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89638Y - 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89638Y
CN201289638Y CNU2008201753041U CN200820175304U CN201289638Y CN 201289638 Y CN201289638 Y CN 201289638Y CN U2008201753041 U CNU2008201753041 U CN U2008201753041U CN 200820175304 U CN200820175304 U CN 200820175304U CN 201289638 Y CN201289638 Y CN 20128963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conducting film
lead
hole
guide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7530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谢隆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NLI INVEST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NLI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NLI INVEST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NLI INVEST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7530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8963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8963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8963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ush-Button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电阻式触控面板结构,包含有一第一基板、一第一导电膜、一第二导电膜、一第二基板以及一软性电路板,其中于第一导电膜以及第二基板的下端面分别形成有导线,于第二基板以及第二导电膜上进一步形相通的上、下导孔,第二基板并另形成有通孔,于通孔、下导孔以及上导孔内设置有导体,而该软性电路板设置于第二基板下端面并连接于第二导线以及位于上、下导孔内的导体,据以使各导电膜以及各导线分别与软性电路板之间构成导通而可达到输送讯号以及操作用的电源的目的。

Description

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是关于一种触控面板,尤指具有一平坦表面的电阻式触控面板。
背景技术
参见图7所示,现有技术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的结构主要由上至下依序设有一第一基板30、一第一导电膜31、一软性电路板32、一第二导电膜33、一第二基板34,于该第一以及第二导电膜31、33之间并以间隔器(图中未示)隔开避免两导电膜31、33形成短路;
触控面板的线路设计可分为四线式、五线式、六线式以及八线式等,如图7所示,此处以一四线式触控面板举例说明,于第一以及第二导电膜31、33相向的一面的边缘上分别形成有两条X导线311以及两条Y导线331,X导线311及Y导线331分别以引导线312、332连接而于第一及第二导电膜31、33的的同一侧边处形成有一接续端,该软性电路板32并以接脚连接于该接续端处而构成电性导通,因此,该软性电路板32于触控面板中夹于第一及第二导电膜31、33之间。
然而,配合参见图8所示,于该现有技术中,为避免X导线311及Y导线331直接相接触而造成短路,X导线311及Y导线331必须设计为在第一以及第二导电膜31、33相互迭合后呈相互分离而互不重迭,为达成此一目的,X导线311及Y导线331将占去触控面板较多的面积,此外软性电路板32具有一厚度,因此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的表面于该软性电路板32设置处为突起而呈不平坦状,导致该触控面板于组装时与产品的外框架之间形成为不易平整的贴合,或者造成装设有该触控面板的产品的外框架表面也突起而不平坦,影响美观。
此外,进一步参见图9所示,为目前将现有技术的电阻式触控面板实施运用在具有触控输入功能的产品上,其外框架上所形成用以对应于触控面板的开窗部40,该开窗部40可依据设计需求而具有各种造型,例如为矩形、圆形等,然而触控面板基于切割便利等因素均制造为大于该开窗面积的矩形,借以可使该触控面板可设置在相对应的产品上,因此现有技术的触控面板的面积远大于相对安装产品的空间,因此有浪费材料的缺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为提供一种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借由将软性电路板设置于触控面板底端,避免第一及第二导线触造成的短路而将其设置位置错开,导致第一及第二导线占用触控面板较多的面积的缺点,并达到使触控面板与外框架贴合的一面呈平整状。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其包含有:
一第一基板,该第一基板作为触控面板的上端面;
一第一导电膜,其下端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导线,第一导线于导电膜的一侧边形成有一接续端;
一第二导电膜,于相对于第一导电膜上第一导线的接续端处形成有上导孔;
一第二基板,该第二基板与前述的第二导电膜相互贴附,并于下端面形成有复数条第二导线,该第二导线于相对于前述第一导线的接续端的相同一侧边处形成有接续端,第二基板上相对于各第二导线的位置并可形成有一个以上的通孔,第二基板另于相对于前述第二导电膜的上导孔处形成有一下导孔;
一软性电路板,用以连接于前述各导线以构成电性导通。
本实用新型于组装时,由上至下依序贴合第一基板、第一导电膜、第二导电膜、第二基板,于第一及第二导电膜之间并设置有复数个间隔器,于所述通孔中并设置有导体而使第二导线与第二导电膜之间构成电性导通,另于所述相对应的上、下导孔内进一步设置有导体,该导体的上端并连接于第一导电膜的第一导线接续端,而所述软性电路板设置于第二基板底端,并以其接脚分别连接于第二导线的接续端以及设置于上、下导孔内的导体的底端,而构成电性导通。
