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5079U - 建筑体的成型模具 - Google Patents

建筑体的成型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25079U
CN201525079U CN2009202215996U CN200920221599U CN201525079U CN 201525079 U CN201525079 U CN 201525079U CN 2009202215996 U CN2009202215996 U CN 2009202215996U CN 200920221599 U CN200920221599 U CN 200920221599U CN 201525079 U CN201525079 U CN 201525079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late
rear pattern
pattern plate
mould
building bod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21599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俊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221599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25079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25079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25079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orms Removed On Construction Sites Or Auxiliary Members Thereof (AREA)

Abstract

一种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包括:数个模板,以组合成具有三度空间的灌浆模穴,供灌注混凝土于其内,以便于灌浆模穴内成型为建筑元件;其中部分模板由具有装饰表面的外饰板体构成,上述由外饰板体所构成的部分模板,于灌注在灌浆模穴中的混凝土干固而成型为具有外饰板体的建筑体之后,自建筑体的成型模具永久性地脱离。本实用新型简化制程、缩短制造时间、降低人力的使用,降低制造成本。

Description

建筑体的成型模具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建筑体的成型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应用于河床、挡土墙、沟渠等的建筑体,绝大部分是于建筑地点直接搭建,由于此一方式,必须在建筑地架设模板、灌浆等工程,并必须等待混凝土硬化,因此工程时间极长,也极为耗费人力及物力,使建筑成本也相对提高。
另外一种建筑方式,是于中央工厂先预制好建筑元件,再载运至工地拼组、固定。此一方式,由于不用在现场进行大规模的土木工程,因此具有工程快速、整洁的优点,而为现今工程的导向。此种预制的建筑体结构,是先以模型,成型一建筑元件41后,如图12所示,再于该建筑元件41的其中一侧或两侧,以工具42涂抹上一层黏着剂或混凝土而形成一接着层43,再于该接着层43上,贴上一片装饰板体44〔例如磁砖〕,如图12所示,以完成成品。
上述预制建筑体的制作方式,虽然解决于现场直接施工的缺点,但其成型模具所成型的建筑元件41,必须再于工地现场经过接着装饰板体44后才可以完成其成品,因此于制造上十分耗费人力,使其制造成本增加,而显有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简化制程、缩短制造时间、降低人力的使用,降低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包括:数个模板,以组合成具有三度空间的灌浆模穴,可供灌注混凝土于其内,以便于灌浆模穴内成型为建筑元件;其中部分模板由具有装饰表面的外饰板体构成。并使上述由外饰板体构成的部分模板,于灌注在灌浆模穴中的混凝土干固而成型为具有外饰板体的建筑体之后,自建筑体的成型模具永久性地脱离。
根据前所述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等模板包括:
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固装于该前、后模板的顶端间,并含有一灌浆口;底模板,固装于该前、后模板的底端间;
第一侧模板,夹置在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及顶模板的第一侧者;以及,第二侧模板,由具有装饰表面的外饰板体构成,夹置在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及顶模板的第二侧;于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第一侧模板及第二侧模板之间,构成建筑元件的混凝土的灌浆模穴,供灌注混凝土于其内,以便于灌浆模穴内成型为建筑元件;其中第二侧模板于灌注在灌浆模穴中的混凝土干固而成型为具有外饰板体的建筑体之后,自建筑体的成型模具永久性地脱离。
根据前所述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等模板包括:
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固装于该前、后模板的顶端间,并含有一灌浆口;底模板,固装于该前、后模板的底端间;
