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21571U - 一种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21571U
CN201521571U CN2009202337090U CN200920233709U CN201521571U CN 201521571 U CN201521571 U CN 201521571U CN 2009202337090 U CN2009202337090 U CN 2009202337090U CN 200920233709 U CN200920233709 U CN 200920233709U CN 201521571 U CN201521571 U CN 201521571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lutch
stir
stirring
pawl
mentio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233709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南
姜亚竹
钟杰
管延茹
单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outheast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outheast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Southeast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0920233709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21571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21571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21571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低摩擦,低噪音,使用寿命长的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其包括离合器外圈和离合器内圈,在离合器外圈上设置一与离合器内圈的外形相互匹配的安装腔,安装腔的侧壁上设置若干个内齿;离合器内圈安装在安装腔内;在离合器内圈的周边上铰连接若干个棘爪,每个棘爪对应连接一棘爪弹簧;离合器外圈和离合器内圈穿置在一中心轴上;在中心轴上还连接离合器处于超越状态时令棘爪弹簧松弛的机构。

Description

一种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离合器,尤其涉及一种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通过燃油发动机和电动机混合双驱动的轻型车辆,包括轮毂电机、链轮和离合器;上述轮毂电机作为第一输入动力,链轮通过链条与发动机相连作为第二输入动力。轮毂电机与车辆的主动车轮相连,离合器的内圈通过轮毂电机也与主动车轮相连,离合器的外圈则与链轮相连。轮毂电机驱动主动车轮转动时,离合器处于超越状态,内外圈相对转动;当由电驱动切换到燃油驱动时,燃油发动机驱动链轮带动离合器的外圈转动,连接在离合器内圈上的棘爪顶住设置在离合器外圈上的内齿,离合器的内、外圈同步转动。由于离合器的内圈通过轮毂电机与车轮相连,从而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主动车轮上。在离合器处于超越状态时,由于和棘爪相连的弹簧反复地将棘爪弹起,从而增加了摩擦力和噪音,减少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低摩擦,低噪音,使用寿命长的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
