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5437121A - 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 - Google Patents
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05437121A CN105437121A CN201410423185.7A CN201410423185A CN105437121A CN 105437121 A CN105437121 A CN 105437121A CN 201410423185 A CN201410423185 A CN 201410423185A CN 105437121 A CN105437121 A CN 105437121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groove
- nut
- stock quotations
- spring
- post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Landscapes
- Details Of Spanners, Wrenches, And Screw Drivers And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具有曲柄、组设于曲柄一端的驱动组件、转控盘、控制驱动组件动作及转向的固接组件,而重点在于固接组件内的螺帽其一端具有限位环圈,用来提供弹簧的固定,另一端则完全贴抵在转控盘圆槽内的槽底面,如此一来透过此方式的设计,提供使用者在组装、维修上,螺帽直接对应主固件的接合柱锁设即可,无须另外仔细的对应转控盘的椭孔,大幅减少组装、维修上的时间,也提供相当的方便。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是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尤指一种用来拆卸、组装螺丝(螺帽)的手工具领域的棘轮扳手,其主要特征在组装过程中,能够提供较简易的组装方式,且不影响操作上的顺畅度,极为一种实用性极佳的发明。
背景技术
在众多的手工具中,棘轮扳手是一种常受到使用者所应用的其中之一,一般的棘轮扳手使用上在于能够装设套筒,并进一步达到拆卸、组装螺丝(螺帽)于物体上的目的。一般的棘轮扳手具有正旋转及逆旋转两种,其主要是根据螺丝(螺帽)所需旋紧或是旋松而控制棘轮扳手的摆动,并借由棘轮扳手的一端内所装设的零组件之间的配合而带动螺丝(螺帽)的螺转,然而,以往的棘轮扳手在制作、组装或者是维修的过程中,有时候因为各零件的体积过于狭小,导致组装、维修上产生一定的困难性,除此之外各零件在组装上可能造成无法确实稳固配合的可能性,所以使用者必须仔细、小心翼翼的将各零件予以对齐、组装,却反而增加了工作上时间,因此相关业者必须研究出该如何改善一般棘轮扳手在组装、维修上的缺失。
又位于棘轮扳手内的零组件组配请参阅中国台湾专利公告号M479188「棘轮扳手之驱动头结构改良」,其是于该棘轮扳手的驱动头内侧设置用以锁掣对象的D头,该D头上方的延伸柱上套设有一可供旋动的转动盘,该转动盘中心处设有一圆槽,而该转动盘于其圆槽底部形成一环状阶面,又,该D头的延伸柱于其外周壁设有一环槽,而该环槽组设一扣环,同时该扣环凸出该延伸柱的外周壁,并使该扣环设于该环状阶面的上方,借此,使该转动盘可被限位于该扣环与该D头之间,使转动盘具有不易松脱且易于转动的优点。
上述的棘轮扳手虽然透过转动盘所设置的圆槽来提供扣环的快速装设,但是扣环与涡形弹簧之间的组配并无法提供稳固的装设,虽然控制杆的设置可提供涡形弹簧的现位,但是却很容易造成涡形弹簧在受压时的些许的位移,除此之外在转动盘上所设置的圆槽因过于狭小而导致扣环在与延伸柱的环槽间的扣接增加了一定的困难性,甚至会影响到扣环与转动盘之间的碰撞等问题。故,相关业者必须审慎的思考该如何改良才可符合大众使用。
有鉴于上述情形,本发明人投入许多时间研究相关知识,并加以比较各棘轮扳手的优劣与实用性,进行相关产品的研究及开发,并历经多次实验及测试,而终于推出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改善上述缺失,以符合大众所需使用。
发明内容
