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55398Y - 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55398Y
CN201355398Y CNU2009201430209U CN200920143020U CN201355398Y CN 201355398 Y CN201355398 Y CN 201355398Y CN U2009201430209 U CNU2009201430209 U CN U2009201430209U CN 200920143020 U CN200920143020 U CN 200920143020U CN 201355398 Y CN201355398 Y CN 20135539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roove
arm
fine
optical fiber
pres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920143020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友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jing Jil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JING JIL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JING JIL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JING JIL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920143020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5539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5539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5539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upling Of Light Guides (AREA)

Abstract

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其本体底壁上有为通槽的第一槽,压纤臂的一侧部位于第一槽中、另一端设置带第一缓冲垫的光纤压紧部,第一槽下端开口的长度方向相应侧有缺口,本体顶壁上有凹坑,第一槽的上端开口位于凹坑底壁上,上盖置于凹坑中,压纤臂的一侧部上方配置有弹性体,弹性体经第一槽的上端开口与上盖接触而处于上盖和压纤臂之间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内,以使压纤臂始终处于向本体底壁方向运动的趋势,第一槽下端开口的宽度方向两侧各有一向内延伸的止动台阶,压纤臂一侧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各有一可与止动台阶相适配的外伸台阶,压纤臂通过两外伸台阶担放在两止动台阶上,以使压纤臂向本体底壁方向的运动得以停止。本结构的成本较低。

