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46629Y - 具有接地功能的锁固机构及其垫片 - Google Patents

具有接地功能的锁固机构及其垫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46629Y
CN201146629Y CNU200820002259XU CN200820002259U CN201146629Y CN 201146629 Y CN201146629 Y CN 201146629Y CN U200820002259X U CNU200820002259X U CN U200820002259XU CN 200820002259 U CN200820002259 U CN 200820002259U CN 201146629 Y CN201146629 Y CN 20114662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d
screw
support
substrat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820002259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正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cro Star Internation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cro Star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cro Star Internation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cro Star International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820002259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4662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4662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4662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imination Of Static Electricity (AREA)
  • Casings For Electric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接地功能的锁固机构及其垫片,该锁固机构包含有:一弹性结构物,其安装于一支架上;一螺丝,其锁固在该支架以及一基板上,该螺丝用来压缩该弹性结构物,以使该弹性结构物对该支架施予一弹性力,该螺丝上形成有一凹槽;以及一垫片,其包含有:一第一端,其卡合于该螺丝的该凹槽且止抵在该支架上;以及一第二端,其接触该基板的一接地端,该第二端的断面面积大于该第一端的断面面积,该垫片具有接地功能,并用来避免该螺丝从该支架上松脱。本实用新型的锁固装置通过垫片与主板接地的设计而达到增加散热模块接地面积的目的,从而可提供更为良好的接地效果与静电放电防护效果。

