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58393Y - 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258393Y CN201258393Y CNU2008200957380U CN200820095738U CN201258393Y CN 201258393 Y CN201258393 Y CN 201258393Y CN U2008200957380 U CNU2008200957380 U CN U2008200957380U CN 200820095738 U CN200820095738 U CN 200820095738U CN 201258393 Y CN201258393 Y CN 20125839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heel disc
- yarn
- wheel
- throat
- following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Knitting Mach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涉及纺织技术。包括上轮盘、下轮盘、轮颈,上轮盘、下轮盘平行设置,轮颈向上轮盘、下轮盘的圆心收拢呈短圆柱状,轮颈与上轮盘、下轮盘紧固连接或整体成型为一体;在上轮盘、下轮盘之间竖直交叉安装纱线支撑体;所述纱线支撑体呈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其竖直直角边紧固安装于轮颈,且轮颈的中圈作为缠绕纱线的底圈整圈外露。具有突出的优点:将纱线支撑体设计为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纱线与纱线支撑块的接触面积增大,单位面积上纱线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对纱线的磨损减小,纱线中的纤维不会因摩擦遭损坏而断线;轮颈的中圈作为缠绕纱线的底圈整圈外露,纱线支撑缠绕在轮颈的中圈,使送纱速率稳定。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尤指一种安装于圆编机上的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
背景技术
本送纱轮涉及送纱技术。与本申请有关的送纱轮安装在圆盘针织机上,用以输送纱线以利后续布料的制程。本公司于2007年5月28日申请了“一种交叉结构的耐用送纱轮”(200720120340.3)的专利并获得专利权。该送纱轮包括平行设置的上轮盘、下轮盘,在上轮盘、下轮盘之间竖直交叉安装纱线支撑杆,并且上、下交叉安装的纱线支撑杆排成圆圈状。上、下交叉安装的相邻纱线支撑杆的似交点构成一个“虚拟的正多边形的整圈”,纱线便支撑于这个“虚拟的正多边形的整圈”。这种结构不需轮套,克服了因送纱轮设计中存在轮套这一结构所导致的橡胶或塑料的轮套易产生擦痕与变形、轮套需要经常更换、经常停机、耗材耗时、严重影响设备的正常运转、影响产品质量、影响工作效率等不足。在实际应用中,这种结构也存在下述不足缺陷需要进一步改进:
其一,纱线支撑杆的被纱线所缠绕的斜杆(或斜边)呈细杆状,纱线与纱线支撑杆实际上呈点状接触,接触面积很小。尤其在不送纱时,送纱轮继续旋转,纱线在送纱轮表面持续磨擦,斜杆的单位面积上纱线所受到的摩擦力就更大,对纱线的磨损加剧。众所周知,纱线是由多股(一般为10~40股)纤维拧纺而成的,摩擦大,磨损加剧,纤维受损容易断开遭损坏。
其二,上、下交叉安装的相邻纱线支撑杆呈虚拟相交,其虚拟交点构成一个“虚拟的正多边形的整圈”,纱线支撑于这个“虚拟的正多边形的整圈”。可见,这个“虚拟的正多边形的整圈”实际上其内径是不确定的,纱线缠拉得紧时,其内径就小些,纱线缠拉得松时,其内径就大些,这就导致送纱速率及纱线张力不稳定,以致影响纺织品质量。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针对现有技术的上述不足,提供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它能减小纱线与送纱轮间的摩擦,避免纱线因摩擦大导致纤维破坏,还能确保送纱速率及纱线张力稳定,提高纺织品质量。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构造本实用新型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包括上轮盘、下轮盘、轮颈,上轮盘、下轮盘平行设置,轮颈向上轮盘、下轮盘的圆心收拢呈短圆柱状,轮颈与上轮盘、下轮盘紧固连接或整体成型为一体;在上轮盘、下轮盘之间竖直交叉安装纱线支撑体;所述纱线支撑体呈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的竖直直角边紧固安装于或整体成型于轮颈;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的竖直直角边与其斜边的交点超出轮颈的中圈的位置的长度为竖直直角边长度的二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六,使轮颈的中圈作为缠绕纱线的底圈整圈外露;所述中圈为位于轮颈表面的上下轮盘之间的中心圈。
对上述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阐述:
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以上、下轮盘的圆心为对称中心在上轮盘的下盘面、下轮盘的上盘面上等间距放射状排列成环形,其分割数为10至18等分。
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的水平直角边紧固安装于或整体成型于上轮盘的下盘面、下轮盘的上盘面,且顺着上轮盘或下轮盘的径向布列。
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总体轮廓呈直角三角形,并非严格几何意义上的直角三角形,厚板状的三角形的支撑块的斜边靠近竖直直角边的一段沿水平方向圆滑转折伸向轮颈。
厚板状的三角形的支撑块的斜边沿厚度方向呈平缓的弧状。
厚板状的三角形的支撑块的斜边的厚度从轮颈到上轮盘、下轮盘的外圈呈收拢状。
