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89983Y - 组合式隔间结构 - Google Patents

组合式隔间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89983Y
CN201089983Y CNU200720072864XU CN200720072864U CN201089983Y CN 201089983 Y CN201089983 Y CN 201089983Y CN U200720072864X U CNU200720072864X U CN U200720072864XU CN 200720072864 U CN200720072864 U CN 200720072864U CN 201089983 Y CN201089983 Y CN 201089983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ll
dividing plate
cover plate
groove
combined typ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72864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汤俊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720072864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89983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89983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89983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一种组合式隔间结构,包括:隔板结构和转接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柱为中空框体,具有四个结构相同且互相垂直的转接面,在每个所述转接面上设有用于安装隔板垂直安装部件或修饰盖板的附件安装部,所述隔板结构卡设在所述隔板垂直安装部件中。这种结构的组合式隔间结构可以仅通过拆装转接柱上的修饰盖板或隔板垂直安装部件就能实现转接方式的改变,而无需拆卸转接柱上所安装的所有隔板和更换不同类型的转接柱。

Description

组合式隔间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组合式隔间结构。
背景技术
为了便利安装与节省施工时间,组合式隔间得到广泛应用。现有的隔间结构一般由隔板结构和在垂直方向支持隔板结构的转接柱组成。根据隔间布局的需要,采用双向、三向或四向的转接柱实现隔板的转向连结。这种组合式隔间虽然具有拆组功能,但在转接柱的拆组与共用性上却没有考虑,例如往往为了双向改三向(或三向改为双向)须将相邻的隔板结构卸下以更换相应的转接柱,从而容易造成隔间的破坏及材料和时间的浪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组合隔间结构,可不必更换转接柱即可改变隔间的布局格式。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组合式隔间结构,包括:隔板结构和转接柱,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接柱为中空框体,具有四个结构相同且互相垂直的转接面,在每个所述转接面上设有用于安装隔板垂直安装部件或修饰盖板的附件安装部,所述隔板结构卡设在所述隔板垂直安装部件中。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组合隔间在改变布局而需要变更转接柱时,例如在需要将三向转接柱改为四向转接柱时,仅需要将原先附接在转接柱上的修饰盖板从转接柱上卸下并在该转接面的附件安装部上安装隔板垂直安装部件并将隔板安装到该隔板垂直安装部件中,就可以实现四个方向的转向连结。反之,如果需要减少转接方向时,仅需将减除方向的隔板及隔板垂直安装部件从附件安装部上卸除,并在此处安装修饰盖板即可。这样仅需装拆部分附件就可以改变隔间布局,而不用装拆所涉及转接柱上连结的所有隔板结构,从而能减少施工工作量加快隔间格局改变的进程。
进一步地,所述隔板垂直安装部件可以为长槽形框体,包括:两侧对称地形成有用于定位单隔板安装压条的卡止槽的槽底壁,和对称设置于所述槽底壁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靠近所述槽底壁的第一阶梯和远离所述槽底壁的第二阶梯,所述第一阶梯的平行于所述槽底壁的壁面向外延伸与第二阶梯的两个壁面共同形成用于安装卡合元件的扣合槽,所述第二阶梯的平行于所述槽底壁的壁上形成有与所述附件安装部接合的卡片。
