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93614Y - 空调器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200993614Y CN200993614Y CNU200620068148XU CN200620068148U CN200993614Y CN 200993614 Y CN200993614 Y CN 200993614Y CN U200620068148X U CNU200620068148X U CN U200620068148XU CN 200620068148 U CN200620068148 U CN 200620068148U CN 200993614 Y CN200993614 Y CN 200993614Y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wind
- air
- noise
- side room
- testing laboratory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Expired - Fee Related
Links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空调器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室主体、风量测量装置、噪声测试仪器、至少一个用于工况调节的空调机组和连接风管;所述的试验主体分为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所述的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通过空调器安装口相连通;风上侧室的一侧设有进风口,风下侧室的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噪声测试仪器安装在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内;所述的风量测量装置安装在试验室主体外,它的输入端通过连接风管与试验室的风下侧室的出风口连接,它的输出端和空调机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风管与风上侧室的进风口连接。本实用新型可分别进行风量和噪音测量,也可在测量风量的同时进行噪声测量,一次试验就能够完成风量和噪声之间的关系分析,试验时间短,精度高。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试验室,尤其涉及一种同时具备进行风量测试和噪声测试的试验室。
背景技术
国内目前测试空调器的风量和噪声,需要分别在不同的专用试验室进行,在焓差法试验室(符合国家标准GB/T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中用风量测量装置测量风量,在消声室中测量噪声。如要研究分析空调器的风量和噪声的关系,一般需要先在焓差室中测试其风量,再到带工况(温湿度可控)消声室中按与焓差法试验室相同的工况环境测试其噪声。由于受试验室控制精度的影响,两套试验室的测试环境总是存在一些偏差,即试验室的温湿度条件不可能完全一致。试验室环境条件的变化,导致在消声室测试噪声时空调器的风量与在焓差室中所测到的风量存在偏差,此偏差难以消除,因此难以保证测量的精度,所得到的风量与噪声的关系并不准确,这必然给研发结果带来误差甚至误导。另外,因同一测试对象要在不同的试验室拆装,费时费力,耽误时间,影响到产品的研发周期。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调器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该试验室可根据需要提供不同的工况条件(温度和湿度),同时进行空调器的噪声和风量试验。减少了因为试验环境的变化引起的偏差,造成风量和噪声的关系不准确,提高测量的精度。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来实现的:一种空调器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室主体、风量测量装置、噪声测试仪器、至少一个用于工况调节的空调机组和连接风管;所述的试验室主体分为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所述的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通过空调器安装口相连通;风上侧室的一侧设有进风口,风下侧室的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噪声测试仪器安装在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内;所述的风量测量装置安装在试验室主体外,它的输入端通过连接风管与试验室的风下侧室的出风口连接,它的输出端和空调机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风管与风上侧室的进风口连接。要测试时,将待测试的空调器安装在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的安装口里,待测的空调器的进风口位于风上侧室,出风口位于风下侧室。且安装后应将空调器与安装口的缝隙密封,以防止漏风,影响测试的效果。当空调器安装好后,空调器从风上侧室抽风送入风下侧室,再通过风量测量装置将风下侧室空气送到风上侧室。一次试验就可完成了噪声和风量的测试,而且能够得到准确的风量和噪声的关系分析。所述的风上侧室是进风室,风下侧室是出风室。
