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72820Y - 板对板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板对板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72820Y
CN201072820Y CNU2007200538753U CN200720053875U CN201072820Y CN 201072820 Y CN201072820 Y CN 201072820Y CN U2007200538753 U CNU2007200538753 U CN U2007200538753U CN 200720053875 U CN200720053875 U CN 200720053875U CN 201072820 Y CN201072820 Y CN 20107282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ard
side wall
base portion
accepting groov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0538753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彭勇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Cheng Uei Precision Indust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Foxlink Electronics Dongguan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0538753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7282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7282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7282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头。该插座具有插座本体及母端子。插座本体具有基板、第一侧墙及第二侧墙以围成一收容腔。第一侧墙上开设有母端子槽。母端子槽具有由第一侧墙向下开设并横向延伸的第一收容槽、由第一收容槽的一端向下延伸并与收容腔连通的第二收容槽及由第一收容槽向下延伸并贯穿该第一侧墙的第三收容槽。母端子具有收容于第一收容槽的第一基部,第一基部一端弯折延伸形成收容于第二收容槽内的第一接触部。第一基部向下延伸形成收容于第三收容槽的第一焊接部,第一焊接部的下端形成有第一焊接头。由于各收容槽之间有插座本体阻隔,从而可以避免了焊锡噬吸到母端子之接触区。

Description

板对板连接器
所属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连接器,尤其涉及一种板对板式电连接器。
背景技术
请参阅图10,其揭示了一种现有的板对板连接器结构。该板对板连接器包括插座和插座端子。该插座具有底板31,底板31相对两侧向上凸伸出一对纵向侧墙32。底板31相对两端向上凸伸出一对横向侧墙(图中未示)。所述底板31自中部向上伸出一嵌套部34,该嵌套部34与所述纵向32、横向侧墙围成一收容腔35。底板31的底面向上开设有横向延伸的第一收容槽371。在该第一收容槽371的最外侧端,纵向侧墙32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并与外界连通的第二收容槽372。在该第一收容槽371的内侧端,嵌套部34上开设有上下延伸的并与插座收容腔35连通的第三收容槽374。插座端子包括收容于第一收容槽371的第一基部41。所述第一基部41于外端向下并向外延伸形成第一焊接部42,且第一基部41于此端向上延伸形成一与第一焊接部42相连并收容于第二收容槽372的侧支43。第一基部41进一步于内端向上延伸形成收容于第三收容槽374内的弹性接触部45。弹性接触部45顶端向外侧凸伸形成接触头47,该接触头47伸入收容腔35内。
但是,上述结构设计使得在将插座端子的第一焊接部42利用焊锡的方式焊接到所述外部电路板上时,可以将插座端子焊接部多余的焊锡噬吸至第一基部41而溢流到插座端子的接触区域,从而造成接触不良。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和不足提供一种能防止焊锡噬吸到端子之接触区的板对板连接器。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插座。该插座具有插座本体及若干个母端子,插座本体具有基板、沿基板两侧向上凸伸出来的两纵向延伸的第一侧墙及沿基板两端向上凸伸出来的两横向延伸的第二侧墙,基板、两第一侧墙和两第二侧墙围成一收容腔,插座本体的第一侧墙上分别开设有母端子槽。母端子槽具有第一母端子槽和第二母端子槽,第一母端子槽具有由第一侧墙向下开设并横向贯穿延伸的第一收容槽、由第一收容槽的一端向下延伸开设并与收容腔连通的第二收容槽及由第一收容槽向下延伸开设并贯穿该第一侧墙的第三收容槽。母端子具有收容于第一收容槽的横向延伸的呈条状的第一基部,该第一基部一端向下延伸再向上弯折形成有收容于第二收容槽内的第一接触部,该第一基部向下延伸形成有收容于第三收容槽的第一焊接部,第一焊接部的下端处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焊接头。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由于第一母端子槽于第一接触部与第一焊接部之间有插座本体的阻隔,当该板对板连接器焊接于电路板上时,多余的焊锡能由第一焊接部经第三收容槽内引至外界,并由于第二收容槽与第三收容槽之间的插座本体的阻隔,避免了焊锡噬吸到母端子之接触区而影响接触。
附图说明
在说明书附图中:
图1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组合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立体分解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母端子槽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二母端子槽的剖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一母端子的立体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第二母端子的立体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图1沿VII-VII的剖视图。
