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56120Y - 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 - Google Patents

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56120Y
CN200956120Y CN 200620116401 CN200620116401U CN200956120Y CN 200956120 Y CN200956120 Y CN 200956120Y CN 200620116401 CN200620116401 CN 200620116401 CN 200620116401 U CN200620116401 U CN 200620116401U CN 200956120 Y CN200956120 Y CN 200956120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eripheral unit
interface card
circuit board
antenna
unit interfa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Fee Rela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16401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瑞祥
林勇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YUANG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YUANG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YUANG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YUANGANG SCIENCE AND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 200620116401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56120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56120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56120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Fee Related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ransceiv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应用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中,该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主机板上具有插槽,该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包含有:电路板;外围装置电路主体;以及天线装置。利用本实用新型,让天线装置可直接整合于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上,使得使用者要利用便携式计算机进行网络联机、收看无线电视节目或进行移动电话服务时能达到组装与携带方便、利于存放等优点。

Description

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尤指应用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上的一种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
背景技术
请参见图1,其为迷你外设部件接口(Mini PCI)卡的外观示意图,其主要是一种应用于笔记本电脑上的扩充卡,一般内建于笔记本电脑中的网络卡、无线网络卡,大都是以此规格的扩充卡来完成。
而安装于笔记本电脑内部迷你外设部件接口插槽中的迷你外设部件接口无线网络卡,常用的电路板构造上并不具有天线,主要是靠内建在笔记本电脑机身(一般是在显示屏两侧)中的天线来收发信号。但假如笔记本电脑本身没有内建天线,便必须利用如图1中所示,在接口卡主体1上所另外连接的一条向外沿伸的缆线(cable)101与天线10,才能实现收发无线信号的功能。通常接口卡主体1上都有两个天线接头11、12来供缆线101与天线10或是上述内建天线(图中未示出)的接头来进行接合。
因此,在常用接口卡主体1之上,都必须设有天线接头11、12,以及附带于产品内的天线10,如此将增加了厂商在此类产品制造上的生产成本。另外,当我们也想将以迷你外设部件接口卡形式完成的无线电视卡模块或无线移动电话网络模块装设于同一台笔记本电脑,内建天线将不敷使用且不一定合用,而如何改善上述诸多问题,便成为发展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应用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中,该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主机板上具有插槽,该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包含有:电路板,可插置于该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主机板的该插槽上而完成电连接;外围装置电路主体,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并可与该插槽完成电连接;以及天线装置,电连接于该外围装置电路主体,其整体形成并平布于该电路板的表面上,该天线装置可接收无线信号而传送至该外围装置电路主体,使该外围装置电路主体能对该无线信号进行处理后,再通过该插槽将处理过后的该无线信号传送至该便携式计算机中。
根据上述构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中该电路板符合迷你外设部件接口卡或是快速外设部件接口迷你卡(PCI ExpressMini Card)的规格。
根据上述构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中该外围装置电路主体为无线网络卡模块、无线电视卡模块或无线移动电话网络模块中之一。
根据上述构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中该天线装置可用表面贴装式天线来完成,而该表面贴装式天线可直接贴装于该电路板上,而上述表面贴装式天线大多为以芯片型天线形式存在,而其中又以陶瓷天线最常见。
根据上述构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中该天线装置可以电路布局的方式直接形成于该电路板的表面上。
根据上述构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中该电路板的表面可为该电路板的正面、背面或侧面。
根据上述构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中以电路布局的方式直接形成于该电路板表面上的该天线装置的材质可为铜箔。
根据上述构想,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当该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插置于该插槽后,为包覆于该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壳体内。
利用本实用新型,让天线装置可直接整合于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上,使得使用者要利用便携式计算机进行网络联机、收看无线电视节目或进行移动电话服务时能达到组装与携带方便、利于存放等优点。
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列附图及说明,可得到更深入的了解:
图1为迷你外设部件接口卡的外观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关于一种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的外观示意图。
图3(a)、(b)、(c)为上述整体形成并平布于该电路板的表面上的天线装置的三种实施例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关于快速外设部件接口迷你卡的外观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      接口卡主体           10      天线
101    缆线                 11、12  天线接头
20     电路板               21      外围装置电路主体
22     天线装置             201     接脚装置
29     插槽                 30      集成电路
31     电路布局             32      电路布局
40     电路板               401     接脚装置
41     外围装置电路主体     42      天线装置
具体实施方式
请参阅图2,其为本实用新型所发展出来关于一种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的外观示意图,其主要是应用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中,而本实用新型的接口卡可插置于该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主机板上所具有的插槽29,而该接口卡插置于插槽29后可包覆于该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壳体内。至于本实用新型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主要包含有电路板20、外围装置电路主体21、天线装置22。
其中电路板20上具有接脚装置201来插置于该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主机板的该插槽29上而完成电连接,而设置于该电路板20上的外围装置电路主体21则为本实用新型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的主要功能电路,例如是无线网络卡模块、无线电视卡模块或是无线移动电话网络模块。但上述电路模块不是本实用新型所要强调的,故不再赘述。
而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特征在于天线装置22,其电连接于该外围装置电路主体21,而为了能改善公知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天线装置22为整体形成并平布于该电路板20的表面上,进而可接收无线信号而传送至该外围装置电路主体21,使该外围装置电路主体21能对该无线信号进行处理后,再通过该插槽29将处理过后的该无线信号传送至便携式计算机(本图未示出)中。
再请参见图3(a)、(b)、(c),其为上述整体形成并平布于该电路板20的表面上的天线装置22的各种实施例示意图,其中图3(a)表示出该天线装置可用表面贴装式天线(SMT antenna)30来完成,而该表面贴装式天线30直接贴装于该电路板20上。而上述表面贴装式天线30大多为以芯片型天线(chipantenna)形式存在,而其中又以陶瓷天线(ceramic antenna)最常见。
而图3(b)则是表示出该天线装置是以电路布局31的方式直接形成于该电路板20正面202(当然也可以是背面)的表面上,其材质可为铜箔,与电路板20上其它电路布局一样是铜箔或是其它金属导体。至于图3(c)则是表示出另一种电路布局32的位置,其直接形成于该电路板20侧面203的表面上,其材质可为铜箔,与电路板20上其它电路布局一样是铜箔或是其它金属导体。当然,上述电路布局的位置与形状都可配合实际需求而有所调整,但由于是可以跟其它电路布局一起完成于电路板20上,不需额外的组装手续,因此可节省生产厂商相当程度上的制造成本开销,而且也让使用者自行装设至计算机系统中时,省去另外连接至上述常用内建天线与外接天线的步骤。
而本实用新型技术除了可运用在迷你外设部件接口卡上之外,也可应用于其它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之上,例如图4所示的快速外设部件接口迷你卡的示意图,其同样包含有电路板40、接脚装置401、外围装置电路主体41以及整体形成并平布于该电路板40的表面上的天线装置42。而天线装置42也可以图3(a)、(b)、(c)所示的各种实施例来完成
因此,通过以上的几个实施例的举例说明可知,我们成功地解决了公知技术中所提到的问题,利用本实用新型的概念便能够达到发展本实用新型所需的目的,也就是让天线装置可直接整合于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上,如此使得使用者要利用便携式计算机进行网络联机、收看无线电视节目或进行移动电话服务时能达到组装与携带方便、利于存放等优点。
本实用新型可由本领域技术人员作出各种变更和修饰,但是都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书所欲保护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应用在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中,该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主机板上具有插槽,其特征在于,该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包含有:
电路板,能插置于该便携式计算机系统主机板的该插槽上而完成电连接;
外围装置电路主体,设置于该电路板上,并能与该插槽完成电连接;以及
天线装置,电连接于该外围装置电路主体,其整体形成并平布于该电路板的表面上,该天线装置能接收无线信号而传送至该外围装置电路主体,使该外围装置电路主体能对该无线信号进行处理后,再通过该插槽将处理过后的该无线信号传送至该便携式计算机中。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符合迷你外设部件接口卡或是快速外设部件接口迷你卡的规格。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特征在于,该外围装置电路主体为无线网络卡模块、无线电视卡模块或无线移动电话网络模块中之一。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特征在于,该天线装置能用表面贴装式天线来完成,而该表面贴装式天线能直接贴装于该电路板上。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特征在于,该表面贴装式天线为芯片型天线。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特征在于,该芯片型天线为陶瓷天线。
7.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特征在于,该天线装置以电路布局的方式直接形成于该电路板的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特征在于,该电路板的表面为该电路板的正面、背面或侧面。
9.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特征在于,以电路布局的方式直接形成于该电路板表面上的该天线装置的材质为铜箔。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其特征在于,当该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插置于该插槽后,该接口卡包覆于该便携式计算机系统的壳体内。
CN 200620116401 2006-05-22 2006-05-22 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6120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6401 CN200956120Y (zh) 2006-05-22 2006-05-22 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6401 CN200956120Y (zh) 2006-05-22 2006-05-22 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56120Y true CN200956120Y (zh) 2007-10-03