为了使试验室内的湿度、温度等工况条件更适合测试时的要求,所述空调机组的一端通过连接风管与风量测量装置,另一端通过连接风管与风上侧室的进风口连接。为试验提供了40~60%的相对湿度、20~25℃的温度或其他实验需要的工况条件,模拟待测空调器在正常环境下工作情况。
所述的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的墙体为至少包括吸声体和隔声体的层状结构,形成全消音室,它的隔音量≥55dB,为试验时提供自由声场环境。
所述的风量测量装置设有节流装置。从流体力学我们可以知道,充满管道的流体流经管内的节流装置,流束将在节流件处形成局部收缩,从而使流速增加,静压力降低,于是在节流装置前后产生了静压力差(或称压差)。流体的流速越大在节流装置前后产生的压差也越大,所以可通过测量压差来衡量流体流过节流装置时的流量大小,这种测量方法是以能量守恒定律和流动连续性方程为基础的。
喷嘴是一种应用广泛的节流装置,通过单个喷嘴的流体流量按下式计算:
式中:Q——通过喷嘴的流体流量(m3/h);
C——喷嘴流量系数;
A——喷嘴喉部面积(m2);
ΔP——喷嘴前后的静压差(Pa);
ρ——喷嘴喉部的流体密度(kg/m3);
由于不同的喷嘴对应不同的风量测量范围,所以经常需要用多个喷嘴进行测量,此时通过流量测量装置的的流体流量等于各个喷嘴所测流量之和:
Q=∑Qi
而由多个喷嘴组成的流量测量装置,则按照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附录D中风量测量装置的要求进行制造。
本实用新型还在风量测量装置与所述的空调机组之间安装至少一个静压调节风机,它可由测量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两室间的压差装置控制,静压调节风机的作用是保持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之间的压力差为零或在一定的数值范围内。也就是空调器从风上侧室送出多少风量到风下侧室,再由静压风机如数的送回风上侧室,以此模拟空调器在正常环境中使用状况。
本实用新型可做进一步改:所述的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还包括至少两个消声器,所述的消声器安装在工况调节系统与风上侧室之间、风下侧室与风量测量装置之间。所述的消声器可以为测试噪声试验提供自由声场环境,主要是消除工况系统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确保在工况系统运行时室内本底噪声处于测试噪声所要求的水平,即风上侧室≤20dB(A),风下侧室≤17dB(A)。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1.结合了空调器焓值法试验室和消声室的优点,可分别进行风量和噪音测量,也可在测量风量的同时进行噪声测量,一次试验就能够完成风量和噪声之间的关系分析,试验时间短,精度高。
2.空调器装机方便,人为因素影响小。
3.室体构造与一般带工况消声室相似,只增加风量测量系统,建造成本与标准焓差试验室相近。
4.适用于低噪音空调器的开发。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原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空调器噪声风量试验室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它包括试验室主体、风量测量装置12、工况调节系统9、三个消声器8、静压调节风机10、噪声测试仪器2和连接风管13;所述的工况调节系统9为空调机组。所述的试验室主体分为风上侧室5和风下侧室1,两者的墙体包括吸声体6和隔声体7的层状结构,形成全消音室,它的隔音量≥55dB,为试验时提供自由声场环境。所述的风上侧室5和风下侧室1通过空调器安装口3相连通;风上侧室5的一侧设有进风口14,风下侧室1的一侧设有出风口15;所述的噪声测试仪器2安装在风上侧室5和风下侧室1内。风量测量装置12、工况调节系统9、消声器8、静压调节风机10均安装在试验室主体外,一个消声器8安装在风下侧室1和风量测量装置12之间,它的一端通过连接风管13与风下侧室1的出风口15连接,另一端连接到风量测量装置12一端上;风量测量装置12的另一端与静压调节装置10的进风口端连接,风量测量装置12中安装有喷嘴11,用于测定流量,而静压调节风机10的出风口端通过连接风管13与工况调节系统9进风口连接,安装静压调节风机10是为了保持风上侧室5和风下侧室1两室间的压力差为零或保持在规定值内,也就是待测空调器4从风上侧室5送出多少风量到风下侧室1,再由静压风机如数送回风上侧室5,以此模拟空调器在正常环境中的使用状况。为增强这一作用,在风上侧室5设置一个出风口16,而在静压调节风机10和工况调节系统9间的的连接风管13上设置一个分支,该分支由连接风管13连接到风上侧室5的出风口16,并且安装有消声器8,减少外界噪声对室内的影响以保持室内试验的环境。
在使用本试验室的时候,把待测空调器4安装在风上侧室5和风下侧室1之间的中隔墙中的安装口3里,待测空调器4的进风口位于风上侧室5,出风口位于风下侧室1,安装后应将空调器与隔墙间的隙缝密封,防止漏风。工况调节系统9的空调机组为试验室内提供40~60%的相对湿度、20~25℃的温度的工作环境。消声器消除工况调节系统9的空调机组噪声对室内环境的影响,确保在空调机组运行时室内本底噪声处于测试噪声的水平,即风上侧室≤20dB(A),风下侧室≤17dB(A)。
测试时,待测空调器4从风上侧室5抽风送入风下侧室1,再通过静压风机10将风下侧室1空气送到风上侧室5。静压风机10是由测量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两室间的压差装置控制的,调节风上侧室5和风下侧室1之间的压力差ΔP为零或某一规定值后,即可通过风量测试装置(12)测出被测机的风量,同时可通过噪声测试仪器(2)测量空调器的噪声。根据下式计算喷嘴的流量。
式中:Q——通过喷嘴的流体流量(m3/h);
C——喷嘴流量系数;
A——喷嘴喉部面积(m2);
ΔP——喷嘴前后的静压差(Pa);
