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55524Y - 枢纽器 - Google Patents

枢纽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55524Y
CN201155524Y CNU200820043184XU CN200820043184U CN201155524Y CN 201155524 Y CN201155524 Y CN 201155524Y CN U200820043184X U CNU200820043184X U CN U200820043184XU CN 200820043184 U CN200820043184 U CN 200820043184U CN 201155524 Y CN201155524 Y CN 201155524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amping
pivot device
rotor
shell
damp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4318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明汉
尹德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4318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55524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55524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55524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枢纽器,其包括一枢纽器主体及一阻尼器,该阻尼器具有一阻尼壳、一阻尼体、若干个转片、若干个限转片、及一外密封圈。所述阻尼壳具有筒体部,所述阻尼体置于筒体部内,阻尼体具有柱体部、卡持部及连接部。所述转片卡套在柱体部及卡持部上,所述限转片与转片交错间隔设置地套在柱体部及卡持部上。外密封圈密封在阻尼体的连接部和阻尼壳之间,在外密封圈、阻尼壳和阻尼体之间密封有阻尼脂。使用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的可折叠式电子产品在打开和折合时,可避免因突然增加的阻尼力带来的不平稳的状态,使电子产品使用更平稳顺畅。

Description

枢纽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枢纽器,尤其涉及一种主要应用于手机、DV、数码相机等可折叠式电子产品上的枢纽器。
背景技术
近年来各种具有影音功能的电子产品如手机、电子词典、PDA、MP4等得到了广泛的应用,为使电子产品显示图像便于观看而要求其显示界面尽量大,然而为方便携带又要求电子产品的体积尽量小,为解决这一矛盾,电子产品通常设计成折叠式,而折叠式电子产品一般由一枢纽器连接。
现有的一种枢纽器的结构如图1所示,该枢纽器包括一枢纽器主体3及一与枢纽器主体3同轴设置的阻尼器4。阻尼器4包括阻尼壳41,阻尼壳41内装有阻尼体42,阻尼体42具有柱体部421及从柱体部421下端延伸出的连接部422,柱体部421上对称开设有两沿阻尼体42轴向延伸的卡合槽427,连接部422的下端面向下凸出一呈扇环形的挡块424。阻尼体42下端抵顶有一转体43,转体43下端与枢纽器主体3卡合,转体43上端面向上凸出一呈扇环形的凸台(图中未示)。阻尼壳41内还装有若干个环片状的转片44和若干个限转片45,转片44的环片内侧凸设有两呈中心对称的卡合块442,卡合块442卡持在卡合槽427内,限转片45与转片44交错间隔设置地套在柱体部421上并卡置在阻尼壳41上。阻尼壳41和阻尼体42之间密封有阻尼脂。
使用时,转体43固定在折叠式电子产品的一折叠部分上,而枢纽器主体3和阻尼壳41固定在折叠式电子产品的另一折叠部分上。在电子产品打开或折合过程中,转体43转动至凸台抵到挡块424时,阻尼体42带动卡合在其卡合槽427上的转片44转动,从而转片44相对于限转片45和阻尼壳41转动,而阻尼脂的阻尼力可有效减缓电子产品打开或折合的速度。
