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996435A - 等离子显示设备和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等离子显示设备和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996435A
CN1996435A CNA200710001456XA CN200710001456A CN1996435A CN 1996435 A CN1996435 A CN 1996435A CN A200710001456X A CNA200710001456X A CN A200710001456XA CN 200710001456 A CN200710001456 A CN 200710001456A CN 1996435 A CN1996435 A CN 199643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voltage
electrode
keeping
negative
induct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A200710001456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赵张焕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99643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99643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BEDUCATIONAL OR DEMONSTRATION APPLIANCES; APPLIANCES FOR TEACHING, OR COMMUNICATING WITH, THE BLIND, DEAF OR MUTE; MODELS; PLANETARIA; GLOBES; MAPS; DIAGRAMS
    • G09B19/00Teaching not covered by other main groups of this subclass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6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 G09G3/2965Driving circuits for producing the waveforms applied to the driving electrodes using inductors for energy recover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3/0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 G09G3/20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 G09G3/2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 G09G3/2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 G09G3/288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 G09G3/291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 G09G3/294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for lighting or sustain discharge
    • G09G3/2942Control 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of interest only in connection with visual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ray tubes for presentation of an assembly of a number of characters, e.g. a page, by composing the assembly by combination of individual elements arranged in a matrix no fixed position being assigned to or needed to be assigned to the individual characters or partial characters using controlled light sources using luminous gas-discharge panels, e.g. plasma panels using AC panels controlling the gas discharge to control a cell condition, e.g. by means of specific pulse shapes for lighting or sustain discharge with special waveforms to increase luminous efficiency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10/00Command of the display device
    • G09G2310/06Details of flat display driving waveforms
    • G09G2310/066Waveforms comprising a gently increasing or decreasing portion, e.g. ramp
    • GPHYSICS
    • G09EDUCATION; CRYPTOGRAPHY; DISPLAY; ADVERTISING; SEALS
