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511886U - 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511886U
CN201511886U CN2009201695587U CN200920169558U CN201511886U CN 201511886 U CN201511886 U CN 201511886U CN 2009201695587 U CN2009201695587 U CN 2009201695587U CN 200920169558 U CN200920169558 U CN 200920169558U CN 201511886 U CN201511886 U CN 20151188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ands
hole
permanent seat
chute
vehic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95587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秋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King Rack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695587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51188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51188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511886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ats For Vehicles (AREA)

Abstract

一种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是由一本体,以及组设于该本体上端及下方的架车器与固定座等构件组成。该架车器用以供欲载运的自行车架设固定,而固定座则与汽车后端的连接部组接。主要是令该本体由一基架及两支架组成,该基架一端凸伸有两套管部,可供该两支架一端插组后,利用一螺杆由该套管部一侧往另一侧穿套,并配合螺帽锁固,呈现套件式的组合结构,据以能精简携车架包装的体积,使其更易于装运或收藏。

Description

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携车架,特别涉及一种结合于汽车后端用以载运自行车的携车架组成结构改良。
背景技术
近年来骑乘自行车已然成为一种热门的休闲运动,不但具有运动、健身的效果之外,更被视为是一种新的社交活动或可用以增进家庭、亲子互动的最佳休闲活动。
然而,在都市中骑乘脚踏车会有与汽车、机车争道的危险性,若骑上人行道又容易惊吓或碰撞到行人,因此大多数以骑乘自行车作为休闲活动的人,就选择在郊外或规划有自行车专用道的场所进行骑乘,也因此我们经常会见到许多汽车驾驶人会把自行车挂载在汽车上,待开车到适合骑乘自行车的地点后,再将自行车取下骑乘。
由现有技术可知,一般常见的自行车挂载机构,分为顶挂式自行车携车架及后挂式自行车携车架,顶挂式自行车携车架由于拆卸、取车不便、容易造成风阻增加,以及高度增加等问题,因此使用上已渐渐不被采用,而后挂式自行车携车架则具有容易拆卸、取车的特性,也不会有车辆行驶时须注意道路高度限制的问题,因此后挂式自行车携车架较普遍为一般使用所采用。
一种后挂式的携车架,为一本体上端设架车器供自行车固定设置,下方则与汽车后端的连接部结合,然而该本体为一体成型的结构,长形状架体极占空间,不仅包装、载运所占的体积空间大,同时对使用者来说,亦不利于收藏或携带,而有加以改善的必要。又一般后挂式携车架使用时,会设计让本体作角度的倾斜调整,而方便车门的开启,而如何设计出更精巧的调整结构,亦为本实用新型设计人思考的方向。
有鉴于此,本设计人于是针对前述常用创作问题深入探讨,并凭借多年从事相关产业的研发与制造经验,积极寻求解决之道,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发展,终于成功的开发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以改善常用创作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其令载运自行车的携车架可缩减包装的体积、空间,而方便携车架的运送或装载、收藏。
本实用新型另一目的,是令携车架使用于载运自行车时,能简便、迅速的作角度的倾斜调整,以提升携车架的使用效率及质量。
为达成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主要由一本体、架车器,以及固定座组成,该架车器组设于该本体上缘,用以固定欲载运的自行车,而固定座则设置于该本体下端,用以连结定位于汽车后端;
其中,而该本体是由一基架及两支架组成,该基架一端凸伸有两套管部,可供该两支架一端插组后利用一螺杆由该套管部一侧往另一侧穿套,并配合螺帽锁固,呈现套件式的组合结构。
其中,该两支架一端分别设有呈贯穿状态的第一通孔,令该端插套于该套管部内,再分别利用一螺杆由该套管部一侧往另一侧穿套,并配合螺设一螺帽。
