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115231Y - 风扇马达散热结构 - Google Patents
风扇马达散热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115231Y CN201115231Y CNU2007201503450U CN200720150345U CN201115231Y CN 201115231 Y CN201115231 Y CN 201115231Y CN U2007201503450 U CNU2007201503450 U CN U2007201503450U CN 200720150345 U CN200720150345 U CN 200720150345U CN 201115231 Y CN201115231 Y CN 201115231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circuit board
- base
- hub
- fan
- heat dissip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 230000017525 heat dissip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1
- 229910052751 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9000002184 metal Substance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0
- 238000001816 cool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8
-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Copper Chemical group [Cu] RYGMFSIKBFXOC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Tin Chemical compound [Sn] ATJFFYVFTNAWJD-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82 aluminium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aluminium Chemical compound [Al] XAGFODPZIPBFFR-UHFFFAOYSA-N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802 copper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9000010949 copper Substance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29910052718 tin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
- 230000009286 beneficial effect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0000005855 radiation Effects 0.000 abstract 1
- 238000010438 heat treat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3068 static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5611 electricity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5284 excit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698 in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0463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2093 peripher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939 induct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150000002739 metals Chemical clas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29910052755 nonmetal Inorganic material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Landscapes
- Structures Of 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Pump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风扇马达散热结构,其包含:一壳体,其设有一入风口、一气流通道、一出风口与一基座,入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位于气流通道二侧,基座设于气流通道的一侧;一扇轮,其可转动地结合于基座上,并具有一轮毂与多个叶片;一电路板,设于基座上,其中电路板至少一侧面设置有高导热性金属,且其至少一部份凸伸至扇轮的轮毂的范围外,凸伸的部份位于叶片的下风处,以利驱散热能。本实用新型不必改变原结构设计,即可达到同样良好的散热环境,并可使电路板上的发热电子组件不必曝露在气流流场当中,以避免静电干扰其正常运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散热风扇,特别是指一种可以不改变原结构即可达到降低其发热电子组件的温升,以延长风扇使用寿命的风扇马达散热结构。
背景技术
如图1、图2所示,习用的散热风扇结构包含有一壳体1、一扇轮2与一电路板3。
壳体1具有一气流通道10、一入风口11、一出风口12、一基座13以及一定子组14。其中气流通道10中容置扇轮2,并使气流由入风口11输入由出风口12输出,基座13位于出风口12的侧方,供承载电路板3与定子组14,并结合扇轮2。
扇轮2具有一轮毂21、一轴杆22、多个叶片23以及一环形磁铁24,其中轴杆22位于轮毂21的内部中央位置,并可转动的结合在基座13上,叶片23环设在轮毂21外周面。
电路板3上设有感应组件31与至少一发热电子组件32,用于控制上述定子组14的交变激磁,在运转时,环形磁铁24用于感应定子组14的交变激磁以推动扇轮2旋转,进而利用叶片23驱动气流由入风口11侧流动至出风口12侧。
但是,上述晶体管的发热电子组件32是利用半导电性的金属/非金属混渗材质控制电流的闸流方向,因此在发热电子组件动作期间,其本身材质必然多少耗损部份电能并转换成热能。然而在构造上,发热电子组件32位于基座13与轮毂21所包覆的范围内,使得发热电子组件32缺少适当的散热条件,容易因为温度过高而影响其动作稳定性,甚至影响散热风扇的功效与寿命。
因此本申请的发明人曾经研发一种散热风扇,期望能改善上述习用结构的缺点,如图3、图4所示,其在电路板3上凸伸一延伸部30至扇轮2的轮毂21范围外,并将发热电子组件32设置在延伸部30上,使发热电子组件32的其中一部份或全部位于扇轮21叶片23的下风处,利用叶片23所导引的气流同时对发热电子组件32进行散热。
本申请的发明人之前研发的散热风扇确实能有效降低发热电子组件32的温升,避免因为高温而影响散热风扇的整体效能与寿命,然而,在此同时却也衍生发热电子组件32与叶片23相互干涉而产生静电干扰影响性能等问题。
散热风扇的原结构设计,其扇轮2的轮毂21底缘与电路板3、基座13之间预留有最小安全距离H,然而延伸部30与发热电子组件32凸伸至轮毂21范围外之后,扇轮2的轮毂21底缘与发热电子组件32之间的距离h则明显小于最小安全距离H,从而造成扇轮2与发热电子组件32相互干涉,若要避免干涉则必须改变该散热风扇的原结构。再者,当发热电子组件32的其中一部份或全部暴露于叶片23下风处时,等于直接曝露在叶片23所导引的气流流场当中,使得流场空气撞击所产生的静电会干扰发热电子组件32的正常运作,甚至造成功能失效。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马达散热结构,其可在不改变原结构的条件下,达到降低发热电子组件温升的功效。