Description

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
背景技术
目前,光纤熔接机包括光纤保持装置和熔接装置。因施工的多样性,导致在不同的工作场所,既要熔接普通光纤,又要熔接松套光纤、紧包光纤等各种不同光纤。另外,光纤熔接机的小型化是市场的需求,这就要求光纤保持装置须可靠且紧凑。
光纤保持装置的种类繁多,结构也各异,其中,公开号为CN 1945366A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开说明书公开了一种“光纤保持装置及包含该装置的光纤熔接机”。
上述光纤保持装置中分别披露了一种载物台(俗称台座)、一种带有臂部的盖部(俗称压纤板);
载物台,其载置光纤的前端部分;
盖部,其铰接在载物台上,用于与该载物台一起夹持光纤。在盖部上,以可旋转的状态连接臂部的一端,在该臂部的另一端上设置光纤压紧部。该臂部沿光纤的配置方向延伸,同时,具有另一端位于盖部外侧的程度的长度。另外,盖部还包含设置在该盖部的抵接面上的止动部件,该止动部件用于限制所述臂部的另一端相对于该盖部的载置面的移动;
该光纤保持装置还具备弹性体(至少为一个弹簧),其配置在所述盖部和所述臂部之间,且远离该臂部上的与盖部旋接的那端,弹性体具有从所述盖部的载置面以一定的力挤压所述臂部的另一端的预紧力;
根据该结构,应被保持的光纤,在通过载物台和盖部夹持的部分靠前端一侧,被压紧在该载物台上。以保持松套光纤(由裸纤、涂覆层、松套内外套接而成)为例,具体讲就是:带有臂部的盖部与载物台配合,臂部的光纤压紧部压住光纤的涂覆层,臂部的一侧部压住光纤的松套,以实现光纤夹持。
上述带有臂部的盖部存在以下缺陷:
由于在盖部上以可旋转的状态连接臂部的一端且设置相应的止动部件,因此,盖部存在着结构设计不尽合理(如零件多,结构复杂)、制造和装配繁琐的缺陷,以至成本较高;另外,弹性体的配置位置不尽合理,以至弹性体挤压臂部另一端的预紧力沿臂部的长度方向分布不均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成本较低的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的本体的长度方向一端有铰耳,本体的底壁上沿其宽度方向开有可让压纤臂的一侧部裸露的第一槽,压纤臂的一侧部位于第一槽中且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压纤臂的长度足以使得其另一端位于本体的外侧,且压纤臂的该端设置光纤压紧部,光纤压紧部的下侧面上设置第一缓冲垫,压纤臂的一侧部高于光纤压紧部,以形成阶梯结构,第一槽下端开口的长度方向相应侧有防止压纤臂一侧部穿出第一槽却又允许压纤臂另一端穿过的缺口,本体的顶壁上开有一用来安置上盖的凹坑,第一槽为通槽,且该槽的上端开口位于凹坑的底壁上,上盖安置在凹坑中,压纤臂的一侧部上方配置有弹性体,弹性体经第一槽的上端开口与上盖接触而处于上盖和压纤臂之间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内,以使压纤臂始终处于向本体底壁方向运动的趋势,第一槽下端开口的宽度方向两侧各有一向内延伸的止动台阶,压纤臂一侧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各有一可与止动台阶相适配的外伸台阶,压纤臂通过两外伸台阶担放在两止动台阶上,以使压纤臂向本体底壁方向的运动得以停止。
装配时,本体铰接在台座上,从而构成了一种光纤保持装置。
与背景技术中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相比,本实用新型取消了盖部上的止动部件及盖部上以可旋转的状态连接臂部一端的相关结构,这样,在夹持光纤时,借助于弹性体所具有的从上盖以一定的力挤压压纤臂的一侧部的预紧力(即通过弹性体的弹性变形),使得压纤臂可沿第一槽灵活地上下运动,而通过两外伸台阶与两止动台阶的配合,又使得压纤臂向本体底壁方向的运动得以方便地停止,这样,与背景技术中的中国发明专利申请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零部件较少,结构也更加简单合理,因此,本实用新型的成本较低。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改进,本体的底壁上沿其宽度方向还开有用来安置磁铁的第二槽和第三槽,两槽对称布置在第一槽的两侧,两槽均为通槽且两槽的上端开口均位于凹坑的底壁上,两磁铁分别安置在两槽中的下部;
上盖的下侧对应于两槽处设有可分别与两槽相卡合的两个下伸凸台,两个下伸凸台卡合在两槽中的上部。
所述弹性体为沿压纤臂的长度方向均布在收容空间内的两个弹簧。这样,与现有技术相比,弹性体的配置位置较为合理,以至弹性体挤压压纤臂的一侧部的预紧力沿压纤臂的长度方向分布均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通过铰耳铰接在台座上并处于夹持光纤状态时沿垂直于光纤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图2是图1沿光纤轴线方向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实施方式及其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参见图1、图2:
本实用新型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的本体1的长度方向左右两端分别有铰耳11和掀动耳12,本体1的底壁上沿其宽度方向开有可让压纤臂2的一侧部裸露的第一槽13、用来安置磁铁5的第二槽14和第三槽15,第二槽14和第三槽15对称布置在第一槽13的两侧。
压纤臂2的一侧部位于第一槽13中且沿本体1的宽度方向延伸,压纤臂2的长度足以使得其另一端位于本体1的外侧,且压纤臂2的该端设置光纤压紧部24,光纤压紧部24的下侧面上设置第一缓冲垫25,压纤臂2的一侧部高于光纤压紧部24,以形成阶梯结构,第一槽13下端开口的长度方向左侧有防止压纤臂2的一侧部穿出第一槽13却又允许压纤臂2的另一端穿过的缺口19,压纤臂2的一侧部下侧开有用来安置第二缓冲垫23的第四槽22,第二缓冲垫23安置在第四槽22中,本体1的顶壁上开有一用来安置上盖3的凹坑16,第一槽13为通槽,且该槽的上端开口位于凹坑16的底壁上。
上盖3安置在凹坑16中,压纤臂2的一侧部上方配置有弹性体,弹性体经第一槽13的上端开口与上盖3接触而处于上盖3和压纤臂2之间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内,弹性体具有从上盖3以一定的力挤压压纤臂2的一侧部的预紧力,以使压纤臂2始终处于向本体1底壁方向运动的趋势。弹性体为沿压纤臂2的长度方向均布在收容空间内的两个弹簧4,这样,与现有技术相比,弹性体的配置位置较为合理,以至弹性体挤压压纤臂2的一侧部的预紧力沿压纤臂2的长度方向分布均衡。
第一槽13下端开口的宽度方向两侧各有一向内延伸的止动台阶17,压纤臂2的一侧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各有一可与止动台阶17相适配的外伸台阶21,外伸台阶21大体位于压纤臂2的一侧部的高度方向中部,压纤臂2通过两外伸台阶21担放在两止动台阶17上,以使压纤臂2向本体1底壁方向的运动得以停止。
第二槽14和第三槽15均为通槽且两槽的上端开口均位于凹坑16的底壁上,两磁铁5分别安置在两槽中的下部;上盖3的下侧对应于第二槽14和第三槽15处设有可分别与两槽相卡合的两个下伸凸台31,两个下伸凸台31卡合在两槽中的上部。
光纤6为松套光纤,它由裸纤61、涂覆层62、松套63内外套接而成。
现有台座7的顶壁上沿其宽度方向开有用来安置第三缓冲垫72的第五槽71、用来安置磁铁75的第六槽73和第七槽74,第六槽73和第七槽74对称布置在第五槽71的两侧。台座7的顶壁上还有大体与第五槽71共同一中心线的前导向槽76和后导向槽77。第三缓冲垫72安置在第五槽71中,两个磁铁75分别安置在第六槽73和第七槽74中的上部。
本体1通过铰耳11、旋转轴18铰接在台座7上,并构成了一种光纤保持装置。
当本实用新型处于夹持光纤状态时,第二槽14和第三槽15分别与第六槽73和第七槽74在位置上相对应,第一槽13与第五槽71在位置上相对应。
将光纤6放入图1、图2中所示的光纤保持装置中,搬动掀动耳12,使本体1以旋转轴18为中心下压,光纤压紧部24上的第一缓冲垫25将光纤6的涂覆层62压在前导向槽76中,随着本体1的继续下压,两个弹簧4压缩,压纤臂2的一侧部上的第二缓冲垫23压住光纤6的松套63,以实现光纤6的夹持。尽管第一缓冲垫25、第二缓冲垫23与台座7的水平底面之间存在一定角度,但由于两缓冲垫的长度较短,这样,通过两个弹簧4的弹性变形,两缓冲垫可根据光纤6的涂覆层62和松套63在直径及软硬程度上的不同,来调整两者的角度,保证两缓冲垫能分别可靠地压住光纤6的涂覆层62和松套63。
在夹持普通光纤、紧包光纤时(附图中未示出所述的这两种光纤),由于两种光纤无松套,第一缓冲垫25、第二缓冲垫23在下压后可同时夹持住相应光纤的涂覆层,以实现光纤夹持。
本实用新型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不仅能适应松套光纤的夹持,而且还能适应普通光纤及紧包光纤的夹持,即可以充分的力稳定地保持光纤,以便顺利地实施光纤熔接。
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型和改进,这些也应视为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3)