图8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图1沿VIII-VIII的剖视图。
图9为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的图1沿IX-IX的剖视图。
图10为现有技术的剖视图。
图中各组件的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本实用新型〕
板对板连接器1         插座10
插座本体11            基板111
第一侧墙112           第二侧墙113
插座卡槽116           第一母端子槽117
第一收容槽1171        第二收容槽1172
第三收容槽1173        第四收容槽1174
第二母端子槽118       第五收容槽1181
第六收容槽1182        第七收容槽1183
第八收容槽1184        插槽119
母端子12              第一母端子121
第一基部1211          第一接触部1212
第一焊接部1213        第一固持部1214
第一弹性部1215        第一接触头1216
第一焊接头1217        第二母端子122
第二基部1221          第二接触部1222
第二焊接部1223        第二固持部1224
第二弹性部1225        第二接触头1226
第二焊接头1227        插座卡固端子13
第三基部131           第三焊接部132
第三固持部133         第一卡持部134
凸刺135               第三弹性部136
卡槽137               凸块138
插头20             插头本体21
底壁211            公端子槽212
抵靠板213          卡持槽214
侧壁2141           插头卡槽215
公端子22           插头卡固端子23
第四基部231        第四固持部232
第二卡持部233
〔背景技术〕
底板31             纵向侧墙32
嵌套部34           收容腔35
第一收容槽371      第二收容槽372
第三收容槽374      第一基部41
第一焊接部42       侧支43
弹性接触部45       接触头47
具体实施方式
为详细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实施方式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
请参阅图1,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1包括插座10和插头20。插座10与插头20分别表面安装于一印刷电路板(图中未示)上,从而与印刷电路板上的电路连接,因此藉由插座10与插头20的插接配合使两印刷电路板间达成电性连接。
请参阅图2,插座10包括插座本体11、收容于该插座本体11内的若干母端子12及两个插座卡固端子13。插座本体11大致呈长方体状,其具有一扁平的基板111。基板111相对两侧分别向上凸伸出一沿纵长方向延伸的第一侧墙112,基板111于相对两端分别向上凸伸出一第二侧墙113,第二侧墙113位于第一侧墙112中间的部分向下凹陷。第一侧墙112、第二侧墙113与基板111围成一收容腔114。插座本体11的第一侧墙112上分别开设有若干沿纵长方向等间距排列的并与收容腔114连通的母端子槽115,母端子槽115用于收容相应母端子12。每一第二侧墙113沿其纵长方向分别开设有一固持相应插座卡固端子13的上下贯穿该第二侧墙113的插座卡槽116,并且第二侧墙113中部两侧向下开设有与插座卡槽116垂直的插槽119。
请参阅图3及图4,母端子槽115具有第一母端子槽117和第二母端子槽118。第一母端子槽117具有由第一侧墙112的顶面向下开设并横向贯穿该第一侧墙112的第一收容槽1171、由第一收容槽1171的一端向下延伸开设并与收容腔114连通的第二收容槽1172及由第一收容槽1171的中部向下延伸开设并穿透该第一侧墙112的第三收容槽1173和由第一收容槽1171邻近第三收容槽1173向下开设的贯穿第一侧墙112的第四收容槽1174组成。
第二母端子槽118具有由第一侧墙112的顶面向下开设有并横向贯穿该第一侧墙112的第五收容槽1181、由第五收容槽1181的一端向下延伸开设并与收容腔114连通的第六收容槽1182及由第五收容槽1181的中部向下延伸开设并穿透该第一侧墙112的第八收容槽1184和由第五收容槽1181邻近第八收容槽1184向下开设的贯穿第一侧墙112的第七收容槽1183组成。
请参阅图5及图6,母端子12具有第一母端子121和第二母端子122。第一母端子121具有横向延伸的呈长条状的第一基部1211。该第一基部1211一端向下延伸再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弹性部1215,第一弹性部1215顶端向外凸伸形成第一接触头1216,第一弹性部1215和第一接触头1216组成第一接触部1212。该第一基部1211在靠近另一端处垂直向下延伸形成一呈长条状的第一固持部1214。在第一固持部1214和第一接触部1212之间,第一基部1211垂直向下延伸形成一呈长条状的第一焊接部1213,第一焊接部1213的下端朝向第一接触部1212弯折延伸形成第一焊接头1217。
请参阅图6,第二母端子122具有横向延伸的呈长条状的第二基部1221。该第二基部1221一端向下延伸再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第二弹性部1225,第二弹性部1225顶端向外凸伸形成第二接触头1226,第二弹性部1225和第二接触头1226组成第二接触部1222。该第二基部1221在另一端处垂直向下延伸形成一呈长条状的第二焊接部1223,第二焊接部1223的下端向外弯折延伸形成第二焊接头1227。该第一基部1221在第二焊接部1223和第二接触部1222之间垂直向下延伸形成一呈长条状的第二固持部1224。
