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1025763Y - 拖拉机耕作机组升降手动自动复合控制机构 - Google Patents
拖拉机耕作机组升降手动自动复合控制机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1025763Y CN201025763Y CNU2005200749524U CN200520074952U CN201025763Y CN 201025763 Y CN201025763 Y CN 201025763Y CN U2005200749524 U CNU2005200749524 U CN U2005200749524U CN 200520074952 U CN200520074952 U CN 200520074952U CN 201025763 Y CN201025763 Y CN 201025763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lifting
- rotovator
- contact
- automatic
- back shroud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Lifting Devices For Agricultural Implement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拖拉机耕作机组升降自动手动复合控制机构。含有发动机负荷传感机构,由感应转盘、传动芯轴、内有线圈的爪形磁极、转矩平衡偏置弹簧、浮动触点、联动触点组成,控制机构包括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自动控制由继电器和双向电磁铁组成、手动控制由操纵杆和机械联杆组成,农机具工作状态传感机构由高低位置传感挂钩、升降传感挂钩、悬臂触点组、阻尼器组成。自动控制由各传感装置将信号送至控制机构驱动相关的电磁开关和电磁铁,操纵分配器打开或关闭相应的通道控制对应的油缸工作,调整农机具的工作状态。手动控制由手柄通过联杆操纵分配器打开或关闭相应的通道控制对应的油缸工作,调整农机具的工作状态。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农机具的升降装置,可以调整发动机的整体负荷,机组作业质量和作业效率,属农业机械。
背景技术:
耕作机组用于田间土壤的松翻作业,如图(1),以旋耕机作业为例:1拖拉机;2液压机构和调节手柄;3旋耕机;4下拉杆;5上拉杆;6动力输出传动轴;7提升臂;8旋耕机后盖板撑杆。作业时旋耕机由拖拉机挂接;动力由拖拉机经动力输出传动轴输送至旋耕机,拖拉机前进即牵引旋耕机前进,对土壤进行旋切和松翻,旋耕机作业深度决定于旋耕机与拖拉机的相对位置,相对位置高一点耕作层浅一点,相对位置低一点耕作层深一点,当调节手柄给定旋耕机相对位置则液压机构通过悬挂装置将旋耕机固定在一个相对不变的范围内(其控制方式和传动机构因各生产厂而不同,具体参阅各厂说明书,俱不赘的述),如果田间地势相对较平坦,则耕作层可以保持在一定范围内相对不变,当地势不平时,耕作层深度就不能保持一致,机组耕作质量低,要保证作业质量,驾驶员劳动强度就加大,操作烦琐,分散注意力,影响操作安全,油耗变大,加快机器老化。
当拖拉机前轮走进低洼地时,由于后轮的支持,旋耕机则会上升,这时耕作层变浅,耕作质量变差,发动机负荷降低,功率浪费,这时需要操纵调节手柄,使旋耕机下降到相应的位置。
当拖拉机后轮走进低洼地时,后轮下降,由于前轮支持,旋耕机随后轮同时下降,其下降幅度大于后轮,这样耕作层将变深,加大了发动机负荷,油耗升高,如果使发动机负荷降低,必须操纵调节手柄,将旋耕机上升至相应的位置。
拖拉机继续前进走出洼地时,前轮升高后轮还在洼地,旋耕机将往下降,此时须操纵调节手柄,将旋耕机上升至相应的位置,当拖拉机行至后轮驶出洼地时,旋耕机升高,又要操纵调节手柄使旋耕机下降至相应的位置,直到耕作层质量合乎要求。
当拖拉机由土壤干燥的田驶入土壤潮湿的田里,由于拖拉机自身重力和旋耕机重力的共同作用,使后轮陷入土壤和前轮不一致,使后轮低于前轮,旋耕机随拖拉机下降的同时,还因后轮低于前轮而使旋耕机下降的幅度更定更大要保持发动机不超负荷,必须操纵调节手柄,使旋耕机升高,当拖拉机有一边车轮进入田间排水的墒沟内或潮湿的土壤,形成机组整体倾斜,由于另一边车轮的支持,位置高的车轮内缘以外的部分旋耕机将下向上翘起,翘起部分的耕作质量难以保证,要保持耕作质量,只有将旋耕机下降,加大发动机负荷或复耕,这样驾驶员劳动量加大,操作烦琐,分散注意力,影响操作安全,机组生产效率低,油耗增大,同时容易损坏机器,加速机器老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能根据地形土壤条件,自动调整旋耕机耕作状态和倒车时自动抬起旋耕机后盖板的机构,其中包括:
一、发动机负荷传感机构。
二、升降控制机构。
三、旋耕机工作状态传感机构。
四、执行机构。
五、控制电路。
六、悬挂装置。
七、液压传动机构。
其中发动机负荷传感机构包括与正时齿轮啮合的感应盘,感应盘芯轴与喷油泵连接,感应盘内有磁场线圈和爪形磁极,爪形磁极用轴承支承在感应盘芯轴上,信号的输出过程由与油门调节杆联动的联动触点支架和爪形磁极凸缘拨动的浮动触点支架共同完成。
升降控制机构具备自动控制和手动控制两种功能,自动控制机构包括双向电磁铁和三通路分配阀;手动控制包括调节手柄、拨叉和拨叉锁板。既可以双路输出也可单路输出。
旋耕机工作状态传感机构包括最高和最低位置控制挂钩带拨叉加速装置,升降状态传感机构包括带有自动手动转换电磁铁的挂钩、拉杆、后盖板升降延时阻尼器、触板及触点联板,平衡控制机构包括平衡传感上下支架、传感器悬臂、跌落式阻尼器。
控制电路包括电源开关、调节电阻、电磁开关、双向电磁铁。
执行机构包括组成悬挂装置的双向油缸、组成后盖板升降装置的双向油缸。
悬挂装置包括上拉杆、下拉杆、提升臂、双向油缸。
本实用新型的特征是通过采用电磁感应产生旋转力矩来测发动机实际转速与油门相对应的理论转速相比较,通过电磁控制来调整各液压油路的通断,从而达到自动调节农具和拖拉机的相对位置,获得相应的作业层的目的。农具平衡是采用左右分电路控制,分油路工作制,实现农具自动平衡,得到左右相对一致的耕作层,农具自身结构控制采用升降传感装置自动调整来适应作业时的实际需要。在特殊情况下或电路有故障时自动变为手动控制,拓宽了机组对作业实际情况的适应范围。
附图说明:
图1:原拖拉机升降结构示意简图。
图2:原拖拉机升降结构上视示意简图。
图3:自动手动升降机构位置与安装示意简图。
图4:自动手动升降机构位置与安装上视示意简/图。
图5:发动机负荷传感机构的工作原理图。
图6:发动机负荷传感机构的结构原理图。
图7:发动机负荷传感机构结构示意图。
图8:联动触点及支架与浮动触点及支架结构原理图。
图9:发动机负荷传感机构安装位置图。
图10:自动手动升降一体控制器(D)上视简图。
图11:自动手动升降一体控制器(D)H向简图。
图12:图11自动手动升降一体控制器(D)H向B-B剖视简图。
图13:旋耕机平衡传感器结构示意图。
图14:图13中旋耕机平衡传感器悬臂阻尼器(51)A-A剖视图。
图15:图10中升降操纵手柄(26)F向示意图。
图16:图10中农具位置传感挂钩F向示意图。
图17:旋耕机后盖板升降信号及触点回位机构示意图。
图18:旋耕机后盖板升降延时阻尼器结构示意图。
图19:双向电磁铁结构示意图。
图20:自动转换电磁铁结构示意图。
图21:双向油缸结构示意图。
图22:旋耕机后盖板升降挂钩示意图。
图23:三通分配器拨叉加速机构弹簧预工作原理图。
图24:三通分配器拨叉加速机构启动示意图。
图25:操纵手柄锁和双向电磁铁接地触点结构示意图。
图26:旋耕机自动升降控制电路图。
图27:旋耕机后盖板自动升降控制电路图。
图28:三通路分配器液压油路结构简图。
以上附图中,图(3)至图(28)标号互为一致,各标号表示说明如下:
C、发动机负荷传感器。D、自动手动升降一体控制器。M、农具。Q1、右升降双向油缸。Q2、左升降双向油缸。Q3、旋耕机后盖板自动升降双向油缸。V、农具平衡传感器。S、动力输出传动轴。L、旋耕机后盖板升降挂钩。W、旋机后盖板升降传感触点联板组。0、农具升降传感挂钩。T、自动转换电磁铁。RK、是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及耕作深浅调整电阻R组合开关。B1、发动机负荷传感器磁场线圈。B2、自动转换电磁铁磁场线圈。1、旋耕机后盖板撑杆。2、发动机负荷感应转盘。3、爪形磁极。4、农具悬挂三脚架。5、转矩平衡偏置弹簧凸缘。6、浮动触点推动凸缘。7、轴承。8、内藏式弹簧撑杆。9、操纵手柄锁。10、转矩平衡偏置弹簧。11、浮动触点及支架。12、联动触点及支架。13、联动触点推动摇臂。14、接线端子。15、喷油泵。16、联动拉杆。17油门摇臂。18、操纵手柄支架。19、右升降拨叉。20、左升降拨叉。21、拨叉加速弹簧。22、后盖板传感器回位弹簧。23、右升降下降出油孔。24、左升降下降出油孔。25、旋耕机后盖板下降出油孔。26、升降操纵手柄。27、后盖板升降延时阻尼器。28、农具升降传感拉杆。29调整丝。30、中间轴。31、中间轴联动拉杆。32、右升降拨叉锁板。33、左升降拨叉锁板。34、分动锁按纽。35、分动锁。36、右升降拨叉锁板定位钢球。37、定位钢球座支架。