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79175Y - 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 - Google Patents

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79175Y
CN200979175Y CNU200620148037XU CN200620148037U CN200979175Y CN 200979175 Y CN200979175 Y CN 200979175Y CN U200620148037X U CNU200620148037X U CN U200620148037XU CN 200620148037 U CN200620148037 U CN 200620148037U CN 200979175 Y CN200979175 Y CN 200979175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mbustion chamber
chamber
heater
heat
communicat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U200620148037X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志成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U200620148037X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79175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79175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79175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20/00Technologies relating to chemical industry
    • Y02P20/10Process efficiency

Landscapes

  • Solid-Fuel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包括有炉体、燃烧室、隔离层和至少两个传热管,燃烧室位于炉体的内部并与炉体的底部密封连接,在燃烧室和炉体之间设置有隔离层,隔离层把炉体分成蓄水室与集灰室两部分,除此之外还包括有二次进风口和炉篦,且燃烧室由二次燃烧室、烟氧混合器、一次燃烧室和储渣室组成,二次进风口与烟氧混合器连通,炉篦设置在一次燃烧室和集灰室之间,传热管的一端连接到二次燃烧室,另一端穿过隔离层连接到集灰室,采用组合的燃烧室可大幅度提高对热能的利用效率,从而节约了燃料的使用费用,起到节约开支的目的,具有设计结构合理、安全实用以及热效高的优点。

