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30901U - 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 - Google Patents

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30901U
CN201530901U CN2009202573498U CN200920257349U CN201530901U CN 201530901 U CN201530901 U CN 201530901U CN 2009202573498 U CN2009202573498 U CN 2009202573498U CN 200920257349 U CN200920257349 U CN 200920257349U CN 201530901 U CN201530901 U CN 20153090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am body
rocker shaft
connecting rod
fixed
pai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57349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晓红
李金华
顾建锋
卫明
李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angshu Textile Machinery Work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57349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3090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3090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3090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ooms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包括一对底座、一支承梁、两对摇臂轴座和底座板,所述的支承梁是由一对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构成,在第一、第二底座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固定有支撑杆,所述的两对摇臂轴座中的其中一对摇臂轴座固定在第一梁体的内壁的两端,而另一对摇臂轴座固定在第二梁体的内壁的两端,其中,固定于第一梁体的内壁上的一对摇臂轴座与固定于第二梁体的内壁上的摇臂轴座相对应,所述的底座板固定在第一、第二梁体的一端的上部。可确保回综装置工作平稳而适应多臂机的高速运动要求,满足回综装置的高效率的开口要求。

Description

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纺织机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
背景技术
在织机上,要完成综框的开口运动,除了配备各种开口机构例如平机、凸轮、多臂机或提花机外,还需配套适合各种开口机构的回综装置,开口机构的回综装置可分为消极式弹簧回综装置和积极式连杆回综装置。积极式连杆回综装置是利用开口机构的动力实现综框的开口运动。
以多臂机(也称多臂装置)为例,其与回综装置的联结需要由支承机构来保障,图2所示为已有技术中的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的支承机构的结构图,包括一对底座1、一支承梁2、两对摇臂轴座3一底座板4,支承梁2的一端与一对底座1中的其中一个底座1固定,支承梁2的另一端与一对底座1中的另一个底座1固定,两对摇臂轴座3设置在支承梁2的中部,并且位于支承梁2的顶表面上,底座板4位于支承梁2的一端(图示为右端),用于供多臂机6与其固定,即:使多臂机6安装于支承梁2上。在图2中还示出了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5和综框7,该回综装置5包括第一、第二连接杆51、55、第一、第二摇臂52、54、连杆53和开口连杆56,开口连杆56的一端与多臂机6的开口臂61联结,另一端与第二摇臂54联结,第二摇臂54还同时与连杆53的一端联结并且与第二连接杆55的上端联结,第二连接杆55的下端与综框7联结,第二摇臂54通过第二摇臂轴541转动地设置在两对摇臂轴座3中的其中一对摇臂轴座3上,前述的连杆53的另一端(图示的左端)与第一摇臂52的一端联结,第一摇臂52的另一端与第一连接杆51的上端联结,而第一连接杆51的下端与综框7联结,第一摇臂52的中部通过第一摇臂轴521枢轴设置在两对摇臂轴座3中的另一对摇臂轴座3上。上述结构形式的回综装置5的工作原理可以参见由本申请人申请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895457(积极式连杆上置式回综机构)的说明书,故申请人不再予以赘述。然而需要指出,前述结构的支承机构存在有缺憾,具体表现为:由于一对摇臂轴座3被设置在支承梁2的顶面上,分别位于支承梁2的两端,因此回综装置5的工作重心较高,当多臂机6的开口臂61带动第二、第一摇臂54、52同步摆动时,同时通过第二、第一连接杆55、51带动综框7运动时,冗长的支承梁2会引起整个回综装置5的振动,影响回综装置5的工作效果,特别是当多臂机的工作速度在550-600n/min的情形时,由于回综装置5的高速往复运动,加上多臂机6自身的振动,支承体2会明显表现出力不从心的现象,即产生变形乃至断裂,进而影响回综装置5的工作效果,严重时无法工作。可见上述支承机构并不适合于高速度的多臂机6的工作。
