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81210Y - 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 - Google Patents

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81210Y
CN200981210Y CN 200620027994 CN200620027994U CN200981210Y CN 200981210 Y CN200981210 Y CN 200981210Y CN 200620027994 CN200620027994 CN 200620027994 CN 200620027994 U CN200620027994 U CN 200620027994U CN 200981210 Y CN200981210 Y CN 20098121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ive block
pulling head
hand tool
control lever
ratchet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027994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林琮淂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027994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8121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8121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8121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echanical Control Devices (AREA)

Abstract

一种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主要包括有一扳动头以及一控制装置,该扳动头设有一棘齿部,控制装置设有一控制杆,控制杆上设有一驱动块,驱动块与一卡制组连动,卡制组与棘齿部啮合;借此,当按压控制杆时,控制杆带动驱动块旋转并令卡制组随驱动块偏移,以达到切换扳动头复位方向的功效。本实用新型可改善现有的棘轮扳手切换开关采用横向拨动式,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扳动头设计较不灵活,以及棘轮套筒扳手需设置双重开关以分别进行切换复位、脱离套筒的动作,较为不便难以使用的缺点,其可免除现有需要设置切换开关以及脱出开关的麻烦,减少扳动头所占用的空间,以较简单的构件减少故障发生,并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手动工具,尤其涉及一种棘齿部换向方式操作简便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
背景技术
棘齿部扳手是一种在扳动头内利用棘齿部与卡制组的啮合,进而产生不同方向复位效果的扳手通称,借由复位设计令使用者可快速再次扳动,而当使用者需要往相反方向扳动时,则需通过切换开关来变更棘齿部的复位方向;
请参阅中国台湾申请案号94213394号,『棘齿部扳手结构改良』专利,其主要是在该扳动头一旁设有切换开关,该切换开关可左、右调整,并借该切换开关的旋动位置而调整扳动头棘齿部可复位的方向。
然而,现有此种切换开关的设置方式需占较大的空间,方可供切换开关做左、右拨动调整以达到切换棘齿部复位方向的功效,如此则设置该切换开关的扳动头整体面积会增加,而造成该扳动头在使用上的不灵活;再者,上述现有结构为一可供套筒设置的棘齿部套筒扳手,因此该扳动头上另设有一脱离开关,该脱离开关是采用按压式设计,当该脱离开关受到按压时,则扳动头前端的定位钢珠便会内缩,而可取下套筒。
如此,该扳动头上形成有双重开关的设计,一个切换开关用以变更棘齿部复位的方向,另一个脱离开关用以取下套筒,两个开关的位置并不相同,操作方式亦不相同,使用者需要操作时还需多做思考判断,更无法同时一次控制两种动作,造成使用上的不便,再者,设置两个独立的开关则其结构较为复杂,不仅组件数较多,组装制造时亦更为麻烦,对于使用者及制造商而言皆非易事;故,上述两种现有的套筒扳手皆有其不便的缺点,因此就整体而言,其实用性差,仍有加以改进的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主要技术问题在于,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而提供一种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可改善现有的棘轮扳手切换开关采用横向拨动式,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扳动头设计较不灵活,以及棘轮套筒扳手需设置双重开关以分别进行切换复位、脱离套筒的动作,较为不便难以使用的缺点,其在按压控制杆之际,同时达到内缩定位体,以便于取出套设于头端套筒的功效,因此可以一控制装置达到双重的控制效果,免除现有需要设置切换开关以及脱出开关的麻烦,减少扳动头所占用的空间,以较简单的构件减少故障发生,并降低成本。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主要包括有一扳动头以及一控制装置,该扳动头设有一棘齿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设有一控制杆,该控制杆上设有一驱动块,该驱动块与一卡制组连动,该卡制组与棘齿部啮合;借此,当按压控制杆时,控制杆带动驱动块旋转并令卡制组随驱动块偏移,以达到切换扳动头复位方向的功效。