第一侧模板,由具有装饰表面的外饰板体构成,夹置在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及顶模板的第一侧;以及,第二侧模板,由具有装饰表面的外饰板体构成,夹置在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及顶模板的第二侧者;于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第一侧模板及第二侧模板间,构成建筑元件的混凝土的灌浆模穴,供灌注混凝土于其内,以便于灌浆模穴内成型为建筑元件;其中第一侧模板及第二侧模板于灌注在灌浆模穴中的混凝土干固而成型为具有外饰板体的建筑体之后,自建筑体的成型模具永久性地脱离。
前所述的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前模板与该底模板、顶模板的衔接处,分别以弹性夹予以夹持;而该后模板与该底模板、顶模板的衔接处是以弹性夹予以紧夹,上述弹性夹,是弯曲地形成两夹臂,并设有自由端,令该两夹臂紧夹该前模板与顶模板、前模板与底模板、后模板与顶模板、后模板与底模板,使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及顶模板构成稳定的框体结构。
前所述的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底模板的前、后端,分别连设固定板,并穿设有穿孔,而该前模板的底端连设固定片部,并穿设有穿孔,令该弹性夹的自由端,穿置于该底模板的固定板的穿孔及前模板的固定片部的穿孔间,且使该弹性夹的两侧夹臂分别夹置于该固定板及固定片部的外端,以紧固夹持、连接该底模板及前模板;另外于该后模板的底端连设固定片部,并穿设有穿孔,令该弹性夹的自由端,穿置于该底模板的固定板的穿孔及后模板的固定片部的穿孔间,并使该弹性夹的两侧夹臂分别夹置于该底模板的固定板及后模板的固定片部,以紧固夹持、连接该底模板及后模板。
前所述的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顶模板的前、后端,分别连设固定板,并穿设有穿孔,而该前模板的顶端连设固定片,并穿设有穿孔,令该弹性夹的自由端,穿置于该顶模板的固定板的穿孔及前模板的固定片的穿孔间,且使该弹性夹的两侧夹臂分别夹置于该固定板及固定片的外端,以紧固夹持、连接该顶模板及前模板;另外于该后模板的顶端连设固定片,并穿设有穿孔,令该弹性夹的自由端,穿置于该顶模板的固定板的穿孔及后模板的固定片的穿孔间,并使该弹性夹的两侧夹臂分别夹置于该顶模板的固定板及后模板的固定片,以紧固夹持、连接该顶模板及后模板。
前所述的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前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突缘板,并于趋近该突缘板处,突伸有挡栓,以与突缘板稳定扶持该第一、二侧模板,以使该第一、二侧模板呈稳定的站立状;另外该后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突缘板,并于趋近该突缘板处,突伸有挡栓,以与突缘板稳定扶持该第一、二侧模板,以使该第一、二侧模板呈稳定的站立状。
前所述的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底模板与顶模板,是形成对应的凹部与突部,使成型后的建筑体,于其底面可形成凹部,而于其顶面形成对应凸部,借该凸部伸入于另一建筑体的底端的凹部中,另外该前模板与后模板,形成对应的凹部与突部,使成型后的建筑体,于其前端形成凹部,而于其后端形成对应凸部,借该凸部伸入于另一建筑体的前端的凹部中。
前所述的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及底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突设有突缘板,以贴靠于该第一、二侧模板的外侧;另外于该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及底模板的第一、二侧的各突缘板里侧,分别连设止漏垫层,借该止漏垫层贴靠于第一、二侧模板的四周的外侧,以挡阻在灌浆时,混凝土向外溢出。
前所述的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第一、二侧模板的周缘,形成凹沟部。
前所述的建筑体的成型模具,进一步包括内模型,以架置于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第一侧模板及第二侧模板,所构成的建筑元件灌浆模穴中,并令该内模型,含有多个支脚,各支脚穿经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第一侧模板及第二侧模板,使所成型的建筑体,形成多个通孔与该腔室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简化其制程、缩短制造时间、降低人力的使用,降低制造成本,而显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及具产业的利用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第一实施例组装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于组装后的立体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于组装后另一视角的立体示意图。
图4是图2所示4-4方向所示的剖面图。
图5是图2所示成型模具制成的建筑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6是图5所示建筑体的应用状态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剖面图。
