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27568Y - 电动吸尘器 - Google Patents

电动吸尘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27568Y
CN201127568Y CNU2007203067583U CN200720306758U CN201127568Y CN 201127568 Y CN201127568 Y CN 201127568Y CN U2007203067583 U CNU2007203067583 U CN U2007203067583U CN 200720306758 U CN200720306758 U CN 200720306758U CN 201127568 Y CN201127568 Y CN 20112756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ust
sliding bar
electric
oscillating plate
coating memb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306758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小川贵昭
野町哲治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Holding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Matsushita Electric Industrial Co Ltd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2756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2756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以有效地除去吸附在集尘袋内的灰尘、减少吸尘气流的下降、提高集尘性能、并实现小型化及轻量化的电动吸尘器,包括电动风机、电动风机室、卷筒、集尘袋、其中设有用于除去吸附在所述集尘袋内的灰尘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包括:在电源线拉出和收纳操作时与所述卷筒(29)连动地发生滑动的滑动杆(37)、和与所述滑动杆连动地对所述集尘袋施加振动的振动板(26)。在隔开电动风机室和集尘室的隔离壁体设有供滑动杆穿过的开口部(49),该开口部上设置有和滑动杆连动地进行弯曲运动以保持集尘室内的气密性的覆盖部件(51)。本实用新型不但能够有效地除去吸附在集尘袋内部的灰尘,且由于隔离壁体上设有覆盖部件,集尘室内的气密性也能确保。

Description

电动吸尘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即使集尘装置中蓄积有灰尘也能够防止吸引力下降的电动吸尘器。
背景技术
现有的这种电动吸尘器在吸尘器机体的后方设置了内藏有用于吸尘的电动风机的电动风机室,在所述吸尘器机体的前方设有内置有集尘袋的集尘室。另外,电动风机室的侧面配置有给电动风机提供电力的电源线、卷绕电源线的电源线卷线筒和除去吸附在所述集尘袋上的灰尘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设有:加振臂体、和与所述加振臂体一端连动从而使所述集尘袋发生振动的除尘板。在所述电源线被拉出或收回时,所述卷线筒发生转动,所述加振臂体的另一端因与形成于所述卷线筒的鼓出凸筋发生啮合而摆动,所述除尘板随之也发生摆动(其中的一例可参考日本专利公开公报特开2006-192045)。
但在上述的装置构成中的除尘装置需要设置将加振臂通过枢轴支承在吸尘器机体的底面上的结构、及避免加振臂体顶住卷线筒上的鼓出凸筋的结构等机构,从卷线筒的下方一直到至集尘室以及制动按键为止很宽的范围内都必须设有相应的结构,存在着导致吸尘器机体大型化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其目的在于确实有效地除去吸附/堆积在集尘袋内的灰尘,减少吸尘气流的下降,提高集尘性能,并使吸尘器机体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吸尘器包括: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风机;容纳所述电动风机的电动风机室;卷绕电源线的卷筒;收集灰尘的集尘袋;和设置在容纳有集尘袋的集尘室内、用于除去吸附在所述集尘袋内灰尘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中包括:在拉出和收纳所述电源线时与转动的所述卷筒连动地发生滑动的滑动杆、和与所述滑动杆连动地发生操作而对所述集尘袋施加振动的振动板。