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90745Y - 佩戴型电子仪器及便携式仪器 - Google Patents

佩戴型电子仪器及便携式仪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90745Y
CN200990745Y CN 200620007378 CN200620007378U CN200990745Y CN 200990745 Y CN200990745 Y CN 200990745Y CN 200620007378 CN200620007378 CN 200620007378 CN 200620007378 U CN200620007378 U CN 200620007378U CN 200990745 Y CN200990745 Y CN 20099074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ousing
base element
lid part
display floater
curva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07378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石井润一郎
荒井俊一
高桥和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eiko Epson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eiko Epson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eiko Epson Corp filed Critical Seiko Epson Corp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9074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9074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Electric Clocks (AREA)
  • Devices For Indicating Variable Information By Combining Individual Elements (AREA)

Abstract

佩戴型电子仪器及便携式仪器。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可薄型化的便携式仪器。具有:佩戴于用户身体上的截面大致呈C形的框体(12);沿所述框体(12)的周面配置的带状显示面板(22);用于驱动所述显示面板(22)的驱动IC(15),所述显示面板(22)和所述驱动IC(15)分别设置在相互不同的挠性基板(21A、21B)上,同时沿所述框体(12)的周面不相互重叠地配置各挠性基板(21A、21B)。

Description

佩戴型电子仪器及便携式仪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佩戴于用户的手臂等上、构成为可显示各种信息的佩戴型电子仪器及便携式仪器,尤其涉及最适合于构成为手臂佩戴型便携式仪器或便携式显示仪器的情况的仪器的制造技术。
背景技术
以往,作为佩戴于用户的手臂等上、具有显示各种信息的显示部的电子仪器,通常已知有手表、潜水式计算机(divers computer)等手臂佩戴型便携式仪器(电子仪器)。其中大多数手臂佩戴型便携式仪器由具有显示部的主体和与该主体连接的带部构成。带部由金属或皮革等构成,构成为将主体保持在手臂上。
另一方面,发表了一种具有沿手臂弯曲的外壳结构、主体和带成一体化的表带状(手镯型)手表的概念(例如,参照非专利文献1、专利文献1和专利文献2)。对于这样的结构,可以进行与现有的具有主体和带的手表非常不同的设计,而且,由于不像现有技术那样主体尺寸受到制约,能够确保极大的显示面积,这一点上是划时代的。
【非专利文献1】セィコ一ゥォッチ株式会社“腕時計の表示技術を革新電子ィンク技術を応用した未来型ゥォッチを開発”[onlune]平成17年3月、因特网[平成17年6月24日检索]<URL:http://www.seiko-watch.co.jp/press/baseworld/prd_2005/04.html>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0-209319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实用新型登记第3096593号
但是,上述手表型的电子仪器或手镯型的电子仪器中,显示部的部分变厚,存在很难薄型化的问题。
而且,在上述的具有外壳结构的手表中,由于必须在弯曲的外壳结构的内部收纳内部模块,因此为了确保组装性和维护性,需要直接或者隔着垫块将一个壳体的表面和另一个壳体的里面相互重叠地安装。该情况下,如果两个壳体的中心角范围小,则不会出现问题,但如果两个壳体的中心角范围大,则在两个壳体重叠时,壳体的端部附近的表面之间产生摩擦而受损,或者端部附近的垫块受到沿表面或里面的弯曲方向的应力而变形或从垫块盒脱出,存在不能获得正常的密闭状态的问题。尤其,在壳体的端部附近的曲率比中间部分大的情况下,上述情况更加显著。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是鉴于上述情况而提出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薄型化的佩戴型电子仪器。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佩戴型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具有:佩戴于用户身体上的环形或截面大致呈C形的框体;沿所述框体的周面配置的带状的显示面板;连接在上述显示面板上的驱动电路,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驱动电路分别设置在互不相同的电路基板上、同时沿所述框体的周面不相互重叠地配置各电路基板,或者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不相互重叠地设置在一个电路基板上、并沿所述框体的周面配置。
根据该佩戴型电子仪器,由于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分别设置在互不相同的电路基板上、同时沿框体的周面不相互重叠地配置各电路基板,或者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不相互重叠地设置在一个电路基板上、并沿所述框体的周面配置,所以能够使厚度变薄。
尤其通过将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分别设置在互不相同的电路基板上,可各自独立地制造,因此能够提高制造时的成品率,其结果,可以削减制造成本。
此处,上述佩戴型电子仪器中,优选在设置有所述驱动电路的电路基板上,所述驱动电路和至少包括有电源的多个电路各自不相互重叠地配置。
根据该优选结构,即使在设置有驱动电路的电路基板上,由于不相互重叠地配置驱动电路和电源这样的各电路,所以也能够抑制该电路基板的厚度,从而实现佩戴型电子仪器的薄型化。
并且,在上述佩戴型电子仪器中,优选所述显示面板以及设置有该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具有可挠性。
根据该优选结构,所述显示面板以及设置有该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沿框体挠曲地配置。
并且,除了所述显示面板、以及设置有该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以外,设置有上述驱动电路的电路基板也可以由具有可挠性的基板(所谓的挠性基板)构成。并且,作为具有可挠性的显示面板,例如有电泳显示面板等。
而且,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便携式仪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沿预定方向弯曲的凸状的表面形状的第一壳体、和具有沿所述预定方向弯曲的凹状的里面形状的第二壳体被重叠地安装,以使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里面在对准弯曲方向的状态下直接或间接地密合,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方壳体在该弯曲方向上具有弹性,借助于所述至少一方壳体的弹性力而处于在使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里面相互密合的方向上受到应力的状态。