图8是图7所示所成型的建筑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9是图8所示建筑体的应用状态图。
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三实施例组装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11是图10所示所成型的建筑体的立体示意图。
图12是现有建筑体的制造立体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00、100b、100c建筑体     101凹部
102凸部        103凹部    104凸部
106腔室        107通孔    11前模板
11a凹部         111固定片    111a穿孔
112固定片部     112a穿孔     113突缘板
113a止漏垫层    114挡栓      12后模板
12a突部         121固定片    121a穿孔
122固定片部     122a穿孔     123突缘板
123a止漏垫层    124挡栓      13顶模板
13a突部         131固定板    131a穿孔
132灌浆口       133突缘板    133a止漏垫层
14底模板        14a凹部      141固定板
141a穿孔        143突缘板    143a止漏垫层
15第一侧模板    151凹沟部    16第二侧模板
161凹沟部       17弹性夹     171a夹臂
171b夹臂        172自由端    18灌浆模穴
20建筑元件      30内模型     31支脚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旨在提供一种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它包括:数个模板,该等模板包含:例如:前模板11、后模板12、顶模板13、底模板14、第一侧模板15及第二侧模板16,以便组合成具有三度空间的灌浆模穴18,可供灌注混凝土于其内,以便于灌浆模穴18内成型为建筑元件20。其中部分模板〔例如:第一侧模板15、第二侧模板16〕由具有装饰表面的外饰板体构成,且其装饰表面是背向灌浆模穴18而朝外面设置,使上述由外饰板体所构成的部分模板〔例如:第一侧模板15、第二侧模板16〕于灌注在灌浆模穴18中的混凝土干固后,得以一体固着于上述建筑元件20的部分外表面,型塑成具有外饰板体的建筑体100。该具有外饰板体的建筑体,是自建筑体的成型模具永久性地脱离。
请参阅图1至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包括:前模板11;后模板12;顶模板13,固装于该前模板11与后模板12的顶端间,并设有一灌浆口132者;底模板14,固装于该前模板11与后模板12的底端间;第一侧模板15,被夹置在该底模板14、前模板11、后模板12及顶模板13的第一侧间;以及第二侧模板16,被夹置在该底模板14、前模板11、后模板12及顶模板13的第二侧间;以于该底模板14、前模板11、后模板12、顶模板13、第一侧模板15及第二侧模板16间,构成一建筑元件20的混凝土的灌浆模穴18。
上述该成型后的建筑元件20的第一、二侧上,一体固着有第一、二侧模板15、16,而构成一完整的建筑体100,亦即使该建筑体的成型模具中的第一、二侧模板15、16构成所要建筑的建筑体100的一部分,而不被重覆使用。亦即其中第一侧模板15及第二侧模板16于灌注在灌浆模穴18中的混凝土干固后,成型为建筑体,而自建筑体的成型模具永久性地脱离。
因此建筑体100的部分表面就在灌注混凝土的过程中,就一体成型了具有装饰表面的外饰板体。不需额外黏贴具有装饰表面的外饰板体。达到省工、省时、降低成本等效果。
上述的第一、二侧模板15、16,取自天然石板、或人造板体,本实用新型并不予以限制。
如图2、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前模板11与该顶模板13、底模板14的衔接处,分别以弹性夹17予以夹持;而该后模板12与该顶模板13、底模板14的衔接处亦借由弹性夹17予以紧夹,而使该前模板11、后模板12、顶模板13及底模板14构成一稳定的框体结构。
上述的弹性夹17,弯曲地形成两夹臂171a、171b,并设有一自由端172,令该两夹臂171a、171b紧夹该前模板11与顶模板13、前模板11与底模板14、后模板12与顶模板13、后模板12与底模板14,使该底模板14、前模板11、后模板12及顶模板13构成一稳定的框体结构。
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顶模板13的前、后端,分别连设一固定板131,并穿设有穿孔131a,而该前模板11的顶端连设一固定片111,并穿设有穿孔111a,令该弹性夹17的自由端172,穿置于该顶模板13的固定板131的穿孔131a及前模板11的固定片111的穿孔111a间,且使该弹性夹17的两侧夹臂171a、171b分别夹置于该顶模板13的固定板131及前模板11的固定片111,以紧固夹持、连接该顶模板13及前模板11。
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顶模板13的前、后端,分别连设一固定板131,并穿设有穿孔131a,而该后模板12的顶端连设一固定片121,并穿设有穿孔121a,令该弹性夹17的自由端172,穿置于该顶模板13的固定板131的穿孔131a及后模板12的固定片121的穿孔121a间,并使该弹性夹17的两侧夹臂171a、171b分别夹置于该顶模板13的固定板131及后模板12的固定片121,以紧固夹持、连接该顶模板13及后模板12。
