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91247Y - 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 - Google Patents

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91247Y
CN201391247Y CN200920151519U CN200920151519U CN201391247Y CN 201391247 Y CN201391247 Y CN 201391247Y CN 200920151519 U CN200920151519 U CN 200920151519U CN 200920151519 U CN200920151519 U CN 200920151519U CN 201391247 Y CN201391247 Y CN 20139124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ning
shape
centralizer
combined type
cl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092015151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檀长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092015151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9124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9124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9124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包括扶正体和抽油杆,扶正体为中粗腰鼓套筒形,其内壁面为圆柱形,其外壁面由三个弧面构成,该三个弧面按正三角分布,该三个弧面的曲率相同,扶正体的上、下端面设置有圆弧倒角,扶正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下紧固组件,扶正体由主体套筒和补形插板拼接构成,主体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一轴向的豁口,补形插板的形状与该豁口的形状对应相符,主体套筒豁口的两侧内缘设置有榫槽,在补形插板的两侧外缘设置有对应的凸榫,补形插板两侧外缘的凸榫嵌入在主体套筒豁口两侧内缘的榫槽中。本产品各部分组件采用插接拼合的结构连接,安装拆卸方便,现场易操作,可在油井所需的杆段任意调整安装,工作稳定可靠,防偏磨效果好。

