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69038Y - 油气混合喷雾装置 - Google Patents

油气混合喷雾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69038Y
CN201069038Y CNU2007201540322U CN200720154032U CN201069038Y CN 201069038 Y CN201069038 Y CN 201069038Y CN U2007201540322 U CNU2007201540322 U CN U2007201540322U CN 200720154032 U CN200720154032 U CN 200720154032U CN 201069038 Y CN201069038 Y CN 201069038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communicated
gas
storage portion
roo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540322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郑郁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GRONG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GR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GRONG MACHINER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GRONG MACHINERY CO Ltd
Priority to CNU2007201540322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69038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69038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69038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Nozzle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油气混合喷雾装置,是连接一个气压源、一个润滑油源,及一个气流频率控制器,该气流频率控制器是连接于该气压源与该喷雾装置之间,该装置包括一个本体、一个挤油单元、一个挡油单元及一个油气分流单元,该本体具有一个连通该润滑油源的供油室、一个连通该供油室的挤油道及一个储油部,该挤油道呈内径渐缩连通该储油部,该挤油单元可将该供油室内的润滑油自该挤油道朝该储油部挤送,该挡油单元具有一个阻断该挤油道与该储油部连通的挡块及一个出油口,该挡块可被该挤油单元顶推而使该挤油道与该储油部连通,该油气分流单元具有一根连通该气压源的外管,及一根连通该出油口的内管,借此提供一种构造精密供使用者选择的油气混合喷雾装置。

Description

油气混合喷雾装置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合润滑油与气体的喷雾装置,特别是指一种油气混合喷雾装置。
背景技术
现有的车床、工具机对于工件进行加工时,为提高润滑与冷却的功效,常采用如中国台湾省专利申请案号94218825、93214897号等专利中揭露的冷却润滑喷雾器,由于该喷雾器将高压空气和润滑油混合成为冷却润滑喷雾,并喷射在欲冷却润滑的机具上使用,以同时兼顾润滑与冷却的双重功效,尤其是面对纳米科技级的润滑油高价格状况下,若采用精密喷雾方式将可有效节省润滑油的使用量,除了符合环保标准外,更可降低加工成本而能造福更多使用者。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精密构造可供使用者选择的油气混合喷雾装置。
本实用新型油气混合喷雾装置是与一个气压源、一个润滑油源,及一个气流频率控制器连接,该装置包括一个本体、一个挤油单元、一个挡油单元,及一个油气分流单元。
该本体具有一个围绕一个第一容室的第一内围壁、一个围绕一个第二容室的第二内围壁、一个连通该润滑油源且位于该第一、第二容室之间的供油室、一个泄压孔,及一个连通该供油室的挤油道,该第二容室具有一个储油部,该挤油道自该供油室朝向该第二容室是呈内径渐缩的斜面锥状,且连通该储油部。
该挤油单元可将该供油室内的润滑油自该挤油道朝该储油部挤送,该挤油单元具有一个可于该本体内移动的阀体、一个分隔组件,及一个第一复位件,该阀体具有一个将该第一容室阻隔为一个气密部与一个泄压部的活塞部,及一个可于该挤油道内移动的顶推部,该分隔组件是阻隔于该供油室与该泄压部之间,该本体的气密部是连通该气流频率控制器,该泄压部是借由该泄压孔连通大气,该分隔组件是位于该顶推部与该活塞部之间,该第一复位件恒将该阀体顶推部朝远离该储油部方向推动。
该挡油单元是设置于该第二容室内,并具有一个可阻断该挤油道与该储油部连通的挡块、一个具有一个出油口的出油座,及一个位于该挡块与该出油座之间的第二复位件,该挡块可被该阀体顶推部顶推而使该挤油道与该储油部连通,该第二复位件恒顶推该挡块封闭该挤油道。
