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55052Y - 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 - Google Patents
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55052Y CN201055052Y CNU2007200074725U CN200720007472U CN201055052Y CN 201055052 Y CN201055052 Y CN 201055052Y CN U2007200074725 U CNU2007200074725 U CN U2007200074725U CN 200720007472 U CN200720007472 U CN 200720007472U CN 201055052 Y CN201055052 Y CN 201055052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ube body
- umbrella
- flexure strip
- lateral openings
- clip sea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Walking Sticks, Umbrellas, And Fans (AREA)
Abstract
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包括中棒的内管体,在其侧壁上形成有卡口,且与卡口相对的另一侧壁形成有贯通的孔,且该孔位于与弹性片弧形部的端部的对应处;扣件座,套设在该内管体下端部内,在该扣件座中形成有自上端部沿轴向向下延伸且可供子弹头扣件通过的一段滑槽;弹性片,其一端连接在扣件座、且另一端向滑槽内突起的弧形部;以及弹性顶持件,设置在弹性片的外侧,其一端连接在扣件座、且另一端向内顶持弹性片弧形部。克服了现有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弹性片因反复的收开伞操作而产生弹性疲劳和失效的不足,并且使用较小的推压力量就能轻松、顺畅地完成收伞操作。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
背景技术
公知的,具有自动收开功能的多折自动伞,其结构包括:由多节中空管体(例如外管体、中管体、内管体)沿轴向可滑动地依次套装而成的中棒,固设在中棒上端的上巢,套设在中棒上且可沿中棒轴向自由滑动的下巢,分别与上巢和下巢枢接的伞骨架,设置在中棒内的收伞弹簧、开伞弹簧、滑轮机构、绕设在滑轮机构且可带动下巢滑动的拉绳,连接在中棒下端的把手,以及收开伞控制机构等。
参照图1,收开伞控制机构包括设置在把手1中的操控部(例如由按钮部11和受按钮部11操控的操作件12组成)、受操控部操控且可在卡掣或释放下巢(或中棒外管体)的位置之间动作的开伞卡钩(图中未示出)、沿轴向可移动地设置在中棒内且与拉绳下端连接的子弹头扣件13、套设在中棒内管体101下端内的扣件座14、设置在扣件座14内的弹性片15、形成在中棒内管体101侧壁上对应于操作件12位置的卡口16等。子弹头扣件13具有与拉绳17下端连接的杆体、弹头状卡扣部、以及连接在杆体和卡扣部之间的缩径部。
开伞时,通过操作按钮部11使处于卡掣状态的开伞卡钩释放,在开伞弹簧作用下使中棒的各管体弹开伸出,此时由于子弹头扣件13的卡扣部卡掣在中棒内管体的卡口16中并通过弹性片15保持,因此拉绳通过滑轮机构带动下巢上升,从而使伞骨架展开;收伞时,再次操作按钮部11,使子弹头扣件13的卡扣部克服弹性片15的作用而脱离中棒内管体卡口16的卡掣,在收伞弹簧作用下中棒的各管体缩回,下巢随之下移使伞骨架收拢。然后,可用手进一步压缩各管体,使下巢(或中棒外管体)、子弹头扣件回到被开伞卡钩、内管体卡口卡掣的状态。
在使用中业已发现,经过反复的收开伞操作后,弹性片容易因弹性疲劳而产生失效,使得收开伞控制机构不能可靠工作,影响伞的自动收开。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包括中棒的内管体,在其侧壁上形成有卡口;其特征是:还包括扣件座,套设在该内管体下端部内,在该扣件座中形成有自上端部沿轴向向下延伸且可供子弹头扣件通过的一段滑槽,该滑槽具有朝向内管体卡口的第一侧向开口、以及位于相对该第一侧向开口的另一侧的第二侧向开口;弹性片,其一端连接在扣件座具有第二侧向开口的一侧、且另一端从第二侧向开口向滑槽内突起的弧形部;以及弹性顶持件,设置在弹性片的外侧,其一端连接在扣件座具有第二侧向开口的一侧、且另一端向内顶持弹性片弧形部。
最好的,弹性顶持件是由弹性金属线弯曲成的长框形体、且形成有折起的顶持端,该顶持端可向内顶持弹性片弧形部。
最好的,在扣件座的第二侧向开口下方形成有插槽,弹性片、弹性顶持件的连接端形成对应的插设部、并通过各自插设部可分离地插设在扣件座的插槽中。
