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402837Y - 一种电池 - Google Patents

一种电池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402837Y
CN201402837Y CN2009201523241U CN200920152324U CN201402837Y CN 201402837 Y CN201402837 Y CN 201402837Y CN 2009201523241 U CN2009201523241 U CN 2009201523241U CN 200920152324 U CN200920152324 U CN 200920152324U CN 201402837 Y CN201402837 Y CN 20140283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lectrode
connecting band
electric core
protection circuit
circuit pl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232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绍理
张中林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20092015232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40283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40283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40283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EREDUCTION OF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RELATED TO ENERGY GENERATION, TRANSMISSION OR DISTRIBUTION
    • Y02E6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or indirect contribution to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E60/10Energy storage using batteri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电芯(1)和与该电芯(1)连接的连接结构(2),所述电芯(1)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连接结构(2)包括连接器(3)和与该连接器(3)固定连接的保护线路板(4),该保护线路板(4)具有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端通过第一连接带(9)与所述电芯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端通过第二连接带与所述电芯的第二电极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带(9)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电芯(1)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该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9)。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能够使电芯与连接结构之间的连接更为简便且可靠。

Description

一种电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池,如锂离子二次电池。
背景技术
近年来,随着电子终端产品的快速发展,如移动电话、笔记本电脑、电动工具等,对作为电源的电池在各个方面提出了新的要求,例如,要求电池结构更为紧凑、装配更为简单、性能更为可靠以及具有较大的容量等。
如图1所示,电池包括电芯1和与该电芯1连接的连接结构2,该连接结构2包括连接器3和设置在连接器3内的保护线路板4,并与连接器3连接成为整体。在该电池中,各部件之间的电连接通常通过焊接(如激光点焊)而实现。但是,现有的电池常常出现的缺陷为电连接不可靠,从而导致电池不能正常工作而报废。因此,现有的电池可靠性不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电池可靠性不高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可靠性较高的电池。
根据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该电池包括电芯和与该电芯连接的连接结构,所述电芯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连接结构包括连接器和与该连接器固定连接的保护线路板,该保护线路板具有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端通过第一连接带与所述电芯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端通过第二连接带与所述电芯的第二电极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带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电芯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该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
