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59998Y - 电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电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59998Y
CN201259998Y CNU2008201890941U CN200820189094U CN201259998Y CN 201259998 Y CN201259998 Y CN 201259998Y CN U2008201890941 U CNU2008201890941 U CN U2008201890941U CN 200820189094 U CN200820189094 U CN 200820189094U CN 201259998 Y CN201259998 Y CN 20125999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main part
electric connector
accepting groov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89094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垚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otes Guangzhou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otes Guangzhou Co Ltd filed Critical Lotes Guangzhou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89094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5999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5999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5999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上设有至少一舌板,舌板内设有多数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第一收容槽恰对应位于第二收容槽下方,舌板于第二收容槽上方凹设有一让位空间;多数第一端子,其前端延伸一第一主体部对应进入一第一收容槽内;多数第二端子,其前端延伸一第二主体部,第二主体部前端向下延伸形成一接触端,该第二主体部进入让位空间恰容许接触端行经第一主体部的最高点上方,以及该第二主体部进入第二收容槽内恰使接触端进入第二收容槽前端定位。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舌板于第二收容槽上方凹设有让位空间,第二主体部进入让位空间恰容许接触端行经第一主体部的最高点上方,因此端子间不会相互干涉,避免损伤端子。

Description

电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随着电连接器的日益发展,电连接器中往往设置多个端子组,如公告号为329887的台湾专利揭示了一种电连接器,包括一第一本体、组装于所述第一本体上方的一第二本体、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的一第一端子组、以及设于所述第二本体上的一第二端子组,所述第一本体设有一舌板,所述第一端子组包括有多个第一端子和多个第二端子,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和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共同设于所述舌板的第一侧,且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位于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上方。由于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都弯折设置,且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于所述舌板中,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接触部最高点高于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接触部的最低点,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对应装入所述舌板的收容槽过程中很容易相互干涉碰撞,因此在装设所述第一端子组时,首先将所述第一端子由所述第一本体后侧装入所述舌板的下排收容槽中,将所述第二端子由所述舌板上侧装入所述舌板的上排收容槽中,再将一盖体扣设于所述第一本体上,然后再将所述第二本体组装至所述第一本体的盖体上方,依照所述第一端子组的组装方法再装入所述第二端子组,如此可以防止因所述端子之间相互干涉碰撞而损坏端子或者无法组装端子,但是此种方法安装步骤较多,组装过程繁琐浪费时间,如果一部分配合不当,则对其后面安装的部分造成很大的影响。