根据该实用新型,借助于所述至少一方壳体的弹性力而成为在使第一壳体的表面和第二壳体的里面相互密合的方向上受到应力的状态,从而可以确保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的重叠安装状态的稳定性,同时可以提高第一壳体的表面和第二壳体的里面之间的密合状态的均匀性,通过这样可提高密闭性和防水性。
本实用新型中,优选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隔着垫块安装。这样,由于第一壳体的表面和第二壳体的里面隔着垫块密合,所以能够提高密闭性和防水性。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将显示面板和驱动电路分别设置在互不相同的电路基板上、同时沿框体的周面不相互重叠地配置各电路基板,所以能够使厚度变薄。
根据本实用新型,在将两个壳体相互重叠地安装的便携式仪器的制造方法中,能够获得无论壳体的弯曲形状如何、都可以无障碍地进行组装的良好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实施方式的佩戴型电子仪器的四视图。
图2是佩戴型电子仪器的剖面图。
图3是表示显示单元的结构的俯视图。
图4是用于对显示单元的组装进行说明的图。
图5是表示按钮操作钮和控制电路基板的配置关系的图。
图6是将显示面板基板和控制电路基板的连接部分放大表示的图。
图7是通过第二实施方式而制造的便携式仪器的概略立体图。
图8是表示上述便携式仪器的沿弯曲方向的剖面结构的概略纵剖面图。
图9是表示图14的Sa~Se表示的部分的沿宽度方向的剖面结构的剖面图(a)~(e)。
图10是表示上述便携式仪器的基部部件的一部分的概略俯视图。
图11是上述便携式仪器的内部模块的概略俯视图。
图12是从上述便携式仪器卸下一个盖体部件、示出其露出部分的概略立体图。
图13是分别示意性地表示通过实施方式而制造的便携式仪器的安装前和安装后的状态的概略说明图。
图14是示意性表示两种实施方式的制造工序的概略工序图(A-1)~(A-3)及(B-1)~(B-3)。
图15是表示安装垫块时的形状的概略立体图。
图16是表示上述便携式仪器的盖体部件的其它方式的图。
符号说明
10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1显示单元;12框体;12D、12E外装体;14控制用控制器;15驱动IC(驱动电路);16开关端子;21A、21B挠性基板(电路基板);22显示面板;24连接器;60按钮操作钮;70显示面板基板;80控制电路基板;110便携式仪器;111基部部件;111s贯通部;111t桥梁部;111x外缘部;112盖体部件112a框部件;112b显示窗;113盖体部件;113a开口部;114内部模块;114a显示体;114x显示区域;114b布线基板;114c端子部;114y电子部件;114z、114v电极;114w、114u电极;115、116垫块;117止动螺钉;118A开关端子;118B绝缘框;118C螺旋弹簧;119A电池保持框;119B电极端子;119C电池。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本实施方式中,对作为便携式仪器的一种方式的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进行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施方式的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0的右侧视、俯视、正视及后视的四视图,图2是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0的剖面图。如该图所示,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0具有显示单元11和框体12。
如图1和图2所示,框体12形成为截面大致呈C形,具有在佩戴时使手臂或手腕等嵌入用的分离部50,还包括左侧框体12A和右侧框体12B、里盖12C、外装体12D、12E。
左侧框体12A和右侧框体12B是构成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0的左右侧面的框体,在一对左右侧框体12A和12B之间夹持着上述显示单元11。
里盖12C构成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0的里面,带状的长板形成为截面呈大致C形,通过一对左右侧框体12A、12B及螺钉51而被固定。
外装体12D和12E分别被设在分离部50的两端,构成该分离部50的端部的外装。这些外装体12D、12E中,在外装体12 D上配设有按下式的按钮操作钮60。
上述显示单元11具有形成为带状的显示面板22,该显示面板22沿框体12的周面弯曲,并被配置成位于外装体12D和外装体12E之间。并且,显示面板22的全长被大致透明的盖体30可视认地覆盖,所述盖体30由透明树脂或透明玻璃形成,通过该盖体30保护显示面板22。本实施方式中,显示面板22上设有多个7段(segment)22A,利用这些7段22A来显示当前时刻。
图3是表示显示单元11的结构的俯视图。
如该图所示,显示单元11具有显示面板基板70和控制电路基板80两个基板,该显示面板基板70上设有显示面板22而构成显示部,该控制电路基板80用于控制显示面板22。这些显示面板基板70和控制电路基板80具有挠性(电路)基板(FPC:Flexible Printed Circuit,挠性印刷电路)21A、21B,该挠性基板21A、21B由树脂(塑料:使用聚酰亚胺或聚脂等)等的可挠性部件形成为带状而构成,在这些挠性基板21A、21B上安装有各种电路。
具体讲,对于显示面板基板70,在挠性基板21A上设有具有可挠性的带状显示面板22。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该显示面板22使用电泳显示面板,在长度方向上排列多个用于显示数字0~9的7段22A,如上所述,利用各7段22A来显示时刻等。并且,可以将(反射型)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EL(electro-luminescence,电致发光)显示面板构成在塑料上,或进行研磨等构成为可折曲,也可构成为用作显示面板22。
另一方面,在控制电路基板80的挠性基板21B上,从控制电路基板80的一端到另一端、不相互重叠地分别安装有用于向各部提供电力的电源13、用于控制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0整体的控制用控制器14、用于执行显示面板22的显示控制的驱动IC(驱动电路)15、以及开关端子16。并且,这些电路在挠性基板21B上的排列顺序是任意的,例如可构成为在电源13和控制用控制器14之间设置开关端子16。
电源13使用普通的一次性电池即钮扣电池,在挠性基板21B的端部配设有安装该钮扣电池的插口。
控制用控制器14构成为所谓的微型计算机,具有未图示的MPU、ROM、RAM等,MPU根据预先存储于ROM中的控制程序进行处理,控制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0的各部。并且,该控制用控制器14内置未图示的振荡器,生成基准时钟,根据该基准时钟进行时间的计时动作。
开关端子16是形成于挠性基板21B上的触点端子,在按下上述按钮操作钮60时导通而成为接通状态,伴随于此,接通信号被输入至控制用控制器14。
当操作了按钮操作钮60、接通信号被输入时,控制用控制器14执行与该操作对应的、例如时刻校正动作等各种动作。
为了使显示面板22上显示当前时刻,驱动IC 15根据控制用控制器14的计时动作,输出显示控制用的信号。
分别独立制造显示面板基板70和控制电路基板80,通过设置在显示面板基板70和控制电路基板80的各自的一端上的连接器24将它们相互连接。本实施方式中,该连接器24使用了ACF(Anisotropic ConductiveFilm:各向异性导电性薄膜)等的OLB(Outer Lead Bonding,外引线接合)。具体讲,在连接器24中使用ACF的情况下,在显示面板基板70和控制电路基板80的各自的端部粘贴ACF而形成连接器24,如图4所示,通过将各连接器24重叠地进行热压,使显示面板基板70和控制电路基板80相互连接。通过该连接,实现显示面板基板70和控制电路基板80的电导通,从控制用控制器14输出的显示控制用的信号可通过连接器24输入至显示面板基板70,根据该显示控制用的信号来驱动显示面板22。