本实用新型包括离合器外圈和离合器内圈,在所述离合器外圈上设置一与离合器内圈的外形相互匹配的安装腔,安装腔的侧壁上设置若干个内齿;离合器内圈安装在上述安装腔内;在离合器内圈的周边上铰连接若干个棘爪,每个棘爪对应连接一棘爪弹簧;上述离合器外圈和离合器内圈穿置在一中心轴上;对应于每个棘爪,在离合器内圈的周向侧壁上设置可容纳棘爪的凹陷部;在每个凹陷部的侧面上、沿着离合器内圈的径向设置一盲孔,每个盲孔中布置一棘爪弹簧;对应于上述每个盲孔,在离合器内圈上、沿离合器内圈的轴向设置一通孔,所述通孔与对应的盲孔相互连通;另外还包括一筒状外壳,所述筒状外壳的一端封闭,中心轴贯穿筒状外壳的封闭端与筒状外壳相互连接,在所述筒状外壳外、沿着筒状外壳的周向布置一电磁线圈;筒状外壳内布置一拨动爪,所述拨动爪包括一连接盘,在连接盘的中心设置一拨动爪安装孔,拨动爪通过上述拨动爪安装孔套在中心轴外,拨动爪可沿着中心轴移动;对应于上述设置在离合器内圈上的若干个通孔,在连接盘的盘面上连接若干根插杆,每个插杆的前端插入到对应的一个通孔中;在离合器内圈和连接盘之间布置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在上述所有插杆的外围;在中心轴上套一可沿着中心轴滑动的衔铁。
与现有的离合器相比,本实用新型中的离合器处于超越状态时,由于棘爪弹簧失去了对棘爪的弹起功能,棘爪处于相应的凹陷部中,故离合器内圈和离合器外圈相对转动时,不会产生摩擦力和噪音,从而延长了离合器的使用寿命。另外,本实用新型中的离合器制造成本低廉,结构紧凑,安装方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筒状外壳的外侧面上、沿着筒状外壳的周向连接一电磁线圈安装壳,所述电磁线圈布置在上述电磁线圈安装壳内,并通过一电磁线圈密封圈密封封装。
电磁线圈安装壳可以保护电磁线圈,延长电磁线圈的使用寿命。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所述连接盘的盘面上设置一环形槽,上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在上述环形槽内。
复位弹簧安装在环形槽内以将复位弹簧固定。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改进,每个棘爪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一半球套,插杆的前端部设置一与半球套的外形相互配合的弧形面。
由于插杆的前端部能够和半球套的外形相互配合,故插杆的前端与棘爪弹簧接触时,能够便于将棘爪弹簧向外侧挤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再改进,在上述筒状外壳中还安装一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包括拨动滑槽、拨动压块和拨动从动件;所述拨动滑槽呈圆筒状,拨动滑槽置于筒状外壳中连接在筒状外壳的封闭端上;在所述拨动滑槽的侧壁上、沿着拨动滑槽的轴向开设若干个沿着拨动滑槽的周向平均分布的滑槽,从而在每个滑槽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深齿;上述每个深齿的顶面是一斜面,在斜面的最下部连接一浅齿,浅齿的顶面也是一斜面,上述深齿的顶面和浅齿的顶面相互平行;拨动压块包括一底盘,在所述底盘的周向设置侧壁,底盘的中心设置一拨动压块安装孔;衔铁连接在底盘的下侧面上;在所述侧壁的周向外侧面上连接若干个导向块,上述若干个导向块与设置在拨动滑槽上的若干个滑槽相对应;在侧壁的上侧面上设置若干个相互邻接的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状的突齿;拨动从动件包括一挡盘,在所述挡盘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若干个突出块,上述若干个突出块与设置在拨动滑槽上的若干个滑槽相对应;每个突出块的下侧面是一斜面,所述斜面可与深齿的顶面、浅齿的顶面、突齿的两侧斜面相互配合;在挡盘的中心设置一拨动从动件安装孔;挡盘的盘面上设置一拨动爪连接部;拨动从动件通过拨动从动件安装孔套在中心轴外,拨动从动件可沿着中心轴移动;拨动爪通过拨动爪安装孔套装在拨动从动件的拨动爪连接部上,拨动爪与拨动从动件之间可以相对转动;拨动压块通过拨动压块安装孔套在中心轴外,拨动压块可沿着中心轴移动;上述拨动压块的若干个导向块相应地布置在拨动滑槽的若干个滑槽中。
给电磁线圈通电后,插杆插入通孔,棘爪弹簧将棘爪弹起时,即可给电磁线圈断电,上述保持机构可令插杆保持在插入通孔的状态,不需要持续的电磁力保持上述位置状态;需要令插杆从通孔中退出时,只需给电磁线圈再次通电即可。从而,只有离合器在超越状态和非超越状态之间转换时,才需消耗电力。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改进,在拨动爪连接部的外侧面上,沿周向开设一连接槽;一软垫圈套接在上述连接槽中,将拨动爪与拨动从动件相互连接。
