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0955446Y - 风、水冷发动机 - Google Patents

风、水冷发动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0955446Y
CN200955446Y CN 200620111910 CN200620111910U CN200955446Y CN 200955446 Y CN200955446 Y CN 200955446Y CN 200620111910 CN200620111910 CN 200620111910 CN 200620111910 U CN200620111910 U CN 200620111910U CN 200955446 Y CN200955446 Y CN 200955446Y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cylinder
cooling water
cylinder head
circle groov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Expired - Lifetime
Application number
CN 200620111910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胡大杰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dividual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 200620111910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0955446Y/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0955446Y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0955446Y/zh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Expired - Lifetim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Landscapes

  • Cylinder Crankcases Of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 (AREA)

Abstract

一种风、水冷发动机,由气缸盖、气缸头和气缸体等构成,气缸头包括有缸头壳体,气缸体包括有缸体壳体和气缸套,其特征在于:在缸头壳体下端面上设置有上冷却水循环槽;在缸体壳体上设置有与气缸体上的上冷却水循环槽相配合的下冷却水循环槽。彼此相配合的上冷却水循环槽、下冷却水循环槽在气缸头与气缸体之间形成一个水冷却循环腔。本实用新型具有工艺简便和加工成本低的优点,它不仅使气门杆与缸头壳体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防止了气门变形、气门杆断裂和气门座圈脱落,而且能够及时的通过水冷和风冷散热,显著增强发动机冷却效果,防止气缸套脱落,避免活塞和缸体抱死而引起活塞“拉缸”和气门断裂,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Description