请参阅图7,在将第一母端子121组装在插座10上时,第一母端子121的第一基部1211收容于第一母端子槽117的第一收容槽1171内。第一接触部1212的第一弹性部1215收容于第二收容槽1172内,并且该第一接触部1212的第一接触头1216伸入收容腔114内。第一焊接部1213收容于第三收容槽1173内,第一焊接头1217焊接于外部电路板(图中未示)上。第一固持部1214收容于所述第四收容槽1174内。
请参阅图8,在将第二母端子122组装在插座10上时,第二母端子122的第二基部1221收容于第二母端子槽118的第五收容槽1181内。第二接触部1222的第二弹性部1225收容于第六收容槽1182内,并且该第二接触部1222的第二接触头1226伸入收容腔114内。第二焊接部1223收容于第七收容槽1183内,第二焊接头1227焊接于外部电路板(图中未示)上。第二固持部1224收容于所述第八收容槽1184内。
请参阅图7及图8,在将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1的插座10焊接到外部电路板上时,由于第一接触部1212与第一焊接部1213之间和第二接触部1222与第二焊接部1223之间具有插座本体11的阻隔,在板对板连接器焊锡时,多余的焊锡经由第一焊接部1213和第三收容槽1173或第二焊接部1223和第七收容槽1183引至外界,从而避免了焊锡噬吸到第二收容槽1172或第六收容槽1182内,进而能有效的避免焊锡经第一焊接部1213噬吸到第一接触部1212或者经第二焊接部1223噬吸到第二接触部1222。
请参阅图2,插座卡固端子13具有横向延伸的呈长条状的第三基部131,第三基部131插设在插座卡槽116内,且该第三基部131的两外端向外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三焊接部132。该第三基部131的两外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一呈长条状的第三固持部133,第三固持部133卡固在插座卡槽116内。该第三基部131的中部垂直向上延伸形成一呈矩形板状的第一卡持部134,第一卡持部134插入插座卡槽116内并位于两插槽119之间,该第一卡持部134两侧上端凸设有凸刺135。该第三基部131在第一卡持部134两侧垂直向上延伸形成呈条状的第三弹性部136,第三弹性部136插设在插座卡槽116内并位于插槽119的外侧,该第三弹性部136与第一卡持部134之间形成一长方形的卡槽137,且该第三弹性部136的顶端朝向凸刺135突出一凸块138。
请参阅图2,插头20包括插头本体21、收容于该插头本体21内的若干公端子22及两个插头卡固端子23。插头本体21大致呈长方形体状,其具有长方形的底壁211。底壁211相对两侧分别向内开设有若干等间距排列的上下贯穿该底壁211的公端子槽212,用于收容相应公端子22。底壁211的两端纵向突伸出抵靠板213,并且抵靠板213顶面与底壁211的顶面在同一平面内,因此抵靠板213和底壁211围成一卡持槽214。抵靠板213上分别开设一纵向延伸的上下贯穿该插头本体21的插头卡槽215。
请参阅图2,插头卡槽215内固持有板状的插头卡固端子23,插头卡固端子23具有横向延伸的第四基部231,第四基部231一端向下延伸形成呈条状的第四固持部232,第四固持部232固持于卡持槽214的侧壁2141内,第四基部231另一端向下延伸形成呈矩形板状的第二卡持部233。
请参阅图9,当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1插头20与插座10相互嵌套插接时,插头卡固端子23的第二卡持部233插入插槽119内并卡入插座卡固端子13的卡槽137内以抵顶插座卡固端子13的凸块138,从而使第三弹性部136弹性变形,进而使第二卡持部233和第一卡持部134紧密抵接。
如上所述,由于插头20插入插座10的收容腔114后,插头20的底壁211置于收容腔114内,插头20的抵靠板213抵压在插座10的第二侧墙113上。插座卡固端子13之第三弹性部136挤压插头卡固端子23不到第二卡持部233,从而使第三弹性部136弹性变形,进使第二卡持部233和第一卡持部134紧密抵接,因此使得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1的插头20与插座10稳固嵌插,并保证了良好的电性接触。
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板对板连接器通过上述实施例及相关附图说明,已具体、详实的揭露了相关技术,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据以实施。而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用来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是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应由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来界定。至于本说明书中所述组件数目的改变或等效组件的代替等仍都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板对板连接器,包括一插座,该插座具有插座本体及若干个母端子,插座本体具有基板、沿基板两侧向上凸伸出来的两纵向延伸的第一侧墙及沿基板两端向上凸伸出来的两横向延伸的第二侧墙,基板、两第一侧墙和两第二侧墙围成一收容腔,插座本体的第一侧墙上分别开设有母端子槽,其特征在于:该母端子槽具有第一母端子槽,第一母端子槽具有由第一侧墙向下开设并横向延伸的第一收容槽、由第一收容槽的一端向下延伸开设并与收容腔连通的第二收容槽及由第一收容槽向下延伸开设并贯穿该第一侧墙的第三收容槽;母端子具有收容于第一收容槽的横向延伸的呈条状的第一基部,该第一基部的一端向下延伸再向上弯折形成有收容于第二收容槽内的第一接触部,该第一基部向下延伸形成有收容于第三收容槽的第一焊接部,第一焊接部的下端处弯折延伸形成有第一焊接头。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母端子槽的第一收容槽横向贯穿该第一侧墙。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侧墙邻近第三收容槽向下开设有贯穿该第一侧墙的第四收容槽,所述第一基部向下延伸形成有收容于该第四收容槽的第一固持部。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一母端子的第一基部一端向下延伸再向上弯折延伸形成第一弹性部,第一弹性部顶端向外凸伸形成第一接触头,第一弹性部和第一接触头组成所述接触部。