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17818Y - 一种井下挖掘机 - Google Patents

一种井下挖掘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17818Y
CN201217818Y CNU2008201024018U CN200820102401U CN201217818Y CN 201217818 Y CN201217818 Y CN 201217818Y CN U2008201024018 U CNU2008201024018 U CN U2008201024018U CN 200820102401 U CN200820102401 U CN 200820102401U CN 201217818 Y CN201217818 Y CN 20121781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ylinder
holder
seat
drive unit
pedesta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1024018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田茂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1024018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1781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1781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1781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arth Dril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井下挖掘机,包括一固定座及与该固定座连接的挖掘组件,所述固定座具有两个端面和一个周面,所述挖掘组件连接于该固定座的一个端面,该固定座的周面设有至少两片定位片,固定座内设有驱动所述定位片在径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使用该挖掘机挖掘时,用绳索将挖掘机吊入井中,当挖掘机到达所需深度时,其固定座上的定位片向四周张开,顶紧井壁,既可使挖掘机本身实现在井中定位以便进行挖掘工作,又可对井壁进行加固。该挖掘机无需人工进入井中进行挖掘,不但大大提高挖掘速度,而且不会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

Description

一种井下挖掘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挖掘设备,具体地说是指一种适于井下作业的井下挖掘机。
背景技术
混凝土建筑、高塔、桥墩等的桩基井、挖隧道用的升降井、矿山用的升降井等的挖掘都需要用到井下挖掘机。这些井都是竖直方向延伸的,挖掘时由上至下逐步深入挖掘,通常采用人工挖掘,再用升降机将挖掘物运出,不仅效率极低,挖掘速度很慢,而且挖掘工人在井下作业时非常危险,井壁或井外若有物块掉入井中,或发生坍塌时,可能危及挖掘工人的生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井下挖掘机,其主要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采用人工挖掘深井所产生的挖掘速度慢、挖掘工人作业时有危险等问题。
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井下挖掘机,包括一固定座及与该固定座连接的挖掘组件,所述固定座具有两个端面和一个周面,所述挖掘组件连接于该固定座的一个端面,该固定座的周面设有至少两片定位片,固定座内设有驱动所述定位片在径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前述一种井下挖掘机,其固定座包括两支撑板和连接于两支撑板近周缘位置之间的若干支撑杆,所述每一定位片设于相邻两支撑杆之间;每一定位片对应于分别设于两支撑板上的两气缸,各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对应的支撑板上,各气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定位片连接,各气缸组成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
前述一种井下挖掘机,其挖掘组件包括基座、转动座、移动座、挖掘臂及挖掘斗;该基座可沿井深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该转动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该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挖掘臂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移动座上,另一端与所述挖掘斗枢接。
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驱动所述基座相对于固定座沿井深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基座上设有驱动所述转动座相对于该基座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转动座上设有驱动所述移动座相对于该转动座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移动座上设有驱动该挖掘臂相对于该移动座摆动的第五驱动装置,所述挖掘臂上设有驱动该挖掘斗相对于该挖掘臂摆动的第六驱动装置。
进一步地,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沿井深方向延伸的若干导杆,所述基座滑设于各导杆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若干气缸,各气缸的缸体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各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该基座上。