38、三通路分配器。39、分动锁顶簧。40、手动农具最低位置定位挂钩。41、旋耕机后盖板升降动触板。42、旋耕机后盖板升降触点联板。43、控制器支架。44、左升降拨叉轴管。45、右升降拨叉轴管。46、升降操纵手柄支架座。47、右升降拨叉锁板定位钢球弹簧。48、左升降拨叉锁板定位钢球弹簧。49、旋耕机平衡传感器上支架。50、旋耕机平衡传感器悬臂。51、旋耕机平衡传感器悬臂阻尼器。52、旋耕机平衡传感器下支架。53、旋耕机平衡传感器触点。54、阻尼板摇臂。55、三通路分配器进油孔。56、阻尼板。57、阻尼板轴。58、悬臂插孔。59、阻尼器外壳。60、右升降定位锁板。61、拨叉定位锁。62、旋耕机后盖板升降感器挂钩。63、农具自动提升最高位置调整丝。64、后盖板升降挂钩与动触板连接轴管。65、后盖板升降触点DK3。66、三通路分配器回油孔。67、触点分离弹簧。68、后盖板升降时间调整阀。69、油腔。70、延时阻尼器壳。71、延时阻尼器活塞。72、连杆。73、凸缘。74、双向电磁铁外壳。75、旋耕机后盖板提升出油孔。76、双向电磁铁动铁芯。77、中间电磁极板。78、铜连接丝杆。79、自动转换电磁铁动铁芯。80、弹簧。81自动转换电磁铁外壳。82、右升降提升出油孔。83、油缸伸长进油孔。84、油管螺丝。85油腔。86、油缸伸长进油孔。87、双向油缸活塞。88双向油缸外壳。89、连杆。90、升降提升出油孔。91、挂接头。92、油缸连接销孔。93、油缸挂钩摆臂。94、后盖板撑杆挂接孔。95、后盖板挂钩摆臂。96、摆臂轴管。97、旋耕机后梁。98、双向电磁铁搭铁接线端子。99、双向电磁铁磁场线圈搭铁触点DK4。
具体实施:
如图5所示:当发动机负荷传感器爪形磁极磁场线圈B1通电后,爪形磁极3磁性加强,按图中所示旋转时,发动机负荷感应盘2也会相应地异步旋转,如果把它转化成图6所示,发动机负荷感应盘2旋转,爪形磁极3在发动机负荷传感器线圈B1通电后,也会相应地异步旋转,如果把爪形磁极3固定,它将产生一个转矩,其大小与通电电流成正比,与转速成正比,如图7、图8,转矩平衡偏置弹簧10所受的力与发动机负荷传感器磁场线圈B1通过的电流成正比,与发动机负荷感应盘2的转速成正比,转矩平衡偏置弹簧10的缩短量既爪形磁极3的偏转量与转矩成正比,则凸缘5和6的偏转量与发动机负荷传感器磁场线圈B1通过的电流成正比,与发动机负荷感应盘2的转速成正比。
自动控制电路工作原理如图26、图27所示,液压油路如图28所示。
图26中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为电源总开关,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和耕作深浅调整电阻R一起组成RK开关,耕作深浅调整电阻R为发动机负荷传感器磁场线圈B1的电流调节电阻,控制电路总电源的同时,调节流过发动机负荷传感器磁场线圈B1的电流,B2为自动手动转换电磁铁线圈,DK1由浮动触点支架11和联动触点支架12共同组成。DK2农具平衡传感机构上的阻尼板摇臂54和触点①、②共同组成。DK3由图17中后盖板升降动触板41和旋耕机后盖板升降触点联板42上触点①、②共同组成。DK4由图11中升降操纵手柄26和双向电磁铁磁场线圈搭铁触点99共同组成。BK1、BK2、BK3、BK4、BK5、BK6、BK7、BK8是电磁开关,TB1、BK2、TB3、TB4、TB5、TB6是双向电磁铁磁场线圈。
开关——触点——电磁开关——电磁铁磁场线圈对应控制顺序为:
DK1——①——BK1——TB1,
BK4——TB4。
DK1——②——BK2——TB2,
BK3——TB3。
DK2——①——BK7——TB1,
BK1,
BK2。
DK2——②——BK8——TB4,
BK3,
BK4。
DK3——①——BK5——TB5。
DK3——②——BK6——TB6。
DK4——————TB1,
TB2,
TB3,
TB4。
DK2接通①时,BK7吸合接通TB1电源通路,同时断开BK1与BK2至电源的回路,此时DK1只能控制BK3、BK4动作,而BK1、BK2不会动作。
DK2接通②时,BK8吸合接通TB4电源通路,同时断开BK3与BK4至电源的回路,此时DK2只能控制BK1、BK2动作,而BK3、BK4不会动作。
在自动控制状态下,当机组平稳作业匀速前进时,图8中发动机负荷感应盘2匀速转动,爪形磁极3的发动机负荷传感器磁场线圈B1在稳定电流的作用下,使爪形磁极3的磁场强度固定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由于电磁感应的作用,使发动机负荷感应盘2得到一个阻碍旋转的力矩,这个力矩同时反作用于爪形磁极3上,由转矩平衡偏置弹簧10受力产生反向力与旋转力矩平衡将爪形磁极3固定在一相对静止的位置。