    • G09GARRANGEMENTS OR CIRCUITS FOR CONTROL OF INDICATING DEVICES USING STATIC MEANS TO PRESENT VARIABLE INFORMATION
    • G09G2320/00Control of display operating conditions
    • G09G2320/02Improving the quality of display appearance
    • G09G2320/0233Improving the luminance or brightness uniformity across the scree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lasma & Fusion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Educational Technology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Control Of Indicators Other Than Cathode Ray Tubes (AREA)
  • Control Of Gas Discharge Display Tubes (AREA)
  • Transforming Electric Information Into Light Information (AREA)

Abstract

公开了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和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该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以及集成的维持驱动器。该集成维持驱动器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正极性的维持信号和负极性的维持信号到第一电极。在正极性的维持信号的提供周期或负极性的维持信号的提供周期的至少一个周期期间发生两个发光。

Description

等离子显示设备和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文件涉及等离子显示设备和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
背景技术
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其上显示图像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和用于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驱动器。该驱动器被附加到等离子显示面板的后表面。
等离子显示面板具有其中在前基片和后基片之间形成的阻挡条形成多个放电单元的结构。每个放电单元填充有包括比如氖(Ne)、氦(He)和Ne及He的混合物的主放电气体,以及小量氙(Xe)的惰性气体。多个放电单元形成一个像素。例如,红(R)放电单元、绿(G)放电单元和蓝(B)放电单元形成一个像素。
当由高频电压放电等离子显示面板时,惰性气体产生真空紫外线,由此引起在阻挡条之间形成的荧光材料发光,从而显示图像。因为等离子显示面板能被制造得薄和轻,其作为下一代显示设备已经引起注意。
发明内容
在一个方面中,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以及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正极性的维持信号和负极性的维持信号到第一电极的集成维持驱动器,其中在正极性的维持信号的提供周期或负极性的维持信号的提供周期的至少一个周期期间发生两次光发射。
集成维持驱动器可包括产生互感的电感器单元。
集成维持驱动器可通过在电感器单元和等离子显示面板之间产生的谐振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产生第一次光发射。集成维持驱动器可使用从正维持电压源提供的正维持电压或从负维持电压源提供的负维持电压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产生第二次光发射。
第二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可能大于第一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
在另一方面中,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具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从正维持电压源提供的正维持电压到第一电极的正维持控制器,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从负维持电压源提供的负维持电压到第一电极的负维持控制器,产生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谐振并产生互感的电感器单元,控制该谐振的产生的谐振控制器,电连接在电感器单元和谐振控制器之间并防止反向电流流动的反向阻断单元,以及形成由互感产生的电流的路径的旁路单元。
该电感器单元可包括产生谐振以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负电压电平改变为正电压电平的第一电感器,和产生谐振以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正电压电平改变为负电压电平的第二电感器。
第一电感器的电感器值等于第二电感器的电感器值。
谐振控制器可包括控制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负电压电平改变为正电压电平的谐振的产生的第一谐振开关,和控制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正电压电平改变为负电压电平的谐振的产生的第二谐振开关。
在其中第一谐振开关和第二谐振开关接通的周期期间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发生第一次光发射。
