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77927Y - 一种铁路货车牵引杆 - Google Patents

一种铁路货车牵引杆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77927Y
CN200977927Y CN 200620147453 CN200620147453U CN200977927Y CN 200977927 Y CN200977927 Y CN 200977927Y CN 200620147453 CN200620147453 CN 200620147453 CN 200620147453 U CN200620147453 U CN 200620147453U CN 200977927 Y CN200977927 Y CN 200977927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raw bar
rod
coupling end
hook tail
type hitc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47453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孟庆民
姜岩
于连友
祝震
杨爱国
于跃斌
崔英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RRC Qiqihar Rolling Stoc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filed Critical Qiqihar Railway Rolling Stock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147453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77927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77927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77927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Train Traffic Observation, Control, And Security (AREA)

Abstract

一种铁路货车牵引杆,包括中空的杆体和位于杆体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外球端面和第一销孔,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外球端面和第二销孔,所述第一连接端插入16型车钩钩尾框及转动套且通过贯穿第一销孔的16型车钩钩尾销与16型车钩钩尾框及转动套相连接,第一外球端面与16型车钩钩尾框中的从板相配合以进行旋转;第二连接端插入17型车钩钩尾框中且通过贯穿第二销孔的17型车钩钩尾销与17型车钩钩尾框相连接,且第二外球端面与17型车钩钩尾框中的从板相配合以进行转动;杆体上设有与拨车机拨车臂配合的拨车臂配合部。该牵引杆能够实现与16型和17型车钩互换。