该油气分流单元具有一个分流座、一个位于该分流座连通该气压源的气流道、一根连通该气流道的外管,及一根连通该挡油单元出油口且位于该外管内的内管。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可提供一种具有精密构造可供使用者选择的油气混合喷雾装置。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油气混合喷雾装置的一个第一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2是一个局部立体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的一个第一油气喷雾装置外观结构;
图3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一个本体的顶视图;
图4是该第一较佳实施例该本体的顶面剖视图;
图5是图3中V-V割面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6是图3中VI-VI割面线的剖视示意图;
图7是一个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油气喷雾装置的一个挡块阻断一个挤油道与一个储油部,且一个阀体与该挡块之间界定出一个挤油间隙;
图8是一个类似图7的视图,说明该第一油气喷雾装置的该阀体顶推该挡块而产生一个开口间隙,使该挤油道与该储油部连通;
图9是本实用新型油气混合喷雾装置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的示意图;
图10是一个局部剖视示意图,说明该第一油气喷雾装置与一个第二油气喷雾装置的组装结构。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前述以及其它技术内容、特点与功效,在以下配合参考图式的二个较佳实施例的详细说明中,将可清楚的呈现。
在本实用新型被详细描述之前,要注意的是,在以下的说明内容中,类似的元件是以相同的编号来表示。
如图1、2、3所示,本实用新型油气混合喷雾装置的第一较佳实施例是与一个固定块20锁接,并连接一个气压源30、一个润滑油源40、一个气流频率控制器50、一个空气过滤与压力控制器60,且搭配一个封口螺帽70使用而成为一个具有油雾混合喷雾装置的系统。
本实施例中,该油气混合喷雾装置可视为一个第一油气喷雾装置10,该气压源30是一个可提供高压气体的空气压缩机,该润滑油源40是一个容装有润滑油的油杯。该固定块20具有一个导引孔21,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具有一个连通该气压源30的输入口51,及一个输出口52,该空气过滤与压力控制器60是连接于该气压源30与该第一油气喷雾装置10之间。
该第一油气混合喷雾装置10的第一较佳实施例包括一个本体100、一个挤油单元130、一根行程调节螺杆140、一个挡油单元150、一个油气分流单元160、一个气体流量调节单元170、一个连接该油气分流单元160的喷嘴180,及多数个用来达成密闭功效的密封垫圈190。
如图1、2、4、7所示,该本体100具有一个围绕一个第一容室101的第一内围壁102、一个围绕一个第二容室103的第二内围壁104、一个连通该润滑油源40且位于该第一、第二容室101、103之间的供油室105、一个泄压孔106(见图3、6)、一个位于该本体100外部连通该泄压孔106的气沟107、一个被一个围绕面108围绕的挤油道109、一个连通该第一容室101的端口110、一个与该气压源30连通的进气开孔111、一个锁固螺孔112、一个与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输出口52连通的第一开孔113、一个第一进气导孔114、一个连通该供油室105与该润滑油源40的第二开孔115,及一个连通孔116。
该第一容室101是被分隔为一个气密部120与一个泄压部121,该气密部120是借由该第一进气导孔114连通该第一开孔113,该泄压部121是借由该泄压孔106连通自然界的大气。该第一内围壁102具有一个抵接部122。该第二容室103是被分隔为一个储油部123与一个储气部124,该挤油道109是连通该储油部123,且该挤油道109自该供油室105朝向该储油部123是呈内径渐缩的斜面锥状,该储气部124是借由该连通孔116连通该进气开孔111。
该挤油单元130可将该供油室105内的润滑油经由该挤油道109挤送至该储油部123。该挤油单元130具有一个可于该本体100内移动的阀体131、一个阻隔该泄压部121与该供油室105连通的分隔组件132,及一个第一复位件133。该阀体131具有一个将该第一容室101阻隔为该气密部120与该泄压部121的活塞部134、一个可于该挤油道109内移动的顶推部135,及一个位于该顶推部135、活塞部134之间的中段部136。
该分隔组件132是安装于该顶推部135与该活塞部134之间,并具有一个阻隔环137,及一个密封垫圈138。该阻隔环137、密封垫圈138均是穿套滑接于该阀体131的中段部136,且该密封垫圈138其中一端是抵接该第一内围壁102的抵接部122,该阻隔环137是抵接于该密封垫圈138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复位件133之间,使该第一复位件133是抵接于该活塞部134与该密封垫圈138之间,且恒将该阀体131顶推部135朝远离该储油部123方向推动。本实施例中,该第一复位件133是一个压缩弹簧。