本申请的设计人发现,在传统的电池中,保护线路板与电芯之间都是通过焊接(如点焊)而实现电连接的,而导致电池电连接不可靠的原因常常是因为焊接部位的缺陷造成的。一方面,由于点焊焊接对焊接部位的整洁度要求较高,因而当焊接部位的整洁度不高时,则会对焊接的强度造成不利影响:另一方面,点焊工艺操作不够简便,因此,在现有的电池中,连接结构和电芯的连接较为复杂且可靠性有限。而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中,保护线路板的第一电极端通过第一连接带与电芯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而该第一连接带通过紧固件与电芯的第一电极电连接,且所述紧固件穿过第一连接带。因而,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电池中,通过利用紧固件的连接方式实现第一连接带与电芯的第一电极的电连接,无需传统的焊接操作,从而能够获得电芯与保护线路板之间的可靠连接。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电池的分解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电池的电芯与保护线路板之间连接的示意图;
图4为图2中电池的第一连接带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描述。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池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改进之处主要涉及电芯与连接结构(具体为保护线路板4)之间的连接方式,对于电池的其它结构可以与已有的各种二次电池(如锂离子二次电池)类似或相同。因此,为了简便起见,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着重对电芯与连接结构的连接关系进行描述,而对其他电池领域中常用的内容进行简要说明或予以省略。
如图2至图4所示,在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的电池中,该电池包括电芯1和与该电芯1连接的连接结构2,所述电芯1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该连接结构2包括连接器3和与该连接器3固定连接的保护线路板4,该保护线路板4具有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端通过第一连接带9与所述电芯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端通过第二连接带与所述电芯的第二电极电连接,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带9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电芯1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该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9。
在该技术方案中,一方面,第一连接带9与保护线路板的第一电极端电连接,另一方面,第一连接带9还通过紧固件而与电芯1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该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9并插入电芯1中,从而实现电芯1第一电极与保护线路板4的第一电极端之间的电连接。
在传统的电池中,如图1所示,电芯1的第一电极(如正极)通过第一连接带5与保护线路板4的第一电极端(如正极端)实现电连接,且第一连接带5与电芯1的第一电极和保护线路板4的第一电极端均为焊接连接。电芯1的第二电极(如负极)与保护线路板4的第二电极端(如负极端)之间通过第二连接带7实现电连接(如通过焊接)。
然而,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电池中,保护线路板4的第一电极端与第一连接带9电连接,但该第一连接带9通过紧固件而连接于电芯1的第一电极,从而省略了第一连接带9与电芯1之间的焊接工艺。因而,在本实用新型的电池中,电芯的第一电极与保护线路板的第一电极端之间的(电)连接更为可靠,且操作更为简便。
在满足应用场合要求的前提下,连接器3与保护线路板4可以是现有的任何一种连接器和保护线路板。连接器3通常为由绝缘材料制成的壳体,保护线路板4固定连接于连接器3,从而使保护线路板4与连接器3形成一个整体(即连接结构2),并连接于电芯1上,以完成电池的装配。
保护线路板4具有分别与电芯1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的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该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的一部分位于保护线路板4朝向电芯1的表面上,从而形成多个端子19,如图2所示。当将装配完成的电池用于工作场合时(例如,将电池安装到手机中以给手机供电),用电设备的电触头(例如手机中用于与电池电连接的电触头)会穿过连接器3的开口15而与保护线路板4的端子19电连接,从而与保护线路板4的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电连接,这通常通过电触头压紧于保护线路板4的端子19来实现。在保护线路板4中,保护线路板4的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分别与电芯1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电连接,因此,通过该保护线路板4能够将电芯1与用电设备(如手机)的电触头电连接,以向该用电设备供电。
