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73157Y - 可变进气系统 - Google Patents
可变进气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73157Y CN201173157Y CNU2008201071343U CN200820107134U CN201173157Y CN 201173157 Y CN201173157 Y CN 201173157Y CN U2008201071343 U CNU2008201071343 U CN U2008201071343U CN 200820107134 U CN200820107134 U CN 200820107134U CN 201173157 Y CN201173157 Y CN 201173157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variable
- throttle valve
- inlet
- low speed
- high spee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haracterised By The Charging Evacua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进气系统,包括一节流阀体、以及一可变进气管。可变进气管与节流阀体相连通,并包括一管体、一分隔壁、一低速流道与一高速流道。分隔壁将管体分离定义出互相独立的低速流道与高速流道。分隔壁自可变进气管入口延伸超过可变进气管的出口、及阀体的入口。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当空气流出高速流道与低速流道后便直接进入节流阀体,消除了习知可变进气管的会合流道进入节流阀体前扰流产生的情形,因此不仅引擎于高速运转时,高速流道气流与低速流道气流相互碰撞干扰的情形降低,对于低速流道而言也形同延伸了长度,具提升低速扭矩的功效。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变进气系统,尤指一种适用于汽机车、可提升引擎进气效率的可变进气系统。
背景技术
一般车辆引擎运转为了兼顾低转速高扭力与高转速大马力的需求,配置有一可变进气系统以改进容积效率。理论上,引擎以低转速运转时,需要较细窄或较长的进气道,有利于提高进气管路内的气体流速,并因此增强惯性作用以及脉动效果;以高转速运转时,因需要大量而快速的进气,故进气道相对需较宽或短以降低流阻。
同时参考图1与图2,其分别绘示习知可变进气系统的组件分解图、及其细部构造示意图,其中箭头代表空气流。图中显示一机车载具包括有一引擎汽缸体11、一节流阀体12、一可变进气管13、及一空气滤清器14,上述各单元依所列顺序相连通组装。节流阀体12内设有一主节流阀片20。
可变进气管13包括一管体133、一分隔壁15、一会合流道18、一低速流道16与一高速流道17。管体133具有一可变进气管入口131、以及一可变进气管出口132。
低速流道16与高速流道17在管体133内由分隔壁15所分离定义出,且为相互独立的二通道,其中低速流道16较高速流道17管径为小。分隔壁15的延伸起、迄位置分别为可变进气管入口131、以及可变进气管出口132前一段距离。高速流道出口172处配置有一可变进气节流阀19。分隔壁并将可变进气管入口131分隔成低速流道入口161与高速流道入口171。
会合流道18的延伸范围起自低速流道出口162与高速流道出口172,迄于可变进气管出口132。
可变进气系统的运作为,当引擎在低速状态运转时,可变进气节流阀19关闭,来自空气滤清器14的过滤空气仅流通低速流道入口161。当引擎在高速状态运转时,可变进气节流阀19开启,来自空气滤清器14的过滤空气同时流通于低速流道16以及高速流道17。
上述可变进气系统设计有其缺点。当引擎在高速状态运转下,空气流出自低速流道出口162以及高速流道出口172,此时,上述两种空气流动在进入会合流道18后因相互推挤使压损增加、并产生相互干扰的扰流现象,如会合流道18的较小箭头所示,降低了进气效率。因此习知的设计并非十分理想。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变进气系统,以避免低速流道与高速流道所流出的空气在会合流道相互碰撞干扰,导致严重扰流现象。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可变进气系统:包括一节流阀体、以及一可变进气管。上述节流阀体包括有一阀体入口,并容设有一主节流阀片。上述可变进气管包括一管体、一分隔壁、一低速流道与一高速流道。管体具有一可变进气管入口、以及一可变进气管出口。
可变进气管出口连通节流阀体的阀体入口,分隔壁将管体分离定义出互相独立的低速流道与高速流道,且低速流道较高速流道管径为小,高速流道容设有一可变进气节流阀。分隔壁自可变进气管入口起延伸超过可变进气管出口、及阀体入口。
分隔壁较佳延伸至邻近一阀片周缘位置,阀片周缘位置指当主节流阀片为完全开启时,主节流阀片最外缘的位置。
