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79363U - 电容式麦克风 - Google Patents

电容式麦克风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79363U
CN201479363U CN2009201618311U CN200920161831U CN201479363U CN 201479363 U CN201479363 U CN 201479363U CN 2009201618311 U CN2009201618311 U CN 2009201618311U CN 200920161831 U CN200920161831 U CN 200920161831U CN 201479363 U CN201479363 U CN 201479363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et
spare
circuit board
condencer microphone
shel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61831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道沧
张胜坤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erry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err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erry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Merry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61831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79363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79363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79363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ostatic, Electromagnetic, Magneto- Strictive, And Variable-Resistance Transduc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容式麦克风,其包括:一外壳,具有一音孔接收外界声音;一电路板,结合于外壳开口端,电路板上设有一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一驻极件,容置于外壳内,驻极件具有一端脚,其与驻极件一体成型,且端脚自驻极件外侧朝向内侧水平延伸,并电性连接至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一振动构件,电性连接外壳,并与驻极件保持一间距,振动构件受音孔输入音压而振动;以及一绝缘环,设置在驻极件与电路板之间。本实用新型无须设置导电环,也具有将电路板与驻极件电性连接的功效,使电容式麦克风具有简化的结构,有利于组装及微型化设计;驻极件的第一及第二表面没开设孔洞,可保持完整的驻极面积及自由电荷量,而得到较佳的声学表现。

