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82530Y - 工具的定扭力装置 - Google Patents

工具的定扭力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82530Y
CN201082530Y CNU2007201275755U CN200720127575U CN201082530Y CN 201082530 Y CN201082530 Y CN 201082530Y CN U2007201275755 U CNU2007201275755 U CN U2007201275755U CN 200720127575 U CN200720127575 U CN 200720127575U CN 201082530 Y CN201082530 Y CN 20108253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ool
axostylus axostyle
torque force
sleeve body
rear en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275755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束随
曾逸川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NGDA TOOL INDUSTRIAL Co Ltd
AAG Industri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TENGDA TOO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NGDA TOOL INDUSTRI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TENGDA TOOL INDUSTRIAL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275755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8253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8253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8253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其是在套管本体前端枢设有工具杆,并在内部穿设一轴杆,轴杆上套设有弹性元件,且在前端设有一离合机构,以供连结传动工具杆,而后端则设有连结部,可供连结装设一驱动工具,轴杆上另套置一具内螺纹段的内套管,其前端可抵接弹性元件,另套管本体的后端枢接一调整座,调整座是在前端设有与内套管相螺合的外螺纹段,而在旋动调整座时,可带动内套管作前后位移,以改变弹性元件推抵离合机构的弹力,进而调控设定一适当的扭力值,以进行定扭力的锁紧作业。利用装设在工具的定扭力装置,不仅可调控锁紧力量,以防止零件损坏,且可变换搭配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而达到准确控制施力与大幅提升使用效益的实用目的。

Description

工具的定扭力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起子等手工具,特别是指一种定扭力手工具。
背景技术
一般,在旋紧螺丝时所采用的手工具,由于考虑到操作的方便性,而广泛装配有棘轮装置,而所采用的棘轮起子工具,其旋紧程度是凭借着操作者的感觉来施力,然而此方式容易造成旋紧程度不一、太过与不及的现象,如此在许多专业的场合并不被允许,尤其像汽车工业,其轮圈螺丝、火星塞、泻油螺丝、刹车组等,都有规定每一颗螺丝要使用多少力量来锁紧,以防止零件损坏,而欲达成此锁紧力量的控制,则有赖于定扭力装置。
以手动的起子工具为例,请参阅图1、图2、图3,其是在握柄10的前端固设一棘轮装置11,所述的棘轮装置11主要包括有棘轮座12、棘齿套管13与切换转盖14,所述的棘轮座12后端外部是固设在握柄10前端,其内部设有一轴孔121,以供穿设棘齿套管13,棘轮座12另设有可伸缩的掣动块,并凭借切换转盖14作选择切换,以控制棘齿套管13的方向,另所述的棘齿套管13的外环面是环设有可与掣动块卡掣的棘齿131,而杆体内部则开设为多边形孔132,以供套置起子头15,进而当转动握柄10而带动棘轮座12转动时,可凭借其中的掣动块连动至棘齿套管13,而带动棘齿套管13内的起子头15转动,而当握柄10反向带动棘轮座12转动时,掣动块则沿着棘齿套管13的棘齿131跳动内缩,而在进行拆装螺丝的作业时,形成空转复位的状态,以利复位后再接续转动操作,因此手动的起子具有棘轮装置将可非常便于操作使用。然而,所述的起子工具虽具有棘轮的功效,而可便于操作使用,却由于所述的起子工具并无装设控制施力的装置,其在操作使用时,经常造成旋紧程度不一、太过与不及的现象,因此仅适用于一般拆卸锁紧作业,而在使用效益上仍显不足。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设计人遂以其多年从事相关行业的研发与制作经验,针对目前所面临的问题深入研究,经过长期努力的研究与试作,终于研创出一种具定扭力装置的棘轮起子,以大幅改善现有技术的不足,此即为本实用新型的设计宗旨。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利用装设在工具的定扭力装置,不仅可调控锁紧力量,以防止零件损坏,且可变换搭配使用不同的工具,进而达到准确控制施力的实用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另一目的是提供一种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可变换搭配各种驱动工具,进而达到大幅提升使用效益的目的。