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9903Y - 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 - Google Patents

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79903Y
CN201279903Y CNU2008202002389U CN200820200238U CN201279903Y CN 201279903 Y CN201279903 Y CN 201279903Y CN U2008202002389 U CNU2008202002389 U CN U2008202002389U CN 200820200238 U CN200820200238 U CN 200820200238U CN 201279903 Y CN201279903 Y CN 20127990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oil cylinder
cylinder
pinion
nu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200238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江永忠
代普兵
袁镜
梁成就
陈绪明
王安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hua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HUADA MACHINERY Co Ltd
Donghu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HUADA MACHINERY Co Ltd, Donghua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HUADA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200238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7990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7990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7990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lds For Moulding Plastic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结构简单、稳定、有效的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以配合特殊模具的使用。本实用新型包括有限位油缸系统与限位座系统,限位油缸系统由对称布置在定模板两侧的六个限位油缸组成,限位油缸系统由联体缸上的安装孔固定在定模板上,每个油缸外面有设有一个起限位作用的前盖;限位座系统由对称布置在动模板两侧的两个一样的限位座组成,固定座上装有齿轮箱,油马达带动齿轮箱中的小齿轮转动,小齿轮通过齿轮啮合带动调整螺母转动。本实用新型结构动作快速,可靠性高且易于控制,满足了节能、节省原料、快速、高效、优质的注塑成型生产要求,同时原料和设备投资成本低廉,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Description

