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307243Y - 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 - Google Patents

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307243Y
CN201307243Y CNU2008202154521U CN200820215452U CN201307243Y CN 201307243 Y CN201307243 Y CN 201307243Y CN U2008202154521 U CNU2008202154521 U CN U2008202154521U CN 200820215452 U CN200820215452 U CN 200820215452U CN 201307243 Y CN201307243 Y CN 20130724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istway
elevator
switch
inductor
control cabin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15452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晓燕
张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YMAX LIFT (CHINA) CO Ltd
Symax Lift (Wuxi)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Sanyo Elevator Wuxi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nyo Elevator Wuxi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nyo Elevator Wuxi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215452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30724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30724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30724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vator Control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包括人机界面和PLC构成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人机界面通过电缆连接PLC的通讯口,PLC的继电器输出口连接电梯控制柜的井道信号输入口,电梯曳引电动机通过与电梯曳引电动机同轴的编码器连接电梯控制柜,PLC的脉冲输入口连接电梯控制柜中的变频器PG卡或通过编码器连接电梯曳引电动机;所述电梯控制柜连接有设置于井道和电梯轿厢顶端的多个井道开关。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客观的辅助完成电梯控制柜检测,并在电梯控制柜出厂前预先设定与实际井道相符的起、制动加减速度、S字曲线、减速距离,缩短电梯控制柜现场调试的时间。

