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9982U - 载物装置 - Google Patents

载物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29982U
CN201529982U CN2009202110176U CN200920211017U CN201529982U CN 201529982 U CN201529982 U CN 201529982U CN 2009202110176 U CN2009202110176 U CN 2009202110176U CN 200920211017 U CN200920211017 U CN 200920211017U CN 201529982 U CN201529982 U CN 201529982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rying apparatus
loading
support frame
bearing space
part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11017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余卫
金先扬
陈德利
吕宏亮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Maple Automobil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Maple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Maple Automobil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Maple Automobile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211017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29982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29982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29982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用于装载汽车零部件的载物装置,包括:载物台,包括具有多层承载空间的支撑框架和分别置于所述多层承载空间的多个置物板;供装载所述汽车零部件的载物盒,置于所述多层承载空间的置物板上;所述载物盒具有与待装载的所述汽车零部件对应的收纳空间。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通过提供载物装置,可以将汽车零部件有规律地、整齐地予以排列,避免出现汽车零部件混杂在一起易导致数量管理不便,以及产生磕碰、划伤等导致零部件美观度变差和功能失效的问题。

Description

载物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载物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装载汽车零部件的载物装置。
背景技术
一般,汽车需要在装配车间完成装配后再出厂以整车进行销售。对于汽车在装配车间进行装配时,需要对各零部件进行装载与运输。现在基本上是利用托盘或货架来装载与运输零部件。以托盘为例,当利用托盘装载零部件(例如为内把手)时,通常是将零部件先从其包装盒(袋)中取出,再统一放置于所述托盘中,由其装载并传输至装配车间中以供在装配作业中取用并装配至汽车中。
不过,由于所述托盘通常是利用木材、纸板、塑料或者角铁并以塑料膜、钉子、U型钉、螺钉、螺母等装配起来的。所述托盘的各周壁、特别是用于装载零部件(例如为内把手)的内壁相对比较硬实且表面粗糙,在将各个所述零部件装入其间并运输过程中,所述托盘的内壁、角部就会撞击、磕碰所述零部件,使得所述零部件出现表面磕印、掉漆、划伤等情况。另外,多个零部件基本上是混杂堆叠在托盘内,在使用过程中(特别是装入、运输、取出时),零部件之间也常常出现撞击或磕碰而导致其受损(表面磕印、掉漆、划伤)的情况。再有,如上所述,多个零部件混杂堆叠在托盘内,不能做到整齐、规律的排放,如此易造成操作人员对其数量、使用状况(例如已用多少或还剩多少等)不能很快地予以查看,只能以人工方式予以点数,费时费力,且极易出错;况且,在点数过程中,仍不可避免地会出现上述的撞击、磕碰而导致零部件受损的情况。
有鉴于此,设计出了专用的载物推车,在公开号为201136534的中国专利文件中,提出了一种可用于载物的推车,所述推车包括有顶板、底板和中间的数层搁板。在使用时,各种零部件可以置放在所述顶板、底板和中间的数层搁板上,但由于各零部件种类繁多,形态各异,之间平铺在所述顶板、底板和中间的数层搁板上的零部件稳定性较差,不可避免地会在所述载物推车运动过程中出现晃动,甚至是撞击、磕碰而导致零部件受损的情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装载汽车零部件的载物装置,解决现有技术中把多个汽车零部件混杂在一起易数量管理不便,以及产生磕碰、划伤等导致零部件美观度变差和功能失效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一方面提供一种用于装载汽车零部件的载物装置,其包括:载物台,包括具有多层承载空间的支撑框架和分别置于所述多层承载空间的多个置物板;供装载所述汽车零部件的载物盒,置于所述多层承载空间的置物板上;所述载物盒具有与待装载的所述汽车零部件对应的收纳空间。
可选地,所述载物台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底端的滑动机构。
可选地,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轮、连接所述支撑框架和滑轮的枢转件以及控制所述滑轮保持静止状态的制动阀。
可选地,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支撑柱以及横跨于所述支撑柱的横梁。
可选地,所述横梁跨接于所述支撑柱是通过焊接、螺接或铆接中的任一种连接方式实现的。
可选地,所述多层承载空间的数量为2层至6层。
可选地,所述置物板与所述支撑框架是一体成型的。
