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09875Y - 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 - Google Patents
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309875Y CN201309875Y CNU200820144023XU CN200820144023U CN201309875Y CN 201309875 Y CN201309875 Y CN 201309875Y CN U200820144023X U CNU200820144023X U CN U200820144023XU CN 200820144023 U CN200820144023 U CN 200820144023U CN 201309875 Y CN201309875 Y CN 201309875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mport
- communicated
- road
- outlet
- reverse osmosis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Separation Using Semi-Permeable Membran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包括三级过滤。第一级采用新型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和超滤器,有效去除悬浮物和有机大分子。第二级采用两级反渗透过滤器,去除大部分盐类和离子,第三级采用连续电除盐装置,去除其他微量元素、溶解气体和一些弱电解质。PLC全自动控制系统对整个设备进行自动控制。本实用新型处理后的淡水可达到再利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一种废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
背景技术
生物制药工业产值占全国工业总产值的1.7%,而污水排放量却占到2%,制药行业成为国家环保规划重点治理的12个行业之一。生物制药废水成分复杂,污染危害严重。其废水通常具有组成复杂,有机污染物种类多、浓度高,化学需氧量和生物需氧量值高,氨氮浓度高,色度深、毒性大,固体悬浮物浓度高等特征。国内外对此类高浓度难降解有机废水的综合治理都予以高度重视。
目前,组成简单、生物降解性略好、浓度较低的废水都可通过组合传统的工艺得到处理,如通过曝气、混凝、沉淀等方法最多可除去约60%~80%的有机物,而浓度高、难以生物降解的废水治理在技术和经济上存在很大困难。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
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是:一种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包括壳体,在壳体上设有废水进口。壳体上的废水进口经管路与增压泵的进口连通,增压泵的出口经管路与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的进口连通,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的出口经管路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进口连通。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的出口经管路与超滤器的进口连通,超滤器的出口经管路与保安过滤器的进口连通,保安过滤器的出口经管路与一级高压泵的进口连通,一级高压泵的出口经管路与一级反渗透过滤器的进口连通,一级反渗透过滤器的淡水出口经管路、缓冲水罐与EDI装置的进口连通。
浓水出口经管路与二级高压泵的进口连通,二级高压泵的出口经管路与二级反渗透过滤器的进口连通,二级反渗透过滤器的淡水出口与保安过滤器的入口连通。
自动加药装置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连通,PLC全自动控制系统对整个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超滤器、一级二级反渗透过滤器和EDI装置(连续电除盐装置)都设置有不同清洁度的淡水取水口。
在二级反渗透过滤器上设置有浓水排放口。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去除95%以上的有机大分子,第一、二级反渗透过滤器能除去一切杂质。处理后的淡水可达到再利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的流程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的结构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PLC自动控制系统的信号接线图。
其中:
1 壳体, 2 增压泵,
3 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 4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
5 超滤器 6 保安过滤器,
7 一级高压泵 8 一级反渗透过滤器,
9 二级高压泵 10 二级反渗透过滤器,
11 缓冲水罐 12 EDI装置
13 自动加药装置 14 PLC自动控制系统。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包括壳体1和设置在壳体1内的分离过滤装置,即在壳体1内设有增压泵2、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3、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4、超滤器5、一级高压泵6、保安过滤器7、一级反渗透器8、二级高压泵9、二级反渗透过滤器10、缓冲水罐11、EDI装置12、自动加药装置13和PLC全自东控制装置14。
其中,壳体1上的废水进口经管路与增压泵2的进口连通,增压泵2的出口经管路与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3的进口连通,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3的出口经管路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4的进口连通。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4的出口经管路与超滤器5的进口连通,超滤器5的出口经管路与保安过滤器6的进口连通,保安过滤器6的出口经管路与一级高压泵7的进口连通,一级高压泵7的出口经管路与一级反渗透过滤器8的进口连通,一级反渗透过滤器8的淡水出口经管路、缓冲水罐11与EDI装置12的进口连通,一级反渗透过滤器8的浓水出口经管路与二级高压泵9的进口连通,二级高压泵9的出口经管路与二级反渗透过滤器10的进口连通,二级反渗透过滤器10的淡水出口回流至保安过滤器6的入口,二级反渗透过滤器10的浓水由浓水出口排出。