风、水冷发动机
(一)、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发动机,特别是一种风、水冷发动机。
(二)、背景技术
现有的农用机械、发电机中使用的通用发动机或摩托车发动机中,都有水冷结构,以摩托车水冷发动机为例,它一般由气缸盖、气缸头和气缸体等构成。所述汽缸头一般包括有缸头壳体,它是在缸头壳体内开设一个水腔,在腔壁上设置的几个与汽缸体相通的缺口,该结构形式的水腔在做模时,需要用木材嵌在汽缸体内,待成形后,在将木材烧尽,以形成一个水腔,其加工困难和繁杂,而且加工成本高,该结构的采用空间大的水腔,主要通过水冷却,一旦断水,发动机工作产生大量的热量,由于水腔空间太大,使气门杆与缸头壳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小,使它们之间的连接强度低,而水腔内的空气又是热的不良导体,散热面积小,容易造成气门变形、气门杆断裂,甚至会造成气门座圈脱落,缩短发动机的使用寿命。所述的气缸体一般包括有缸体壳体和气缸套,气缸套与缸体壳体内壁之间围成一个环形水槽,通过水泵将冷却水从环形水槽泵入气缸头内,靠环形水槽内的水进行散热降温。该结构的发动机存在着以下不足:该环形水槽比较深,且气缸套与缸体壳体内壁之间固接的接触面积较小,它们之间的连接强度低,散热能力差。在使用过程中,一旦环形水槽内的缺水,环形水槽内只有空气,且空气是热的不良导体,仅靠气缸套与缸体壳体的很小的接触面来向外传热,是远远不够的,在短时间内,因气缸套与缸体壳体的连接强度低而必然导致活塞“拉缸”、“脱缸”,烧熔活塞,甚至气缸套破裂、变形,气门杆也容易断裂,冲穿活塞,使曲轴和连杆变形。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有些制造者在气缸套外套住一个气缸散热套,虽然在一定程度上增强连接强度,但在环形水槽缺水的情况下,散热能力仍然差,由于厚度有限,其连接强度仍然不够,因此,仍然容易造成上述的不足。
(三)、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加工方便和加工成本低的风、水冷发动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它由气缸盖、气缸头和气缸体等构成,气缸头包括有缸头壳体,气缸体包括有缸体壳体和气缸套,其特征在于:
(1)、在缸头壳体下端面上,并且位于由螺孔、燃烧室和气门顶杆孔所占整体面积的外侧设置有上冷却水循环槽。
(2)、在缸体壳体与气缸头下端面相对应的上端面上,且在螺钉孔、漏油孔、气门顶杆孔所在的整体面积外侧,设置有与缸体上的上冷却水循环槽相配合的下冷却水循环槽。
(3)、彼此相配合的上、下冷却水循环槽在气缸头与气缸体之间形成一个水冷却循环腔。
对于气缸头来说,其上的上冷却水循环槽与气缸体上的下冷却水循环槽彼此围成一个水冷却循环腔,该水冷却循环腔与过水通道形成一个水循环通道,水循环通道与水箱、水泵或气缸盖上的过水通道连通构成水循环装置,即实现水循环流动,达到对发动机冷却的目的。该冷却水循环槽通过普通的加工手段就可以实现,其加工非常方便,明显降低加工成本。
对于气缸体来说,其上的下冷却循环槽与气缸头下端面或气缸头下端面上的上冷却循环槽一起构成水冷却循环腔。在水泵的作用下,冷却水在水冷却循环腔内进行循环流动,当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气缸体内所产生的高热通过气缸套与冷却水循环腔内的水进行热交换,达到降温和散热的目的。一旦冷却水循环腔内缺水,由于气缸套与缸体壳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大,仍然能通过缸体壳体向外散热,同时,冷却水循环槽设置在螺钉孔、漏油孔、气体门顶杆孔、摇臂销螺丝固定孔所在的整体面积外侧,气缸套与缸体壳体之间的连接强度足够高,所以能够防止了气缸套的脱落,避免活塞和缸体抱死而引起活塞“拉缸”和气门断裂。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冷却水循环槽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还可以是多个。所述的冷却水循环槽是可以是一个U形槽,也可以是C形槽、L形槽或环槽,还可以是根据客户的需要所设定的任意形状的异形槽。
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具有工艺简便和加工成本低的优点,它不仅使气门杆与缸头壳体之间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防止了气门变形、气门杆断裂和气门座圈脱落,而且能够及时的通过水冷和风冷散热,显著增强发动机冷却效果,防止气缸套脱落,避免活塞和缸体抱死而引起活塞“拉缸”和气门断裂,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四)、附图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附图说明如下:
图1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头第一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头第二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头第三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气缸头第四种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图4的A向视图;
图6为图4的B-B剖视图;
图7为本实用新型气缸体的第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图7的俯视图;
图9为图8中C-C剖视图;
图10为本实用新型气缸体的第二种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实用新型气缸体的第三种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实用新型气缸体的第四种结构示意图;
