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41756Y - 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41756Y
CN201241756Y CNU2008201249539U CN200820124953U CN201241756Y CN 201241756 Y CN201241756 Y CN 201241756Y CN U2008201249539 U CNU2008201249539 U CN U2008201249539U CN 200820124953 U CN200820124953 U CN 200820124953U CN 201241756 Y CN201241756 Y CN 20124175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elt wheel
wheel
compressor
generator
oil pum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2495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李仲恩
刘长久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YD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YD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YD Co Ltd filed Critical BYD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12495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4175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4175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4175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vices For Conveying Motion By Means Of Endless Flexible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包括油泵带轮、张紧器、水泵带轮、曲轴带轮、压缩机带轮、第一惰轮、发电机带轮和带,其中,带依次绕过油泵带轮、张紧器、水泵带轮、曲轴带轮、第一惰轮、压缩机带轮、发电机带轮而连接起来。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的轮系结构,由于带先后绕过曲轴带轮、第一惰轮和压缩机带轮,从而通过第一惰轮而使曲轴带轮和压缩机带轮的包角得以变大,克服了传统的发动机轮系结构中曲轴带轮和压缩机带轮的包角不够大的缺陷。

Description

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车辆发动机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
背景技术
在车辆的发动机中,发动机在向车轮提供动力的同时,往往还需要向其他的辅助装置提供动力,例如,水泵、压缩机、发电机等。
图1所示为现有的发动机的轮系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发动机的轮系结构包括油泵带轮1、张紧器2、水泵带轮3、曲轴带轮4、压缩机带轮5、第一惰轮6、发电机带轮7和带9,其中,带9依次绕过油泵带轮1、张紧器2、水泵带轮3、曲轴带轮4、压缩机带轮5、发电机带轮7和第一惰轮6而连接起来。
由图1可知,在该轮系结构中,为了使油泵带轮1和发电机带轮7具有较大的包角,带9先后绕过曲轴带轮4、压缩机带轮5、发电机带轮7和第一惰轮6和油泵带轮1,也就是说,通过第一惰轮6来提高油泵带轮1和发电机带轮7的包角。
但是,与此同时,在曲轴带轮4和压缩机带轮5的包角却不足够大,以满足作为主动带轮4的动力直接传递至压缩机带轮5的传动要求。因而,在图1所示的发动机轮系结构中,在压缩机带轮5上常常会出现弹性滑动,甚至打滑的现行,严重影响传动效率,还使带9的使用寿命缩短。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的发动机的轮系结构中,曲轴带轮与压缩机带轮的包角有限的缺陷,而提供一种曲轴带轮和压缩机带轮具有较大包角的发动机的轮系结构。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该轮系结构包括油泵带轮、张紧器、水泵带轮、曲轴带轮、压缩机带轮、第一惰轮、发电机带轮和带,其中,带依次绕过油泵带轮、张紧器、水泵带轮、曲轴带轮、第一惰轮、压缩机带轮、发电机带轮而连接起来。
按照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的轮系结构,由于带先后绕过曲轴带轮、第一惰轮和压缩机带轮,从而通过第一惰轮而使曲轴带轮和压缩机带轮的包角得以变大,从而克服了传统的发动机轮系结构中曲轴带轮和压缩机带轮的包角不够大的缺陷。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的发动机轮系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发动机轮系结构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考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描述。
如图2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一种实施方式的轮系结构包括油泵带轮1、张紧器2、水泵带轮3、曲轴带轮4、压缩机带轮5、第一惰轮6、发电机带轮7和带9,其中,所述带9依次绕过所述油泵带轮1、张紧器2、水泵带轮3、曲轴带轮4、第一惰轮6、压缩机带轮5、发电机带轮7而连接起来。
按照该轮系结构,由于带9先后绕过曲轴带轮4、第一惰轮6和压缩机带轮5,从而通过第一惰轮6而使曲轴带轮4和压缩机带轮5的包角得以变大,从而克服了传统的发动机轮系结构中曲轴带轮4和压缩机带轮5的包角不够大的缺陷。
因而,利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发动机轮系结构,在作为主动轮的曲轴带轮4与作为从动轮的其他带轮之间能够传递更大的功率,而带9发生弹性滑动的可能性大大降低。
在本说明书中,所谓的包角是指在带传动中,带与带轮的接触角(《机械设计》第四版第11章,高等教育出版社,邱宣怀等编著,1997年7月第4版)。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不同实施方式,当带9绕过发电机带轮7时,可以绕过发电机带轮7的任意一侧,优选地,带9绕过使油泵带轮1、发电机带轮7和压缩机带轮5具有相对较大包角的一侧。
为了进一步提高上述轮系结构的工作能力,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在油泵带轮1和发电机带轮7之间设置有第二惰轮8,带9绕过油泵带轮1、张紧器2、水泵带轮3、曲轴带轮4、第一惰轮6、压缩机带轮5、发电机带轮7和第二惰轮8而连接起来。
通过第二惰轮8,能够使油泵带轮1和发电机带轮7的包角增大,从而提高了轮系结构的工作能力。
而且,可以根据实际的工作场合,使带9绕过上述各个带轮或惰轮的不同侧,从而使其在带的带动下可以具有相同或相反的旋转方向。
例如,在图2所示的实施方式中,曲轴带轮4与第一惰轮6分别与带9的内侧和外侧配合,则二者之间的旋转方向相反;而油泵带轮1与带9的内侧配合,则该油泵带轮1的旋转方向与曲轴带轮4的旋转方向相同。
在本实用新型的轮系结构中,带9可以是现有的任意一种带,如各种平带、V带等。自然地,各个带轮也具有与带相对应的结构,如可以是用于平带的带轮或用于V带的带轮。可以根据实际的应用场合来加以选择确定。