然而,当凸台抵到挡块424时,阻尼体42会同时开始带动所有的转片44转动,从而使阻尼脂的阻尼力突然增强,使电子产品打开或折合的速度会突然受阻减慢,因此使电子产品的打开或折合过程不平稳顺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使可折叠式电子产品打开和折合更平稳顺畅的枢纽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枢纽器包括一枢纽器主体和一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具有一阻尼壳、一阻尼体、若干个转片、若干个限转片及一外密封圈。所述阻尼壳具有筒形的筒体部。所述阻尼体置于阻尼壳内,该阻尼体具有柱体部、柱体部外围延伸的卡持部及从柱体部下端延伸出的连接部,卡持部具有两呈阶梯状的侧沿;转片置于阻尼壳内,转片具有呈环状的第一片体,第一片体的内侧凸出一卡合块,第一片体套装在柱体部上,卡合块与卡持部的侧沿配合。限转片与转片交错间隔设置地套在阻尼体的柱体部上并卡置在筒体部内;所述外密封圈密封在阻尼体的连接部和阻尼壳之间;外密封圈、阻尼壳和阻尼体之间密封有阻尼脂。
综上所述,使用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的电子产品在打开和折合时,由各卡合块先后与卡持部呈阶梯状的两侧沿抵接形成的可变阻尼效果,可避免突然增加的阻尼力带来的不平稳的状态,使电子产品使用更平稳顺畅。
附图说明
图1为一种现有枢纽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枢纽器一种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图2所示枢纽器的局部剖视图。
图4为图3中所示阻尼壳的立体图。
图5为图4中所示阻尼壳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6为图2中所示阻尼体的立体图。
图7为图6中所示阻尼体另一角度的立体图。
图8为图2中所示转片的立体图。
图9为图2中所示限转片的立体图。
图中各零部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
枢纽器主体    1        基座        11
基部          111      卡合槽      112
推部          113      轮轴孔      114
滑动凸轮      12       抵接部      121
限转面        122      凸轮曲面    123
套设部        124      中轴孔      125
壳体          13       侧壁        131
枢接槽        132      限转壁      133
转体          14       枢接部      141
凸块          142      第一压缩簧  15
第二压缩簧    16       中轴        17
环形槽        171      卡合部      172
垫环          18       卡簧        19
阻尼器        2        阻尼体      21
柱体部        211      卡持部      212
连接部        213      凹槽        214
转轴孔        215      外密封圈    22
转片          23       第一片体    231
卡合块        232      限转片      24
第二片体      241      卡块        242
凸部          243      通槽        244
垫片          25       内密封圈    26
阻尼壳        27       筒体部      271
筒顶部        272      轴孔        273
内凹槽        274      防转部      275
卡槽        276      阻尼轴   28
环凹槽      281      凸环     282
卡环        29
[背景技术]
枢纽器主体  3        阻尼器   4
阻尼壳      41       阻尼体   42
柱体部      421      连接部   422
挡块        424      卡合槽   427
转体        43       转片     44
卡合块      442      限转片   45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2和图3,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包括枢纽器主体1和阻尼器2。所述枢纽器主体1包括基座11、滑动凸轮12、壳体13、转体14及中轴17。
所述基座11具有一基部111,该基部111一端开设有一矩形的卡合槽112,该基部111开设有卡合槽112的一端的相对端延伸有一端面大致呈弧形的推部113,一轮轴孔114上下贯穿基部111及推部113并与卡合槽112连通。
所述滑动凸轮12具有大致呈柱状的抵接部121,该抵接部121的外侧设有呈中心对称且沿滑动凸轮12轴向延伸的限转面122。抵接部121的一端具有一周向的凸轮曲面123,该凸轮曲面123具有上升段曲面和下降段曲面。抵接部121的另一端延伸有一圆柱状的套设部124,一中轴孔125贯穿抵接部121及套设部124。