Description

电容式麦克风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麦克风,特别是涉及一种在驻极件上一体成型出一端脚,用以直接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的电容式麦克风。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迅速地发展,使用移动通信装置的用户日益增多,如此促使移动通信装置及其周边配件快速的革新,特别是在移动通信装置中伴演重要地位的电容式麦克风,其也不断地演进制造技术以及功能变化,尤其是目前电容式麦克风更朝向微型化的设计,以符合产业的需求。
请参阅图1所示,是现有习知的电容式麦克风的剖面示意图。电容式麦克风100主要包括有一外壳101、一电路板102、一导电环103、一驻极体104、一振动构件105、一绝缘垫圈106及一绝缘环107。
外壳101设有一通音孔101a接收外界音源,电路板102固定于外壳101的开口端,且电路板102上具有一场效应晶体管102a,导电环103一端抵接于电路板102,另一端则连接至驻极体104,用以电性连通于两者,而驻极体104具有气孔104a,提供声音气流通过,振动构件105设置于外壳101内,并经由外壳101与电路板102电性连接,绝缘垫圈106设置于驻极体104与振动构件105之间,使振动构件105与驻极体104保持一预定间距,而绝缘环107安装于外壳101与导电环103之间,用以防止外壳101与导电环103导通而形成短路。
然而,电容式麦克风100影响声学特性的主要因素在于驻极体104相对振动构件105的驻极面积是否够大,越大则可分布的自由电荷越多,电容麦克风100的声学特性则越佳,但依图1所示,驻极体104受限地设置于导电环103之上,且位于绝缘环107之内,使得驻极体104对应于振动构件105的驻极面积受到限缩;再者,驻极体104的中间位置开设有数个气孔104a,使得驻极体104的驻极面积更因此缩小且不完整,导致可分布的自由电荷更少,如此使得电容式麦克风100的声学特性无法有效提升;此外,电容式麦克风100的整体构件过于多而复杂,易影响组装品质,使得良率无法保持一定水准。
由此可见,上述现有的电容式麦克风在结构与使用上,显然仍存在有不便与缺陷,而亟待加以进一步改进。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问题,相关厂商莫不费尽心思来谋求解决之道,但长久以来一直未见适用的设计被发展完成,而一般产品又没有适切结构能够解决上述问题,此显然是相关业者急欲解决的问题。因此如何能创设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容式麦克风,实属当前重要研发课题之一,亦成为当前业界极需改进的目标。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容式麦克风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新型结构的电容式麦克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使其在驻极件上一体成型出一端脚,用以直接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非常适于实用。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及解决其技术问题是采用以下的技术方案来实现的。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电容式麦克风,其包括有:一外壳,具有一音孔接收外界声音;一电路板,结合于该外壳的开口端,该电路板上设有一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一驻极件,容置于该外壳内,该驻极件具有一端脚,其与该驻极件一体成型,且该端脚自该驻极件的外侧朝向内侧水平延伸,并电性连接至该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一振动构件,电性连接该外壳,并与该驻极件保持一间距,且该振动构件受音孔输入音压而振动;以及一绝缘环,设置在该驻极件与该电路板之间。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以及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以采用以下的技术措施来进一步实现。
前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中所述的驻极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端脚的末端垂直该第二表面延伸出一接触部,该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的顶面设有一焊点,该接触部电性连接于该焊点。
前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中所述的驻极件的周缘设置多个凸缘,该端脚自其中一凸缘延伸而出。
前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中所述的驻极件与该振动构件之间设有一绝缘垫圈,该绝缘垫圈抵接于凸缘顶面,以使该绝缘垫圈与该驻极件之间形成一第一气流间隙。
前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中所述的绝缘垫圈的内径大于该驻极件。
前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中该些凸缘的底面抵接于该绝缘环顶端,使该驻极件与该绝缘环形成一第二气流间隙。
前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中该些凸缘高于该驻极件的该第二表面。
前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中所述的驻极件的该第一表面设有一驻极材料,且该端脚的外表面与该第一表面为同一材料。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明显的优点和有益效果。经由以上可知,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容式麦克风,其包括有一外壳、一电路板、一驻极件、一振动构件及一绝缘环。外壳具有一音孔,用来接收外界声音,电路板结合于外壳的开口端,且电路板上设有一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驻极件容置于外壳内,并且驻极件具有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第一表面自第二表面延伸出一体成型的端脚,端脚自驻极件的外侧朝向内侧水平延伸,并电性连接至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振动构件电性连接于外壳,并与驻极件保持一间距,且振动构件受音孔输入音压而振动,绝缘环设置在驻极件与电路板之间。
借由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电容式麦克风至少具有下列优点及有益效果:上述电容式麦克风藉由驻极件的端脚直接电性连接于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的顶面,如此,相比较于现有习知的结构,本实用新型无须设置导电环,也具有将电路板与驻极件电性连接的功效,使得电容式麦克风具有简化的结构,有利于组装以及微型化的设计;再者,驻极件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间完全没有开设任何孔洞,如此可保持第一表面的完整的驻极面积及其自由电荷量,而可得到较佳的声学表现。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电容式麦克风,其包括有一外壳、一电路板、一驻极件、一振动构件及一绝缘环。外壳具有一音孔,用来接收外界声音,电路板结合于外壳的开口端,且电路板上设有一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驻极件容置于外壳内,并且驻极件一体成型具有一端脚,端脚电性连接至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振动构件电性连接外壳,并与驻极件保持一间距,且振动构件受音孔输入音压而振动,绝缘环设置在驻极件与电路板之间。本实用新型在技术上有显著的进步,并具有明显的积极效果,诚为一新颖、进步、实用的新设计。
上述说明仅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概述,为了能够更清楚了解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手段,而可依照说明书的内容予以实施,并且为了让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和其他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明显易懂,以下特举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细说明如下。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习知的电容式麦克风的剖面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式麦克风的分解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式麦克风的驻极件与绝缘垫圈的结合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式麦克风的驻极件与绝缘环的结合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式麦克风的剖面图。
100:电容式麦克风         101:外壳
101a:通音孔              102:电路板
102a:场效应晶体管        103:导电环
104:驻极体         104a:气孔
105:振动构件       106:绝缘垫圈
107:绝缘环         1:电容式麦克风
10:外壳            11:音孔
20:电路板          21: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
211:焊点           30:振动构件
31:振动膜          32:固定环
40:驻极件          41:凸缘
42:第一表面        43:第二表面
44:端脚            45:接触部
50:绝缘垫圈        60:绝缘环
A:第一气流间隙     B:第二气流间隙
具体实施方式
为更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发明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较佳实施例,对依据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容式麦克风其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后。
有关本实用新型的前述及其他技术内容、特点及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的说明,当可对本实用新型为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获得一更加深入且具体的了解,然而所附图式仅是提供参考与说明之用,并非用来对本实用新型加以限制。
请参阅图2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式麦克风的分解图。电容式麦克风1包括一外壳10、一电路板20、一振动构件30、一驻极件40、一绝缘垫圈50以及一绝缘环60。
上述的外壳10,一端设有一音孔11,另一端则形成开口状以供电路板20设置,而电路板20的上表面上印刷有电路布局,并承载电子元件,电子元件包括有一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JFET)21及电容器等(图未示),而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21的顶面设有一焊点211。
上述的振动构件30,包括一振动膜31及一金属材料制成的固定环32,固定环32用以支撑固定振动膜31,振动构件30设置于外壳10内部,且固定环32经由外壳10与电路板20形成电性连接。
上述的驻极件40,利用金属导电材料冲制成型,也可利用具有导电涂层的材料制成。驻极件40在周缘向外设置四个凸缘41,驻极件40另外包括一第一表面42及一第二表面43,凸缘41的顶面与第一表面42为同一平面,且凸缘41是垂直第一表面42向第二表面43延伸,并形成一弯折而平行于第二表面43,且其中一凸缘41自驻极件40的外侧周缘朝内侧中央水平延伸出一端脚44,在端脚44的末端垂直第二表面43设置一接触部45。此外,驻极件40的第一表面42可以涂覆或覆盖极化介电膜或是驻极材料,由于凸缘41与驻极件40一体冲制成型,故凸缘41的外表面的材料与第一表面42相同。其中,端脚44的接触部45的端面可利用焊接或导电粘着剂电性连接于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21的焊点211,以使驻极件40与电路板20形成电性连接。
上述的绝缘垫圈50,设置在驻极件40的凸缘41顶面与振动构件30之间,使振动构件30的振动膜31与驻极件40的第一表面42保持一定间距。
上述的绝缘环60,设置在电路板20与驻极件40之间,用以将驻极件40顶持并远离电路板20。
请参阅图3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式麦克风的驻极件与绝缘垫圈的结合示意图。绝缘垫圈50位于驻极件40上方,且被驻极件40的四个凸缘41承接,其中绝缘垫圈50的内径大于驻极件40的第一表面42,使得绝缘垫圈50没有完全覆盖驻极件40,绝缘垫圈50则与驻极件40之间形成第一气流间隙A,第一气流间隙A作为声音气流传递的路径,使得驻极件40的第一表面41无须开设孔洞,这样一来,驻极件40的第一表面41可保持较大且完整的面积,相比较于现有习知结构而言,不会减少第一表面41的电荷量,有利于声学表现。
请参阅图4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式麦克风的驻极件与绝缘环的结合示意图。驻极件40的凸缘41用以抵接于绝缘环60顶端,由于凸缘41高于第二表面43,使得驻极件40与绝缘环60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间隙B,如此在驻极件40的表面不开设孔洞的情况下,也能提供声音气流快速进出驻极件40的前后,有利于声学表现。
请参阅图5所示,是本实用新型电容式麦克风的剖面图。驻极件40设置于绝缘环60上,驻极件40的端脚44平行于第二表面43,且其末端弯折朝向电路板20延伸,使端脚44的接触部45的端面电性连接至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21顶面的焊点211,当外部音源进入外壳10内,振动膜31受声音气流振动而与驻极件40第一表面42之间的距离产生变化,进而导致两者之间的电容量改变,并传递至电路板20,经由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21等电子元件处理,使之转换成对应的电气信号。
藉此,本实用新型免除了导电环的设置,改采用驻极件40一体成型的端脚44直接电性连接至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21的方式,相比较于现有习知结构而言,本实用新型的结构较为简易,不但有效降低了组装不易,导致品质无法提升的缺点,更能使电容式麦克风达到微型化的目的。
综合上述,本实用新型的电容式麦克风,藉由驻极件的第一表面及第二表面之间完全没有开设任何孔洞,如此可保持第一表面的完整驻极面积及其自由电荷量,进而可得到较佳的声学表现;再者,驻极件利用周缘的凸缘抵接于绝缘环顶端,以及提供绝缘垫圈的抵靠,使得绝缘垫圈与驻极件之间形成第一气流间隙,而绝缘环与驻极件之间形成第二气流间隙,如此不在驻极件的表面开设孔洞下,也能提供声音气流的传递路径,有利于电容式麦克风的声学表现。
此外,由于驻极件一体成型出一端脚,并直接利用端脚的末端电性连接于电路板上的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使得电容式麦克风无须设置导电环,相比较于现有习知结构而言,具有简化构件,降低产品组装的良率不佳的功效,同时因减少了导电环构件,整体结构更驱向于微型化的设计,而能够符合产业的需求。
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虽然本实用新型已以较佳实施例揭露如上,然而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任何熟悉本专业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范围内,当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内容作出些许更动或修饰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但凡是未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8)