将所述电动风机室和所述集尘室隔开的隔离壁体上设有供所述滑动杆穿过的开口部,所述滑动杆和所述振动板之间设有被保持固定在所述开口部中的覆盖部件,所述覆盖部件的一部分和滑动杆连动地作弯曲运动,构成确保所述集尘室的气密性的结构。这样,就可以向集尘袋传递很大的振动,从而确实有效地除去吸附在集尘袋上的灰尘。因此,本实用新型不但能有效地除去堆积在集尘袋内的灰尘,减少吸尘气流的下降,提高集尘性能,而且由于滑动杆仅是滑动而不会转动,所以不需要转动轴构成,除尘装置的构成可以变紧凑,实现吸尘器机体的小型化以及轻量化。
另外,即使滑动杆在有压力差的电动风机室和集尘室之间运动,由于隔离壁体上设有覆盖部件,集尘室内的气密性能够得到确保。
本实用新型产生的技术效果如下。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有效地除去吸附/堆积在集尘袋内的灰尘、减少吸尘气流的下降、提高度集尘性能、并且实现小型化和轻量化的电动吸尘器。
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概述如下。本实用新型的第1方案的吸尘器包括: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风机;容纳所述电动风机的电动风机室;卷绕电源线的卷筒;收集灰尘的集尘袋;和设置在容纳有集尘袋的集尘室内、用于除去吸附在所述集尘袋内灰尘的除尘装置。所述除尘装置中包括:在拉出和收纳所述电源线时与转动的所述卷筒连动地发生滑动的滑动杆、和与所述滑动杆连动地发生操作而对所述集尘袋施加振动的振动板。将所述电动风机室和所述集尘室隔开的隔离壁体上设有供所述滑动杆穿过的开口部,所述滑动杆和所述振动板之间设有被保持固定在所述开口部中的覆盖部件,所述覆盖部件的一部分和滑动杆连动地作弯曲运动,构成确保所述集尘室的气密性的结构。这样,在拉出或卷回电源线时,卷筒会转动,滑动杆与其连动而周期地滑动,使滑动杆通过覆盖部件向振动板施加振动,振动后的振动板敲击集尘袋,向集尘袋传递很大的振动。这样,不但可以有效地除去堆积在集尘袋内的灰尘,减少吸尘气流的下降,提高集尘性能,而且由于滑动杆仅是滑动而不会转动,不需要转动轴构成,因此除尘装置的构成可以变紧凑,实现吸尘器机体的小型化以及轻量化。
另外,即使滑动杆在有压力差的电动风机室和集尘室之间滑动,由于隔离壁体上设置有覆盖部件,所以能确保集尘室内的气密性。
第2方案为,在第1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覆盖部件由橡胶等软质材料形成。这样,由于覆盖部件由软质材料构成,滑动杆的动作不受妨碍,能顺畅地向振动板传递振动,有效地除去吸附/堆积在除尘袋内的灰尘。
第3方案为,在第2方案的基础上,所述覆盖部件呈覆盖住滑动杆的形状,其前端设有供滑动杆插入并固定的插入固定部。这样,由于滑动杆被覆盖部件包着,不但很容易确保集尘室内的气密性,而且压入固定部在滑动杆滑动的时候也能和滑动杆连动,所以能顺畅地向振动板传递振动,有效地除去吸附/堆积在除尘袋内的灰尘。
第4方案为,在第3方案的基础上,顶住振动板的覆盖部件的前端的厚度比周边的厚度厚。这样,在滑动杆来回滑动、覆盖部件的前端和振动板反复顶住时,即使前端部分多少有些磨损,也不会出现破洞,所以能恒时地保持集尘室内的气密性。
第5方案为,在第4方案的基础上,覆盖部件的外周面上设有凸部。这样,覆盖部件能确实地保持固定在隔离壁体上的开口部,即使加上正常使用以外的外力也不会发生脱落或者错位,所以能恒时地保持集尘室内的气密性,滑动杆的滑动不会受到妨碍,顺畅地向振动板传递振动,有效去除吸附/堆积在集尘袋内的灰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的电动吸尘器的整体斜视图。
图2为该电动吸尘器的中心截面图。
图3为拆除集尘盖后的该电动吸尘器的整体斜视图。
图4为该电动吸尘器的部分截面图。
图5为该电动吸尘器的除尘装置拆除隔断壁体和机盖后的整体斜视图。
图6为该电动吸尘器的除尘装置拆除隔断壁体和机盖后的右视图。
图7为该电动吸尘器的除尘装置的截面图(局部),
图8为该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分周边部件的斜视图。