其中,该两支架与该固定座结合的一端,分别设有贯穿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以及第四通孔,而该固定座与该两支架对应的两侧则分别于顶端及下方板面预设位置处形成一定位缺口及长形状的滑槽,据以该两支架一端与该固定座结合时,于该第二通孔及滑槽下端之间套设一定位杆,而第三通孔及滑槽上端之间则设一快拆锁,同时一定位块一端固设于各该支架的第四通孔处,另一端则卡抵于该定位缺口处,令该两支架与固定座之间保持固定的竖立状态,而当该两支架与固定座间的快拆锁取下时,则能令该两支架沿着该滑槽向上位移,当该两定位块脱离定位缺口,该两支架便能以该定位杆为轴心偏摆,令该本体与固定座之间作倾斜的角度调整。
其中,各该快拆锁是由一轴杆及弹片组成,该轴杆穿设于该第三通孔及该滑槽上端之间,而该弹片一端枢固于该轴杆外端上,另一端则弯折呈门字型后,于端缘端形成一套口,令其以活动构态卡置于该轴杆内端处,达到快拆式的使用结构。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利用该本体呈套件式的组合构件,可精简携车架包装的体积,使其更易于装运或收藏。而利用快拆锁及定位块与定位杆搭配的结构设计,则能令该本体作角度的倾斜调整更为迅速、简便。
有关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手段及其功效,现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详细说明于后,相信本实用新型上述的目的、构造及特征,当可由此得一深入而具体的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组合外观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局部的组合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作角度调整的作动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支架作角度调整的另一作动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携车架;10-本体;11-基架;111-套管部;12-支架;121-第一通孔;122-第二通孔;123-第三通孔;124-第四通孔;20-架车器;30-固定座;31-连结孔;32-定位缺口;33-滑槽;40-定位杆;50-快拆锁;51-轴杆;52-弹片;521-套口;60-定位块;71-螺杆;72-螺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是由一本体10、架车器20、固定座30,以及若干定位杆40、快拆锁50,与定位块60等构件组成一携车架1,其中:
该本体10侧面概呈7字型(也称“V”字型),是由一基架11及两支架12组成,该基架11一端用以组设该架车器20,另一端则凸伸两套管部111,该两套管部111内缘中空,可供该两支架12一端套组结合。各该支架12为长形状的中空管件,上端设有呈贯穿的第一通孔121,可在插套于该套管部111内后,再利用一螺杆71由该套管部111一侧往另一侧穿套,并与一螺帽72螺锁结合,达成该基架11与支架12锁固结合的结构。又该两支架12另一端于末端处分别设有贯穿的第二通孔122、第三通孔123以及第四通孔124,进而令该定位杆40穿设于该第二通孔122处,该快拆锁50套设于该第三通孔123处,而该定位块60一端组设于该第四通孔124处,用以结合该固定座30。
该架车器20组设于该本体10的基架11上端,用以供欲载运的自行车设置固定,因其为公知技术,故不再赘述。
该固定座30概呈H字型,中间适当位置设有一连结孔31,两侧则分别于顶端及下方板面适当处形成一定位缺口32及长形状的滑槽33。该连结孔31与汽车后端的连接部(图中未显示)链接之用,可直接将该固定座30置于该连接部上后,利用螺杆穿设后锁设螺帽而锁固结合,或于该连接孔31及连接部之间设置连接板而结合,因其为公知技术,不详加赘述。其次而该定位缺口32及滑槽33则用以配合该定位杆40、快拆锁50及定位块60等构件结合该两支架12。
该定位杆40为一般的杆体,穿设于该第二通孔122及滑槽33下端之间,作为该两支架12沿着该滑槽33上下位移的定位构件。
该快拆锁50由一轴杆51及弹片52组成,利用该轴杆51穿套组设于该第三通孔123及该滑槽33上端之间,作为该基架11与该两支架12之间角度调整的控制组件。该弹片52一端枢固于该轴杆51外端上,另一端则弯折呈ㄇ字型(也称“门”字型)后,于端缘处形成一套口521,令其以活动构态卡置于该轴杆51内端处,达到快拆式的使用结构,方便用户作闭锁或开锁的动作调整。
该定位块60是概呈倒L字型的构件,一端套设于该支架12的第四通孔124处,另一端呈弯勾状的端部则卡设于该定位缺口32处,作为限定该基架11与该两支架12结合呈直线竖立结构的要件。
据此,凭借上述的构件组成,利用该本体10由基架11及支架12呈套件式的组合结构,可精简携车架包装的体积,使其更易于装运或收藏。同时并利用该定位杆40、该快拆锁50及定位块60等构件的调整结构设计,则能令该本体10对应该固定座30作角度的倾斜调整更为迅速、简便。
请再参阅图3~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该本体10在角度调整时,是将该快拆锁50取下后,再便能将该两支架12沿着该滑槽33向上位移,同时带动该两定位块60一端脱离定位缺口32,当该定位块60脱离该定位缺口32时,该两支架12便能以该定位杆40为轴心偏摆,令该本体10与固定座30之间作倾斜的角度调整,不仅结构精巧且操作简便。
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描述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专业技术人员理解,在权利要求限定的精神与范围之内可对其进行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是它们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Claims (4)

