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34129Y - 液力缓速器 - Google Patents

液力缓速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1034129Y
CN201034129Y CNU2007201201639U CN200720120163U CN201034129Y CN 201034129 Y CN201034129 Y CN 201034129Y CN U2007201201639 U CNU2007201201639 U CN U2007201201639U CN 200720120163 U CN200720120163 U CN 200720120163U CN 201034129 Y CN201034129 Y CN 201034129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oil
hydrodynamic retarder
retarder
impeller
li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7201201639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凌兆蔚
黄斌
李天维
闻维维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ERJIA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Original Assignee
TEERJIA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ERJIA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filed Critical TEERJIA SCIENCE-TECHNOLOGY Co Ltd SHENZHEN
Priority to CNU2007201201639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1034129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1034129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1034129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nsmission Of Braking Force In Braking Systems (AREA)
  • Braking Arrang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力缓速器,其前定子叶轮、后定子叶轮用固定元件分别固定在缓速器盖和缓速器外壳上,前定子叶轮和后定子叶轮之间设有固定在连接法兰上的转子叶轮,其中转子叶轮与两定子叶轮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连接法兰与缓速器盖用轴承连接,其特征在于:前定子叶轮及后定子叶轮的内侧设有用于挡油的回油结构;缓速器盖、缓速器外壳上与连接法兰配合组成旋转密封结构;缓速器盖、缓速器外壳的下半部分组成储能器,液力缓速器工作腔与储能器之间设有组合油道。

Description

液力缓速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利用液体将动能转化为热能的旋转阻尼装置,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机动车的辅助制动装置的液力缓速器。
背景技术
液力缓速器是一种旋转阻尼装置,它是利用其转子带动液体旋转并冲击定子,此时定子也会通过液体产生一反作用力作用在转子上,从而阻碍转子转动。液力缓速器可以用在车辆上,起到辅助制动的作用,目前在少数高级的大型车辆上已配有液力缓速器。
目前,公知技术中液力缓速器设有很多各种用途的、暗道式的油道,大大增加了液力缓速器壳体等相关部件的制造难度,增加制造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优化其进油、排油、回油、密封等结构,提供一种结构相对简单、加工方便、制造成本较低的液力缓速器,包括简便的泄漏液体的回油结构、易于制造的液力缓速器动密封结构、制造工艺性好的液力缓速器组合油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这种液力缓速器,其前定子叶轮、后定子叶轮用固定元件分别固定在缓速器盖和缓速器外壳上,前定子叶轮和后定子叶轮之间设有固定在连接法兰上的转子叶轮,其中转子叶轮与两定子叶轮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连接法兰与缓速器盖用轴承连接,其特殊之处在于:前定子叶轮及后定子叶轮的内侧设有用于挡油的回油结构;缓速器盖、缓速器外壳上与连接法兰设有旋转密封结构;缓速器盖、缓速器外壳的下半部分设有储能器,液力缓速器工作腔与储能器之间设有组合油道。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还可以通过以下措施来达到:
所述回油结构由定子叶片朝向转子叶片一端凸设一延伸至二者间隙处的导向构件构成,该导向构件与法兰的内径小于转子叶轮与法兰的内径;所述导向构件是一角端朝外的锐角凸伸件。
所述转子叶轮的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筋板。
所述旋转密封结构由依次穿过轴装入液力缓速器壳体上的密封环、旋转轴密封圈、油封盖组成,密封环位于要求密封的一侧,油封盖位于外侧;所述密封环由石墨材料制成。
所述组合油道由液力缓速器盖上分别设有与储能器相通的进油孔、与定子叶轮工作腔相通的出油孔,该进油孔、出油孔与套装在液力缓速器盖上的油道封闭件组成。
所述油道封闭件是液力缓速器盖上经固定元件连接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油道盖,液力缓速器盖或油道盖中至少设有一个供油流动的沟槽,以使液力缓速器盖与油道盖之间便于装配成组合式油道。
所述油道封闭件是分别与液力缓速器盖上所设进油孔、出油孔连通且固设在液力缓速器盖上的油管。