此时若调节RK的耕作深浅调整电阻R阻值,使流过爪形磁极3中的发动机负荷传感器磁场线圈B1的电流加大,爪形磁极3的磁场加强,在发动机负荷感应盘2的作用下,爪形磁极3的偏转力矩变大,转矩平衡偏置弹簧10即被压缩,浮动触点推动凸缘6下降,推动浮动及支架11下降,与联动触点及支架上触点②接通,联动触点与联动支架绝缘,浮动触点通过支架搭铁,参照图8,图26,此时电流由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经BK7至BK2线圈,经DK1触点②回到电源负极,另一路由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经BK8至BK3线圈,经DK1触点②回到电源负极。BK2、BK3同时吸合,接通TB2与TB3与电源回路,此时,电流由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BK2到TB2至DK4回到电源负极,此时,电流由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经BK2到TB2至DK4回到电源负极,另一路由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经BK3到TB3至DK4回到电源负极。参照图19与图10,TB2与TB3接通电源,产生磁场,将动铁芯拉向壳体端部,使三通路分配器38左右升降两路阀芯,同时将同向的两路23、24油路打开,参照28图21。将高压的油经油管路送达左右升降油缸Q1、Q2,此时油缸Q1、Q2拉杆89伸长,农具M下将,发动机负荷随之增大,转速渐渐下降,当发动机负荷感应盘2的转速相应降低,爪形磁极3受到的偏转力矩变小,在转矩平衡偏置弹簧10的推动下,浮动触点被浮动触点推动凸缘6向上拨动与联动触点②分开,BK2、BK3同时失电断开双向电磁铁线圈TB2与TB3回路,释放动铁芯,关闭分配器38,双向油缸Q1、Q2停止动作。农具不再下降。
当需要浅耕作层时,可以调节RK,使流经发动机负荷传感器磁场线圈B1的电流变小,爪形磁极3受到的偏转力矩变小,在转矩平衡偏置弹簧10的作用下,爪形磁极3反转,浮动触点推动凸缘6拨动浮动触点支架上移与联动触点①接触,此时BK1BK4吸合,TB1、TB4拉动铁芯,使三通分配器38左右升降两路的另一向82,90同时被打开,高压油同时进入双向油缸Q1、Q2另一油腔。油缸Q1、Q2连杆89回缩,农具M被提升,发动机负荷变小,转速升高,爪形磁极3受到偏转力矩变大,转矩平衡偏置弹簧10即被压缩,浮动触点推动凸缘6拨动浮动支架11下移与联动触点①分离,BK1、BK4失电断开TB1、TB4回路,磁场消失,三通分配器38关闭,双向油缸Q1、Q2停止动作,农具M不再升高。
由上述控制过程可知,当调整RK的耕作深浅调整电阻R阻值使流经发动机负荷传感器磁场线圈B1的电流稳定,农具的耕作层深度则保持在一个相对稳定的范围内不变。
作业过程中,当前轮进入湿地或低洼地,或者后轮走到干土或高地使农具M升高,耕作层变浅时,发动机负荷变小,转速升高,发动机负荷感应盘2的转速相应升高,爪形磁极3受到的偏转力矩变大,转矩平衡偏置弹簧10被压缩,浮动触点推动凸缘6拨动浮动及支架11与联动触点②接触,BK2BK3吸合,TB2、TB3产生磁场,使动铁芯将三通路分配器38将同向的两路23、24油路打开,使油缸Q1Q2拉杆89伸长,农具M下将,发动机负荷变大,转速渐渐下降,发动机负荷感应盘2的转速降低,爪形磁极3受到的偏转力矩变小,在转矩平衡偏置弹簧10的推动下回转,浮动触点推动凸缘6拨动浮动触点及支架11与联动触点②分离,BK2BK3失电断开TB2、TB3回路,分配器关闭,农具不再下降。当前轮走出湿地或低洼地,或者后轮进入湿地或低洼地,农具下降,耕作层变深时发动机负荷变大,发动机与发动机负荷感应盘2的转速相应降低,在转矩平衡偏置弹簧10的作用下爪形磁极回转,拨动浮动触点支架11下移与联动触点①接触,BK1、BK4吸合接通TB1、TB4回路,将三通路分配器38油路打开,使双向油缸Q1Q2拉杆回缩,将农具M提升,使耕作层变浅发,动机负荷下降,转速升高,,发动机负荷感应盘2的转速升高,爪形磁极3受到的偏转力矩变大,转矩平衡偏置弹簧10被压缩,浮动触点推动凸缘6拨动浮动触点及支架11与联动触点①分离,三通分配器38关闭,双向油缸Q1、Q2停止动作,农具M不再升高。这样使机组在起伏不平的田间,或干燥与潮湿的田间也能保持相对不变的耕作层,使发动机负荷稳定,降低油耗。