Description

一种铁路货车牵引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铁路货车的连挂装置,尤其与铁路货车牵引杆有关。
背景技术
根据铁路车辆动力学理论和仿真计算的结果,缩小车辆之间的间隙可有效地降低车辆的纵向冲动,提高车辆的动力学性能。为了解决重载及长大货物列车因制动缓解不均匀性和列车间隙效应引起的列车冲动问题,国外早在20世纪70年代就开始研究设计新的车辆连挂装置以减少和消除列车的“间隙”作用,如ASF-Keystone公司、Cardwell Westinghouse公司、McConway & Torley公司和ABC-NACO公司均设计开发了不同类型的牵引杆装置来代替车钩缓冲装置。车辆之间采用牵引杆连接可有效降低车辆之间的纵向冲动,保护车辆和货物不受损坏,保障运输安全。
如图1所示的普通牵引杆包括:杆体1、分别位于杆体1两端的连接端2和连接端3,杆体1整体上为狭长形状且为中空结构,连接端2具有连接孔21和外球面22,连接端3也具有连接孔31和外球面32,连接孔21和连接孔31均可作为车钩与钩尾框连接之用。由于这种牵引杆装置可以代替车钩且保留了原有缓冲器、钩尾框和从板等构件,从而不但可以消除车辆因使用车钩而产生的两车钩间连挂间隙,而且不需要对车辆结构进行改动,维修比较方便。
然而,这种牵引杆存在下列的问题:
1.所述牵引杆不能满足在不摘解牵引杆的情况下通过拨车机自动调车进行翻车机卸货的需要。
2.所述牵引杆不能实现与我国16型车钩和17型车钩的互换。
3.由于这种牵引杆依赖进口,所以所述牵引杆的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铁路货车牵引杆,其能够在满足不摘解牵引杆的情况下通过拨车机自动调车的需要,且可以实现与我国16型车钩和17型车钩的互换,可不用分解列车使货车直接上翻车机卸货,同时所述铁路货车牵引杆的价格低廉。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货车牵引杆,包括中空的杆体和位于该杆体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外球端面和第一销孔,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外球端面和第二销孔,其中:所述第一连接端能够插入16型车钩钩尾框及转动套中且通过贯穿所述第一销孔的16型车钩钩尾销与所述16型车钩钩尾框及转动套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外球端面与所述16型车钩钩尾框中的从板相配合以进行旋转;所述第二连接端能够插入17型车钩钩尾框中且通过贯穿所述第二销孔的17型车钩钩尾销与17型车钩钩尾框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外球端面与所述17型车钩钩尾框中的从板相配合以进行转动;以及所述杆体上设有用于与拨车机的拨车臂配合的拨车臂配合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拨车臂配合部为牵引杆挡肩,所述牵引杆挡肩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挡肩本体,所述挡肩本体垂直于所述杆体的外表面;加强筋,在所述挡肩本体和所述杆体的外表面之间相连接。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拨车臂配合部与所述杆体一体形成。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构思,所述拨车臂配合部焊接在所述杆体上。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和有益效果在于,所述铁路货车牵引杆能够满足在不摘解牵引杆的情况下通过拨车机自动调车的需要,进行翻车机卸货,且可以实现与我国16型车钩和17型车钩的互换,同时所述铁路货车牵引杆的价格低廉。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铁路货车牵引杆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货车牵引杆的俯视图。
图3为沿图2中A-A线剖开的剖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铁路货车牵引杆装配在16型车钩钩尾框及转动套和17型车钩钩尾框中后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结构,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说明,然而所述实施例仅为提供说明与解释之用,不能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牵引杆,用于铁路货运车辆之间的连接。如图2、图3和图4所示,所述铁路货车牵引杆包括中空的杆体10和位于该杆体10两端的第一连接端20和第二连接端30,所述第一连接端20具有第一外球端面202和第一销孔201,所述第二连接端30具有第二外球端面302和第二销孔301。在所述杆体10上设有用于与拨车机的拨车臂(图中未示出)相配合的拨车臂配合部40。
杆体10、第一连接端20和第二连接端30的整体长度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该整体长度为1753mm,具有该整体长度的铁路货车牵引杆既可以满足在杆体10上设置拨车臂配合部40所需要的杆体长度,也能够整体代替配套使用的16型、17型车钩。
第一连接端20整体上的外形可以设置为与16型车钩的钩尾类似或者相同,以适合于插入16型车钩钩尾框及转动套中并可以完成铁路货车的运行和卸货等相应操作。16型车钩钩尾框内设置有缓冲器52和从板53等构件。在第一连接端20插入16型车钩钩尾框50中之后,可以通过贯穿第一销孔201的16型车钩钩尾销51将第一连接端20通过转动套54与16型车钩钩尾框50连接在一起,从而可以在不摘牵引杆的情况下实现翻车卸货作业。16型车钩钩尾框50中的从板53具有内球面,第一连接端20的第一外球端面202具有外球面,所述内球面和所述外球面可以相互配合,以使第一连接端20和从板53可以作一定范围内的相对转动,球面配合可以降低车辆通过曲线时的横向力。第二连接端30整体上的外形可以设置为与17型车钩的钩尾类似或者相同,以适合于插入17型车钩钩尾框中并可以完成铁路货车的运行和卸货等相应的操作。17型车钩钩尾框中设置有缓冲器62和从板63等构件。在第二连接端30插入17型车钩钩尾框60中之后,可以通过贯穿第二销孔301的17型车钩钩尾销61将第二连接端30与17型车钩钩尾框60连接在一起。17型车钩钩尾框60中的从板63具有内球面,第二连接端30的第二外球端面302具有外球面,所述内球面和所述外球面可以相互配合,以使第二连接端30与从板63可以作一定范围内的相对转动,球面配合可以降低车辆通过曲线时的横向力。在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货车牵引杆与16型车钩钩尾框和17型车钩钩尾框连接后,所述铁路货车牵引杆可以充分利用16型车钩钩尾框和17型车钩钩尾框中原有的从板和缓冲装置等构件连接车辆实现列车牵引目的。
为了提高结构强度,牵引杆采用TB/T2942-E级及符合AAR M201标准的E级铸钢制造,最小破坏载荷可达到4005kN以上。
在杆体10的外表面上设置有拨车臂配合部40。拨车臂配合部40主要用于在卸货时与拨车机的拨车臂相配合。
拨车臂配合部40可以为任何能够实现与拨车臂相配合的任何构造形式。优选的是,拨车臂配合部40为牵引杆档肩40A和40B,牵引杆挡肩40A包括加强筋42和挡肩本体41,牵引杆档肩40B包括加强筋42’和挡肩本体41’,挡肩本体41和挡肩本体41’对称设置并均垂直于所述杆体10的外表面,换句话说,挡肩本体41和档肩本体41’彼此相对且均自杆体10的外表面向上延伸一定高度;加强肋42和加强肋42’分别设置在挡肩本体41和挡肩本体41’的相对内侧,以加强挡肩本体41和挡肩本体41’与杆体10之间的连接结构强度。如图2和图3所示,加强筋42和加强筋42’的数量分别可以为3个。
拨车臂配合部40可以与杆体10一体形成,也可以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拨车臂配合部40固定在杆体10上。在通过焊接的方式将拨车臂配合部40固定在杆体10上的情况下,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降低铸造成本,从而在整体上降低本实用新型铁路货车牵引杆的整体成本。
由于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货车牵引杆的第一连接端20和第二连接端30的结构和形状设置,第一连接端20可以连接到16型车钩钩尾框50及转动套54中,第二连接端30可以连接到17型车钩钩尾框60中,从而可以替代16型车钩和17型车钩将两辆铁路货运车辆连接在一起。当通过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货车牵引杆将两辆铁路货车连接在一起后,由于消除了车钩之间的连接间隙,因此可以有效降低列车间的纵向冲动。
在不摘牵引杆的情况下利用拨车机拨动车辆时,可以通过拨车臂配合部40与拨车机的拨车臂配合进行拨车作业,从而能够满足在不摘牵引杆的情况下使用拨车机拨车并完成翻车机卸货的需要。
同时,与国外同类产品相比,本实用新型的铁路货车牵引杆成本十分低廉。
综上,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铁路货车牵引杆,其能够满足在不摘解牵引杆的情况下利用拨车机自动调车并进行翻车机卸货的需要,且可以实现与我国16型车钩和17型车钩的互换,同时所述铁路货车牵引杆的价格十分低廉。