所述壳体13大致呈圆筒状,其具有侧壁131,壳体13一端呈中心对称地开设有两枢接槽132。侧壁131的内侧呈中心对称且沿壳体13轴向延伸有两限转壁133。限转壁133与滑动凸轮12的限转面122卡合,从而使滑动凸轮12可相对壳体13轴向滑动而不转动。
所述转体14具有呈圆环状的枢接部141,该枢接部141上凸伸有两呈中心对称的凸块142。所述中轴17的一端开设有环形槽171,该中轴17另一端向外凸伸形成一大致呈长方形状的卡合部172,该卡合部172卡持在卡合槽112内。
所述基座11的推部113抵顶在滑动凸轮12的凸轮曲面123上。一第一压缩簧15及一第二压缩簧16套设在套设部124上,第二压缩簧16套在第一压缩簧15的外部。第一压缩簧15及第二压缩簧16抵顶在滑动凸轮12及转体14之间。中轴17依次穿过基座11的轮轴孔114、滑动凸轮12的中轴孔125、第一压缩簧15及第二压缩簧16,滑动凸轮12、第一压缩簧15、第二压缩簧16及中轴17均收容在壳体13内。中轴17具有环形槽171的一端自壳体13开设有枢接槽132的一端伸出,一垫环18与一卡簧19卡设在环形槽171内并抵压于壳体13的顶端。转体14置于壳体13内,两凸块142从枢接槽132中伸出。
请继续参阅图2及图3,所述阻尼器2包括阻尼体21。阻尼体21上依次套设有外密封圈22、若干个转片23、若干个限转片24、垫片25及内密封圈26,它们一起套设在一呈筒形的阻尼壳27内。
请参阅图4及图5,所述阻尼壳27具有一筒状的筒体部271,筒体部271一端向内延伸形成一筒顶部272,筒顶部272的中部向上凸起,从而筒顶部272内表面上形成一环形的内凹槽274。筒顶部272的中部开设有上下贯通的轴孔273。阻尼壳27的筒体部271向内凹进从而在筒体部271外侧形成有防转部275,同时在筒体部271内侧形成两呈中心对称的卡槽276,所述防转部275固定在电子产品(图中未示)上以防止阻尼壳27转动。
请参阅图2、图5至图7,阻尼体21具有圆柱形的柱体部211,柱体部211外围延伸有卡持部212,该卡持部212大致呈扇环状,其两侧沿皆呈阶梯形。柱体部211下端向外延伸有一直径大于柱体部211的两圆柱体组合成的连接部213,该连接部213与卡持部212一端连接。该连接部213的下端面向内凹陷形成有呈中心对称且与转体14的凸块142形状相应的凹槽214,凸块142插入该凹槽214中。阻尼体21上开设有轴向贯穿柱体部211及连接部212的转轴孔215。
请参阅图3、图8及图9,转片23和限转片24交错间隔地套设在阻尼体21的柱体部211及卡持部212上并置于阻尼壳21的筒体部271内。转片23具有呈圆形片状的第一片体231,第一片体231的内侧凸出一卡合块232。该卡合块232与卡持部212的呈阶梯状的侧沿配合,从而转片23随阻尼体21一起转动。限转片24具有呈圆环片状的第二片体241,第二片体241的外侧凸出两卡块242,该两卡块242分别卡在阻尼壳27的卡槽276内,从而使限转片24与阻尼壳27之间不会发生相对转动。限转片24的第二片体241上分别向两侧凸出若干个凸部243,所述凸部243呈球面状并且分别呈中心对称设置。凸部243抵靠在相邻转片23的第一片体231上,从而使限转片24的第二片体241与转片23的第一片体231间隔一定距离。限转片24的第二片体241上开设有一通槽244,该通槽244用于供阻尼脂流过。
请参阅图2及图3,所述阻尼器2还包括阻尼轴28。阻尼轴28的上端开设有环凹槽281,阻尼轴28的下端向外凸伸出呈环状的凸环282,阻尼轴28具有环凹槽281的一端依次穿过阻尼体21的转轴孔215及阻尼壳27的轴孔273并伸出阻尼壳27,一卡环29卡设在环凹槽281内并抵压在阻尼壳27的筒顶部272的上表面上。阻尼轴28的凸环282抵顶于阻尼体21的转轴孔215一端。
请参阅图3、图5及图7,在所述阻尼体21的连接部213套设有所述外密封圈22,内密封圈26抵压在阻尼壳27的内凹槽274的槽壁上,从而在阻尼壳27和阻尼体21之间形成一密闭空间,在该密闭空间内密封有粘滞性阻尼脂(图中未示)。
本实用新型枢纽器在使用时,将壳体13固定在折叠式电子产品的一折叠部分上,并将基座11与阻尼壳27固定在折叠式电子产品的另一折叠部分上。
当电子产品打开时,壳体13转动,而基座11和阻尼壳27相对固定。滑动凸轮12及转体14随壳体13转动,基座11的推部113抵顶滑动凸轮12的凸轮曲面123并沿其下降段曲面滑动,而使滑动凸轮12沿中轴17做轴向移动而压缩第一压缩簧15及第二压缩簧16。这一阶段,壳体13由转体14抵压阻尼体21的槽孔214带动阻尼体21转动,但由于阻尼体21的卡持部212的侧沿未抵接到转片23的卡合块232,因此转片23未随阻尼体21转动。