采用这种隔板安装部件,既可以将两块隔板平行相对地抵靠在中间部的两侧,并将安装压条分别从两侧卡入扣合槽内的卡扣元件(Ω形卡簧)中以利用安装压条的抵靠部抵住两隔板相背的侧面,从而固定两隔板,达到支撑双隔板的目的;在需要安装单隔板的场合,只需将两个单隔板安装压条在单隔板的两侧分别卡入隔板垂直安装部件的槽底壁上的两个止挡槽中,并利用分别卡入Ω形卡簧开口内的安装压条的压靠部压住该单隔板安装压条,从而使单隔板被固定支撑。这种双板插槽与单板插槽共用的设计,通过配合使用相对应的扣合件与扣合槽,以压扣方式实现了单板与双板互相共用结构框架,可以减少零配件的种类。
进一步地,隔板结构可以包括有下定位槽结构,而下定位槽结构包括斜面插座盖板,所述斜面插座盖板为一面开口的盒状,其中所述斜面插座盖板的盒底壁在安装时倾斜向上。
斜面插座盖板的这种盒状结构提供了更大的安装插座和连线的空间,安装者可以先在斜面插座盖板安装插座,然后再固定斜面插座盖板,这样安装者无需一直蹲着完成整个插座的安装从而减轻了安装的劳动强度。另外,在安装状态下斜面插座盖板的插接面倾斜向上,使用者无需探下身体就可以方便地看清楚插口的位置和类型。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隔间结构中隔板结构在垂直方向上的横剖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柱的横剖视图,其中在转接柱的两个面分别转接有单隔板和双隔板;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隔板垂直安装部件的横截面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单隔板安装压条的横截面图;
图5为图1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水平横料的横截面图;
图7为图1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
图8(A)-图8(D)为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柱的横剖示意图,其中图8(A)、8(B)、8(C)和8(D)分别示意性地显示了转接柱作为单向、双向、三向和四向转接柱的一个实施例;
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隔间结构的局部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隔间结构包括隔板结构和连接隔板结构的转接柱,其中图1显示了隔板结构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结构,图2显示了转接柱的一个典型实施例的结构。
图1给出的隔板结构的典型实施例是上半部为单隔板下半部为双隔板的结构,该隔板结构自上而下依次包括上定位槽结构6、单隔板1、隔板转接结构7、双隔板1,1和下定位槽结构8。但本实用新型的隔板结构也可以是仅有双隔板或仅有单隔板,在此情形下无需设置隔板转接结构7,隔板结构就只包括上定位槽结构6、隔板和下定位槽结构8这三个部分,其中隔板可以是单隔板1,或双隔板1,1。
图2显示了转接柱2作为双向转接柱的一个典型实施例。从图2中可以看出,转接柱2沿水平方向的横截面大致呈正方形,转接柱2相互垂直的四个转接面21具有相同的结构,转接柱2的两个相邻转接面21中的一面转接单隔板1,另一面转接双隔板1,1。每个转接面21两侧对称地形成沿转接面21的纵向延伸的凹槽24,并在凹槽24的两个侧壁底部各开有一个指向侧壁24内的延凹槽24延伸的卡槽25,凹槽24和卡槽25形成用于安装修饰盖板61或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的附件安装部。
修饰盖板61为一面基本平坦而另一面至少设有一组垂直于平坦板面并沿修饰盖板61纵向延伸的卡合弹片62的长条形板,其中每组卡合弹片62中至少包括两个卡合弹片62。图2中给出了每组卡合弹片62包括三个卡合弹片62的修饰盖板61的实施例,三个卡合弹片62分别设置在与转接面21上的两凹槽24的其中三个侧壁对应的位置,并且修饰盖板61的宽度稍大于转接面的宽度。在安装状态下,卡合弹片62的末端分别卡入凹槽24底部的卡槽25内,保证了卡合的牢固性。而在拆卸时,只需扳开修饰盖板61的一边缘就可以使卡合弹片62脱离与凹槽24的配合,进而被很容易地从转接柱2的转接面21上取下。