Description

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尤其是一种以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为核心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
背景技术
电梯控制柜测试时一般需利用模拟井道装置进行配合。现行的模拟井道装置大致可分为两种,一种为机械模拟装置,另一种采为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微机板实现的模拟装置。机械模拟装置实际是一台精减的微型电梯,这类装置成本高,精度低。可编程序控制器或微机板实现的模拟装置成本低且精度高,能达到各种工况的模拟效果。
因上述模拟井道一般用于控制柜测试,其层间距离为定值,且不同的井道信号系统需采用相应的模拟井道,通用性不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使模拟井道装置更加通用化,且可仿真现场井道信号,提供一种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
按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一种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包括电梯控制柜和电梯曳引电动机,电梯控制柜的电机输出端子连接电梯曳引电动机的输入端子,其特征是:还包括人机界面和PLC构成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人机界面通过电缆连接PLC的通讯口,PLC的继电器输出口连接电梯控制柜的井道信号输入口,电梯曳引电动机通过与电梯曳引电动机同轴的编码器连接电梯控制柜,PLC的脉冲输入口连接电梯控制柜中的变频器PG卡或通过编码器连接电梯曳引电动机;所述电梯控制柜连接有设置于井道和电梯轿厢顶端的多个井道开关。
所述井道信号包括:限位信号、强迫减速信号、平层信号、减速信号等。
所述PLC根据井道开关的布置,通过人机界面设定参数。
所述井道开关布置包括,设置于井道顶楼段的上极限开关、上限位开关、上单层强迫减速开关及上双层强迫减速开关,设置于井道一楼段的下双层强迫减速开关、下单层强迫减速开关、下限位开关、下极限开关和设置于电梯轿厢顶端的下平层感应器、上平层感应器。
所述下平层感应器和上平层感应器上下垂直排列,与井道中的平层插板在一条垂直线上。
所述井道顶楼段设置有上三层强迫减速开关;所述井道一楼段设置有下三层强迫减速开关。
所述电梯轿厢顶端设置有上单层减速感应器、下单层减速感应器、上双层减速感应器及下双层减速感应器。
所述单层减速感应器与井道中的上单层减速插板在一条垂直线上。
所述下单层减速感应器与井道中的下单层减速插板在一条垂直线上。
所述上双层减速感应器与井道中的上双层减速插板在一条垂直线上;
所述下双层减速感应器与井道中的下双层减速插板在一条垂直线上。
根据井道开关布置图,通过人机界面设定相关电梯参数;PLC根据设定的电梯参数中的电梯额定速度、编码器脉冲分频比、曳引电动机额定转速、曳引电动机每转对应的编码器脉冲数计算出每米对应的编码器脉冲数,再根据设定的电梯参数中计算出井道开关图中各井道信号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电梯模拟井道装置通过编码器反馈的脉冲信号与井道信号的位置相比较,输出相应的井道信号。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可以节省人力、物力,客观的辅助完成电梯控制柜检测,并在电梯控制柜出厂前预先设定与实际井道相符的起、制动加减速度、S字曲线、减速距离,缩短电梯控制柜现场调试的时间。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框图。
图2是井道开关布置图(a)。
图3是井道开关布置图(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电梯控制柜和电梯曳引电动机,电梯控制柜的电机输出端子连接电梯曳引电动机的输入端子,还包括人机界面POD和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LC构成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人机界面POD通过专用电缆连接PLC的通讯口,PLC的继电器输出口连接电梯控制柜的井道信号输入口,电梯曳引电动机通过与电梯曳引电动机同轴的编码器连接电梯控制柜,PLC的脉冲输入口连接电梯控制柜中的变频器PG卡或通过编码器连接电梯曳引电动机;所述电梯控制柜连接有设置于井道顶楼段、井道一楼段和电梯轿厢顶端的多个井道开关。
PLC脉冲输入口接收曳引电动机上的编码器反馈的A、B相脉冲信号,PLC继电器输出口输出井道信号。所述井道信号包括:限位信号、强迫减速信号、平层信号、减速信号等。
所述PLC根据井道开关的布置,通过人机界面设定参数。
所述PLC可以采用如三菱FX系列、欧姆龙CPM系列等。所述人机界面POD可以采用如三菱GT系列、日本富士UG系列等。
本实用新型模拟实际电梯系统井道中的各限位开关、强迫减速开关、平层感应器、减速感应器等器件在井道中的动作信号以及动作顺序。在实际的电梯系统中,上述开关、感应器按井道开关布置图(a)或按井道开关布置图(b)在实际井道中布置完毕后,通过电缆直接接入电梯控制柜。
如图2所示,方案一的井道开关布置包括,设置于井道顶楼段的上极限开关1、上限位开关2、上单层强迫减速开关3、上双层强迫减速开关4,设置于井道一楼段的下双层强迫减速开关5、下单层强迫减速开关6、下限位开关7、下极限开关8和设置于轿厢顶端的下平层感应器10、上平层感应器11。
所述下平层感应器10和上平层感应器11下垂直排列,与井道中的平层插板9在一条垂直线上。
如图3所示,方案二的井道开关布置包括,设置于井道顶楼段的上极限开关1、上限位开关2、上单层强迫减速开关3、上双层强迫减速开关4、上三层强迫减速开关12,设置于井道一楼段的下三层强迫减速开关13、下双层强迫减速开关5、下单层强迫减速开关6、下限位开关7、下极限开关8和设置于轿厢顶端的下平层感应器10、上平层感应器11、上单层减速感应器18、下单层减速感应器19、上双层减速感应器20、下双层减速感应器21。
所述下平层感应器10和上平层感应器11上下垂直排列,与井道中的平层插板9在一条垂直线上;所述上单层减速感应器18与井道中的上单层减速插板16在一条垂直线上;所述下单层减速感应器19与井道中的下单层减速插板17在一条垂直线上;所述上双层减速感应器20与井道中的上双层减速插板15在一条垂直线上;所述下双层减速感应器21与井道中的下双层减速插板14在一条垂直线上。
一、当采用图2所示的井道开关布置图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将曳引电动机、控制柜与电梯模拟井道装置按附图1所示相连接。电梯控制柜的U、V、W电机输出端子连到曳引电动机的对应U、V、W端子上;模拟井道装置的PLC继电器输出口输出的井道信号与电梯控制柜相对应的井道信号输入口相连;与曳引电动机同轴的编码器输出的A、B相脉冲信号连接到电梯控制柜以及模拟井道装置的PLC脉冲输入口;模拟井道装置的PLC脉冲输入口信号的A、B相脉冲信号也可从电梯控制柜中的变频器PG卡上获取(PG卡实现变频器速度闭环控制,所输出的信号是数字信号)。
2、给电梯模拟井道装置中的PLC供电,通过人机界面POD对PLC设定下列参数:
SLDL(下极限开关至底层平层点距离);
SLDT(下限位开关至底层平层点距离);
SSD(下单层强迫减速开关至底层平层点距离);
SSD1(下双层强迫减速开关至底层平层点距离);
SSD2(下三层强迫减速开关至底层平层点距离);
SSU2(上三层强迫减速开关至顶层平层点距离);
SSU1(上双层强迫减速开关至顶层平层点距离);
SSU(上单层强迫减速开关至顶层平层点距离);
SLUT(上限位开关至顶层平层点距离);
SPLT(平层插板长度);
SQDT(上下平层感应器动作间距,当上下平层感应器为同一个平层感应器时,SQDT为零);
楼层总数;
各层之间距离;
电梯额定速度;
编码器脉冲分频比;
曳引电动机额定转速;
曳引电动机每转对应的编码器脉冲数。