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注塑机,尤其涉及一种注塑机的二次锁模结构。
背景技术
传统注塑机采用一次锁模直接把模具锁紧,然后进行注射,无法控制低压注射时模具微开间隙,注射成型时所需的压力比较大,模腔受的压力也相应的变大,生产出来的制品内应力大、变形大。
传统注塑机在采用模内饰工艺时模具无法顺畅排气,塑料在模腔内流动困难,容易造成内饰件表面出现拉伸不均匀,局部受力过大,光泽、手感不一,严重的到导致表皮褶皱和破裂;同时传统的在注塑完成后用胶水贴皮革等装饰物的工艺极大的浪费人力、物力,废品率高,注塑件与装饰物不能完全贴合,产品表面质量低下。
现有的注塑机锁模技术以上缺陷有必要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二次锁模的结构来克服以上缺点。二次锁模就是在一个成型周期内,实现两次锁模增压动作,以配合特殊模具使用的特殊工艺。通过调整机器两侧的限位装置使模具在第一次锁模时微开一个合适的间隙,进行第一次低压锁模和低压注射,当注射达到一定的量的时候,限位油缸卸压,配以快速响应的增压油路快速将限位油缸活塞杆推退,合拢第一次锁模时模具微开的间隙,快速增压进行第二次高压锁模。
为达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包括有限位油缸系统与限位座系统,限位油缸系统由对称布置在定模板两侧的六个限位油缸组成,每侧三个油缸共用一个联体缸,限位油缸系统由联体缸上的安装孔固定在定模板上,每个联体缸包括三个小油缸,每个小油缸内装有活塞和活塞杆,每个油缸外面有设有一个起限位作用的前盖;限位座系统由对称布置在动模板两侧的两个一样的限位座组成,每个限位座的固定座固定在动模板上,固定座上装有齿轮箱,齿轮箱上安装有驱动部件油马达,油马达驱动安装在小齿轮座和轴承上的小齿轮,油马达带动齿轮箱中的小齿轮转动,小齿轮通过齿轮啮合带动调整螺母转动。
进一步,上述联体缸固定在定模板上,每个油缸包括活塞、活塞杆、前盖、活塞杆垫片以及由联体缸提供的缸体,这些油缸的无杆腔为压力油腔,有杆腔为无油腔;每个联体缸中间的小油缸前盖上装有一个微调座,微调座上装有一个微调螺母,每个活塞杆的端面装有便于更换的垫片;
进一步,上述每侧的中间那个油缸的前盖上还安装有一个由微调座和微调螺母组成的微调装置;
进一步,上述调整杆从调整螺母中穿过,然后利用带锁紧槽圆螺母和键与连接板固定在一起,连接板上与限位油缸上的垫片接触的部分装有可更换的微调垫片,两根导杆通过螺钉与连接板固定在一起,固定座内装设有供导杆穿过的铜套;固定座内装设有垫环,固定座上设有对调整螺母起到限位作用的压盖,调整杆尾部装有作为调整杆前限位的限位板,小齿轮座外面装有分度盘。
本实用新型采用限位油缸系统由对称布置在定模板两侧的六个限位油缸结构,每侧三个油缸共用一个联体缸,联体缸固定在定模板上,每个油缸包括活塞、活塞杆、前盖、活塞杆垫片以及由联体缸提供的缸体,这些油缸的无杆腔为压力油腔,有杆腔为无油腔;通过严格的公差控制保证每一个联体缸的三个油缸的无杆腔起压使活塞压上前盖后三个活塞杆端面在同一个平面,同时在油缸卸压后活塞杆能被外力轻松推退;在每侧的中间那个油缸的前盖上还安装有一个由微调座和微调螺母组成的微调装置。
限位座系统由对称布置在动模板两侧的两个一样的限位座组成,每个限位座的固定座固定在动模板上;限位座由油马达驱动,油马达带动齿轮箱中的小齿轮转动,小齿轮又带动调整螺母转动,通过调整螺母和调整杆上的螺纹带动调整杆前后运动;调整杆通过键、带锁紧槽圆螺母和螺钉与连接板、导杆结合成一个刚性的整体。
该机构工作时通过调整限位座和微调螺母使模具在低压锁模时微开一个指定的间隙,在第一次锁模时,限位油缸起压,在锁模力不超过限位油缸压力时,模具就会被该机构顶开一个指定的间隙。
限位油缸系统和限位座系统采用独立模块化设计,可以在组件安装好后直接装到机板上;两部分的安装位置通用,可以互换位置;在两部分接触处使用可更换的垫片,方便维修和调试。
本实用新型系统结构简单紧凑、动作快速、稳定,可靠性高且易于控制;本实用新型满足了节能、节省原料、快速、高效、优质的注塑成型生产要求,同时原料和设备投资成本低廉,提高了产品的附加值。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A-A向的剖面示意图;
注:该结构在动、定模板41两侧面对称布置,附图仅表示一侧。
具体实施方式
为能进一步了解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技术手段以及所达到的具体目的、功能,下面结合附图与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本实用新型相关结构由定模板41两侧的限位油缸系统30和动模板42两侧的限位座系统31组成,其中限位油缸系统30包括以下零部件:联体缸1、活塞2、活塞杆3、前盖4、微调座5、微调螺母6、垫片7;限位座系统31包括以下零部件:微调垫片8、连接板9、带锁紧槽圆螺母10、调整杆11、压盖12、垫环13、调整螺母14、固定座15、分度盘16、小齿轮座17、轴承18、小齿轮19、齿轮箱20、油马达21、限位板22、键23、铜套24、导杆25。
