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61845U - 联轴器用减震装置 - Google Patents

联轴器用减震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61845U
CN201461845U CN2009201283708U CN200920128370U CN201461845U CN 201461845 U CN201461845 U CN 201461845U CN 2009201283708 U CN2009201283708 U CN 2009201283708U CN 200920128370 U CN200920128370 U CN 200920128370U CN 201461845 U CN201461845 U CN 201461845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ston
plunger
oil cylinder
end cap
damping devi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28370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夏先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ifan Technology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Lifan Industry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28370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61845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61845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61845U/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Operated Clutches (AREA)

Abstract

一种联轴器用减震装置,包括油缸、外弹簧、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内弹簧和端盖,其中第一活塞为筒状结构,该第一活塞的敞口端由端盖封口,第一活塞的封闭端套入油缸内,并且在第一活塞的封闭端上开设有节流小孔;在第一活塞内设置第二活塞和内弹簧,内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活塞抵接,另一端与端盖抵接,在所述油缸及第一活塞上套装外弹簧,该外弹簧的一端由油缸封闭端的外缘限位,另一端由端盖限位。本实用新型使得联轴器在传递扭矩的同时具有减震功能,能够有效吸收电动汽车电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能量,减小了电动汽车起动、制动、急加速、急减速等工况时的震动,避免了因冲击造成零部件损坏,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可靠、减震性能优异等特点。

Description

联轴器用减震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动汽车联轴器用减震装置,用于吸收电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能量。
背景技术
目前,新能源汽车正在成为开发热点,特别是电动汽车的开发,已成为新能源汽车开发的重点。电动汽车采用电动机作为驱动动力总成,驱动电动机与变速器连接,如果采用简单的刚性联轴器,在车辆起动、制动、急加速、急减速等工况时,易产生震动,影响车辆的性能。因此,在电动机和变速器之间需要一种减震性能优异、能够有效改善冲击的联轴器来传递运动和转矩。传统联轴器由于自身结构限制,难以达到使用要求,联轴器自身无法吸收电动机和变速器之间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能量,改善震动的效果有限。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一种电动汽车联轴器用减震装置,以便有效吸收电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能量。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联轴器用减震装置,包括油缸、外弹簧、第一活塞、第二活塞、内弹簧和端盖,其中第一活塞为筒状结构,该第一活塞的敞口端由端盖封口,第一活塞的封闭端套入油缸内,并且在第一活塞的封闭端上开设有节流小孔;在所述第一活塞内设置第二活塞和内弹簧,内弹簧的一端与第二活塞抵接,另一端与端盖抵接,在所述油缸及第一活塞上套装外弹簧,该外弹簧的一端由油缸封闭端的外缘限位,另一端由端盖限位。
本实用新型整体安装在联轴器主动盘和从动盘上对应设置的容置空间内,多个本实用新型在圆周上均匀分布。联轴器主动盘通过内花键孔套装在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联轴器从动盘通过内花键孔套装在变速器的输入轴上,并且主动盘能相对从动盘转动一定角度。当电动机运转时,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盘同步转动,由于主动盘能相对从动盘转动一定角度,这样端盖和缸体受压迫,使外弹簧压缩,第一活塞向油缸的封闭端运动,油缸内的油液受第一活塞的压迫,通过第一活塞封闭端的节流小孔流入第一活塞内,油液推动第二活塞向端盖方向运动,内弹簧压缩。由于油液从气缸内进入第一活塞的过程中,油液通过节流小孔时会吸收能量,将机械能转换成热能,从而能够吸收主动盘快速转动的冲击载荷,达到良好地减震效果。当主动盘与从动盘一起转动后,作用在端盖及缸体上的压力消失,外弹簧复位,外弹簧推动端盖和缸体,使第一活塞向远离油缸封闭端的方向运动,此时内弹簧复位,推动第二活塞向油缸封闭端的方向运动,将第一活塞内的油液推回油缸中。
为了简化结构、方便装配,上述端盖的中部具有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伸入第一活塞内,并与第一活塞螺纹连接。
为了便于对内弹簧定位,保证内弹簧工作的可靠性,上述第二活塞为筒状结构,所述内弹簧的一端从第二活塞的敞口端伸入,内弹簧的另一端伸入端盖上的环形凸台内。
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使得联轴器在传递扭矩的同时具有减震功能,能够有效吸收电动汽车电动机与变速器之间工作时产生的震动能量,减小了电动汽车起动、制动、急加速、急减速等工况时的震动,避免了因冲击造成零部件损坏,具有构思巧妙、结构简单可靠、减震性能优异等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安装于联轴器上的状态图。
图3为图2的A-A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由油缸1、外弹簧2、第一活塞3、第二活塞4、内弹簧5和端盖6构成,其中油缸1为一端封闭另一端敞口的筒状结构,该油缸1封闭端的外沿向外延伸,形成盘体。所述第一活塞3为筒状结构,该第一活塞3的封闭端伸入油缸1内,并且在第一活塞3的封闭端上开设有节流小孔3a。所述第一活塞3的敞口端套装于端盖6中部的环形凸台上,两者螺纹配合,端盖6将第一活塞3的敞口端密封。在油缸1及第一活塞3上套装外弹簧2,该外弹簧2的一端由油缸1封闭端外缘的盘体限位,另一端由端盖6限位。所述第二活塞4和内弹簧5安装在第一活塞3内,第二活塞4为筒状结构,敞口朝向端盖6,内弹簧5的一端从第二活塞4的敞口端伸入,并与第二活塞4的筒底抵接,内弹簧5的另一端伸入端盖6上的环形凸台内,由端盖6限位。
如图2、图3所示,联轴器主动盘7通过内花键孔套装在驱动电动机的输出轴上,联轴器从动盘8通过内花键孔套装在变速器的输入轴上,主动盘7的盘面与从动盘8的盘面相贴合,两者的轴心线在同一条直线上,并且主动盘7上的第一环形凸台7a和从动盘8上的第二环形凸台8a分别朝向相反的方向。压盘9套装在主动盘7上第一环形凸台7a的根部,该压盘9与主动盘7的外盘面贴合。所述主动盘7、从动盘8和压盘9三者之间通过圆周上均匀分布的多颗铆钉10连接,并且主动盘7上供铆钉10通过的孔为弧形条孔,从动盘8和压盘9上供铆钉10通过的孔为圆孔,主动盘7能相对从动盘8及压盘9正反转动一定角度。在主动盘7、从动盘8和压盘9的相对位置开设有多个按圆周均匀分布的通孔,形成安装减震装置的容置空间11,本实用新型装配于该容置空间11内。
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如下:
当电动机运转时,电动机的输出轴带动主动盘7同步转动,由于主动盘7能相对从动盘8及压盘9相对转动一定角度,这样端盖6和缸体1受压迫,使外弹簧2压缩,第一活塞3向油缸1的封闭端运动,油缸1内的油液受第一活塞3的压迫,通过第一活塞3封闭端的节流小孔3a流入第一活塞3内,油液推动第二活塞4向端盖6方向运动,内弹簧5压缩.由于油液从气缸1内进入第一活塞3的过程中,油液通过节流小孔3a时会吸收能量,将机械能转换成热能,从而能够吸收主动盘7快速转动的冲击载荷,达到良好地减震效果.当主动盘7与从动盘8一起转动后,作用在端盖6及缸体1上的压力消失,外弹簧2复位,外弹簧2推动端盖6和缸体1,使第一活塞3向远离油缸1封闭端的方向运动,此时内弹簧5复位,推动第二活塞4向油缸1封闭端的方向运动,将第一活塞3内的油液推回油缸中.同理,当电动汽车制动时,从动盘8传来的冲击首先传递在端盖6和缸体1上,使内、外弹簧5、2压缩,减缓冲击后再将力传递到主动盘7上.