前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中卡制组包括二卡制齿,该卡制齿枢设于扳动头上,该驱动块外端设有一嵌入口,借该嵌入口以控制各别卡制齿的位置。
前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中卡制齿与扳动头之间设有弹性件,借该弹性件迫使卡制齿在对应至驱动块嵌入口时,可偏移至啮合棘齿部的位置。
前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中扳动头具有一座部,该座部与棘齿部套接,该座部上设有一头端,该头端设有一定位体,而该控制杆上则设有与定位体连动的驱动区,且该定位体为一钢珠,而该驱动区则为一阶梯式凹槽。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还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主要包括有一扳动头以及一控制装置,该扳动头设有一棘齿部,其特征在于:该控制装置设有一控制杆,该控制杆上设有一驱动块,该驱动块与一卡制组连动,该卡制组包括二卡制齿,该卡制齿枢设于扳动头上并与棘齿部啮合;该驱动块外端设有一抵顶肋,借该顶抵肋以控制各别卡制齿的位置;借此,当按压控制杆时,控制杆带动驱动块旋转并令卡制组随驱动块偏移,以达到切换扳动头复位方向的功效。
前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中卡制齿与扳动头之间设有弹性件,借该弹性件迫使卡制齿在对应至驱动块抵顶肋时,可偏移至脱离棘齿部的位置。
前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中扳动头具有一座部,该座部与棘齿部套接,且该棘齿部内设有扳动口。
前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中控制杆上设有连动体,所述驱动块内侧设有斜弧槽,该驱动块套设于控制杆上,该连动体则嵌入斜弧槽中,借此按压控制杆而可由连动体由斜弧槽带动驱动块旋转。
前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中驱动块具有二对称设置的斜弧槽,而该二斜弧槽的前、后段则以一直槽贯穿连通。
前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中直槽上设有止逆块,该止逆块一端为对应斜弧槽的第一斜面,而另一端则为对应直槽的第二斜面,所述驱动块在止逆块外套有一弹片。
本实用新型采用按压的方式来调整棘齿部的复位方向,仅需按压该控制杆则驱动块便会做180度的转动,并推迫不同侧卡制组的卡制齿,令棘齿部受到不同方向的啮合卡固,操作相当简便且无需占用扳动头过多的面积,有助于减小扳动头的大小,增加灵活性。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其可改善现有的棘轮扳手切换开关采用横向拨动式,需要较大的操作空间,扳动头设计较不灵活,以及棘轮套筒扳手需设置双重开关以分别进行切换复位、脱离套筒的动作,较为不便难以使用的缺点,其在按压控制杆之际,同时达到内缩定位体,以便于取出套设于头端套筒的功效,因此可以一控制装置达到双重的控制效果,免除现有需要设置切换开关以及脱出开关的麻烦,减少扳动头所占用的空间,以较简单的构件减少故障发生,并降低成本。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主要部分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的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按压状态的剖视图。
图4至图6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切换过程的示意图。
图4之一至图6之一分别为图4至图6中驱动块受连动体带动的示意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局部分解示意图。
图8至图10是本实用新型第二实施例的切换过程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1——座部      111——主空间   112——侧空间
113——珠体     114——枢槽     115——头端
116——定位体   117——穿槽     12——棘齿部
121——C形扣    122——垫片     13——外盖