本发明的另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风扇马达散热结构,其可避免发热电子组件受流场静电干扰。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所提供一种风扇马达散热结构,其包含:一壳体,其设有一入风口、一气流通道、一出风口与一基座,所述入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气流通道二侧,所述基座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一侧;一扇轮,其可转动地结合于所述基座上,并具有一轮毂与多个叶片;一电路板,设于所述基座上,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至少一侧面设置有高导热性金属,且其至少一部份凸伸至所述扇轮的轮毂的范围外,所述凸伸的部份位于所述叶片的下风处,以利驱散热能。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板选用软性印刷电路板或硬性印刷电路板。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高导热性金属采用铜、铝或锡。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板至少有一延伸部凸伸至所述扇轮的轮毂的范围外,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叶片下风处。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基座与所述气流通道内壁面之间具有多个肋条,且至少一所述肋条上设有导线槽,所述延伸部位于具有导线槽的所述肋条上方。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电路板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扇形。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圆形电路板的整体外径扩大至大于所述轮毂外径。
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中,所述矩形与扇形电路板至少一边或至少一角凸伸至所述轮毂的范围外。
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利用高导热性金属的热传导性能进行电路板整体与发热电子组件的散热,不必改变原结构设计,即可达到同样良好的散热环境,并可使电路板上的发热电子组件不必曝露在气流流场当中,以避免静电干扰其正常运作。
附图说明
图1是习用结构的平面示意图;
图2是习用结构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人先前所研发散热风扇的平面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人先前所研发散热风扇的剖面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型态的立体分解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第一种实施型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第一种实施型态的剖面示意图;
图8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型态的平面示意图;
图9是本发明第二种实施型态的剖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结构、功效及特点,现举以下较佳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说明如下。
如图5所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种实施型态包括一壳体1、一扇轮2与一电路板3。
再如图6、图7所示,壳体1具有一气流通道10、一入风口11、一出风口12、一基座13以及一定子组14;其中气流通道10中容置有扇轮2,入风口11与出风口12分别位于气流通道10两侧,气流由入风口11输入由出风口12输出。基座13可依实际散热场合需求选择设于出风口12的侧方或入风口11的侧方,且其设有多个肋条130、一轴管131以及至少一导线缺口133,其中肋条130连接基座13与壳体1的气流通道10的内壁面,且其中一相对应导线缺口133的肋条130上设置有导线槽132,以供电路板3的电源线伸出,轴管131可选择采用一体成型或组合方式形成于基座13中央,定子组14与电路板3均固设于基座13上,以产生交变激磁。
扇轮2具有一轮毂21、一轴杆22、多个叶片23以及一环形磁铁24,其中轴杆22位于轮毂21的内部中央位置,并可转动的结合在轴管131中,叶片23环设于轮毂21外周面,环形磁铁24设于轮毂21内壁,以感应定子组14的交变激磁并推动扇轮2旋转,进而驱动气流由入风口11侧流至出风口12侧。
电路板3可采用软性或硬性印刷电路板,其至少一侧面设置有高导热性金属,如:铜、铝、锡……等,以增加电路板3的散热面积与热传导性能。而且电路板3上具有至少一感应组件31与至少一发热电子组件32,并至少有一延伸部30凸伸至扇轮2的轮毂21范围外,使延伸部30位于叶片23的下风处,利用叶片23导引的气流同时对电路板3整体及其上所设置的感应组件31及发热电子组件32进行散热。
另外,电路板3的延伸部30的较好设计为位于靠近导线缺口133处,并使延伸部30向外径向延伸后,呈接近或恰位于设置有导线槽132的肋条130上方,一方面仍可利用叶片23所驱动的气流同时对电路板3散热,以避免影响发热电子组件32的动作稳定性与额定输出功率值,进而延长风扇的使用寿命。另一方面,当延伸部30位于设置有导线槽132的肋条130上方时,将有助于相对减少延伸部30与气流接触所产生的扰流噪音。
本实用新型电路板3的延伸部30凸伸至轮毂21范围外时,轮毂21底缘与电路板3、基座13之间所预留的最小安全距离H并不会改变,因此不会有轮毂21或叶片23相互干涉的情形产生,也不必改变该风扇的原结构设计,可降低重新开发设计成本。而且本实用新型的发热电子组件32位于基座13与轮毂21所包覆的范围内,并利用电路板3所结合的高导热性金属提供良好的散热与热传导性能,因此发热电子组件32不用曝露在气流流场当中,可避免被静电干扰影响其正常运作。
如图8、图9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二种实施型态,其中电路板3的形状可采用圆形、矩形、扇形……等任一型态,图中所示为圆形截去二侧之后所形成的类矩形型态,而且电路板3至少一部份为凸伸至扇轮2的轮毂21范围外,使其至少一部份位于叶片23下风处,例如:圆形的电路板可以整体外径扩大至大于轮毂21外径,矩形与扇形的电路板可以至少一边或至少一角凸伸至轮毂21范围外,且电路板3同样可采用软性或硬性印刷电路板,并在至少一侧面结合有高导热性金属,以增加电路板3的散热面积与热传导性能。
因此,本实用新型可以在不改变原结构设计的条件下,达到降低电路板3整体与发热电子组件32的温升目的,且降低开发设计成本并延长风扇使用寿命,同时,发热电子组件32不必曝露在气流流场当中,可避免受静电干扰影响其正常运作。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确实已具备以上各项优点,相比于习用结构具有显著的功效增进,在同类产品当中实属首创。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型态,凡应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或附图所作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8)
1. 一种风扇马达散热结构,其包含:
一壳体,其设有一入风口、一气流通道、一出风口与一基座,所述入风口与出风口分别位于所述气流通道二侧,所述基座设于所述气流通道的一侧;
