装置按照图2所述的位置放置时右端。
当然,为保证第一输送缸2121和第二输送缸2122交替将物料泵入输送装置23泵送装置21还可以包括换向管和换向动力部件,换向管可以穿过料斗22的前后侧壁,换向管的第一端与输送装置23的输送钢管连接,其第二端的侧壁与料斗22的后侧壁通过穿过二者的转轴连接,并在在换向动力部件的作用下绕转轴旋转,交替与第一输送缸2121的缸筒和第二输送缸2122的缸筒连通,实现物料由料斗22向输送装置23的泵送。具体地,动力部件211和换向动力部件都可以为液压缸或其它可以实现功能要求的部件,本文对此不做限制。
当进行喷浆作业时,第一输送缸2121的活塞和第二输送缸2122的活塞在动力部件211的作用下交替地向前移动,与此同时,换向动力部件相应地改变换向管的位置;当第一输送缸2121的活塞向前移动时,换向动力部件使换向管与其缸筒连通,第一输送缸2121的活塞将其内部的物料泵送至换向管,进而通过输送装置23进行输送,同时,第二输送缸2122的缸筒与料斗22连通,同时其活塞向后移动,将物料吸入缸筒,为泵送工作做好准备,如此反复,第一输送缸2121和第二输送缸2122交替进行泵送,实现物料的输送,并在通过通气管25引入的高压风的作用下喷射至被喷射体的表面。
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具有独立的泵送装置21,同时泵送装置21的第一输送缸2121和第二输送缸2122的设置,使其具有很强的泵送能力,从而实现了物料输送距离的延长,减少了喷浆设备和物料的移动次数和移动距离,减少了移动过程的工作量,缩短了喷浆作业时间,提高了喷浆作业的效率。
为了使物料的搅拌更加充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还可以包括用于搅拌所述物料的搅拌装置(图中未示出),喷浆作业时,首先使用搅拌装置完成物料的搅拌,然后将搅拌好的物料输送至料斗22,再在泵送装置21和高压风的作用下喷射至被喷射体的表面。
搅拌装置的设置,使得物料的搅拌工作可以由专用搅拌装置进行,从而将物料搅拌得更加充分,避免了物料在喷浆时产生粉尘,以及物料的回弹,从而提高了喷浆作业的质量和作业效率。
具体地,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还可以包括速凝剂添加装置24,速凝剂添加装置24的速凝剂管241(示于图9中)与输送装置23的端部连通。
单独设置速凝剂添加装置24,且速凝剂添加装置24的速凝剂管241与输送装置23的端部连通可以实现速凝剂在输送装置23的端部进行添加,这样,物料与速凝剂可以在传输的末端混合,有效地防止了物料在输送装置23内进行输送过程中凝固而引起的输送装置23的阻塞,从而延长了喷浆设备的使用寿命。
当然,还可以使速凝剂管241与喷浆设备的通风管25连通,通风管25的第一端与输送装置23的端部连通,其第二端与风源管29连通。这样,速凝剂可以在通风管25内的高压风的作用下吹入输送装置23的端部,与输送装置23内的物料混合,高压风的作用可以改善物料与速凝剂混合结果。
为了方便通风管25与输送装置23的端部的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还可以包括喷头26,通风管25的第一端通过喷头26与输送装置23的端部连通。
请参考图5和图6,图5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喷浆设备的喷头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喷浆设备的喷头的剖视示意图。
如图中所示,喷头可以具体包括喷头管262和套装于喷头管262外周的管套263,喷头管262第一端通过连接件261与输送装置23的输送软管231(示于图3中)连通,其中间部的外周开设有凹槽2621,凹槽2621的轴线与喷头管262的轴线大体平行,管套263上开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通气孔2631,通气孔2631的两端分别与通风管25和凹槽2621连通。
这样,速凝剂可以在通风管25内的高压风的作用下经管套263的通气孔2631进入喷头管262的凹槽2621,进入喷头管262的内孔与经过输送装置21输送的物料混合。
通气孔2631能够很方便地将带有速凝剂的高压风引入喷头管262的凹槽2621,由于凹槽2621开设于喷头管262的外周,可以使高压风在凹槽2621内沿周向扩散,并最终通过凹槽2621从而可以加大风的流速,使速凝剂较好地与物料混合,在避免物料阻塞输送装置23的同时,提高了速凝剂与物料的混合效果。
具体地,凹槽2621的侧壁上还可以开设与喷头管262的内孔连通的风孔2622,风孔2622的轴线与喷头管262的轴线之间具有适当的夹角。
这样,高压风就可以通过通气孔2631进入凹槽2621,并在凹槽2621内进行扩散,最终通过开设于凹槽2621的侧壁的风孔2622进入喷头管262的内孔,由于风孔2622的直径较小,从而可以进一步加大风的流速,使速凝剂较好地与物料混合。
本文所述的适当的夹角是指保证高压风将物料吹出喷头管262的角度,当然,为了保证具有较好的吹出效果,应尽量减小风孔2622的轴线方向应与喷头管262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另外,为了提高高压风的作用力,还可以使风孔2622具有眼高压风的流通方向逐渐缩小的锥形结构。
具体地,通气孔2631可以具体为螺纹孔,以方便通风管25与管套263之间的连接。凹槽2621可以具有圆环结构,从而保证速凝剂以及高压风能够绕喷头管262的周向均匀地喷出,提高速凝剂与物料的混合效果,并保证高压风的喷出作用。
为了方便凹槽2621的加工以及凹槽2621与通气孔2631的对中,保证高压风的引进,可以使凹槽2621的轴向截面具有梯形结构,当然,具有其他结构也是可以的,本文对此不做限制。
具体地,风孔2622的数目为多个,且沿凹槽2621的周向均匀设置。这样,可以保证高压风对物料的吹出作用,并保证速凝剂与物料较好地混合。