而且,如上述的图2所示,在弯曲的里盖12C的内面上、沿框体12的大致全周设置像上述那样构成的显示单元11。此时,外装体12D位于显示单元11的控制电路基板80的上方。因此,通过卸下外装体12D,露出作为控制电路基板80的电源13的钮扣电池,可进行该钮扣电池的更换。并且,如图5所示,开关端子16位于设置在外装体12D上的按下式按钮操作钮60的正下方。而且,如图2和图6所示,外装体12D从分离部50的端部起覆盖控制电路基板80,一直延伸到显示面板基板70和控制电路基板80的使用连接器24的连接位置的上方,与覆盖整个显示面板22的盖体30连接。
此处,如上所述,显示面板基板70和控制电路基板80通过分别设于各自端部的连接器24连接,作为整体而构成带状的显示单元11,且沿框体12的周面上(正确地说是里盖12C的内周面上)设置该带状的显示单元11。通过该构成,显示面板基板70和控制电路基板80不重叠,所以能够实现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0的薄型化。
根据这样的本实施方式,将显示面板基板70和控制电路基板80不相互重叠地沿框体12的周面配置,因此能够使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0的厚度变薄。
并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使用互不相同的基板来构成显示面板基板70和控制电路基板80,所以能够各自独立制造。因此,能够提高制造时的成品率,其结果,可以削减制造成本。
而且,根据本实施方式,由于在控制电路基板80上分别不相互重叠地配置电源13、控制用控制器14、驱动IC(驱动电路)15、开关端子16,所以能够抑制该控制电路基板80的厚度,从而能够实现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0的薄型化。
而且,由于像这样控制电路基板80的厚度得到抑制,所以覆盖该控制电路基板80而配置的外装体12D不会向框体12的厚度方向突出,可实现所谓的无头外装结构。
另外,本实施方式只不过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一个方式,在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内可任意地进行变形和应用。
例如,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使用一次电池即钮扣电池作为电源13的结构,但不限于此,可以是使用二次电池的结构。作为该二次电池,优选使用例如挠性锂聚合物电池等的结构。并且,例如使用二次电池作为电源13的情况下,作为向该二次电池的充电方式,可以像通常进行的那样,将充电用的端子设于框体12上,通过对该充电用的端子施加充电电压,可进行二次电池的充电,并且,也可以构成为通过电磁感应等方式以无线方式向二次电池提供电力。
并且,例如也可以构成为在上述的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0上设置可与外部的计算机终端进行无线通信的无线通信部,在显示面板22上进行基于通过通信获得的数据的显示。
而且,例如,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0的框体12的形状设为截面呈大致C形,但不限于此。即,只要是能够佩戴于用户身体上的形状,也可以是例如环形、或至少在佩戴时成为环形的形状。
另外,优选由具有弯曲的凸状的表面形状的第一壳体和具有向预定方向弯曲的凹状的里面形状的第二壳体来构成框体12。
并且,也可以将显示面板基板70和控制电路基板80不相互重叠地设置在一个电路基板上,沿框体12的周面配置。
(第二实施方式)
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第二实施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在以下的实施方式中将对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10等便携式仪器(电子仪器)的制造方法以及通过实施该制造方法而制造的便携式仪器进行说明。
图7是表示通过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仪器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制造的便携式仪器的结构的概略立体图,图8是表示该便携式仪器的沿弯曲方向的剖面的纵剖面图,图9是表示图2所示部分Sa~Se的各剖面结构的剖面图(a)~(e)。该便携式仪器110是佩戴在人体上来使用的佩戴型仪器,另外也是在内部内置了电子电路的电子仪器。更具体地讲,是佩戴于手臂上来使用的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作为该手臂佩戴型电子仪器可以列举出例如手表、潜水式计算机、秒表、血压计以及其它的人体感应仪器等,在此省略有关它们的具体功能的叙述。
该便携式仪器110具有弯曲的带状的基部部件111和安装在该基部部件111的表面侧的两个盖体部件112、113,作为构成外壳结构的部件(外装部件)。而且,在由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113形成的外壳结构的内部收纳有内部模块114。
基部部件111由不锈钢等金属、合成树脂等构成,具有可以自立地(即、不受标准的重力以外的应力的状态下)保持弯曲形状的刚性。基部部件111具有弯曲成大致C字形的形状,具体讲,大致沿手臂(尤其是手腕部)的外周的弯曲形状、或者大致沿椭圆的弯曲形状。
基部部件111具有大致沿图8所示的椭圆X的弯曲形状,若设与椭圆X的长轴的交点之一的Xa处的椭圆X的中心角(以长轴和短轴的交点为中心点的角度)为0度,则基部部件111在中心角为0度~270度附近(260度~300度)的范围内延伸。即,具有从上述的一个交点Xa通过与短轴的交点Xb及与长轴的另一个交点Xc、直到与短轴的另一个交点Xd的附近,沿着椭圆X的形状(大致椭圆弧形状)。
更具体地讲,本实施方式的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形状是将多个具有不同曲率半径的圆弧部分连接而成的形状。即,在图示例中,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形状具有:弯曲区域A,其在基部部件111的一个端部,曲率半径较小(曲率半径为22~26mm左右);弯曲区域B,其与该弯曲区域A连接,曲率半径比弯曲区域A大(曲率半径为47~51mm左右);弯曲区域C,其与该弯曲区域B连接,曲率半径比弯曲区域B小(曲率半径为22~26mm左右);弯曲区域D,其与弯曲区域C连接,曲率半径比弯曲区域C大(曲率半径为54~58mm左右);弯曲区域E,其与弯曲区域D连接,曲率半径比弯曲区域D小(曲率半径为22~26mm左右);以及平坦地构成的平坦区域F,其与该弯曲区域E连接。
基部部件111具有如上所述的可以自立地保持形状的刚性,但优选还具有某种程度的弹性,在佩戴、脱下等时可以根据人手产生一定程度的变形。并且,基部部件111可通过冲压加工或锻造加工等来制造,但为了提高其弯曲形状的精度,优选通过对金属等材料的块体(或板状体)进行放电加工等来切出上述的弯曲形状而进行制造。
图10是表示基部部件111的一部分的俯视图。在基部部件111的弯曲方向的一部分上设置有桥梁部111t,该桥梁部111t被设置成与基部部件111的弯曲方向(长度方向)交叉(图示例中为垂直)的状态。如图9(b)所示,该桥梁部111t具有在其里侧沿弯曲方向贯通的贯通部111s。桥梁部111t形成在上述椭圆X的中心角200度附近(180度~220度)的中途区域。桥梁部111t沿基部部件111的宽度方向延伸,其两端与基部部件111的外缘部111x连接。可以利用T槽切割机等工具从两侧起在一体的部件表面上实施切削加工,使贯通部111s贯通,从而形成该桥梁部111t。并且,利用钻孔机等钻孔工具在应形成贯通部111s的部分上形成贯通孔,在使线从该贯通孔插通的状态下,实施切线加工,由此可以与上述同样地形成桥梁部111t。而且,也可以采用独立于基部部件111的部件作成桥梁部111t,利用焊接、熔接、粘合等任意的方法将桥梁部111t固定于基部部件111上。
桥梁部111t的表面具有与基部部件111的外缘部111x连续的表面形状。图示例的情况下,桥梁部111t的表面在宽度方向(图10的上下方向)上是平坦的、在弯曲方向(图10的左右方向)上是大致沿着基部部件111整体的弯曲形状而弯曲。但是,只要桥梁部111t和与其连接的基部部件111的外缘部111x具有连续的表面形状即可,例如,桥梁部111t的表面也可以是平坦面。此处,表面形状连续是指没有如下所述的曲折部,该曲折部具有小于可借助一般的垫块进行密闭的范围的曲率半径。
