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63893Y - 自动采桑机 - Google Patents

自动采桑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63893Y
CN201163893Y CNU2008200170981U CN200820017098U CN201163893Y CN 201163893 Y CN201163893 Y CN 201163893Y CN U2008200170981 U CNU2008200170981 U CN U2008200170981U CN 200820017098 U CN200820017098 U CN 200820017098U CN 201163893 Y CN201163893 Y CN 20116389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af
mulberry leaf
automatic
mulberry
automatic mulberr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170981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东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8200170981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6389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6389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6389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Harvesting Machines For Specific Crops (AREA)
  • Medicines Containing Plant Substan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自动采桑机,包括至少两根分枝杆,分枝杆的后端分别与接叶盘连接,分枝杆的上方安装打叶辊,打叶辊上安装多根打叶齿。它装有针对桑树形状特征而设计的桑叶采集部件,上述采集部件可结合人工采桑的优点对桑树进行机械化自动采集,从而可达到提高采桑效率、节省人力资源、降低经营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使用简单方便的优点。

Description

自动采桑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用机械,确切地说是一种自动采桑机。
背景技术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丝织品的需求量也随之增大,从而带动了养蚕业的迅速发展。目前,养蚕业仍是消耗人力资源较大的行业,其主要原因之一是现有的采桑方式仍是传统的手工方式。传统的采桑方式存在采集效率低,人工费用支出大、经营成本高的缺陷,上述缺陷严重制约着养蚕业的发展。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自动采桑机,它可进行机械化自动采桑,可节省大量的人力资源,大幅减少养蚕者的开支,并且,具有采桑效率高,操作简单方便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自动采桑机,包括至少两根分枝杆,分枝杆的后端分别与接叶盘连接,分枝杆的上方安装打叶辊,打叶辊上安装多根打叶齿。
为进一步实现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分枝杆的前端分别与压枝杆连接。打叶辊的打叶辊轴与打叶轮座连接,打叶轮座与分枝杆连接。接叶盘上安装拨叶轮座,拨叶轮座上安装拨叶辊轴,拨叶辊轴上安装拨叶辊安装多根拨叶齿。打叶辊轴上安装主传动轮,主传动轮上安装主传动带,主传动带与机动三轮车中轮连接。主传动带与离合轮连接,离合轮与离合杆的一端连接。打叶辊轴上安装第一锥齿轮,拨叶辊轴上安装第二传动轮,第二传动轮与拨叶传动带连接,拨叶传动带与第一传动轮连接,第一传动轮的传动轴上安装第二锥齿轮,第二锥齿轮与第一锥齿轮啮合,拨叶辊轴与传动轴座连接。接叶盘上设置升降架,升降架分别与拨叶轮座和传动轴座连接。升降架上安装升降轴,升降轴的外周安装弹簧,升降轴的下端安装升降轴手轮。
本实用新型的积极效果在于:它装有针对桑树形状特征而设计的桑叶采集部件,上述采集部件可结合人工采桑的优点对桑树进行机械化自动采集,从而可达到提高采桑效率、节省人力资源、降低经营成本的目的。本实用新型还具有结构简洁紧凑,使用简单方便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A-A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图2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中标号:1压枝杆、2分枝杆、3打叶辊、4打叶齿、5打叶辊轴、6主传动轮、7主传动带、8传动轴、9第一传动轮、10拨叶传动带、11拨叶辊轴、12拨叶辊、13拨叶齿、14拨叶轮座、15打叶轮座、16传动轴座、17接叶盘、18离合轮、19离合杆、20升降轴、21弹簧、22升降轴手轮、23机动三轮车车斗、24机动三轮车中轮、25第一锥齿轮、26第二锥齿轮、27升降架、28第二传动轮。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采桑机,可包括压枝杆1,也可不包括压枝杆1。不包括压枝杆1的方案中,分枝杆2是直杆,水平安装在接叶盘17的前端,采桑时,桑树枝进入多根分枝杆2之间,打叶辊3将桑树压弯,同时,打叶辊3转动将桑叶由桑树上打落。