正维持控制器可包括正维持开关,负维持控制器可包括负维持开关,且正维持开关或负维持开关的至少一个在从第一谐振开关和第二谐振开关的断开时间点经过预定时间周期之后接通。
预定时间周期的范围从100ns到500ns。
在其中正维持开关或负维持开关的至少一个被接通的周期期间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发生第二次光发射。
反向阻断单元可包括防止在第一电感器和第一谐振开关之间的反向电流的第一反向阻断二极管,和防止在第二电感器和第二谐振开关之间的反向电流的第二反向阻断二极管。
旁路单元可包括形成由互感引起的第一电感器的感应电压而产生的电流的路径的第一旁路二极管,和形成由互感引起的第二电感器的感应电压产生的电流的路径的第二旁路二极管。
在又一方面中,一种驱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该方法包括:维持第一电极的电压在负维持电压,第一电极的电压从负维持电压逐渐上升到正维持电压,第一电极的电压从正维持电压逐渐下降到低于正维持电压并高于地电平电压的第一电压,第一电极的电压从第一电压上升到正维持电压,维持第一电极的电压在正维持电压,第一电极的电压从正维持电压逐渐下降到负维持电压,第一电极的电压从负维持电压逐渐上升到高于负维持电压并低于地电平电压的第二电压,和第一电极的电压从第二电压下降到负维持电压。
通过第一电极的电压从负维持电压逐渐上升到正维持电压,或第一电极的电压从正维持电压逐渐下降到负维持电压的至少一个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发生第一次光发射。
通过第一电极的电压从第一电压上升到正维持电压,或第一电极的电压从第二电压下降到负维持电压的至少一个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发生第二次光发射。
第二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可能大于第一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
附图说明
附图是为了能进一步了解本发明而包含的,并且被纳入本说明书中构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这些附图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并用于与本说明书一起对本发明的原理进行说明。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
图2示出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一个实例;
图3示出了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的一个实例;
图4示出了集成维持驱动器;
图5示出了驱动图4的集成维持驱动器的方法的一个实例;以及
图6a到6m示出了根据图5的驱动方法的图4的集成维持驱动器的工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具体描述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在附图中示出了其实例。
图1示意性地示出了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
参考图1,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第一驱动器110,和第二驱动器120。
等离子显示面板100包括多个第一电极Y1-Yn,多个第二电极Z和与第一电极Y1-Yn和第二电极Z交叉的多个第三电极X1-Xm。
第一驱动器110包括集成维持驱动器。
第一驱动器110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第一电极Y1-Yn。
该集成维持驱动器提供正极性的维持信号和负极性的维持信号到多个第一电极Y1-Yn,由此维持放电。通过维持放电而将图像显示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上。
在正极性的维持信号的提供周期或负极性的维持信号的提供周期的至少一个周期期间,在第一电极Y1-Yn和第二电极Z之间发生两个维持放电,使得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放电单元中发生两次光发射。
第一驱动器110可提供用于均匀化在放电单元内累积的壁电荷的复位信号到第一电极Y1-Yn,且还提供扫描基准电压和扫描信号到第一电极Y1-Yn。
第二驱动器120包括数据驱动器。该数据驱动器提供数据信号到多个第三电极X1-Xm。
图2示出了等离子显示面板的一个实例。
参考图2,根据一个实施例的等离子显示面板100包括彼此接合的前基片201和后基片211。在前基片201上,彼此平行放置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在后基片211上,放置第三电极213以与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交叉。
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在放电单元内产生放电,且维持放电单元内的放电状态。
在其上设置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的前基片201的上部上形成覆盖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的上介质层204。上介质层204限定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的放电电流,并提供第一电极202和第二电极203之间的绝缘。
在上介质层204的上表面上形成保护层205以促进放电条件。可通过在上介质层204的上表面上沉积比如氧化镁(MgO)的材料形成保护层205。
覆盖第三电极213的下介质层215形成在其上设置第三电极213的后基片211的上部上。该下介质层215提供第三电极213的绝缘。