为改善前述所提及现有棘轮扳手所具有的缺失,以及「棘轮扳手的驱动头结构改良」所存在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供使用者在组装上能够更为简易、方便,且不会影响到棘轮扳手在操作上的顺畅性。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包括:一曲柄,其一端设有一贯穿的组孔,并于该组孔孔壁环设有一棘齿排;一驱动组件,其具有一主固件、一棘块、一心型弹簧及一控制杆,该主固件装设于组孔的一端,且主固件的一端延伸有一接合柱,另一端则延伸有一组接块,另外该主固件的一周侧并介于接合柱与组接块之间凹设有一组装部,另外设有一定位珠嵌卡于组装部,该棘块装设于组装部,且棘块对应组孔的棘齿排的一侧进一步设有相互啮合的啮齿排,另外该心型弹簧套设于主固件设有接合柱的一端,该心型弹簧对应棘块的一端向下延伸有一嵌合部插入棘块予以接合,而该控制杆则由主固件设有组接块的一端插入组装并贯穿至接合柱,该控制杆对应定位珠的一端则凹设有一凹槽;一转控盘,其装设于组孔的另一端,该转控盘于中心位置凹设有一圆槽,并于该圆槽槽底面开设有一椭孔对应主固件的接合柱,另外在该转控盘底面对应心型弹簧的尖端部设有一控向柱穿入尖端部;一固接组件,其具有一螺帽、一弹簧及一控盘件,该螺帽位于转控盘的圆槽内并与主固件的接合柱相锁设,另外该螺帽底面贴抵于圆槽槽面,而螺帽顶面则凸设有一限位环圈,该弹簧的一端套固于螺帽的限位环圈并抵于螺帽,又该控盘件设置位于弹簧的另一端,并于圆槽内位移动作,另设有一螺锁件由控盘件的中心位置贯穿并锁设于控制杆。
本发明进一步的附加技术特征,该控制杆的凹槽进一步于槽底面具有一第一限槽部及一第二限槽部,该第一限槽部的槽深度深于第二限槽部,当定位珠于控制杆位移时,对应到第一限槽部则陷入组装部内,当定位珠对应到第二限槽部时则呈局部外露于组装部外。
本发明进一步的附加技术特征,该控向柱与转控盘为一体成形,或者是控向柱以插设方式装设于转控盘的底面。
本发明进一步的附加技术特征,该转控盘的圆槽槽截面积以及螺帽的截面积大于椭孔的孔面积。
本发明进一步的附加技术特征,该主固件设有组装部的相对应侧进一步凹设有一槽阶部,该组装部凹设的深度大于槽阶部所凹设的深度,而该转控盘的控向柱插设于心型弹簧的尖端部并于槽阶部内位移,该控向柱的位移带动心型弹簧的摆动,又进一步连动控制棘齿块与组孔内的棘齿排的啮合。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供使用者在组装上能够更为简易、方便,且不会影响到棘轮扳手在操作上的顺畅性。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分解立体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控盘件尚未压缩弹簧,且控制杆尚未动作而使定位珠的局部外露于组装部外的剖面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控盘件压缩弹簧,且控制杆向下位移而使定位珠位移入凹槽内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说明:
1曲柄11组孔
12棘齿排2驱动组件
21主固件211接合柱
212组接块213组装部
214槽阶部22棘块
221啮齿排23心型弹簧
231嵌合部24控制杆
241凹槽2411第一限槽部
2412第二限槽部3定位珠
4转控盘41圆槽
42椭孔5控向柱
6固接组件61螺帽
611限位环圈62弹簧
63控盘件7螺锁件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其为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包括:一曲柄1,其一端呈圆扁状并设有一贯穿的组孔11,并于该组孔11孔壁环设有一棘齿排12;一驱动组件2,其具有一穿组于组孔11内的主固件21、一呈半圆扁状的棘块22、一心型弹簧23及一呈圆柱状的控制杆24,该主固件21装设于组孔11的一端,且主固件21的一端延伸有一接合柱211外露于组孔11,另一端则延伸有一组接块212外露于组孔11,另外在该主固件21的一周侧并介于接合柱211与组接块212之间凹设有一组装部213,另外设有一定位珠3嵌设于组装部213的侧面,该棘块22装设于组装部213,且棘块22对应组孔11的棘齿排12的一侧进一步设有相互啮合的啮齿排221,另外该心型弹簧23套设于主固件21设有接合柱211的一端,该心型弹簧23对应棘块22的一端向下延伸有一嵌合部231插入棘块22予以接合,而该控制杆24则由主固件21设有组接块212的一端插入组装并贯穿至接合柱211,该控制杆24对应定位珠3的一端则凹设有一凹槽241;一转控盘4,其装设于组孔11的另一端,该转控盘4于中心位置凹设有一圆槽41,并于该圆槽41槽底面开设有一椭孔42对应主固件21的接合柱211,另外在该转控盘4底面对应心型弹簧23的尖端部设有一控向柱5穿入尖端部;一固接组件6,其具有一螺帽61、一呈涡形的弹簧62及一呈圆盘状的控盘件63,该螺帽61位于转控盘4的圆槽41内并与主固件21的接合柱211相锁设,另外该螺帽61底面贴抵于圆槽41槽面,而螺帽61顶面则凸设有一限位环圈611,该弹簧62的一端套固于螺帽61的限位环圈611并抵于螺帽61,又该控盘件63设置位于弹簧62的另一端,并于圆槽41内位移动作,另设有一螺锁件7由控盘件63的中心位置贯穿并锁设于控制杆24,使其控盘件63与控制杆24成一体状;其中,透过控盘件63的位移而压缩、释放弹簧62的弹力,并进一步操控控制杆24的位移,以及定位珠3于组装部213内的位移,而螺帽61的设计除了能提供弹簧62稳固组装并受压外,更可减少组装上定位的繁复程序。