如图2和图3所示,包括压枝杆1的方案中,压枝杆1上安装至少两根分枝杆2,分枝杆2的根数还可以是三根、四根、五根、六根或更多根,相邻两根之间相隔一定距离,分枝杆2的一端与压枝杆1连接,压枝杆1的另一端与接叶盘17连接,分枝杆2的前部可相对其后部向上弯折,分枝杆2的这种结构可在压倒桑树时,使桑树的树干有个逐渐弯曲的过程,防止桑树被压断;分枝杆2的上方安装打叶辊3,打叶辊3上安装多根打叶齿4,打叶齿4的疏密程度可如图2和图3所示,也可根据人们需要而设定。打叶辊3的打叶辊轴5与打叶轮座15连接,打叶轮座15可与分枝杆2连接,也可与接叶盘17连接,还可与装载自动采桑机的机动三轮车的车头连接。安装时,将自动采桑机安装在机动三轮车车斗23的一侧,接叶盘17应高于机动三轮车车斗23的上边沿;如图1所示,接叶盘17的上表面应相对水平面倾斜,该斜面贴近机动三轮车车斗23的一侧比远离机动三轮车车斗23的一侧要低,以便于落到接叶盘17上的桑叶能在重力作用下落入机动三轮车车斗23内;打叶辊轴5与动力装置连接。使用时,机动三轮车带动自动采桑机前行,在自动采桑机前方的桑树依次被压枝杆1压倒,桑树的枝叶进入相邻两根分枝杆2间的间隙中,同时,打叶辊3带动其上的打叶齿4转动打击桑树枝,将桑叶打下,由于,机动三轮车始终前行,因此,被打落的桑叶会相对机动三轮车向后移动至接叶盘17上,并从接叶盘17落入机动三轮车车斗23内。
由于在采桑过程中,机动三轮车始终快速向前运动,落到接叶盘17上的桑叶,单靠重力的作用往往会因来不急落入机动三轮车车斗23中而堆集起来,并由接叶盘17上散落到地上造成浪费,因此,为解决上述问题,可在接叶盘17上安装拨叶轮座14,拨叶轮座14上安装拨叶辊轴11,拨叶辊轴11上安装拨叶辊12安装多根拨叶齿13,拨叶辊轴11与动力装置连接。在采桑的过程中,拨叶辊轴11通过拨叶辊12带动拨叶齿13转动,将接叶盘17上的落叶快速拨入机动三轮车车斗23内,防止落叶在接叶盘17上堆集并散落在地上,可有效避免桑叶浪费。拨叶齿13可由弹性材料制成。
自动采桑机的打叶辊3的动力可来源于机动三轮车,具体连接结构是:在打叶辊轴5上安装主传动轮6,主传动轮6上安装主传动带7,主传动带7与机动三轮车中轮24连接;机动三轮车的动力通过机动三轮车中轮24、主传动带7和主传动轮6传递给打叶辊轴5,打叶辊轴5带动打叶辊3转动打桑叶。
如图2所示,由于当机动三轮车的发动机工作时,机动三轮车中轮24便会在发动机的带动下转动,因此,为了在非采桑时能切断自动采桑机的动力输入,减少机动三轮车的发动机的负荷,节省能量,可将主传动带7与离合轮18连接,离合轮18与离合杆19的一端连接;当自动采桑机无需要工作时,可搬动离合杆19将离合轮18与主传动带7分开,此时,主传动带7无法与机动三轮车中轮24紧密贴合,机动三轮车中轮24无法通过主传动带7带动主传动轮6转动,从而达到切断自动采桑机的动力源的目的;当需恢复自动采桑机的动力源,使其正常进行采桑工作时,可搬动离合杆19使离合轮18与主传动带7连接,离合轮18将主传动带7绷紧,从而使机动三轮车中轮24可通过主传动带7带动主传动轮6转动,主传动轮6可通过打叶辊轴5使打叶辊3转动打叶。
拨叶辊12的动力也可由机动三轮车中轮24提供,具体连接结构是:在打叶辊轴5上安装第一锥齿轮25,拨叶辊轴11上安装第二传动轮28,第二传动轮28与拨叶传动带10连接,拨叶传动带10与第一传动轮9连接,第一传动轮9的传动轴8上安装第二锥齿轮26,第二锥齿轮26与第一锥齿轮25啮合,拨叶辊轴11与传动轴座16连接。打叶辊轴5将来自主传动轮6的动力传递给第一锥齿轮25,第一锥齿轮25通过第二锥齿轮26、传动轴8、第一传动轮9、拨叶传动带10和第二传动轮28带动拨叶辊12转动工作。
为使自动采桑机整体结构更加紧凑,可在接叶盘17上设置升降架27,升降架27分别与拨叶轮座14和传动轴座16连接。
由于被采桑树的高度不同,自动采桑机应相应地调整高度,因此,如图2所示,可在升降架27上安装升降轴20,升降轴20与机动三轮车车斗23连接,升降轴20的外周安装弹簧21,升降轴20的下端安装升降轴手轮22,弹簧21位于升降轴手轮22和升降架27之间;人们可通过转动升降轴手轮22,调整自动采桑机相对机动三轮车车斗23的高度,以达到最佳的采桑效果。升降架27上还可安装其他升降机构,以实现调整采桑机高度的目的。
如图1所示,机动三轮车车斗23的两侧可各安装一台自动采桑机,实现两侧同时采桑,以提高采桑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采桑机也可安装在拖拉机、小型农用车或其他交通工具上使用。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打叶辊3和拨叶辊12的动力也可通过传动软轴与机动三轮车的发动车连接,利用传动软轴将发动机的动力传给打叶辊3和拨叶辊12。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技术方案并不限制于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实施例的范围内。本实用新型未详尽描述的技术内容均为公知技术。