将条形、井形、三角形等的多个阻挡条212设置在下介质层215的上部上,以分隔该放电单元。红(R)放电单元、绿(G)放电单元和蓝(B)放电单元等形成在前基片201和后基片211之间。除了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可进一步在前基片201和后基片211之间形成白(W)放电单元或黄(Y)放电单元。
虽然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可基本上彼此相同,但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的至少一个的面积可不同于其它放电单元的面积以调整红(R)、绿(G)和蓝(B)放电单元的色温。例如,红(R)放电单元的面积可能是最小,而绿(G)和蓝(B)放电单元的面积可大于红(R)放电单元的面积。
虽然图2已经示出了其中多个阻挡条212的高度彼此相等的情况,但是平行于第一和第二电极202和203设置的阻挡条212的高度可以小于平行于第三电极213设置的阻挡条212的高度。
由阻挡条212分隔的每个放电单元填充有预定的放电气体。
用于在寻址放电期间发射用于图像显示的可见光的荧光材料层214位于由阻挡条212分隔的放电单元内。例如,在放电单元内可形成红(R)、绿(G)和蓝(B)荧光材料层。除了红(R)、绿(G)和蓝(B)荧光材料层,可进一步形成白(W)荧光材料层和/或黄(Y)荧光材料层。
图3示出了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的一个实例。
如图3所示,第一驱动器110和第二驱动器120每个在复位周期、寻址周期和维持周期期间提供驱动信号。
在复位周期的建立周期期间,第一驱动器110提供建立信号(set-up)到第一电极Y,由此在整个屏幕的放电单元内产生弱的无光放电(也就是,建立放电)。这造成正极性的壁电荷在第二电极Z和第三电极X上累积,而负极性的壁电荷在第一电极Y上累积。
在复位周期的撤除周期期间,第一驱动器110提供撤除信号(set-down)到第一电极Y。该撤除信号(set-down)从低于建立信号(set-up)的最高电压的正电压电平下降到等于或小于地电平电压GND的给定电压。该撤除信号(set-down)在放电单元内产生弱的无光放电(也就是,撤除放电)。另外,撤除信号(set-down)擦除在放电单元内过多形成的部分壁电荷,使得在放电单元内剩余壁电荷均匀到稳定执行寻址放电的程度。
在寻址周期期间,第一驱动器110提供从扫描偏压(Vsc-Vy)下降的负极性的扫描信号(Scan)到第一电极Y。同时,第二驱动器120的数据驱动器提供对应于扫描信号(Scan)的正极性的数据脉冲(data)到第三电极X。当将在扫描信号(Scan)和数据脉冲(data)之间的电压差值加到在复位周期期间产生的壁电压时,在提供了数据信号(data)的放电单元内发生寻址放电。在通过执行寻址放电选择的放电单元内形成壁电荷,使得当提供正维持电压+Vs时发生放电。因此,扫描第一电极Y。
在维持周期期间,第一驱动器110的集成维持驱动器提供正极性的维持信号(+SUS)和负极性的维持信号(-SUS)到第一电极Y。
当通过执行寻址放电而选择的放电单元内的壁电压被加到正极性的维持信号(+SUS)或负极性的维持信号(-SUS)时,在扫描电极和维持电极之间发生维持放电。
在正极性的维持信号(+SUS)的提供周期或负极性的维持信号(-SUS)的提供周期的至少一个周期期间,在第一电极Y和第二电极Z之间发生两次维持放电,使得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内发生两次光发射。
当第一电极Y的电压从正维持电压+Vs改变到负维持电压-Vs或从负维持电压-Vs改变到正维持电压+Vs时,因为在产生互感的电感器和等离子显示面板之间的谐振而发生第一次光发射。
当由于从正维持电压源提供的正维持电压+Vs,正极性的维持信号(+SUS)从正维持电压+Vs逐渐下降到第一电压V1且之后从第一电压V1上升到正维持电压+Vs时,发生第二次光发射。另外,因为从负维持电压源提供的负维持电压-Vs,当负极性的维持信号(-SUS)从负维持电压-Vs逐渐上升到第二电压V2且之后从第二电压V2下降到负维持电压-Vs时,发生第二次光发射。
第二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大于第一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
在其中提供正极性的维持信号(+SUS)或负极性的维持信号(-SUS)的至少一个周期期间,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内发生两次光发射,使得亮度显著增加。
第一电压V1低于正维持电压+Vs且高于地电平电压GND。第二电压V2高于负维持电压-Vs且低于地电平电压GND。在第一电压V1和正维持电压+Vs之间的电压差值和在第二电压V2和负维持电压-Vs之间的电压差值的每一个范围从150V到180V。
图4示出了集成维持驱动器。
如图4所示,集成维持驱动器400包括负维持控制器410,正维持控制器420,电感器单元430,谐振控制器440,反向阻断单元450和旁路单元460。
正维持控制器420包括正维持开关Q1。正维持控制器420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从正维持电压源470(+Vs)提供的正维持电压+Vs到第一电极Y。
负维持控制器410包括负维持开关Q2,该负维持控制器410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从负维持电压源480(-Vs)提供的负维持电压-Vs到第一电极Y。
电感器单元430与包括第一电极Y和第二电极Z的等离子显示面板100形成谐振,且产生互感。该电感器单元430包括第一电感器L1和第二电感器L2。第一电感器L1形成谐振以将第一电极Y的电压从负电压改变为正电压。第二电感器L2形成谐振以将第一电极Y的电压从正电压性改变为负电压。
谐振控制器440控制等离子显示面板100和第一电感器L1或第二电感器L2之间的谐振的产生。该谐振控制器440包括第一谐振开关Q3和第二谐振开关Q4。第一谐振开关Q3控制在第一电感器L1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00之间的谐振的产生,以将第一电极Y的电压从负极性电压为正电压。第二谐振开关Q4控制在第二电感器L2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00之间的谐振的产生,以将第一电极Y的电压从正极性改变为负极性。