从上述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不难看出,本实用新型送纱轮与纱线接触的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厚度大,并且呈弧形面接触;纱线从上轮盘、下轮盘的外圈进入,被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收拢,实际上支撑、定位、缠绕在轮颈的中圈。
本实用新型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突出的优点:
其一、送纱轮的主要功能在于以稳定的速度及张力将纱线输送到圆盘针织机的编制机构,才能生产出高品质的织品,本实用新型的送纱轮,从根本上革新了摩擦送纱轮的结构——以纱线支撑杆替代原有轮体的颈部及其外套的塑料或橡胶轮套,在此基础上进一步革新:①将纱线支撑杆设计为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纱线与纱线支撑块的支撑接触面积增大(即由点接触变为面接触),单位面积上纱线所受的摩擦力减小,对纱线的磨损减小,纤维不会因摩擦遭损坏而断线;②轮颈的中圈作为缠绕纱线的底圈整圈外露,使得纱线支撑缠绕在实实在在的轮颈的中圈,即纱线支撑缠绕在内径一定的轮颈的中圈,确保送纱速率及纱线张力稳定,产品质量提高。
其二、由于纱线支撑块及轮颈采用高硬度,高强度塑料制作,耐摩性能好,不需经常更换,利于设备长时间稳定运转,促进高质高效生产;
其三,结构简单,易于加工,易于与现有圆编机配套安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3为沿中圈平面剖开的下轮盘、中圈、及其上的纱线支撑体的俯视图,并表示送纱状态;
图4为沿中圈平面剖开的下轮盘、中圈、及其上的纱线支撑体的俯视图,并表示未送纱状态;
图5为纱线缠绕于纱线支撑体及中圈示意图(主视图);
图6为纱线缠绕于纱线支撑体及中圈的轨迹示意图(俯视图);
图7为纱线缠绕于纱线支撑体及中圈轨迹示意图(主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成组上下组合示意图。
图中:1、上轮盘,2、下轮盘,3、轮颈,4、纱线支撑体,41、水平直角边,42、竖直直角边,43、斜边,5、轴孔,6、外圈,7、纱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介绍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包括上轮盘1、下轮盘2、轮颈3,上轮盘1、下轮盘2平行设置,轮颈3向上轮盘1、下轮盘2的圆心收拢呈短圆柱状,轮颈3与上轮盘1、下轮盘2紧固连接或整体成型为一体;在上轮盘1、下轮盘2之间竖直交叉安装纱线支撑体4;所述纱线支撑体4呈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的竖直直角边42紧固安装于或整体成型于轮颈3;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的竖直直角边42与其斜边43的交点超出轮颈3的中圈的位置的长度为竖直直角边42长度的二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六,使轮颈3的中圈作为缠绕纱线的底圈整圈外露;所述中圈为位于轮颈3表面的上轮盘(1)、下轮盘(2)之间的中心圈。
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以上轮盘1、下轮盘2的圆心为对称中心在上轮盘1的下盘面、下轮盘2的上盘面上等间距放射状排列成环形,其分割数为10至18等分。
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的水平直角边41紧固安装于或整体成型于上轮盘1的下盘面、下轮盘2的上盘面,且顺着上轮盘1或下轮盘2的径向布列。
如图2所示,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总体轮廓呈直角三角形,并非严格几何意义上的直角三角形,厚板状的三角形的支撑块的斜边43靠近竖直直角边42的一段沿水平方向圆滑转折伸向轮颈(3)。
厚板状的三角形的支撑块的斜边43沿厚度方向呈平缓的弧状。
厚板状的三角形的支撑块的斜边43的厚度从轮颈3到上轮盘1、下轮盘2的外圈6呈收拢状。
在上轮盘1、下轮盘2的圆心部位开有轴孔5。
如图5、6、7所示,缠绕纱线的轮颈3的中圈在轮颈3的圆柱周侧面上呈微波状,缠绕纱线的实际轨迹呈正多边形。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或者一个为一组单独安装,或者如图8所示两个上下安装为一组,或者多个上下安装为一组。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的上轮盘1、下轮盘2、纱线支撑体3为用高硬度,高强度的塑胶材料制作的结构。
Claims (8)
1、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包括上轮盘(1)、下轮盘(2)、轮颈(3),上轮盘(1)、下轮盘(2)平行设置,轮颈(3)向上轮盘(1)、下轮盘(2)的圆心收拢呈短圆柱状,轮颈(3)与上轮盘(1)、下轮盘(2)紧固连接或整体成型为一体;其特征是:在上轮盘(1)、下轮盘(2)之间竖直交叉安装纱线支撑体(4);所述纱线支撑体(4)呈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的竖直直角边(42)紧固安装于或整体成型于轮颈(3);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的竖直直角边(42)与其斜边(43)的交点超出轮颈(3)的中圈位置的长度为竖直直角边(42)长度的二十分之一至二十分之六,使轮颈(3)的中圈作为缠绕纱线的底圈整圈外露;所述中圈为位于轮颈(3)表面的上轮盘(1)、下轮盘(2)之间的中心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其特征是: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以上轮盘(1)、下轮盘(2)的圆心为对称中心在上轮盘(1)的下盘面、下轮盘(2)的上盘面上等间距放射状排列成环形,其分割数为10至18等分。