Description

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
背景技术
在现有的锅炉中,燃料在炉膛内燃烧的时候,会产生大量的烟气和粉尘,需要用排烟装置来排除,但排放烟气的同时也会造成大量热能的流失,且烟气中夹带的粉尘如果不经处理就排放到大气里,也会对大气造成污染,而且有一些未能燃尽的微小颗粒也会被排放到大气里,从而污染环境。虽然人们对现有技术做出一些改进,但都没有从根本上解决问题,且由于炉体的保温性能差,容易造成炉内热量的散失,既不利于炉内热量的采集,造成燃料的大量浪费,也容易对炉旁的工作人员造成伤害,使工作环境变得极为恶劣。虽然现在也出现了一些把水热交换设备应用到锅炉中的产品,但还存在热能转化效率低,不能充分利用现有资源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该产品可以大幅度提高对热能的利用效率,从而节约了燃料的使用费用,起到节约开支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上述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包括有炉体、燃烧室、隔离层和若干个传热管,所述燃烧室位于所述炉体的内部并与所述炉体的底部密封连接,在所述燃烧室和所述炉体之间设置有隔离层,起密封隔离作用的所述隔离层把所述炉体分成上半部的蓄水室与下半部的集灰室两部分,除此之外该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还包括有二次进风口和炉篦,且所述的燃烧室由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二次燃烧室、烟氧混合器、一次燃烧室和储渣室组成一个密封的整体,所述二次进风口与所述的烟氧混合器连通,该二次进风口穿过所述的炉体与外部的设备连接,所述炉篦设置在所述一次燃烧室和所述集灰室之间,所述传热管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二次燃烧室的上顶端,另一端穿过所述的隔离层连接到所述的集灰室。
所述的烟氧混合器为环形双层结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通过该通气孔可将新鲜的氧气混合入二次燃烧室,使在一次燃烧室中的燃烧物经燃烧后产生的雾化气体可以再次燃烧,以增加燃烧的效率。
所述炉体为一体成型的,在其顶端设置有蒸汽热水出口和安全阀,该蒸汽热水出口和所述安全阀设置的位置高于所述炉体内的液面高度;在所述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在该保温层外、向内侧设置有水套,用于防止内置液体对所述炉壁的侵蚀。
所述的炉篦其高度与所述隔离层的高度相同,用于放置燃烧物并把燃烧后大颗粒的渣土排放到其下部所述的储渣室中,高度的一致可以使燃烧的热量不过多的流失。
所述传热管以所述燃烧室为中心均匀分布在所述燃烧室和所述炉体之间,以使传热管中的热量可以均匀交换到所述的蓄水室中,以保证所述燃烧室中的热量不扩散,以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所述二次燃烧室内设置有过滤器以及若干个贯穿所述二次燃烧室外壁的水传热管,所述二次燃烧室的顶面设置为向上隆起的反射内胆,可使燃烧着的粗大颗粒在此反弹,以使其充分燃烧。在该反射内胆的下方连接有所述的过滤器,用于过滤细小的微粒,以便于粉尘的排出。所述水传热管位于所述过滤器的下方,并与所述二次燃烧室密封连接,也就是说这些水传热管与所述蓄水室连通,以便于把所述蓄水室中的水经所述水传热管加热后使其循环流动,该水传热管可以横向设置于所述的二次燃烧室内,还可以倾斜放置。
在所述的炉体上分别设置有二次燃烧观察孔、加煤炉门、掏渣炉门和排尘炉门,其中,所述二次燃烧观察孔、所述加煤炉门和所述掏渣炉门分别位于所述的蓄水室上,所述二次燃烧观察孔与所述二次燃烧室连通,所述加煤炉门和所述掏渣炉门分别与所述一次燃烧室连通,所述排尘炉门位于所述的集灰室上并与所述的储渣室连通。
在所述储渣室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一次进风口,该一次进风口穿透所述的炉体与内部所述的储渣室连通。
在所述的炉体上设置有排气管,该排气管与所述的集灰室连通,用于排放经冷却后的烟气。
在所述蓄水室的上部还设置有电子水温水位切换器,其高于所述燃烧室的顶面,用于监控所述炉体内部水温和水位的变化,并在水位下降或温度降低的时候,通过控制其它部件对所需进行适当的调整。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由于炉体采用的是一体化设计,其外部的造型美观,且没有传统的外伸式烟囱,可以使用多种不同的燃料来进行燃烧。除了在炉体内设置有反射内胆和二次热传递的传热管外,还设置有安全阀、二次进风口、水传热管以及由二次燃烧室、烟氧混合器、一次燃烧室和储渣室组成的燃烧室,所述安全阀可使所述蓄水室中的气压不至于过高,以增加使用的安全系数。所述二次进风口与所述烟氧混合器的连通,使雾化后的气体可以再次被利用,以使其充分燃烧。所述水传热管的设置可以加速蓄水室中水的流动,增大了与水的接触面积,从而加大了热交换率。而加煤炉门的设置简化了操作工序,也不会因炉门过长时间的打开而散失过多的热量。设置的二次燃烧观察孔可以使人们随时监控燃烧室中的燃烧状况,以掌控燃烧物的添加次数。燃烧物可在反射内胆和燃烧室内反复燃烧,使燃烧物的热能近乎在封闭隔热的状态下进行充分释放,其总体热效率明显提高。由于采用的是震荡燃烧,其能耗低、热效高,且环保,具有设计结构合理、安全实用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正面剖面示意图。
符号说明
1:一次进风口;     2:排尘炉门;
3:炉篦;           4:掏渣炉门;
5:耐火砖墙;       6:加煤炉门;
7:二次进风口;     8:烟氧混合器;
9:二次燃烧观察孔; 10:二次燃烧室;
11:过滤器;        12:电子水温水位切换器;
13:保温层;        14:蒸汽热水出口;
15:安全阀;        16:炉外胎;
17:反射内胆;      18:水传热管;
19:传热管;        20:一次燃烧室;
21:排气管;        22:通气孔;
23:集灰室;        24:隔离室;
25:储渣室;        26:蓄水室;
27:炉体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如图1所示,包括有炉体27、燃烧室、隔离层24和八个传热管19,燃烧室位于炉体27内部的中心部位并与炉体27的底部密封连接,在燃烧室和炉体27之间设置有隔离层24,该隔离层24把炉体27分成用于传导热量的蓄水室26与用于储存烟气中所带细微颗粒粉尘的集灰室23两部分,除此之外,该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还包括有二次进风口7和炉篦3,且燃烧室由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二次燃烧室10、烟氧混合器8、一次燃烧室20和储渣室25组成一个密封的整体,二次进风口7与烟氧混合器8底外壁连通,该二次进风口7穿过炉体27与外部的设备连接。烟氧混合器8为环形双层结构,内壁上设置有若干个通气孔22,通过这些通气孔22可将炉外的氧气混合入燃烧所产生的气体进入二次燃烧室10,使在一次燃烧室20中的燃烧物经燃烧后产生的雾化气体可以再次燃烧,以增加燃烧的效率。该一次燃烧室20的侧壁由耐火砖墙5组成,该侧壁还可由其它的耐火材料制成,则一次燃烧室20是燃烧物燃烧的主要场所。