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一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座的转动轴连接。
所述转动座上设有导轨,所述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导轨上,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为一气缸,该气缸的缸体固定于该转动座上,活塞杆与该移动座连接。
所述第五驱动装置为两个气缸,各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移动座枢接,各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挖掘臂枢接;所述第六驱动装置为一气缸,该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挖掘臂上,该气缸的活塞杆枢接干所述挖掘斗上。
由上述对本实用新型结构的描述可知,和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一,使用该挖掘机挖掘时,用绳索将挖掘机吊入井中,当挖掘机到达所需深度时,其固定座上的定位片向四周张开,顶紧井壁,既可使挖掘机本身实现在井中定位以便进行挖掘工作,又可对井壁进行加固;二,在该挖掘机的固定座固定的状态下,其挖掘组件可实现推进、旋转、移动以及挖掘等各种动作,进行灵活的挖掘动作;三,使用该挖掘机,无需工人进入井中,不会危及工人的生命安全;四,该挖掘机与人工挖掘相比,大大提高了挖掘速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固定座的横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
一种井下挖掘机,参照图1,包括一固定座1及与该固定座1连接的挖掘组件100,该固定座1用于将挖掘机整体定位于所挖掘的井中,挖掘组件100用于对井底继续进行挖掘。
参照图1和图2,所述固定座1包括两支撑板11、12和连接于两支撑板11、12近周缘位置之间的四根支撑杆13,该两支撑板11、12形成该固定座的两个端面,四根支撑杆13所处的柱面形成该固定座的周面。所述挖掘组件100连接于该固定座1的一个端面也就是支撑板11上。所述固定座1的周面设有四片定位片14,每一定位片14设于相邻两支撑杆11之间。上述两支撑板11、12均圆形,各定位片14与两支撑板11、12共同围成一圆筒形。每一定位片14对应于分别设于两支撑板11、12上的两气缸10,各气缸10的缸体固定于对应的支撑板11或12上,各气缸10的活塞杆与对应的定位片14连接。图2所示为支撑板12上的气缸10的分布及与各定位片14的连接关系,支撑板11上的气缸的分布及与各定位片14与此相同,也就是说每一个定位片14与两个气缸10的活塞杆连接。各气缸10组成一第一驱动装置,该第一驱动装置驱动各定位片14沿径向向四周张开顶紧于四周的井壁上,以使挖掘机本身定位于井中。
参照图1,所述挖掘组件100包括基座2、转动座3、移动座4、挖掘臂5及挖掘斗6。该基座2可沿井深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1上,该转动座3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2上,该移动座4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3上,所述挖掘臂5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移动座4上,另一端与所述挖掘斗6枢接。
参照图1,所述固定座1的支撑板11上设有沿井深方向延伸的四根导杆131,各导杆131为上述各支撑杆13延伸穿出该支撑板11而成,所述基座2可滑动的设置于各导杆131上,所述支撑板11于各导杆131旁分别设有一气缸20,各气缸20的缸体固定于所述固定座1的支撑板11上,各气缸20的活塞杆连接于该基座2上。可见,各气缸20组成一第二驱动装置,以驱动基座2相对于固定座1沿井深方向移动,以便在挖掘组件100工作时可整体推进深入。
参照图1,所述基座2上固定有一电机30,该电机30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座3的转动轴连接。该电机30构成一第三驱动装置,该第三驱动装置驱动转动座3相对于基座2转动,以使挖掘部件转动。
参照图1,所述转动座3上设有两个导轨31,所述移动座4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导轨31上,该转动座3上设有一气缸40,该气缸40的缸体固定于该转动座3上,其活塞杆与该移动座4连接。因此,该气缸40构成一第四驱动装置,用于驱动移动座4相对于转动座3在与井深方向垂直的方向上移动,以扩大挖掘范围。
参照图1,所述移动座4上设有两个气缸50,各气缸50的缸体与所述移动座4枢接,各气缸50的活塞杆与所述挖掘臂5两侧枢接。可见,该两气缸50构成一第五驱动装置,该第五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挖掘臂5相对于移动座4摆动以实现挖掘动作。所述挖掘臂5上设有一气缸60,该气缸60的缸体固定于所述挖掘臂5上,该气缸60的活塞杆枢接于所述挖掘斗6上。可见该气缸60构成一第六驱动装置,该第六驱动装置驱动所述挖掘斗6相对于挖掘臂5摆动,以实现挖掘动作。
使用该挖掘机挖掘时,用绳索将挖掘机吊入井中,当挖掘机到达所需深度时,其固定座1上的定位片14向四周张开,顶紧井壁,既可使挖掘机本身实现在井中定位以便进行挖掘工作,又可对井壁进行加固。在该挖掘机的固定座1固定的状态下,其挖掘组件100可实现推进、旋转、移动以及挖掘等各种动作,进行灵活的挖掘动作。
上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设计构思并不局限于此,凡利用此构思对本实用新型进行非实质性的改动,均应属于侵犯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行为。

Claims (8)