当机组在有墒沟或干燥与潮湿的田间作业时,如果拖拉机一边车轮进入墒沟或湿土层,在机组重力的作用下进入墒沟或湿土层一边车轮下降负荷变大,引起机组倾斜,当旋耕机随机组倾斜时,悬臂50在重力作用下,保持垂直状态,向倾斜的一侧偏移,如果机组右倾,悬臂50在重力作用下,带动阻尼板摇臂54向右偏转,与右边触点①接触,BK7得电吸合参见图(12),阻尼板在接通TB1回路的同时,断开BK1、BK2至电源K的通路,使无论DK1怎样动作,BK1、BK2都不能吸合,保证了TB2不可能同时接通电源,干涉动铁芯的动作,而BK3、BK4无论怎样动作也不会影响右边油缸对农具平衡调整。当旋耕机被调整到平衡位置时,旋耕机平衡传感器悬臂50在重力作用下,带动阻尼板摇臂54向左偏转,与左边触点①分开,BK7释放断开TB1回路,接通BK1、BK2至电源K的通路,回到正常升降状态。由于旋耕机平衡传感器悬臂阻尼器51为一跌落式阻尼器,当阻尼板56在中间时,阻尼板56与壳59的间隙最小,参见图14,能通过的空气量最少,倾斜时阻尼板56对空气的压缩作用最强,随着偏移量的加大,阻尼板56与壳59的间隙变大,气体泄露量变大,空气对阻尼板56阻力的迅速下降,阻尼板摇臂54偏转变的容易,当旋耕机被调整到平衡位置时,旋耕机平衡传感器悬臂50可以容易地将摇臂54迅速拨离触点①,同时阻尼板56处于中间时不会因机组简单颠簸和振动而使摇臂54和两边的触点①、触点②接触,使平衡系统产生误动。同理,机组左倾时,DK2接通触点②,BK8、TB4重复BK7、TB1的动作过程,完成机组的平衡调整动作。
在自动控制状态下,机组作业行至需掉头时,因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为接通位置,转换电磁铁T吸合,延时阻尼器27凸缘落入挂钩62凹孔中,将升降操纵手柄26置于左边导槽后端,此时手柄26离开双向电磁铁磁场线圈搭铁触点99,DK4断开。即双向电磁铁磁场线圈TB1 TB2 TB3 TB4与接地点断路。控制电路不干涉农具的提升过程,操纵手柄26进入拨叉锁板32、33的卡口中,将拨叉19、20拨向后偏转,推动左右两路阀芯将提升油路82、90接通,提升农具M,上拉杆随农具升高,带动中间轴联动拉杆31,推动中间轴30旋转,经过农具升降传感拉杆28及升降延时阻尼器27推动旋耕机后盖板升降传感器挂钩62向前偏转,由连接轴管64带动后盖板升降动触板41向后偏转,与升降触点联板42上触点①接触,即DK3接通①BK5得电吸合,TB5产生磁力推动铁芯将三通路分配器38的另一路出油孔75接通,双向油缸Q3的连杆89回缩,拉动摆臂93向前偏转,通过摆臂轴管96带动摆臂95向上偏转,经后盖板撑杆1将后盖板提升,旋耕机提升过程中,后盖板升降动触板41继续偏转,带动触点联板42推开回位弹簧22一起偏转直到挂钩62偏转顶住位置调整丝63,推回升降拨叉19、20,农具M不再升高,此位置为农具自动升降时最高提升位置,最高提升位置通过调节调整丝63确定,此时触点①和触板41不会立即分开,在触点分离弹簧67和传感器回位弹簧22共同作用下,后盖板升降延时阻尼器27慢慢回位至触点①和触板41分开,即DK3断开BK5控制回路,BK5释放断开TB5电源,后盖板停止升高,这样可以避免后盖板刮蹭田埂,调头后,只需将操纵手柄26进入中间横槽右端,直至被手柄锁9卡住为止,此时DK4接通,又恢复升降自动控制,旋耕机降下的过程中,DK3、BK6、TB6重复上述过程,使后盖板下降。
选择手动升降时,关闭RK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断开自动升降系统电源,此时将操纵手柄26推入左右升降拨叉锁扳32、33卡口内,置于导向槽前端,此时左右拨叉20.19同时前偏、将三通分配器38,同时两路23、24同时打开,反之将另一向82、90同时打开,如果农具倾斜,则按下分动锁按钮34打开分动锁,此时操纵手柄可将农具调平衡。
手动操作时,农具下降最低位置的锁止是调整农具升降传感拉杆28定位的,升降系统断电后,手动自动转换电磁铁T磁场消失,释放自动转换电磁铁动铁芯79,在弹簧80的作用下,后盖板升降延时阻尼器27,被顶升至凸缘73进入手动农具最低位置定位挂钩40的凹孔内,当农具下降,上拉杆也也随之下降,通过中间拉杆31中间轴30将农具升降传感拉杆28向后拉,调整农具升降传感拉杆28使农具下降到要求深度时,阻尼器凸缘73将手动农具最低位置定位挂钩40向后拉,压缩拨叉加速弹簧21,使左右升降拨叉20.19回转,关闭三通路分配器38,升降拨叉的加速过程如图11-1所示,如果没有拨叉加速弹簧21整个摆臂是一个钢性的拉杆,在力P的作用下推多少摆臂偏转多少,整个过程是平稳匀速的,当推杆和摆臂间加上拨叉加速弹簧21后,推杆P的力作用在拨叉加速弹簧21上,经过拨叉加速弹簧21有作用在摆臂上,拨叉加速弹簧21发生变形的过程中,弹簧1对摆臂的推力也愈来愈大,当拨叉加速弹簧21的压力能够克服定位钢球60阻力时,定位球60被压下,此时定位球60处于滚动的状态,阻力几乎为零,摆臂将以加速度的状态迅速偏传,直至到达关闭三通路分配器38的位置,着就是加速弹簧的加速作用。这样可以减少分配器两路同时开关的时间误差。