1、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本体的长度方向一端有铰耳,本体的底壁上沿其宽度方向开有可让压纤臂的一侧部裸露的第一槽,压纤臂的一侧部位于第一槽中且沿本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压纤臂的长度足以使得其另一端位于本体的外侧,且压纤臂的该端设置光纤压紧部,光纤压紧部的下侧面上设置第一缓冲垫,压纤臂的一侧部高于光纤压紧部,以形成阶梯结构,压纤臂的一侧部上方配置有弹性体,第一槽下端开口的长度方向相应侧有防止压纤臂一侧部穿出第一槽却又允许压纤臂另一端穿过的缺口,其特征在于:本体的顶壁上开有一用来安置上盖的凹坑,第一槽为通槽,且该槽的上端开口位于凹坑的底壁上,上盖安置在凹坑中,弹性体经第一槽的上端开口与上盖接触而处于上盖和压纤臂之间所形成的收容空间内,以使压纤臂始终处于向本体底壁方向运动的趋势,第一槽下端开口的宽度方向两侧各有一向内延伸的止动台阶,压纤臂一侧部的宽度方向两侧各有一可与止动台阶相适配的外伸台阶,压纤臂通过两外伸台阶担放在两止动台阶上,以使压纤臂向本体底壁方向的运动得以停止。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
本体的底壁上沿其宽度方向还开有用来安置磁铁的第二槽和第三槽,两槽对称布置在第一槽的两侧,两槽均为通槽且两槽的上端开口均位于凹坑的底壁上,两磁铁分别安置在两槽中的下部;
上盖的下侧对应于两槽处设有可分别与两槽相卡合的两个下伸凸台,两个下伸凸台卡合在两槽中的上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其特征在于:弹性体为沿压纤臂的长度方向均布在收容空间内的两个弹簧。
CNU2009201430209U 2009-02-12 2009-02-12 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5539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1430209U CN201355398Y (zh) 2009-02-12 2009-02-12 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9201430209U CN201355398Y (zh) 2009-02-12 2009-02-12 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55398Y true CN201355398Y (zh) 2009-12-02