Description

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油开采过程中所使用的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具体地说是一种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抽油杆扶正器种类很多,但扶正器的扶正体与油管都是点线接触摩擦,很容易对油管造成伤害或自身被损坏、防偏磨效果差、不耐磨易老化,而且扶正体都是整体式的,扶正体只能限于在抽油杆上下端部安装使用,不能在抽油杆中部安装使用,灵活性差,应用的局限性大。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其各部分组件采用插接拼合的结构连接,安装拆卸方便,现场易操作,可在油井所需的杆段任意调整安装,工作稳定可靠,防偏磨效果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传统扶正器与油管点线接触摩擦的现象。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包括扶正体和抽油杆,扶正体为中粗腰鼓套筒形,其内壁面为圆柱形,其外壁面由三个弧面构成,该三个弧面按正三角分布,该三个弧面的曲率相同,扶正体的上、下端面设置有圆弧倒角,扶正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下紧固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扶正体由主体套筒和补形插板拼接构成,主体套筒的横截面呈“C”形,其侧壁上设置有一轴向的豁口,所述补形插板的形状与该豁口的形状对应相符,主体套筒豁口的两侧内缘设置有榫槽,在补形插板的两侧外缘设置有与所述榫槽对应的凸榫,补形插板两侧外缘的凸榫嵌入在主体套筒豁口两侧内缘的榫槽中。
所述上、下紧固组件结构相同,每个紧固组件都是由卡箍和衬套组成,卡箍内壁的上部设置有内丝扣,卡箍内壁的下部设置有内锥面,所述衬套的上部为圆筒形,衬套的中部为锥筒形,衬套的下部为圆筒形,衬套外壁的上部设置有外丝扣,衬套的中部和下部的过渡处设置有定位轴台,衬套的内壁设置有防滑齿。
所述卡箍由两个形状互补的半卡箍拼接构成,该两个半卡箍的拼合端面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槽和卡条。所述衬套由两个对称的半衬套拼接构成。所述卡箍内壁上的内丝扣以及衬套外壁上的外丝扣的扣形是三角形、梯形、矩形中的一种。所述扶正体的外表面镀有耐磨层,该耐磨层是氧化锆层、氧化铝层、钨合金电镀层、化学镀镍层、镍基合金喷涂层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有以下积极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扶正体采用正三角中粗的腰鼓形外圆弧面结构,它的三个弧面与油管内壁完全一致,扶正体的耐磨工作面积是传统扶正体的20倍,过流面积是传统扶正体的10倍。因接触面积大,压强相对减少20倍,因过流面积大,在油井上下往复运动时液体的下上阻尼力就减少了10倍,从真正意义上实现了无阻节能的效果。
本实用新型的扶正体采用合金材料和非合金材料加工制成,合金材料采用国际最先进的钨合金电镀、化学镀镍、镍基合金喷涂的制作工艺。非合金材料采用氧化锆、氧化铝的制作工艺,使扶正体的表面具有高强度、高硬度、高光洁度、高耐磨性,把扶正体和油管之间的金属亲和力降至最小,摩擦系数也降至最小。在工作时扶正体上还会形成一种均匀的油膜,减少了与油管壁的摩擦力,同时又完好的保护了油管内壁,具有真正意义上的双向保护作用。
本实用新型的扶正体采用正三角中粗的腰鼓外圆弧形结构,它在往复运动时与油管之间是面接触,加之圆弧倒角的导向作用,扶正体可自动判断抽油杆的倾斜方向,随油管的歪曲度变化自动调整倾斜角度,快速自动旋转,使扶正体的耐磨工作面与油管内壁完全吻合,增加了接触面积,分散了扶正体对油管内壁的压强作用力,摩擦系数自然降小,有效地保护了油管内壁不受伤害,延长了自身的使用寿命及修井周期。
本扶正体的上下端部采用圆弧倒角结构,使扶正体平稳划过油管,避免了抽油杆与油管端部相互切削和相互磨损,同时又解决了抽油杆的抖动和失稳,有效地避免了撞击,克服了因撞击而造成的油管丝扣渗漏的问题,减少了事故的发生。
本扶正体采用先进的加工工艺处理,自身具备高硬度、高光洁度、高强度、高耐磨性,即使遇到内径几何尺寸被破坏的油管:如有毛刺、锈斑、沙粒的油管也不易损伤,有效地保护了自身,确保了安全生产,提高了开采效率,降低了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分解图。
图3是图2中卡箍组件的分解图。
图4是图3中衬套组件的分解图。
图5是图1中扶正体的分解图。
图6是图5中扶正体的主体套筒的俯视图。
图7是图5的A局部的放大图。
图8是图1的正视图。
图9是图1的侧视图。
图10是图8的B-B剖视图。
图11是图9的C-C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中标号