分隔壁与可变进气管的管体可为一体成型、或者分隔壁藉由锁附而固设于管体内。可变进气系统可更包含一空气滤清器,连通于可变进气管入口。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是,藉由上述结构设计,消除了习知可变进气管的会合流道,因此不仅引擎于高速运转时,高速流道气流与低速流道气流相互碰撞干扰的情形降低,对于低速流道而言也形同延伸了长度,具提升低速扭矩的功效。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知可变进气系统的分解图;
图2是图1的细部构造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可变进气系统分解图;
图4是图3的细部构造示意图。
符号说明
引擎汽缸体11,21 节流阀体12,22
可变进气管13,23 可变进气管入口131,231
可变进气管出口132,232 管体133,233
空气滤清器14,24 分隔壁15,25
低速流道16,26 低速流道入口161,261
低速流道出口162,262 高速流道17,27
高速流道入口171,271 高速流道出口172,272
会合流道18 可变进气节流阀19,29
主节流阀片20,30 阀片周缘位置P
阀体入口221
具体实施方式
参考图3与图4,其绘示本实用新型一较佳实施例的可变进气系统分解图、及其细部构造示意图,其中箭头代表空气流。本较佳实施例将本实用新型应用于一机车载具。机车载具中包括有一引擎汽缸体21、一节流阀体22、一可变进气管23、以及一空气滤清器24。节流阀体22连通于引擎汽缸体21,包括有一阀体入口221。节流阀体22并容设有一主节流阀片30,其控制进入引擎汽缸体21的空气量。
可变进气管23包括一管体233、一分隔壁25、一低速流道26与一高速流道27。管体233具有一可变进气管入口231、以及一可变进气管出口232。可变进气管入口231连通于空气滤清器24。可变进气管出口232连接节流阀体22的阀体入口221。高速流道27并容设有一可变进气节流阀29。
低速流道26具有一低速流道入口261、以及一低速流道出口262。高速流道27具有一高速流道入口271、以及一高速流道出口272。可变进气管入口231被分隔壁25分隔而形成相互独立的低速流道入口261及高速流道入口271。当然,分隔壁25的起始位置并非限定于可变进气管入口231处,例如也可将其设计位于管体233内距离可变进气管入口231一预定距离处。
可变进气管出口232同样因分隔壁25而形成相互独立的低速流道出口262及高速流道出口272。低速流道26的管径较高速流道27的管径为小。
分隔壁25的延伸范围自可变进气管入口231起,延伸超出可变进气管出口232以及阀体入口221,并邻近一阀片周缘位置P。阀片周缘位置P是当主节流阀片30于节流阀体22中完全开启时,主节流阀片30在阀体的长度方向上最外缘的位置点。低速流道出口262及高速流道出口272距主节流阀片30越近,越有助于避免二空气流的相互推挤干扰。
上述分隔壁25的延伸范围须以整体系统运作时不碰触、干涉主节流阀片30为原则。本实施例中分隔壁25与管体233一体成形。
藉由上述可变进气管结构,引擎在低转速时,高速流道27中的可变进气节流阀29关闭,来自空气滤清器24的过滤空气仅于低速流道26内流通,而无空气自高速流道出口272流出。当空气流出低速流道出口262后,接着便直接通过节流阀片30所开放的空间而进入引擎汽缸体21。
如图4所示,当引擎在高转速时,可变进气节流阀29开启,空气同时流通于低速流道26与高速流道27。同样地,当低速流道26的空气流出低速流道出口262后,直接通过主节流阀片30所开放的空间而进入引擎汽缸体21。而高速流道27的空气也同样在流经高速流道出口272后,直接通过主节流阀片30。
因此,本实用新型的可变进气系统设计避免了习知系统中,由低速流道与高速流道所流出的空气在会合流道相互碰撞干扰,导致严重扰流现象,因而使进气不顺畅。亦即提升了引擎高速运转时的进气平顺度。
本实用新型另一个优点为,就低速管而言,分隔壁25的延伸实质上延长了低速流道26的长度,亦即空气流道的长度变长,对于提升引擎低速扭矩有相当的助益。
Claims (5)
1.一种可变进气系统,包括一节流阀体、以及一可变进气管,该节流阀体包括有一阀体入口,并容设有一主节流阀片,该可变进气管包括一管体、一分隔壁、一低速流道与一高速流道,该管体具有一可变进气管入口、以及一可变进气管出口,该可变进气管出口连通该节流阀体的该阀体入口,该分隔壁将该管体分离定义出互相独立的该低速流道与该高速流道,且该低速流道较该高速流道管径为小,该高速流道容设有一可变进气节流阀;
其特征在于:
该分隔壁自该可变进气管入口延伸超过该可变进气管出口、及该阀体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分隔壁延伸至邻近一阀片周缘位置,该阀片周缘位置是当该主节流阀片为全开时,该主节流阀片最外缘的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分隔壁与该管体为一体成型。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该分隔壁藉由锁附而固设于该管体内。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变进气系统,其特征在于更包含一空气滤清器,连通于该可变进气管入口。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071343U CN201173157Y (zh) | 2008-04-02 | 2008-04-02 | 可变进气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8201071343U CN201173157Y (zh) | 2008-04-02 | 2008-04-02 | 可变进气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73157Y true CN201173157Y (zh) | 2008-12-31 |
Family
ID=402002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820107134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73157Y (zh) | 2008-04-02 | 2008-04-02 | 可变进气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73157Y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3193A (zh) * | 2011-12-01 | 2013-06-05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以及用于控制该系统的装置和方法 |
-
2008
- 2008-04-02 CN CNU2008201071343U patent/CN201173157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2)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133193A (zh) * | 2011-12-01 | 2013-06-05 | 现代自动车株式会社 | 车辆的可变进气系统以及用于控制该系统的装置和方法 |
US9422871B2 (en) | 2011-12-01 | 2016-08-23 | Hyundai Motor Company | Variable intake system for vehicle, and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3476489U (zh) | 发动机冷却系统和发动机系统 | |
CN101415916B (zh) | 车辆的废气排放装置 | |
JP2008518157A (ja) | 車両用排気装置 | |
JP2009293620A5 (zh) | ||
CN102192000B (zh) | 可变流量的涡轮装置 | |
CN102094704A (zh) | 多喷管式可变流量增压装置 | |
CN102337992B (zh) | 可变进气类型的空气滤清器 | |
CN103775253B (zh) | 一种用于柴油机的废气预处理系统 | |
CN201173157Y (zh) | 可变进气系统 | |
CN103670637A (zh) | 车用自动排水消音器 | |
CN202203001U (zh) | 机动车外部气体导入系统 | |
CN202040085U (zh) | 旋转压缩机 | |
CN102536354A (zh) | 可变流道的蜗壳装置 | |
CN203201694U (zh) | 一种带谐振腔的汽车空滤器前端进气管路 | |
CN101280781B (zh) | 压缩机入口管道 | |
JP4618142B2 (ja) | ターボチャージャ | |
CN202391495U (zh) | 一种可变流道的蜗壳装置 | |
CN208541956U (zh) | 一种除雾装置 | |
TWI320820B (zh) | ||
CN201916047U (zh) | 一种多喷管式可变流量增压装置 | |
CN201934229U (zh) | 一种四门气缸柴油机双切向进气道 | |
CN203570447U (zh) | 摩托车气缸盖进排气道结构 | |
CN102536411A (zh) | 直列四缸涡轮增压发动机排气歧管 | |
CN201705436U (zh) | 车用带导流阀消声器 | |
CN201507339U (zh) | 一种汽车消声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231 Termination date: 2013040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