可选地,所述载物盒还具有开设在旁侧的取物口。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门提供了包括有支撑框架和置物板的载物装置,可以将汽车零部件有规律地、整齐地予以排列,更可避免出现汽车零部件混杂在一起易导致数量管理不便,以及产生磕碰、划伤等导致零部件美观度变差和功能失效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载物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载物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发明人发现,现有的载物装置(托盘或货架)在装载汽车用零部件时易存在零部件数量管理不便以及在装载和运输过程中易受损等问题。
有鉴于此,本发明的发明人设计了一种载物装置,其包括:具有多层承载空间的支撑框架和分别置于所述多层承载空间的多个置物板的载物台以及置于所述多层承载空间的置物板上的载物盒。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内容进行详细说明。
请参阅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载物装置在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预先需说明的是,所述载物装置用于装载汽车用的零部件,在本实施例中,是以内把手为例进行说明的,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还可以是例如外把手、连杆、轴承、火花塞等。
如图1所示,所述载物装置包括载物台1和置于所述载物台1上、用于装载内把手的载物盒2。
所述载物台1包括具有多层承载空间的支撑框架10和分别置于所述多层承载空间的多个置物板12,其中,所述支撑框架10呈矩形结构,具有四个支撑柱100以及利用例如焊接、螺接或铆接等连接方式横跨于相邻二个支撑柱100的多个横梁102。所述横跨于相邻二个支撑柱100的横梁102分别设于支撑柱100的底部、中间和顶部的三个位置,且每一位置处的四个横梁102均可以构成一层承载空间。因此,在这里,所述支撑框架10共具有三层承载空间。当然,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承载空间的大小及其数量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而调整,例如为尽可能多地装载所述零部件,可以通过增大相邻支撑柱100之间的间距来增大构成的承载空间的大小,通过增加所述支撑柱100的高度或者减少构成承载空间的上下横梁102的间距来增加可设置的承载空间的数量。在本实施例中,所述支撑框架10中的支撑柱100和横梁102均为角铁或角钢。
所述多个置物板12分别置于所述多层承载空间上,以形成多个承载平台。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板12具体可以为平板结构,例如可以是金属板(例如金属钢或铝合金)或木板。但并不以此为限,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板12还可以由多个金属条或金属丝构成的网格状结构。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板12是与所述支撑框架10一体成型的(通过焊接方式连接),但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置物板12也可以是直接置放于支撑框架10的横梁102上。
另外,为便于运输,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台1还包括通过枢转件140设置于所述支撑框架10的底端的滑轮14。所述枢转件140可以实现全向的转动,其具体既可以焊接在所述支撑框架10的角端(四个支撑柱100的底端),也可以设置在所述支撑框架10的底端上相对设置的二个横梁102上。所述滑轮14则可以通过铆钉或插销而活动设置于所述枢转件140上。藉由上述的枢转件140和滑轮14,可以相对灵活地实现所述载物台的移动,便于所述零部件的运输。
再有,为使得所述载物台1能在某一位置处定位而不随意移动,在本实施例中,在所述枢转件140上还设置有可活动的、用于控制所述滑轮14保持静止状态的制动阀142。在实际应用中,当将所述制动阀142向上扳动(远离所述滑轮14)时,所述滑轮14可自由活动,实现所述载物台1的移动;当将所述制动阀142向下扳动(靠近所述滑轮14、直至与之接触并抵触)时,所述滑轮14受制而不能活动,这样就可以将所述载物台1定位于所需的位置处。
所述载物盒2置于所述多层承载空间的置物板12上。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盒2包括盒体20以及在盒体20内开设、与待装载的所述汽车零部件(例如内把手)匹配的收纳空间21。在实际应用中,所述收纳空间21是根据待装载的所述汽车零部件的型态将盒体20刨空一部分材料后形成的。各个载物盒2相互独立,避免了所述载物盒2所装载的内把手之间的相互接触(撞击、磕碰等),有效降低了所述内把手受损的几率。另外,所述收纳空间21为无遮挡设计,以便于操作人员在实际应用中随时取用。再有,所述载物盒2的材质为聚氨酯材料,使得所制成的载物盒2具有柔软、弹性较佳等优点,不会对装载在载物盒2内的所述零部件造成损伤。
当将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载物装置投入实际应用时,将所述多个载物盒2分别整齐地排列至所述三层置物板12上,例如每一层置物板12上可以排列有10×8个载物盒2,这样整个载物装置的三层置物板12就可以排列10×8×3=240个载物盒2。再将所述各个内把手拆包后分别装载入上述排列于置物板12上的载物盒2内。这样,就可以将所述载物装置应用于装配车间内,运输便利,取用快捷,且不会造成数量的管理混淆,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
请参阅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载物装置在另一个实施例中的结构示意图。其中,与前一实施例相同或近似的组件是以相同或近似的符号表示,并省略详细的叙述,以使本案的说明更清楚易懂。
如图2所示,与前一实施例相区别的是,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装置除了包括载物台1和置于所述载物台1上的载物盒2之外,还额外提供了另一种类型的载物盒3。所述载物盒3包括盒体30以及在盒体30内开设、供装载所述汽车零部件的收纳空间31。所述盒体30还可以在其一侧开设有呈楔形的取物口32。相对于所述载物盒2,所述载物盒3中的收纳空间31更大,可以收纳占用空间更大的零部件。另外,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载物盒3的材质为塑料,轻巧便利且经久耐用。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8)