该行程调节螺杆140可于该本体100内螺进、退并封闭该端口110。该行程调节螺杆140具有一个顶推面141,及一个位于该本体100外部的旋扭部142,该第一容室101的气密部120是由该行程调节螺杆140、该阀体131的活塞部134,及该本体100的第一内围壁102围绕界定,且该行程调节螺杆140顶推面141可供该活塞部134抵接。
该挡油单元150是设置于该第二容室103内,并具有一个可阻断该储油部与该挤油道109连通的挡块151、一个具有一个出油口154的出油座152,及一个位于该挡块151与该出油座152之间的第二复位件153。该挡块151、该阀体131顶推部135共同将该挤油道109界定出一个挤油间隙D(见图7),该出油座152是将该第二容室103阻隔区分为彼此不连通的该储油部123与该储气部124。其中,该储油部123是由该出油座152、该第二内围壁104共同围绕界定,该第二复位件153恒顶推该挡块151封闭该挤油道109。本实施例中,该第二复位件153是一个压缩弹簧。
该油气分流单元160具有一个安装于该第二容室103内的分流座161、一个位于该分流座161的气流道162、二个位于该分流座161且连通该气流道162与该储气部124的导气孔163、一根连通该气流道162的外管164,及一根连通该挡油单元150出油口154且位于该外管164内的内管165。该第二容室103储气部124是由该分流座161、该第二内围壁104,及该出油座152共同围绕界定,该气流道162是借由所述导气孔163连通该储气部124,进而连通该气压源30。
该气体流量调节单元170具有一根流量控制杆171,及一个螺接于该本体100锁固螺孔112且供该流量控制杆171螺接的螺帽座172。参阅图5,该流量控制171杆具有一个针阀部173,借由该流量控制杆171相对该螺帽座172螺进、退,该针阀部173可调节该连通孔116气体流量,进而控制进入该储气部124的气流量。该喷嘴180是连通该油气分流单元160的内管165、外管164。
该固定块20是供该本体100锁接,该供油室105是经由该固定块20的导引孔21连通该润滑油源40。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可间歇地提供该第一油气喷雾装置10高压空气。该空气过滤与压力控制器60是用来过滤空气且调整气体的输出压力。本实施例中,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该空气过滤与压力控制器60均已被业界广泛应用于各种领域,而且其内部构造与操作原理并非本实用新型重点,因此本说明书将不详细叙述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该空气过滤与压力控制器60的技术内容。
如图1、2、7、8所示,该具有油气混合喷雾装置的系统操作时,该气压源30内的高压气体经由该输入口51导引持续进入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内,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将由该输出口52间歇地维持一个频率朝该第一油气喷雾装置10输出高压气体,使该高压气体依序经由该第一开孔113、该第一进气导孔114而充满于该第一容室101的气密部120。此时,高压的气体顶推该阀体131的活塞部134,使该阀体131将逐渐朝该第二容室103储油部123靠近而前进一个行程S(见图8),且该第一复位件133同时受压缩而储存弹性位能。
此时,润滑油自该润滑油源40依序经该固定块20的导引孔21、该本体100的第二开孔115流入该供油室105,且润滑油被该分隔组件132阻隔无法流通至该泄压部121,也被该挡油单元150挡块151阻隔无法流通至该储油部123,而该封口螺帽70(见图1)则用来封闭该本体100第二开孔115相反于该润滑油源40的一侧。
当该阀体131于该本体100内朝靠近该挡块151移动过程中,由于该挤油道109是呈内径渐缩的斜面锥状,因此,该阀体131顶推部135将因接触围绕该挤油道109的围绕面108,而阻断该挤油道109与该供油室105的连通。更进一步,当该顶推部135接触并顶推该挡油单元150的挡块151时,该挡块151与该挤油道109之间将具有一个开口间隙G(见图8)而连通该挤油道109与该储油部123,该挤油间隙D内的润滑油将自该挤油道109经由该开口间隙G被挤送至该储油部123,然后,再由该储油部123经该挡油单元150的出油口154流至该油气分流单元160的内管165,该第二复位件153也同时被该挡块151顶推压缩而储存弹性位能。
同时,高压气体也由该气压源30依序经由该进气开孔111、该连通孔116进入该第二容室103的储气部124,然后再由该油气分流单元160导气孔163进入该气流道162而连通该外管164。如图8气流箭头A所示,经由该油气分流单元160外管164导引高压气体,如图8润滑油箭头B所示,也借由该油气分流单元160内管165导引润滑油,然后再将两者同时由该喷嘴180喷出(见图1)。
当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停止自该输出口52输出高压气体,此时,该第一复位件133的弹性位能将顶推该阀体131活塞部134,使该阀体反向移动该行程S而复位,且该顶推部135远离该第二容室103的储油部123,同时,该第二复位件153的弹性位能也将该挡油单元150挡块151推回而再度阻断该挤油道109与该储油部123的连通,该开口间隙G同时消失,如图7润滑油箭头B所示,该供油室105内的润滑油再度进入并充满该挤油道109的挤油间隙D内(见图7)。如图7气流箭头A所示,此时,该第一油气喷雾装置10停止供应润滑油但仍然持续供应高压气体。当该阀体131的活塞部134于该第一容室101内往、返运动时,该第一容室101的泄压部121是借由该泄压孔106连通大气而泄压。
