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22666Y - 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 - Google Patents

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122666Y
CN201122666Y CNU2007201906536U CN200720190653U CN201122666Y CN 201122666 Y CN201122666 Y CN 201122666Y CN U2007201906536 U CNU2007201906536 U CN U2007201906536U CN 200720190653 U CN200720190653 U CN 200720190653U CN 201122666 Y CN201122666 Y CN 20112266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mart card
double
interface smart
card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906536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晓虎
严光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WatchData System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906536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12266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12266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12266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涉及智能卡技术领域,为保证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智能卡触点的可靠连接而发明。所述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包括天线线圈,以及卡片接触部分;其中在所述卡片接触部分上,与所述双界面智能卡的C4和C8两触点相对应地设有连接触点;所述卡片接触部分的连接触点处涂有导电胶,所述天线线圈的两个引脚连接到所述连接触点上。由于在卡片接触部分的连接触点上涂有导电胶,因而能够保证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线圈与智能卡相应触点的可靠连接,并能够保证手机工作的在非接触的通讯方式下。

Description

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智能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卡技术的不断发展,出现了一种既支持接触式数据交换,又支持非接触式数据交换的双界面智能卡。
根据ISO/IEC7816规范,双界面智能卡内所嵌的集成电路芯片的8个引脚的定义如下:VCC电源电压引脚、RST复位信号引脚、CLK时钟信号引脚、GND接地引脚、VPP编程电压引脚、I/O输入/输出引脚,另外两个引脚C4和C8不使用。
此外,卡内所嵌的集成电路芯片还设有与无线射频模块RF(Radio Freqency)相对应的天线引脚LA、LB,该天线引脚LA、LB用来直接与设置在卡基中的天线电连接。因而,双界面智能卡可通过无线射频模块经由内置天线完成与外界数据的收发。由于具有两个工作界面,所以双界面智能卡的应用将更加广泛,例如可以将双界面智能卡应用于手机等嵌入式设备实现移动支付、身份认证等技术中。
双界面智能卡在手机中的使用有其特殊之处。以SIM卡为例,双界面的SIM卡,其接触界面通过SIM卡槽,由手机为其提供VCC、CLK、I/O等接触界面工作所需的电信号;但双界面SIM卡的非接触界面需要射频天线为其工作提供时钟、数据等信号,对于电源信号,若手机处于开机状态,电源由VCC提供;若手机处于关机状态,电源则由射频天线提供。
因此,如果将双界面智能卡用在手机上,那么装在手机里的双界面智能卡不但可以发挥SIM卡的通信作用,而且还能把手机变成一张非接触智能卡。在将双界面智能卡应用于手机中时,考虑到手机的智能卡的卡槽的内部厚度有限,嵌入了天线后势必会导致整个双界面智能卡的厚度增加。因而,若要保证手机能正常工作,这就要求天线触点不能够过厚;但是为了保证通讯质量,又要求天线的触点必须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触点接触良好。因此,这就要求提供一种新型的天线触点结构,既能够保证天线触点与卡片触点之间的良好接触,又要求天线触点不过于厚大以更好的适应双界面智能卡的卡槽。
目前普遍采用的连接方式是直接将天线的引脚连接到卡片的对应触点上。但是,在将卡片接触部分固定到智能卡上时,由于卡片接触部分的连接触点为平板形状,因而很可能造成天线引脚和卡片触点的接触不良的问题,从而最终导致手机的通信质量不佳,甚至无法完成手机在非接触通信方式下的通信过程。并且,若卡片接触部分的触点为平板形状,在将卡片接触部分与智能卡固定时,不能很方便的将天线线圈的两个引脚和卡片触点相应触点固定。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以保证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智能卡触点的可靠连接。
本实用新型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所述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包括天线线圈,以及卡片接触部分;其中所述双界面智能卡的触点包括C4和C8两触点;在所述卡片接触部分上,与所述双界面智能卡的C4和C8两触点相对应地设有连接触点;所述卡片接触部分的连接触点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天线线圈的两个引脚连接到所述连接触点上;在所述连接触点处涂有导电胶。
其中,所述导电胶为铜-银导电胶。
其中,所述导电胶为矩形,规格为1mm×2mm,厚度为0.1±0.01mm。
其中,在所述卡片接触部分上,与除C4和C8以外的其他触点相对应的部分铳成中空。
其中,在所述卡片接触部分与智能卡相接触的面上,设有双面胶。
由于在卡片接触部分的连接触点上涂有导电胶,因而能够保证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线圈与智能卡相应触点的可靠连接。从而,当智能卡应用于手机中时,由于嵌入的天线线圈能够接收射频信号等,从而保证了手机能够工作在非接触通信方式下;又由于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线圈和智能卡相应触点的连接可靠,从而保证了手机的通信质量,且方便了操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的优点更加清楚,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根据现行的智能卡规范,双界面智能卡的C4和C8两脚保留,因此,这就为天线线圈的接入提供了便利。为避免天线线圈引脚和平板形状的连接触点间的接触不牢固,使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线圈的引脚LA、LB和双界面智能卡的触点的可靠接触,本实用新型采用在卡片接触部分的连接触点上涂有导电胶的方式实现。
如图1所示,所述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包括天线线圈1,与所述双界面智能卡的C4和C8两触点相对应地设有连接触点2的卡片接触部分4;所述天线线圈1的两个引脚LA、LB连接到所述连接触点2上,所述连接触点2处涂有导电胶3。
由于所述连接触点涂有导电胶,因而在将所述卡片接触部分固定到双界面智能卡上时,能够利用导电胶的导电、固定效果好的特性,保证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线圈与智能卡触点的可靠接触。
所述卡片接触部分4上的连接触点2由金属,或合金,或导电聚合物制成,例如可以为锡/铅合金,从而确保了天线引脚和双界面智能卡的相应触点间的导电性能。
在本实用新型中,天线线圈1的基材采用柔性或软性材料,以方便天线线圈1的折叠使用,且天线线圈1通过印刷、蚀刻、线绕或其他方式布置在基材上。而对于天线线圈1的参数,如Q(品质因数)、R(电阻)、L(电感)等,可通过实验来确定,同时,这些参数必须要符合ISO/IEC14443的要求。
目前市场上的导电胶有三种类型:环氧类,硅酮类和其他聚合物类导电胶。其中,环氧类导电胶的基本材料为环氧树脂,填充的金属粒子为Ag,Ni,和Cu(镀银)。硅酮类导电胶的基本材料为硅酮,填充的金属粒子为Ag,Cu(镀银)。而其他聚合物类导电胶的基本材料为其他聚合物,填充的金属粒子为Ag。
在选用导电胶时,主要考虑导电胶的润湿能力、电气性能、机械性能和银迁移。为了使所述智能卡能够适应各种使用环境,因而要求所选用的导电胶能够工作在高温、高湿的环境下,尤其是能够适应温度在-80℃-120℃,相对适度在85%的工作环境。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并结合本实用新型的具体情况,应用在本实施例中的导电胶3优选地为导电电阻小于0.05欧姆的铜-银导电胶。但是,其他类型的导电胶,如银粉导电胶等也可应用在本实用新型中。另外,在向所述卡片接触部分4涂覆导电胶之前,需要对导电胶进行加热或紫外线辐射处理。
同时,为了适应智能卡槽对天线线圈1厚度的要求,在本实用新型中导电胶3的厚度为0.1±0.01mm,形状优选为矩形,规格为1×2mm。
卡片接触部分4的形状与双界面智能卡的形状相同,且其与双界面智能卡相对应的除C4和C8以外的其他触点部分铳成中空,以保证双界面智能卡的其他触点与双界面智能卡的卡槽的正常接触。并且为了保证卡片接触部分4能牢固地固定到智能卡上,所述卡片接触部分4与智能卡相接触的面上,除中空部分外,设有双面胶(未图示)。
因此,利用本实用新型中的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不仅可以使得天线线圈1的厚度适应智能卡槽的要求,又能保证天线线圈1和双界面智能卡的C4和C8触点的可靠连接。因而,装有双界面智能卡的手机能够正常工作在非接触通信方式下。
当然,本实用新型还可有其他多种实施例,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及其实质的情况下,本领域技术人员当可根据本实用新型做出各种相应的改变和变形,但这些相应的改变和变形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所附的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