鉴上,有必要对已有技术中的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加以合理改进,以避免上述不利因素的发生,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便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保障回综装置工作的平稳性而藉以适应多臂机的高速运动要求以体现回综装置高效率的开口的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包括一对底座、一支承梁、两对摇臂轴座和底座板,所述的支承梁是由一对在长度方向彼此平行的第一梁体和第二梁体构成的,第一、第二梁体的一端与所述的一对底座中的其中一个底座固定,而第一、第二梁体的另一端与一对底座中的另一个底座固定,在第一、第二底座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固定有支撑杆,所述的两对摇臂轴座中的其中一对摇臂轴座固定在第一梁体的内壁的两端,而另一对摇臂轴座固定在第二梁体的内壁的两端,其中,固定于第一梁体的内壁上的一对摇臂轴座与固定于第二梁体的内壁上的摇臂轴座相对应,所述的底座板固定在第一、第二梁体的一端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第二梁体的横截面形状各为匚字形。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第一、第二梁体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上部还配有一连接架,连接架的底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梁体的上边沿固定。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由彼此平行设置于底座上的第一、第二梁体构成为支承梁,将两对摇臂轴座安装于第一、第二梁体的对应内壁上,不仅增进了支承梁的强度和刚度,而且能避免因织机的振动和宽幅织机的支承梁冗长而引起的回综装置的振动和支承梁的变形和断裂,由于摇臂轴座的安装位置得到了降低,从而使多臂机及整个回综装置的重心下移,因此可确保回综装置工作平稳而适应多臂机的高速运动要求,满足回综装置的高效率的开口要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例暨应用例结构图。
图2为已有技术中的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专利局的审查员尤其是公众能够更加清楚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和有益效果,申请人将在下面以实施例的方式结合附图作详细说明,但是对实施例的描述均不是对本实用新型方案的限制,任何依据本实用新型构思所作出的仅仅为形式上的而非实质性的等效变换都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范畴。
请见图1,给出的一对底座1也可称之为机座,是与已有技术相同的,该对底座1彼此相对应,在该对底座1上配固有支承梁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要点,由一对在长度方向彼此平行的并且横截面形状为匚形的第一、第二梁体21、22构成为支承梁2,也就是说支承梁2由一对彼此面对面设置的槽钢构成,第一、第二梁体21、22的各自的一端即图示的右端用螺栓24与右边的一个底座1固定,而第一、第二梁体21、22的另一端即图1所示的左端同样用螺栓24与左边的一个底座1固定。为了进一步地保障第一、第二梁体21、22之间的整体的坚固联结,在第一、第二梁体21、22的长度方向间隔连结有一组数量不受图示限制的支撑杆23,当应对宽幅织机时,因支承梁2的长度相应地长,因此支撑杆23的数量可以相应增加,反之亦然。一对第一、第二梁体21、22之间的相间隔构成为工作腔25。在图1中,示意了固设于第二梁体22的内壁上的一对摇臂轴座3,具体是用一组螺钉32(至少2个螺钉)将各摇臂轴座3与第二梁体22固定,但也可采用焊接或其它类似的固定方式将摇臂轴座3与第二梁体22固定。位于第一梁体21的内壁上的一对摇臂轴座3的固定方式与位于第二梁体22上的摇臂轴座3的固定方式相同,位于第一梁体21上的一对摇臂轴座3应当与位于第二梁体22上的摇臂轴座3相对应,各摇臂轴座3无疑地配有轴盖31。底座板4被置于第一、第二梁体21、22一端即图示左端的台阶部位,底座板4也可称为机座板,因为其是用来接应多臂机6的,也就是说多臂机6被安顿固定于底座板4上。此外同样在第一、第二梁体21、22的左端配有一连接架8,显然,该连接架8伴随底座板4用来对下面还要提及的多臂机6实施固定。
请继续见图1,给出了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5,该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5包括第一、第二连接杆51、55、第一、第二摇臂52、54、连杆53和开口连杆56,开口连杆56的一端与多臂机6的开口臂61联结,另一端与第二摇臂54的一端联结,第二摇臂54的另一端与连杆53的一端联结,连杆53的另一端与第一摇臂52的一端联结,第一连接杆51的上端与第二摇臂54联结,下端与综框7联结,第一摇臂52的另一端与第二连接杆55的上端联结,第二连接杆55的下端与综框7联结,第一摇臂52具有一第一摇臂轴521,而第二摇臂54具有一第二摇臂轴541,第一、第二摇臂轴521、541支承于前述的摇臂轴座3上并且各由轴盖31盖护,用轴盖螺钉311将轴盖31与摇臂轴座3固定。由图所示,前述的连接架8通过一组连接架固定螺栓81既与第一、第二梁体21、22固定,又与多臂机6固定。
进而由图1所示,第一、第二梁体21、22在弯折处(长度方向的上下部位的折边)各构成有圆弧R,圆弧R可增进强度。
前述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5的工作原理与已有技术完全相同,例如可见申请人在背景技术栏中已提及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授权公告号CN2895457Y公开的积极式连杆上置式回综机构,因此,不再复述。本申请人在保密状态下将本实用新型方案用于宽幅织机,转速为550-600n/min,结果表现出了理想的效果,整个积极式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的工作性能明显提高,达到了低振动高效率的开口运动要求。本实用新型方案能满足各种宽幅的喷水织机的积极式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的使用要求。