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其特征是:厚板状的直角三角形的支撑块的水平直角边(41)紧固安装于或整体成型于上轮盘(1)的下盘面、下轮盘(2)的上盘面,且顺着上轮盘(1)或下轮盘(2)的径向布列。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其特征是:厚板状的三角形的支撑块的斜边(43)靠近竖直直角边(42)的一段沿水平方向圆滑转折伸向轮颈(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其特征是:厚板状的三角形的支撑块的斜边(43)沿厚度方向呈弧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其特征是:厚板状的三角形的支撑块的斜边(43)的厚度从轮颈(3)到上轮盘(1)、下轮盘(2)的外圈(6)呈收拢状。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其特征是:在上轮盘(1)、下轮盘(2)的圆心部位开有轴孔(5)。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其特征是:上轮盘(1)、下轮盘(2)、纱线支撑体(3)为用高硬度,高強度的塑胶材料制作的结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957380U CN201258393Y (zh) | 2008-07-23 | 2008-07-23 | 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0957380U CN201258393Y (zh) | 2008-07-23 | 2008-07-23 | 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258393Y true CN201258393Y (zh) | 2009-06-17 |
Family
ID=4077262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095738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58393Y (zh) | 2008-07-23 | 2008-07-23 | 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258393Y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734816A (zh) * | 2014-12-30 | 2016-07-06 | 陈伯霖 | 送纱轮 |
CN106222869A (zh) * | 2015-10-21 | 2016-12-14 | 陈伯霖 | 变色送纱轮 |
TWI623661B (zh) * | 2014-12-29 | 2018-05-11 | Po Lin Chen | Yarn feeding wheel |
-
2008
- 2008-07-23 CN CNU2008200957380U patent/CN20125839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TWI623661B (zh) * | 2014-12-29 | 2018-05-11 | Po Lin Chen | Yarn feeding wheel |
CN105734816A (zh) * | 2014-12-30 | 2016-07-06 | 陈伯霖 | 送纱轮 |
CN106222869A (zh) * | 2015-10-21 | 2016-12-14 | 陈伯霖 | 变色送纱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258393Y (zh) | 一种交叉结构的送纱轮 | |
CN201626740U (zh) | 一种纺织机用筒管 | |
CN100572623C (zh) | 三罗拉机械式紧密纺纱牵伸系统 | |
CN202519455U (zh) | 一种缝纫机中的绕线装置 | |
CN201433264Y (zh) | 用于环锭纺纱机的纤维排列控制装置 | |
CN103305979B (zh) | 一种喷气涡流纺沟槽型低落纤空心锭 | |
CN102899749B (zh) | 一种在细纱过程中提高加捻纱线质量的加工方法及其装置 | |
CN200988877Y (zh) | 纺织细纱机v形牵伸机构 | |
CN211497913U (zh) | 断头断点控制的单锭三轮带组合结构假捻集聚纺装置 | |
CN203238383U (zh) | 一种防止纱线崩断的缓冲装置 | |
CN102400264A (zh) | 一种新型织机绞边纱架 | |
CN203270142U (zh) | 高速钢令钢丝圈组件 | |
CN202226482U (zh) | 纺织用筒管 | |
CN201186962Y (zh) | 一种返拉式剥麻机 | |
CN201068506Y (zh) | 一种交叉结构的耐用送纱轮 | |
CN216304074U (zh) | 一种混纺毛纱的强捻装置 | |
CN203393329U (zh) | 无边纱筒退解器 | |
CN204624841U (zh) | 一种用于并线机的防纱线互扰结构 | |
CN110644082B (zh) | 一种假捻集聚纺断头断点控制方法与装置 | |
CN203569278U (zh) | 一种加弹机用导丝轮结构件 | |
CN214527386U (zh) | 加弹机防断装置 | |
CN217399105U (zh) | 一种圆机用筒纱的小间距导纱装置 | |
CN204550888U (zh) | 一种环锭细纱自捻聚纤纺纱装置 | |
CN202717915U (zh) | 倍捻机落针旋转行程限制机构 | |
CN203530531U (zh) | 一种斜置式龙带传动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617 Termination date: 201307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