图13为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中:1.气缸盖;2.气缸头;3.气缸体;4.缸头壳体;5.缸体壳体;6.气缸套;7.螺孔;8.燃烧室;9.气门顶杆;10.上冷却水循环槽;11.螺钉孔;12.漏油孔;13.气门顶杆孔;14.摇臂销螺丝固定孔;15.下冷却水循环槽;16.过水通道;17.水嘴;18.散热片;19.加强筋。
(五)、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本实用新型由气缸盖1、气缸头2和气缸体3等构成,气缸头2包括有缸头壳体4,气缸体3包括有缸体壳体5和气缸套6。
如图1、2、3或4所示,在缸头壳体4下端面上,并且位于由螺孔7、燃烧室8和气门顶杆9孔所占整体面积的外侧设置有上冷却水循环槽10。
如图7、8或9所示,在缸体壳体5与气缸头2下端面相对应的上端面上,且在螺钉孔11、漏油孔12、气门顶杆孔13所在的整体面积外侧,设置有与气缸体3上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相配合的下冷却水循环槽15。
所述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下冷却水循环槽15在气缸头2与气缸体3之间彼此相配合,形成一个水冷却循环腔。
对于气缸头2来说,其上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与气缸体3上的下冷却水循环槽15彼此围成一个水冷却循环腔,该水冷却循环腔与过水通道16形成一个水循环通道,水循环通道与水箱、水泵或气缸盖上的过水通道16连通构成水循环装置,即实现水循环流动,该循环水腔与过水通道形成一个水循环通道,达到对发动机冷却的目的。该上冷却水循环槽10通过普通的加工手段就可以实现,其加工非常方便,明显降低加工成本。
对于气缸体3来说,其上的下冷却循环槽15与气缸头2下端面或气缸头2下端面上的上冷却循环槽10一起构成水冷却循环腔。在水泵的作用下,冷却水在水冷却循环腔内进行循环流动,当发动机工作时,发动机气缸体3内所产生的高热通过气缸套6与冷却水循环腔内的水进行热交换,达到降温和散热的目的。一旦冷却水循环腔内缺水,由于气缸套6与缸体壳体内壁的接触面积大,仍然能通过缸体壳体5向外散热,同时,下冷却水循环槽15设置在螺钉孔11、漏油孔12、气体门顶杆孔13、摇臂销螺丝固定孔14所在的整体面积外侧,气缸套6与缸体壳体5之间的连接强度足够高,所以能够防止了气缸套6的脱落,避免活塞和缸体抱死而引起活塞“拉缸”和气门断裂。
如图1、2、11或12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与下冷却水循环槽15的个数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还可以是多个。所述的上或下冷却水循环槽可以是一个U形槽,也可以是C形槽、L形槽或环槽,总之,其形状可以是根据客户需要而任意设定的。
如图4、6或10所示,所述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与下冷却水循环槽15是一个环形水槽。气缸头上的环形水槽与气缸体上的水槽围成一个循环水腔,该循环水腔与过水通道形成一个水循环通道,该水循环通道与水箱、水泵或气缸盖1上的过水通道16连通构成水循环装置,即实现水循环流动,达到对发动机冷却的目的。其环形水槽在下端面,使缸头壳体3内没有大的空间,这样显著增大了气门杆与缸头壳体4的接触面积,明显增大了散热面积,防止了气门变形、气门杆断裂和气门座圈脱落,延长了发动机的使用寿命。
所述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可以是一个呈U形的水槽,在缸头壳体4上设置有一个过水通道16,过水通道16的一个端口位于缸头壳体4侧面上,并在该端头上设置有水嘴17,另一个端头与上冷却水循环槽10相通;
所述的下冷却水循环槽15可以是一个呈U形的水槽,在缸体壳体5上设置有一个过水通道16,过水通道16的一个端口位于缸体壳体5侧面上,并在该端口上设置有水嘴17,另一个端口与下冷却水循环槽15相通。
如图5、6、8或9所示,在缸头壳体4和/或缸体壳体5上设置有散热片18,散热片18可以呈横向或纵向或斜向设置。当冷却水被烧干或缺少时,发动机可以通过散热片散热,延长行驶时间,在有水源的地方再加入水进行冷却,从而保护发动机。上述多个散热片18之间可以设置有加强筋19。
如图2所示,气缸头上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为两个,一个位于缸头壳体4下端面的左边,另一个位于缸头壳体4下端面的右边,在缸头壳体4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上冷却水循环槽10相通的过水通道16,两个过水通道16的端口均位于缸头壳体4的侧面上,且在各端口处均设置有水嘴17;
如图12所示,气缸体上的下冷却水循环槽15是两个,一个位于缸体壳体5上端面的左边,另一个位于缸体壳体5上端面的右边,在缸体壳体5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下冷却水循环槽15相通的过水通道16,两个过水通道16的端口均位于缸体壳体5的侧面上,且在各端口处均设置有水嘴17。
如图1所示,气缸头上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为一个,该冷却水循环槽10位于缸头壳体4下端面的右边或左边,在缸头壳体4上设置有一个与上冷却水循环槽10相通的过水通道16,该过水通道16的端口位于缸头壳体4的侧面上,其端口处设置有水嘴17。
所述的下冷却水循环槽15也可以为一个,该冷却水循环槽15位于缸体壳体5下端面的右边或左边,在缸体壳体5上设置有一个与下冷却水循环槽15相通的过水通道16,该过水通道的端口位于缸头壳体5的侧面上,其端口处设置有水嘴17。
如图3或6所示,在缸头壳体4上设置有两个与上冷却水循环槽10相通的过水通道16,两个过水通道16的端口均位于缸头壳体4的侧面上,各端口处均设置有水嘴17。当然在缸头壳体4上设置与是上冷却水循环槽10相通的过水通道16的个数也可以是一个,该过水通道16的端口位于缸头壳体4的侧面上,其端口处设置有水嘴17。
如图8、9或12所示,在缸体壳体5上设置有两个与下冷却水循环槽15相通的过水通道16,两个过水通道16的端口均位于缸体壳体5的侧面上,各端口处均设置有水嘴17。同理,在缸体壳体上设置的与下冷却水循环槽15相通的过水通道16的个数也可以为一个,该过水通道16的端口位于缸体壳体的侧面上,其端口处设置有水嘴17。