一扇轮,其可转动地结合于所述基座上,并具有一轮毂与多个叶片;
一电路板,设于所述基座上;
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至少一侧面设置有高导热性金属,且其至少一部份凸伸至所述扇轮的轮毂的范围外,所述凸伸的部份位于所述叶片的下风处,以利驱散热能。
2.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选用软性印刷电路板或硬性印刷电路板。
3.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导热性金属采用铜、铝或锡。
4.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至少有一延伸部凸伸至所述扇轮的轮毂的范围外,所述延伸部位于所述叶片下风处。
5. 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风扇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基座与所述气流通道内壁面之间具有多个肋条,且至少一所述肋条上设有导线槽,所述延伸部位于具有导线槽的所述肋条上方。
6. 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扇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路板的形状为圆形、矩形或扇形。
7.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圆形电路板的整体外径扩大至大于所述轮毂外径。
8. 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风扇马达散热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矩形与扇形电路板至少一边或至少一角凸伸至所述轮毂的范围外。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503450U CN201115231Y (zh) | 2007-06-14 | 2007-06-14 | 风扇马达散热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1503450U CN201115231Y (zh) | 2007-06-14 | 2007-06-14 | 风扇马达散热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115231Y true CN201115231Y (zh) | 2008-09-10 |
Family
ID=3996698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1503450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115231Y (zh) | 2007-06-14 | 2007-06-14 | 风扇马达散热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115231Y (zh) |
Cited By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8195A (zh) * | 2009-06-25 | 2011-01-0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子设备的风扇马达安装结构 |
CN106549523A (zh) * | 2015-09-16 | 2017-03-29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无人飞行器的马达及其轴接件 |
CN107040056A (zh) * | 2016-02-03 | 2017-08-11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电机及其定子 |
TWI712357B (zh) * | 2015-01-08 | 2020-12-01 | 日商山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風扇殼及風扇裝置 |
-
2007
- 2007-06-14 CN CNU2007201503450U patent/CN201115231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6)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38195A (zh) * | 2009-06-25 | 2011-01-05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子设备的风扇马达安装结构 |
CN101938195B (zh) * | 2009-06-25 | 2013-07-24 | 株式会社日立制作所 | 电子设备的风扇马达安装结构 |
TWI712357B (zh) * | 2015-01-08 | 2020-12-01 | 日商山洋電氣股份有限公司 | 風扇殼及風扇裝置 |
CN106549523A (zh) * | 2015-09-16 | 2017-03-29 | 建准电机工业股份有限公司 | 无人飞行器的马达及其轴接件 |
CN107040056A (zh) * | 2016-02-03 | 2017-08-11 | 德昌电机(深圳)有限公司 | 电机及其定子 |
US10424980B2 (en) | 2016-02-03 | 2019-09-24 | Johnson Electric International AG | Motor and stator thereof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1064454B (zh) | 具有用于电路元件的散热结构的马达及包括该马达的风扇装置 | |
US8506264B2 (en) | Motor and cooling fan with a circuit board having a heat-conducting insulator | |
TW200845880A (en) | Cooling structure of fan motor | |
CN101008405B (zh) | 散热风扇 | |
CN102244423A (zh) | 电机 | |
CN205453369U (zh) | 马达的散热结构 | |
TWI565198B (zh) | 可抑住馬達內部升溫之散熱構造 | |
TWI578670B (zh) | A hub motor with a guide seat | |
JP4340305B2 (ja) | 車両用交流発電機 | |
CN201115231Y (zh) | 风扇马达散热结构 | |
CN105827046A (zh) | 马达及具有马达的散热风扇 | |
CN106329865A (zh) | 具有导风座的轮毂马达 | |
CN215344183U (zh) | 一种绕组散热稳定高效的ye4型三相异步电机 | |
JP2005192364A (ja) | 駆動回路一体型モータ | |
CN204707015U (zh) | 具有导风座的轮毂马达 | |
CN201071832Y (zh) | 外极式散热风扇的扇叶装置 | |
TWI384130B (zh) | 散熱風扇 | |
KR20040059944A (ko) | 모터 방열 모듈 | |
TWM511162U (zh) | 具有導風座的輪轂馬達 | |
JP4141439B2 (ja) | 回転式ヒートシンク | |
CN206077118U (zh) | 一种高效散热的电机 | |
CN102536858B (zh) | 风扇 | |
CN201985669U (zh) | 高效散热风扇电机 | |
JPWO2020161784A1 (ja) | 回転電機 | |
CN221947999U (zh) | 具有风冷结构的集成式电机装置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910 Termination date: 20150614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