当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再度由该输出口52输出高压气体,该第一油气喷雾装置10也将再度供应润滑油,因此,使用者可以借由调整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供应高压气体的频率(次/秒),当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的频率越高,润滑油供应的速度也越快。
当使用者旋转该行程调节螺杆140旋扭部142,使该行程调节螺杆140相对该本体100螺进、退时,可调整该阀体131移动行程S的距离。当该行程调节螺杆140螺退一段间距时,该行程S将增加该间距而变大,相反地,若该行程调节螺杆140螺进该间距时,该行程S将减少该间距而变小。借由改变该行程S的大小,可调整该阀体131移动行程S的距离,使该阀体131顶推部135与该挡油单元150挡块151之间的该挤油间隙D也随着变化,若该行程S变大,该挤油间隙D将变大,每次被该阀体131挤出的油量变多,相反地,若该行程S变小,该挤油间隙D将变小,每此被该阀体131挤出的油量减少。
参阅图5,使用者旋转该气体流量调节单元170的流量控制杆171,使该流量控制杆171于该螺帽座172上螺进、退,以控制进入该储气部124的气流量,进而控制由该喷嘴180喷出气体的流速。
经由以上的说明,可再将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归纳如下:
一、本实用新型是借由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所提供的高压气体间歇地推动该阀体131,将该挤油道109内的润滑油间歇地由该挤油间隙D挤送至该储油部123,并借由该油气分流单元160将该储油部123内的润滑油、该储气部124内的高压气体导引至该喷嘴180而同时喷出,以达到连续供气、间歇供油的功效。更借由调整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的作动频率改变润滑油供应的频率,也借由该行程调节螺杆140、该气体流量调节单元170分别控制该阀体131每次作动时润滑油的供应量、高压气体的流量,让使用者得以根据冷却润滑的需求随时调整喷油量与高压气体流量。
二、因应纳米科技级润滑油、环保油的高价格导致的高加工成本,使用者可于加工允许的状况下,调整降低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输送高压气体的频率,以减少喷油的次数,如此可有效地减少润滑油使用量而降低加工成本。
值得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可以有以下的设计变化:
一、若省略该行程调节螺杆140、该气体流量调节单元170,则本实用新型将无法调整该阀体131每次作动的挤油量及气体流量,但是并不影响本实用新型的油气混合喷雾功能。
二、该气体流量调节单元170可采用安装于该第一油气喷雾装置10与该气压源30之间的一个气体流量控制阀门(图未示)替代,也可达到与该气体流量调节单元170相同的气体流量控制功效。
如图9、10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第二较佳实施例,该第二较佳实施例是类似于该第一较佳实施例,其差异处在于:
该第二较佳实施例还包括一个第二油气喷雾装置80,其中,该第一、第二油气混合喷雾装置10、80实质上是具有相同的结构与功能,其差异仅在于该第二油气喷雾装置80的一个第一开孔113′、一个进气开孔111′均是穿孔,该第一油气喷雾装置10的该第一开孔113、该进气开孔111均是盲孔。
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的输出口52是依序连通该第二、第一油气混合喷雾装置80、10的该第一开孔113′、113,该润滑油源40是依序连通该第一、第二油气混合喷雾装置10、80的该第二开孔115,该气压源是同时连通该第一、第二油气混合喷雾装置10、80的进气开孔111、111′,而该封口螺帽70(见图9)则用来封闭该第二油气混合喷雾装置80的该第二开孔115相反于该润滑油源40的一侧。如此,该第二较佳实施例即可同时提供两组共享该气压源30、该润滑油源40,及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的油气混合喷雾装置。较佳地,若安装两组气流频率控制器50而不共享(图未示),则该第一、第二油气混合喷雾装置10、80的供油频率可以分开调整。
如此,该第二较佳实施例也可达到与上述第一较佳实施例相同的目的与功效。
归纳上述,本实用新型的油气混合喷雾装置,是借由该挤油单元130将润滑油朝该储油部123挤送,而该挡块151可被该挤油单元130顶推,以使该挤油道109与该储油部123连通,再借由来自该气流频率控制器50的高压气体间歇推动挤油单元130的阀体131,更借由该油气分流单元160导引润滑油与高压气体至该喷嘴180而喷出,如此可连续供气、间歇供油,同时兼顾润滑与冷却的双重功效,并提供构造精密且可供选择的油气混合喷雾装置,所以确实能达到实用新型的目的。

Claims (8)