又如另一种习用技术中的电连接器,其包括一绝缘本体及收容于该绝缘本体上的多数第一端子和第二端子,该绝缘本体上设有两个舌板,每一舌板上都设有一排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所述第一收容槽恰对应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下方,且与所述第二收容槽至少部分连通,所述第一端子前端延伸形成一第一主体部设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中,所述第二端子前端延伸形成一第二主体部设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中,所述第二主体部的最低点低于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最高点。为了避免该等第一端子的第一主体部和该等第二端子的第二主体部分别对应装入所述舌板的第一收容槽和第二收容槽过程中发生干涉碰撞,该等第一端子的第一主体部由所述舌板的后侧分别对应插入该等第一收容槽中,该等第二端子的第二主体部由所述舌板的前侧对应插入该等第二收容槽中,如此,以防止该等第一端子和该等第二端子之间发生过多的干涉而使得该等第一端子和该等第二端子损坏。但是此种组装方法对由所述舌板的前侧插设的该等第二端子形状要求比较高,所述第二端子在插设之前不能有太大弯折,减小了所述第二端子的弹性;而且所述第二端子在插设后需要二次折弯才能够连接至电路板,而二次折弯不但使得所述第二端子容易损伤,同时使得所述第二端子的组装复杂,浪费了组装时间。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新的电连接器,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设计一种端子组装容易,且端子之间不容易发生干涉的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其上设有至少一舌板,所述舌板内设有多数相邻之第一收容槽和多数相邻之第二收容槽;至少一所述第一收容槽恰对应位于至少一所述第二收容槽下方,且与所述第二收容槽至少部分连通,又所述第二收容槽前端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前方,所述舌板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上方凹设有一让位空间;多数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前端延伸一第一主体部对应进入一所述第一收容槽内;多数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前端延伸一第二主体部,以及所述第二主体部前端向下延伸形成一接触端,该第二主体部进入所述让位空间恰容许所述接触端行经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最高点上方,以及该第二主体部进入所述第二收容槽内恰使所述接触端进入所述第二收容槽前端定位,且所述接触端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前端,恰通过所述第一主体部最高点的水平延伸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所述舌板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上方凹设有一让位空间,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主体部进入所述让位空间恰容许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端行经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主体部的最高点上方,因此使所述第二端子的的第二主体部和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主体部不会相互干涉,避免损伤该等第一端子和该等第二端子,同时该等第一端子和该等第二端子是自所述舌板后方向前装入所述舌板中,因此该等第一端子和该等第二端子不用二次折弯,从而令组装过程简单,提高组装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另一视角立体图;
图3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端子和绝缘本体的配合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端子和绝缘本体沿A-A方向的剖视图;
图5为图1所示电连接器的部分端子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图6为图5所示电连接器的端子继续组装于绝缘本体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作进一步说明。
请参照图1至图6,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包括一绝缘本体1、收容于该绝缘本体1内的多数端子2、装设固定于该绝缘本体1上的一后塞3,以及包覆于该绝缘本体1外的一壳体4。
请参照图1、图3和图4,所述绝缘本体1具有一基部10,由该基部10包括一前壁101、一后壁102、一顶壁103以及两侧壁104。所述基部10自其前壁101向前延伸设有一隔板11、一第一舌板12及一第二舌板13,所述第一舌板12和所述第二舌板13分别位于该隔板11的下方和上方。
所述第一舌板12内设有多数相邻的第二收容槽121和多数相邻的第一收容槽122,该第二收容槽121和该第一收容槽122相互连通,所述第一收容槽122对应位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21下方,所述第二收容槽121长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22。所述第一舌板12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22前侧设有一抵持块1220,用以抵持所述第一端子22,所述抵持块1220一侧设有一导向面1221(如图5),以导引所述第一端子22抵持于所述抵持块1220上。所述第二收容槽121前端下凹形成一凹槽1120和一与该凹槽1120相连通的挡止槽1211,该凹槽1120和该挡止槽1211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122前方。所述挡止槽1211用以挡止所述第二端子21,所述挡止槽1211于其前壁形成一第一挡止侧1212,以及所述挡止槽1211于其上壁形成一第二挡止侧1213,所述挡止槽1211于与所述凹槽1210相连处设有一导引面1214,以导引所述第二端子21进入所述挡止槽1211。所述第一舌板12于所述第二收容槽121上方凹设有一让位空间123,该让位空间123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21相连通,所述让位空间123贯穿至所述第一舌板12顶面,且沿所述第一舌板12通向所述基体10的后壁102。所述第二舌板13的长度长于所述第一舌板12,其于结构与所述第一舌板12结构相同,因此不再重复描述。