炉篦3横向安装在一次燃烧室20和集灰室25之间,该炉篦3分成均匀的四块,可从掏渣炉门4中装卸。八个传热管19每根的一端连接到二次燃烧室10的上顶端,另一端穿过隔离层24连接到集灰室23。炉篦3的高度与隔离层24的高度相同,用于放置燃烧物并把燃烧后大颗粒的渣土排放到其下部的储渣室25中,高度的一致可以使燃烧的热量不过多的流失。
炉体27为一体成型的,在其侧壁上安装有炉外胎16,起保护作用,在炉体27的顶端设置有蒸汽热水出口14和安全阀15,该蒸汽热水出口14设置的位置高于炉体内的液面高度。在炉体27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13,在该保温层外、向内侧可设置有水套,用于防止内置液体对所述炉壁的侵蚀。在蓄水室26上部还设置有电子水温水位切换器12,其穿过炉体27与蓄水室26连通,用于监控炉体27内部水温和水位的变化,并在水位下降或温度降低的时候,通过控制其它部件对所需进行适当的调整。
传热管19以燃烧室为中心均匀分布在燃烧室和炉体之间,以使传热管19中的热量可以均匀交换到蓄水室26中,以保证燃烧室中的热量不扩散,以提高热能的利用效率。
二次燃烧室10内设置有过滤器11以及五个贯穿二次燃烧室10外壁的水传热管18,二次燃烧室10的顶面设置为向上隆起的反射内胆17,可使燃烧着的粗大颗粒在此反弹,以使其充分燃烧。在该反射内胆17的下方连接有过滤器11,该过滤器11的直径略大于烟氧混合器8的直径,用于过滤细小的微粒,以便于粉尘从二次燃烧室10排放到传热管19中。水传热管18位于过滤器10的下方,并与二次燃烧室10密封连接,以便于把蓄水室26中的水经五个水传热管18加热后循环流动,这些水传热管18横向设置于二次燃烧室10内。
在炉体27上分别安装有二次燃烧观察孔9、加煤炉门6、掏渣炉门4和排尘炉门2,都为密封门。其中,二次燃烧观察孔9、加煤炉门6和掏渣炉门4分别位于蓄水室26上,二次燃烧观察孔9与二次燃烧室10连通,位于水传热管18和烟氧混合器8之间。加煤炉门6和掏渣炉门4分别与一次燃烧室20连通,且加煤炉门6的位置高于掏渣炉门4,排尘炉门2位于集灰室23上并与储渣室25连通。
在炉体27的集灰室23上设置有排气管21,该排气管21与集灰室23连通,用于排放经冷却后的烟气。并在位于该位置的储渣室25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一次进风口1,该一次进风口1穿透炉体27与内部储渣室25连通。
虽然以特定实施例来描述本发明,但是熟习该项技艺者将清楚地知道可在不脱离下面所附权利要求所界定的本发明的精神及范围内实施各种变化和修改。但不论其在形状或结构上作任何变化,凡是采用本技术所做出的修改,均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包括有炉体、燃烧室、隔离层和至少两个传热管,所述燃烧室位于所述炉体的内部并与所述炉体的底部密封连接,在所述燃烧室和所述炉体之间设置有隔离层,所述隔离层把所述炉体分成上半部的蓄水室与下半部的集灰室两部分,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有二次进风口和炉篦,且所述的燃烧室是由从上到下依次连通的二次燃烧室、烟氧混合器、一次燃烧室和储渣室组成的一个密封的整体,所述二次进风口与所述的烟氧混合器连通,所述炉篦设置在所述一次燃烧室和所述集灰室之间,所述传热管的一端连接到所述二次燃烧室的上顶端,另一端穿过所述的隔离层连接到所述的集灰室。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烟氧混合器为环形双层结构,内壁上设置有至少一个通气孔。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体为一体成型的,在其顶端设置有蒸汽热水出口和安全阀,该蒸汽热水出口和所述安全阀设置的位置高于所述炉体内的液面高度;在所述炉体的内壁上设置有保温层,在该保温层外、向内侧设置有水套。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炉篦的高度与所述隔离层的高度相同。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传热管以所述燃烧室为中心均匀分布在所述燃烧室和所述炉体之间。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其特征在于,所述二次燃烧室内设置有过滤器以及至少一个贯穿所述二次燃烧室外壁的水传热管,所述二次燃烧室的顶面设置为向上隆起的反射内胆,在该反射内胆的下方连接有所述的过滤器,所述水传热管位于所述过滤器的下方,并与所述二次燃烧室密封连接,所述水传热管与所述蓄水室连通。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炉体上分别设置有二次燃烧观察孔、加煤炉门、掏渣炉门和排尘炉门,其中,所述二次燃烧观察孔、所述加煤炉门和所述掏渣炉门分别位于所述的蓄水室上,所述二次燃烧观察孔与所述二次燃烧室连通,所述加煤炉门和所述掏渣炉门分别与所述一次燃烧室连通,所述排尘炉门位于所述的集灰室上并与所述的储渣室连通。
8.如权利要求1或7所述的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储渣室的外侧表面上设置有一次进风口,该一次进风口穿透所述的炉体与内部所述的储渣室连通。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的炉体上设置有排气管,该排气管与所述的集灰室连通。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蓄水室的上部设置有电子水温水位切换器。
CNU200620148037XU 2006-10-23 2006-10-23 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79175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48037XU CN200979175Y (zh) 2006-10-23 2006-10-23 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U200620148037XU CN200979175Y (zh) 2006-10-23 2006-10-23 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79175Y true CN200979175Y (zh) 2007-11-21