盖体部件112构成为在椭圆X的中心角0度~200度的附近(180度~220度)的范围内延伸,安装在该范围的基部部件111的表面上。盖体部件112具有由不锈钢等金属、合成树脂等构成的框体112a、和构成于该框体112a的内侧的显示窗112b。显示窗112b由嵌合固定于框体112a上的透明材料(玻璃或透明树脂)构成。但是,显示窗112b也可以由不使用材料的开口构成,当然盖体部件112整体也可以都由透明材料构成。并且,构成为如图9(a)所示,可以通过显示窗112b看到后述的内部模块114的显示体114a。
在盖体部件112的里面的外缘部中构成有垫块盒,在该垫块盒内收纳有闭合曲线状(矩形框状)的垫块115(参照图15),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隔着该垫块115密合。但是,垫块115也可以被收纳在设置于基部部件111上的垫块盒中等,只要以某种形式使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隔着垫块115密合即可。并且,利用止动螺钉117将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固定。
并且,在盖体部件113的里面的外缘部也构成与上述一样的垫块盒,在该垫块盒内收纳闭合曲线状(矩形框状)的垫块116(参照图15),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3隔着该垫块116密合。但是,垫块116也可以被收纳在设置于基部部件111上的垫块盒中等,只要以某种形式使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3隔着垫块116密合即可。并且,利用止动螺钉117将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3固定。
图11是内部模块114的俯视图。内部模块114构成为将显示体114a和布线基板114b导电连接的带状,整体在至少上述基部部件111的弯曲方向上具有可挠性。
显示体114a在2片透明可挠性薄膜的内面分别形成有透明电极,在这些可挠性薄膜之间配置光电物质,例如包含许多微胶囊的物质(例如,E-ink公司的电子墨),在该微胶囊内与透明液体一起收纳有向相互相反的电场方向移动的色相不同的颗粒(例如白色颗粒和黑色颗粒)。通过改变施加于透明电极间的电压的极性,该显示体114a能够以高对比度形成期望的显示。显示体114a具有沿上述基部部件111的弯曲方向延伸的带状的显示区域114x。并且,显示体114a也可以由液晶显示面板或有机发光面板构成。
布线基板114b是由聚酰亚胺树脂等构成的挠性基板,在基板上或基板内形成布线。在布线基板114b的端部设置有与显示体114a的端子导电连接的端子部114c。并且,在布线基板114b的表面上安装有IC芯片及其它电子部件114y。而且,在布线基板114b的表面上设置有连接开关用的电极(焊盘)114z、114v,另外还形成有连接电池用的电极(焊盘)114w、114u。
在上述显示体114a和布线基板114b的一端设置有在第一实施方式中说明的连接器24,通过该连接器24使它们彼此连接。这样,由于不相互重叠地配置显示体114a和布线基板114b,所以能够抑制内部模块114的厚度,得以实现便携式仪器110的薄型化。
内部模块114被收纳于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113之间,以将显示体114a配置于盖体部件112的内部,将布线基板114b配置于盖体部件113的内部。此处,如图9(b)所示,内部模块114被配置成通过形成于基部部件111的桥梁部111t的里侧的贯通部111s,沿该桥梁部111t的弯曲方向两侧延伸。并且,优选构成为,在贯通部111s中,内部模块114的布线基板114b中的、设置有与上述显示体114a导电连接的端子部114c的区域被插通。这样,显示体114a的一部分不被桥梁部111t覆盖,同时可以避开布线基板114b上的电子部件114y的安装区域、开关连接用的电极114z、114v的形成区域等,可以使贯通部111s的厚度变小,所以能够减小设置有桥梁部111t的部分、即在厚度方向上并设桥梁部111t和贯通部111s的区域的厚度。
另外,在图示例中,为了便于加工、并且为了易于进行内部模块114的插通操作,平坦地形成面对贯通部111s的内底面,但也可以使该内底面为与基部部件111的弯曲形状对应的弯曲面。
该桥梁部111t的表面隔着垫块115、116与上述盖体部件112、113的端部密合。如上所述,桥梁部111t的表面构成为与基部部件111的外缘部连续,因此在垫块115、116和桥梁部111t以及基部部件111的外缘部之间不容易产生间隙,从而借助垫块115、116分别将由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构成的外壳结构的内部空间、以及由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3构成的外壳结构的内部空间可靠地密闭。
盖体部件113上设有开口部113a,在该开口部113a内安装(嵌合固定)有开关端子118A和由合成树脂等构成的绝缘框118B,该开关端子118A与形成在布线基板114b上的电极114z、114v导电连接,该绝缘框118B以框状隔在于该开关端子118A和盖体部件113之间。开关端子118A经螺旋弹簧118C与上述电极114z、114v导电接触。螺旋弹簧118C具有圆筒状部分118e和圆锥台状部分118f,该圆筒状部分118e被收纳在开口于开关端子118A的底部的收纳孔118h的内部,该圆锥台状部分118f与该部分118e的下部连接并朝下方缩径,在收纳孔118h的开口缘部圆锥台状部分118f被保持成不脱出。
螺旋弹簧118C的螺旋状的线圈结构构成为,在圆筒状部分118e以压缩状态收纳于收纳孔118h内以发挥确保导电接触压力用的弹性力,而圆锥台状部分118f始终成密卷的状态,螺旋弹簧118C的前端与电极114z、114v抵接。该圆锥台状部分118f构成为通过始终成密卷的状态而使形状不变化,从而确保与电极114z、114v之间的导电接触的稳定性。
如果佩戴者用手指等触摸了开关端子118A及其周围的盖体部件113,则与开关端子118A导电连接的电极114z、114v的电位变化,从而检测到开关操作,由此通过构成于布线基板114b上的预定电路来执行预定动作,例如显示体的显示内容的切换、设定操作等。
图12是表示除去盖体部件113时的露出部分的概略立体图。在布线基板114b上固定有电池保持框119A和电极端子119B,如果将如图7和图9(e)所示的电池119C收纳于电池保持框119A内,则设置于电池119C的底面的电极与设置于布线基板114b上的上述电极114w导电接触,并且,设置于电池119C的侧面的电极通过电极端子119B与布线基板114b上的上述电极114u导电接触。
并且,盖体部件113具有与布线基板114b的厚度相称的凹凸状的内面形状,这样构成为由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3限定的内部空间的厚度因位置不同而不同。例如,如图9(c)所示,在布线基板114b上安装有电子部件114y的部分中确保了较大的内部空间的厚度,而如图9(d)所示,在没有安装电子部件114y的部分中内部空间的厚度比布线基板114b的厚度稍大一点。
以上说明的便携式仪器110中,可以通过弯曲成大致C字形的便携式仪器110的弯曲形状的开口部分而佩戴在手臂(尤其是手腕部)上。与现有的手表或潜水式计算机等手臂佩戴型便携式仪器不同,可以实现沿佩戴部(手臂)构成带状(手镯状)的极其崭新的设计。并且,可以在沿着佩戴部的弯曲方向上确保长显示区域,实现小型化、薄型化。而且,内部模块114被构成为一体,所以部件数量少、组装作业也容易。由于内部模块114整个在弯曲方向具有可挠性(即、显示体114a和布线基板114b双方都具有弯曲方向的可挠性),所以能够以适合于外壳结构的状态收纳在内部。
下面,参考图13和图14对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仪器的制造方法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3是表示便携式仪器110的制造工序的安装基部部件111(第一壳体)和盖体部件112(第二壳体)前的状态(图13左侧)、以及安装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后的状态(图13右侧)的概略剖面图。
