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72213Y - 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 - Google Patents

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72213Y
CN201272213Y CNU2008201031581U CN200820103158U CN201272213Y CN 201272213 Y CN201272213 Y CN 201272213Y CN U2008201031581 U CNU2008201031581 U CN U2008201031581U CN 200820103158 U CN200820103158 U CN 200820103158U CN 201272213 Y CN201272213 Y CN 20127221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ivot
articulated
bus
bracket
popp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0315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姜永久
陆军
蒲延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men Golden Dragon Bu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Xiamen Golden Dragon Bu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men Golden Dragon Bus Co Ltd filed Critical Xiamen Golden Dragon Bus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0315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7221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7221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7221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Pivots And Pivotal Connections (AREA)

Abstract

一种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其包括连接前车箱的前支架、连接后车箱的后支架及位于前后支架之间的上横梁;其中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通过一枢轴枢接在一起,其中一支架与枢轴之间设有关节轴承。由于本实用新型铰接盘前后支架是相互套置在一起后,并由枢轴枢接,两支架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厚度,使相互之间的连接配合更加节省空间;另外在枢轴上关节轴承的设置,使两支架之间除水平面上转动的自由度之外仍具有在垂直面上转动的自由度,可以适配底盘较低的公交车,完全可以保证铰接盘的正常功能。另外,上横梁与前支架枢接的枢轴上亦设有关节轴承,可令上横梁相对前支架及后支架之间都具有在垂直面上转动的自由度,以保障折篷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有关一种连接两节车箱的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
背景技术
中国城市道路资源持续紧张的趋势日益严重,如何能使城市的交通“快”起来、“通”起来,大的对策必须是把有限的道路资源优先分配给利用道路资源最有效的交通方式,即能够最大容量的为人们出行服务的交通方式-公共交通的方式。而城市公交车为增大容量,具有多节车箱的公交车仍被广泛应用。随着科技的进步,公交车的各种设施亦朝向科技化及人性化的方向在发展。
如图1、2所示,为传统的公交车中连接两节车箱的铰接盘结构,其主要由两个支架1′、2′相互活动配合在一起以形成一活动的关节,一是便于车辆在转弯时具有一缩短车身直线长度的功能,二是两节车箱在连接处增加车箱的容客量。两支架1′、2′的活动配合方式是在支架1′的配合处纵向形成有球头座11′,而在支架2′的配合处则纵向连接一球头21′,球头21′配合于球头座11′中以此形成二支架1′、2′之间的“万向”连结,在保证两支架1′、2′之间的枢接关系,同时令二支架1′、2′之间还具有一可实现上下活动的配合关系;另外在支架1′的球头座11′上部形成一枢轴12′,其套置滑动轴承4′枢接于一上横梁3′中部,该上横梁3′位于两支架1′、2′之间,并通过弹性件5′与支架1′、2′连接在一起,以起到对支架1′、2′平衡与缓冲的作用。但是该铰接盘结构却存在有如下缺陷:
1、由于两支架1′、2′之间纵向球头的配合关系,使得公交车的底盘必须具备一定的高度方可满足上述结构,而随着公交车人性化设计的趋势,即公交车的底盘设计在降低以此满足人们便于上车的功能而达人性化的要求,因此上述结构的设计无法实现公交车底盘的降低要求。
2、由于两车箱之间的折篷下部的中部是连接在上横梁3′的端部,但是该上横梁3′与支架1′、2′之间仅具有水平面上的转动自由度,而在垂直面上并无活动的自由度,而两支架1′、2′之间过多的自由度容易令折篷各处的受力不均而易损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其可令公交车实现底盘降低要求的设计。
本实用新型的次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其可保证两节车箱连接处的折篷不易损坏。
为实用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解决方案是:一种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其包括连接前车箱的前支架、连接后车箱的后支架及位于前后支架之间的上横梁;其中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通过一枢轴枢接在一起,其中一支架与枢轴之间设有关节轴承。
所述枢轴上部套置一关节轴承枢接于上横梁的中部。
所述前支架前端中部形成有凹座,凹座令前支架前端形成上下两耳片,在两耳片上设有枢接孔;而后支架的前端对应凹座的高度设有一配合端头,该端头上设有枢接孔;后支架的配合端头是伸置于前支架的凹座中由枢轴枢接。
所述后支架的配合端头与枢轴之间设有关节轴承。
采用上述方案后,由于本实用新型铰接盘前后支架是相互套置在一起后,并由枢轴枢接,两支架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厚度,使相互之间的连接配合更加节省空间;另外在枢轴上关节轴承的设置,使两支架之间除水平面上转动的自由度之外仍具有在垂直面上转动的自由度,可以适配底盘较低的公交车,完全可以保证铰接盘的正常功能。
另外,因为连接折篷的上横梁与前支架枢接的枢轴上亦设有关节轴承,该关节轴承的设置可令上横梁相对前支架及后支架之间都具有在垂直面上转动的自由度,如此可令折篷各处的受力均匀,不易破损,以保障折篷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习用铰接盘结构示意图(俯视);
图2为习用铰接盘结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铰接盘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铰接盘结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3、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铰接盘结构,是包括连接前车箱的前支架1、连接后车箱的后支架2及位于前后支架1、2之间的上横梁3,两车箱之间的折篷下部是连接于前支架1、后支架2及上横梁3的两端;
前支架1与后支架2均为三角架体,其中前支架1前端中部形成有凹座11,则凹座11令前支架1前端形成上下两耳片12、13,在两耳片12、13上设有枢接孔121、131;而后支架2的前端对应凹座11的高度设有一配合端头21,该端头21上设有枢接孔211;
组合时,该后支架2的端头21是伸置于前支架1前端的凹座11中后,一枢轴4依次穿过上耳片12的枢接孔121、端头21的枢接孔211及下耳片13的枢接孔131后由一锁固件锁固,以将前支架1与后支架2枢接在一起;在该枢轴4的上部设有限位块41以便枢轴4的下部用于枢接前支架1与后支架2;而在端头21的枢接孔211中的枢轴4上套置有一关节轴承5,以令后支架2相对该前支架1的垂直面具有一可转动的自由度构成。又在枢轴4的上部套置一关节轴承6枢接于上横梁3的中部的枢接座31上,如此可令上横梁3相对前支架1亦具有在垂直面上转动的自由度。在上横梁3与各支架1、2之间还设有弹性元件7以起到对前支架1、后支架2的平衡与缓冲作用。
综上,本实用新型的公交车铰接盘结构其相对习用的铰接盘结构具有如下优点:
1、可以适配底盘较低的公交车,因为前后支架1、2是相互套置在一起后,并由枢轴4枢接,则两支架1、2可以充分利用自身的厚度,使相互之间的连接配合更加节省空间;另外在枢轴4上关节轴承5的设置,使两支架1、2之间除水平面上转动的自由度之外仍具有在垂直面上转动的自由度,完全可以保证铰接盘的正常功能。
2、保障折篷的使用寿命,因为连接折篷的上横梁3与前支架1枢接的枢轴4上亦设有关节轴承6,该关节轴承6及并节轴承5的设置可令上横梁3相对前支架1及后支架2之间都具有在垂直面上转动的自由度,如此可令折篷各处的受力均匀,不易破损,以保障折篷的使用寿命。