Claims (10)

1.一种风、水冷发动机,由气缸盖(1)、气缸头(2)和气缸体(3)等构成,气缸头(2)包括有缸头壳体(4),气缸体(3)包括有缸体壳体(5)和气缸套(6),其特征在于:
(1)、在缸头壳体(4)下端面上,并且位于由螺孔(7)、燃烧室(8)和气门顶杆(9)孔所占整体面积的外侧设置有上冷却水循环槽(10);
(2)、在缸体壳体(5)与气缸头(2)下端面相对应的上端面上,且在螺钉孔(11)、漏油孔(12)、气门顶杆孔(13)所在的整体面积外侧,设置有与气缸体(3)上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相配合的下冷却水循环槽(15);
(3)、彼此相配合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下冷却水循环槽(15)在气缸头(2)与气缸体(3)之间形成一个水冷却循环腔。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水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与下冷却水循环槽(15)是U形槽、C形槽、L形槽或异形槽。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风、水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与下冷却水循环槽(15)是一个环形水槽。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水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1)、所述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是一个呈U形的水槽,在缸头壳体(4)上设置有一个过水通道(16),过水通道(16)的一个端口位于缸头壳体(4)侧面上,并在该端头上设置有水嘴(17),另一个端头与上冷却水循环槽(10)相通;
(2)、所述的下冷却水循环槽(15)是一个呈U形的水槽,在缸体壳体上设置有一个过水通道(16),过水通道(16)的一个端口位于缸体壳体(5)侧面上,并在该端口上设置有水嘴(17),另一个端口与下冷却水循环槽(15)相通。
5.如权利要求1、2、3或4所述的风、水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在缸头壳体(4)和/或缸体壳体(5)上设置有散热片(18),所述散热片(18)呈横向或纵向或斜向设置。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风、水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多个散热片(18)之间设置有加强筋(19)。
7.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水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1)、所述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为两个,一个位于缸头壳体(4)下端面的左边,另一个位于缸头壳体(4)下端面的右边,在缸头壳体(4)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上冷却水循环槽(10)相通的过水通道(16),两个过水通道(16)的端口均位于缸头壳体(4)的侧面上,且在各端口处均设置有水嘴(17);
(2)、所述的下冷却水循环槽(15)是两个,一个位于缸体壳体(5)上端面的左边,另一个位于缸体壳体(5)上端面的右边,在缸体壳体(5)上设置有两个分别与两个下冷却水循环槽(15)相通的过水通道(16),两个过水通道(16)的端口均位于缸体壳体(5)的侧面上,且在各端口处均设置有水嘴(17)。
8.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水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1)、所述的上冷却水循环槽(10)为一个,该上冷却水循环槽(10)位于缸头壳体(4)下端面的右边或左边,在缸头壳体(4)上设置有一个与上冷却水循环槽(10)相通的过水通道(16),该过水通道(16)的端口位于缸头壳体(4)的侧面上,其端口处设置有水嘴(17);
(2)、所述的下冷却水循环槽(15)为一个,该冷却水循环槽(15)位于缸体壳体(5)下端面的右边或左边,在缸体壳体(5)上设置有一个与下冷却水循环槽(15)相通的过水通道(16),该过水通道的端口位于缸头壳体(5)的侧面上,其端口处设置有水嘴(17)。
9.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水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1)、在缸头壳体(4)上设置有两个与是上冷却水循环槽(10)相通的过水通道(16),两个过水通道(16)的端口均位于缸头壳体(4)的侧面上,各端口处均设置有水嘴(17);
(2)、在缸体壳体(5)上设置有两个与下冷却水循环槽(15)相通的过水通道(16),两个过水通道(16)的端口均位于缸体壳体(5)的侧面上,各端口处均设置有水嘴(17)。
10.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风、水冷发动机,其特征在于:
(1)、在缸头壳体(4)上设置有一个与是上冷却水循环槽(10)相通的过水通道(16),该过水通道(16)的端口位于缸头壳体(4)的侧面上,其端口处设置有水嘴(17);
(2)、在缸体壳体上设置有一个与下冷却水循环槽(15)相通的过水通道(16),该过水通道(16)的端口位于缸体壳体的侧面上,其端口处设置有水嘴(17)。
CN 200620111910 2006-12-08 2006-12-08 风、水冷发动机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55446Y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1910 CN200955446Y (zh) 2006-12-08 2006-12-08 风、水冷发动机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 200620111910 CN200955446Y (zh) 2006-12-08 2006-12-08 风、水冷发动机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0955446Y true CN200955446Y (zh) 2007-10-03