如图3所示,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为与隔板高度对应的长槽形框体,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的槽的两侧壁形成为相互对称的两级阶梯的形状,其中靠近槽底54的第一阶梯57的平行于槽底54的壁面向外延伸形成用于支持隔板的支持壁56,远离槽底54的第二阶梯58的两个壁与支持壁56共同形成开口向外的扣合槽52,第二阶梯58的平行于槽底54的水平壁的壁外端形成有与槽底54垂直的卡片51。在第一阶梯57的垂直于槽底54的垂直壁外侧略中部的位置形成T形的凸台59,凸台59与第一阶梯57的垂直壁共同形成了开口向上的卡止槽53,凸台59与第一阶梯57的两壁(水平壁和垂直壁)共同形成开口向左(右)的用于嵌入密合胶条12的胶条安装槽55(参见图2中双隔板1,1的端部结构)。
在图2的双隔板1,1的安装结构中,可见密合胶条12为截面呈L形的长条形,密合胶条12要嵌入胶条安装槽55内的那条边的截面做成外端为箭头形状以防止在安装时从胶条安装槽55中脱落,密合胶条12要与隔板1抵接的另一条边的表面上开设有沟槽以增加摩擦力。单边安装压条14的横截面呈L形,包括一臂为平直的压靠隔板1端部的压靠部141和另一臂设有垂直于压靠部141的箭头状凸起的卡扣部142。
参见图2和图4,在单隔板1的安装结构中,单隔板安装压条11的横截面大致呈“山”字形,包括平坦的水平壁114和垂直于水平壁114的三个竖立壁115、116和117。其中位于一侧的竖立壁115比位于中间的竖立壁116和位于另一侧的竖立壁117短。竖立壁115的自由端向外侧弯曲与竖立壁115上向外侧突出的突起形成竖立壁115外侧的用于安装密合胶条12的大致C字形的胶条安装槽111。中间竖立壁116的自由端部略向竖立壁115方向弯折。竖立壁116面向竖立壁115的表面的大致中间位置形成向上弯折的L形分支,L形分支与竖立壁116平行的部分构成安装时要与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上的卡止槽53卡合的卡片112。竖立壁117的自由端部经弯折形成为指向右(即外侧)的弯折弹片113,用于在安装时与压条14抵接。
需要说明的是,图2中给出了对称地设有两个凹槽24的转接面21的结构,但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很容易想到在转接面21上仅设置一个凹槽24或两个以上的凹槽24也可以安装面板垂直安装部件5或修饰面板3。修饰盖板61也可以设置两个或四个卡合弹片62,只要卡合弹片62的设置能实现与卡合槽25的卡合进而实现修饰盖板61的安装即可。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开口处的卡片51也可以设置为在第二阶梯水平壁上或水平壁的水平延伸部分上的两个以上的卡片,并且卡片51的位置也不局限于设置在与凹槽24的靠近两相邻转接面21交界处的侧壁相对应的位置上,只要卡片51的数量和位置的设置能保证卡片51能与凹槽24的至少两个侧壁上的卡合槽25卡合即可。
下面结合图2说明隔板结构与转接柱2的组装过程。在组装时,将修饰盖板61的卡合弹片62卡入不需要安装隔板1的转接面21上的凹槽24底部的卡合槽25内,从而把修饰盖板61安装到转接面21上,这样可以遮盖转接面21从而修饰转接柱2的表面防止灰尘沉积在转接面21上并增加美观。在需要安装隔板的转接面21上,则需要首先安装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即把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的两个卡片51卡入转接面21上的凹槽24的靠近两相邻转接面21交界处的侧壁底部的卡合槽25内。然后再在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上安装、固定隔板结构。
在安装双隔板1,1时,首先在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的侧壁上形成的扣合槽52内安装Ω形卡簧13,使Ω形底部的开口远离槽52底部且该开口与槽52的开口方向一致。然后将L形密合胶条12呈箭头形状的边嵌入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的侧壁上的胶条安装槽55内,接着将隔板1的一端的侧面抵靠在安装好的密合胶条12上,最后分别将单边安装压条14通过其卡扣部142卡入扣合槽52内的Ω形卡簧13的开口内,利用单边安装压条14的压靠部分141抵住隔板1一端的另一侧面,从而将双隔板1,1固定在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的左右两端上而完成隔板结构在转接柱2上的安装。