Family

ID=4141174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920143020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355398Y (zh) 2009-02-12 2009-02-12 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5539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1761A (zh) * 2013-09-22 2013-12-25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一种预紧组合结构内微间隙层间光子晶体光纤压力传感器
CN114325944A (zh) * 2021-12-10 2022-04-12 中电科思仪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熔接机光源照明模块固定装置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71761A (zh) * 2013-09-22 2013-12-25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一种预紧组合结构内微间隙层间光子晶体光纤压力传感器
CN103471761B (zh) * 2013-09-22 2015-07-08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总体工程研究所 一种预紧组合结构内微间隙层间光子晶体光纤压力传感器
CN114325944A (zh) * 2021-12-10 2022-04-12 中电科思仪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熔接机光源照明模块固定装置
CN114325944B (zh) * 2021-12-10 2024-04-23 中电科思仪科技(安徽)有限公司 一种熔接机光源照明模块固定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807473B2 (en) Automatic winding device for cell core
CN103364876B (zh) 光纤熔接连接机
US9193288B2 (en) Lumbar support device
US9341777B2 (en) Optical fiber fusion splicer
CN201355398Y (zh) 光纤保持装置压纤板改进结构
CN210418382U (zh) 一种纤维筒的夹紧取放设备
CN101725808B (zh) 支撑装置
US8581858B2 (en) Touch pad arrangement
CN214265246U (zh) 硬性角膜塑形镜加工用夹取固定装置
JP5259025B2 (ja) 光ファイバクランプ装置及び光ファイバクランプ方法
CN207896159U (zh) 一种电池的卡锁结构
WO2006074658A3 (en) Fixture
JP2008292523A (ja) ルースチューブ光ファイバ把持構造及びこれを用いた融着接続機
KR20080019103A (ko) 엘리베이터의 양방향 비상 정지 장치
CN215946026U (zh) 一种机械式阻挡结构
CN208548681U (zh) 一种电力电线用悬挂固定装置
CN101832325A (zh) 一种吸附式载物体
CN208946137U (zh) 一种便于放置的周转盘
CN218068352U (zh) 一种光纤熔接机夹具
CN218155761U (zh) 一种瞄准镜固定托架
CN214895936U (zh) 一种插线稳固的光纤分路器
CN205787220U (zh) 一种多功能夹具
CN218287941U (zh) 一种具有缓冲作用的自动导引运输车
US20250044513A1 (en) Fusion splicer
CN215890214U (zh) 一种带有保护机构的柴油发电机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CP03 Change of name, title or address

Address after: 210002, 2, building 205, 029 High-tech Development Zone, Jiangsu, Nanjing Province

Patentee after: Nanjing Jil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Address before: Hongwu Road, Baixia District of Nanjing city in Jiangsu province 210002 No. 267 Hongwu building room 1701

Patentee before: Nanjing Jilong Optical Communication Co., Ltd.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12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