Family

ID=387740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 200620111910 Expired - Lifetime CN200955446Y (zh) 2006-12-08 2006-12-08 风、水冷发动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0955446Y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9980A (zh) * 2017-12-25 2018-05-18 宣城铁凝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气缸套
CN109083942A (zh) * 2018-09-13 2018-12-25 湖北谊立舜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离合器气缸
CN112648102A (zh) * 2020-12-28 2021-04-13 安徽竞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便电喷踏板摩托车发动机缸头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8049980A (zh) * 2017-12-25 2018-05-18 宣城铁凝机械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气缸套
CN109083942A (zh) * 2018-09-13 2018-12-25 湖北谊立舜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离合器气缸
CN109083942B (zh) * 2018-09-13 2021-01-05 湖北谊立舜达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分体式离合器气缸
CN112648102A (zh) * 2020-12-28 2021-04-13 安徽竞道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轻便电喷踏板摩托车发动机缸头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55446Y (zh) 风、水冷发动机
CN1186529C (zh) 高压压缩机
CN105840336A (zh) 摩托车发动机气缸头总成
CN201027571Y (zh) 风、水冷卧式发动机
CN2924027Y (zh) 风水冷发动机气缸体
CN200955451Y (zh) 风、水冷发动机气缸头
CN2937511Y (zh) 风、水冷发动机
CN104790018A (zh) 一种铝合金活塞顶部微弧氧化专用夹具
CN201013463Y (zh) 风水冷双缸发动机气缸体
CN214533277U (zh) 一种分体立式风冷柴油机机体
US20170306883A1 (en) Engine bed plate
CN201277163Y (zh) 内燃机式新型高效节能往复活塞空气压缩机
CN204646439U (zh) V型发动机缸体双层冷却水套结构
CN2918762Y (zh) 风、水冷发动机气缸头
CN209925102U (zh) 一种防机油结焦的圆柱水道气缸盖
CN2467806Y (zh) 柴油机机体与缸套间的三支承结构
CN201739136U (zh) 无辅助冷却水道自然冷却cng压缩机
CN2693971Y (zh) 湿式薄壁钢缸套柴油机
CN2921322Y (zh) 水冷发动机汽缸头
CN205154423U (zh) 一种新型活塞
CN217632693U (zh) 发动机缸体和发动机
CN203452998U (zh) 一种散热良好的双单缸空压机泵头
CN202091154U (zh) 一种v型压缩机机体及应用该机体的压缩机
CN2594479Y (zh) 柴油机湿式高强度薄壁钢缸套
CN2432036Y (zh) 塑料挤出串联式定型套模具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
CX01 Expiry of patent term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071003

EXPY Termination of patent right or utility mode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