所述基部10贯穿其前壁101和后壁102设有多数第二固持槽106和第一固持槽107,所述第二固持槽106与所述第二收容槽121对应连通,用以固持所述第二端子21,所述第一固持槽107与所述第一收容槽122对应连通,用以固持所述第一端子22,所述让位空间123位于所述第二固持槽106上方。所述后壁102向所述基部10内凹设出一容纳空间105,该容纳空间105的左右两个内侧壁分别设有一卡持块1050和一卡持槽1051,以组装所述后塞3,该卡持块1050位于该卡持槽1051上方,该卡持槽1051位于该容纳空间105的内侧壁底部。所述顶壁103上设有一凹陷部1030。所述两侧壁104分别设有一卡块1040,该凹陷部1030和该卡块1040用以配合所述壳体4。
请参照图1、图4至图6,该等端子2包括一组第一端子22、一组第二端子21、一组第三端子23以及一组第四端子24,所述第一端子22与所述第三端子23规格相同,所述第二端子21与所述第四端子24规格相同,所述第一端子22包括一第一主体部220及由该第一主体部220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焊接部221;所述第二端子21包括一第二主体部210及由该第二主体部210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二焊接部211;所述第三端子23包括一第三主体部230及由该第三主体部230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三焊接部231;所述第四端子24包括一第四主体部240及由该第四主体部240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第四焊接部241。该等第一端子22的第一主体部220和该等第二端子21的第二主体部210设于所述第一舌板12内,该等第三端子23的第三主体部230和该等第四端子24的第四主体部240设于所述第二舌板13内,该等第四主体部240、该等第三主体部230、该等第二主体部210及该等第一主体部220设于所述绝缘本体1中依序呈上下四排设置,且每一所述第一端子22的第一主体部220和每一所述第二端子21的第二主体部210对应位于同一垂直面(如图4),以及每一所述第三端子23的第三主体部230和每一所述第四端子24的第四主体部240对应位于同一垂直面(如图4),另,该等第一焊接部221、该等第二焊接部211、该等第三焊接部231及该等第四焊接部241露于所述绝缘本体1外依序呈前后四排设置。
对于所述第二端子21,所述第二主体部210包括一与所述第二焊接部211相连的第二固持部2101、自该第二固持部2101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一连接部2102及自该连接部2102前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的一接触端2103,所述第二固持部2101的宽度宽于所述连接部2102和所述接触端2103,所述第二固持部2101固持于所述第二固持槽106中,从而将所述第二端子21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所述接触端2103与对接组件(未图示)相导接,所述接触端2103于弯折处形成所述第二主体部210的最低点a,该接触端2103抵持于该挡止槽1211的第一挡止侧1212,以防止所述第二端子21过度向前穿出,该接触端2103抵持于该挡止槽1211的第二挡止侧1213,以防止所述第二端子21过度向上翘起。所述第二焊接部211用于焊接于电路板上。
对于所述第一端子22,所述第一主体部220包括一与所述第一焊接部221相连的第一固持部2200、自该第一固持部2200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一弹性部2201、自该弹性部2201前端向前延伸形成的一接触部2202及该接触部2202前端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的一抵持部2203。所述第一固持部2200的宽度宽于所述弹性部2201和所述接触部2202,所述第一固持部2200固持于所述第一固持槽107中,从而将所述第一端子22固持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所述弹性部2201自所述第二固持部2200前端斜向上延伸再斜向下弯折延伸而形成,所述弹性部2201用以提供所述第一端子22弹性,且所述弹性部2201的弯折处为所述第一主体部220的最高点b,所述接触部2202呈弧状,以与对接组件(未图示)相导接,所述抵持部2203抵持于所述抵持块1220上。所述第一焊接部221用于焊接于电路板上。
所述第三端子23结构与所述第一端子22结构相同,所述第四端子24结构与所述第二端子21结构相同,因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照图1,所述后塞3用以固定所述端子2,其设有四排用以限定所述端子2的限定槽31,该等限定槽31由上到下呈阶梯状排布,所述后塞3的两侧部30分别设有一组装槽302,用以配合所述绝缘本体1的卡持块1050,所述两侧部30的底端还分别设有一卡持肋301,以配合所述容纳空间105内的卡持槽1051,进而将所述后塞3装设固定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