131——C形扣    21——控制杆    211——按压面
2111—挡缘      212——连动体   213——驱动区
214——C形扣    215——弹性体   22——驱动块
221——嵌入口   222——斜弧槽   223——直槽
224——止逆块   2241—第一斜面
2242—第二斜面
225——弹片     23——卡制组    231——卡制齿
232——卡制齿   233——枢轴     234——齿区
235——弹性件   301——扳动口   302——抵顶肋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是有关于一种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请参阅图1至图4所示,这种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主要包括一扳动头以及一控制装置,而为方便说明,在本实施例中该扳动头是以棘轮套筒扳手为结构叙述,其中:
该扳动头包括有一座部11、一棘齿部12以及一外盖13:
该座部11与棘齿部12套接,并可供控制装置容设,该座部11中央具有一主空间111,以及位于主空间111外侧的二侧空间112,该二侧空间112有一部分与主空间111相连通,该主空间111底部埋设有数个帮助转动用的珠体113,而该二侧空间112则各设有一枢槽114,该座部11底侧设有一头端115,该头端115设有一钢珠为定位体116,并在主空间111底部穿设有一穿槽117连通至头端115定位体116处;
该棘齿部12环设有齿,并借C形扣121、垫片122与座部11结合,该棘齿部12套设于座部11外侧,且该棘齿部12可与座部11做相对的旋动;
该外盖13配合一C形扣131用以封闭扳动头,令设置于座部11内各组件定位。
该控制装置包括一控制杆21、一驱动块22与一卡制组23:
该控制杆21顶端为一较大半径的按压面211,且该按压面211略为向下延伸挡缘2111,控制杆21杆身直径联机相对二点则嵌设固定有二连动体212,该控制杆21末端则形成有一阶梯式凹槽的驱动区213,该控制杆21是配合一C形扣214穿设于座部11的主空间111,该控制杆21套设有一弹性体215,该弹性体215抵顶于C形扣214以及按压面211之间,以棘齿部12与挡缘211将其遮蔽不外露,控制杆21的驱动区213则伸入穿槽117与头端115的定位体116连动;
该驱动块22是概呈一中空短圆柱形并与控制杆21套设,该驱动块22外侧凹设有一嵌入口221以控制连动卡制组23,驱动块22内侧环设有二对称的斜弧槽222,该斜弧槽222是由驱动块22上端沿着驱动块22内壁倾斜刻画180度后至驱动块22下端,而该二斜弧槽222的前、后段则各以一直槽223贯穿连通(其中该斜弧槽222与直槽223的较详细态样请另行参阅图6至图8所示),该直槽223内各设有一止逆块224,该止逆块224是以扣合于驱动块22外径的一弹片225固定,止逆块224顶端是配合斜弧槽222的轨径形成侧向倾斜的第一斜面2241,而止逆块224底端则配合直槽223的轨径形成上下倾斜的第二斜面2242,该斜弧槽222以及直槽223是供控制杆21的连动体212驱动旋转用;
该卡制组23包括对称的二卡制齿231、232,其上设有枢轴233以枢设于座部11的枢槽114,令卡制齿231、232定位于座部11二侧空间112,并呈可枢转的结合状态,该卡制齿231、232外端形成有齿区234,该齿区234是与棘齿部12嵌卡啮合,该二卡制齿231、232各配合一弹性件235的抵顶,当任一卡制齿231、232对应至驱动块22的嵌入口221时,则可偏移趋向与该棘齿部12啮合。
本实用新型在组装时,其是将卡制组23的卡制齿231、232,以枢轴233与枢槽114配合设置于座部11的二侧空间112上,并将弹性件235设置于座部11与卡制齿231、232之间,令卡制齿231、232受弹性件235的抵顶;将止逆块224置入驱动块22的直槽223,并以弹片225定位该止逆块224,续将驱动块22置入座部11的主空间111,并借珠体113的辅助而与座部11呈可相对旋动的状态;将C形扣214扣入座部11主空间111外端,再将穿设弹性体215的控制杆21穿经C形扣214、驱动块22、穿槽117,并以连动体212嵌入斜弧槽222内,而以驱动区213与定位体116连动结合;将座部11配合C形扣121与棘齿部12定位,再以外盖13配合C形扣131扣固于扳动头,如此便完成组装。组装完成后的控制装置是以控制杆21的按压面211露出于外,当按压该按压面211时,如图3所示,则连动体212会随控制杆21做垂直上下位移,该驱动块22则以斜弧槽222受连动体212带动而旋转,如此则可切换驱动块22嵌入口221的位置,当该嵌入口221对应卡制齿231时,则该卡制齿231可受弹性件235的推抵而与棘齿部12啮合,令扳动头可逆时针方向扳转螺固件,而可顺时针反向复位;反之,当按压控制杆21令驱动块22旋动至以嵌入口221对应卡制齿232时,则该卡制齿232可受弹性件235的推抵而与棘齿部12啮合,令扳动头可顺时针方向扳转螺固件,而可逆时针反向复位;再者,该控制杆21在按压时,并可同时令驱动区213较深处与头端115定位体116接触,令该定位体116内缩,而方便拔下设置于头端115的工具对象。
本实用新型在使用时,再请参阅图4至图6所示:
当驱动块22如图4所示,以嵌入口221与卡制齿231对应时,则该卡制齿231可受弹性体215推抵偏移并啮合棘齿部12,此时当扳动头做逆时针方向的旋动时,则该卡制齿231后端与座部11抵顶而无退位的空间,扳动头可扳转螺固件;反之,若扳动头做顺时钟方向旋转时,则该卡制齿231可向弹性件235的方向退位,可提供扳动头顺时钟方向复位的功效。
若使用者欲改变该扳动头的复位方向时,则可按压该控制杆21令控制杆21上的连动体212随控制杆21而垂直向下位移,而在此位移的过程中的驱动块22动作,则请配合参阅图4之一至图6之一所示,因控制杆21的连动体212是嵌入驱动块22的斜弧槽222与直槽223交接处,故驱动块22会受止逆块224的第一斜面2241的限止,仅可沿斜弧槽222向下落,而该连动体212因本身固设于控制杆21上无法转动,因此驱动块22将以斜弧槽222受连动体212带动而旋转,直到连动体212位于最下方的斜弧槽222与直槽223交接处时,该驱动块22刚好以斜弧槽222沿着连动体212旋转180度,其中图5之一是驱动块22由图4之一旋转了90度,而图6之一的驱动块22则较图4之一的驱动块旋转了180度,如此则该驱动块22的嵌入口221已由图4所示的位置旋转至图6所示的相反位置,而与另一卡制齿232对应,如此则该卡制齿232可受弹性体215推抵偏移并啮合棘齿部12,此时当扳动头做顺时针方向的旋动时,则该卡制齿232后端与座部11抵顶而无退位的空间,扳动头可扳转螺固件,反之,若扳动头做逆时钟方向旋转时,则该卡制齿232可向弹性件235的方向退位,可提供扳动头逆时钟方向复位的功效。
再者,当使用者放开控制杆21时,则该弹性体215可将控制杆21推出至原始位置,该连动体212并随控制杆21向上位移,此时,该连动体212则受止逆块224第二斜面2242的限止,而仅可沿着直槽223并稍微将止逆块224推出而向上位移,令连动体212回到控制杆21未被按压前的位置,且不会带转驱动块22的方向。
本实用新型借由控制装置的控制杆21而可简单的以按压方式来控制扳动头的复位方向,在本实施例中可通过该控制杆21的按压同时达到控制头端115定位体116的卡固、脱离的效果,因此实可兼顾操作上的便利性与良好的结构性。
请参阅图7至图10所示,是本实用新型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第二实施例,其中主要组件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在此不再赘述,以下仅就不同结构叙述之。
本实用新型的控制装置除可设置于如第一实施例的棘轮套筒扳手外,亦可实施于一般棘轮闭口扳手的扳动头,其中主要是将第一实施例中该座部11的头端115取代为棘齿部12的扳动口301;将外盖13实施为直接与扳动头配合卡固的态样;将第一实施例该驱动块22的嵌入口221取代为一抵顶肋302;改变卡制组23卡制齿231、232枢轴233与弹性件235的设置位置,令二卡制齿231、232任一个在未受抵顶肋302抵顶时是与棘齿部12保持啮合卡固状态,而受抵顶肋302抵顶时则偏移与棘齿部12脱离;
借此,当按压控制杆21时,该控制杆21可借连动体212带动驱动块22旋转,如图8至图10所示,令驱动块22的抵顶肋302移到相反方向的位置上,进而改变扳动头可复位的方向。

Claims (10)

1.一种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主要包括有一扳动头以及一控制装置,该扳动头设有一棘齿部,其特征在于:
该控制装置设有一控制杆,该控制杆上设有一驱动块,该驱动块与一卡制组连动,该卡制组与棘齿部啮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组包括二卡制齿,该卡制齿枢设于扳动头上,该驱动块外端设有一嵌入口。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齿与扳动头之间设有弹性件,借该弹性件迫使卡制齿在对应至驱动块嵌入口时,可偏移至啮合棘齿部的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头具有一座部,该座部与棘齿部套接,该座部上设有一头端,该头端设有一定位体,而该控制杆上则设有与定位体连动的驱动区,且该定位体为一钢珠,而该驱动区则为一阶梯式凹槽。
5.一种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主要包括有一扳动头以及一控制装置,该扳动头设有一棘齿部,其特征在于:
该控制装置设有一控制杆,该控制杆上设有一驱动块,该驱动块与一卡制组连动,该卡制组包括二卡制齿,该卡制齿枢设于扳动头上并与棘齿部啮合;该驱动块外端设有一抵顶肋。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卡制齿与扳动头之间设有弹性件。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扳动头具有一座部,该座部与棘齿部套接,且该棘齿部内设有扳动口。
8.根据权利要求1或5所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上设有连动体,所述驱动块内侧设有斜弧槽,该驱动块套设于控制杆上,该连动体则嵌入斜弧槽中。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块具有二对称设置的斜弧槽,而该二斜弧槽的前、后段则以一直槽贯穿连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直槽上设有止逆块,该止逆块一端为对应斜弧槽的第一斜面,而另一端则为对应直槽的第二斜面,所述驱动块在止逆块外套有一弹片。