Claims (5)

1、一种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所述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包括天线线圈,以及卡片接触部分;其中所述双界面智能卡的触点包括C4和C8两触点;在所述卡片接触部分上,与所述双界面智能卡的C4和C8两触点相对应地设有连接触点;其特征在于,
所述卡片接触部分的连接触点由金属材料制成,所述天线线圈的两个引脚连接到所述连接触点上;在所述连接触点处涂有导电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为铜-银导电胶。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胶为矩形,规格为1mm×2mm,厚度为0.1±0.01m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片接触部分上,与除C4和C8以外的其他触点相对应的部分铳成中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卡片接触部分与智能卡相接触的面上,设有双面胶。
CNU2007201906536U 2007-12-07 2007-12-07 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2266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06536U CN201122666Y (zh) 2007-12-07 2007-12-07 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906536U CN201122666Y (zh) 2007-12-07 2007-12-07 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122666Y true CN201122666Y (zh) 2008-09-24

Family

ID=400099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906536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122666Y (zh) 2007-12-07 2007-12-07 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122666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4073A (zh) * 2010-07-02 2011-02-02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非接触界面的sim卡及其与天线的连接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964073A (zh) * 2010-07-02 2011-02-02 恒宝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带非接触界面的sim卡及其与天线的连接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42009B2 (en) Antenna for the plug-in dual-interface smart card
CN100424720C (zh) 用于可携式装置的双通用集成电路卡系统
KR101188791B1 (ko) Nfc 통신을 위한 안테나 내장형 카드형 정보 매체 및 그 제조 방법
US8517280B2 (en) IC card
CN105977613A (zh) 天线装置及通信终端装置
US20140184461A1 (en) Antenna Assembly
CN208385624U (zh) 一种rfid抗金属标签天线及rfid抗金属标签
CN2888666Y (zh) 供插入式智能卡非接触界面使用的天线组件
CN201111067Y (zh) 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
CN102789590B (zh) 射频sim卡及具有该射频sim卡的移动通信设备
CN207517888U (zh) 天线装置、卡型信息介质以及通信终端装置
CN202434688U (zh) 近场通讯天线
CN201122666Y (zh) 插入式双界面智能卡天线与双界面智能卡的连接结构
CN101420070B (zh) 天线与智能卡的双界面模块的连接方法以及双界面智能卡
CN201311648Y (zh) 一种高频双协议无线射频识别复合卡
CN201111183Y (zh) 一种电子密码钥匙
CN202838393U (zh) 一种rfid电子标签封装结构
US8763912B1 (en) Dual interface module and dual interface card having a dual interface module
CN202159363U (zh) 基于柔性线路板天线的射频识别功能组件
CN204145553U (zh) 移动终端及其中拓展nfc功能的sim卡托架
JP2015001797A (ja) smartSDカード及びその初期化方法
CN203415235U (zh) 一种多功能u盘
CN201477623U (zh) 一种智能卡及非接触式天线
CN207586973U (zh) 一种新型灭火救援装备器材耐高温电子标签
CN108764439B (zh) 一种双面板接触式ic卡条带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24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