Family

ID=3897955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U200620148037XU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79175Y (zh) 2006-10-23 2006-10-23 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79175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1293A (zh) * 2017-11-14 2018-05-22 樊和平 一种双炉膛撞击燃烧无烟环保蒸汽锅炉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61293A (zh) * 2017-11-14 2018-05-22 樊和平 一种双炉膛撞击燃烧无烟环保蒸汽锅炉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79175Y (zh) 无烟囱环保节能燃煤气化锅炉
CN207196546U (zh) 一种反烧多回程式暖炊炉具
CN201152548Y (zh) 节能环保采暖炉
CN201074844Y (zh) 节能环保炉
CN207035482U (zh) 环保锅炉及供暖设备
CN202392833U (zh) 高效节能燃煤炊暖气化炉
CN201772617U (zh) 碳氢混燃压力锅炉
CN206709083U (zh) 一种垃圾热解气化焚烧炉
CN200940856Y (zh) 双向鼓风有机燃料二次燃烧节能炉
CN205579541U (zh) 一种生物质高效低氮气化燃烧装置
CN2821400Y (zh) 无烟囱环保节能锅炉
CN2714982Y (zh) 民用节能环保锅炉
CN2388553Y (zh) 多功能节能消烟除尘立式常压炉
CN202852828U (zh) 反烧式湿燃烧炉
CN2655044Y (zh) 环保节能煤气锅炉
CN2559889Y (zh) 煤、气一体化洁净燃烧锅炉
CN207702434U (zh) 一种多炉芯气化型锅炉
CN2594662Y (zh) 双室燃煤高效节能多用环保热水采暖炉
CN2476720Y (zh) 煤气化常压燃烧炉
CN201074901Y (zh) 双逆流环保节能热风炉
CN2921691Y (zh) 蒸汽助燃节能采暖炉
CN2564942Y (zh) 新型无烟节能锅炉
CN206626807U (zh) 一种流动燃烧兰炭专用环保锅炉
CN2298470Y (zh) 一种高效节能水暖锅炉
CN2704765Y (zh) 节能炒灶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1

Termination date: 2009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