Claims (3)

1.一种联轴器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活塞(3)为筒状结构,该第一活塞(3)的敞口端由端盖(6)封口,第一活塞(3)的封闭端套入油缸(1)内,并且在第一活塞(3)的封闭端上开设有节流小孔(3a);在所述第一活塞(3)内设置第二活塞(4)和内弹簧(5),内弹簧(5)的一端与第二活塞(4)抵接,另一端与端盖(6)抵接,在所述油缸(1)及第一活塞(3)上套装外弹簧(2),该外弹簧(2)的一端由油缸(1)封闭端的外缘限位,另一端由端盖(6)限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联轴器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端盖(6)的中部具有环形凸台,该环形凸台伸入第一活塞(3)内,并与第一活塞(3)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联轴器用减震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活塞(4)为筒状结构,所述内弹簧(5)的一端从第二活塞(4)的敞口端伸入,内弹簧(5)的另一端伸入端盖(6)上的环形凸台内。
CN2009201283708U 2009-08-07 2009-08-07 联轴器用减震装置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61845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283708U CN201461845U (zh) 2009-08-07 2009-08-07 联轴器用减震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283708U CN201461845U (zh) 2009-08-07 2009-08-07 联轴器用减震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61845U true CN201461845U (zh) 2010-05-12

Family

ID=4238919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283708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461845U (zh) 2009-08-07 2009-08-07 联轴器用减震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61845U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4247B (zh) * 2009-07-31 2012-07-04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联轴器上的减震结构
CN103423354A (zh) * 2013-08-19 2013-12-04 苏州市胜能弹簧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压阻震弹簧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14247B (zh) * 2009-07-31 2012-07-04 力帆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联轴器上的减震结构
CN103423354A (zh) * 2013-08-19 2013-12-04 苏州市胜能弹簧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双压阻震弹簧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5508835B2 (ja) ハイブリッド車両の駆動装置
CN102575744A (zh) 振动衰减装置
CN201461845U (zh) 联轴器用减震装置
US20150260270A1 (en) Torque converter in vehicle
CN101614246B (zh) 一种减震联轴器结构
CN203114947U (zh) 一种液压摩擦片离合器
CN201461846U (zh) 电动汽车用联轴器
CN101614247B (zh) 一种用于电动汽车联轴器上的减震结构
CN116901718B (zh) 一种具有能量回收功能的汽车制动系统
CN201496424U (zh) 混合动力离合器
CN101749354B (zh) 汽车发电减振器
CN102588551B (zh) 矿车用液力传动系统
CN108468625B (zh) 一种悬架振动能量驱动制动系统
CN114046331B (zh) 一种囊式磁流体减振结构
KR101163749B1 (ko) 하이브리드 차량용 토크 컨버터
CN201916378U (zh) 电动汽车联轴器
CN202468898U (zh) 矿车用液力传动系统
CN203146639U (zh) 离合器液压减振结构从动盘
CN201184390Y (zh) 一种橡胶减振器
CN103434353A (zh) 用于发动机的轮毂减振器及具有它的发动机
CN108757825B (zh) 螺杆式车用减震装置
CN203486853U (zh) 一种用于叉车的分体式浮动连接液力传动装置
CN108223662A (zh) 一种离心式摩擦阻尼器
CN214367511U (zh) 一种混动变速器用扭转减振器
CN208502932U (zh) 用于怠速启停电机的单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512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908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