其中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4、超滤器5、反渗透过滤器8、10和EDI装置12都设置有不同清洁度的淡水取水口,可根据水质需求分段取用,自动加药装置13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4连通。
其中,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3是通过控制进出口压差,并利用水力带动吸污器旋转,以实现自动清洗过程的一种过滤器。
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4是直接把膜组件置于生物反应器内,通过泵的抽吸,得到过滤液,是将生物处理技术和膜分离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效处理装置。
超滤器5是将PVDF超滤膜元件置于膜壳压力容器中而得到的一种过滤器,可截留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而透过小分子物质。
保安过滤器6是将熔喷滤芯置于不锈钢壳体内而得到的一种过滤器,可滤除超滤器透过的大分子物质,起到保护反渗透过滤器的作用。
反渗透过滤器8、10是将反渗透膜元件置于膜壳压力容器中而得到的一种过滤器,几乎可滤除一切杂质。
EDI装置12是利用混合离子交换树脂吸附水中的阴阳离子,同时这些被吸附的离子又在直流电压的作用下,分别透过阴阳离子交换膜而被除去的一种装置,主要用来去除残留的微量元素、溶解气体和一些弱电解质的微粒。
如图3所示,PLC全自动控制系统14对整个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其控制过程如下:
(1)在增压泵2的出口设置压力传感器,当此点压力低于设定值时,PLC系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提示工作人员马上进行处理。
(2)在自清洗过滤器3的入口和出口分别设置压力传感器,当该两点压差高于设定值时,PLC系统指挥自清洗过滤器3开始自动反冲洗过程,当压差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反冲洗过程结束。
(3)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4的入口和出口管路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当该两点压差高于设定值时,PLC系统指挥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4开始自动反冲洗过程,当压差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反冲洗过程结束。
(4)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4的出口设置流量计,当该点流量低于设定值时,PLC系统发出声光报警信号,并指挥系统停机。
(5)在超滤器5的入口和出口管路上设置压力传感器,当该两点压差高于设定值时,PLC系统指挥超滤器5开始自动反冲洗过程,当压差低于设定值时,自动反冲洗过程结束。
(6)在二级反渗透过滤器的浓水出口设置出水浓度检测仪,当出水浓度达到或高于设定值时,PLC系统打开设置在二级反渗透过滤器出口的电动阀门排出浓水。
(7)在一级反渗透过滤器的淡水出口设置出水浓度检测仪,当出水浓度达到或高于设定值时,PLC系统指挥系统停机,提示工作人员马上进行处理。
上述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超滤器、保安过滤器、反渗透过滤器、EDI装置和自动加药装置均为公知产品,有市售。
本实用新型包括三级过滤。第一级采用新型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和超滤器,有效去除悬浮物和有机大分子。第二级采用两级反渗透过滤器,去除大部分盐类和离子,第三级采用连续电除盐装置,去除其他微量元素、溶解气体和一些弱电解质。PLC全自动控制系统对整个设备进行自动控制。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超滤器和反渗透过滤器均可实现定时、定压差和开关机冲洗功能,同时可在线检测各种水质指标,实现自动定量加药,确保设备运行和水质的稳定。
本设备的工作过程如下:
废水通过增压泵进入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将废水中大于100μm的杂质以95%以上的去除效果进行去除,然后进入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和超滤器,将废水中溶解的大颗粒杂质和有机大分子的去除,然后通过保安过滤器和高压泵,进入两级反渗透过滤器,第一级反渗透过滤器主要的作用在于分离,将杂质拦截在浓水侧,将合格淡水输入到EDI装置,其浓水通过高压泵进入第二级反渗透过滤器,第二级反渗透过滤器的作用在于浓缩,将杂质浓缩在小于进水量5%的浓水中排放,其淡水回流至保安过滤器之前,进行再处理。可根据需要不同清洁度的水质分别在各淡水取水口取用。
本实用新型中的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可以去除95%以上的有机大分子,第一、二级反渗透过滤器能除去一切杂质。处理后的淡水可达到再利用。自动化程度高、操作简单、使用寿命长、维护方便。
Claims (3)
1、一种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包括壳体(1),在壳体(1)上设有废水进口,其特征在于:壳体(1)上的废水进口经管路与增压泵(2)的进口连通,增压泵(2)的出口经管路与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3)的进口连通,全自动自清洗过滤器(3)的出口经管路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4)的进口连通,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4)的出口经管路与超滤器(5)的进口连通,超滤器(5)的出口经管路与保安过滤器(6)的进口连通,保安过滤器(6)的出口经管路与一级高压泵(7)的进口连通,一级高压泵(7)的出口经管路与一级反渗透过滤器(8)的进口连通,一级反渗透过滤器(8)的淡水出口经管路、缓冲水罐(11)与EDI装置(12)的进口连通,浓水出口经管路与二级高压泵(9)的进口连通,二级高压泵(9)的出口经管路与二级反渗透过滤器(10)的进口连通,二级反渗透过滤器(10)的淡水出口与保安过滤器(6)的入口连通,自动加药装置(13)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4)连通,PLC全自动控制系统(14)对整个设备进行自动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一体式膜生物反应器(4)、超滤器(5)、一级二级反渗透过滤器(8、10)和EDI装置(12)都设置有不同清洁度的淡水取水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其特征在于:在二级反渗透过滤器(10)上设置有浓水排放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44023XU