前述为本发明主实施例的主要技术特征。
使用者在组装与维修上,仅需依序将主固件21装入于组孔11内,接着将棘块22与心型弹簧23装设进入组孔11内的组装部213位置,而后再把转控盘4套设于主固件21的接合柱211并覆盖组孔11的孔口,最后将固接组件6的螺帽61、弹簧62、控盘件63依序装设于转控盘4的圆槽41内,且与接合柱211相互组设固接,如此一来即可完成组装或者是维修,使用者在螺帽61的装设上仅需对应接合柱211予以锁设即可,直至贴抵圆槽41槽底面,无须卡入椭孔42固定,且以限位环圈611的设置限位弹簧62的组装,减少弹簧62在压缩与复位的反复动作上脱离。
此外,本发明的应用是利用控制杆24的控制以及主固件21的组接块212设计与套筒相互组装,透过套筒来拆卸、组装螺丝(螺帽)的零件,因此主固件21的组接块212,以及控制杆24与定位珠3的配合极为重要,本发明组接块212呈矩形立方体(对应套筒插设的孔洞形状),而在控制杆24的部分,其位于控制杆24的凹槽241在设计上进一步于槽底面具有一第一限槽部2411及一第二限槽部2412,该第一限槽部2411与第二限槽部2412相互连接并呈阶梯状,其中该第一限槽部2411的槽深是深于第二限槽部2412,除此之外第一限槽部2411的宽度也大于第二限槽部2412的宽度,因此当控盘件63尚未压缩时,位于组接块212的定位珠3则会受到控制杆24的第二限槽部2412的推抵,而使定位珠3的局部外露于组接块212外,此型态即可与套筒相互固定组接,避免套筒自行脱落;反之,当控盘件63朝向弹簧62压缩时,则会推抵控制杆24的位移,此时定位珠3会由第二限槽部2412位移至第一限槽部2411,又因第一限槽部2411的槽深较第二限槽部2412来的深,所以定位珠3会落入第一限槽部2411内,使之整颗定位珠3藏入组接块212内,如此一来极可解除组接块212与套筒之间的组装形态,使用者即可将套筒拆离组接块212予以更换、卸除,请参阅图2与图3所示。
另外,在控制本发明的动作方向的部分,其主要利用了转控盘4的转动控制控向柱5拨动心型弹簧23的摆向,并借由心型弹簧23与棘块22的组接来限制啮齿排221与棘齿排12的啮合方向,借此达到螺紧与螺松的控制,而控向柱5与转控盘4的设计上为一体成形,或者是在转控盘4底面挖设有孔,使控向柱5插设于孔内予以控制心型弹簧23的摆向,此外为了能够让转控盘4稳固切换转向,在螺帽61、圆槽41及椭孔42的组配上就显得重要,因此本发明在圆槽41的设计上其截面积大于椭孔42的孔面积,而螺帽61的截面积小于圆槽41槽截面积但大于椭孔42的孔面积,如此一来螺帽61锁设在接合柱211时能够完全贴抵于圆槽41槽底面,使得转控盘4能够稳固的装设于曲柄1上,减少脱落的问题发生,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
又值得一提的是,为了让控向柱5能够确实拨动心型弹簧23的摆向,在主固件21设有组装部213的相对应侧进一步凹设有一槽阶部214,透过槽阶部214的凹设让控向柱5有适当的空间位移并带动心型弹簧23的摆动,而在组装部213与槽阶部214的比较上,该组装部213凹设的深度是大槽阶部214,如此一来使用者在组装上可明显知晓棘块22所要装设的位置,以及心型弹簧23与控向柱5所要动作的区域,请参阅图1至图3所示。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凡是依据本发明的技术实质对以上实施例所作的任何简单修改、等同变化与修饰,均仍属于本发明技术方案的范围内。
Claims (5)
1.一种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
一曲柄,其一端设有一贯穿的组孔,并于该组孔孔壁环设有一棘齿排;
一驱动组件,其具有一主同件、一棘块、一心型弹簧及一控制杆,该主固件装设于组孔的一端,且主固件的一端延伸有一接合柱,另一端则延伸有一组接块,另外该主固件的一周侧并介于接合柱与组接块之间凹设有一组装部,另外设有一定位珠嵌卡于组装部,该棘块装设于组装部,且棘块对应组孔的棘齿排的一侧进一步设有相互啮合的啮齿排,另外该心型弹簧套设于主固件设有接合柱的一端,该心型弹簧对应棘块的一端向下延伸有一嵌合部插入棘块予以接合,而该控制杆则由主固件设有组接块的一端插入组装并贯穿至接合柱,该控制杆对应定位珠的一端则凹设有一凹槽;
