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55648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55648Y CN201355648Y CNU200920300631XU CN200920300631U CN201355648Y CN 201355648 Y CN201355648 Y CN 201355648Y CN U200920300631X U CNU200920300631X U CN U200920300631XU CN 200920300631 U CN200920300631 U CN 200920300631U CN 201355648 Y CN201355648 Y CN 201355648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electric connector
- dwang
- main body
- pivot end
- connector mai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Lifetime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onnector Housings Or Holding Contact Members (AREA)
Abstract
一种电连接器,可收容一电子元件,该电连接器包括可承载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器主体及固定机构,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该第一转动杆设有第一枢接端及与第一枢接端相对的第二枢接端,第一枢接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第二枢接端与第二转动杆相连接,第二转动杆设有与第二枢接端转动连接的连接端、及可扣合于电连接器主体的扣合端,第一转动杆还设有可按压于电子元件上的按压部,电连接器主体在对应按压部的按压位置设有止挡部,第二转动杆设有自其连接端向外延伸的抵挡部,该第二转动杆的扣合端与电连接器主体扣合时,抵挡部可抵挡于止挡部。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结构简单、节约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可承载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器的固定机构的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台湾公告的第M257534号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其包括绝缘本体、容置于绝缘本体中的若干导电端子、围设于绝缘本体外侧的金属框体、及可固定电子元件于电连接器的固定机构。该固定机构设有枢接于金属框体一端以抵压电子元件的压板、以及枢接于金属框体另一端可与压板扣合的拨杆。该电连接器使用拨杆来扣合压板,压板与金属框体结合部位占用了较多的空间;另,压板由整片板材下料成形而成,因此需要较多原料,亦产生较多的废料,使得成本较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电连接器可节省印刷电路板上的布局空间、且能降低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通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电连接器,可收容一电子元件,该电连接器包括可承载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器主体及设置于该电连接器主体上的固定机构,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该第一转动杆设有第一枢接端及与第一枢接端相对的第二枢接端,第一枢接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第二枢接端与第二转动杆相连接,第二转动杆设有与第二枢接端转动连接的连接端、及可扣合于电连接器主体的扣合端,所述第一转动杆还设有可按压于电子元件上的按压部,所述电连接器主体在对应按压部的按压位置设有止挡部,所述第二转动杆设有自其连接端向外延伸的抵挡部,该第二转动杆的扣合端与电连接器主体扣合时,所述抵挡部可抵挡于止挡部。
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压板和拨杆,从而无须预留压板和拨杆与电连接器主体的配合的空间,节省了电连接器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占用空间。另外也简化了电连接器的结构,第一及第二转动杆可以对插的方式由整片板材下料成形而成,因此产生的废料较少,从而降低了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2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分解图。
图3是图1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第一及第二转动杆打开时的立体图。
图4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5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第一转动杆扣合时的立体图。
图6是图5所示的电连接器的侧视图。
图7是图3所示的电连接器的第二转动杆扣合时的立体图。
图8是图7所示的电连接器的沿VIII-VIII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8,符合本实用新型的电连接器100,可将一电子元件300固定到印刷电路板(未图标)上。请参阅图1及图2,电连接器100包括收容有若干导电端子(未标示)的电连接器主体10、安装于电连接器主体10上的固定机构(未标号),该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30及第二转动杆50。
电连接器主体10包括矩形的绝缘本体11及围绕在绝缘本体11的周围的框架13。绝缘本体11设有前壁111、后壁112、两侧壁113、及由该四壁围成的收容空间110,前述电子组件300可收容于该收容空间110内。
框架13大体呈“U”形,其设置于绝缘本体11的前壁111和两侧壁113。框架13设有连接部131,该连接部131自前述绝缘本体11的两侧壁113延伸出绝缘本体11的后壁112.该连接部131设有第一通孔133,前述第一转动杆30可枢接于该第一通孔133。框架13设有位于前述绝缘本体11的前壁111的锁扣部135。框架13还设有位于绝缘本体11的两侧壁113的抵挡片137,该抵挡片137设置于对应侧壁113的中间位置。
第一转动杆30设有“U”形的主体部31,该主体部31设有两平行的臂部32以及连接于两臂部312的中间部33。该两臂部32可罩覆于绝缘本体11的两侧壁113之上,该中间部33可罩覆于绝缘本体11的后壁112上。其中两臂部32自绝缘本体11的后壁112延伸至两侧壁113之中间位置。第一转动杆30的两臂部32各设有可按压于电子元件300上的按压部34,该按压部34设置在该两臂部32的末端,并且相对彼此延伸。第一转动杆30还设有平行于绝缘本体11的两侧壁113延伸的两延伸部35,该两延伸部35分别垂直连接两臂部32。该两延伸部35各设有枢接于框架13的第一通孔133的第一枢接端36,及与第二转动杆50连接的第二枢接端37。其中,前述按压部34靠近该第二枢接端37设置。
第二转动杆50为“U”形,其设有与第一转动杆31的第二枢接端37连接的连接端51,及可抵挡于止挡部137的抵挡部52。其中,连接端51设有第二通孔53以与第一转动杆30的第二枢接端37配合。第二转动杆50还设有可扣合于前述框架13的锁扣部135的扣合端54。抵挡部52设置在第一转动杆31的末端,并向背离扣合端54的方向延伸。其中,第二转动杆50在扣合时,抵挡部54抵挡于止挡部137。