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座本体第二侧墙沿其纵长方向分别开设有一上下贯穿的插座卡槽,插座卡槽内固持有插座卡固端子。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插座上对接有一插头,该插头具有插头本体及收容于该插头本体内的若干公端子,插头本体两端分别开设有一上下贯穿该插头本体的插头卡槽,插头卡槽内设置有一可与插座卡固端子卡接的插头卡固端子。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本体具有呈长方形的底壁,底壁的两端纵向突伸出一可抵压在第二侧墙上的抵靠板,所述插头卡槽开设在抵靠板上。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座卡固端子具有横向延伸的呈长条状的第三基部,该第三基部的两外端向外向下弯折延伸形成第三焊接部,该第三基部的两端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一呈长条状的第三固持部,该第三基部的中部垂直向上延伸形成一呈矩形板状的第一卡持部,该第三基部在第一卡持部两侧垂直向上延伸形成有呈条状的第三弹性部,所述插头卡固端子卡持在第三弹性部和第一卡持部之间。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插头卡固端子具有横向延伸的第四基部,第四基部一端向下延伸形成第四固持部,第四固持部固持于插头卡槽内,第四基部另一端向下延伸形成第二卡持部,第二卡持部呈板状并卡持在第三弹性部和第一卡持部之间。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板对板连接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第二侧墙两端处向下开设有与插座卡槽垂直的插槽,第二卡持部插入插槽内。
CNU2007200538753U 2007-07-06 2007-07-06 板对板连接器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7282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538753U CN201072820Y (zh) 2007-07-06 2007-07-06 板对板连接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0538753U CN201072820Y (zh) 2007-07-06 2007-07-06 板对板连接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72820Y true CN201072820Y (zh) 2008-06-11

Family

ID=3955137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0538753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72820Y (zh) 2007-07-06 2007-07-06 板对板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7282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2738A (zh) * 2012-09-04 2014-03-2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板对板连接器对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682738A (zh) * 2012-09-04 2014-03-26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板对板连接器对
CN103682738B (zh) * 2012-09-04 2017-12-01 泰科电子(上海)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器及板对板连接器对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4538409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1029143Y (zh) 电连接器
CN201060978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101820114B (zh) 电连接器
CN201112660Y (zh) 电连接器
CN201667411U (zh) 电连接器
CN102214882A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1601274U (zh) 卡缘连接器
CN107658585B (zh) 连接器
CN200986982Y (zh) 电子卡连接器
CN202585983U (zh) 电连接器组合
CN201072820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3445319U (zh) 插座连接器
CN201829689U (zh) 电连接器
CN201171124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1060979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1773981U (zh) 电连接器及其锁板件
CN201498675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160138Y (zh) 电连接器组件
CN100448113C (zh) 具有电路板固持结构的电连接器
CN201440507U (zh) 电连接器
CN201392914Y (zh) 板对板连接器
CN202004179U (zh) 电连接器
CN204834946U (zh) 卡缘连接器
CN201278380Y (zh) 电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11

Termination date: 20140706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