1.一种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其包括有:
一外壳,具有一音孔接收外界声音;
一电路板,结合于该外壳的开口端,该电路板上设有一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
一驻极件,容置于该外壳内,该驻极件具有一端脚,其与该驻极件一体成型,且该端脚自该驻极件的外侧朝向内侧水平延伸,并电性连接至该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
一振动构件,电性连接该外壳,并与该驻极件保持一间距,且该振动构件受音孔输入音压而振动;以及
一绝缘环,设置在该驻极件与该电路板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驻极件具有一第一表面及一第二表面,该端脚的末端垂直该第二表面延伸出一接触部,该接面型场效应晶体管的顶面设有一焊点,该接触部电性连接于该焊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驻极件的周缘设置多个凸缘,该端脚自其中一凸缘延伸而出。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驻极件与该振动构件之间设有一绝缘垫圈,该绝缘垫圈抵接于凸缘顶面,以使该绝缘垫圈与该驻极件之间形成一第一气流间隙。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绝缘垫圈的内径大于该驻极件。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凸缘的底面抵接于该绝缘环顶端,使该驻极件与该绝缘环形成一第二气流间隙。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其中该些凸缘高于该驻极件的该第二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容式麦克风,其特征在于其中所述的驻极件的该第一表面设有一驻极材料,且该端脚的外表面与该第一表面为同一材料。
CN2009201618311U 2009-07-01 2009-07-01 电容式麦克风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79363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18311U CN201479363U (zh) 2009-07-01 2009-07-01 电容式麦克风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618311U CN201479363U (zh) 2009-07-01 2009-07-01 电容式麦克风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79363U true CN201479363U (zh) 2010-05-19