请参阅图38,其揭示了将电子元件300装入到电连接器100的整个过程。先将第一转动杆30和第二转动杆50打开,将电子组件300装入电连接器主体10上。再将第一转动杆30闭合,使得第一转动杆30的按压部34靠放在电子组件300上。在闭合第一转动杆30时,注意将第二转动杆50保持与第一转动杆30的夹角小于或等于直角的角度,以防止抵挡部52碰撞到止挡部137。接着,将第二转动杆50与电连接器主体10扣合,抵挡部52抵挡于止挡部137。第一转动杆30的按压部34对电子组件300施加适当的下压力以挡止电子组件300于电连接器主体10上。
电连接器100采用第一转动杆30和第二转动杆50,替代了现有技术中的压板和拨杆,从而无须预留压板和拨杆与电连接器主体配合的空间,节省了电连接器1于印刷电路板上的占用空间。另外也简化了电连接器1的结构,第一转动杆30与第二转动杆50可以对插的方式由整片板材下料成形而成,因此产生的废料较少,从而降低了电连接器的制造成本。
Claims (9)
1.一种电连接器,可收容一电子元件,该电连接器包括可承载电子元件的电连接器主体及设置于该电连接器主体上的固定机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机构包括第一转动杆和第二转动杆,该第一转动杆设有第一枢接端及与第一枢接端相对的第二枢接端,第一枢接端可转动连接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第二枢接端与第二转动杆相连接,第二转动杆设有与第二枢接端转动连接的连接端、及可扣合于电连接器主体的扣合端,所述第一转动杆还设有可按压于电子元件上的按压部,所述电连接器主体在对应按压部的按压位置设有止挡部,所述第二转动杆设有自其连接端向外延伸的抵挡部,该第二转动杆的扣合端与电连接器主体扣合时,所述抵挡部可抵挡于止挡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包括绝缘本体,该绝缘本体设有前壁、后壁、及两侧壁,及由该四壁围成的收容空间,所述电子组件可收容于该收容空间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主体还包括框架,该框架围绕在前述绝缘本体的前壁和两侧壁。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设有连接部,该连接部延伸出所述绝缘本体的后壁,前述第一转动杆的第一枢接端枢接于该连接部。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框架设有位于所述绝缘本体的前壁的锁扣部,所述第二转动杆的扣合端可扣合于该锁扣部。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部设置于所述框架上,且该止挡部设置在对应前述绝缘本体的两侧壁的中间位置。
7.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设有“U”形的主体部,该主体部设有两平行的臂部及连接于两臂部的中间部,所述按压部设置于两臂部,且该按压部在第一转动杆闭合时处于电连接器主体的止挡部的上方。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转动杆还设有平行于所述绝缘本体的两侧壁延伸的延伸部,该延伸部垂直连接所述臂部,所述第一枢接端及第二枢接端分别设置于该连接部的两端。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转动杆为“U”形,所述抵挡部设置于该第二转动杆的末端,且该抵挡部向背离所述扣合端的方向延伸。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920300631XU CN201355648Y (zh) | 2009-02-16 | 2009-02-16 | 电连接器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920300631XU CN201355648Y (zh) | 2009-02-16 | 2009-02-16 | 电连接器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55648Y true CN201355648Y (zh) | 2009-12-02 |
Family
ID=4141199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920300631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55648Y (zh) | 2009-02-16 | 2009-02-16 | 电连接器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55648Y (zh) |
-
2009
- 2009-02-16 CN CNU200920300631XU patent/CN201355648Y/zh not_active Expired - Lifetime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0429839C (zh) | 电连接器及将集成电路芯片安装于电连接器中的方法 | |
CN201285983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0987027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0997486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107282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029124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355648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856026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397905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160159Y (zh) | 电连接器及其固定装置 | |
CN201160162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04303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07486Y (zh) | 一种接插端子的壳体 | |
CN20133649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336495Y (zh) | 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111289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884590Y (zh) | 一种扣合结构及使用这种扣合结构的电连接器组件 | |
CN201549650U (zh) | 电连接器组件及其中的承载装置 | |
CN201142410Y (zh) | 一种端子及使用这种端子的电连接器 | |
CN20111314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266699Y (zh) | 电连接器 | |
CN2786831Y (zh) | 电连接器 | |
CN202034612U (zh) | 电连接器 | |
CN201498853U (zh) | 电连接器组合 | |
CN2702462Y (zh) | 电连接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 |
|
CX01 | Expiry of patent te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