1.一种载物装置,所述载物装置用于装载汽车零部件,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装置包括:
载物台,包括具有多层承载空间的支撑框架和分别置于所述多层承载空间的多个置物板;
供装载所述汽车零部件的载物盒,置于所述多层承载空间的置物板上;所述载物盒具有与待装载的所述汽车零部件对应的收纳空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台还包括设于所述支撑框架的底端的滑动机构。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滑动机构包括滑轮、连接所述支撑框架和滑轮的枢转件以及控制所述滑轮保持静止状态的制动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框架包括支撑柱以及跨接于所述支撑柱的横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横梁跨接于所述支撑柱是通过焊接、螺接或铆接中的任一种连接方式实现的。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层承载空间的数量为2层至6层。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置物板与所述支撑框架是一体成型的。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载物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载物盒还具有开设在旁侧的取物口。
CN2009202110176U 2009-10-20 2009-10-20 载物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29982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110176U CN201529982U (zh) 2009-10-20 2009-10-20 载物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110176U CN201529982U (zh) 2009-10-20 2009-10-20 载物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29982U true CN201529982U (zh) 2010-07-21

Family

ID=425253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11017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29982U (zh) 2009-10-20 2009-10-20 载物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29982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1993A (zh) * 2013-02-05 2013-05-22 昆山艾博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泵壳载台
CN107695967A (zh) * 2017-09-27 2018-02-16 安徽铖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前大灯外壳罩的临时放置设备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111993A (zh) * 2013-02-05 2013-05-22 昆山艾博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泵壳载台
CN103111993B (zh) * 2013-02-05 2015-12-02 昆山艾博机器人系统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泵壳载台
CN107695967A (zh) * 2017-09-27 2018-02-16 安徽铖友汽车零部件制造有限公司 一种汽车的前大灯外壳罩的临时放置设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2147110U (zh) 用于平衡重式叉车外门架焊接的可调式支架
CN2928755Y (zh) 发动机物流料架
EP3939911B1 (en) Track structure
CN201021367Y (zh) 纸栈板的折叠结构
CN101767673B (zh) 汽车白车身板料存放、转运装置
CN101107193B (zh) 分层封装件处理方法和设备
CN201529982U (zh) 载物装置
CN102849299A (zh) 一种智能托盘结构
CN102897448A (zh) 一种用于货箱内的分层装置
CN1329252C (zh) 瓦楞纸板货盘及其制造方法
CN107628332A (zh) 电池模组料架及使用该料架的储运箱
CN213594762U (zh) 一种模块化周转储物器具
CN101602425B (zh) 一种包装周转架、包装周转架组合及电子设备组合
CN207510936U (zh) 电池模组料架及使用该料架的储运箱
CN202987916U (zh) 变压器存放转运架
CN202848200U (zh) 一种智能托盘结构
CN212654715U (zh) 一种可折叠码垛的托盘
CN205387318U (zh) 一种层架式长条型材料存储架
US6997340B1 (en) Ergonomic packs for production supply
CN202964633U (zh) 车载可移动货架
CN206342238U (zh) 一种货架
CN202414501U (zh) 一种汽车配件用多功能装置
CN206665168U (zh) 多功能托盘
CN217599168U (zh) 一种二系高圆簧储运一体工位器具
CN201597823U (zh) 汽车白车身板料存放、转运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21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