3、参数设定完毕后,将PLC供电电源断开,等PLC上电源指示灯熄灭后再接通PLC供电电源。PLC上电时根据上述参数中的电梯额定速度、编码器脉冲分频比、曳引电动机额定转速、曳引电动机每转对应的编码器脉冲数,计算出每米对应的编码器脉冲数。即每米对应的编码器脉冲数=(曳引电动机额定转速rpm×曳引电动机每转对应的编码器脉冲数)/(电梯额定速度m/s×60),再计算出下列数据:
下限位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下单层强迫减速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下双层强迫减速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下三层强迫减速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上三层强迫减速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上双层强迫减速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上单层强迫减速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上限位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1楼平层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2楼平层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
顶层平层点至下极限的脉冲数;
1楼上平层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1楼下平层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2楼上平层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2楼下平层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
顶楼上平层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顶楼下平层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4、当电梯控制柜进行井道数据自学习、检修、自动运行时,PLC通过曳引电动机上编码器反馈的脉冲信号与上述计算出的以脉冲为单位的各开关、平层感应器在各层的动作区域至下极限开关的距离实时比较,并输出相应的上(下)限位开关、上(下)单层强迫减速开关、上(下)双层强迫减速开关、上(下)三层强迫减速开关、上(下)平层感应器等井道信号。
二、当采用图3所示的井道开关布置图时,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步骤实现的:
1、将曳引电动机、控制柜与电梯模拟井道装置按附图1所示相连接。电梯控制柜的U、V、W电机输出端子连到曳引电动机的对应U、V、W端子上;模拟井道装置的PLC继电器输出口输出的井道信号与电梯控制柜相对应的井道信号输入口相连;与曳引电动机同轴的编码器A、B相脉冲信号接到电梯控制柜以及模拟井道装置的PLC脉冲输入口;模拟井道装置的PLC脉冲输入口信号的A、B相脉冲信号亦可从电梯控制柜中的变频器PG卡上获取。
2、给电梯模拟井道装置中的PLC供电,通过人机界面POD对PLC设定下列参数:
SLDL(下极限开关至底层平层点距离);
SLDT(下限位开关至底层平层点距离);
SSD(下单层强迫减速开关至底层平层点距离);
SSD1(下双层强迫减速开关至底层平层点距离);
SSU1(上双层强迫减速开关至顶层平层点距离);
SSU(上单层强迫减速开关至顶层平层点距离);
SLUT(上限位开关至顶层平层点距离);
SPLT(平层插板长度);
SQDT(上下平层感应器动作间距,当上下平层感应器为同一个平层感应器时,SQDT为零);
SQUT(减速插板长度);
楼层总数;
各层之间距离;
电梯额定速度;
编码器脉冲分频比;
曳引电动机额定转速;
曳引电动机每转对应的编码器脉冲数。
3、参数设定完毕后,将PLC供电电源断开,等PLC上电源指示灯熄灭后再接通PLC供电电源。PLC上电时根据上述参数中的电梯额定速度、编码器脉冲分频比、曳引电动机额定转速、曳引电动机每转对应的编码器脉冲数,计算出每米对应的编码器脉冲数。再计算出下列数据:
下限位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下单层强迫减速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下双层强迫减速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上双层强迫减速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上单层强迫减速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上限位开关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1楼平层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2楼平层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
顶层平层点至下极限的脉冲数;
1楼上平层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1楼下平层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1楼上单层减速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1楼上双层减速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2楼上平层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2楼下平层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2楼上单层减速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2楼上双层减速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2楼下单层减速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2楼下双层减速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
顶楼上平层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顶楼下平层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顶楼下单层减速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顶楼下双层减速感应器动作区域起点、终点至下极限开关的脉冲数。
4、当电梯控制柜进行井道数据自学习、检修、自动运行时,PLC通过曳引电动机上编码器反馈的脉冲信号与上述计算出的以脉冲为单位的各开关、平层感应器在各层的动作区域至下极限开关的距离实时比较,并输出相应的上(下)限位开关、上(下)单层强迫减速开关、上(下)双层强迫减速开关、上(下)平层感应器、上(下)单层减速感应器、上(下)双层减速感应器等井道信号。
所述上极限开关1、上限位开关2、上单层强迫减速开关3、上双层强迫减速开关4、上三层强迫减速开关12、下三层强迫减速开关13、下双层强迫减速开关5、下单层强迫减速开关6、下限位开关7、下极限开关8和设置于轿厢顶端的下平层感应器10、上平层感应器11、上单层减速感应器18、下单层减速感应器19、上双层减速感应器20、下双层减速感应器21均采用常闭式的安全限位开关,如施耐德公司的Osiswitch系列。
所述下平层感应器10、上平层感应器11、上单层减速感应器18、下单层减速感应器19、上双层减速感应器20、下双层减速感应器21可采用光电式槽型感应器,如CEDES公司的GLS系列,也可采用永磁感应器,如宁波电子器材一厂的YG系列。