请参考图3、图6和图7,图7为图3所示的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6和图7所示,通气孔2631包括第一通气孔(图中未以标号标出)和第二通气孔(图中未以标号标出),且二者沿管套263的周向均匀设置;通风管25包括主通风管251、第一分通风管252和第二分通风管253,第一分通风管25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通气孔和主通风管251连接,第二分通风管253的两端分别与第二通气孔和主通风管251连接。
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进一步保证了高压风以较快地速度扩散至凹槽2621的各个位置,并进入风孔2622。通风管25的具体结构很简单、方便地实现了高压风的风向的改变。
请参考图3和图8,图8为图3所示的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如图8所示,通风管25可以通过减压阀28与风源管29连通。从而很方便地实现风压的改变,以满足喷浆和速凝剂混合的需要。
具体地,为了时刻检测通风管25内的压力,以调整减压阀28的调节力度,还可以在通风管25上连接压力表27。
请参考图9和图10,图9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喷浆设备的速凝剂添加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10为本实用新型一种具体实施方式所提供的喷浆设备的速凝剂添加装置的俯视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速凝剂添加装置24还包括速凝剂箱242和计量泵243,计量泵可以包括由电机2431驱动的液压泵2433,由液压泵2433驱动的液压马达2434,以及由液压马达2434驱动的速凝剂泵2432,液压泵2433和液压马达2434之间连接调速阀(图中未标出)。通过调速阀调节计量泵243的泵速凝剂箱242内的速凝剂在计量泵243的作用下进入输送装置21的端部。计量泵243的使用可以保证速凝剂的输送量,保证速凝剂与物料的混合效果,进而保证物料的凝固时间。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喷浆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若干改进和修饰,这些改进和修饰也落入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喷浆设备,包括输送装置(23),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泵送装置(21)和用于盛装物料的料斗(22),所述泵送装置(21)包括第一输送缸(2121)、第二输送缸(2122)和驱动二者的活塞交替沿其轴向向前移动的动力部件(211);在所述动力部件(211)的作用下,所述第一输送缸(2121)和所述第二输送缸(2122)交替将所述物料泵入所述输送装置(23)。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喷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搅拌所述物料的搅拌装置,所述搅拌装置将搅拌好的所述物料输送至所述料斗(2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喷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速凝剂添加装置(24),所述速凝剂添加装置(24)的速凝剂管(241)与所述输送装置(23)的端部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凝剂管(241)与所述喷浆设备的通风管(25)连通,所述通风管(25)的第一端与所述输送装置(23)的端部连通,其第二端与风源管(29)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浆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喷头(26),所述通风管(25)的第一端通过所述喷头(26)与所述输送装置(23)的端部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喷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喷头(26)包括喷头管(262)和套装于所述喷头管(262)外周的管套(263),所述喷头管(262)第一端通过连接件(261)与所述输送装置(23)的输送软管(231)连通,所述喷头管(262)的中间部的外周开设有凹槽(2621),所述凹槽(2621)的轴线与所述喷头管(262)的轴线大体平行,所述管套(263)上开设有沿其径向延伸的通气孔(2631),所述通气孔(2631)的两端分别与所述通风管(25)和所述凹槽(2621)连通。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2621)的侧壁上开设有与所述喷头管(262)的内孔连通的风孔(2622),所述风孔(2622)的轴线与所述喷头管(262)的轴线之间具有适当的夹角。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喷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风孔(2622)的数目为多个,且沿所述凹槽(2621)的周向均匀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喷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气孔(2631)包括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且二者沿所述管套(263)的周向均匀设置;所述通风管(25)包括主通风管(251)、第一分通风管(252)和第二分通风管(253),所述第一分通风管(252)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一通气孔和所述主通风管(251)连接,所述第二分通风管(253)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通气孔和所述主通风管(251)连接。