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套管本体;工具杆:是穿设在套管本体的前端,其前端可结合工具;轴杆:是穿设在套管本体的后端,其前端与工具杆间设有离合机构,并在所述的轴杆上套设有弹性元件,后端则设有连结部,以供连结装设驱动工具;内套管:是套设在轴杆上,以抵接轴杆上的弹性元件,所述的内套管并设有内螺纹段,以及与套管本体间设有导移机构;调整座:是套设在轴杆后端,其设有外螺纹段以及内套管的内螺纹段相螺合,并与套管本体间设有限位机构。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实用新型具有的优点在于:本实用新型的定扭力装置不仅可准确控制施力,以防止持续锁紧而造成零件损坏,且可变换搭配各种驱动工具,而大幅提升使用的效益。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棘轮起子的零件示意图;
图2:是现有棘轮起子的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3:是现有棘轮起子的剖面示意图;
图4:本实用新型的零件分解示意图;
图5:本实用新型的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6:本实用新型组合的剖面示意图;
图7:本实用新型设定极限扭力值的动作示意图;
图8:本实用新型连结棘轮工具的分解示意图;
图9:本实用新型连结棘轮工具的组合外观示意图;
图10:本实用新型连结棘轮工具的组合剖面示意图;
图11:是图10的A-A剖面示意图;
图12:本实用新型连结棘轮工具的动作示意图(一);
图13:本实用新型连结棘轮工具的动作示意图(二);
图14:本实用新型连结电动工具的分解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0-握柄;11-棘轮装置;12-棘轮座;121-轴孔;13-棘齿套管;131-棘齿;132-多边形孔;14-切换转盖;15-起子头;20-定扭力装置;21-套管本体;211-穿槽;212-导引螺栓;213-枢接环;214-限位螺栓;22-工具杆;221-传动盘;222-卡槽;223-卡槽;23-轴杆;231-弹性元件;232-驱动盘;233-容槽;234-滚珠;235-连结部;24-内套管;241-内螺纹段;242-导引槽;243-刻度;25-调整座;251-外螺纹段;252-环槽;253-环沟;30-起子头;40-握柄;50-棘轮装置;51-棘轮座;511-轴孔;512-掣动块;513-掣动块;52-棘齿杆;521-棘齿;522-作动部;53-外盖组;531-切换开关;60-电动;601-作动部。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贵审查委员对本实用新型有进一步的深入了解,兹例举一较佳实施例,并配合图式说明如后:
请参阅图4、图5、图6,本实用新型的定扭力装置20是在一套管本体21的前端枢设有具多边形孔的工具杆22,以供套置起子头30,并在所述的套管本体21的外环面上开设与内部相通的穿槽211;一轴杆23是穿设在套管本体21内部,所述的轴杆23上套设有弹性元件231,所述的弹性元件231是可为一弹簧,另在所述的轴杆23与工具杆22间设有一离合机构,以供连结掣动工具杆22,所述的离合机构是在轴杆23的前端固设一驱动盘232,其一侧面可抵接于弹性元件231,另一侧面上则开设数个容槽233,以供置入数个滚珠234,且使各滚珠234可凸出于另一侧面,再在工具杆22后端固设一传动盘221,且其端面上开设有可分别旋转对应卡掣各滚珠234的二组卡槽222、223,以使轴杆23可利用滚珠234与任一组卡槽相互卡掣而掣动工具杆22的传动盘221,进而驱动工具杆22前端的起子头30旋转,另所述的轴杆23的后端设有连结部235,以供连结装设一驱动工具,所述的连结部235是一多边形孔;一内套管24是套置在轴杆23上,所述的内套管24的前端可压抵弹性元件231,其内环面设有内螺纹段241,且与套管本体21间设有导移机构,所述的导移机构是在内套管24的外环面上设有一轴向的导引槽242,并在所述的套管本体21对应导引槽242处的外环面上开设与内部相通的螺孔,以供锁合一可凸伸在导引槽242内的导引螺栓212,另所述的内套管24对应套管本体21的穿槽211处设有显示扭力值的刻度243,而可由套管本体21外部直接辨识设定扭力值;一调整座25是套设在轴杆23的后端,其前端设有与内套管24的内螺纹段241相螺合的外螺纹段251,另在所述的调整座25与套管本体21间设有限位机构,所述的限位机构是在所述的套管本体21的后端凸设一枢接环213,且在所述的枢接环213的环面上开设有数个螺孔,以供锁合数个限位螺栓214,另在所述的调整座25对应枢接环211处设有环槽252,以供容置枢接环213,以及在对应限位螺栓214处设有环沟253,并将限位螺栓214一端锁合凸伸在环槽253内,以使调整座25限位枢接在套管本体21的后端,而在旋动调整座25时,可带动内套管24作前后位移。
请参阅图7,本实用新型的定扭力装置20在进行操作定扭力的锁紧作业前,可先调控设定一适当的扭力值,以调高扭力值为例,其是将调整座25旋动,以使内套管24往前位移,并利用内套管24前端压抵弹性元件231,以增加弹性元件231推抵离合机构驱动盘232的弹力,进而提高离合机构所能负荷传输的极限扭力值调整至所需的扭力值,再将套管本体21的导引螺栓212锁入,以使导引螺栓212一端抵顶在内套管24的导引槽242底面,而可将内套管24定位,即完成极限扭力值的设定。