如图2和图3所示,紧固件穿过保护线路板4和第一连接带9而紧固于电芯1上,并与该电芯1的第一电极电连接。紧固件由作为导体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钢、铁、镍等,该紧固件可以是多种已有的形式,如销钉、铆钉或螺钉等。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紧固件可以完全容纳在连接器3内,即不伸出于连接器3的壳体之外,因此该紧固件所起到的作用是穿过保护线路板(的绝缘部分)和第一连接带9并插入电芯1中(如,插入电芯1的孔13),从而使第一连接带9与电芯1的第一电极电连接,同时还能够起到稳固第一连接带9的作用。在该实施方式中,连接器3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固定于电芯1上,例如通过粘接,或者通过紧固螺钉将连接器3固定于电芯1。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种实施方式,紧固件不是完全位于连接器3内,而是从外部依次穿过连接器3、保护线路板4和第一连接带9而紧固于电芯1。因而,该紧固件除具有将第一连接带9连接于电芯1的作用之外,还能够实现将连接器3紧固于电芯1的作用,从而具有结构紧凑的优点。
如图3所示,紧固件可以为螺钉14,该螺钉14可依次穿过连接器3的孔12、保护线路板4的孔11和第一连接带9的开孔10,最后插入电芯1的孔13中。利用该紧固件(如螺钉14),能够迅速且可靠地实现第一连接带9与电芯1的第一电极的电连接,无需传统的焊接操作,因而与传统的电池相比,具有较好的优势。优选地,连接器3的孔12的开口处由绝缘材料(如密封胶)密封,从而能够防止紧固件因暴露于外部而可能引起的漏电。
第一连接带9可以是现有常用的连接带,由作为导体的金属材料制成,如铁、镍等。该第一连接带9的一端连接于保护线路板4的第一电极端,且该第一连接带9具有开孔10,以便于紧固件通过该开孔10而穿过第一连接带9。
优选地,为了适应于螺钉14,开孔10为螺纹孔,该螺纹孔的内螺纹与螺钉14的外螺纹配合,从而便于螺钉14与第一连接带9的连接,使该螺钉14与第一连接带9之间具有更为可靠的电连接。
根据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4所示,开孔10具有多个凹口16,该凹口16从开孔10的内表面沿该开孔10的径向方向凹陷。
在该实施方式中,开孔10的圆周表面上设置有凹口16,从而使开孔10的内螺纹不是完整的,而是断续的,但仍然能够保证与螺钉14的配合。因此,当螺钉14与该开孔10配合时,外螺纹与内螺纹的接触部分减少,从而能够使二者之间的摩擦力减小,便于将螺钉14拧入开孔10中,减少在拧入螺钉14时对第一连接带9的机械作用力。
优选地,为了便于制造,凹口16可以为3至6个,且凹口16围绕开孔10的圆周对称设置。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如图3和图4所示,第一连接带9的一端具有倾斜部17,该倾斜部17的至少一部分插入保护线路板4的侧面与连接器3的内表面之间。由于该倾斜部17插入保护线路板4的侧面与连接器3的内表面之间,从而起到对第一连接带9的稳固作用,以确保第一连接带9、保护线路板4以及连接器3之间具有准确固定的相对位置。
以上结合图2至图4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池进行了详细的描述。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电池的装配过程进行描述,以使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有更为清楚的理解,该装配过程描述如下:
将第二连接带7(如负极连接带)和熔断器6连接于电芯1的第二电极(如负极);
将第一连接带9(如正极连接带)连接于保护线路板4的第一电极端(如正极电极端);
保护线路板4与连接器3装配在一起(可以通过第一连接带9的倾斜部17确定保护线路板4与连接器3的牢固装配);
将包括保护线路板4、连接器3和第一连接带9的连接结构2设置在电芯1上,并将第二连接带7与保护线路板4的第二电极端连接(如通过电焊)起来,从而实现电芯1的第二电极与保护线路板4的第二电极端的电连接,并使紧固件穿过连接器3、保护线路板4和第一连接带9而紧固于电芯1,从而实现电芯1的第一电极与保护线路板4的第一电极端的电连接;以及
还可以另外设置起到紧固作用的螺钉,从而确保连接结构2固定于电芯1。
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的装配方法不限于此,在通过以上对本实用新型的电池的结构充分描述的基础上,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对所述装配方法做出合适的改变和/或替换等。
此外,还可以将塑胶底盖粘贴到电芯1的没有设置电极的端面上,以起到保护作用,最后用标贴将电池包裹起来,从而完成最终完成电池产品的装配。但对于底盖和标贴及其贴合的方式来说,都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3所示,在优选的情况下,保护线路板4与电芯1之间设置有衬垫18(如海绵垫),该衬垫18由具有弹性的材料制成。该衬垫18能够对保护线路板4起到支撑的作用,从而有利于防止保护线路板4出现变形的缺陷。该技术特征适用于上述所有的实施方式。
对于某些类型的电池来说,由于电芯1的正极区域8占据电芯1端部表面的大部分,因而,利用紧固件连接电芯1的正极和保护线路板4的正极端更为方便,因此在上述描述中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技术方案的第一电极和第一电极端分别指电芯的正极和保护线路板的正极端。但是,在不同类型的电池中,第一电极和第一电极端也可分别指电芯的负极和保护线路板的负极端。
虽然上述文字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该明白,本实用新型所包含的内容不限于此,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实质范围的前提下,可以做出各种修改、替换和变化。