Claims (4)

1.一种铁路货车牵引杆,包括中空的杆体和位于该杆体两端的第一连接端和第二连接端,所述第一连接端具有第一外球端面和第一销孔,所述第二连接端具有第二外球端面和第二销孔,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连接端能够插入16型车钩钩尾框中且通过贯穿所述第一销孔的16型车钩钩尾销与转动套连接后再和所述16型车钩钩尾框相连接,且所述第一外球端面与所述16型车钩钩尾框中的从板相配合;
所述第二连接端能够插入17型车钩钩尾框中且通过贯穿所述第二销孔的17型车钩钩尾销与17型车钩钩尾框相连接,且所述第二外球端面与所述17型车钩钩尾框中的从板相配合;以及
所述杆体上设有用于与拨车机的拨车臂配合的拨车臂配合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车臂配合部为牵引杆挡肩,所述牵引杆挡肩包括:两个对称设置的挡肩本体,所述挡肩本体垂直于所述杆体的外表面;加强筋,在所述挡肩本体和所述杆体的外表面之间相连接。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车臂配合部与所述杆体一体形成。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铁路货车牵引杆,其特征在于,所述拨车臂配合部焊接在所述杆体上。
CN 200620147453 2006-12-05 2006-12-05 一种铁路货车牵引杆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77927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47453 CN200977927Y (zh) 2006-12-05 2006-12-05 一种铁路货车牵引杆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47453 CN200977927Y (zh) 2006-12-05 2006-12-05 一种铁路货车牵引杆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77927Y true CN200977927Y (zh) 2007-11-21

Family

ID=389783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47453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77927Y (zh) 2006-12-05 2006-12-05 一种铁路货车牵引杆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77927Y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9340A1 (en) * 2015-09-23 2017-03-30 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 Drawbar and drawbar assembly
CN109572743A (zh) * 2018-12-13 2019-04-05 贵州赛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齿轨车与矿用平板车的拉杆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7049340A1 (en) * 2015-09-23 2017-03-30 Fortescue Metals Group Ltd Drawbar and drawbar assembly
CN109572743A (zh) * 2018-12-13 2019-04-05 贵州赛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连接齿轨车与矿用平板车的拉杆装置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889818Y (zh) 地铁车辆新型车钩牵引机构
CN200960931Y (zh) 中心销加z字形拉杆机车牵引装置
CN101121410A (zh) 驮背-集装箱运输专用车
CN200977927Y (zh) 一种铁路货车牵引杆
CN201183494Y (zh) 高速动车组的拖车转向架构架
CN202641727U (zh) 生产过程用车辆牵引装置
CN1907780A (zh) 铁路车辆双系统车钩
CN201573669U (zh) 铁路列车用牵引杆
CN204750332U (zh) 一种半挂式运输车
CN206664601U (zh) 一种用于铁路车辆的可折叠车钩
CN103661438A (zh) 一种关节车组合
CN211166897U (zh) 一种公铁两用运输车组连挂装置
CN109398003A (zh) 一种公铁联运厢式货车
CN200967471Y (zh) 双制动系统窄轨铁路棚车
CN110723160B (zh) 一种低地板有轨电车牵引梁及牵引拉杆座结构
CN2853539Y (zh) 多单元集装箱关节车
CN201033566Y (zh) 提速250吨凹底平车
CN211032554U (zh) 一种运输u型或箱型预制梁的铁路运输车组
CN209409726U (zh) 一种公铁联运厢式货车
CN203485931U (zh) 车钩
CN205524288U (zh) 一种用于铁路车辆双作用的车钩
CN110758032A (zh) 一种公铁两用运输车组及其编组方法
CN205239516U (zh) 一种稀土添加碳纤维增强铝基复合材料机车用牵引装置
CN110758446A (zh) 一种下置式铁路货车转向架轮对径向装置
CN201186679Y (zh) 牵引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121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