当安装单隔板1时,先在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的一侧安装单隔板安装压条11,即,将单隔板安装压条11的卡片112卡入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的卡止槽53内,然后把单边安装压条14通过其卡扣部142卡入安装在扣合槽52内的Ω形卡簧13的开口内,利用单边安装压条14的压靠部141抵住单隔板安装压条11的弹片113,从而将单隔板安装压条11固定在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的一侧。然后将单隔板1的一端侧面抵靠在嵌合于胶条安装槽111内的密合胶条12上,并在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的另一侧以相同的方式安装单隔板安装压条11,使得隔板1的一端的另一侧面也被嵌入单隔板安装压条11的密合胶条12抵靠,这样单隔板1就被固定到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上,从而实现了隔板结构在转接柱2上的安装。
尽管图2揭示了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柱2作为双向转接柱2在一个转接面21上安装单隔板结构而在另一转接面21上安装双隔板结构的实施例。但显而易见的是,转接柱2也可以只转接单隔板1、只转接双隔板1,1或在同一转接面21上的不同部位分别转接单隔板1和双隔板1,1(参见图1),只要在转接面21上将隔板垂直安装部件5、密合胶条12、单边安装压条14、单隔板安装压条11和隔板1,按照上述方法进行安装即可。并且转接柱2转接隔板1的方向也不局限于图2所示的双向转接,还可以是单向转接、三向或四向转接,例如图5(A)-5(D)中分别给出了转向柱2作为单向、双向、三向和四向转接柱2的一种配置结构。但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本实用新型的转接柱2的应用配置可以是单、双隔板与单向、双向、三向及四向转接的任意组合。
图5为图1中C部的局部放大图,显示了隔板结构中单、双隔板上下转接的转接结构7的具体结构。如图5所示,转接结构7包括单隔板安装压条11、水平横料3、密合胶条12、Ω形卡簧13和双安装压条14’。如图6所示,水平横料3的横截面呈大致矩形的左右、上下对称形状,长边侧壁31外侧表面的两边缘处对称地设有两个延水平横料3纵向延伸的卡止槽33。水平横料3的短边侧壁32内侧表面的中间部分形成槽口面向转接结构7内部的内凹槽34,水平横料3的短边侧壁32外侧表面处形成与内凹槽34共底的扣合槽36,扣合槽36的两侧壁37垂直于水平横料3的短边侧壁32,且在侧壁37与短边侧壁32垂直相交的位置处形成有用于卡合单隔板安装压条11的中间竖立壁116的卡槽35。在安装双隔板1,1时,水平横料3的侧壁37用于支持隔板1。扣合槽36内安装大致为Ω形卡簧13,使Ω形底部的开口远离槽36底部且该开口与槽36的开口方向一致。如图5所示,隔板转接结构7中采用的双边安装压条14’的横截面为大致T形,包括带有箭头状凸起的卡扣部142’和垂直于卡扣部142’且向卡扣部142’两侧延伸的压靠部141’。在安装时,分别从水平横料3的左右两侧将双边安装压条14’的卡扣部142’上的箭头状凸起卡入Ω形卡簧13的开口内。其中,一个双边安装压条14’的两个压靠部141’分别抵靠在双隔板1,1中的一块端部的一侧面上和单隔板安装压条11的弹片113上。
下面结合图5说明,水平横料3转接单、双隔板的步骤。在转接单、双隔板时,将安装有密合胶条12的单隔板安装压条11的卡片112卡入水平横料3朝上的长边侧壁31上一端(如右端)的一个卡止槽33中,单隔板安装压条11的中间竖立壁116卡入水平横料3上的卡槽35内。同时在水平横料3朝下的长边侧壁31的同一端(如右端),将双隔板1,1中的一块端部的一侧面抵靠在水平横料3的侧壁32上,最后将双边安装压条14’的卡扣部142’的箭头形状凸起卡入安装在水平横料3的扣合槽36内的Ω形卡簧13的开口内,使双边安装压条14’的两个压靠部141’分别抵住单隔板安装压条11的弹片113和隔板1的端部的另一侧面,从而将单隔板安装压条11和双隔板1,1中的一块安装在水平横料3的一个短边侧壁32上。接着,将单隔板1抵靠在安装好的(右端)单隔板安装压条11上的密合胶条12上,在水平横料3的朝上的长边侧壁31的另一端(如左端)以与上面相同的方式完成另一单隔板安装压条11和另一块隔板1的安装,这样就实现了单、双隔板1,1在垂直方向上的转接。
图7是图1中D部的局部放大图,显示了下定位槽结构8的具体结构。但是从图1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隔板结构中的上定位槽结构6与下定位槽结构8的结构基本相同,其区别仅在于下定位槽结构8还设有斜面插座盖板4。因此,这里仅结合图7说明下定位槽结构8,而省略对上定位槽结构6的说明。