1.一种油气混合喷雾装置,是与一个气压源、一个润滑油源,及一个气流频率控制器连接,该装置包括一个本体、一个挤油单元、一个挡油单元,及一个油气分流单元,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具有一个围绕一个第一容室的第一内围壁、一个围绕一个第二容室的第二内围壁、一个连通该润滑油源且位于该第一、第二容室之间的供油室、一个泄压孔,及一个连通该供油室的挤油道,该第二容室具有一个储油部,该挤油道自该供油室朝向该第二容室是呈内径渐缩的斜面锥状,且连通该储油部;
该挤油单元,是用来将该供油室内的润滑油自该挤油道朝该储油部挤送,该挤油单元具有一个于该本体内移动的阀体、一个分隔组件,及一个第一复位件,该阀体具有一个将该第一容室阻隔为一个气密部与一个泄压部的活塞部,及一个于该挤油道内移动的顶推部,该分隔组件是阻隔于该供油室与该泄压部之间,该本体的气密部是连通该气流频率控制器,该泄压部是借由该泄压孔连通大气,该分隔组件是位于该顶推部与该活塞部之间,该第一复位件恒将该阀体顶推部朝远离该储油部方向推动;
挡油单元,是设置于该第二容室内,并具有一个用来阻断该挤油道与该储油部连通的挡块、一个具有一个出油口的出油座,及一个位于该挡块与该出油座之间的第二复位件,该挡块是被该阀体顶推部顶推而使该挤油道与该储油部连通,该第二复位件恒顶推该挡块封闭该挤油道;及
油气分流单元,具有一个分流座、一个位于该分流座连通该气压源的气流道、一根连通该气流道的外管,及一根连通该挡油单元出油口且位于该外管内的内管。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油气混合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的第一内围壁具有一个供该分隔组件抵接的抵接部,该第一复位件是抵接于该活塞部与该分隔组件之间,该阀体更具有一个位于该顶推部、活塞部之间的中段部,该分隔组件具有一个阻隔环,及一个密封垫圈,该阻隔环、密封垫圈是穿套滑接于该中段部,且该密封垫圈其中一端是抵接该抵接部,该阻隔环是抵接于该密封垫圈的另一端与该第一复位件之间。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混合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更具有一个连通该第一容室的端口,该喷雾装置还包括一根于该本体第一容室内螺进退并封闭该端口的行程调节螺杆,该行程调节螺杆具有一个顶推面,及一个位于该本体外部的旋扭部,该气密部是由该活塞部、该第一内围壁,及该行程调节螺杆围绕界定,当该阀体于该本体内移动时,该行程调节螺杆顶推面是供该活塞部抵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混合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挡油单元的出油座将该本体的第二容室阻隔区分为该储油部与一个储气部,该储油部是由该出油座、该第二内围壁共同围绕界定,该储气部是连通该气压源,并由该油气分流单元、该第二内围壁,及该出油座共同围绕界定,该油气分流单元更具有二个位于该分流座且连通该气流道的导气孔,该气流道是借由所述导气孔连通该储气部,进而连通该气压源,该本体更具有一个与该气压源连通的进气开孔,及一个连通该进气开孔与该储气部之间的连通孔。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油气混合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更具有一个锁固螺孔,该油气混合喷雾装置还包括一个气体流量调节单元,该气体流量调节单元具有一根流量控制杆,及一个螺接于该锁固螺孔且供该流量控制杆螺接的螺帽座,该流量控制杆具有一个调节该进气开孔气体流量的针阀部。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油气混合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还包括一个连通该油气分流单元的内管、外管的喷嘴。
7.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油气混合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本体更具有一个与该气流频率控制器连通的第一开孔、一个连通该第一开孔与该第一容室气密部的第一进气导孔、一个连通该供油室与该润滑油源的第二开孔,及一个位于该本体外部连通该泄压孔的气沟。
8.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油气混合喷雾装置,其特征在于:
该第一复位件是抵接于该活塞部、该分隔组件阻隔环之间的一个压缩弹簧,该第二复位件是一个抵接于该挡块、该出油座之间的压缩弹簧。
CNU2007201540322U 2007-05-29 2007-05-29 油气混合喷雾装置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9038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540322U CN201069038Y (zh) 2007-05-29 2007-05-29 油气混合喷雾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540322U CN201069038Y (zh) 2007-05-29 2007-05-29 油气混合喷雾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69038Y true CN201069038Y (zh) 2008-06-04