请参照图1和图2,所述壳体4包括一外壳41、一前壳42和一后壳43。该外壳41具有一收容空间410以容纳该绝缘本体1,该外壳4的顶面411和两侧面412都分别设有两弹片4110,其两侧面412分别向下延伸两个以焊接电路板(图未示)的插脚4120,两所述侧面412上还分别设有一卡口4121,用来卡持该绝缘本体1侧壁上的卡块1040。该前壳42具有一开口420,该开口420用来收容该隔板11,该前壳42的顶面和底面均设有两抵持片421,以稳定配合该隔板11。该后壳43顶端设有一弯折片430,两侧边分别向前延伸出一卡持部431,以卡持所述外壳41。
请参照图4至图6,为该等端子2组装于所述绝缘本体1上的过程。首先,组装该等第一端子22,将该等第一主体部220分别对应组装于所述第一舌板12内,使得所述第一主体部220通过所述基部10的第一固持槽107进入对应的所述第一收容槽122内,所述接触部2202露出所述第一收容槽122,以与对接组件(未图示)相导接,所述抵持部2203抵持于所述抵持块1220上方,防止所述第一端子22掉落;其次,组装该等第二端子21,将所述第二端子21的第二主体部210由所述让位空间123处插入,向前推动所述第二端子21一定距离,所述接触端2103行经所述第一主体部220的最高点b上方(即此时所述让位空间123到所述接触端2103的距离,小于所述让位空间123到所述弹性部2201的距离)因此所述接触端2103与所述折弯部2201不接触,继续向前推动所述第二端子21一定距离,所述接触端2103行经所述抵持部2203上方,因此所述接触端2103与所述抵持部2203不干涉,当所述第二固持部2200固持于所述第二固持槽107,由于所述第二固持部2101的宽度宽于所述连接部2102和所述接触端2103,故所述第二端子21向前推不动了,此时,将所述第二端子21向下按至所述第二主体部210进入所述第二收容槽121内,使得所述第二端子21的接触端2103抵持于所述挡止槽1211,此时,所述接触端2103通过所述第一主体部220最高点b的水平延伸面,即所述接触端2103局部位于所述第二主体部220最高点b的水平延伸面R上(如图6),所述凹槽1120的上壁压住所述接触端2103与所述连接部2102的弯折处;然后,组装该等第三端子23,该等第三端子23组装于所述第二舌板13的情况与该等第一端子22组装于所述第一舌板12相同,因此不再重复描述;最后,组装该等第四端子24,该等第四端子24组装于所述第二舌板13的情况与该等第二端子21组装于所述第一舌板12相同,因此不再重复描述。
请参照图1至图3,当所述端子2在所述绝缘本体1中组装完毕后,将所述后塞3由所述绝缘本体1的容纳空间105的下侧向上安装,将其上的四排所述限定槽31分别对准各排安装后的该等端子2,其两侧的所述组装槽302对准所述容纳空间105内的卡持块1050,进而向上推动所述后塞3,使得该等第一焊接脚221、该等第二焊接部211、该等第三焊接部231及该等第四焊接部241固定于所述后塞3中且均在所述后塞3的下方显露出来,使得所述容纳空间105内的卡持块1050进入所述组装槽302内,以防止所述后塞3前后晃动,使得所述后塞3两侧的卡持肋301卡入所述卡持槽1051中,以在竖直方向上固定所述后塞3;再将所述前壳42的开口420套持在所述绝缘本体1的隔板11上,其顶面和底面的所述抵持片421抵持于所述隔板11上;然后所述外壳41遮覆于上述组装后的绝缘本体1外,使得上述组装后的绝缘本体1收容于所述外壳41的收容空间410内,所述外壳4的侧壁412的两卡口4121分别卡持在所述绝缘本体1两侧的卡块1040上;最后将所述后壳43由所述绝缘本体1后壁102组装至所述绝缘本体1,该弯折片430伸入该凹陷部1030内,两卡持部431分别对应卡持于该外壳41的两侧壁412上,至此组装好该电连接器。
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的好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通过两舌板分别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上方凹设有一所述让位空间,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主体部进入所述让位空间恰容许所述第二端子的接触端行经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主体部的最高点上方,所述第四端子与所述第二端子情况也是一样的,因此使该等端子间不会相互干涉,避免损伤该等端子,同时该等端子是自舌板后方向前装入舌板中,因此该等端子不用二次折弯,从而令组装过程简单,提高组装效率。
2.由于所述绝缘本体内设有多数固持槽,可在上下方向分别对应固定该等端子,且该等端子的焊接部均插于所述后塞,能够在前后方向上限制该等端子的移动,该等端子在所述绝缘本体的固持槽中,本身会左右限定,因此该等端子省去铆和定位工序,在各方向上仍能够受到限制,使组装过程简单。
3.本实用新型电连接器采用三件式外壳,便于根据各部分的重要性随机取材,有利于加工,并且可以有效地控制成本。

Claims (10)

1.一种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绝缘本体,其上设有至少一舌板,所述舌板内设有多数相邻之第一收容槽和多数相邻之第二收容槽;
至少一所述第一收容槽恰对应位于至少一所述第二收容槽下方,且与所述第二收容槽至少部分连通,又所述第二收容槽前端位于所述第一收容槽前方,所述舌板于所述第二收容槽上方凹设有一让位空间;
多数第一端子,该第一端子前端延伸一第一主体部对应进入一所述第一收容槽内;