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结构,其第二导线以及软性电路板皆位于第二基板底端,并形成有通孔、导孔,以及于通孔、导孔内设置导体,即可达到与第一导电膜与第二导电膜电性导通的目的,因此本实用新型无须考虑第一导线与第二导线相接触导致短路的问题,而可将线路布置于靠近第一导电模以及第二基板的边缘,使触控面板可使用面积增加,此外,本实用新型的成品由于软性电路板设置于第二基板底部,其第一基板的表面呈平坦状,与外框架之间可平整的贴合,自然也不会造成外框架表面隆起而妨碍美观。
本实用新型的次一目的为提供一不限定外形的触控面板,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触控面板浪费材料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所设计的触控面板结构,可配合外框架的开窗部形状,而制造为各种形状,因此具有节省材料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A剖面的剖面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B-B剖面的剖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C-C剖面的剖面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装设于一外框架的示意图;
图7为现有技术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的分解图;
图8为现有技术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的俯视图;以及
图9为现有技术的电阻式触控面板装设于一外框架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参见图1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电阻式触控面板的较佳实施例,其为一四线式电阻式触控面板,包含有相对应迭合的一第一基板10、一第一导电膜11、一第二导电膜12、一第二基板13以及一软性电路板14,其中:
该第一基板10作为触控面板的上端面,其可为玻璃或高分子聚合物所制成;
该第一导电膜11一端面贴附于前述第一基板10的下端面,而另一端面上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导线110,该第一导线110经由连接一引导线111而于第一导电膜11的一侧边形成有一接续端,于本实施例中沿第一导电膜11的两相对侧边分别形成有一第一导线110;
该第二导电膜12于相对于前述第一导线110的接续端处形成有一上导孔120,于本实施例中形成有两个上导孔120;
该第二基板13于下端面形成有复数第二导线130,各第二导线130并连接有引导线131而于与第一导线110的接续端的相同一侧边处形成有接续端,第一与第二导线110、130的各接续端并相互错开而互不重迭,第二基板13于各第二导线130所形成的路径上并形成有一个以上的通孔132,另于相对于前述上导孔120的位置另形成有相对应的下导孔133,于本实施例中,第二导线130分别形成于另两相对侧端,第二基板13上并于两第二导线130的端点处分别形成有两通孔132;
上述各组件由上至下以第一基板10、第一导电膜11、第二导电膜12以及第二基板13的顺序迭合并以黏胶固定,配合参见图2、3、4所示,于第一及第二导电膜11、12之间并设置有复数个间隔器15以维持一间隔,使两导电膜11、12仅于使用者施力按压时才形成导通,且所述的上导孔120以及下导孔133呈现相通,于该上、下导孔120、133以及所述通孔132内并分别设置有一导体16、17,该导体16、17的材质可为铝,而所述软性电路板14设置于第二基板13下端面,该软性电路板14的接脚分别连接于引导线131的接续端以及设置于上、下导孔120、133内的导体16的下端,由于该导体16上端连接至第一导电膜11下端面的引导线111上,因此第一导电膜11、第一导线110、引导线111与电路板14之间构成电性导通,其中位于第二基板13上、下两端面的第二导电膜12以及第二导线130为设置于通孔132内的导体17所连接,因此第二导电膜12、第二导线130、引导线131以及软性电路板14之间也构成电性导通,借由上述的结构,可使各导电膜11、12以及各导线110、130分别与软性电路板14之间可达到输送讯号以及操作用的电源的目的。
进一步参见图5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另一实施例,其中,于第一导电膜11上沿三侧边处形成有一第一导线110A,该第二基板13于下端面形成有四第二导线130A,各第二导线130A并连接有引导线131A而于第二基板13上一侧边形成有接续端,各接续端并相互错开而互不重迭,第二基板13于相对于各第二导线130A自由端处形成有一个通孔132A,而第二基板13与第二导电膜12相对于引导线131A的接续端附近另分别形成有一相对应的下导孔133A以及一上导孔120A,该下导孔133A及上导孔120A对应于第一导电膜11上第一导线110A的形成路径,当上述各组件依序迭合并以黏胶固定后,其中上导孔120A与下导孔133A呈现相通,于上、下导孔120A、133A内以及通孔132A内并可分别设置有一导体16与导体17,使第一导电膜11、第一导线110A与电路板14A之间可构成电性导通,而第二导电膜12、第二导线130A、引导线131A以及软性电路板14A之间也构成电性导通。
本实用新型由于其第二导线130、130A以及软性电路板14、14A设置位于第二基板13下端面,因此第一导线110、110A及第二导线130、130A以及引导线111、131、131A可分别形成于靠近第一导电膜11以及第二基板13的边缘处,因此可增加触控面板可使用的面积,并且其第一基板10的上端面可呈一平坦的平面,因此可平整的贴合于外框架,使产品表面具有一平整的表面。进一步参见图6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触控面板实施运用在具有触控输入功能的产品上的示意图,其中外框架上形成用以对应于触控面板的一开窗部20,该开窗部20可依设计需求而形成为各种形状,如图中所示的实施例呈椭圆形,而本实用新型可进一步配合该开窗部20而制成椭圆形或其它形状,使本实用新型可较贴近于开窗部20的形状,具有节省材料、也较不占用产品内部空间的优点。