请参阅图8、图9、图10,本实用新型的定扭力装置20可在轴杆23的连结部235连结装设一具棘轮装置的工具,以操作定扭力的锁紧作业,所述的工具是在一握柄40的前端装设一棘轮装置50,所述的棘轮装置50主要包含有棘轮座51、棘齿杆52与具有切换开关531的外盖组53,所述的棘轮座51后端外部是固设在握柄40前端,其内部设有一轴孔511,以供穿设棘齿杆52,棘轮座51上另设有可伸缩的掣动块512、513,并凭借外盖组53的切换开关531作选择切换,以控制掣动棘齿杆52的方向,另所述的棘齿杆52的外环面是成型有可与棘轮座51的掣动块512、513卡掣的棘齿521,并在前端设有可插置连结在轴杆连结部235的作动部522,以供连结装设定扭力装置20;清参阅第11、12图,将棘轮装置50的切换开关531拨动,以使掣动块513脱离卡掣棘齿杆52的棘齿521,即可握持握柄40旋转,并利用掣动块512掣动棘齿杆52,再以棘齿杆52的作动部522掣动轴杆23旋转,由于轴杆23的驱动盘232受到弹性元件231的弹力推抵,使得驱动盘232上的各滚珠234与工具杆22的卡槽222相互卡掣传动,即可将轴杆23的旋转扭力传输至工具杆22,进而以起子头30将螺丝逐渐锁入;请参阅图13,当螺丝锁紧程度到达定扭力装置20所设定的极限扭力值时,其所产生的反作用力将使得弹性元件231所形成的卡掣力量无法负荷传输轴杆23的扭力,因此,当持续转动握柄40的情况下,将使各滚珠234脱离卡掣工具杆22的卡槽222,并推移轴杆23后缩,而中断传输轴杆23的旋转扭力,以防止持续锁紧而造成零件损坏,进而可准确控制锁紧螺丝的力量。
请参阅图14,本实用新型的定扭力装置20又可在轴杆23的连结部235变换连结装设一电动工具60,以操作定扭力的锁紧作业,所述的电动工具60是在输出端设有可插置连结在轴杆连结部235的作动部601,以连结装设定扭力装置20,而在启动电动工具60进行锁紧作业时,即可利用定扭力装置20所设定的极限扭力值,以防止持续锁紧而造成零件损坏。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定扭力装置不仅可准确控制施力,以防止持续锁紧而造成零件损坏,且可变换搭配各种驱动工具,而大幅提升使用的效益。
以上说明对本实用新型而言只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理解,在不脱离权利要求所限定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可作出许多修改、变化或等效,但都将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可限定的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有:
套管本体;
工具杆:是穿设在套管本体的前端,其前端可结合工具;
轴杆:是穿设在套管本体的后端,其前端与工具杆间设有离合机构,并在所述的轴杆上套设有弹性元件,后端则设有连结部,以供连结装设驱动工具;
内套管:是套设在轴杆上,以抵接轴杆上的弹性元件,所述的内套管并设有内螺纹段,以及与套管本体间设有导移机构;
调整座:是套设在轴杆后端,其设有外螺纹段以及内套管的内螺纹段相螺合,并与套管本体间设有限位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套管本体的外环面上是开设有与内部相通的穿槽。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工具杆的前端是设有多边形孔,以供套置起子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杆与工具杆间的离合机构是在轴杆前端固设一驱动盘,其一侧面可抵接于弹性元件,另一侧面上则开设容槽,以供置入滚珠,且使滚珠可凸出于另一侧面,另在工具杆后端固设一传动盘,且其端面上开设有可分别旋转对应卡掣滚珠的卡槽。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杆的驱动工具是具棘轮装置的工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装置是主要包含有棘轮座、棘齿杆与具有切换开关的外盖组,所述的棘轮座后端外部固设在握柄前端,其内部设有一轴孔,以供穿设棘齿杆,棘轮座另设有可伸缩的掣动块,并凭借外盖组的切换开关作选择切换,以控制掣动棘齿杆的方向,另所述的棘齿杆的外环面是成型有可与棘轮座的掣动块卡掣的棘齿,并在前端设有作动部,以供连结装设在轴杆后端的连结部。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轴杆的驱动工具是一电动工具,其输出端设有作动部,以供连结装设在轴杆后端的连结部。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管的外环面上是设有显示扭力值的刻度。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内套管与套管本体间的导移机构是在内套管的外环面上设有一轴向的导引槽,并在所述的套管本体对应导引槽处的外环面上开设与内部相通的螺孔,以供锁合一可凸伸在导引槽内的导引螺栓。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具的定扭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调整座与套管本体间的限位机构是在所述的套管本体的后端凸设一枢接环,且在所述的枢接环的环面上开设有数个螺孔,以供锁合数个限位螺栓,另在所述的调整座对应枢接环处设有环槽,以供容置枢接环,以及在对应限位螺栓处设有环沟,并将限位螺栓一端锁合凸伸在环槽内,以使调整座限位枢接在套管本体的后端。