Claims (4)

1、一种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其包括连接前车箱的前支架、连接后车箱的后支架及位于前后支架之间的上横梁;其特征在于:前支架与后支架之间通过一枢轴枢接在一起,其中一支架与枢轴之间设有关节轴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其特征在于:枢轴上部套置一关节轴承枢接于上横梁的中部。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前支架前端中部形成有凹座,凹座令前支架前端形成上下两耳片,在两耳片上设有枢接孔;而后支架的前端对应凹座的高度设有一配合端头,该端头上设有枢接孔;后支架的配合端头是伸置于前支架的凹座中由枢轴枢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其特征在于:后支架的配合端头与枢轴之间设有关节轴承。
CNU2008201031581U 2008-07-22 2008-07-22 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7221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31581U CN201272213Y (zh) 2008-07-22 2008-07-22 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31581U CN201272213Y (zh) 2008-07-22 2008-07-22 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72213Y true CN201272213Y (zh) 2009-07-15

Family

ID=408825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031581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72213Y (zh) 2008-07-22 2008-07-22 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7221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4690B (zh) * 2010-01-04 2013-03-06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CN105150786A (zh) * 2015-08-24 2015-12-16 太仓澄天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铰接式客车机械连接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34690B (zh) * 2010-01-04 2013-03-06 伊卡路斯(苏州)车辆系统有限公司 一种客车铰接棚用等角机构
CN105150786A (zh) * 2015-08-24 2015-12-16 太仓澄天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铰接式客车机械连接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842948U (zh) 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的固定铰连接机构
CN106166975A (zh) 一种汽车座椅折叠桌
CN106080631A (zh) 一种悬挂式单轨车辆贯通道
CN201272213Y (zh) 公交车的铰接盘结构
CN202806813U (zh) 一种捆式行李车
CN205149427U (zh) 两栖车车轮收放装置
CN201205919Y (zh) 橡胶式轴箱悬挂装置
CN110435705B (zh) 一种单轴游览列车铰接系统
CN202641461U (zh) 车载卧铺结构
CN101498177B (zh) 折叠舞台
CN201055147Y (zh) 行李椅
CN202806814U (zh) 一种用于折叠式行李车的双x组件和一种行李车
CN201646747U (zh) 一种翻转式列车桌
CN202882527U (zh) 一种双边开启式车顶帐篷
CN204838689U (zh) 一种可折叠的公交站台座椅
CN101190370A (zh) 折叠式跑步机
CN103587562A (zh) 一种捆式行李车
CN208947143U (zh) 一种座椅及交通工具
CN108146407B (zh) 一种带自适应支撑机构的移动平台
CN207595111U (zh) 一种防倒共享单车
CN207631258U (zh) 一种用于轨道车辆的座椅
CN201646283U (zh) 一种压路机前后车架的铰接结构
CN207728039U (zh) 一种新型公交停靠台
CN218092358U (zh) 一种车顶帐篷
CN215752390U (zh) 一种轨道车辆座椅的可折叠桌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715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