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207759Y - 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 - Google Patents

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207759Y
CN201207759Y CNU200820046717XU CN200820046717U CN201207759Y CN 201207759 Y CN201207759 Y CN 201207759Y CN U200820046717X U CNU200820046717X U CN U200820046717XU CN 200820046717 U CN200820046717 U CN 200820046717U CN 201207759 Y CN201207759 Y CN 20120775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ransmission plate
signal transmission
soft
principal part
location divis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4671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克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4671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20775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20775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20775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unting Of Printed Circuit Boards And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其包括一信号传递板及一软性信号传递板;该信号传递板具有一传递板主部,传递板主部上设有一第一定位部;该软性信号传递板具有一软板主部,软板主部上延伸有一第二定位部;当欲将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相互结合在一起时,所述软板主部叠置于传递板主部的一侧,使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连结卡持。本实用新型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可避免弯折性能下降,减少材料和工时消耗,节约电子产品内部空间。

Description

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两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尤其涉及一种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
背景技术
当前在电子产品中,普遍用到电路板(PCB)、软性电路板(FPC)和软性扁平排线等信号传递板,其中软性电路板(FPC)和软性扁平排线等属于软性信号传递板。
为实现相互之间的信号传递,软性信号传递板常需要焊接到一信号传递板上。当前在将软性信号传递板焊接到信号传递板上时,一般先用双面胶将两者黏接固定于一起。
然而,上述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由于在焊接时需要用双面胶将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黏接固定于一起,从而不仅会增加材料和工时消耗,而且双面胶会占用电子产品内部空间;另外,在信号传递板亦为软性材质时,组合于一起的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可折弯性会严重下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为,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可避免弯折性能下降、可减少材料和工时消耗并可节约电子产品内部空间的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包括一信号传递板和一软性信号传递板,信号传递板具有一传递板主部;软性信号传递板具有一软板主部;软板主部与传递板主部叠置;所述传递板主部上设有一第一定位部,所述软板主部上延伸有一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连结卡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在组装结合时,藉由软板主部叠置于传递板主部的一侧,使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连结卡持,而令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卡持在一起,从而不必采用双面胶黏接固定即可以进行后续的焊接操作,因此可避免弯折性能下降,可减少材料和工时消耗,可节约电子产品内部空间。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第一实施例的立体图。
图2为图1所示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第二实施例的未组合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第三种实施例的未组合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第四种实施例的未组合状态的平面结构示意图。
图中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信号传递板                10、30、50、70
传递板主部                11、31、51、71
软性信号传递板            20、40、60、80
软板主部                  21、41、61、81
限位卡片                  12
定位卡片                  22、42、62、82
限位槽                    32、52、72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和图2,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第一实施例,其包括一信号传递板10和一软性信号传递板20。信号传递板10具有一传递板主部11,传递板主部11一侧缘凸伸有一第一定位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部为一限位卡片12。软性信号传递板20具有一软板主部21,软板主部21上延伸有一与第一定位部相互卡持的第二定位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部为两定位卡片22;两定位卡片22之间的距离与限位卡片12的宽度一致。
上述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在组装连结时,即在将上述的信号传递板10与软性信号传递板20焊接到一起时,可将软板主部21叠置于传递板主部11的一面上,并使限位卡片12置于两定位卡片22之间,使定位卡片22延伸到传递板主部11的另一面;从而软性信号传递板20可与信号传递板10卡持在一起,如此即可以进行后续的焊接操作。
请参阅图3,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的第二实施例,其包括一信号传递板30和一软性信号传递板40。其中,信号传递板30具有一传递板主部31,传递板主部31的中部设有一第一定位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部为一呈矩形的限位槽32;软性信号传递板40具有一软板主部41,软板主部41的中部裁切出一第二定位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部为一呈矩形的定位卡片42,该定位卡片42宽度与限位槽32的宽度一致。本实施例的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在组装连结时,即在将信号传递板30与软性信号传递板40焊接到一起时,可将软性信号传递板40的软板主部41叠置于信号传递板30的传递板主部31的一面上,并使定位卡片42的一部分由限位槽32处穿到传递板主部31的另一面;从而软性信号传递板40可从限位槽32的一边缘卡持信号传递板30,如此即可以进行后续的焊接操作。
请参阅图4,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的第三实施例,其包括一信号传递板50和一软性信号传递板60。其中,信号传递板50具有一传递板主部51,传递板主部51的中部设有一第一定位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部为一呈矩形的限位槽52;软性信号传递板60具有一软板主部61,软板主部61的一边缘处裁切出一第二定位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部为一呈矩形的定位卡片62,该定位卡片62宽度与限位槽52的宽度一致。
请参阅图5,其揭示了本实用新型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的第四实施例,其包括一信号传递板70和一软性信号传递板80。其中,信号传递板70具有一传递板主部71,传递板主部71的一边缘处设有一第一定位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定位部为一呈矩形的限位槽72;软性信号传递板80具有一软板主部81,软板主部81的中部处裁切出一第二定位部,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定位部为一呈矩形的定位卡片82,该定位卡片82宽度与限位槽72的宽度一致。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在组装连结时,即在将上述的信号传递板与软性信号传递板焊接到一起时,藉由软板主部叠置于传递板主部的一侧,使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连结,而令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卡持在一起,不必采用双面胶黏接固定,就可以进行后续的焊接操作,因此可减少材料和工时消耗,节约电子产品内部空间;在信号传递板亦为软性材质的情况下,不会使组合于一起的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可弯折性能下降。