ρ——喷嘴喉部的流体密度(kg/m3);
由于不同的喷嘴对应不同的风量测量范围,所以经常需要用多个喷嘴进行测量,此时通过流量测量装置的的流体流量等于各个喷嘴所测流量之和:
Q=∑Qi
也可用多个喷嘴组成的流量测量装置,则按照GB/T 7725-2004《房间空气调节器》附录D中风量测量装置的要求进行制造。
Claims (7)
1、一种空调器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其特征在于:包括试验室主体、风量测量装置、噪声测试仪器、至少一个用于工况调节的空调机组和连接风管;所述的试验主体分为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所述的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通过空调器安装口相连通;风上侧室的一侧设有进风口,风下侧室的一侧设有出风口;所述的噪声测试仪器安装在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内;所述的风量测量装置安装在试验室主体外,它的输入端通过连接风管与试验室的风下侧室的出风口连接,输出端和空调机组的一端连接,所述空调机组的另一端通过连接风管与风上侧室的进风口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上侧室和风下侧室的墙体为至少包括吸声体和隔声体的全消音层状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风量测量装置设有节流装置。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节流装置为喷嘴。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嘴为一个或一个以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风量测量装置与所述的空调机组之间安装至少一个静压调节风机。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还包括至少一个消声器,所述的消声器安装在空调机组与风上侧室之间,它的一端通过连接风管与风上侧室的进风口相连,另一端通过连接风管与空调机组连接。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068148XU CN200993614Y (zh) | 2006-11-24 | 2006-11-24 | 空调器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U200620068148XU CN200993614Y (zh) | 2006-11-24 | 2006-11-24 | 空调器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200993614Y true CN200993614Y (zh) | 2007-12-19 |
Family
ID=3894668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U200620068148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93614Y (zh) | 2006-11-24 | 2006-11-24 | 空调器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200993614Y (zh) |
Cited By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5274B (zh) * | 2009-12-11 | 2012-05-23 | 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箱风量测试方法 |
CN102519705A (zh) * | 2011-11-14 | 2012-06-27 |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 检测气体流动性的设备 |
CN105403306A (zh) * | 2015-12-16 | 2016-03-16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模拟暖通箱整车工作状态的测试装置 |
CN109017207A (zh) * | 2018-08-16 | 2018-12-18 | 杭州容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声音检测汽车空调压缩机的设备、方法及汽车 |
CN109357899A (zh) * | 2018-10-25 | 2019-02-19 | 西安市科创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空调通风系统性能检测系统 |
CN111121948A (zh) * | 2020-01-03 | 2020-05-08 | 上海新晃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处理机组的震动特性的检测方法 |
CN111175011A (zh) * | 2020-01-08 | 2020-05-19 | 中南大学 | 模拟列车行驶时风机工作环境并测量风机风量的装置及方法 |
-
2006
- 2006-11-24 CN CNU200620068148XU patent/CN200993614Y/zh not_active Expired - Fee Related
Cited By (10)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995274B (zh) * | 2009-12-11 | 2012-05-23 | 上海德尔福汽车空调系统有限公司 | 空调箱风量测试方法 |