10.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喷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25)通过减压阀(28)与所述风源管(29)连通。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喷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通风管(25)上连接有压力表(27)。
12.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喷浆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凝剂添加装置(24)包括通过所述速凝剂管(241)连接的速凝剂箱(242)和计量泵(243),所述计量泵(243)包括由电机(2431)驱动的液压泵(2433),由所述液压泵(2433)驱动的液压马达(2434),以及由所述液压马达(2434)驱动的速凝剂泵(2432),所述液压泵(2433)和所述液压马达(2434)之间连接有调速阀,所述速凝剂箱(242)内的速凝剂在所述计量泵(243)的作用下进入所述输送装置(23)的端部。
CN2009202759340U 2009-12-22 2009-12-22 喷浆设备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60770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759340U CN201560770U (zh) 2009-12-22 2009-12-22 喷浆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759340U CN201560770U (zh) 2009-12-22 2009-12-22 喷浆设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60770U true CN201560770U (zh) 2010-08-25

Family

ID=426259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75934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60770U (zh) 2009-12-22 2009-12-22 喷浆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60770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7065B (zh) * 2009-12-22 2012-09-05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喷浆设备
CN102862232A (zh) * 2012-08-28 2013-01-09 山西晋煤集团金鼎煤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湿式喷浆搅拌站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37065B (zh) * 2009-12-22 2012-09-05 三一重型装备有限公司 喷浆设备
CN102862232A (zh) * 2012-08-28 2013-01-09 山西晋煤集团金鼎煤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湿式喷浆搅拌站
CN102862232B (zh) * 2012-08-28 2014-08-13 山西晋煤集团金鼎煤机矿业有限责任公司 移动湿式喷浆搅拌站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87783U (zh) 矿用混凝土搅拌喷浆机
CN104453945A (zh) 一种自搅拌的湿式混凝土喷射机
CN105065034B (zh) 一种全液压式混凝土湿喷机组及其工作方法
CN201116473Y (zh) 湿式混凝土喷射机组
CN102817622A (zh) 一种负压式混凝土湿喷机组
CN101737065B (zh) 喷浆设备
CN212250060U (zh) 一种混凝土喷射机
CN201288570Y (zh) 一种湿式混凝土喷射机组
CN102635373B (zh) 一种高压液力喷射系统
CN104533457A (zh) 一种砼喷浆机器人
CN201560770U (zh) 喷浆设备
CN104549816B (zh) 锚喷支护工程中低回弹率低粉尘的混凝土喷头装置
KR100989428B1 (ko) 분사장치 및 이를 이용한 구조물 보수공법
CN203248168U (zh) 潮式混凝土喷射机的喷射机构
CN209603511U (zh) 一种滚筒式混凝土喷射装置
CN205277447U (zh) 一种混凝土湿喷机喷枪
CN104747212A (zh) 一种新型混凝土湿喷机
CN101332637B (zh) 一种螺旋推进式砂浆管道输送系统
CN204299588U (zh) 自搅拌的湿式混凝土喷射机
CN206897686U (zh) 一种用于转子活塞式混凝土喷射机的旋流风系统
CN213913622U (zh) 尾矿微粉活化搅拌装置
CN215917972U (zh) 一种液体速凝剂雾化装置
CN87210829U (zh) 螺旋式混凝土喷射机
CN204082169U (zh) 湿式混凝土喷射机
CN209780911U (zh) 一种混凝土喷射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825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12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