CNU2007201275755U 2007-08-06 2007-08-06 工具的定扭力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253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75755U CN201082530Y (zh) 2007-08-06 2007-08-06 工具的定扭力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75755U CN201082530Y (zh) 2007-08-06 2007-08-06 工具的定扭力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82530Y true CN201082530Y (zh) 2008-07-09

Family

ID=3962499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27575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82530Y (zh) 2007-08-06 2007-08-06 工具的定扭力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82530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3258A1 (zh) * 2012-03-26 2013-10-03 杭州巨星工具有限公司 可调扭力螺丝批
CN104608099A (zh) * 2013-11-04 2015-05-13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扭矩的电动工具
CN105522518A (zh) * 2016-02-24 2016-04-27 苏州携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机驱动式按压螺丝刀
CN107097168A (zh) * 2017-03-29 2017-08-29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工具扭力定值的设定方法
TWI824465B (zh) * 2021-04-21 2023-12-01 德商哈薩沃克賀曼勒弗公司 扭力工具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3143258A1 (zh) * 2012-03-26 2013-10-03 杭州巨星工具有限公司 可调扭力螺丝批
CN103358265A (zh) * 2012-03-26 2013-10-23 杭州巨星工具有限公司 可调扭力螺丝批
CN103358265B (zh) * 2012-03-26 2016-06-15 杭州巨星工具有限公司 可调扭力螺丝批
US9421675B2 (en) 2012-03-26 2016-08-23 Hangzhou Great Star Tools Co., Ltd. Adjustable torque screwdriver
CN104608099A (zh) * 2013-11-04 2015-05-13 南京德朔实业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扭矩的电动工具
CN105522518A (zh) * 2016-02-24 2016-04-27 苏州携旅网络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电机驱动式按压螺丝刀
CN107097168A (zh) * 2017-03-29 2017-08-29 广西汽车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工具扭力定值的设定方法
TWI824465B (zh) * 2021-04-21 2023-12-01 德商哈薩沃克賀曼勒弗公司 扭力工具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82530Y (zh) 工具的定扭力装置
CN101890688B (zh) 棘轮螺丝批
CN101444903A (zh) 改进的t型扳动工具结构
CN110561319A (zh) 一种双向可变速按压式棘轮扳手
CN103753465A (zh) 一种螺丝刀变速棘轮装置及其螺丝刀
CN201760830U (zh) 可单手控制换向的棘轮扳手
CN1318184C (zh) 用于动力冲击工具的扭矩装置
CN210732297U (zh) 一种双向可变速按压式棘轮扳手
CN203680184U (zh) 倍数转动棘轮螺丝刀手柄
CN202805021U (zh) 万向扳手
CN104169048A (zh) 动力工具
CN106181805A (zh) 一种夹钳
CN207656580U (zh) 可变向棘轮扳手
CN201769150U (zh) 扭力扳手
CN101463859B (zh) 拉索调节接头
CN201211650Y (zh) 一种双向棘轮套筒扳手
CN203680174U (zh) 倍数转动棘轮螺丝刀
CN202862078U (zh) 多规格扳手
CN203765536U (zh) 一种螺丝刀变速棘轮装置及其螺丝刀
CN205572354U (zh) 一种可旋转和锁定工具头的结构
CN201597000U (zh) 气扳机压缩空气流量调节阀
CN102039577B (zh) 可调整头部开口大小的工具
CN101618534A (zh) 棘轮起子
CN203680173U (zh) T形柄倍速螺丝批
CN219380518U (zh) 一种多功能缸液压扳手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709

Termination date: 200909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