Description

具有接地功能的锁固机构及其垫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锁固机构,尤指一种用来将支架固定在基板上且可提供接地功能的锁固机构及其垫片。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与图2,图1为现有技术的一锁固装置10的外观示意图,图2为现有技术的锁固装置10的剖面示意图。锁固装置10包含有一螺丝12、一弹簧14,以及一垫片16。螺丝12用来将一支架18锁固在一基板20上,支架18可为一散热模块的支架且基板20可为一主板,当螺丝12被向下锁固时,弹簧14会被压缩而对支架18施予一向下的弹性力,以使支架18稳固地被固定在基板20上。此时,螺丝12上的一接触面121会与基板20的裸铜部分(接地端)接触,而达到接地的效果。然而螺丝12的接触面121的面积很小,且静电是经由导电材质(如金属)的表面传导,意即静电放电(Electrostatic Discharge,ESD)效应是发生于金属的表面边缘,故外径小的螺丝12的接触面121部分便无法提供良好的接地效果,也无法提供良好的静电放电防护效果。
若想要加大螺丝12的接触面121面积以提升接地效果,便需加大其直径D1(如图2所示),但同时也必须加大支架18钻孔的直径D2与D5、弹簧14的外径D3,以及螺丝头直径D4,如此一来便会增加锁固装置10的尺寸且大幅减少电子零件可利用的空间,而降低基板20的板材利用率。
再者,现有技术中的另一种锁固装置10由于垫片16的表面具有近似90度的弯折,故会降低静电放电防护效果。此外,现有技术也有利用在散热模块四周粘贴导电泡棉(gasket)的方法,用以加强静电放电防护效果,然而这样会增加组装工时、组装公差,以及生产成本,且有可能因为导电泡棉脱落而造成主板短路及零件烧毁的故障。故如何设计出一种能够在主板上有效地固定散热模块、且可提供良好的接地功能与静电放电防护效果的锁固机构,便为现今机构设计所需努力的课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用来将支架固定在基板上且可提供接地功能的锁固机构,以解决上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具有接地功能且用来将一支架固定在一基板上的锁固机构,其包含有:一弹性结构物,其安装在该支架上;一螺丝,其锁固在该支架以及该基板上,该螺丝用来压缩该弹性结构物,以使该弹性结构物对该支架施予一弹性力,该螺丝上形成有一凹槽;以及一垫片,其包含有:一第一端,其卡合于该螺丝的该凹槽且止抵在该支架上;以及一第二端,其接触该基板的一接地端,该第二端的断面面积大于该第一端的断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还公开一种具有接地功能且用来避免一螺丝从一支架上松脱的垫片,其包含有:一第一端,其卡合于该螺丝的一凹槽且止抵在该支架上;以及一第二端,其接触一接地端,该第二端的断面面积大于该第一端的断面面积。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
1.本实用新型的锁固装置通过垫片与主板接地的设计而达到增加散热模块接地面积的目的,且通过加大垫片与主板的裸铜部分的接触面积以及加大接触端的外径,可提供更为良好的接地效果与静电放电防护效果。
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避免因使用导电泡棉而增加组装工时、组装公差,以及生产成本的缺点,也能够避免因导电泡棉脱落而造成主板短路且零件烧毁的故障。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锁固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现有技术锁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锁固装置的外观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固装置的剖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锁固装置    12螺丝
121接触面     14弹簧
16垫片        18支架
20基板        50锁固装置
52螺丝        54弹性结构物
56垫片        561第一端
562第二端     58支架
60基板        62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3与图4,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锁固装置50的外观示意图,图4为本实用新型锁固装置50的剖面示意图。锁固装置50包含有一螺丝52、一弹性结构物54,以及一垫片56。螺丝52用来将一支架58锁固在一基板60上,支架58可为一散热模块的支架且基板60可为一主板,弹性结构物54可为一弹簧,当螺丝52被向下锁固时,弹性结构物54会被压缩而对支架58施予一向下的弹性力,以使支架58可稳固地被固定在基板60上。螺丝52上形成有一凹槽62,其为一环形凹槽。垫片56为一上窄下宽的圆台状垫片,且可由金属材质、导电性材质,或高热传导性材质所制成,垫片56包含有:一第一端561,其卡合于螺丝52的凹槽62且止抵在支架58上;以及一第二端562,其接触基板60的裸铜部分(接地端),其中第二端562的断面面积大于第一端561的断面面积。垫片56的第一端561可弹性变形以使其开口变大,以穿过螺丝52的一端而嵌入螺丝52的凹槽62中,如此一来便可避免螺丝52从支架58松脱。
垫片56的第二端562与基板60的裸铜部分(接地端)接触而达到接地的效果,由于第二端562的断面面积大,加大了垫片56与基板60的裸铜部分的接触面积,故可提供更为良好的接地效果,由于静电经由导电材质(如金属)的表面传导,故加大第二端562的外径可提供较大的静电传导通路,进而提升静电放电防护效果;再者,由于垫片56的表面弯折幅度较小(小于90度的弯折),故会增大静电传导效率,进而提升静电放电防护效果。此外,若垫片56由高热传导性材质所组成,则可将主板(基板60)上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模块(支架58),再由散热模块释放到系统之外。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锁固装置的垫片除了具有用来避免螺丝从支架上松脱的功能外,其还可接触主板的裸铜部分以提供接地功能,且通过加大垫片与主板的裸铜部分的接触面积以及加大接触端的外径,可提供更为良好的接地效果与静电放电防护效果。再者,垫片若由高热传导性材质所组成,则可辅助将主板的热量传导至散热模块。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锁固装置通过垫片与主板接地的设计而达到增加散热模块接地面积的目的,从而提升静电放电防护效果,且可避免因使用导电泡棉而增加组装工时、组装公差,以及生产成本的缺点,亦可避免因导电泡棉脱落而造成主板短路及零件烧毁的故障。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所有依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所做的等效变化与修饰,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Claims (12)