Claims (10)

1、一种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包括电梯控制柜和电梯曳引电动机,电梯控制柜的电机输出端子连接电梯曳引电动机的输入端子,其特征是:还包括人机界面(POD)和PLC构成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人机界面(POD)通过电缆连接PLC的通讯口,PLC的继电器输出口连接电梯控制柜的井道信号输入口,电梯曳引电动机通过与电梯曳引电动机同轴的编码器连接电梯控制柜,PLC的脉冲输入口连接电梯控制柜中的变频器PG卡或通过编码器连接电梯曳引电动机;所述电梯控制柜连接有设置于井道和电梯轿厢顶端的多个井道开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PLC根据井道开关的布置,通过人机界面(POD)设定参数。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井道开关布置包括,设置于井道顶楼段的上极限开关(1)、上限位开关(2)、上单层强迫减速开关(3)及上双层强迫减速开关(4),设置于井道一楼段的下双层强迫减速开关(5)、下单层强迫减速开关(6)、下限位开关(7)、下极限开关(8)和设置于电梯轿厢顶端的下平层感应器(10)、上平层感应器(11)。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平层感应器(10)和上平层感应器(11)上下垂直排列,与井道中的平层插板(9)在一条垂直线上。
5、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井道顶楼段设置有上三层强迫减速开关(12);所述井道一楼段设置有下三层强迫减速开关(13)。
6、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电梯轿厢顶端设置有上单层减速感应器(18)、下单层减速感应器(19)、上双层减速感应器(20)及下双层减速感应器(21)。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单层减速感应器(18)与井道中的上单层减速插板(16)在一条垂直线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单层减速感应器(19)与井道中的下单层减速插板(17)在一条垂直线上。
9、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上双层减速感应器(20)与井道中的上双层减速插板(15)在一条垂直线上;
10、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其特征是:所述下双层减速感应器(21)与井道中的下双层减速插板(14)在一条垂直线上。
CNU2008202154521U 2008-12-01 2008-12-01 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0724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154521U CN201307243Y (zh) 2008-12-01 2008-12-01 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154521U CN201307243Y (zh) 2008-12-01 2008-12-01 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307243Y true CN201307243Y (zh) 2009-09-09

Family

ID=410997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15452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307243Y (zh) 2008-12-01 2008-12-01 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307243Y (zh)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3657A (zh) * 2010-04-30 2010-09-08 曼斯顿电梯(浙江)有限公司 电梯调试检测动态模拟装置
CN101913520A (zh) * 2010-08-13 2010-12-15 广州永日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柜回路检测方法
CN102976185A (zh) * 2012-12-05 2013-03-20 王传慧 一种电梯模拟试验装置
CN104743414A (zh) * 2015-03-19 2015-07-01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828661A (zh) * 2015-04-21 2015-08-12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下强迫开关位置识别的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006244A (zh) * 2016-08-12 2016-10-12 顾德仁 带有井道信息模拟器的电梯控制柜检测装置
CN106610596A (zh) * 2015-10-26 2017-05-03 天津鑫宝龙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柜的检测台
CN107545830A (zh) * 2017-08-30 2018-01-05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带载客感应装置的电梯模型
CN109292560A (zh) * 2018-11-29 2019-02-01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井道数据调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31966A (zh) * 2019-01-30 2019-06-25 王国荣 一种控制柜测试平台编码器测试方法
CN109946547A (zh) * 2019-04-15 2019-06-28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电梯控制柜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1891861A (zh) * 2020-07-15 2020-11-06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基于编码电缆的电梯通信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系统
CN113336031A (zh) * 2021-06-15 2021-09-03 合肥天浦硕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曳引机编码器对井道内电梯位置进行识别的方法
CN113479734A (zh) * 2021-08-06 2021-10-08 苏州诺亚博特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楼层显示器检测装置