反向阻断单元450电连接在电感器单元430和谐振控制器440之间,以防止在电感器单元430和谐振控制器440之间的反向电流。该反向阻断单元450包括第一反向阻断二极管D1和第二反向阻断二极管D2。第一反向阻断二极管D1防止在第一电感器L1和第一谐振开关Q3之间的反向电流。第二反向阻断二极管D2防止在第二电感器L2和第二谐振开关Q4之间的反向电流。
旁路单元460形成由互感产生的电流的路径。该旁路单元460包括第一旁路二极管D3和第二旁路二极管D4。第一旁路二极管D3形成由互感引起的第一电感器L1的感应电压产生的电流的路径。第二旁路二极管D4形成由互感引起的第二电感器L2的感应电压产生的电流的路径。
图5示出了驱动图4的集成维持驱动器的方法的一个实例。图6a到6m示出了根据图5的驱动方法的图4的集成维持驱动器的工作。
在图5中,Vcp表示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中基于第二电极Z的第一电极Y的电压。Icp表示充电到第一电极Y的电流。IL1表示第一电感器L1的电流,而IL2表示第二电感器L2的电流。Q1到Q4表示开关Q1到Q4的每一个的开关时序。
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方法的一个实例包括:
(1)在周期t1期间,维持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在负维持电压-Vs,
(2)在周期t2和t3-1期间,将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负维持电压-Vs逐渐上升到正维持电压+Vs,
(3)在周期t3-2和t4期间,将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正维持电压+Vs逐渐下降到低于正维持电压+Vs且高于地电平电压GND的第一电压V1,
(4)在周期t5-1期间,再次将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第一电压V1上升到正维持电压+Vs,
(5)在周期t5-2期间,维持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在正维持电压+Vs,
(6)在周期t6和t7-1期间,将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正维持电压+Vs逐渐下降到负维持电压-Vs,
(7)在周期t7-2和t8期间,将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负维持电压-Vs逐渐上升到高于负维持电压-Vs并低于地电平电压GND的第二电压V2,
(8)在周期t9-1期间,将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第二电压V2下降到负维持电压-Vs,和
(9)在周期t9-2期间,维持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在负维持电压-Vs。
如上所述,通过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负维持电压-Vs逐渐上升到正维持电压+Vs和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正维持电压+Vs逐渐下降到负维持电压-Vs,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放电单元内发生维持放电,且由维持放电引起第一次光发射。另外,通过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第一电压V1上升到正维持电压+Vs和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第二电压V2下降到负维持电压-Vs,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放电单元内发生维持放电,且由该维持放电引起第二次光发射。
第二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大于第一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
下面是参考图6a到6m的,具体描述根据图5的面板的驱动方法的驱动电路的工作。
如图6a所示,在周期t1期间接通负维持开关Q2使得形成通过负维持电压源(-Vs)、第二电极Z、第一电极Y、负维持开关Q2和负维持电压源(-Vs)的电流路径。
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在周期t1期间通过电流路径维持在负维持电压-Vs。
如图6b所示,在周期t2期间接通第一谐振开关Q3使得形成通过第二电极Z、第一谐振开关Q3、第一反向阻断二极管D1、第一电感器L1和第一电极Y的电流路径。
通过电流路径,在第一电感器L1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00之间发生谐振,使得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负维持电压-Vs上升到地电平电压GND。
如图6c所示,在周期t3-1期间,第一谐振开关Q3保持接通状态,且第二谐振开关Q4接通,使得形成通过第二电极Z、第一谐振开关Q3、第一反向阻断二极管D1、第一电感器L1和第一电极Y的电流路径。
通过电流路径维持在第一电感器L1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00之间产生的谐振,使得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地电平电压GND上升到正维持电压+Vs。因此,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放电单元内发生维持放电,使得由维持放电引起第一次光发射。当将从第二电极Z放电的电流充电到第一电极Y时,因为到第一电极Y的充电电流Icp而发生第一次光发射。
不形成从第二电感器L2通向第二反向阻断二极管D2的电流路径的原因在于因为由互感形成的第二电感器L2的电压VL2,第二节点N2的电压小于地电平电压GND。不形成从第二旁路二极管D4通向第二电感器L2的电流路径的原因在于第二节点N2的电压大于负维持电压-Vs。