Claims (5)

1.一种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包括一信号传递板和一软性信号传递板,信号传递板具有一传递板主部;软性信号传递板具有一软板主部;软板主部与传递板主部叠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传递板主部上设有一第一定位部,所述软板主部上延伸有一第二定位部,第一定位部与第二定位部相互连结卡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在传递板主部一侧缘凸伸的一限位卡片;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在软板主部上延伸的两定位卡片,两定位卡片之间的距离与限位卡片的宽度一致,限位卡片位于两定位卡片之间。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在传递板主部中部处开设的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在软板主部的中部处裁切的一定位卡片,该限位槽宽度与定位卡片宽度一致,所述定位卡片由该限位槽处延伸到传递板主部的另一面。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在传递板主部中部处开设的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在软板主部的一侧缘处延伸的一定位卡片,该限位槽宽度与定位卡片宽度一致,所述定位卡片由该限位槽处延伸到传递板主部的另一面。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部为在传递板主部一侧缘处开设一限位槽;所述第二定位部为在软板主部的中部处裁切的一定位卡片,该定位卡片宽度与限位槽宽度一致,定位卡片由限位槽处延伸到传递板主部的另一面。
CNU200820046717XU 2008-04-18 2008-04-18 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0775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6717XU CN201207759Y (zh) 2008-04-18 2008-04-18 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6717XU CN201207759Y (zh) 2008-04-18 2008-04-18 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207759Y true CN201207759Y (zh) 2009-03-11

Family

ID=4046681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4671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207759Y (zh) 2008-04-18 2008-04-18 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207759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7660A (zh) * 2011-11-04 2012-04-25 景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fpc生产方法及fpc装置
CN113270040A (zh) * 2021-05-26 2021-08-1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邦定结构、电子元件邦定方法及显示面板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427660A (zh) * 2011-11-04 2012-04-25 景旺电子(深圳)有限公司 一种fpc生产方法及fpc装置
CN102427660B (zh) * 2011-11-04 2014-02-19 深圳市景旺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fpc生产方法及fpc装置
CN113270040A (zh) * 2021-05-26 2021-08-17 昆山工研院新型平板显示技术中心有限公司 电子元件邦定结构、电子元件邦定方法及显示面板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63822B1 (en) Signal collection and power connection assembly
CN201523102U (zh) 端子及其料带
CN102801007A (zh) 一种滑盖手机及其fpc连接结构
CN201207759Y (zh) 软性信号传递板与信号传递板的连结结构
CN202189198U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03036402U (zh) 背光模块及液晶显示装置
CN102832520B (zh) 一种便携式电子设备
CN102332665A (zh) 电连接器及其组装方法
CN203492267U (zh) 一种印刷电路板
CN205213144U (zh) 显示设备及其柔性电路板
CN205051973U (zh) 一种柔性线路板的新型连接结构
CN209882227U (zh) 用于柔性电路板的绝缘膜组件
CN201107493Y (zh) 平面显示模组
CN203205623U (zh) 贴装于印刷电路板上的超薄型电子卡连接器
CN201804177U (zh) 双屏模组
CN201563293U (zh) 一种柔性印刷电路板
CN201549666U (zh) 端子及其料带
CN201464759U (zh) 一种液晶显示模组
CN201789683U (zh) 一种用于非平行装配的fpc
CN219122534U (zh) 一种低成本车载液晶显示屏
CN205159437U (zh) 可弯曲柔性电池
CN218041905U (zh) 可穿戴电子设备
CN209794747U (zh) 一种便于剥离的缓冲粘接泡棉组件
CN209981529U (zh) 一种掀盖式fpc连接器
CN220872809U (zh) 一种增加背光焊盘接触面积的显示模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90311

Termination date: 20110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