1扶正体        2抽油杆       3主体套筒      4补形插板    5豁口
6半卡箍        601内丝扣     602外锥面      603卡槽
7半卡箍        701内丝扣     702内锥面      703卡条
8半衬套        801上部       802中部        803下部
804外丝扣      805定位轴台   806防滑齿
9半衬套        901上部       902中部        903下部
904外丝扣      905定位轴台   906防滑齿
10上紧固组件   11弧面        12圆弧倒角     13榫槽
14凸榫         15扳手面      16半卡箍       17半卡箍
18半卡箍       19半卡箍      20下紧固组件
请参照图1、图2、图8、图9,本实用新型是一种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包括扶正体1和抽油杆2,扶正体1为中粗腰鼓套筒形,其内壁面为圆柱形,其外壁面由三个弧面11构成,该三个弧面11按正三角分布,该三个弧面11的曲率相同,扶正体1的上、下端面分别设置有圆弧倒角12。
请参照图1、图2、图3、图4、图5、图6、图7、图8、图9、图10、图11,扶正体1由主体套筒3和补形插板4拼接构成,主体套筒3的横截面呈“C”形,其侧壁上设置有一轴向的豁口5,补形插板4的形状与该豁口5的形状对应相符,主体套筒3豁口的两侧内缘设置有榫槽13,在补形插板4的两侧外缘设置有凸榫14,凸榫14与榫槽13吻合,补形插板4两侧外缘的凸榫14嵌入在主体套筒3豁口两侧内缘的榫槽13中。
扶正体1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下紧固组件10、20。上、下紧固组件10、20结构相同。
请参照图3、图4、图5,上紧固组件10由上卡箍和上衬套组成。
上卡箍是由两个形状互补的半卡箍6、7拼接构成。
半卡箍6内壁的上部设置有内丝扣601,半卡箍6内壁的下部设置有内锥面602,半卡箍7内壁的上部设置有内丝扣701,半卡箍7内壁的下部设置有内锥面702,半卡箍6的拼合端面上设置有卡槽603。半卡箍7的拼合端面上设置有卡条703,卡条703与卡槽603吻合,形成定位。上衬套是由两个对称的半衬套8、9拼接构成。
半衬套8的上部801为圆筒形,半衬套8的中部802为锥筒形,半衬套8的下部803为圆筒形,半衬套8外壁的上部设置有外丝扣804,半衬套8的中部和下部的过渡处设置有定位轴台805,半衬套8的内壁设置有防滑齿806。
半衬套9的上部901为圆筒形,半衬套9的中部902为锥筒形,半衬套9的下部903为圆筒形,半衬套9外壁的上部设置有外丝扣904,半衬套9的中部和下部的过渡处设置有定位轴台905,半衬套9的内壁设置有防滑齿906。
下紧固组件20由下卡箍和下衬套组成。下卡箍由两个形状互补的半卡箍16、17拼接构成。下衬套由两个对称的半衬套18、19拼接构成。半卡箍16与半卡箍6的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半卡箍17与半卡箍7的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半衬套18与半衬套8的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半衬套19与半衬套9的结构相同,安装方向相反。上述内丝扣601、701以及外丝扣804、904的扣形可以是三角形、梯形、矩形等。
扶正体1的外表面镀有耐磨层,该耐磨层是氧化锆层、氧化铝层、钨合金电镀层、化学镀镍层、镍基合金喷涂层中的任意一种。
本实用新型的使用方法如下:
将扶正体1的主体套筒3套装在抽油杆2上,将补形插板4两侧外缘的凸榫14嵌入在主体套筒3豁口两侧内缘的榫槽13中,将半衬套18、半衬套19拼合后从扶正体1的下方嵌入扶正体1中,将半卡箍16、17拼合后套在半衬套18、半衬套19的外侧,用扳手旋紧半卡箍16、17使其上紧。然后将半衬套8、半衬套9拼合后从扶正体1的上方嵌入扶正体1中,即将半衬套8的下部803和半衬套9的下部903都插入扶正体1中,通过定位轴台805、905实现定位,然后将半卡箍6、7拼合后套在半衬套8、半衬套9的外侧,用扳手夹在半卡箍6、7外侧的扳手面15上,旋拧半卡箍6、7,当半卡箍6、7的内丝扣601、701顺半衬套8、半衬套9的外丝扣804、904螺旋下移时,半卡箍6、7下部的内锥面602、702挤压半衬套8、半衬套9中部的外锥面,使半衬套8、半衬套9越来越紧地抱在抽油杆2上,半衬套8、半衬套9内壁上设有防滑齿806、906,在防滑齿的作用下,半衬套8、半衬套9牢牢锁固在抽油杆2上不松动,实现紧固定位,在安装上、下紧固组件10、20的时候,要先调整好其与扶正体1的间距,确保扶正体1灵活转动,然后再上紧半衬套8、半衬套9以及半衬套18、半衬套19。本实用新型的扶正器的各部分组件采用插接拼合的结构连接,安装拆卸方便,现场易操作,可在油井所需的杆段任意调整安装,工作稳定可靠,防偏磨效果好,从根本上彻底改变了传统扶正器与油管点线接触摩擦的现象。