所述定子叶轮上环形油道对应位置设有若干油嘴。
所述储能器在其上部的缓速器外壳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该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热交换器的出油口及进油口连通。
所述控制阀分别与压缩空气腔、排气腔相连。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
1、结构简单,各零件的制造工艺性好,制造成本低。
2、零件数量少,工作稳定可靠。
3、检查、维护方便。
4、回油结构简单,稳定可靠,成本低。
5、简化了液力缓速器壳体结构,无需在壳体上加工许多油道。
6、利用离心力将液体甩回工作腔,回油效率高。
7、无需细长的回油油道,不会出现油路堵塞现象。
8、密封环是石墨环,不会对轴造成损害。
9、便于油道检查、清洁。
10、若油道盖用透明材料制成,则还可以通过油道盖来观察储能器的液位,方便控制储能器里的储液量。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剖面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局部I的放大视图。
图4是图1局部II的放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下面将结合附图作进一步详述:
请参阅附图所示,这种液力缓速器,其前定子叶轮3、后定子叶轮6用螺栓7分别固定在缓速器盖2和缓速器外壳4上,前定子叶轮3和后定子叶轮6之间设有固定在连接法兰1上的转子叶轮5,其中转子叶轮5与前定子叶轮3和后定子叶轮6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连接法兰1与缓速器盖2用轴承14连接,其前定子叶轮3及后定子叶轮6的内侧设有用于挡油的回油结构;缓速器盖2、缓速器外壳4上与连接法兰1配合组成旋转密封结构;缓速器盖2、缓速器外壳4的下半部分组成储能器10,工作腔9与储能器10之间设有组合油道11。
所述回油结构由定子叶片3、6朝向转子叶片5一端凸设一延伸至二者间隙处的导向构件21构成,该导向构件21与连接法兰1的内径小于转子叶轮5与连接法兰1的内径;所述导向构件21是一角端朝外的锐角凸伸件;所述转子叶轮5的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筋板23。
所述旋转密封结构由依次穿过轴装入液力缓速器壳体4上的石墨密封环32、旋转轴密封圈33、油封盖31组成,石墨密封环32位于要求密封的一侧,油封盖31位于外侧。
从工作腔泄漏的压力油进入空腔润滑轴承14,由于石墨密封环32与轴的间隙非常小,压力油经过缝隙后压力大大减小且数量也很少,这样在旋转轴密封圈33与轴的密封下,油不能泄漏到外界,另外油封盖31压在旋转轴密封圈33上,增强了其强度及密封性能。由于石墨材料硬度不高,旋转时不会对轴造成损害。
所述组合油道11由液力缓速器盖2上分别设有与储能器10相通的进油孔16、与前定子叶轮3和后定子叶轮6工作腔9相通的出油孔17,该进油孔16、出油孔17与套装在液力缓速器盖2上的油道封闭件组成。所述储能器10在其上部的缓速器外壳4上设有进油口16和出油口17,该进油口
16和出油口17分别与热交换器的出油口及进油口连通。所述油道封闭件是液力缓速器盖2上经螺栓8连接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油道盖13,液力缓速器盖2或油道盖13中至少设有一个供油流动的沟槽,以使液力缓速器盖2与油道盖13之间便于装配成组合式油道。所述油道封闭件还可以是分别与液力缓速器盖2上所设进油孔16、出油孔17连通且固设在液力缓速器盖2上的油管。所述定子叶轮11上环形沟槽对应位置设有若干油嘴3。当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即可通过油道盖13上的有机玻璃观察到储能器10的液面位置。所述控制阀15分别与压缩空气腔、排气腔相连。
使用过程:压缩空气通过控制阀15进入储能器10,将储能器10的液体从组合油道11压入工作腔9,转子叶轮5转动时其叶片将液体甩向前定子叶轮3和后定子叶轮6的上叶片,从而定子叶轮上的叶片通过液体产生反力作用在转子叶轮5的叶片上,即转子叶轮5旋转时受到一阻力矩的作用。工作腔9里面的液体不停地循环并温度升高,液体在出油口17位置时在惯性力的作用下从出油口17流出,经过热交换器冷却后又从进油口16进入储能器10,液体从而又在工作腔9、热交换器、储能器10之间循环。从工作腔9泄漏掉的少量液体进入空腔22,来润滑轴承14,密封环32、旋转轴密封圈33、油封盖31与连接法兰1配合组成旋转密封结构防止空腔22里的液体被泄漏到外界,空腔22里的液体又会在转子叶轮5上的筋板23的旋转作用下,沿流动方向24流回工作腔9。
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回油机构的实施例。
该液力缓速器回油机构,包括液力缓速器前定子叶轮3和后定子叶轮6、转子叶片5以及前定子叶轮3和后定子叶轮6与转子叶片5之间形成的间隙,所述前定子叶轮3和后定子叶轮6底部朝向转子叶片5一端凸设一延伸至二者间隙处的导向构件8,该导向构件8与法兰1的内径ΦC小于转子叶轮与法兰1的内径ΦD,借以形成油路通道。所述导向构件8是一角端朝外的锐角凸伸件。所述转子叶轮5的圆周上均匀设有薄筋板23。
使用过程:当液力缓速器工作时,工作腔9内充满一定量的液体,并可能会有少量的液体泄漏到空腔22内,在重力作用下泄漏的液体会流到转子叶轮5内腔,因为液力缓速器工作时转子叶轮5随连接法兰1一起高速转动,转子叶轮5上的筋板10会带动液体转动,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液体沿着方向11流动,进入工作腔9,从而使泄漏的液体重新回到工作腔9。
图4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动密封结构的实施例。
在液力缓速器壳体4上依次装有石墨密封环32、旋转轴密封圈33、油封盖31,并用螺栓将上述零件固定,在液力缓速器壳体4上装有轴承13用以支承旋转轴。
使用过程:从工作腔泄漏的压力油进入空腔润滑轴承13,由于石墨密封环32与轴的间隙非常小,压力油经过缝隙后压力大大减小且数量也很少,这样在旋转轴密封圈33与轴的密封下,油不能泄漏到外界,另外油封盖31压在旋转轴密封圈33上,增强了其强度及密封性能。由于石墨材料硬度不高,旋转时不会对轴造成损害。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液力缓速器组合式油道的实施例。