Claims (9)

1.一种电池,该电池包括电芯(1)和与该电芯(1)连接的连接结构(2),所述电芯(1)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连接结构(2)包括连接器(3)和与该连接器(3)固定连接的保护线路板(4),该保护线路板(4)具有第一电极端和第二电极端,所述第一电极端通过第一连接带(9)与所述电芯的第一电极电连接,所述第二电极端通过第二连接带与所述电芯的第二电极电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9)通过紧固件与所述电芯(1)的第一电极电连接,该紧固件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穿过所述保护线路板(4)和第一连接带(9)而紧固于所述电芯(1),并与该电芯(1)的所述第一电极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从外部依次穿过所述连接器(3)、保护线路板(4)和第一连接带(9)而紧固于所述电芯(1)。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紧固件为螺钉(14)。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9)具有开孔(10),所述紧固件通过该开孔(10)而穿过所述第一连接带(9)。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0)为螺纹孔,该螺纹孔的内螺纹与所述螺钉(14)的外螺纹配合。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孔(10)具有多个凹口(16),该凹口(16)从所述开孔(10)的内表面沿该开孔(10)的径向方向凹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凹口(16)为3至6个,且所述凹口(16)围绕所述开孔(10)的圆周对称设置。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带(9)位于所述保护线路板(4)与电芯(1)之间,该第一连接带(9)的一端具有倾斜部(17),该倾斜部(17)的至少一部分插入所述保护线路板(4)的侧面与所述连接器(3)的内表面之间。
CN2009201523241U 2009-04-29 2009-04-29 一种电池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0283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23241U CN201402837Y (zh) 2009-04-29 2009-04-29 一种电池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23241U CN201402837Y (zh) 2009-04-29 2009-04-29 一种电池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402837Y true CN201402837Y (zh) 2010-02-10

Family

ID=4166263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232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402837Y (zh) 2009-04-29 2009-04-29 一种电池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402837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8907A (zh) * 2010-11-29 2012-05-30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8023043A (zh) * 2017-12-01 2018-05-11 广州泰勒斯科技有限公司 启动式电源
CN110534678A (zh) * 2019-09-19 2019-12-03 安徽超稳动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组合及采用该电芯组合的电池组件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78907A (zh) * 2010-11-29 2012-05-30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2478907B (zh) * 2010-11-29 2014-04-16 名硕电脑(苏州)有限公司 可携式电子装置
CN108023043A (zh) * 2017-12-01 2018-05-11 广州泰勒斯科技有限公司 启动式电源
CN110534678A (zh) * 2019-09-19 2019-12-03 安徽超稳动力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电芯组合及采用该电芯组合的电池组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47512B (zh) 大容量锂离子电池
JP2006093134A (ja) リチウムイオン二次電池
KR102123674B1 (ko) 전극단자 접속 플레이트를 포함하고 있는 전지팩
KR100835743B1 (ko) 2차 전지용 배터리팩
CN201402837Y (zh) 一种电池
CN110233283A (zh) 高能量密度二次锂离子电池
KR101726777B1 (ko) 커넥터의 위치 고정을 가능하게 하는 전지 조립용 지그 및 이를 사용하여 제조된 전지
CN116470148B (zh) 一种充电锂电池的制造方法
CN202817065U (zh) 圆柱形动力电池组合装置
CN208078090U (zh) 电极、电芯、电池以及电子设备
KR101856262B1 (ko) 초음파 용접용 지그, 이를 포함하는 복합 용접용 지그 장치 및 이를 사용하는 복합 용접 방법
CN205985164U (zh) 动力电池极柱与转接片的连接结构
CN209880721U (zh) 一种新型软包装锂离子电池
CN207781726U (zh) 一种焊接稳固的极耳
CN101877415B (zh) 一种电池
CN203617367U (zh) 锂离子电池组
CN214602772U (zh) 针型电池焊接治具
KR101312428B1 (ko) Pcb연결 구조 및 이를 채용한 이차 전지
CN101877416B (zh) 一种电池
KR100851959B1 (ko) 단자핀 결합구조의 보호회로모듈을 가진 이차전지
KR100917227B1 (ko) 배터리 팩
CN219226563U (zh) 一种绝缘支撑件及电池
CN220086320U (zh) 电池单体、电池及用电装置
CN210296461U (zh) 一种用于锂离子电池模组的绝缘固定装置
CN218997026U (zh) 一种锂电池盖板组件及锂电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210

Termination date: 201604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