1.一种具有接地功能的锁固机构,用来将一支架固定在一基板上,其特征在于,该锁固机构包含有:
一弹性结构物,其安装于该支架上;
一螺丝,其锁固在该支架以及该基板上,该螺丝用于压缩该弹性结构物,以使该弹性结构物对该支架施予一弹性力,该螺丝上形成有一凹槽;以及
一垫片,包含有:
一第一端,其卡合于该螺丝的该凹槽且止抵在该支架上;以及
一第二端,其接触该基板的一接地端,该第二端的断面面积大于该
第一端的断面面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弹性结构物为一弹簧,其套接于该螺丝。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螺丝的该凹槽为一环形凹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垫片为一上窄下宽的圆台状垫片。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垫片为由金属材质制成的垫片。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垫片为由导电性材质制成的垫片。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锁固机构,其特征在于,该垫片为由高热传导性材质制成的垫片。
8.一种具有接地功能且用来避免一螺丝从一支架上松脱的垫片,其特征在于,该垫片包含有:
一第一端,其卡合于该螺丝的一凹槽且止抵在该支架上;以及
一第二端,其接触一接地端,该第二端的断面面积大于该第一端的断面面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该垫片为一上窄下宽的圆台状垫片。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该垫片为由金属材质制成的垫片。
11.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该垫片为由导电性材质制成的垫片。
12.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垫片,其特征在于,该垫片为由高热传导性材质制成的垫片。
CNU200820002259XU 2008-01-25 2008-01-25 具有接地功能的锁固机构及其垫片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4662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2259XU CN201146629Y (zh) 2008-01-25 2008-01-25 具有接地功能的锁固机构及其垫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820002259XU CN201146629Y (zh) 2008-01-25 2008-01-25 具有接地功能的锁固机构及其垫片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46629Y true CN201146629Y (zh) 2008-11-05

Family

ID=400835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820002259X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46629Y (zh) 2008-01-25 2008-01-25 具有接地功能的锁固机构及其垫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46629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7416A (zh) * 2012-08-31 2014-03-26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5807464A (zh) * 2016-05-23 2016-07-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8874080A (zh) * 2017-12-28 2018-11-23 黄河科技学院 便于服务器维护的组装结构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7416A (zh) * 2012-08-31 2014-03-26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3687416B (zh) * 2012-08-31 2016-05-11 富瑞精密组件(昆山)有限公司 散热装置
CN105807464A (zh) * 2016-05-23 2016-07-27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WO2017201779A1 (zh) * 2016-05-23 2017-11-30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CN105807464B (zh) * 2016-05-23 2018-05-25 深圳市华星光电技术有限公司 显示装置
US10326222B2 (en) 2016-05-23 2019-06-18 Shenzhen China Star Optoelectronics Technology Co., Ltd. Display devices
CN108874080A (zh) * 2017-12-28 2018-11-23 黄河科技学院 便于服务器维护的组装结构
CN108874080B (zh) * 2017-12-28 2021-08-03 浙江光跃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便于服务器维护的组装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07102931A3 (en) Covers for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01389206A (zh) 屏蔽装置以及应用该屏蔽装置的电子设备
CN212033282U (zh) 具直下式锁定结构的连接器
CN201146629Y (zh) 具有接地功能的锁固机构及其垫片
EP2028722A3 (en) Anisotropic conductive connector and anisotropic conductive connector connection structure
KR20040066647A (ko) 노트북 컴퓨터
CN201700124U (zh) 屏蔽罩及具有屏蔽罩的电子装置
CN200997459Y (zh) 电连接器
CN100464228C (zh) 液晶显示装置
CN201966440U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3050951B (zh) 电子保护装置
CN204793232U (zh) 一种电子设备
CN201440503U (zh) 电连接器
CN201160165Y (zh) 一种固定结构及使用这种固定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07251692U (zh) 一种移动终端
TWM367571U (en)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preventing module
CN201060949Y (zh) 天线与pcb板间的接触连接结构及采用该结构的设备
CN201557319U (zh) 电子装置
CN112636043B (zh) 弹性免焊表贴射频模块、射频接触件以及集成化插座
CN2862605Y (zh) 具有接地结构的电子装置
US20080139048A1 (en) Connector and housing thereof
CN220456834U (zh) 一种可接地的笔记本连接器和笔记本电脑
CN100470926C (zh) 天线接地部性能的改善方法
CN220210651U (zh) 一种在绑定pin进行尖端放电的显示模组
CN201571251U (zh) 具有多轴向接地组件的接地机构及计算机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