该液力缓速器油道,包括液力缓速器盖2、油道盖13、前定子叶轮3和后定子叶轮6,所述液力缓速器盖2上分别设有与储能器10相通的进油孔16、与前定子叶轮3和后定子叶轮6工作腔9相通的出油孔17,该进油孔16、出油孔17与经螺钉连接套装在液力缓速器盖2上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油道盖13构成组合式油道,当液力缓速器不工作时,即可通过油道盖13上的有机玻璃观察到储能器10的液面位置。在液力缓速器盖2和前定子叶轮3和后定子叶轮6上分别设有对应的环形沟槽,两者贴和装配在一起。所述前定子叶轮3和后定子叶轮6上环形沟槽对应位置设有若干油嘴。所述油道封闭件还可以采用分别与液力缓速器盖2上所设进油孔16、出油孔17连通且固设在液力缓速器盖2上的油管(图中未示)。
使用过程:在外界的压力下,储能器10的液体经进油孔16、组合油道11、出油孔17、环形油道,以及若干个油嘴,进入工作腔9。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专利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专利要求范围所做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权利要求的涵盖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液力缓速器,其前定子叶轮、后定子叶轮用固定元件分别固定在缓速器盖和缓速器外壳上,前定子叶轮和后定子叶轮之间设有固定在连接法兰上的转子叶轮,其中转子叶轮与两定子叶轮之间设有一定的间隙,连接法兰与缓速器盖用轴承连接,其特征在于:前定子叶轮及后定子叶轮的内侧设有用于挡油的回油结构;缓速器盖、缓速器外壳上与连接法兰之间设有旋转密封结构;缓速器盖、缓速器外壳的下半部分设有储能器,液力缓速器工作腔与储能器之间设有组合油道。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回油结构由定子叶片朝向转子叶片一端凸设一延伸至二者间隙处的导向构件构成,该导向构件与连接法兰的内径小于转子叶轮与连接法兰的内径;所述导向构件是一角端朝外的锐角凸伸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子叶轮的圆周上均匀设有若干筋板。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密封结构由依次穿过轴装入液力缓速器壳体上的密封环、旋转轴密封圈、油封盖组成,密封环位于要求密封的一侧,油封盖位于外侧;所述密封环由石墨材料制成。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组合油道由液力缓速器盖上分别设有与储能器相通的进油孔、与定子叶轮工作腔相通的出油孔,该进油孔、出油孔与套装在液力缓速器盖上的油道封闭件组成。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封闭件是液力缓速器盖上经固定元件连接由透明材料制成的油道盖,液力缓速器盖或油道盖中至少设有一个供油流动的沟槽,以使液力缓速器盖与油道盖之间便于装配成组合式油道。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油道封闭件是分别与液力缓速器盖上所设进油孔、出油孔连通且固设在液力缓速器盖上的油管。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定子叶轮上环形油道对应位置设有若干油嘴。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储能器在其上部的缓速器外壳上设有进油口和出油口,该进油口和出油口分别与热交换器的出油口及进油口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液力缓速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阀分别与压缩空气腔、排气腔相连。
CNU2007201201639U 2007-05-18 2007-05-18 液力缓速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34129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01639U CN201034129Y (zh) 2007-05-18 2007-05-18 液力缓速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7201201639U CN201034129Y (zh) 2007-05-18 2007-05-18 液力缓速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1034129Y true CN201034129Y (zh) 2008-03-12

Family

ID=3919502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7201201639U Expired - Lifetime CN201034129Y (zh) 2007-05-18 2007-05-18 液力缓速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1034129Y (zh)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03300A (zh) * 2011-07-29 2012-01-04 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力缓速器安装工具及其安装方法
CN102333686A (zh) * 2010-02-05 2012-01-25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液力机器的填充控制装置
CN102424043A (zh) * 2012-01-09 2012-04-25 谢陵波 一种同轴式液压缓速制动装置