图9为该电动吸尘器的振动板处于向后倾斜最大的状态下的左视图。
图10为该电动吸尘器的顶住部分处于完全抵住鼓出凸筋的状态时的左视图。
图11为表示该电动吸尘器的顶住部分处于越过鼓出凸筋的状态时的左视图。
图12为按下该电动吸尘器的操作部分时的左视图。
上述附图中,1为吸尘器机体,12为电动风机,17为集尘室,19为集尘袋,22为电动风机室,23为隔离壁体,26为振动板,27为除尘装置,28为电源线,29为卷筒,37为滑动杆,49为开口部,50为插入固定部,51为覆盖部件,52为凸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来对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另外,本实用新型的实例不具有限定本实用新型范围的作用。
(实施例1)
用图1~图12对本实用新型第1实施例进行描述。
吸尘器机体1通过软管4与加长管5连接,并与安装在加长管5上的用于吸附灰尘的吸头6相连通。软管4的两端分别设有扶手2和软管接头3。另外,吸尘器机体1的前部底面和后侧面上分别装有可转动自如的小滚轮7和一对轮子8。
吸尘器机体1由下部机箱9和上部机箱10构成,上部机箱10上设有供搬运时抓握的提手11。吸尘器机体1的后部设有电动风机12,电动风机12用于产生吸尘气流,其前方靠前防振橡胶13支承,后方通过后防振橡胶14依靠电机盒15和电机盖16加以支承,安装固定在下部机箱9中。
吸尘器机体1的前部有集尘室17,集尘室17的上方设有可开闭自如的集尘盖18,该集尘室17内还具备装拆自如的、用于收集灰尘的集尘袋19。
另外,集尘盖18内设有用于收纳窄缝吸头等附件的储藏室20,储藏室20由储藏室盖21盖住,储藏室盖21通过枢轴加以支承,可以开闭自如。
下部机箱9中还设有隔离壁23,隔离壁23将容纳电动风机12的电动风机室22和集尘室17隔开。隔离壁23的上方设有密封件24,密封件24使集尘室17内实现空气密封,以确保气密性。
电动风机12前方的隔离壁23上设有连通口25,使电动风机12和集尘室17实现连通。
隔离壁23和集尘袋19之间设有除尘装置27,除尘装置27中设有对集尘袋19进行敲击、使之发生振动的振动板26(图5)。
电动风机室22旁设有电线卷取装置30,电线卷取装置30中设有能收纳用来给电动风机12提供电力的电源线28的卷线筒29,形成电源线28拉出或收纳时所述卷线筒29会发生旋转的结构。
卷线筒29上设有大致呈圆周状的凸筋体31。凸筋体31呈与设在卷线筒29上的多个鼓出凸筋32的两端呈相连的形状,且设置在卷线筒29的外圆周内侧。
电线卷取装置30的卷线筒29通过枢轴支承在隔断壁体33(图4)上。该隔断壁体33上还通过枢轴支承着可自由转动的制动杆34,制动杆34的作用是制止和释放卷线筒29的旋转。
被隔断壁体33隔开的、与制动杆34相对的另一侧的卷线筒29附近,在和制动杆34几乎相同高度上通过枢轴支承着可以自由转动的转动杆35,形成一个旋转轴。转动杆35设有略圆弧状且能顶住设在卷线筒29上的鼓出凸筋32的顶住(顶接)部分36、能使滑动杆37滑动进而使振动板26发生振动的滑动操作部分38、和解除与鼓出凸筋32的顶住状态的顶住解除部分39。顶住部分36和鼓出凸筋32通过开在隔断壁体33上的窗口部40形成顶住的结构。
顶住部分36上用螺钉等金属材料固定有磨损防止体41,防止和鼓出凸筋32接触产生磨损。
另外,滑动操作部分38的附近设有顶住弹簧42,顶住弹簧42给转动杆35施加弹力,使顶住部分36朝顶住凸筋体31或者鼓出凸筋32的方向转动。
制动杆34的上方设有在卷回电源线28时进行操作的操作部分43。操作部分43上设有和制动杆34相连动的、用于解除卷线筒29制动的制动解除部分44。操作部分43由操作部分弹簧45施加上朝向吸尘器机体1上方的弹力。此外,在操作部分43的部分外周面上还设有能对顶住解除部分39进行操作的解除凸筋46。
另外,解除凸筋46和顶住解除部分39的距离被设置成小于制动解除部分44和制动杆34的距离。
滑动杆37的一端上设有和设在转动杆35上的滑动操作部分38相结合的结合部47,结合部47将滑动操作部分38在前后方向上将其夹住。滑动杆37的另一端上设有用于将振动传递给振动板26的振动传达部48。
隔离壁23上设有供滑动杆37穿过的开口部分49,所述开口部分49上固定有覆盖部件51,覆盖部件51覆盖住滑动杆37的振动传达部分48,并形成将振动传达部分48插入/固定的插入固定部50。
覆盖部件51由橡胶等软质材形成,在外周形成凸缘状的凸部52,且压入固定部50的厚度设定成比周边的厚度厚。
隔断壁体33上设有用于防止滑动杆37在操作时发生倾斜的倾斜防止凸筋53,并将覆盖住转动杆35和滑动杆37的盖体54支承/固定住。