如图7所示,下定位槽结构8包括下定位槽16、水平扣合座41、水平横料3、线槽盖板17和斜面插座盖板4。下定位槽16为大致门形的长条框体,其相互对称的两个侧壁的外侧面上设有若干条沿垂直于下定位槽16底面的方向的调整槽(未示出)。水平扣合座41也为门形长条状槽体,水平扣合座41的底壁两侧对称形成有两个凸起部411,水平扣合座41的侧壁上沿水平方向设有若干在安装时与下定位槽16上的调整槽位置对应的螺孔(未示出)。安装时,水平扣合座41与下定位槽16开口相对并倒扣在下定位槽16的两侧壁的外侧面上,用螺钉将水平扣合座41拧入下定位槽16的调整槽中而使两者套接在一起,通过调整槽可以调节两者的套接深度。线槽盖板17包括相互相反方向延伸的压板部171和盖板部172,垂直于压板部171和盖板部172设置的卡扣部174连接压板部171和盖板部172。盖板部172向下延伸到安装时可以盖住水平扣合座41的侧壁的位置处,在盖板部172下边缘向卡扣部174延伸的方向弯折成钩状以在安装时钩住水平扣合座41的侧壁边缘,在盖板部172的上、下边缘的钩状外表面分别形成有延线槽盖板17纵向延伸的卡槽173。卡扣部174上设有指向扣合槽36的箭头状的凸起,用于在安装时与Ω形卡簧13卡合。如图7和9所示,斜面插座盖板4为一面开口的盒状。安装时斜面插座盖板4的底面42倾斜向上,斜面插座盖板4的下侧壁倾斜向下。斜面插座盖板4的上、下侧壁的边缘弯折成卡钩43。
在安装下定位槽结构时,水平横料3嵌入水平扣合座41底壁上的两个凸起部411之间。两隔板1,1通过端部的一侧面分别抵靠在水平横料3的两个短边侧壁32上,线槽盖板17的卡扣部174通过其箭头状凸起分别从两侧卡入安装在水平横料3的扣合槽36中的Ω形卡簧13内,线槽盖板17的压板部171沿水平方向向内压靠隔板1的端部的另一侧面而将隔板1固定在水平横料3上。线槽盖板17的盖板部172的下边缘处的钩形部分钩住水平扣合座41的垂直侧壁边缘,从而在垂直方向上把水平横料3固定在水平扣合座41上。斜面插座盖板4的上、下边缘处的卡钩43分别卡入线槽盖板17的盖板部172上、下边缘处形成的卡槽173中即可实现斜面插座盖板4在下定位槽结构8中的安装。图7显示了安装双隔板1,1的下定位槽结构8,然而下定位槽结构8也可以安装单隔板。下定位槽结构8安装单隔板1的步骤与前面介绍的单、双侧隔板转接结构7时所提到的单隔板1的安装步骤相同,都需要在水平横料3上安装单隔板安装压条11,两者的区别仅在于采用的压条不同。在单、双隔板转接结构7中采用的是双边安装压条14’,而在下定位槽结构8中采用的是带有卡扣部174的线槽盖板17。
以上只是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实质的前提下作各种修改和变化。

Claims (8)

1.一种组合式隔间结构,包括:
隔板结构和
转接柱,其特征在于:
所述转接柱为中空框体,具有四个结构相同且互相垂直的转接面,在每个所述转接面上设有用于安装隔板垂直安装部件或修饰盖板的附件安装部,所述隔板结构卡设在所述隔板垂直安装部件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附件安装部为设于所述转接面上的侧壁底部开有卡槽的纵向凹槽。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修饰盖板上至少设有两个与所述附件安装部接合的卡合弹片。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垂直安装部件为长槽形框体,包括:
槽底壁,所述槽底壁的两侧对称地形成有用于定位单隔板安装压条的卡止槽,和
对称设置于所述槽底壁两侧的两个侧壁,所述侧壁包括靠近所述槽底壁的第一阶梯和远离所述槽底壁的第二阶梯,所述第一阶梯的平行于所述槽底壁的壁面向外延伸与所述第二阶梯的两个壁面共同形成用于安装卡合元件的扣合槽,所述第二阶梯的平行于所述槽底壁的壁上形成与所述附件安装部接合的卡片。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合元件为Ω形卡簧。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垂直安装部件的侧壁的第一阶梯的外侧面上设有用于安装密合胶条的胶条安装槽。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组合式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单隔板安装压条为大致山字形的长条框体,包括平坦的水平壁和垂直于所述水平壁的三个竖立壁,其中位于一侧的一个竖立壁上设有胶条安装槽,中间竖立壁上形成有与所述隔板垂直安装部件的卡止槽卡合的卡片,另一侧的竖立壁形成为弹片。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组合式隔间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板结构包括下定位槽结构,
上定位槽结构,和
卡设在所述下定位槽结构和上定位槽结构之间的隔板;
其中所述下定位槽结构包括斜面插座盖板,所述斜面插座盖板为一面开口的盒状,其中所述斜面插座盖板的盒底壁在安装时倾斜向上。