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底模板14的前、后端,分别连设一固定板141,并穿设有穿孔141a,而该前模板11的底端连设一固定片部112,并穿设有穿孔112a,令该弹性夹17的自由端172,穿置于该底模板14的固定板141的穿孔141a及前模板11的固定片部112的穿孔112a间,且使该弹性夹17的两侧夹臂171a、171b分别夹置于该底模板14的固定板141及前模板11的固定片部112,以紧固夹持、连接该底模板14及前模板11。
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底模板14的前、后端,分别连设一固定板141,并穿设有穿孔141a,而该后模板12的底端连设一固定片部122,并穿设有穿孔122a,令该弹性夹17的自由端172,穿置于该底模板14的固定板141的穿孔141a及后模板12的固定片部122的穿孔122a间,并使该弹性夹17的两侧夹臂171a、171b分别夹置于该底模板14的固定板141及后模板12的固定片部122,以紧固夹持、连接该底模板14及后模板12。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前模板11、后模板12、顶模板13及底模板14的左、右两侧,分别突设有突缘板113、123、133、143,以贴靠于该第一、二侧模板15、16的外侧;另外于该前模板11、后模板12、顶模板13及底模板14的左、右两侧的各突缘板113、123、133、143里侧,分别连设一止漏垫层113a、123a、133a、143a,借该止漏垫层113a、123a、133a、143a贴靠于第一、二侧模板15、16的四周的外侧,以挡阻在灌浆时,混凝土向外溢出。
上述的第一、二侧模板15、16是因裸露朝外,以便于灌注混凝土时,如发现有混凝土浆自第一、二侧模板15、16的四周向外渗漏,可即时以水柱冲净,避免干固后在第一、二侧模板15、16留下混凝土渍。
如图7、图8、图9所示,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第一、二侧模板15、16的周缘,形成一凹沟部151、161,以于多个建筑体100b并合或堆叠时,可于接合处的凹沟部151、161中,充填填缝胶或水泥,以稳固相邻并合的两建筑体100b。
如图1、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前模板11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一突缘板113,并于趋近该突缘板113处,突伸有挡栓114,以与突缘板113稳定扶持该第一、二侧模板15、16,以使该第一、二侧模板15、16呈稳定的站立状。
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后模板12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一突缘板123,并于趋近该突缘板123处,突伸有挡栓124,以与突缘板123稳定扶持该第一、二侧模板15、16,以使该第一、二侧模板15、16呈稳定的站立状。
如图1、图4、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底模板14与顶模板13,形成对应的凹部14a与突部13a,使成型后的建筑体100,于其底面可形成一凹部101,而于其顶面形成一对应凸部102,借该凸部102伸入于另一建筑体100的底端的凹部101中,使两建筑体100可以稳定地堆叠。
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中该前模板11与后模板12,形成对应的凹部11a与突部12a,使成型后的建筑体100,于其前端形成一凹部103,而于其后端形成一对应凸部104,借该凸部104伸入于另一建筑体100的前端的凹部103中,使两建筑体100可以稳定、准确地并合。
如图10、图11所示,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进一步包括一内模型30,可制自充气材料或可分解的环保材料〔如纸浆等〕,以架置于该底模板14、前模板11、后模板12、顶模板13、第二侧模板16及第一侧模板15,所构成的建筑元件20混凝土的灌浆模穴18中,于建筑元件20硬化后,可将该内模型30泄气后向外取出或待其自然分解,使本实用新型所形成的建筑体100c,呈含有腔室106的中空状。上述的内模型30,含有多个支脚31,令各支脚31分别穿经该底模板14、前模板11、后模板12、顶模板13、第二侧模板16及第一侧模板15,使所成型的建筑体100c,形成多个通孔107与该腔室106连通,当本实用新型应用于构筑河川、沟渠等的建筑时,外界的生物可经由各通孔107进入腔室106栖息。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在成型该建筑元件20后,该第一、二侧模板15、16便自然地附着在该建筑元件20的第一、二侧,而形成完整的建筑体100,不需再经过任何贴黏模板的加工,使应用本实用新型建筑体的成型模具所制造的建筑体100,可以简化其制程、缩短制造时间、降低人力的使用,以降低制造成本,而显本实用新型的新颖性及具产业的利用性。
前述该等模板例如前模板11、后模板12、顶模板13、底模板14、第一侧模板15及第二侧模板16的中,具有装饰表面的外饰板体所构成的第一、二侧模板15、16,可为一个、二个,或更多个,均视实际需要而定。亦即,所灌注成型的建筑体100、100b、100c,可以视实际需要而决定它的其中哪些表面一体固附有外饰板体,本实用新型并不予以限制。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12)