拨动爪和拨动从动件之间的上述连接结构简单、实用。
图1是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沿图1中A-A线的剖视图;
图3是离合器内圈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沿图3中B-B线的剖视图;
图5是拨动爪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6是图5中的C向视图;
图7是棘爪弹簧的结构示意图;
图8是拨动滑槽与外壳连接的结构示意图;
图9是拨动滑槽与外壳连接的立体示意图;
图10是拨动压块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拨动压块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拨动从动件的立体示意图;
图13是拨动从动件的外部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拨动压块与拨动从动件相互配合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拨动从动件移动到拨动滑槽顶部的立体状态图;
图16是拨动从动件移动到拨动滑槽顶部,与拨动滑槽之间相互配合连接的立体状态图;
图17是拨动从动件移动到拨动滑槽底部,与拨动滑槽之间相互配合连接的立体状态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轮毂电机1套在轴套2外,与轴套2相互连接。链轮3和离合器4套在轴套2外,链轮3与离合器外圈4-1通过若干个螺栓螺母紧固件5相互连接;离合器4与轴套2相互连接。所述轴套2套在中心轴6外,与中心轴6之间通过轴承相互连接。在上述轮毂电机1上连接主动车轮。
如图2所示,离合器外圈4-1上设置一用于安装离合器内圈4-2的安装腔4-1-1,所述安装腔4-1-1与离合器内圈4-2的外形相互匹配。安装腔4-1-1的周向内侧壁上均匀地设置若干个内齿4-1-2。
在离合器内圈4-2的周边侧壁上,沿离合器内圈4-2的轴向设置三个凹陷部4-2-1,上述三个凹陷部4-2-1沿着离合器内圈4-2的周向平均分布。在所述每个凹陷部4-2-1中配合安装一棘爪4-3。上述棘爪4-3的一端铰连接在离合器内圈4-2上。对应于上述每个棘爪4-3,在每个凹陷部4-2-1的侧面上、沿着离合器内圈4-2的径向设置一盲孔4-2-2。在所述每个盲孔4-2-2中布置一棘爪弹簧4-4。如图3和图4所示,对应于上述设置在离合器内圈4-2上的每个盲孔4-2-2,在离合器内圈4-2上、沿离合器内圈4-2的轴向设置通孔4-2-3,所述每个通孔4-2-3与对应的盲孔4-2-2相互连通。
回到图1,在所述中心轴6外套接一外壳7,所述外壳7呈圆筒状,且外壳7的一端封闭。中心轴6贯穿外壳7的封闭端,与外壳7相互连接。在所述外壳7外、沿着外壳7的周向布置一电磁线圈8。优选地,在所述外壳7外侧面上、沿着外壳7的周向连接一电磁线圈安装壳9,所述电磁线圈8布置在上述电磁线圈安装壳9内,并通过一电磁线圈密封圈10密封封装。
在所述外壳7内布置一拨动爪11。如图5和图6所示,拨动爪11包括一连接盘11-1,在所述连接盘11-1的中心设置一拨动爪安装孔11-2,连接盘11-1的盘面上连接三根竖向布置的插杆11-3,所有插杆11-3沿着拨动爪安装孔11-2的外围周向平均分布。
如图1所示,拨动爪11通过上述拨动爪安装孔11-2套在中心轴6外。另外,在上述三根插杆11-3外套一复位弹簧12。优选地,如图6所示,在连接盘11-1的盘面上、沿着连接盘11-1的周向设置一环形槽11-4。上述复位弹簧12的一端安装在上述环形槽11-4内,以将复位弹簧12定位。拨动爪11通过拨动爪安装孔11-2套在中心轴6上时,三根插杆11-3的前端则分别对应地插入到设置在离合器内圈4-2上的通孔4-2-3中。