CN102748411A (zh) * 2012-07-14 2012-10-24 吉林大学 开式前倾叶片双腔液力缓速器
CN103257058A (zh) * 2013-04-26 2013-08-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取油样装置
CN103363119A (zh) * 2013-06-24 2013-10-23 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缓速器密封装置
CN108035991A (zh) * 2017-12-25 2018-05-15 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体式液力缓速器壳体
CN109915505A (zh) * 2019-03-19 2019-06-21 深圳市苍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阻尼器
CN112628314A (zh) * 2020-12-14 2021-04-09 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缓速器
CN114704564A (zh) * 2022-03-31 2022-07-05 贵阳丽天苍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缓速器

Cited By (1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33686A (zh) * 2010-02-05 2012-01-25 沃依特专利有限责任公司 用于液力机器的填充控制装置
CN102303300A (zh) * 2011-07-29 2012-01-04 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力缓速器安装工具及其安装方法
CN102303300B (zh) * 2011-07-29 2013-04-17 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液力缓速器安装工具及其安装方法
CN102424043B (zh) * 2012-01-09 2013-07-31 谢陵波 一种同轴式液压缓速制动装置
CN102424043A (zh) * 2012-01-09 2012-04-25 谢陵波 一种同轴式液压缓速制动装置
CN102748411B (zh) * 2012-07-14 2016-05-04 吉林大学 开式前倾叶片双腔液力缓速器
CN102748411A (zh) * 2012-07-14 2012-10-24 吉林大学 开式前倾叶片双腔液力缓速器
CN103257058A (zh) * 2013-04-26 2013-08-21 国家电网公司 一种取油样装置
CN103363119A (zh) * 2013-06-24 2013-10-23 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缓速器密封装置
CN103363119B (zh) * 2013-06-24 2016-03-09 宁波华盛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缓速器密封装置
CN108035991A (zh) * 2017-12-25 2018-05-15 深圳市特尔佳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整体式液力缓速器壳体
CN109915505A (zh) * 2019-03-19 2019-06-21 深圳市苍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阻尼器
CN112628314A (zh) * 2020-12-14 2021-04-09 贵州凯星液力传动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缓速器
CN114704564A (zh) * 2022-03-31 2022-07-05 贵阳丽天苍泰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液力缓速器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1034129Y (zh) 液力缓速器
CN102861927B (zh) 采用水润滑动静压轴承的超高速电主轴密封结构
CN102996686A (zh) 消除液力缓速器油气混合的油路结构及其工作方法
CN203023351U (zh) 液力缓速器的定子和转子结构
CN201265547Y (zh) 平衡型单吸卧式多级离心泵
CN201057122Y (zh) 强密封高速配流摆线液压马达及高压旋转轴封
CN106437857B (zh) 螺旋通道式汽轮机及应用螺旋通道式汽轮机的设备
CN105927576B (zh) 一种湿式电机泵滑动轴承冷却循环液的动力滤清结构
CN204113969U (zh) 双腔三涡轮式液力缓速器
CN110917734A (zh) 离心叶轮式通风器和齿轮箱
AU2013302217A1 (en) Turbine assembly
CN104895827A (zh) 一种使用超声波轴承的空气压缩机
CN202926928U (zh) 消除液力缓速器油气混合的油路结构
CN202597113U (zh) 一种核电站用的上充泵
CN201250812Y (zh) 外回流式磁力泵
CN101644170B (zh) 一种液体膨胀机
CN110671165A (zh) 一种膨胀发电一体式高速膨胀机
CN1952385A (zh) 旋转轴供水式水轮机
CN202611779U (zh) 双密封环双油腔涡轮增压器中间体结构
CN109653809A (zh) 冲击式超临界co2高速涡轮发电机
CN206234364U (zh) 一种高速冷风机用磁性液体密封装置
CN214887888U (zh) 一种高效低噪离心风机风轮
CN201034136Y (zh) 液力缓速器的动密封结构
CN202851952U (zh) 旋转密封装置
CN209083864U (zh) 双转子缓速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312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