Claims (9)

1、自动采桑机,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两根分枝杆(2),分枝杆(2)的后端分别与接叶盘(17)连接,分枝杆(2)的上方安装打叶辊(3),打叶辊(3)上安装多根打叶齿(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采桑机,其特征在于:分枝杆(2)的前端分别与压枝杆(1)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采桑机,其特征在于:打叶辊(3)的打叶辊轴(5)与打叶轮座(15)连接,打叶轮座(15)与分枝杆(2)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自动采桑机,其特征在于:接叶盘(17)上安装拨叶轮座(14),拨叶轮座(14)上安装拨叶辊轴(11),拨叶辊轴(11)上安装拨叶辊(12)安装多根拨叶齿(1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采桑机,其特征在于:打叶辊轴(5)上安装主传动轮(6),主传动轮(6)上安装主传动带(7),主传动带(7)与机动三轮车中轮(24)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自动采桑机,其特征在于:主传动带(7)与离合轮(18)连接,离合轮(18)与离合杆(19)的一端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采桑机,其特征在于:打叶辊轴(5)上安装第一锥齿轮(25),拨叶辊轴(11)上安装第二传动轮(28),第二传动轮(28)与拨叶传动带(10)连接,拨叶传动带(10)与第一传动轮(9)连接,第一传动轮(9)的传动轴(8)上安装第二锥齿轮(26),第二锥齿轮(26)与第一锥齿轮(25)啮合,拨叶辊轴(11)与传动轴座(16)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自动采桑机,其特征在于:接叶盘(17)上设置升降架(27),升降架(27)分别与拨叶轮座(14)和传动轴座(16)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自动采桑机,其特征在于:升降架(27)上安装升降轴(20),升降轴(20)的外周安装弹簧(21),升降轴(20)的下端安装升降轴手轮(22)。
CNU2008200170981U 2008-01-30 2008-01-30 自动采桑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6389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170981U CN201163893Y (zh) 2008-01-30 2008-01-30 自动采桑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170981U CN201163893Y (zh) 2008-01-30 2008-01-30 自动采桑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63893Y true CN201163893Y (zh) 2008-12-17

Family

ID=401892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170981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63893Y (zh) 2008-01-30 2008-01-30 自动采桑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63893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9256A (zh) * 2013-12-12 2014-03-05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摇杆式驱动桑叶自动采摘机的桑枝拨动定位装置
CN103650770A (zh) * 2013-12-12 2014-03-26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摇杆式驱动桑叶自动采摘机的桑叶采摘装置
CN108243718A (zh) * 2018-01-31 2018-07-06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滚筒式桑叶采摘机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09256A (zh) * 2013-12-12 2014-03-05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摇杆式驱动桑叶自动采摘机的桑枝拨动定位装置
CN103650770A (zh) * 2013-12-12 2014-03-26 广西科技大学 一种摇杆式驱动桑叶自动采摘机的桑叶采摘装置
CN108243718A (zh) * 2018-01-31 2018-07-06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滚筒式桑叶采摘机
CN108243718B (zh) * 2018-01-31 2023-07-18 广西师范大学 一种滚筒式桑叶采摘机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25606C (zh) 自动采桑机
CN104061305B (zh) 一种田地即时的秸秆收集、粉碎、成型一体机
CN201450836U (zh) 单、双垄两用烟草拔杆机
CN201163893Y (zh) 自动采桑机
CN204669906U (zh) 一种新型甘蔗收获机
CN108990504B (zh) 大姜铲运振筛机构
CN2785340Y (zh) 多功能玉米收获机
CN103563558B (zh) 一种小型毛豆收获机
CN113711778A (zh) 一种花生秧捡拾后可去泥脱叶的摘果装置
CN202949719U (zh) 一种茎秆切割抛洒装置
CN214061429U (zh) 一种市政用树叶粉碎收集车
CN108848943A (zh) 一种自带集果箱的甜菜捡拾装载机
CN211630885U (zh) 鲜食玉米收获机
CN208572788U (zh) 一种自带集果箱的甜菜捡拾装载机
CN202435831U (zh) 一种马铃薯收获机
CN2242567Y (zh) 油莎豆收获机
CN201426263Y (zh) 辣椒采摘装置
CN111418278A (zh) 秸秆粉碎清除缠绕式残膜回收机
CN111108904A (zh) 鲜食玉米收获机
CN212278940U (zh) 一种用于打捆机的自动落草装置
CN201282639Y (zh) 离心式花生收摘机
CN217905198U (zh) 一种具有集堆结构的砍甘蔗机
CN108476744A (zh) 一种用于畦垄的三七捡拾装置
CN204031855U (zh) 自走式花生捡拾摘果机
CN214282231U (zh) 秸秆弹杆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AV01 Patent right actively abandoned

Effective date of abandoning: 20080130

C25 Abandonment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to avoid double patent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