最好的,在内管体上与卡口相对的另一侧壁形成有贯通的孔,且该孔位于与弹性片弧形部的端部的对应处。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在弹性片外侧设置有弹性顶持件,由于弹性顶持件的作用使得弹性片具有更强的承受多次重复变化的载荷作用的能力,从而克服了现有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弹性片因反复的收开伞操作而产生弹性疲劳和失效的不足,使得伞能够可靠地进行自动收开操作。其二,在中棒内管体侧壁上与弹性片弧形部的端部对应处形成有贯通的孔,当向内推顶子弹头扣件进行收伞操作时,由于弹性片弧形部的端部可轻易地穿过该孔,因此使用较小的推压力量就能轻松地完成收伞操作,可保证操作顺畅、无阻碍地进行。
以下,通过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现有的多折自动收开伞的局部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的局部示意图。
图3是图2中的中棒内管体的剖视图。
图4是图3的左视图。
图5是图3的右视图。
图6是图2中的扣件座的剖视图。
图7是图6的左视图。
图8是图6的右视图
图9是图6的俯视图。
图10是图2中的弹性片的立体示意图。
图11是图2中的弹性顶持件的立体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其结构包括:由多节中空管体(例如外管体、中管体、内管体)沿轴向可滑动地依次套装而成的中棒,固设在中棒上端的上巢,套设在中棒上且可沿中棒轴向自由滑动的下巢,分别与上巢和下巢枢接的伞骨架,设置在中棒内的收伞弹簧、开伞弹簧、滑轮机构、绕设在滑轮机构且可带动下巢滑动的拉绳,连接在中棒下端的把手,以及收开伞控制机构等。以上各部分的结构和原理均是公知的,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本实用新型的改进在于其收开伞控制机构部分,以下参照图2至图11进行详细描述:
中棒的内管体2,其侧壁上形成有卡口21,该卡口21对准下述顶杆42和扣件座6的第一侧向开口631的位置,卡口21的上方形成向管内凸起的卡扣部211,该卡扣部211可将子弹头扣件5牢固地卡掣、并且可对子弹头扣件5的脱离形成导向。在内管体2上与卡口21相对的另一侧壁形成有贯通的三角形孔22,该孔22位于与下述弹性片7的弧形部72的端部的对应处。中棒内管体2的下端还具有可与下述扣件座6的定位块61配合的定位豁口23,在中棒内管体2的卡口21下方形成有与下述扣件座6的固定孔62对应的固定孔24。
把手3,连接在中棒内管体2下端,在把手3的一侧设置有操控部,该操控部由按钮部41和受按钮部41操控的顶杆42组成。
子弹头扣件5,位于中棒内且沿轴向移动,该子弹头扣件5具有与拉绳51下端连接的杆体、弹头状卡扣部、以及形成在杆体和弹头状卡扣部之间的缩径部。
扣件座6,采用非金属材料如塑料制成,呈圆柱状体,下端具有侧向凸起的定位块61,下部侧壁具有固定孔62。扣件座6套设在中棒内管体2下端内,通过定位块61与中棒内管体2的定位豁口23配合定位,并通过穿设固定孔24和固定孔62的紧固件25固定。在该扣件座6中形成自上端部沿轴向向下延伸的一段滑槽63,该滑槽63可供子弹头扣件13通过,滑槽63具有朝向中棒内管体卡口21的第一侧向开口631,在滑槽63的相对该第一侧向开口631的另一侧具有第二侧向开口632。在扣件座6的第二侧向开口632下方形成有垂直于轴向的横向插槽64。
弹性片7,是采用弹性钢片冲压而成的片状体,其一端形成垂直弯折的插设部71、另一端形成弧形部72。弹性片7通过插设部71插设连接在扣件座6的插槽64中,并使弧形部72从扣件座6的第二侧开口632突入滑槽63内。
弹性顶持件8,是采用弹性钢线弯曲成的长框形体,其一端形成垂直弯折的插设部81、另一端形成折起的顶持端82。弹性顶持件8设置在弹性片7的外侧,其通过插设部81插设连接在扣件座6的插槽64、并使顶持端82向内顶持弹性片7的弧形部72的外侧面。
开伞时,通过操作按钮部41和顶杆42动作,将处于卡掣状态的开伞卡钩(图中未示出)释放,中棒的各管体在开伞弹簧作用下弹开伸出,此时由于子弹头扣件5的卡扣部卡掣在中棒内管体的卡口21中并通过弹性片7保持,因此拉绳51通过滑轮机构带动下巢上升,从而使伞骨架展开;收伞时,再次操作操作按钮部41和顶杆42动作,顶杆42向内推顶子弹头扣件5,子弹头扣件5压迫弹性片7的弧形部72、弹性顶持件8弹性形变,并且使弹性片7的弧形部72的端部穿过内管体2的三角形孔22,当子弹头扣件5脱离内管体卡口21的卡掣后,中棒的各管体在收伞弹簧作用下缩回,下巢随之下移使伞骨架收拢。然后,可用手进一步压缩各管体,使下巢(或中棒外管体)回到被开伞卡钩卡掣的状态,同时使子弹头扣件5沿扣件座6的滑槽63向下滑动,由于弹性片7的弧形部72的向外推顶作用,使得子弹头扣件5的卡扣部卡入内管体的卡口21中形成卡掣状态。
以上结合了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说明,但这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任何在同样的构思下作出的修改、变化和替换,也均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Claims (4)