Cited By (2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823657B (zh) * 2010-04-30 2012-07-04 曼斯顿电梯(浙江)有限公司 电梯调试检测动态模拟装置
CN101823657A (zh) * 2010-04-30 2010-09-08 曼斯顿电梯(浙江)有限公司 电梯调试检测动态模拟装置
CN101913520A (zh) * 2010-08-13 2010-12-15 广州永日电梯有限公司 电梯控制柜回路检测方法
CN102976185A (zh) * 2012-12-05 2013-03-20 王传慧 一种电梯模拟试验装置
CN104743414A (zh) * 2015-03-19 2015-07-01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电梯运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4828661A (zh) * 2015-04-21 2015-08-12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下强迫开关位置识别的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4828661B (zh) * 2015-04-21 2016-08-24 深圳市海浦蒙特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下强迫开关位置识别的电梯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6610596A (zh) * 2015-10-26 2017-05-03 天津鑫宝龙电梯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控制柜的检测台
CN106006244B (zh) * 2016-08-12 2018-08-17 顾德仁 带有井道信息模拟器的电梯控制柜检测装置
CN106006244A (zh) * 2016-08-12 2016-10-12 顾德仁 带有井道信息模拟器的电梯控制柜检测装置
CN107545830A (zh) * 2017-08-30 2018-01-05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一种带载客感应装置的电梯模型
CN109292560A (zh) * 2018-11-29 2019-02-01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井道数据调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92560B (zh) * 2018-11-29 2021-02-19 上海新时达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电梯井道数据调试方法、系统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931966A (zh) * 2019-01-30 2019-06-25 王国荣 一种控制柜测试平台编码器测试方法
CN109931966B (zh) * 2019-01-30 2021-03-23 王国荣 一种控制柜测试平台编码器测试方法
CN109946547A (zh) * 2019-04-15 2019-06-28 南京市特种设备安全监督检验研究院 电梯控制柜电磁兼容抗扰度试验的检测系统及检测方法
CN111891861A (zh) * 2020-07-15 2020-11-06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基于编码电缆的电梯通信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系统
CN111891861B (zh) * 2020-07-15 2022-11-18 日立楼宇技术(广州)有限公司 基于编码电缆的电梯通信方法、装置、控制器和系统
CN113336031A (zh) * 2021-06-15 2021-09-03 合肥天浦硕能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利用曳引机编码器对井道内电梯位置进行识别的方法
CN113479734A (zh) * 2021-08-06 2021-10-08 苏州诺亚博特智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电梯楼层显示器检测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307243Y (zh) 能仿真实际井道信号的电梯模拟井道装置
CN106976769B (zh) 一种施工升降机自动平层方法
CN101955101A (zh) 电梯曳引机测试装置
CN106371393B (zh) 走马灯式污水厂提升泵延寿控制装置及其控制方法
CN205990118U (zh) 电梯减行程缓冲器的配套减速装置
CN102419182B (zh) 一种惯性导航仿真测试方法及仿真测试平台
CN109689558A (zh) 用于电梯的轿厢安全监督单元和实体安全监督单元
CN202362665U (zh) 柴油机试验水阻箱极板升降控制系统
CN202220016U (zh) 一种双导轨升降平台控制系统
CN201961982U (zh) 一种锅炉房电动葫芦自动吊煤控制装置
CN203654809U (zh) 模块式升降舞台
CN203552053U (zh) 一种电梯控制柜检测系统
CN202440199U (zh) 配合电梯控制柜性能调试的电梯辅助测试装置
CN105692419A (zh) 自动扶梯或自动人行道的主从式同步控制方法
CN204400367U (zh) 一种智能化乘客电梯
CN101513969A (zh) 提升机高压多plc变频器低频制动电控系统
CN114488916A (zh) 基于集成桌推与can总线通讯的电动升降桌控制方法
CN201638065U (zh) 矿用绞车的plc控制系统
CN106849786A (zh) 一种医用步进电机加减速行程控制装置
CN110556048A (zh) 装配式住宅pc构件吊装体验装置
CN205099179U (zh) 自动无障碍接驳扶梯
CN107689756A (zh) 一种医用步进电机加减速行程控制方法
CN202924506U (zh) 电梯运行模拟器
CN201725482U (zh) 矿井提升绞车电控系统实训装置
CN206272533U (zh) 一种医用步进电机加减速行程控制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6 Change in the name or address of the patentee

Owner name: SYMAX LIFT (CHINA)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YMAX LIFT (WUXI) CO., LTD.

Owner name: SYMAX LIFT (WUXI) CO., LTD.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NAME: SANYO ELEVATOR(WUXI)CO.,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214101 Xishan Jiangs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District, unity Road, No. 48, No.

Patentee after: SYMAX LIFT (CHINA)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101 Xishan Jiangs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District, unity Road, No. 48, No.

Patentee before: Symax Lift (Wuxi) Co.,Ltd.

Address after: 214101 Xishan Jiangs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District, unity Road, No. 48, No.

Patentee after: Symax Lift (Wuxi) Co.,Ltd.

Address before: 214101 Xishan Jiangsu Economic Development Zone, Wuxi District, unity Road, No. 48, No.

Patentee before: SANYO ELEVATOR (WUXI) Co.,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909

Termination date: 201612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