Claims (6)

1.一种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包括扶正体和抽油杆,扶正体为中粗腰鼓套筒形,其内壁面为圆柱形,其外壁面由三个弧面构成,该三个弧面按正三角分布,该三个弧面的曲率相同,扶正体的上、下端面设置有圆弧倒角,扶正体的上方和下方分别设置有上、下紧固组件,其特征是:所述扶正体由主体套筒和补形插板拼接构成,主体套筒的横截面呈“C”形,其侧壁上设置有一轴向的豁口,所述补形插板的形状与该豁口的形状对应相符,主体套筒豁口的两侧内缘设置有榫槽,在补形插板的两侧外缘设置有与所述榫槽对应的凸榫,补形插板两侧外缘的凸榫嵌入在主体套筒豁口两侧内缘的榫槽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其特征是:所述上、下紧固组件结构相同,每个紧固组件都是由卡箍和衬套组成,卡箍内壁的上部设置有内丝扣,卡箍内壁的下部设置有内锥面,所述衬套的上部为圆筒形,衬套的中部为锥筒形,衬套的下部为圆筒形,衬套外壁的上部设置有外丝扣,衬套的中部和下部的过渡处设置有定位轴台,衬套的内壁设置有防滑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其特征是:所述卡箍由两个形状互补的半卡箍拼接构成,该两个半卡箍的拼合端面上设置有对应的卡槽和卡条。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其特征是:所述衬套由两个对称的半衬套拼接构成。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其特征是:所述卡箍内壁上的内丝扣以及衬套外壁上的外丝扣的扣形是三角形、梯形、矩形中的一种。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其特征是:所述扶正体的外表面镀有耐磨层,该耐磨层是氧化锆层、氧化铝层、钨合金电镀层、化学镀镍层、镍基合金喷涂层中的任意一种。
CN200920151519U 2009-04-28 2009-04-28 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9124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1519U CN201391247Y (zh) 2009-04-28 2009-04-28 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0920151519U CN201391247Y (zh) 2009-04-28 2009-04-28 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91247Y true CN201391247Y (zh) 2010-01-27

Family

ID=415980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092015151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91247Y (zh) 2009-04-28 2009-04-28 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91247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1105A (zh) * 2018-02-08 2018-06-08 大庆宏富来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方便拆装的抽油杆扶正器
CN111561276A (zh) * 2020-06-10 2020-08-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油管用分瓣式卡瓦扶正保护器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131105A (zh) * 2018-02-08 2018-06-08 大庆宏富来电气设备制造有限公司 方便拆装的抽油杆扶正器
CN108131105B (zh) * 2018-02-08 2023-11-14 大庆恒驰电气有限公司 方便拆装的抽油杆扶正器
CN111561276A (zh) * 2020-06-10 2020-08-21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油管用分瓣式卡瓦扶正保护器
CN111561276B (zh) * 2020-06-10 2021-08-13 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连续油管用分瓣式卡瓦扶正保护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AU2014201358B2 (en) Tapered pick holder
CN201391247Y (zh) 自修正组合式抽油杆防偏磨扶正器
CN102297297A (zh) 具有锚定结构的承插式管道接口及其安装方法
CN105605064A (zh) 一种带扳拧孔的螺栓
CN207569021U (zh) 一种加固型尼龙自锁紧固螺母
CN206643852U (zh) 一种深沟球轴承取出工具
CN201502340U (zh) 自修正同曲率包覆式油井防偏磨装置
CN109322634B (zh) 一种油井井口固定装置
CN210483623U (zh) 一种石油钻铤内螺纹保护堵头
CN209621487U (zh) 一种组合油环及其衬环
CN105937537A (zh) 一种木制品用固定螺栓
CN207436139U (zh) 一种用于水龙头安装的锁紧装置
CN207171536U (zh) 一种可调节的镀锌管固定装置
CN105082025A (zh) 一种使用方便的扳手
CN206958051U (zh) 一种用于金属薄板材的铆接件
CN104847654A (zh) 一种可跟换耐磨层的s管分配阀
CN107190916A (zh) 一种l型玻璃钢筋材
CN201284776Y (zh) 改进的不锈钢自攻螺栓构造
CN204437014U (zh) 轴承螺母
CN208885908U (zh) 一种新型电铲回转大齿圈的定位套
CN208165947U (zh) 一种卡接式立柱
CN207261698U (zh) 一种阀门阀板的安装辅具
CN201606095U (zh) 锚杆
CN102996601A (zh) 一种快速定位轴承用螺栓
CN212616807U (zh) 一种反应烧结碳化硅异型内径输料管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100127

Termination date: 201204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