并且,在本说明书中作为弯曲形状的一个指标采用沿弯曲方向的曲率分布。即,作为本实用新型的弯曲形状,不限于具有单一曲率(或曲率半径)的圆弧状的形状,而包括将具有相互不同的曲率(曲率半径)的圆弧状的部分连接而得到的形状、或曲率(曲率半径)连续变化的形状等各种形状。
该情况下,在考虑表示第一壳体(基部部件111)的表面的安装部分(安装于第二壳体上的弯曲部分)的凸状的弯曲形状的第一曲线、和表示第二壳体(盖体部件112)的里面的安装部分(安装于第一壳体上的弯曲部分)的凹状的弯曲形状的第二曲线时,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具有基本上大致对应的弯曲形状和长度。此时,如果使第一曲线和第二曲线完全一致,则在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重叠来安装时,处于由弹性变形引起的弹性力不会波及到两外壳之间的状态。并且,如果第一曲线的曲率分布整体上比第二曲线曲率分布小,则在将第一壳体和第二壳体重叠来安装时,处于至少一方的弹性力会波及到使两外壳间密合的方向上的状态。
并且,本说明书中,作为表示基部部件111、盖体部件112、113等壳体的表面或里面(弯曲面)的弯曲形状的另一个指标,使用弯曲面的中心角范围θ。该中心角范围θ表示弯曲面的法线的方位角的范围,如图13的左侧图所示,在假设基部部件111的弯曲形状为完全椭圆形状(椭圆弧)的情况下,连接椭圆的中心(短轴与长轴的交点)和基部部件111的端部的2条直线(图示例的情况下、为基部部件111的表面端部的法线)θa和θb的交叉角度与中心角范围θ相等。但是,即使弯曲形状为椭圆弧,实际上除了与短轴的交点和与长轴的交点,其它法线不通过椭圆的中心。并且,即使在弯曲形状不是椭圆弧的情况下,与上述相同,中心角范围θ表示弯曲面的法线的角度范围。
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和盖体部件112的里面具有基本相互对应的弯曲形状,但是在安装前,构成为使得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形状的曲率(或沿弯曲方向的曲率分布,以下相同)比盖体部件112的里面形状的上述曲率(或曲率分布)小,即、使得沿弯曲方向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变大。此处,优选构成为沿弯曲方向的曲率半径全部均等地变大,即、在整个范围内曲率分布均等地变小。
并且,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中的至少一方在弯曲方向上具有弹性。本实施方式的情况下,通过由具有弹性的金属或合成树脂构成基部部件111,能够容易地制造在上述曲率(曲率分布)变化的方向上具有弹性的基部部件111。并且,在盖体部件112中,通过由丙烯酸树脂等合成树脂来构成显示窗112b,也能够在上述曲率(曲率分布)变化的方向上具有弹性。
通过上述那样构成,在安装后,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的至少一方成为弹性变形后的状态,所以由于该弹性力而成为在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和盖体部件112的里面之间施加了使它们相互密合的方向的应力F的状态。因此,通过该应力F使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的安装状态稳定,同时可以提高密合状态的均匀性,所以能够提高隔着垫块115的密闭性,可获得高防水性。
图14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仪器的制造工序的一部分的概略工序图。图14中(A-1)~(A-3)和(B-1)~(B-3)分别表示2种制造工序。
在(A-1)~(A-3)所示的制造工序中,设基部部件111为在其表面形状的弯曲方向上具有弹性,如图14(A-1)所示,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形状和盖体部件112的里面形状具有基本相互对应的弯曲形状,但在安装前,构成为使得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形状的上述曲率(曲率分布)小于等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形状的上述曲率(曲率分布),即沿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形状的弯曲方向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大于等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形状的弯曲方向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此处,优选构成为使得沿弯曲方向的曲率半径全部都均等地不同,即在整个范围内曲率分布均等地不同。但是,基部部件111的表面的弯曲形状和盖体部件112的里面的弯曲形状也可以实质上一致。该情况下,在重叠安装了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的状态下,基部部件111的弹性力不会波及到盖体部件112。
下面,如图14(A-2)所示,通过在从表面侧向着里面侧的方向上对基部部件111施加外部应力,使其在其表面的曲率变大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可以通过在使基部部件111的两端部相互接近的方向上拉伸的方法来施加外部应力,也可以通过按压基部部件111来施加外部应力。此时,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形状的曲率(或曲率分布)变得比盖体部件112的里面形状的曲率(或曲率分布)大,可以将基部部件111收纳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侧。另外,优选沿弯曲方向均等地产生基部部件111的弹性变形量。
之后,使基部部件11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或隔着垫块115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抵接。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垫块115隔在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之间,所以基部部件11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隔着垫块115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抵接,但在没有隔着垫块115的情况下,只要使基部部件11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直接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抵接即可。
并且,在上述的状态下,如图14(A-3)所示,因为希望通过消除施加于基部部件111上的外部应力,而使基部部件111的弯曲形状借助于其弹性而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所以降低基部部件111的上述曲率(或曲率分布),将其安装成沿盖体部件112的形状。这样,在安装前,在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形状的上述曲率(或曲率分布)小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形状的上述曲率(或曲率分布)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成为通过基部部件111的弹性而在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和盖体部件112的里面之间施加使它们相互密合的方向的应力的状态。
尤其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在基部部件111的两端部之间施加应力,可以容易地发生弹性变形。这是因为,基部部件111沿弯曲方向延伸的范围比盖体部件112广,所以容易在基部部件111的两端部间施加应力。