限位油缸系统30由联体缸1上的安装孔固定在定模板41上,每个联体缸包括三个小油缸,每个小油缸内装有活塞2和活塞杆3,每个油缸外面有一个起限位作用的前盖4;每个联体缸中间的小油缸前盖上装有一个微调座5,微调座5上装有一个微调螺母6,微调座5和微调螺母6上的螺纹牙可用于模具间隙的微调,利用微调螺母6上的刻度可以对调整的间隙进行精确控制;该部分工作时无杆腔起压将活塞2推向前盖4直至二者完全贴合,此时与活塞2连在一起的活塞杆3就会伸出一个固定的长度,从而使每一侧三根活塞杆3伸出的长度一致,同时在油缸卸压后活塞杆3能被外力轻松推退,每个活塞杆3的端面装有便于更换的垫片7,方便维修。
限位座系统31由固定座15上的安装孔固定在动模板42上,固定座15上装有齿轮箱20,齿轮箱20上安装有驱动部件油马达21,油马达21可以驱动安装在小齿轮座17和轴承18上的小齿轮19通过齿轮啮合带动调整螺母14转动,装在固定座15内的垫环13对调整螺母14起到耐磨的作用,装在固定座15上的压盖12则对调整螺母14起到限位的作用,调整螺母14转动时通过调整螺母14的内螺纹和与之配合的调整杆11的外螺纹可以带动调整杆11前后运动,调整杆11尾部装有限位板22作为调整杆11的前限位,连接板9与压盖12接触时则为后限位,小齿轮座17外面装有分度盘16可监控小齿轮的转动;调整杆11从调整螺母14中穿过,然后利用带锁紧槽圆螺母10和键23与连接板9固定在一起,连接板9上与限位油缸上的垫片7接触的部分装有可更换的微调垫片8,方便维修;两根导杆25通过螺钉与连接板9固定在一起,固定座15内装有铜套24供导杆25穿过。
经过正确的调整后,限位油缸系统30和限位座系统31能在第一次锁模时将模具精确的顶开一个所需要的间隙,在第二次锁模时又可以通过限位油缸卸压利用外力轻松的消除此间隙;利用前盖4对活塞2进行限位的限位油缸能保证三根活塞杆3伸出一样长,且油缸卸压后活塞杆3在外力作用下能被轻松推退。
利用微调座5和微调螺母6能对所有模具的微开间隙进行调整;可以通过更换微调垫片8的方式来对特定模具的微开间隙进行调整;限位座系统31中的调整杆11、连接板9以及导杆25在油马达21的驱动下可以前后运动,并在微调机构的帮助下找到一个合适的位置来进行第一次锁模。
第一次锁模时模具微开间隙的调整方法如下:
a.装好模具,利用油马达21目测将动模板42限位座系统31中的连接板9外端面退到明显低于模具厚度;
b.将微调螺母6退到底,以保证联体缸1的无杆腔起压时活塞杆3上的垫片7能完全伸出微调螺母6的外端面;
c.锁模,并将机器高压缸起压到第一次锁模所需压力(大小根据不同制品的注塑工艺而定);
d.联体缸1的无杆腔起压,并保持压力;
e.启动油马达21使连接板9前进,使垫片7与微调垫片8完全合拢,然后停止油马达21;
f.保持联体缸1的无杆腔的压力,人工将微调螺母6旋到与连接板9完全贴和,记下此时微调螺母6与微调座5基准线对齐的刻度作为调整的基准点;
g.将联体缸1的无杆腔卸压,然后利用微调螺母6和微调座7上的刻度人工将微调螺母向后旋退各模具所需的间隙(此间隙调整范围为0~3.5mm,调整精度为每小格0.05mm);
h.启动油马达21使连接板9前进,顶退限位油缸活塞杆7,使微调螺母6与连接板9再次完全贴和;
i.关闭马达。
此时机器再在二次锁模状态下动作时,模具就会在第一次锁模时微开一个刚才调整的间隙。在调整好间隙后记下动模板42前后分度盘16的刻度位置,通过分度盘16可以监控微调间隙的保持情况,在调试产品时根据产品的实际要求,可再次根据微调螺母旋出和旋进的位置重新进行调整(微调螺母旋出模具间隙减小,微调旋进模具间隙加大)。重新调整时进行步骤a、c,人工重新调整微调螺母6,进行步骤h、i即可。
针对常用模具还可以通过更换微调垫片8的方式来调整间隙,具体方法如下:加工六个比微调垫片8厚该模具所需微开间隙厚度的垫片,调整时用薄垫片执行a、b、c、d、e步骤,然后更换厚垫片即可。
本实用新型采用模块化设计,结构简单有效,安装维修方便,能精确的调整、控制和保持第一次锁模所需的间隙,同时在第二次锁模时可以轻松消除第一次锁模的间隙,配以快速响应的增压油路进行第二次快速增压和高压锁模时,能顺利、稳定的进行二次锁模动作。
本实用新型已如专利说明书及图式内容,制成实际样品且经由多次连续使用测试,证明能达到其所预期之目的及功效,实用性价值乃勿庸置疑。
以上所举实施例仅用为方便举例说明本实用新型,并非对本实用新型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所提技术特征的范围内,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技术内容做出局部更改或修饰的等效实施例,并且未脱离本实用新型的技术特征内容,均仍属于本实用新型技术特征的范围内。