和隔断壁体33一样,盖体54上也设有用于支承转动杆35的枢轴支承部,并设有给转动杆35施加弹力的顶住弹簧42。另外,为了防止覆盖部件51脱落,还设有将覆盖部件51夹在隔离壁23之间的夹持部55。此外,机盖54被上部机箱10上的保持凸筋56圈起来固定住。
另一方面,集尘室17内的隔离壁23上的连通口25的前方设有通过枢轴支承住振动板26的保持框57,保持框57被在下部机箱9的插入部分58中可以自由拆装。振动板26的转动轴59通过枢轴支承在保持框57基本中心的高度位置。
振动板26上设有接受来自滑动杆37振动的振动板操作部分60。振动板操作部分60和保持框57之间设有振动板弹簧61,振动板弹簧61在与振动板操作部分60大致垂直的方向上对振动板26朝隔离壁23一侧施加弹力。
设在转动杆35上的顶住部分36、滑动杆37、和设在振动板26上的振动板操作部分60被大致设置在一条直线上。
保持框57上设有将覆盖部件51以及振动板操作部分60包围住的挡部62,保持框57的上端形成有限制振动板26的可动范围的限制体63,振动板操作部分60的可动范围被设定成比滑动杆37的可动范围窄。
振动板26的上端设有多个使集尘袋19振动、进行除尘的除尘部件64,除尘部件64上设有为了实现面敲击的宽度较宽的面。另外,当除尘部分64对集尘袋19施加上振动时,进行从保持框57朝外侧凸出的运动。依靠转动杆35以及滑动杆37的周期性动作,振动板26的除尘部分64在从保持框57凸出的位置和限制体63之间周期地摆动。
振动板26或者保持框57上还设有拆卸时可以让手指等钩住的格子状钩住部分65。
关于如上所述的构成的电动吸尘器,下面对其操作、作用进行描述。
拉出电源线时,形成于卷线筒的鼓出凸筋也跟着转动,当顶住部分被鼓出凸筋顶起时,转动杆发生转动,引起滑动操作部分移动;滑动操作部分按压滑动杆的结合部,滑动杆就向吸尘器机体1后方滑动。振动传达部滑动后,覆盖部件的压入固定部也向后方移动。此时,由于覆盖部件按压振动板操作部分的压力消失了,故振动板在振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后方倾斜。
当顶住部分越过鼓出凸筋后,转动杆将带着冲击力发生转动,返回到原来的位置,因此,滑动杆和连动的覆盖部件一起迅速地向前滑动,撞向振动板的振动板操作部分。于是,振动板将带着冲击力向集尘袋的方向移动,对集尘袋施加上很大的振动,故能有效地除去沾附/堆积在集尘袋内的灰尘,减少吸尘气流的下降,提高集尘性能。
另外,因为形成了多个鼓起凸筋,电源线拉出时振动板能多次对集尘袋施加振动,从而能增加敲击次数,提高除尘效果。
另外,由于滑动杆的结合部被形成在前后方向上夹住设在转动杆上的滑动操作部分的形状,故转动杆的旋转运动可以顺畅地变换为水平方向的运动,与滑动操作部分可以顺畅地进行连动,能有效地除去沾附/堆积在集尘袋内的灰尘。
由于转动杆通过枢轴支承在卷线筒附近,且形成在转动杆35中的顶住部分36、滑动杆37和形成在振动板26上的振动板操作部分60大致设置在一条直线上,因此可以用最短距离传递除尘操作,除尘装置的构成变得紧凑,可以使吸尘器机体实现小型化及轻量化。
由于设在卷线筒29上的凸筋体31呈和鼓出凸筋32的两端相连的形状,并设置在卷线筒29的外周内侧,转动杆35的顶住部分36也大致呈圆弧状,所以当卷线筒旋转时,顶住部分能平稳地被鼓出凸筋顶起,降低除尘时的异响。
另外,因为顶住部分上用螺钉等金属材料固定了防止磨损的磨损防止体41,从而可以防止急剧的磨损,延长使用寿命,保持舒适的除尘。
当需要卷回电源线时,按下操作部分,解除凸筋就会使转动杆的顶住解除部分操作,转动杆发生转动。在转动杆的顶住部分移动到不顶住鼓出凸筋的离开状态后,制动解除部分立即操作制动杆,解除卷线筒29的制动状态,将电源线卷回。因此,电源线回卷时不会发生额外的负荷及噪声,能够顺畅地实现回卷,从而可以提高使用时的利便性。
因为设在操作部分上的解除凸筋形成在所述操作部分的部分外周面上,所以可以做成和常规的操作部分差不多大小,从而可以防止因增加功能而造成机体变大,进行舒适的吸尘操作。
另外,如图12中所示,如果在拉出电源线以外的时候也进行除尘,则可以按下操作部分。此时,解除凸筋顶到设在转动杆上的顶住解除部分,转动杆就开始转动,引起滑动操作部分移动,滑动操作部分按压滑动杆上的结合部,使滑动杆滑向吸尘器机体1的后方,覆盖部件的压入固定部和滑动的振动传达部分一起也向后方移动。因为覆盖部件按压振动板操作部分的压力没有了,振动板在振动弹簧的弹力作用下向后方倾斜。然后,当手离开操作部分时,由于操作部分弹簧的弹性力,解除凸筋与顶住解除部分的顶接被解除,转动杆依靠弹簧弹力带着冲击力发生转动,返回原来的位置,因此滑动杆和连动的覆盖部件一起迅速地向前滑动,顶向振动板的振动板操作部分。于是,振动板带着冲击力向集尘袋的方向移动,会对集尘袋产生很大的振动,用户可以随心所欲地进行这样的集尘袋除尘,从而可以进行舒适的吸尘。