当滑动凸轮12的凸轮曲面123的滑到上升段曲面时,即使停止打开动作,由于第一压缩簧15及第二压缩簧16的作用,两折叠部分也可以自动打开。转体14旋转到一定位置,阻尼体21的卡持部212呈阶梯状的侧沿抵顶第一片转片23的卡合块232时,第一片转片23开始随阻尼体21一起转动,从而阻尼体21和转片23相对阻尼壳27和限转片24转动。随着阻尼体21的继续转动,卡持部212依序带动第二片直至最后一片转片23转动,因此限转片24整体由阻尼脂对转片23整体产生的阻力逐渐增大。从而阻尼器2可逐渐减缓电子产品越来越快的打开速度并达到一种平稳的缓慢打开状态。
在将电子产品叠合时,基座11的推部113凸轮曲面123的下降段曲面(上升段曲面与下降段曲面是相对的,打开时的上升段曲面变为折合时的下降段曲面)滑动,当推部113滑到凸轮曲面123的上升段曲面时,即使停止折合动作,由于第一压缩簧15及第二压缩簧16的作用,两折叠部分也可以自动折合。这一阶段,卡持部212的侧沿未抵接转片23的卡合块232,因此转片23未随阻尼体21转动。当卡持部212的侧沿抵接到位于其最下端的第一片转片23的卡合块232的另一侧边处时,同打开阶段的情形相似,卡持部212依次带动第二片直至最后一片转片23转动,使限转片24整体由阻尼脂对转片23整体产生的阻力逐渐增大,从而阻尼器2可逐渐减缓电子产品越来越快的折合速度并达到一种平稳的缓慢折合状态
如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枢纽器以阻尼器2代替了现有技术中阻尼效果突然增加的阻尼器4,从而使用本实用新型枢纽器电子产品在打开和折合时,由卡持部212的呈阶梯状的侧沿与若干个卡合块232先后抵接形成的可变阻尼效果,可避免突然增加的阻尼力带来的不平稳的状态,使电子产品使用更平稳顺畅。

Claims (9)

1.一种枢纽器,包括一枢纽器主体和一阻尼器,所述阻尼器具有一阻尼壳、一阻尼体、若干个转片、若干个限转片及一外密封圈,所述阻尼壳具有筒形的筒体部;所述阻尼体置于阻尼壳内,该阻尼体具有柱体部及从柱体部下端延伸出的连接部;转片置于阻尼壳内,转片具有呈环状的第一片体,第一片体的内侧凸出一卡合块,第一片体套装在柱体部上;限转片与转片交错间隔设置地套在阻尼体的柱体部上并卡置在筒体部内;所述外密封圈密封在阻尼体的连接部和阻尼壳之间;外密封圈、阻尼壳和阻尼体之间密封有阻尼脂,其特征是:柱体部外围延伸有卡持部,卡持部具有两呈阶梯状的侧沿,卡合块与卡持部的侧沿配合。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是:所述阻尼壳的筒体部的一端向内延伸形成有筒顶部,所述筒体部的内壁具有卡槽,所述限转片具有套在阻尼体柱体部上的圆环片状的第二片体,第二片体的圆环外侧凸出与卡槽相卡合的卡块。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是:所述限转片的第二片体上分别向两侧凸出若干个凸部,该凸部抵靠在转片的第一片体上。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是:所述凸部呈球面状。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是:所述限转片的第二片体上开设有若干个通槽。
6.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是:所述阻尼壳的筒顶部上开设有一轴孔,筒顶部内表面上在轴孔周圈开设有一内凹槽,所述枢纽器还具有一内密封圈,该内密封圈位于阻尼壳的内凹槽内。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是:所述阻尼体上开设有轴向贯穿柱体部和连接部的转轴孔;所述枢纽器进一步包括一阻尼轴,该阻尼轴穿过阻尼体的转轴孔、内密封圈和阻尼壳的转孔并卡持在阻尼壳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是:所述枢纽器主体包括一转体及一壳体,该转体上凸出有两凸块;所述阻尼体的连接部上开设有两凹槽;壳体具有筒顶部,该筒顶部上开设有枢接槽,转体置于该壳体中,所述凸块从枢接槽中伸出并插入阻尼体的连接部的凹槽中。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枢纽器,其特征是:所述枢纽器主体还包括一基座、一滑动凸轮、一第一压缩簧及一第二压缩簧,该基座具有一基部、一贯穿该基部的轮轴孔及一推部,滑动凸轮的下端面具有一周向的凸轮曲面,第一、第二压弹簧抵顶在滑动凸轮及转体之间;所述推部抵顶在滑动凸轮的凸轮曲面上。
CNU200820043184XU 2008-01-19 2008-01-19 枢纽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5524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3184XU CN201155524Y (zh) 2008-01-19 2008-01-19 枢纽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43184XU CN201155524Y (zh) 2008-01-19 2008-01-19 枢纽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55524Y true CN201155524Y (zh) 2008-11-26