Family

ID=3949042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540322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69038Y (zh) 2007-05-29 2007-05-29 油气混合喷雾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69038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4378A (zh) * 2010-08-06 2012-03-14 德罗普萨股份公司 改进的最小润滑装置
CN103567811A (zh) * 2012-11-30 2014-02-12 常州大学 一种用于大齿圈车削加工的微量润滑装置
CN103878080A (zh) * 2014-03-24 2014-06-25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温、远距离环境的润滑喷枪装置
CN110017420A (zh) * 2018-01-09 2019-07-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阀门的缸体自润滑装置
CN112292232A (zh) * 2018-05-08 2021-01-29 布勒特耶自动控制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最小量润滑系统的雾化器单元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74378A (zh) * 2010-08-06 2012-03-14 德罗普萨股份公司 改进的最小润滑装置
CN102374378B (zh) * 2010-08-06 2016-08-17 德罗普萨股份公司 改进的最小润滑装置
CN103567811A (zh) * 2012-11-30 2014-02-12 常州大学 一种用于大齿圈车削加工的微量润滑装置
CN103567811B (zh) * 2012-11-30 2016-01-27 常州大学 一种用于大齿圈车削加工的微量润滑装置
CN103878080A (zh) * 2014-03-24 2014-06-25 济钢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高温、远距离环境的润滑喷枪装置
CN110017420A (zh) * 2018-01-09 2019-07-16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阀门的缸体自润滑装置
CN110017420B (zh) * 2018-01-09 2020-10-27 宝山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气动阀门的缸体自润滑装置
CN112292232A (zh) * 2018-05-08 2021-01-29 布勒特耶自动控制设备有限责任公司 最小量润滑系统的雾化器单元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69038Y (zh) 油气混合喷雾装置
CN103003558B (zh) 内燃机的燃料喷射装置及内燃机的燃料喷射方法
CN203202553U (zh) 微量油脂喷射装置
EP0427047B1 (en) Lubricating device for knitting machine
CN201748131U (zh) 连续油雾发生装置
CN105965319A (zh) 一种油气润滑装置
CN101555983B (zh) 油气定量混合器
CN203696602U (zh) 一种用于机械切削加工的复合喷雾润滑冷却系统
CN106641675B (zh) 微量润滑系统多联精密润滑泵
CN110449981B (zh) 复合喷雾微量润滑冷却系统
GB2528914A (en) Bearing lubrication system
CN100594108C (zh) 喷射头
CN203622072U (zh) 油雾产生装置
CN105179905A (zh) 一种油雾器
CN201009113Y (zh) 雾化冷却控制器组
CN104696083A (zh) 汽车双燃料导轨多通阀
CN104265533A (zh) 一种新型共轨喷油器
CN102242684A (zh) 内燃发动机的燃料喷射器
CN201531730U (zh) 油气定量混合器
CN204476570U (zh) 汽车双燃料导轨多通阀
CN205089433U (zh) 一种摩托车双缸发动机活塞冷却装置
CN205089434U (zh) 一种摩托车发动机活塞冷却装置
CN101985912A (zh) 适用多种燃料的柴油机喷油器偶件
CN205605347U (zh) 防积碳喷油器
CN1082168C (zh) 定量气液喷射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604

Termination date: 201605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