在特殊地形可选择手动升降,满足特别作业要求。
在相对较平坦田快可选择自动升降,提高机组正常作业效率。
Claims (4)
1.拖拉机耕作机组升降自动手动复合控制机构,含有发动机负荷传感机构、升降控制机构、耕作机组工作状态传感机构、电路控制机构、执行机构、液压传动机构、悬挂装置组成,其中发动机负荷传感机构含有发动机负荷传感器(C)、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和耕作深浅调整电阻(R)、发动机负荷传感器含有发动机负荷感应转盘(2)、发动机负荷传感器磁场线圈(B)1及爪形磁极(3)、联动触点及支架(12)、浮动触点及支架(11),升降控制机构含有自动手动升降一体控制器(D)、三通路分配器38、耕作机组工作状态传感机构含有旋耕机平衡传感器和旋耕机升降传感器、由旋耕机平衡传感器悬臂(50)和旋耕机平衡传感器悬臂阻尼器(51)及旋耕机平衡传感器触点(53)组成旋耕机平衡传感器、由农具升降传感挂钩0后盖板升降延时阻尼器(27)农具升降传感拉杆(28)中间轴联动拉杆(31)旋机后盖板升降传感触点联板组(W)组成旋耕机升降传感器,电路控制机构含有电磁开关BK1BK2 BK3 BK4 BK5 BK6 BK7和BK8、液压传动机构含有右升降双向油缸(Q1)、左升降双向油缸(Q2)、旋耕机后盖板自动升降双向油缸(Q3),其特征是说明书中所说的电源B+经耕作深浅调整电阻(R)与发动机负荷传感器(C)连接、发动机负荷感应转盘(2)为筒形、中心由传动芯轴一端与发动机齿轮连接一端与喷油泵轴连接、爪形磁极(3)的两极为爪形交叉、发动机传感器磁场线圈(B1)在两交叉磁极组成的鼠笼内、磁极两端用轴承支承在传动心轴上、联动触点与发动机和地线之间无绝缘、两浮动触点与浮动触点支架之间绝缘且通过导线与接线端子(14)相连,所说的双向电磁铁动铁芯(76)与分配阀芯分别对应连接并与左右升降拨叉(20)、(19)对应连接、双向电磁铁的电磁线圈TB1、BK2、TB3、TB4、的共用端连接点(99)即DK4在升降操纵手柄支架(18)内侧、左右升降拨叉锁板(33)、(32)在升降操纵手柄支架(18)外端内侧、升降操纵手柄(26)与分动锁按纽(34)活动配合,所说的旋耕机平衡传感器悬臂(50)装在旋耕机平衡传感器上支架(49)上、旋耕机平衡传感器悬臂阻尼器(51)装在旋耕机平衡传感器下支架(52)上、阻尼板(56)划过圆弧的半径小于旋耕机平衡传感器悬臂阻尼器(51)圆弧的半径、农具升降传感器拉杆(28)中间轴联动拉杆(31)的一端均有调整丝(29)、盖板升降延时阻尼器(27)的连杆(72)内有后盖板升降时间调整阀(68)、农具升降传感挂钩(0)内有自动转换电磁铁(T)、农具升降传感挂钩(0)和旋耕机后盖板升降动触板(41)一体,所说的控制电磁开关BK1、BK2磁场线圈经BK7触点与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 连接、BK3、BK4磁场线圈经BK8触点与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连结、控制电磁铁线圈TB均有两组且双向电磁铁动铁芯(76)和中间电磁极板(77)在两个线圈TB中间,所说的液压传动机构中右升降双向油缸Q1左升降双向油缸Q2与拖拉机相连、旋耕机后盖板自动升降双向油缸Q3与旋耕机后盖板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拖拉机耕作机组升降手动自动复合控制机构,其特征是发动机负荷传感器(C)的发动机负荷感应转盘(2)为桶形套在爪形磁极(3)上、且可相互自由转动、爪形磁极磁场的线圈(B1)为内部搭铁、浮动触点搭铁且为单触点、联动触点为双触点与相应电磁开关BK1、BK2、BK3、BK4连接且不搭铁、双向电磁铁两组线圈TB一端分别与相应的电磁开关连接、连接方式为BK1---TB1、BK2---TB2、BK3---TB3、BK4---TB4、另一端同与双向电磁铁磁场线圈搭铁触点(99)即DK4连接,双向电磁铁铁芯(76)与相应的分配阀及对应的手动拨叉(19)、(20)通过销联动、耕作机组工作状态传感器(V)的悬臂(50)下端穿过阻尼板摇臂(54)的悬臂插孔(58),旋耕机后盖板升降动触板(41)与旋耕机后盖板升降触点联板(42)通过触点分离弹簧(67)固定为一体并通过后盖板升降延时阻尼器(27)与耕作机组上拉杆连接、农具升降传感挂钩(0)通过拨叉加速弹簧(21)固定为一体、自动转换电磁铁(T)固定在农具升降传感挂钩(0)的底边、后盖板升降触点(65)在旋耕机后盖板升降触点联板(42)上、分别与电磁开关BK5、BK6对应连接、电磁开关BK5