另外,在中心轴6上套接一可沿着中心轴6滑动的衔铁,所述衔铁也可直接连接在拨动爪11的连接盘11-1上。当需要由离合器传递动力时,即通过燃油发动机驱动链轮转动时,则给电磁线圈8通电。电磁线圈8产生的电磁力吸引衔铁,沿着中心轴6推动拨动爪11,拨动爪11上的三根插杆11-3分别插入对应的通孔4-2-3中,将布置在通孔4-2-3中对应的棘爪弹簧4-4向外侧挤压。棘爪弹簧4-4从盲孔4-2-2伸出,弹起对应的棘爪4-3。棘爪4-3顶住设置在安装腔4-1-1的侧壁上的内齿4-1-2上,从而离合器外圈4-1和离合器内圈4-2之间同步转动。由于离合器内圈4-2通过轴套2与轮毂电机1相连,轮毂电机1上连接车轮,由此燃油发动机的动力传递到车轮上。此时,复位弹簧12处于压缩状态。当通过轮毂电机驱动车轮转动时,离合器应处于超越状态。这时给电磁线圈8断电,撤销电磁力。复位弹簧12复位,推动拨动爪11恢复原位。三根插杆11-3则从对应的通孔4-2-3中抽出,一部分棘爪弹簧4-4滑入对应的盲孔4-2-2中,棘爪弹簧4-4没有被压缩,失去了对相应棘爪4-3的弹起功能。棘爪4-3相应地处于凹陷部4-2-1中,不会与离合器的外圈4-1产生摩擦和碰撞的噪音。
如图7所示,在棘爪弹簧4-4的两端分别安装一半球套4-4-1。如图6所示,插杆11-3的前端部设置一弧形面11-3-1,以与半球套4-4-1的外形相互配合。从而,可便于插杆11-3将棘爪弹簧4-4向外侧挤压。
如图1所示,本实施方式中的离合器还包括一保持机构13。所述保持机构13包括拨动滑槽13-1、拨动压块13-2和拨动从动件13-3。
如图8和图9所示,拨动滑槽13-1呈圆筒状,所述拨动滑槽13-1置于外壳7中,且拨动滑槽13-1连接在外壳7的封闭端上。在所述拨动滑槽13-1的侧壁上、沿着拨动滑槽13-1的轴向开设若干个滑槽13-1-1,上述若干个滑槽13-1-1沿着拨动滑槽13-1的周向平均分布。从而,在每个滑槽13-1-1的两侧分别形成一齿13-1-2。所述每个齿13-1-2的顶面13-1-3是一斜面,在斜面13-1-3的最下部连接一浅齿13-1-4,浅齿13-1-4的顶面13-1-5是一斜面。上述两个斜面13-1-3和13-1-5大致相互平行。
如图10和图11所示,拨动压块13-2包括一底盘13-2-1,在所述底盘13-2-1的周向设置侧壁13-2-2,衔铁13-2-3连接在底盘13-2-1的下侧面上。在所述侧壁13-2-2的周向外侧面上连接若干个导向块13-2-4,上述若干个导向块13-2-4与设置在拨动滑槽13-1上的若干个滑槽13-1-1相对应;在侧壁13-2-2的上顶面上设置若干个相互邻接的突齿13-2-5,每个突齿13-2-5的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状。另外,在上述底盘13-2-1的中心设置一拨动压块安装孔13-2-6。
如图12和图13所示,拨动从动件13-3包括一挡盘13-3-1,在所述挡盘13-3-1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若干个突出块13-3-2,上述若干个突出块13-3-2沿着挡盘13-3-1的周向平均分布。所述每个突出块13-3-2的下侧面是一斜面13-3-3,所述斜面13-3-3可与齿13-1-2的顶面13-1-3、浅齿13-1-4的顶面13-1-5、突齿13-2-5的两侧斜面相互配合。在挡盘13-3-1上侧面的中心部位设置一拨动爪连接部13-3-4,在拨动爪连接部13-3-4的外侧面上沿着拨动爪连接部13-3-4的周向开设连接槽13-3-5。另外,在挡盘13-3-1的中心设置一拨动从动件安装孔13-3-6。
回到图1,拨动压块13-2通过拨动压块安装孔13-2-6套在中心轴6外,拨动压块13-2的若干个导向块13-2-4相应地布置在拨动滑槽13-1的若干个滑槽13-1-1中,且导向块13-2-4可沿着拨动滑槽13-1的若干个滑槽13-1-1移动。拨动从动件13-3通过拨动从动件安装孔13-3-6套在中心轴6外,拨动从动件13-3的若干个突出块13-3-2也相应地布置在拨动滑槽13-1的若干个滑槽13-1-1中,且突出块13-3-2可沿着拨动滑槽13-1的若干个滑槽13-1-1移动。拨动爪11通过拨动爪安装孔11-2套在中心轴6外,并安装在拨动从动件13-3的拨动爪连接部13-3-4上。一软垫圈14套接在连接槽13-3-5中,从而将拨动爪11连接在拨动从动件13-3上,拨动爪11与拨动从动件13-3之间可以相对转动。