CN201309875Y (zh) | 2008-12-08 | 2008-12-08 | 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44023XU CN201309875Y (zh) | 2008-12-08 | 2008-12-08 | 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309875Y true CN201309875Y (zh) | 2009-09-16 |
Family
ID=411071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44023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09875Y (zh) | 2008-12-08 | 2008-12-08 | 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309875Y (zh) |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1766A (zh) * | 2011-08-31 | 2013-03-06 | 天津滨海鼎昇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Mbr、uf、ro系统联合处理化工废水工艺 |
CN104944529A (zh) * | 2015-07-16 | 2015-09-30 | 李达信 | 反渗透纯水机 |
CN105417835A (zh) * | 2014-09-12 | 2016-03-23 | 深圳市嘉泉膜滤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及海水淡化的工艺方法 |
CN106348530A (zh) * | 2016-09-30 | 2017-01-25 | 南通市康桥油脂有限公司 | 一种硬脂酸生产中甘油浓缩下水的处理方法 |
CN108083477A (zh) * | 2017-12-22 | 2018-05-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浓水排放装置及包含其的净水系统、控制方法 |
-
2008
- 2008-12-08 CN CNU200820144023XU patent/CN201309875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2951766A (zh) * | 2011-08-31 | 2013-03-06 | 天津滨海鼎昇环保科技工程有限公司 | Mbr、uf、ro系统联合处理化工废水工艺 |
CN105417835A (zh) * | 2014-09-12 | 2016-03-23 | 深圳市嘉泉膜滤设备有限公司 | 一种污水处理及海水淡化的工艺方法 |
CN104944529A (zh) * | 2015-07-16 | 2015-09-30 | 李达信 | 反渗透纯水机 |
CN106348530A (zh) * | 2016-09-30 | 2017-01-25 | 南通市康桥油脂有限公司 | 一种硬脂酸生产中甘油浓缩下水的处理方法 |
CN108083477A (zh) * | 2017-12-22 | 2018-05-29 |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 浓水排放装置及包含其的净水系统、控制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826686B (zh) | 钢铁工业废水双膜处理方法 | |
CN201817357U (zh) | 焦化废水的芬顿氧化及双膜法的全回用处理装置 | |
CN102674626B (zh) | 一种电子电镀废水处理回用系统及方法 | |
CN102674590A (zh) | 双膜法工艺处理重金属废水及回收利用方法 | |
CN102942265A (zh) | 全膜法水处理一体化装置 | |
CN201056504Y (zh) | 车载海水淡化装置 | |
CN201309875Y (zh) | 生物制药废水循环再生设备 | |
CN102627364A (zh) | 一种回用处理反渗透浓水的工艺流程 | |
CN210030227U (zh) | 化学镀镍漂洗废水的浓缩处理装置 | |
CN104129887A (zh) | 一种基于膜生物反应器的中水回用系统 | |
CN201610402U (zh) | 电子电镀废水回用深度处理装置 | |
CN202430070U (zh) | 双膜法工艺处理重金属废水及回收利用设备 | |
CN107522340A (zh) | 一种回收处理高氯盐污水的系统及方法 | |
CN202208665U (zh) | 一种线路板清洗废水回用处理系统 | |
CN207031133U (zh) | 工业再生水处理系统 | |
CN105502748B (zh) | 污水一体化处理方法 | |
CN203498181U (zh) | 回收利用废酸废碱系统 | |
CN110330140A (zh) | 盐碱区域水体污染治理和再生回用系统及方法 | |
CN206692476U (zh) | 一种酸洗废水处理回用系统 | |
CN211004887U (zh) | 一种垃圾焚烧电站生产废水处理系统 | |
CN201850185U (zh) | 生活用水处理装置 | |
CN204661466U (zh) | 污水处理厂提标分质深度处理系统 | |
CN208151108U (zh) | 一种用于循环冷却水的中水回用系统 | |
CN209652000U (zh) | 一种含镍废水的处理系统 | |
CN208791376U (zh) | 反渗透和连续电除盐联合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16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8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