、BK6与双向电磁铁磁场的线圈连接方式为BK5---TB5、BK6----TB6,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和耕作深浅调整电阻(R)组成一体、双向电磁铁磁场线圈搭铁触点(99)与升降操纵手柄(26)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拖拉机耕作机组升降手动自动复合控制机构,其特征是发动机负荷传感器总成(C)的前端与发动机机体连接、后端与喷油泵(15)连接、联动触点推动摇臂(13)通过联动拉杆(16)与油门摇臂(17)相连,后盖板升降延时阻尼器(27)的凸缘(73)由自动转换电磁铁(T)的动铁心(79)固定在手动农具最低位置定位挂钩(40)内。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拖拉机耕作机组升降手动自动复合控制机构,其特征是自动转换电磁铁(T)的磁场线圈(B2)与自动手动转换开关(K)连接且为内搭铁方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5200749524U CN201025763Y (zh) | 2005-08-29 | 2005-08-29 | 拖拉机耕作机组升降手动自动复合控制机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5200749524U CN201025763Y (zh) | 2005-08-29 | 2005-08-29 | 拖拉机耕作机组升降手动自动复合控制机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1025763Y true CN201025763Y (zh) | 2008-02-27 |
Family
ID=3912995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5200749524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1025763Y (zh) | 2005-08-29 | 2005-08-29 | 拖拉机耕作机组升降手动自动复合控制机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1025763Y (zh) |
Cited By (8)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3518434A (zh) * | 2013-10-11 | 2014-01-22 | 江苏大学 | 一种拖拉机后悬架电动提升装置 |
CN104126337A (zh) * | 2014-07-25 | 2014-11-05 | 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旋耕机的四向平衡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756880A (zh) * | 2015-02-02 | 2015-07-08 | 蒙羊种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升降高度的畜牧养殖设备的牵引设备 |
CN105150784A (zh) * | 2015-09-10 | 2015-12-16 | 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挂车牵引设备 |
CN105188340A (zh) * | 2013-03-12 | 2015-12-23 | 维尔凯斯纽荷兰(中国)管理有限公司 | 用于农业作业车辆的具有参考指示器的挂钩位置编码器 |
CN105472965A (zh) * | 2013-08-09 | 2016-04-06 | 洋马株式会社 | 作业机的姿势控制装置 |
CN106982562A (zh) * | 2017-04-26 | 2017-07-28 | 江苏大学 | 一种基于驱动轮负荷的拖拉机耕深电控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
CN110031783A (zh) * | 2019-04-30 | 2019-07-19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全域表面电磁力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
-
2005