给电磁线圈8通电,电磁线圈8产生的电磁力吸引衔铁13-2-3,令拨动压块13-2沿着中心轴6向靠近离合器内圈4-2的方向移动。如图14所示,拨动压块13-2上的突齿13-2-5的斜面与拨动从动件13-3的突出块13-3-2的斜面相互配合。在拨动压块13-2的推动下,复位弹簧12被压缩,复位弹簧12作用在拨动爪11上的压力传递给拨动从动件13-3,令拨动从动件13-3具有转动的趋势,然而设置在拨动滑槽13-1上的滑槽13-1-1和设置在拨动从动件13-3上的突出块13-3-2限制了拨动从动件13-3的转动。如图15所示,当拨动从动件13-3移动到拨动滑槽13-1的齿13-1-2的顶面13-1-3位置时,突出块13-3-2脱离了滑槽13-1-1的限制,产生侧滑,从而每个突出块13-3-2的一部分下侧斜面13-3-3与相应的齿13-1-2的顶面13-1-3相互配合。接下来,给电磁线圈8断电,如图16所示,突出块13-3-2滑入到相应的浅齿13-1-4的底部,从而将拨动从动件13-3限位。由此,拨动爪11上的插杆11-3插入离合器内圈4-2上的对应的通孔4-2-3中时,不需要给电磁线圈8继续通电产生电磁力以维持拨动爪11的位置。
当需要将插杆11-3从通孔4-2-3中抽出时,给电磁线圈8再次通电,拨动压块13-2继续沿着中心轴6推动拨动从动件13-3向靠近离合器内圈4-2的方向移动,在突出块13-3-2移动到对应的浅齿13-1-4的顶面时,突出块13-3-2脱离浅齿13-1-4的限制,产生侧滑。突出块13-3-2的下侧斜面与浅齿13-1-4的顶斜面相互配合,相对滑动,如图17所示,突出块13-3-2进入滑槽13-1-1,并给电磁线圈8断电。

Claims (6)

1.一种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包括离合器外圈和离合器内圈,在所述离合器外圈上设置一与离合器内圈的外形相互匹配的安装腔,安装腔的周向内侧壁上设置若干个内齿;离合器内圈安装在上述安装腔内;在离合器内圈的周边上铰连接若干个棘爪,每个棘爪对应连接一棘爪弹簧;上述离合器外圈和离合器内圈穿置在一中心轴上,其特征在于:对应于每个棘爪,在离合器内圈的周向侧壁上设置可容纳棘爪的凹陷部;在每个凹陷部的侧面上、沿着离合器内圈的径向设置一盲孔,每个盲孔中布置一棘爪弹簧;对应于上述每个盲孔,在离合器内圈上、沿离合器内圈的轴向设置通孔,所述通孔与对应的盲孔相互连通;另外还包括一筒状外壳,所述筒状外壳的一端封闭,中心轴贯穿筒状外壳的封闭端与筒状外壳相互连接,在所述筒状外壳外、沿着筒状外壳的周向布置一电磁线圈;筒状外壳内布置一拨动爪,所述拨动爪包括一连接盘,在连接盘的中心设置一拨动爪安装孔,拨动爪通过上述拨动爪安装孔套在中心轴外,拨动爪可沿着中心轴移动;对应于上述设置在离合器内圈上的若干个通孔,在连接盘的盘面上连接若干根插杆,每个插杆的前端插入到对应的一个通孔中;在离合器内圈和连接盘之间布置一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套在上述所有插杆的外围;在中心轴上套一可沿着中心轴滑动的衔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状外壳的外侧面上、沿着筒状外壳的周向连接一电磁线圈安装壳,所述电磁线圈布置在上述电磁线圈安装壳内,并通过一电磁线圈密封圈密封封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盘的盘面上设置一环形槽,上述复位弹簧的一端安装在上述环形槽内。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每个棘爪弹簧的两端分别安装一半球套,插杆的前端部设置一与半球套的外形相互配合的弧形面。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或4所述的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上述筒状外壳中安装一保持机构,所述保持机构包括拨动滑槽、拨动压块和拨动从动件;所述拨动滑槽呈圆筒状,拨动滑槽置于筒状外壳中连接在筒状外壳的封闭端上;在所述拨动滑槽的侧壁上、沿着拨动滑槽的轴向开设若干个沿着拨动滑槽的周向平均分布的滑槽,从而在每个滑槽的两侧分别形成一深齿;上述每个深齿的顶面是一斜面,在斜面的最下部连接一浅齿,浅齿的顶面也是一斜面,上述深齿的顶面和浅齿的顶面相互平行;拨动压块包括一底盘,在所述底盘的周向设置侧壁,底盘的中心设置一拨动压块安装孔;衔铁连接在底盘的下侧面上;在所述侧壁的周向外侧面上连接若干个导向块,上述若干个导向块与设置在拨动滑槽上的若干个滑槽相对应;在侧壁的上侧面上设置若干个相互邻接的纵截面呈等腰三角形状的突齿;拨动从动件包括一挡盘,在所述挡盘的周向外侧面上设置若干个突出块,上述若干个突出块与设置在拨动滑槽上的若干个滑槽相对应;每个突出块的下侧面是一斜面,所述斜面可与深齿的顶面、浅齿的顶面、突齿的两侧斜面相互配合;在挡盘的中心设置一拨动从动件安装孔;挡盘的盘面上设置一拨动爪连接部;拨动从动件通过拨动从动件安装孔套在中心轴外,拨动从动件可沿着中心轴移动;拨动爪通过拨动爪安装孔套装在拨动从动件的拨动爪连接部上,拨动爪与拨动从动件之间可以相对转动;拨动压块通过拨动压块安装孔套在中心轴外,拨动压块可沿着中心轴移动;上述拨动压块的若干个导向块相应地布置在拨动滑槽的若干个滑槽中。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其特征在于:在拨动爪连接部的外侧面上,沿周向开设一连接槽;一软垫圈套接在上述连接槽中,将拨动爪与拨动从动件相互连接。