另一方面,在(B-1)~(B-3)所示的制造工序中,设盖体部件112在弯曲方向上具有弹性,如图14(B-1)所示,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具有基本相互对应的弯曲形状,但在安装前,构成为使得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形状的上述曲率(或曲率分布)小于等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形状的上述曲率(或曲率分布),即沿着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形状的弯曲方向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大于等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形状的弯曲方向的曲率半径的平均值。此处,优选构成为使得沿弯曲方向的曲率半径全部都均等地不同,即在整个范围内曲率分布均等地不同。但是,基部部件111的表面的弯曲形状和盖体部件112的里面的弯曲形状也可以实质上一致。该情况时,在重叠地安装了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的状态下,盖体部件112的弹性力不会波及到基部部件111。
下面,如图14(B-2)所示,通过在从里面侧向着表面侧的方向上对盖体部件112施加外部应力,在使上述曲率(或曲率分布)变小的方向上发生弹性变形。可以使用在使盖体部件112的两端部相互分离的方向上拉开的方法来施加外部应力,也可以通过按压盖体部件112来施加外部应力。此时,盖体部件112的里面形状的上述曲率(或曲率分布)变得比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形状的上述曲率(或曲率分布)小,可以将基部部件111收纳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侧。另外,优选使盖体部件112的弹性变形量沿弯曲方向均等地产生。
之后,使基部部件11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直接或隔着垫块115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抵接。本实施方式中,由于垫块115隔在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之间,所以基部部件11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隔着垫块115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抵接,但在没有隔着垫块115的情况下,只要使基部部件111的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直接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抵接即可。
并且,在上述的状态中,如图14(B-3)所示,因为希望通过消除施加于盖体部件112上的外部应力,而使盖体部件112的弯曲形状借助于其弹性而恢复到原来的形状,所以增大盖体部件112的曲率(或曲率分布),并将其安装成沿基部部件111的形状。这样,在安装前,在基部部件111的表面的曲率(或曲率分布)小于盖体部件112的里面的曲率(或曲率分布)的情况下,如图13所示,成为通过盖体部件112的弹性而在基部部件111的表面和盖体部件112的里面之间、在使它们相互密合的方向上产生应力的状态。
上述的如图14所示的两个制造工序中,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中的一方壳体由弹性体构成,通过向该一方壳体施加外部应力而引起弹性变形,但也可以使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的双方的壳体都由弹性体构成。并且,在该情况下,可以仅使一方壳体发生弹性变形,也可以使双方的壳体都发生弹性变形。
在上述各制造工序中,需要在壳结构的内部收纳内部模块114,所以可以在安装前、在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之间配置了内部模块114的状态下,按上述那样安装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从而来制造上述的便携式仪器110。
在上述各制造工序中,对将盖体部件112安装于基部部件111上的情况进行了说明,但也可以根据上述制造工序将安装显示窗112b前的盖体部件112、即框体112a安装于基部部件111上,之后,利用粘合材料等将显示窗112b粘合于框体112a上,或通过压入等将显示窗112b固定于框体112a上。这样,在安装显示窗112b前的状态下,将盖体部件112安装于基部部件111上,所以能够在减弱盖体部件112的刚性、提高弹性的状态下,将盖体部件112安装于基部部件111上。并且,作为该显示窗112b的材质,使用丙烯酸或ABS、聚碳酸酯等透明度高且具有可挠性的合成树脂。
在本实施方式中,盖体部件112不限于将框体112a和显示窗112b相互独立地构成,如图16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将框体112a和显示窗112b一体成形。这样,省略了将显示窗112b安装到框体112a上的工序,所以实现了制造工序的简化。并且,在该构成中,作为盖体部件112,优选使用用于显示窗112b的具有充分的透明度的可挠性材料(例如丙烯酸、ABS、聚碳酸酯等合成树脂),并且,可对显示窗112b以外的部位,即相当于框体112a的部位的表面进行着色等。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作为可从显示窗112b看到的显示体114a,可以使用电泳显示器(EPD:Electrophoretic Display)或液晶显示器(LCD:Liquid Crystal Display)等平板显示器、或使用有机EL(OEL:Organic Electro luminescence,有机电致发光)等发光元件构成的平板显不器。
本实施方式中,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中的至少一方壳体由弹性体构成,在向该一方壳体施加外部应力而使其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使其与另一方壳体直接或间接抵接,之后,通过消除外部应力,即使壳体的弯曲形状的中心角范围大,也能够无障碍地安装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即,在像上述那样隔着垫块115安装基部部件111和盖体部件112的情况下,配置于盖体部件112的端部附近的垫块115与基部部件111接触,通过基部部件111而在沿盖体部件112的里面的方向上受到应力,从而防止垫块115变形或从垫块盒脱落,因此能够提高密闭性和防水性。
并且,本实施方式中,因为在使至少一方壳体发生弹性变形的状态下、将其安装于另一个壳体上,因此无论壳体的弯曲形状如何,尤其是即使该弯曲形状的中心角范围变大、且该弯曲形状复杂化、或该弯曲形状的两端部的曲率半径变小,也都可以无障碍地将两个壳体直接或间接地安装。因此,对壳体的弯曲形状的制约降低,可对便携式仪器施加各种设计。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制造方法,壳体的表面和里面的弯曲形状的中心角范围θ越大则效果越好。并且,在一方壳体的凸状的表面上安装另一方壳体的凹状的里面的情况下,当另一方壳体的凹状的里面的中心角范围θ超过180度时,在将一方壳体导入到另一方壳体的里面的内侧时,通过从与弯曲方向交叉的方向(即侧面侧)插入,可以减少在组装时所需的、因任意一个壳体的外部应力而产生的弹性变形量。
而且,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仪器不仅限于上述图示例,当然可以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宗旨的范围内进行各种变更。例如,只要是具有弯曲的形状,可以使壳结构的中心角范围比实施方式小、也可以比实施方式大。而且,无需将壳结构的整体都弯曲,也可以使一部分平坦地构成。而且,也可以在弯曲形状的开口部分上构成可装卸的连结部件,从而构成为可将上述开口部分封闭。虽然盖体部件只要至少设置一个即可,但也可以像实施方式那样具有大于等于2个的盖体部件。并且,本实用新型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那样的手臂佩戴型仪器,例如也可以是像发带那样,佩戴于头部上的仪器等以各种方式构成。