一转控盘,其装设于组孔的另一端,该转控盘于中心位置凹设有一圆槽,并于该圆槽槽底面开设有一椭孔对应主固件的接合柱,另外在该转控盘底面对应心型弹簧的尖端部设有一控向柱穿入尖端部;
一固接组件,其具有一螺帽、一弹簧及一控盘件,该螺帽位于转控盘的圆槽内并与主固件的接合柱相锁设,另外该螺帽底面贴抵于圆槽槽面,而螺帽顶面则凸设有一限位环圈,该弹簧的一端套固于螺帽的限位环圈并抵于螺帽,又该控盘件设置位于弹簧的另一端,并于圆槽内位移动作,另设有一螺锁件由控盘件的中心位置贯穿并锁设于控制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杆的凹槽进一步于槽底面具有一第一限槽部及一第二限槽部,该第一限槽部的槽深度深于第二限槽部,当定位珠于控制杆位移时,对应到第一限槽部则陷入组装部内,当定位珠对应到第二限槽部时则呈局部外露于组装部外。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向柱与转控盘可为一体成形,或者是控向柱以插设方式装设于转控盘的底面。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控盘的圆槽槽截面积以及螺帽的截面积大于椭孔的孔面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主固件设有组装部的相对应侧进一步凹设有一槽阶部,该组装部凹设的深度大于槽阶部所凹设的深度,而该转控盘的控向柱插设于心型弹簧的尖端部并于槽阶部内位移,该控向柱的位移带动心型弹簧的摆动,又进一步连动控制棘齿块与组孔内的棘齿排的啮合。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23185.7A CN105437121A (zh) | 2014-08-26 | 2014-08-26 | 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410423185.7A CN105437121A (zh) | 2014-08-26 | 2014-08-26 | 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05437121A true CN105437121A (zh) | 2016-03-30 |
Family
ID=555479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410423185.7A Pending CN105437121A (zh) | 2014-08-26 | 2014-08-26 | 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05437121A (zh)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75880A (zh) * | 2019-11-11 | 2021-05-11 | 陈怡富 | 扳手迫紧装置 |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16339A (en) * | 1997-05-23 | 1999-06-29 | Facom | One-way drive mechanism and corresponding ratchet tool |
TWM316777U (en) * | 2007-01-24 | 2007-08-11 | Yi-Fu Chen | Improved structure for ratchet wrench |
CN200981210Y (zh) * | 2006-11-03 | 2007-11-28 | 林琮淂 | 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 |
DE202007016653U1 (de) * | 2007-11-27 | 2008-02-07 | Chen, Yi-Fu | Ratschenkopf von Ratschenschlüssel |
CN201346757Y (zh) * | 2008-11-26 | 2009-11-18 | 巨琩有限公司 | 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 |
CN103372834A (zh) * | 2012-04-11 | 2013-10-30 | 杨月英 | 棘轮扳手 |
CN203527342U (zh) * | 2013-09-23 | 2014-04-09 | 陈怡富 | 改进的套筒结构 |
-
2014