1.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包括中棒的内管体,在其侧壁上形成有卡口;其特征是:还包括扣件座,套设在该内管体下端部内,在该扣件座中形成有自上端部沿轴向向下延伸且可供子弹头扣件通过的一段滑槽,该滑槽具有朝向内管体卡口的第一侧向开口、以及位于相对该第一侧向开口的另一侧的第二侧向开口;弹性片,其一端连接在扣件座具有第二侧向开口的一侧、且另一端从第二侧向开口向滑槽内突起的弧形部;以及弹性顶持件,设置在弹性片的外侧,其一端连接在扣件座具有第二侧向开口的一侧、且另一端向内顶持弹性片弧形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其特征是:弹性顶持件是由弹性金属线弯曲成的长框形体、且形成有折起的顶持端,该顶持端可向内顶持弹性片弧形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其特征是:在扣件座的第二侧向开口下方形成有插槽,弹性片、弹性顶持件的连接端形成对应的插设部、并通过各自插设部可分离地插设在扣件座的插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1、2或3所述的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其特征是:在内管体上与卡口相对的另一侧壁形成有贯通的孔,且该孔位于与弹性片弧形部的端部的对应处。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074725U CN201055052Y (zh) | 2007-06-25 | 2007-06-25 | 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7200074725U CN201055052Y (zh) | 2007-06-25 | 2007-06-25 | 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55052Y true CN201055052Y (zh) | 2008-05-07 |
Family
ID=3942389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7200074725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55052Y (zh) | 2007-06-25 | 2007-06-25 | 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55052Y (zh) |
-
2007
- 2007-06-25 CN CNU2007200074725U patent/CN201055052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02771972B (zh) | 伞装置 | |
KR20070037461A (ko) | 자동개폐용 우산 | |
CN201055052Y (zh) | 具有改进的收开伞控制机构的多折自动伞 | |
CN102326929B (zh) | 中棒自动收合伞 | |
KR20130052945A (ko) | 역 접힘 우산 | |
US7311110B2 (en) | Automatic close umbrella with automatic resetting feature | |
CN105105445B (zh) | 一种反向闭合伞 | |
CN217429406U (zh) | 一种伞具的电子控制结构 | |
CN210043338U (zh) | 两折反向伞的两段式收合结构 | |
CN204292385U (zh) | 一种滑套式自动开收雨伞控制装置 | |
JP3134244U (ja) | 傘のオープン制御構造 | |
CN202364993U (zh) | 易收伞的自动开收伞 | |
JP3173708U (ja) | 強風対応折り畳み傘の傘骨構造 | |
CN214432385U (zh) | 自动伞的开收控制装置 | |
CN201948170U (zh) | 一种折叠伞伞骨的改良结构 | |
CN2904728Y (zh) | 伞的上下巢扣合结构 | |
CN2862797Y (zh) | 可自动开收的折伞结构 | |
CN210783207U (zh) | 一种伞具开伞扣合结构 | |
CN2726373Y (zh) | 自动伞具之开收伞结构改良 | |
CN213487350U (zh) | 可隐藏拉把的自动多折伞的下巢结构 | |
CN201188940Y (zh) | 改进的直骨自动伞 | |
CN220192382U (zh) | 一种可四折折叠的雨伞伞骨 | |
CN218571605U (zh) | 设有安全装置的自动开收伞 | |
CN2363542Y (zh) | 一种自动伞 | |
RU91820U1 (ru) | Конструкция для управления автоматически открывающимся и закрывающимся зонтиком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507 Termination date: 2010062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