Family

ID=424156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61831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79363U (zh) 2009-07-01 2009-07-01 电容式麦克风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79363U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9157A (zh) * 2012-12-28 2013-05-01 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 集成声腔的阻抗转换和信号放大器及电容式麦克风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79157A (zh) * 2012-12-28 2013-05-01 北京燕东微电子有限公司 集成声腔的阻抗转换和信号放大器及电容式麦克风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405873C (zh) 驻极体电容传声器
US20100290644A1 (en) Silicon based capacitive microphone
CN203086659U (zh) 多功能麦克风组装体
CN201197187Y (zh) 形成有空气槽的振动板以及利用该振动板的电容麦克风
CN201094164Y (zh) 壳体的声孔上设置有防振和防潮单元的电容传声器
US20110038502A1 (en) Electret Capacitor Microphone with One-Piece Vocal Cavity Component
CN201207729Y (zh) 底座一体型壳体及利用该底座一体型壳体的电容麦克风
WO2016179997A1 (zh) 扬声器模组
US20060256984A1 (en) Dual base of an electret condenser microphone and electret condenser microphone using the same
CN201479363U (zh) 电容式麦克风
KR20150103454A (ko) 마이크로폰 패키지
CN111586218A (zh) 兼顾音频性能和连接性能的移动终端
CN101257736B (zh) 微型电容式传声器
CN201054788Y (zh) 驻极体麦克风
JP2005130437A (ja) 高性能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及びその製造方法
JP3425599B2 (ja) コンデンサマイクロホン
CN201118978Y (zh) 驻极体麦克风
CN201479362U (zh) 驻极体电容麦克风
CN201898611U (zh) 微型驻极体传声器
CN201418146Y (zh) 微型电容式传声器
CN203590459U (zh) 全指向麦克风
CN101257737B (zh) 微型电容式麦克风
CN202231836U (zh) 具简易结构的微型电容式麦克风
KR101593926B1 (ko) 멀티미디어 기기에 장착되는 메인보드의 마이크로폰 실장 구조
US20130077816A1 (en) Inductive electroacoustic transduce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9

Termination date: 2015070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