CNU200720072864XU 2007-07-25 2007-07-25 组合式隔间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9983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2864XU CN201089983Y (zh) 2007-07-25 2007-07-25 组合式隔间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72864XU CN201089983Y (zh) 2007-07-25 2007-07-25 组合式隔间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89983Y true CN201089983Y (zh) 2008-07-23

Family

ID=398617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72864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9983Y (zh) 2007-07-25 2007-07-25 组合式隔间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89983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2203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江苏旭华圣洛迪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快装隔断墙及其安装方法
CN108086541A (zh) * 2017-12-30 2018-05-29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隔墙转接组件及墙体转接件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82203A (zh) * 2016-09-30 2018-04-06 江苏旭华圣洛迪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快装隔断墙及其安装方法
CN107882203B (zh) * 2016-09-30 2023-12-29 南京旭华圣洛迪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一种快装隔断墙及其安装方法
CN108086541A (zh) * 2017-12-30 2018-05-29 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隔墙转接组件及墙体转接件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4250929B (zh) 一种卡槽式装配式墙面板系统及其安装方法
CN203008195U (zh) 装饰板件
CN102953454A (zh) 一种新型组合式隔墙及其安装方法
CN112095854A (zh) 一种装配式装饰一体化隔墙系统总成及安装方法
CN102900193A (zh) 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CN103255863A (zh) 一种幕墙
CN201089983Y (zh) 组合式隔间结构
CN105064588A (zh) 一种全新复式吊顶及其安装方法
CN210737847U (zh) 一种内张力墙
CN202202464U (zh) 蜂窝板天花吊顶系统
CN211817189U (zh) 一种房屋布局系统及墙壁
CN210857619U (zh) 一种地脚固定件
CN113463815A (zh) 一种明线条式跌级吊顶及其安装方式
CN201850732U (zh) 一种木塑地板组件
JP5303722B2 (ja) 天井パネル固定装置
CN204804136U (zh) 斜面扣板及复式吊顶中倾斜面的安装结构
CN204804139U (zh) 一种全新复式吊顶
CN210658890U (zh) 一种装饰型材
CN215888818U (zh) 一种卡插式跌级龙骨
CN215888819U (zh) 一种明线条式跌级吊顶
CN216076085U (zh) 一种装配式墙面调平结构
CN211396132U (zh) 一种轻钢龙骨隔墙的横向龙骨和支撑件
CN212802226U (zh) 一种快装哑口造型龙骨及其组件
CN215888920U (zh) 一种装配式无吊杆吊顶结构
CN217580995U (zh) 一种护墙板可调节的安装组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