CN 200620027994 2006-11-03 2006-11-03 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121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27994 CN200981210Y (zh) 2006-11-03 2006-11-03 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027994 CN200981210Y (zh) 2006-11-03 2006-11-03 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81210Y true CN200981210Y (zh) 2007-11-28

Family

ID=3890837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027994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81210Y (zh) 2006-11-03 2006-11-03 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81210Y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0474B (zh) * 2007-12-08 2010-12-01 谢智庆 工具定位结构
CN101618531B (zh) * 2008-07-03 2012-01-04 胡厚飞 棘轮扳手
CN105437121A (zh) * 2014-08-26 2016-03-30 陈怡富 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
CN105522508A (zh) * 2014-10-21 2016-04-27 王又民 快脱式扳手结构
TWI624334B (zh) * 2017-07-14 2018-05-21 Kuani Gear Co Ltd Pneumatic tool safety switch button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450474B (zh) * 2007-12-08 2010-12-01 谢智庆 工具定位结构
CN101618531B (zh) * 2008-07-03 2012-01-04 胡厚飞 棘轮扳手
CN105437121A (zh) * 2014-08-26 2016-03-30 陈怡富 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
CN105522508A (zh) * 2014-10-21 2016-04-27 王又民 快脱式扳手结构
TWI624334B (zh) * 2017-07-14 2018-05-21 Kuani Gear Co Ltd Pneumatic tool safety switch button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1210Y (zh) 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
CN1106245C (zh) 互锁机构
CN1106910C (zh) 连接机构
CN1041066C (zh) 活动扳手
CN1230931A (zh) 自行车双向驱动装置
CN1262223C (zh) 电动牙刷
CN1765590A (zh) 电动工具
CN1891381A (zh) 振动钻装置
CN1270657C (zh) 用于彼此相对调整家具的一些部分的家具驱动装置
CN1899766A (zh) 多功能砂光机
CN2871369Y (zh) 多功能自行车传动机构改良
CN104227627A (zh) 一种双卡掣换向棘轮扳手
CN2866006Y (zh) 棘轮扳手
CN200963782Y (zh) 多功能砂光机
CN1155455C (zh) 棘动扳手
CN211136629U (zh) 一种发动机链轮轮齿面打磨设备
CN2426784Y (zh) 双向螺丝起子
CN2889627Y (zh) 棘轮起子
CN2654284Y (zh) 手工具伸缩结构
CN2827546Y (zh) 可用单手变化喷水型态的喷水器
KR102668207B1 (ko) 수동 및 전동 겸용 라쳇 드라이버
CN2735071Y (zh) 无间隔式旋转机构
CN2691792Y (zh) 棘轮起子结构
CN2842091Y (zh) 无间隔式旋转装置
CN2748229Y (zh) 具有转动盘的工具棘轮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8

Termination date: 2010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