Claims (5)

1.一种佩戴型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具有:
佩戴于用户身体上的环形或截面大致呈C形的框体;
沿所述框体的周面配置的带状的显示面板;以及
连接在上述显示面板上的驱动电路,
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驱动电路分别设置在互不相同的电路基板上、同时沿所述框体的周面不相互重叠地配置各电路基板,或者所述显示面板和所述驱动电路分别不相互重叠地设置在一个电路基板上、并沿所述框体的周面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佩戴型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在设置有所述驱动电路的电路基板上,所述驱动电路和至少包括有电源的多个电路各自不相互重叠地配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佩戴型电子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以及设置有该显示面板的电路基板具有可挠性。
4.一种便携式仪器,其特征在于,具有沿预定方向弯曲的凸状的表面形状的第一壳体、和具有沿所述预定方向弯曲的凹状的里面形状的第二壳体被重叠地安装,以使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里面在对准弯曲方向的状态下直接或间接地密合,
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中的至少一方壳体在该弯曲方向上具有弹性,
所述便携式仪器借助于所述至少一方壳体的弹性力而处于在使所述第一壳体的表面和所述第二壳体的里面相互密合的方向上受到应力的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便携式仪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壳体和所述第二壳体隔着垫块安装。
CN 200620007378 2005-03-04 2006-03-06 佩戴型电子仪器及便携式仪器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90745Y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05060215 2005-03-04
JP2005060215 2005-03-04
JP2005238350 2005-08-19
JP2006019555 2006-01-27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90745Y true CN200990745Y (zh) 2007-12-12