1.一种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包括:数个模板,以组合成具有三度空间的灌浆模穴,供灌注混凝土于其内,以便于灌浆模穴内成型为建筑元件;其中部分模板由具有装饰表面的外饰板体构成,上述由外饰板体所构成的部分模板,于灌注在灌浆模穴中的混凝土干固而成型为具有外饰板体的建筑体之后,自建筑体的成型模具永久性地脱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模板包括:
前模板;
后模板;
顶模板,固装于该前、后模板的顶端间,并含有一灌浆口;
底模板,固装于该前、后模板的底端间;
第一侧模板,夹置在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及顶模板的第一侧;
第二侧模板,是由具有装饰表面的外饰板体构成,夹置在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及顶模板的第二侧;于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第一侧模板及第二侧模板之间,构成建筑元件的混凝土的灌浆模穴,供灌注混凝土于其内,以便于灌浆模穴内成型为建筑元件;其中第二侧模板于灌注在灌浆模穴中的混凝土干固而成型为具有外饰板体的建筑体之后,自建筑体的成型模具永久性地脱离。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等模板包括:
前模板;
后模板;
顶模板,固装于该前、后模板的顶端间,并含有一灌浆口;
底模板,固装于该前、后模板的底端间;
第一侧模板,是由具有装饰表面的外饰板体构成,夹置在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及顶模板的第一侧;
第二侧模板,是由具有装饰表面的外饰板体所构成,夹置在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及顶模板的第二侧;于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第一侧模板及第二侧模板间,构成建筑元件的混凝土的灌浆模穴,供灌注混凝土于其内,以便于灌浆模穴内成型为建筑元件;其中第一侧模板及第二侧模板于灌注在灌浆模穴中的混凝土干固而成型为具有外饰板体的建筑体之后,自建筑体的成型模具永久性地脱离。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与该底模板、顶模板的衔接处,分别以弹性夹予以夹持;而该后模板与该底模板、顶模板的衔接处是以弹性夹予以紧夹,上述弹性夹,弯曲地形成两夹臂,并设有自由端,令该两夹臂可紧夹该前模板与顶模板、前模板与底模板、后模板与顶模板、后模板与底模板,使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及顶模板构成稳定的框体结构。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与该底模板、顶模板的衔接处,分别以弹性夹予以夹持;而该后模板与该底模板、顶模板的衔接处是以弹性夹予以紧夹,上述弹性夹,弯曲地形成两夹臂,并设有自由端,令该两夹臂紧夹该前模板与顶模板、前模板与底模板、后模板与顶模板、后模板与底模板,使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及顶模板构成稳定的框体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的前、后端,分别连设固定板,并穿设有穿孔,而该前模板的底端连设固定片部,并穿设有穿孔,令该弹性夹的自由端,穿置于该底模板的固定板的穿孔及前模板的固定片部的穿孔间,且使该弹性夹的两侧夹臂分别夹置于该固定板及固定片部的外端,以紧固夹持、连接该底模板及前模板;另外于该后模板的底端连设固定片部,并穿设有穿孔,令该弹性夹的自由端,穿置于该底模板的固定板的穿孔及后模板的固定片部的穿孔间,并使该弹性夹的两侧夹臂分别夹置于该底模板的固定板及后模板的固定片部,以紧固夹持、连接该底模板及后模板。
7.根据权利要求4或5所述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模板的前、后端,分别连设固定板,并穿设有穿孔,而该前模板的顶端连设固定片,并穿设有穿孔,令该弹性夹的自由端,穿置于该顶模板的固定板的穿孔及前模板的固定片的穿孔间,且使该弹性夹的两侧夹臂分别夹置于该固定板及固定片的外端,以紧固夹持、连接该顶模板及前模板;另外于该后模板的顶端连设固定片,并穿设有穿孔,令该弹性夹的自由端,穿置于该顶模板的固定板的穿孔及后模板的固定片的穿孔间,并使该弹性夹的两侧夹臂分别夹置于该顶模板的固定板及后模板的固定片,以紧固夹持、连接该顶模板及后模板。
8.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突缘板,并于趋近该突缘板处,突伸有挡栓,以与突缘板稳定扶持该第一、二侧模板,以使该第一、二侧模板呈稳定的站立状;另外该后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形成突缘板,并于趋近该突缘板处,突伸有挡栓,以与突缘板稳定扶持该第一、二侧模板,以使该第一、二侧模板呈稳定的站立状。
9.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底模板与顶模板,形成对应的凹部与突部,使成型后的建筑体,于其底面形成凹部,而于其顶面形成对应凸部,借该凸部伸入于另一建筑体的底端的凹部中,另外该前模板与后模板,形成对应的凹部与突部,使成型后的建筑体,于其前端形成凹部,而于其后端形成对应凸部,借该凸部伸入于另一建筑体的前端的凹部中。
10.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及底模板的左、右两侧,分别突设有突缘板,以贴靠于该第一、二侧模板的外侧;另外于该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及底模板的第一、二侧的各突缘板里侧,分别连设止漏垫层,借该止漏垫层贴靠于第一、二侧模板的外侧,以挡阻在灌浆时,混凝土向外溢出。