- 2005-08-29 CN CNU2005200749524U patent/CN201025763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5188340A (zh) * | 2013-03-12 | 2015-12-23 | 维尔凯斯纽荷兰(中国)管理有限公司 | 用于农业作业车辆的具有参考指示器的挂钩位置编码器 |
CN105472965A (zh) * | 2013-08-09 | 2016-04-06 | 洋马株式会社 | 作业机的姿势控制装置 |
CN105472965B (zh) * | 2013-08-09 | 2018-07-24 | 洋马株式会社 | 作业机的姿势控制装置 |
CN103518434A (zh) * | 2013-10-11 | 2014-01-22 | 江苏大学 | 一种拖拉机后悬架电动提升装置 |
CN103518434B (zh) * | 2013-10-11 | 2017-05-17 | 江苏大学 | 一种拖拉机后悬架电动提升装置 |
CN104126337A (zh) * | 2014-07-25 | 2014-11-05 | 莱恩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一种旋耕机的四向平衡机构及其控制方法 |
CN104756880A (zh) * | 2015-02-02 | 2015-07-08 | 蒙羊种源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可调节升降高度的畜牧养殖设备的牵引设备 |
CN105150784A (zh) * | 2015-09-10 | 2015-12-16 | 零八一电子集团四川红轮机械有限公司 | 一种挂车牵引设备 |
CN106982562A (zh) * | 2017-04-26 | 2017-07-28 | 江苏大学 | 一种基于驱动轮负荷的拖拉机耕深电控调节装置及调节方法 |
CN110031783A (zh) * | 2019-04-30 | 2019-07-19 | 天津工业大学 | 一种全域表面电磁力测量系统及测量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1025763Y (zh) | 拖拉机耕作机组升降手动自动复合控制机构 | |
CN103004313B (zh) | 全液压驱动二维平移升降式农用车架 | |
CN109122646B (zh) | 一种基于垂直升降的车架喷杆双调平高地隙电动植保机 | |
CN106797738B (zh) | 乘坐型插秧机 | |
CN109185248B (zh) | 一种用于高地隙植保机自适应调平底盘的调平系统及其调平方法 | |
CN102714979A (zh) | 用于自走式矮化林果收获机的液压系统 | |
CN109466655A (zh) | 田间作物表型监测机器人 | |
CN205877161U (zh) | 一种变速换挡操纵结构 | |
CN101361424A (zh) | 一种插秧机自动平衡装置 | |
CN201260300Y (zh) | 一种插秧机自动平衡装置 | |
CN103004315B (zh) | 一种田间作业车的双层多功能车架 | |
CN201754671U (zh) | 微耕机操作机构 | |
JP3153096B2 (ja) | 芝刈機の昇降用バルブ構造 | |
CN203015414U (zh) | 一种田间作业车的双层车架 | |
CN2852625Y (zh) | 浮板式自动升降机座 | |
CN206397840U (zh) | 微型双路液压控制系统 | |
CN201082670Y (zh) | 山地拖拉机的液压差高与控制系统 | |
CN211525262U (zh) | 一种新型大马力拖拉机提升器 | |
CN208791103U (zh) | 一种可轻易抬升的支撑轮 | |
CN211481914U (zh) | 混联式香蕉种植开坑机构 | |
JPS6112735Y2 (zh) | ||
JPS6229241B2 (zh) | ||
JPH0446523B2 (zh) | ||
CN2502487Y (zh) | 耕整机的耕深、平衡自动控制机构 | |
CN117002198A (zh) | 一种全向舵轮驱动单元及底盘系统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80227 Termination date: 20140829 |
|
EXPY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