CN102519705A (zh) * | 2011-11-14 | 2012-06-27 |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 检测气体流动性的设备 |
CN102519705B (zh) * | 2011-11-14 | 2014-02-05 | 宁波朗迪叶轮机械有限公司 | 检测气体流动性的设备 |
CN105403306A (zh) * | 2015-12-16 | 2016-03-16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模拟暖通箱整车工作状态的测试装置 |
CN105403306B (zh) * | 2015-12-16 | 2019-11-15 | 华晨汽车集团控股有限公司 | 模拟暖通箱整车工作状态的测试装置 |
CN109017207A (zh) * | 2018-08-16 | 2018-12-18 | 杭州容大智造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利用声音检测汽车空调压缩机的设备、方法及汽车 |
CN109357899A (zh) * | 2018-10-25 | 2019-02-19 | 西安市科创人防工程防护设备质量检测有限公司 | 空调通风系统性能检测系统 |
CN111121948A (zh) * | 2020-01-03 | 2020-05-08 | 上海新晃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处理机组的震动特性的检测方法 |
CN111121948B (zh) * | 2020-01-03 | 2021-09-03 | 上海新晃空调设备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空气处理机组的震动特性的检测方法 |
CN111175011A (zh) * | 2020-01-08 | 2020-05-19 | 中南大学 | 模拟列车行驶时风机工作环境并测量风机风量的装置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200993614Y (zh) | 空调器噪声风量测试试验室 | |
CN201867290U (zh) | 汽车空调箱气密性试验系统 | |
McWilliams | Review of air flow measurement techniques | |
CN208187659U (zh) | 一种用于外窗气密性检测的测试装置 | |
Walker et al. | Applying Large Datasets toDeveloping a Better Understanding of Air Leakage Measurement in Homes | |
CN207231786U (zh) | 一种风阀综合性能测试装置 | |
CN101532901A (zh) | 净化空调系统漏风量测试装置 | |
CN207610828U (zh) | 便携式门窗密封性现场检测设备 | |
CN201434752Y (zh) | 净化空调系统漏风量测试装置 | |
CN107966254A (zh) | 一种住宅建筑室内气密性检测方法 | |
Fisk et al. | Duct systems in large commercial buildings: physical characterization, air leakage, and heat conduction gains | |
CN202092737U (zh) | 实现自核查功能的标准表法气体流量标准装置 | |
Cheong | Airflow measurements for balancing of air distribution system—tracer-gas technique as an alternative? | |
CN106594525B (zh) | 输气管道压力流量控制系统一体化整合橇装方法 | |
CN103308103B (zh) | 一种宽温状态下低压气体流量动态测量方法及其系统 | |
CN201607253U (zh) | 风管承压漏风量及管壁耐压变形量测试装置 | |
CN208313536U (zh) | 现场门窗检测仪用检定装置 | |
CN114563492A (zh) | 一种管道用气体传感器检验装置及试验方法 | |
CN111157061A (zh) | 散流器风量显示风口及风量测试方法 | |
CN111157062A (zh) | 风量显示风口及风量检测方法 | |
Szymański et al. | Large buildings airtightness measurements using ventilation systems | |
US6543932B1 (en) | Enthalpy tunnel | |
CN204944814U (zh) | 一种风洞式风机盘管风量的检测装置 | |
CN209296255U (zh) | 一种新型风管泄漏量测试装置 | |
CN211346911U (zh) | 通风与空调专用的方形风量风压测量阀门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14 |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 ||
GR01 | Patent grant | ||
C17 |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 ||
CF01 |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9 Termination date: 20131124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