即使滑动杆在存在压力差的电动风机室和集尘室中动作,由于覆盖部件覆盖了滑动杆,在周围形成凸部形状后固定在隔离壁上,所以覆盖部件也能可靠地固定在隔离壁的开口部分中。即使加上正常使用以外的外力,也不会发生脱落或者位置偏离,因此可以恒久地确保集尘室内的气密性,不妨碍滑动杆的操作,顺畅地将振动传递到振动板上。
因为覆盖部件由橡胶等软质材料形成,覆盖住滑动杆,加上设有和滑动杆一起插入固定的插入固定部,所以滑动杆的动作不会受到妨碍,能顺畅地向振动板传递振动,有效地除去沾附/堆积在集尘袋内部的灰尘。
由于和振动板顶接的覆盖部件的前端厚度设置成比周边的厚度厚,故滑动杆经反复动作、覆盖部件的前端和振动板反复顶撞时,即使前端部分多少有些磨损,也不会出现破洞,所以能恒久地确保集尘室内的气密性。
另外,由于振动板26的转动轴59通过枢轴转动自如地支承在保持框57大致中心的高度位置上,故振动板振动所需的扭矩可以减轻,拉出电源线所需的力量也能减轻,操作性可以得到提高。同时,在取出装满灰尘的集尘袋时,由于振动板是可动的,集尘袋不会被卡住,可以方便地取出。
保持框57由于设有将覆盖部件51以及振动板操作部分60包围住的挡部62,即使集尘袋因为灰尘多而变大,操作部分60的动作也不会受到妨碍,振动板的振动能可靠地传递到集尘袋上。
由于振动板操作部分60的可动范围设定得比滑动杆37的可动范围窄,即使集尘袋变大、将振动板向后压,拉出电源线等时滑动杆也会在前后方向滑动,在振动板上加上振动,故直至集尘袋装满为止可以一直进行吸尘。
此外,由于除尘部分64上为了实现面撞击而设置了多个宽度较大的敲击面,可以在限制体63之间在保持框57到凸出位置之间周期地摇动,有效地进行除尘。
振动板26或保持框57上设置有在拆卸时供手指等钩住的格子状钩住部65之后,可以更方便进行拆卸。
由于保持框57能在下部机箱9上进行装拆,故在销售低价的电动吸尘器等时,只需装上(换上)没有配置振动板的保持框57,就能通过有无除尘机构来简单地制造出多种机型。另外,只需拆下转动杆等除尘装置,同样可以很容易地区分开多种机型。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中的电动吸尘器能有效地除去沾附/堆积在集尘袋内的灰尘,降低吸尘气流的下降,提高集尘性能,同时还可以使吸尘器实现小型化及轻量化,因此特别适用于家用、业务用等各种电动吸尘器。

Claims (5)

1.一种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产生吸尘气流的电动风机;
容纳所述电动风机的电动风机室;
卷绕电源线的卷筒;
收集灰尘的集尘袋;和
设置在容纳有集尘袋的集尘室内、用于除去吸附在所述集尘袋内灰尘的除尘装置,
所述除尘装置中包括:在拉出和收纳所述电源线时与转动的所述卷筒连动地发生滑动的滑动杆、和与所述滑动杆连动地发生操作而对所述集尘袋施加振动的振动板,
将所述电动风机室和所述集尘室隔开的隔离壁体上设有供所述滑动杆穿过的开口部,所述滑动杆和所述振动板之间设有被保持固定在所述开口部中的覆盖部件,
所述覆盖部件的一部分和滑动杆连动地作弯曲运动,构成确保所述集尘室的气密性的结构。
2.如权利要求1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由橡胶软质材料形成。
3.如权利要求1~2的任一项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部件呈覆盖住滑动杆的形状,其前端设有供滑动杆插入并固定的插入固定部。
4.如权利要求3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顶住振动板的覆盖部件的前端的厚度比周边的厚度厚。
5.如权利要求4中所述的电动吸尘器,其特征在于:覆盖部件的外周围形成凸部。
CNU2007203067583U 2006-12-26 2007-12-21 电动吸尘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27568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6349179A JP4867646B2 (ja) 2006-12-26 2006-12-26 電気掃除機
JP2006-349179 2006-12-2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27568Y true CN201127568Y (zh) 2008-10-08