- 2014-08-26 CN CN201410423185.7A patent/CN105437121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7)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5916339A (en) * | 1997-05-23 | 1999-06-29 | Facom | One-way drive mechanism and corresponding ratchet tool |
CN200981210Y (zh) * | 2006-11-03 | 2007-11-28 | 林琮淂 | 快速切换的手工具结构 |
TWM316777U (en) * | 2007-01-24 | 2007-08-11 | Yi-Fu Chen | Improved structure for ratchet wrench |
DE202007016653U1 (de) * | 2007-11-27 | 2008-02-07 | Chen, Yi-Fu | Ratschenkopf von Ratschenschlüssel |
CN201346757Y (zh) * | 2008-11-26 | 2009-11-18 | 巨琩有限公司 | 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 |
CN103372834A (zh) * | 2012-04-11 | 2013-10-30 | 杨月英 | 棘轮扳手 |
CN203527342U (zh) * | 2013-09-23 | 2014-04-09 | 陈怡富 | 改进的套筒结构 |
Cited By (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2775880A (zh) * | 2019-11-11 | 2021-05-11 | 陈怡富 | 扳手迫紧装置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8001873B2 (en) | Universal joint capable of replacing different tool sets | |
CN107044472B (zh) | 一种快速连接机构 | |
CN105773503A (zh) | 螺丝刀 | |
CN105437121A (zh) | 改进的棘轮扳手结构 | |
CN212717564U (zh) | 一种便于拆合固定的组装家具用连接件 | |
TWI530365B (zh) | Ratchet wrench structure improvement | |
CN201379501Y (zh) | 马桶盖板的快速拆装机构 | |
CN205237914U (zh) | 棘轮扳手结构 | |
CN202572300U (zh) | 一种带键螺套安装工具 | |
CN102296900B (zh) | 一种开门机 | |
CN203957391U (zh) | 一种压辊辊筒与弧形模板的快速拆装机构 | |
KR20110107271A (ko) | 고속 회전 스패너 | |
CN202739897U (zh) | 座便器盖板的易拆装铰链结构 | |
CN209909285U (zh) | 一种手动蝶阀 | |
KR101485361B1 (ko) | 가구용 패널 연결장치 | |
CN103202675A (zh) | 快速拆装的支架结构 | |
CN103770060B (zh) | 具多尺寸的扳手装置 | |
CN215108022U (zh) | 一种门窗把手 | |
CN106760985B (zh) | 一种双灵动叶片锁芯 | |
CN201057993Y (zh) | 坐便器坐圈及盖板的快速拆装机构 | |
CN210196492U (zh) | 一种耐腐蚀偏心阀 | |
CN212044419U (zh) | 一种井下阀门启闭装置 | |
KR200363060Y1 (ko) | 원터치형 거푸집 고정구조 | |
CN218927325U (zh) | 一种角磨机 | |
CN204531636U (zh) | 一种结构简单的拨叉执手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C06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C10 |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60330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