CN2009202337090U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21571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337090U CN201521571U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2337090U CN201521571U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21571U true CN201521571U (zh) 2010-07-07

Family

ID=425077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2337090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521571U (zh) 2009-07-23 2009-07-23 一种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21571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1343A (zh) * 2012-05-15 2012-09-12 南通瑞鑫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外周带孔的花键盘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1343A (zh) * 2012-05-15 2012-09-12 南通瑞鑫电子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外周带孔的花键盘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674507A (zh) 全自动洗衣机减速离合器
CN102363921B (zh) 一种洗衣机联合驱动总成
CN110079977B (zh) 一种离合传动结构的一体式电机
CN101614253B (zh) 一种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
CN201521571U (zh) 一种双驱动系统用离合器
CN202187200U (zh) 搅拌洗衣机离合刹车装置
CN2767749Y (zh) 滚柱式单向器装置
CN206750053U (zh) 人电混合动力驱动装置
CN103216371B (zh) 风冷柴油机免拉启动器
CN202705734U (zh) 一种全自动洗衣机的减速离合器
CN110777514A (zh) 一种洗衣机减速离合装置及洗衣机
CN200996418Y (zh) 电动自行车中间棘轮
CN2799972Y (zh) 摩托车电启动离合器
CN205662929U (zh) 伸缩前行的植桩机
CN2591325Y (zh) 零滑动摩擦单向传动离合器
CN2830366Y (zh) 少齿差传动电动葫芦减速器
CN201089845Y (zh) 一种洗衣机减速离合器的“端面单波活齿减速器”
CN2332605Y (zh) 可制动行走三级行星减速机
CN2305318Y (zh) 可制动回转行星减速机
CN203807802U (zh) 全自动洗衣机减速离合器
CN201330809Y (zh) 节电单向超越离合器
CN220477516U (zh) 一种翻盖电动阻尼器
CN202298150U (zh) 一种高车直驱电机连接结构
CN110761037A (zh) 一种洗衣机减速离合装置及洗衣机
CN205662928U (zh) 伸缩行走式植桩机底座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707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