Claims (6)

1、一种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包括有:限位油缸系统(30)与限位座系统(31),其特征在于:限位油缸系统(30)由对称布置在定模板(41)两侧的六个限位油缸组成,每侧三个油缸共用一个联体缸(1),限位油缸系统(30)由联体缸(1)上的安装孔固定在定模板(41)上,每个联体缸(1)包括三个小油缸,每个小油缸内装有活塞(2)和活塞杆(3),每个油缸外面有设有一个起限位作用的前盖(4);限位座系统(31)由对称布置在动模板(42)两侧的两个一样的限位座组成,每个限位座的固定座(15)固定在动模板(42)上,固定座(15)上装有齿轮箱(20),齿轮箱(20)上安装有驱动部件油马达(21),油马达(21)驱动安装在小齿轮座(17)和轴承(18)上的小齿轮(19),油马达(21)带动齿轮箱(20)中的小齿轮(19)转动,小齿轮(19)通过齿轮啮合带动调整螺母(14)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个联体缸中间的小油缸前盖(4)上装有一个微调座(5),微调座(5)上装有一个微调螺母(6),每个活塞杆(3)的端面装有便于更换的垫片(7)。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联体缸(1)固定在定模板(41)上,每个油缸包括活塞(2)、活塞杆(3)、前盖(4)、活塞杆垫片(7)以及由联体缸(1)提供的缸体,这些油缸的无杆腔为压力油腔,有杆腔为无油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每侧的中间那个油缸的前盖(4)上还安装有一个由微调座(5)和微调螺母(6)组成的微调装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15)内装设有垫环(13),固定座(15)上设有对调整螺母(14)起到限位作用的压盖(12),调整杆(11)尾部装有作为调整杆(11)前限位的限位板(22),小齿轮座(17)外面装有分度盘(16)。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调整杆(11)从调整螺母(14)中穿过,然后利用带锁紧槽圆螺母(10)和键(23)与连接板(9)固定在一起,连接板(9)上与限位油缸上的垫片(7)接触的部分装有可更换的微调垫片(8),两根导杆(25)通过螺钉与连接板(9)固定在一起,固定座(15)内装设有供导杆(25)穿过的铜套(24)。
CNU2008202002389U 2008-09-08 2008-09-08 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7990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002389U CN201279903Y (zh) 2008-09-08 2008-09-08 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2002389U CN201279903Y (zh) 2008-09-08 2008-09-08 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79903Y true CN201279903Y (zh) 2009-07-29

Family

ID=4092679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2002389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79903Y (zh) 2008-09-08 2008-09-08 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79903Y (zh)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75433C (zh) 复合式锁模装置的模厚调整方法及装置
CN209832444U (zh) 内螺纹旋转脱模结构
CN2789004Y (zh) 注塑机抱闸式锁模机构
CN102328411A (zh) 模具推板复位机构
CN201800204U (zh) 一种带内螺纹型芯高度调节机构的注塑模具
US8328547B2 (en) Injection foam molding machine and method of injection foam molding
CN101804682B (zh) 二次模压模内装饰注塑成型方法
CN202934768U (zh) 一种精密塑料斜齿轮模具
CN102358009A (zh) 注塑模螺纹抽芯机构
CN102241112B (zh) 一种导光板的注塑成型模具
CN209240364U (zh) 一种立式双色注塑机
CN202213119U (zh) 多动模电动数控压铸机
CN201279903Y (zh) 注塑机二次锁模结构
CN101637952A (zh) 金属模安装模具、金属模保持构件以及合模装置
CN201761029U (zh) 一种生产注塑面板用的模具
CN101391476B (zh) 一种用于实现单型腔双射模的复合型抽芯装置
JP5114093B2 (ja) 射出発泡成形機及び射出発泡成形方法
CN202241852U (zh) 模具推板复位机构
CN202129950U (zh) 注塑模螺纹抽芯机构
CN211221981U (zh) 一种丁基胶板挤出装置
CN203611429U (zh) 一种注塑模具行程限位机构
CN207630567U (zh) 一种复合材料成形机的抱闸机构及复合材料成形机
CN103170622A (zh) 粉末冶金模架上三冲装置
CN219405298U (zh) 带有模板锁紧及开合模功能的复位机构
CN203209688U (zh) 粉末冶金模架上三冲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SS Succession or assignment of patent right

Free format text: FORMER OWNER: DONGGUAN HUADA MACHINERY CO., LTD.

C4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or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ADDRESS; FROM: 523070 NO. 15, JIANSHE ROAD, NANCHENG DISTRIC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O: 523118 ZHOUWU VILLAGE, DONGCHENG DISTRICT, DONGGUAN CITY, GUANGDONG PROVINCE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110310

Address after: 523118, Zhou Village, Dongguan, Guangdong, Dongcheng District

Patentee after: Donghua Machinery Ltd.

Address before: 523070 No. 15, Jianshe Road, Nancheng District, Guangdong, Dongguan

Co-patentee before: Dongguan Huada Machinery Co., Ltd.

Patentee before: Donghua Machinery Ltd.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29

Termination date: 201609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