Family

ID=4010330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4318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55524Y (zh) 2008-01-19 2008-01-19 枢纽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55524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2536A (zh) * 2014-05-29 2014-08-1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以及装置
CN108286564A (zh) * 2018-03-09 2018-07-17 仝达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手动翻转装置
CN108374836A (zh) * 2016-10-08 2018-08-07 南安市品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轨道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82536A (zh) * 2014-05-29 2014-08-13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以及装置
CN103982536B (zh) * 2014-05-29 2017-01-18 深圳市金立通信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转轴以及装置
CN108374836A (zh) * 2016-10-08 2018-08-07 南安市品龙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轨道
CN108374836B (zh) * 2016-10-08 2020-09-22 泉州台商投资区源平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阻尼轨道
CN108286564A (zh) * 2018-03-09 2018-07-17 仝达科技(惠州)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手动翻转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449894B (zh) 玩具架
CN201155524Y (zh) 枢纽器
CN200985947Y (zh) 铰链
CN101493113B (zh) 铰链结构及应用该铰链结构的便携式电子装置
CN201034112Y (zh) 具有定位功能的枢纽器
CN113790211A (zh) 一种转轴机构及电子设备
CN106686938A (zh) 一种电子设备及其翻转机构
TWM244656U (en) Hinge mechanism
CN201818647U (zh) 开启速度趋于一致的阻尼枢纽器
CN104023287B (zh) 耳机
CN201170258Y (zh) 枢纽器
JP4025689B2 (ja) 携帯電話のヒンジ装置
CN201657053U (zh) 折叠型便携式终端的任意停顿铰链装置
CN202866491U (zh) 一种门页及页片的定位合页
CN210954568U (zh) 一种滤镜支架
CN202634502U (zh) 双轴齿轮铰链装置及翻盖型便携式终端
CN203207449U (zh) 一种笔型唇膏管
CN208820735U (zh) 卷曲装置以及光伏膜组件
CN202140417U (zh) 一种可自动缓慢开启或关闭的铰链结构
CN208311253U (zh) 一种双轴交替翻转结构
CN201119198Y (zh) 枢纽器
CN212137311U (zh) 一种多功能充电支架
CN201184362Y (zh) 枢纽机构
CN211693201U (zh) 一种用于柔性屏的三段式折叠铰链及其移动设备
CN2488356Y (zh) 全自动化妆盒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26

Termination date: 20120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