Family

ID=396564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306758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27568Y (zh) 2006-12-26 2007-12-21 电动吸尘器

Country Status (2)

Country Link
JP (1) JP4867646B2 (zh)
CN (1) CN201127568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0727A (zh) * 2020-12-25 2022-07-01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尘器清洁装置及具有该清洁装置的吸尘器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5272766B2 (ja) * 2009-02-05 2013-08-28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電気掃除機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92045A (ja) * 2005-01-13 2006-07-27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電気掃除機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680727A (zh) * 2020-12-25 2022-07-01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尘器清洁装置及具有该清洁装置的吸尘器
CN114680727B (zh) * 2020-12-25 2023-09-19 莱克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吸尘器清洁装置及具有该清洁装置的吸尘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4867646B2 (ja) 2012-02-01
JP2008154907A (ja) 2008-07-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330272C (zh) 电动吸尘器
CN206854157U (zh) 一种计算机键盘的高效清洁装置
CN100353901C (zh) 电动吸尘器
JP3949615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01127568Y (zh) 电动吸尘器
CN201127569Y (zh) 电动吸尘器
JP4299799B2 (ja) 電気掃除機
CN201157325Y (zh) 电动吸尘器
JP2006095062A (ja) 電気掃除機
JP4498958B2 (ja) 電気掃除機
JP2008000385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08307317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06255040A (ja) 電気掃除機
JPS6035472Y2 (ja) 電気掃除機
JP3490081B1 (ja) 電気掃除機
JP4584793B2 (ja) 電気掃除機
JP5272766B2 (ja) 電気掃除機
JP4453488B2 (ja) 電気掃除機
JP5945724B2 (ja) 電気掃除機
JP5530287B2 (ja) 電気掃除機
JP5746922B2 (ja) 電気掃除機
JP4935496B2 (ja) 電気掃除機
JPS6030215B2 (ja) 電気掃除機の除塵装置
JPS58200723A (ja) 電気掃除機
JP2006020829A (ja) 電気掃除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1008

Termination date: 201212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