Claims (6)

1.一种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序迭合设置包含有一第一基板、一第一导电膜、一第二导电膜、一第二基板以及一软性电路板,其中:
该第一基板作为触控面板的上端面;
该第一导电膜的上端面贴合于上述第一基板,而下端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导线以及一引导线,该引导线一端连接于第一导线,而另一端位于导电膜的一侧边形成有一接续端;
该第二导电膜于相对于第一导电膜上引导线的接续端处形成有上导孔;
该第二基板,其与前述的第二导电膜相互贴附,于相对于第二导电膜的上导孔处形成有一下导孔,并于相对于各第二导线的路径处形成有一个以上的通孔,其下端面另形成有复数条第二导线以及引导线,该引导线一端连接于第二导线,而另一端于相对于第一导电膜的引导线接续端的相同一侧边处形成有接续端;
所述各接续端设置位置相错开而不重迭;
所述上、下导孔以及通孔中进一步设置有导体,位于上、下导孔中的导体一端连接于第一导电膜的引导线,而位于通孔中的导体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导电膜以及第二导线;
该软性电路板的接脚分别连接于第二基板的引导线的接续端以及设置于上、下导孔内的导体的下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于第一导电膜上两相对侧各形成有一第一导线,而位于第二基板上相对于第一导线的另两相对侧上形成有两第二导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基板于相对于各第二导线的两端处形成有通孔。
4.一种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由上至下依序迭合设置包含有一第一基板、一第一导电膜、一第二导电膜、一第二基板以及一软性电路板,其中:
该第一基板作为触控面板的上端面;
该第一导电膜的上端面贴合于上述第一基板的下端面,而下端面形成有至少一第一导线;
该第二基板下端面形成有复数条第二导线以及引导线,该引导线一端连接于第二导线,而另一端于第二基板上一侧边形成有接续端,各接续端相互错开而互不重迭,第二基板于相对于各第二导线路径上形成有至少一个通孔,另于引导线的接续端附近形成一下导孔对应于上述第一导电膜的第一导线的形成路径;
该第二导电膜的下端面贴合于上述第二基板的上端面,且于相对于第二基板的下导孔处形成有一上导孔;
所述上、下导孔以及通孔中进一步设置有导体,位于上、下导孔中的导体一端连接于第一导电膜的引导线,而位于通孔中的导体两端分别连接于第二导电膜以及第二导线;
该软性电路板的接脚分别连接于第二基板的引导线的接续端以及设置于上、下导孔内的导体的下端。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于第一导电膜上沿三侧边处形成有一第一导线,而位于第二基板上形成有四第二导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二基板于相对于各第二导线的自由端处形成有通孔。
CNU2008201753041U 2008-10-21 2008-10-21 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8963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753041U CN201289638Y (zh) 2008-10-21 2008-10-21 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753041U CN201289638Y (zh) 2008-10-21 2008-10-21 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89638Y true CN201289638Y (zh) 2009-08-12

Family

ID=4098131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75304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89638Y (zh) 2008-10-21 2008-10-21 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8963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3079B (zh) * 2013-03-20 2017-04-19 奇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电极桥接结构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063079B (zh) * 2013-03-20 2017-04-19 奇畿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触控面板的电极桥接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5070077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3902082B (zh) 触控面板及其制造方法
CN205281453U (zh) 触控面板及触控显示面板
CN201657484U (zh) 一种抗弯折的柔性线路板
CN101907940A (zh) 射出成型的触控面板
CN202267034U (zh) 电路板模块及灯条模块
CN201289638Y (zh) 电阻式触控式面板结构
CN204576461U (zh) 触摸屏及其感应模块
CN204515751U (zh) 触控面板
CN202956748U (zh) 共接式走线的电容式触控面板
CN206380167U (zh) 一种带导通孔的假双面板
CN201725303U (zh) 矩阵型触控面板
CN105373246B (zh) 触控面板
CN203366286U (zh) 单层多点式触控屏及其单层多点式导电膜
JP3813647B2 (ja) タッチパネル
CN204720592U (zh) 壁挂架组件及其夹线型连接器
CN203338282U (zh) 触摸屏
CN203480460U (zh) 触控面板
CN203250291U (zh) 触摸屏
CN207008590U (zh) 单层多点式触控屏
CN2862388Y (zh) 沉板式电连接器
CN2795940Y (zh) 触控面板用的双面软性电路板
CN215987260U (zh) 一种导电感应叠层结构
CN221008623U (zh) 一种汽车安全气囊用的耐弯折ffc排线
CN212990010U (zh) 一种新型主板电源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812

Termination date: 20171021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