多数第二端子,该第二端子前端延伸一第二主体部,以及所述第二主体部前端向下延伸形成一接触端,该第二主体部进入所述让位空间恰容许所述接触端行经所述第一主体部的最高点上方,以及该第二主体部进入所述第二收容槽内恰使所述接触端进入所述第二收容槽前端定位,且所述接触端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前端,恰通过所述第一主体部最高点的水平延伸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本体具有一基部,所述舌板自该基部前端延伸形成,该等第一端子和该等第二端子通过所述基部进入所述舌板内。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连接器还设有一对应所述基部后端的后塞,以定位所述第二端子和所述第一端子。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让位空间沿所述舌板通向所述基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主体部前端向上弯折形成一抵持部,所述舌板于所述第一收容槽一侧设有一抵持块对应所述抵持部,所述抵持部抵持于所述抵持块上。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主体部进入所述让位空间恰容许所述接触端行经所述抵持部上方。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端子自所述第一主体部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一焊接部,所述第二端子自所述第二主体部后端向下弯折延伸形成一第二焊接部,该等第一焊接部与该等第二焊接部露于所述绝缘本体外呈前后两排设置,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每一所述第一端子的第一主体部和每一所述第二端子的第二主体部对应位于同一垂直面。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收容槽前端下凹形成一凹槽及一定位所述接触端的挡止槽,所述挡止槽与所述凹槽相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挡止槽于与所述凹槽相连处设有一导引面,以导引所述第二端子进入所述挡止槽。
CNU2008201890941U 2008-08-25 2008-08-25 电连接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5999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890941U CN201259998Y (zh) 2008-08-25 2008-08-25 电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890941U CN201259998Y (zh) 2008-08-25 2008-08-25 电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59998Y true CN201259998Y (zh) 2009-06-17

Family

ID=407742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89094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59998Y (zh) 2008-08-25 2008-08-25 电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5999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72180B2 (en) 2009-11-26 2011-07-05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509937A (zh) * 2011-11-01 2012-06-20 深圳市正耀科技有限公司 双层插座连接器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972180B2 (en) 2009-11-26 2011-07-05 Lotes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
CN102509937A (zh) * 2011-11-01 2012-06-20 深圳市正耀科技有限公司 双层插座连接器
CN102509937B (zh) * 2011-11-01 2013-12-25 深圳市正耀科技有限公司 双层插座连接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4885173B2 (ja) ソケットコネクタ
CN201029143Y (zh) 电连接器
CN201868687U (zh) 电连接器
CN201741832U (zh) 电连接器
CN202513383U (zh) 线缆连接器组件
CN105406254A (zh) 电连接器
CN201498668U (zh) 电连接器
CN2572606Y (zh) 电连接器
CN201576789U (zh) 卡缘连接器
CN104716476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104716492A (zh) 电连接器
CN201259998Y (zh) 电连接器
CN102055103B (zh) 模组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以及端子模组及其组装方法
CN202034569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201171124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4716485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4481191U (zh) 插头连接器及电连接器组合
CN203660181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3521776U (zh) 插座连接器及其料带
CN201392942Y (zh) 插头连接器
CN201171120Y (zh) 插座连接器
CN201430229Y (zh) 电连接器
CN101299506B (zh) 电连接器的组装方法
CN201270298Y (zh) 电连接器
CN102456974A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