Claims (3)

1.一种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包括一对底座(1)、一支承梁(2)、两对摇臂轴座(3)和底座板(4),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承梁(2)是由一对在长度方向彼此平行的第一梁体(21)和第二梁体(22)构成的,第一、第二梁体(21、22)的一端与所述的一对底座(1)中的其中一个底座(1)固定,而第一、第二梁体(21、22)的另一端与一对底座(1)中的另一个底座(1)固定,在第一、第二底座(1)的长度方向上间隔固定有支撑杆(23),所述的两对摇臂轴座(3)中的其中一对摇臂轴座(3)固定在第一梁体(21)的内壁的两端,而另一对摇臂轴座(3)固定在第二梁体(22)的内壁的两端,其中,固定于第一梁体(21)的内壁上的一对摇臂轴座(3)与固定于第二梁体(22)的内壁上的摇臂轴座(3)相对应,所述的底座板(4)固定在第一、第二梁体(21、22)的一端的上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梁体(21、22)的横截面形状各为匚字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第二梁体(21、22)的长度方向的一端的上部还配有一连接架(8),连接架(8)的底部的两端分别与第一、第二梁体(21、22)的上边沿固定。
CN2009202573498U 2009-10-30 2009-10-30 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3090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573498U CN201530901U (zh) 2009-10-30 2009-10-30 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573498U CN201530901U (zh) 2009-10-30 2009-10-30 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30901U true CN201530901U (zh) 2010-07-21

Family

ID=425263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57349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30901U (zh) 2009-10-30 2009-10-30 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30901U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363164B (zh) 经编机压纱板运动装置
CN201915195U (zh)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CN107994725A (zh) 一种电机的减震机构
CN201530901U (zh) 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
CN101709526A (zh) 连杆上置式回综装置用的支承机构
CN201933256U (zh) 提花机开口装置
CN105332869A (zh) 一种基于曲柄摇杆的板簧减震器发电机构
CN215445632U (zh) 一种用于车辆生产流水线的车架支撑装置
CN105624943A (zh) 一种直接驱动综框的电子开口机构
CN2895457Y (zh) 积极式连杆上置式回综机构
CN102031631A (zh) 一种高速大幅宽经编机梳栉横移复位装置
CN102011236B (zh) 提花机开口装置
CN105113085B (zh) 一种应用在提花机提综机构的板状连杆
CN221028897U (zh) 改进型起综箱及编织机
CN211546840U (zh) 一种立式传动连杆机构及双针床经编机
CN209411198U (zh) 一种单轴驱动的间歇式连杆送料机构
CN201952564U (zh) 一种高速助力平衡电子提花机
CN220034838U (zh) 摆杆升降装置
CN102011235A (zh) 提花机的开口装置
CN218603300U (zh) 一种发电机底座缓冲安装结构
CN201553842U (zh) 一种防止织机综框振动装置
CN207747040U (zh) 一种机械臂悬梁
CN218817846U (zh) 轴承加工用空气锤的减震装置
CN215110278U (zh) 一种稳定性高的金属撕碎机
CN218833124U (zh) 一种竖直纵向偏摆滑杆式前后摇摆按摩椅座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