Claims (2)

1.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该轮系结构包括油泵带轮(1)、张紧器(2)、水泵带轮(3)、曲轴带轮(4)、压缩机带轮(5)、第一惰轮(6)、发电机带轮(7)和带(9),其特征在于,所述带(9)依次绕过所述油泵带轮(1)、张紧器(2)、水泵带轮(3)、曲轴带轮(4)、第一惰轮(6)、压缩机带轮(5)和发电机带轮(7)而连接起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轮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油泵带轮(1)和发电机带轮(7)之间设置有第二惰轮(8),所述带(9)依次绕过所述油泵带轮(1)、张紧器(2)、水泵带轮(3)、曲轴带轮(4)、第一惰轮(6)、压缩机带轮(5)、发电机带轮(7)和第二惰轮(8)而连接起来。
CNU2008201249539U 2008-07-25 2008-07-25 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4175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49539U CN201241756Y (zh) 2008-07-25 2008-07-25 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249539U CN201241756Y (zh) 2008-07-25 2008-07-25 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41756Y true CN201241756Y (zh) 2009-05-20

Family

ID=407150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24953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241756Y (zh) 2008-07-25 2008-07-25 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4175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0972A (zh) * 2016-02-19 2017-08-2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发动机及其正时传动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100972A (zh) * 2016-02-19 2017-08-29 宝沃汽车(中国)有限公司 发动机及其正时传动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DE50311899D1 (de) Vorrichtung zum antrieb einer kühlmittelpumpe
CN201761533U (zh) 用于电动汽车转向助力装置和空调压缩机的电机驱动系统
CN201326458Y (zh) 一种汽车发动机附件皮带驱动系统
CN201241756Y (zh) 一种发动机的轮系结构
CN204113457U (zh) 一种发动机皮带驱动轮系
CN203655432U (zh) 发动机附件布置结构
CN101368509B (zh) 一种发动机皮带驱动轮系
CN201896662U (zh) 重载柴油机附件皮带传动系统
CN103511077B (zh) 车用发动机轮系
CN201753633U (zh) 车辆发动机的带传动系统
CN201627612U (zh) 链传动系统
CN106285931B (zh) 发动机附件驱动系统和混合动力汽车
CN103122789A (zh) 内燃机的辅机驱动装置
CN203335233U (zh) 柴油机前端附件驱动轮系
CN202578910U (zh) 风扇高置和集成两台发电机的发动机前端轮系
CN2895896Y (zh) 柴油机用弹性齿轮
CN203614219U (zh) 发动机前端轮系
CN104074606A (zh) 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结构
WO2009047807A4 (en) Transmission system for hybrid two wheeled vehilce
CN205638693U (zh) 车辆
CN102900520B (zh) 一种发动机附件轮系机构
CN205841006U (zh) 皮带启停轮系
CN206468442U (zh) 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机构和农业收获机械
CN208203416U (zh) 一种发动机前端附件驱动结构
CN204041233U (zh) 发动机前端轮系传动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520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