Family

ID=387747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16401 Expired - Fee Related CN200956120Y (zh) 2006-05-22 2006-05-22 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56120Y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1070B (zh) * 2008-12-03 2011-11-3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主机板及内建无线通讯模块于主机板上的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751070B (zh) * 2008-12-03 2011-11-30 宏碁股份有限公司 主机板及内建无线通讯模块于主机板上的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8277229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US8559189B2 (en) Riser card for power supply
CN112216958B (zh) 电子设备
CN1344043A (zh) 移动台和移动台中的天线装置
CN104659483A (zh) 电子装置
CN205070113U (zh) 同轴线及电子设备
CN201585196U (zh) 柔性印刷电路板及采用该印刷电路板的连接构造
CN207783263U (zh) 柔性电路板和电子设备
CN205212825U (zh) 电子设备及其射频线
CN107230918A (zh) 电池连接器的固定结构和移动终端
CN200956120Y (zh) 内建式无线外围装置接口卡
CN1874062A (zh) 内置天线设备
CN208226082U (zh) 天线结构及电子设备
CN205754444U (zh) 用于连接触摸屏与主板的柔性电路板及手机
CN202694208U (zh) 金属壳体结构及天线结构
WO2018137303A1 (zh) 移动终端
CN1521888A (zh) 天线及屏蔽罩的组合结构及其无线传输模块
US20120026699A1 (en) Circuit board of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5359496B (zh) 一种终端
CN211719918U (zh) 电子设备
CN101540429B (zh) 用于全球定位系统的天线
CN105305078B (zh) 移动终端
CN103384029A (zh) 具有连接电路的天线
CN217116112U (zh) 一种type-c接口的4g、5g上网卡
KR20140096735A (ko) 전자 기기의 소켓 보강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17 Cessation of patent right
CF01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due to non-payment of annual fe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