1、一种井下挖掘机,包括一固定座及与该固定座连接的挖掘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具有两个端面和一个周面,所述挖掘组件连接于该固定座的一个端面,该固定座的周面设有至少两片定位片,固定座内设有驱动所述定位片在径向上移动的第一驱动装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包括两支撑板和连接于两支撑板近周缘位置之间的若干支撑杆,所述每一定位片设于相邻两支撑杆之间;每一定位片对应于分别设于两支撑板上的两气缸,各气缸的缸体固定于对应的支撑板上,各气缸的活塞杆与对应的定位片连接,各气缸组成所述的第一驱动装置。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井下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挖掘组件包括基座、转动座、移动座、挖掘臂及挖掘斗;该基座可沿井深方向滑动地设置于所述固定座上,该转动座可转动地设置于所述基座上,该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所述转动座上;所述挖掘臂的一端枢接于所述移动座上,另一端与所述挖掘斗枢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井下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驱动所述基座相对于固定座沿井深方向滑动的第二驱动装置,所述基座上设有驱动所述转动座相对于该基座转动的第三驱动装置,所述转动座上设有驱动所述移动座相对于该转动座移动的第四驱动装置,所述移动座上设有驱动该挖掘臂相对于该移动座摆动的第五驱动装置,所述挖掘臂上设有驱动该挖掘斗相对于该挖掘臂摆动的第六驱动装置。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井下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座上设有沿井深方向延伸的若干导杆,所述基座滑设于各导杆上,所述第二驱动装置为若干气缸,各气缸的缸体设于所述固定座上,各气缸的活塞杆连接于该基座上。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井下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驱动装置为一电机,该电机的输出轴与所述转动座的转动轴连接。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井下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座上设有导轨,所述移动座可移动地设置于该导轨上,所述第四驱动装置为一气缸,该气缸的缸体固定于该转动座上,活塞杆与该移动座连接。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井下挖掘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五驱动装置为两个气缸,各气缸的缸体与所述移动座枢接,各气缸的活塞杆与所述挖掘臂枢接;所述第六驱动装置为一气缸,该气缸的缸体固定于所述挖掘臂上,该气缸的活塞杆枢接于所述挖掘斗上。
CNU2008201024018U 2008-05-20 2008-05-20 一种井下挖掘机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1781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24018U CN201217818Y (zh) 2008-05-20 2008-05-20 一种井下挖掘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1024018U CN201217818Y (zh) 2008-05-20 2008-05-20 一种井下挖掘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17818Y true CN201217818Y (zh) 2009-04-08

Family

ID=40540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1024018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17818Y (zh) 2008-05-20 2008-05-20 一种井下挖掘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17818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6059A (zh) * 2013-07-12 2016-05-04 意大利技术学院基金会 用于基底无损穿透的系统
CN107246040A (zh) * 2017-06-18 2017-10-13 庄建军 一种立井数控掘进装备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5556059A (zh) * 2013-07-12 2016-05-04 意大利技术学院基金会 用于基底无损穿透的系统
CN105556059B (zh) * 2013-07-12 2017-11-17 意大利技术学院基金会 用于基底无损穿透的系统
CN107246040A (zh) * 2017-06-18 2017-10-13 庄建军 一种立井数控掘进装备
CN107246040B (zh) * 2017-06-18 2019-08-27 杭州易泊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立井数控掘进装备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04922B (zh) 一种全护筒工法施工装置
CN101851922B (zh) 用全套管钻机切断地下锚索/杆的处理方法
CN102776884B (zh) 中搅旋转预应力离心管桩沉桩装置及其沉桩方法
CN103603342A (zh) 大直径组合套管超长灌注桩施工方法
CN201915826U (zh) 一种钻进系统及钻进设备
CN102425372A (zh) 振动钻进式冲挖钻机
CN104805831A (zh) 一种大直径硬岩基桩成孔方法
JP6308990B2 (ja) 地中障害物除去用アタッチメントおよび地中障害物除去方法
CN201169773Y (zh) 清除地下原有桩子的施工装置
CN104141455B (zh) 钻机设备和钻机钻进方法
CN216922116U (zh) 一种竖井掘进刀盘和竖井掘进设备
CN201865563U (zh) 一种多功能旋挖钻机
CN201217818Y (zh) 一种井下挖掘机
CN103306608B (zh) 钻头和钻孔设备
CN102383428B (zh) 中掘反拉法预应力离心管桩沉桩装置及其沉桩方法
CN104948109A (zh) 悬挂式全方位锚杆钻车
CN202227346U (zh) 一种全护筒工法施工装置
JP6319935B2 (ja) 管状杭の打設方法
CN202417302U (zh) 振动钻进式冲挖钻机
RU2493367C1 (ru) Способ строительства вертикальной выработки буровзрывным способом с тюбинговой обделкой и проходческий комплекс для осуществления способа
CN207229106U (zh) 用于竖井掘进施工机械破岩破土的竖井掘进装置
JP4693586B2 (ja) 円形立坑掘削方法
CN115788276A (zh) 一种旋挖机及旋挖桩施工工艺
CN206071589U (zh) 一种多功能数控竖井掘进装置
CN213869711U (zh) 一种狭小空间内施工用干成孔钻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408

Termination date: 201005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