Family

ID=3694709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07378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90745Y (zh) 2005-03-04 2006-03-06 佩戴型电子仪器及便携式仪器
CN 200610056770 Pending CN1828778A (zh) 2005-03-04 2006-03-06 佩戴型电子仪器、便携式仪器的制造方法及便携式仪器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10056770 Pending CN1828778A (zh) 2005-03-04 2006-03-06 佩戴型电子仪器、便携式仪器的制造方法及便携式仪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0990745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0431A (zh) * 2016-10-11 2018-04-17 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装配结构
CN111526678A (zh) * 2020-04-28 2020-08-11 维沃移动通信(重庆)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电子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2869287B1 (en) * 2012-06-29 2017-07-26 Sony Corporation Curved display device
TWI449477B (zh) * 2012-07-26 2014-08-11 Lextar Electronics Corp 可撓折基板與含有其之照明裝置
KR102670296B1 (ko) * 2013-07-16 2024-05-30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전자 기기
US20150220172A1 (en) * 2014-02-04 2015-08-06 Ben Garcia Wearable computing systems
KR20230124770A (ko) 2014-03-13 2023-08-25 가부시키가이샤 한도오따이 에네루기 켄큐쇼 전자 장치
JP2016057617A (ja) * 2014-09-05 2016-04-21 株式会社半導体エネルギー研究所 電子機器
US10185363B2 (en) * 2014-11-28 2019-01-22 Semiconductor Energy Laboratory Co., Ltd. Electronic device
JP6187776B2 (ja) * 2014-12-12 2017-08-30 カシオ計算機株式会社 電子機器
CN108492721A (zh) * 2018-04-02 2018-09-04 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显示模组的加工方法和加工装置
JP6564923B1 (ja) * 2018-11-30 2019-08-21 仲西 陽子 情報端末装置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920431A (zh) * 2016-10-11 2018-04-17 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装配结构
CN107920431B (zh) * 2016-10-11 2023-10-13 芋头科技(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电路板装配结构
CN111526678A (zh) * 2020-04-28 2020-08-11 维沃移动通信(重庆)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电子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828778A (zh) 2006-09-0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90745Y (zh) 佩戴型电子仪器及便携式仪器
US20060202618A1 (en) Wearable electronic device,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portable device, and portable device
JP4697248B2 (ja) フレキシブル基板の接続構造、電気光学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104350445B (zh) 电子阅读设备
CN101430473B (zh) 显示装置和钟表
US9960186B2 (en) Back cover and transparent display apparatus using the same
TW200712635A (en) Display device having an anisotropic-conductive adhesive film
EP3220241A1 (en) Touch display module and electronic display product
TW200634392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device and portable display device
CN100365475C (zh) 液晶显示器件
KR20040062582A (ko) 액정표시장치와 그것을 사용한 휴대용 표시장치
CN107566557A (zh) 电子组件及电子装置
KR20080041045A (ko) 듀얼 표시장치
CN201654371U (zh) 液晶显示模组
CN207637663U (zh) 一种带rgb背光可编辑的lcd显示屏按键开关
JP2001313308A (ja) 半導体装置の実装構造、フレキシブル配線基板の接続構造、電気光学装置、液晶装置及び電子機器
CN203560778U (zh) 一种背光组件及显示装置
CN101666924A (zh) 具有液晶显示屏设备的摄像头的连接方法及设备
CN110192237A (zh) 显示装置
CN203673244U (zh) 包括表圈的手表
TW200613809A (en) Liquid crystal display and backlight module thereof
CN206575666U (zh) 侧键安装结构及电子装置
CN112687487B (zh) 一种按键结构及其终端
JP2007086627A (ja) 液晶表示モジュール
CN204793234U (zh) 一种lcd和fpc的导电pad之间的微间距连接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53 Correction of patent for invention or patent app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Ishii Junichiro

Inventor after: Arai Junichi

Inventor after: Takahashi Kazuto

Inventor before: Ishii Junichiro

Inventor before: Arai Junichi

Inventor before: Ren and Takahashi

COR Change of bibliographic data

Free format text: CORRECT: INVENTOR; FROM: ISHII JUNICHIRO; ARAI SHUNICHI; MINORU TAKAHASHI TO: ISHII JUNICHIRO; ARAISHUNICHI; JUN TAKAHASHI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212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