1.一种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主要由一本体、架车器以及固定座所组成,该架车器组设于该本体上缘,而该固定座则设置于该本体下端,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是由一基架及两支架组成,该基架一端凸伸有供该两支架一端插组锁固结合的两套管部,该本体呈套件式的组合构件。
2.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支架一端分别设有呈贯穿状态的第一通孔,令该端插套于该套管部内,再分别利用一螺杆由该套管部一侧往另一侧穿套,并配合螺设一螺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其特征在于,该两支架与该固定座结合的一端,分别贯穿有第二通孔、第三通孔以及第四通孔,而该固定座与该两支架对应的两侧则分别于顶端及下方板面预设位置处形成一定位缺口及长形状的滑槽,据以该两支架一端与该固定座结合时,于该第二通孔及滑槽下端之间套设一定位杆,而第三通孔及滑槽上端之间则设一快拆锁,同时一定位块一端固设于各该支架的第四通孔处,另一端则卡抵于该定位缺口处,令该两支架与固定座之间保持固定的竖立状态,而当该两支架与固定座间的快拆锁取下时,则能令该两支架沿着该滑槽向上位移,当该两定位块脱离定位缺口,该两支架便能以该定位杆为轴心偏摆,令该本体与固定座之间作倾斜的角度调整。
4.如权利要求3所述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各该快拆锁是由一轴杆及弹片组成,该轴杆穿设于该第三通孔及该滑槽上端之间,而该弹片一端枢固于该轴杆外端上,另一端则弯折呈门字型,于端缘端形成一套口,令其以活动构态卡置于该轴杆内端处。
CN2009201695587U 2009-09-27 2009-09-27 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1188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95587U CN201511886U (zh) 2009-09-27 2009-09-27 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95587U CN201511886U (zh) 2009-09-27 2009-09-27 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511886U true CN201511886U (zh) 2010-06-23

Family

ID=424832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95587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511886U (zh) 2009-09-27 2009-09-27 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511886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2504A (zh) * 2011-02-15 2012-08-22 瑞典拓乐股份公司 具有交叉定向自行车托架的自行车架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42504A (zh) * 2011-02-15 2012-08-22 瑞典拓乐股份公司 具有交叉定向自行车托架的自行车架
CN102642504B (zh) * 2011-02-15 2014-10-22 瑞典拓乐股份公司 具有交叉定向自行车托架的自行车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511886U (zh) 改良的携车架组成结构
CN102295044B (zh) 电动自行车
CN201472420U (zh) 载重行李车
CN201347151Y (zh) 自行车泊车架
CN201266817Y (zh) 一种电缆防盗卡
CN106218707A (zh) 一种用于童车的转向装置
CN209874528U (zh) 一种公路施工用安全防护网
CN201511887U (zh) 携车架结合的调整块结构
CN203766959U (zh) 摩托车头罩、大灯及前照灯支架安装结构
CN215622441U (zh) 一种电池安装定位结构及电动车
CN202230691U (zh) 一种灯箱
CN201457174U (zh) 带有吸盘的车载折叠式饮料箱
CN201968129U (zh) 系统收纳层架
CN200974460Y (zh) 电动汽车的蓄电池固定支架
CN201532746U (zh) 一种半跨式广告牌
CN220548992U (zh) 一种布置高效的警示牌
CN215361651U (zh) 一种电动车电池安装结构及电动车
CN204472976U (zh) 一种折叠车筐
CN212738396U (zh) 一种轻便电动自行车电池安装结构
CN218703696U (zh) 一种方便放置电池的自行车后架
CN218328004U (zh) 一种双向路灯灯杆
CN218236759U (zh) 一种智慧园区用安全控制柜
CN209209605U (zh) 一种垃圾桶转运车托板翻转装置
CN202728461U (zh) 结构增强型电动车车架
CN203183667U (zh) 一种滑梯与单滑门的连接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623

Termination date: 2012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