11.根据权利要求2或3项所述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二侧模板的周缘,形成凹沟部。
12.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建筑体的成型模具,其特征在于:进一步包括内模型,以架置于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第一侧模板及第二侧模板,所构成的建筑元件灌浆模穴中,并令该内模型,含有多个支脚,各支脚穿经该底模板、前模板、后模板、顶模板、第二侧模板及第一侧模板,使所成型的建筑体,形成多个通孔与该腔室连通。
CN2009202215996U 2009-10-27 2009-10-27 建筑体的成型模具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5079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215996U CN201525079U (zh) 2009-10-27 2009-10-27 建筑体的成型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215996U CN201525079U (zh) 2009-10-27 2009-10-27 建筑体的成型模具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25079U true CN201525079U (zh) 2010-07-14

Family

ID=42516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215996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25079U (zh) 2009-10-27 2009-10-27 建筑体的成型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25079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32989A1 (zh) * 2016-08-16 2018-02-22 黄灿 一种混凝土墙模具及混凝土墙
CN114622695A (zh) * 2022-03-08 2022-06-14 深圳须弥云图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地面模块及地面模块的成型方法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8032989A1 (zh) * 2016-08-16 2018-02-22 黄灿 一种混凝土墙模具及混凝土墙
CN114622695A (zh) * 2022-03-08 2022-06-14 深圳须弥云图空间科技有限公司 地面模块及地面模块的成型方法
CN114622695B (zh) * 2022-03-08 2024-05-10 重庆集凯科技服务有限公司 地面模块及地面模块的成型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64862B (zh) 一种3d打印配筋砌体剪力墙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CN103496036A (zh) 一种预制混凝土构件表面贴瓷砖的塑料模具
CN206174448U (zh) 一种混凝土墙模具及混凝土墙
CN108797893A (zh) 一种碳纤维网格增强混凝土免拆柱模及其制备方法
CN201525079U (zh) 建筑体的成型模具
CN108930404A (zh) 单元式可调异形曲面模板支撑系统及浇筑成型方法
CN202047587U (zh) 木纹清水混凝土模板
CN107379223A (zh) 预制混凝土构件粗糙面生产用模具组件
CN206982953U (zh) 预制混凝土构件粗糙面生产用模具组件
CN207420013U (zh) 清水模板的无痕拼接结构
CN109469334A (zh) 一种异形基材的马赛克饰面的施工方法
CN107529485A (zh) 预制混凝土构件粗糙面成型工具
CN108756065A (zh) 一种玄武岩纤维网格增强混凝土免拆柱模及其制备方法
CN201605564U (zh) 建筑体的结构
CN1132985C (zh) 模具及其用该模具建楼的方法和室外装饰方法
CN210767213U (zh) 一种新型公共建筑转换梁柱节点结构构造
CN107718242A (zh) 一种用于混凝土预制构件生产线的预制墙板定位孔工装
CN104131697B (zh) 一种厨卫混凝土防水导墙的工具式模板体系及其施工方法
CN209025432U (zh) 一种管道挡水台定型模板施工构造
CN102162224B (zh) 混凝土节制闸缝墩的到顶一次浇筑工艺
CN112622025A (zh) 一种集结构、机电、装饰于一体的墙体的加工方法
CN206752818U (zh) 一体成型的轻体墙板
TWM381656U (en) Forming mold for building
CN214574080U (zh) 适用于狭小空间使用的支模工具
CN214220226U (zh) 一种能定位组装及形成内部骨架的砌筑用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14

Termination date: 20141027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