如上,在周期t2和t3-1期间,因为在第一电感器L1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00之间产生的谐振,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负维持电压-Vs改变到正维持电压+Vs。
如图6d所示,在周期t3-2期间,第一和第二谐振开关Q3和Q4保持在接通状态。因为在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因为谐振上升到正维持电压+Vs之后第一和第二谐振开关Q3和Q4保持接通状态,再次放电充电到第一电极Y的电流Icp。形成通过第一电极Y、第二电感器L2、第二反向阻断二极管D2、第二谐振开关Q4和第二电极Z的电流路径。
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正维持电压+Vs下降,且电流IL2通过电流路径在第二电感器L2中流动。当第二电感器L2的电流IL2逐渐增加时,因为根据电流IL2的增加的互感,将电压(①VL2)引入第二电感器L2的两端,且将电压(①VL1)引入第一电感器Li的两端。
因为第二节点N2的电压高于负维持电压-Vs,电流不在第二旁路二极管D4中流动。不形成从第一电感器L1通向第一反向阻断二极管D1的电流路径和从第一电感器L1通向第一旁路二极管D3的电流路径的原因在于因为由于互感而被引入第一电感器L1的两端的电压(①VL1),第一节点N1的电压大于地电平电压GND且低于正维持电压+Vs。
周期t3-2终止,且同时,断开第一和第二谐振开关Q3和Q4。因此,在第二电感器L2中流动的电流IL2立即减小,使得因为互感,将电压(②VL2)引入第二电感器L2的两端,且将电压(②VL1)引入第一电感器L1的两端。电压(②VL1)和(②VL2)的幅度分别等于电压(①VL1)和(①VL2)的幅度。该电压(②VL1)和(②VL2)的方向分别和电压(①VL1)和(①VL2)的方向相反。
如图6d所示,当在周期t4期间第一和第二谐振开关Q3和Q4断开时,将电压(②VL1)引入第一电感器L1的两端使得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和电压VL1的和(也就是,第一节点N1的电压)高于正维持电压+Vs。因此,如图6e所示,在周期t4期间形成通过第一电极Y、第一电感器L1、第一旁路二极管D3、正维持电压源(+Vs)和第二电极Z的电流路径。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通过电流路径下降到第一电压V1。
当感应电压VL1逐渐减小时,在第一电感器L1中流动的感应电流IL1逐渐下降,使得在周期t4期间形成第一电感器L1的电流IL1,如图5所示。
该第一电压V1的幅度由范围从第一和第二谐振开关Q3和Q4的断开时间点到正维持开关Q1的接通时间点的周期t4的长度确定。
周期t4的长度可从100ns到500ns。当周期t4的长度等于或大于100ns时,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充分下降,使得第一电压V1被设置为适于产生维持放电的幅度。当周期t4的长度等于或小于500ns时,防止了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的过度下降。另外,当接通正维持开关Q1时,减小加到正维持开关Q1的电压的幅度,使得保证电路的稳定性。
如图6f所示,在周期t5-1期间接通正维持开关Q1使得形成通过正维持电压源(+Vs)、正维持开关Q1、第一电极Y、第二电极Z和正维持电压源(+Vs)的电流路径。
充电电流Icp突然增加,且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第一电压V1再次突然上升到正维持电压+Vs。因此,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放电单元内发生维持放电,使得由维持放电引起第二次光发射。因为从正维持电压源(+Vs)到第一电极Y的充电电流Icp发生第二次光发射。
第二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大于第一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这个原因在于在产生第二次光发射期间到第一电极Y的充电电流Icp的幅度大于在产生第一次光发射期间到第一电极Y的充电电流Icp的幅度。
如图6g所示,在周期t5-2期间正维持开关Q1保持在接通状态,使得形成通过正维持电压源(+Vs)、正维持开关Q1、第一电极Y、第二电极Z和正维持电压源(+Vs)的电流路径。该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通过电流路径维持在正维持电压+Vs。
如图6h所示,在周期t6期间第二谐振开关Q4被接通,使得形成通过第一电极Y、第二电感器L2、第二反向阻断二极管D2、第二谐振开关Q4和第二电极Z的电流路径。
通过电流路径在第二电感器L2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00之间发生谐振,使得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正维持电压+Vs下降到地电平电压GND。
如图6i所示,在周期t7-1期间第二谐振开关Q4保持在接通状态且第一谐振开关Q3被接通,使得形成通过第一电极Y、第二电感器L2、第二反向阻断二极管D2、第二谐振开关Q4和第二电极Z的电流路径。
通过电流路径维持在第二电感器L2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00之间产生的谐振,使得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地电平电压GND下降到负维持电压-Vs。因此,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放电单元内发生维持放电,使得由维持放电引起第一次光发射。
电流IL1不在第一电感器L1中流动的原因在于因为由互感引起的第一电感器L1的电压VL1,第一节点N1的电压高于地电平电压GND且低于正维持电压+Vs。电流路径不通过第二旁路二极管D4的原因在于第二节点N2的电压高于负维持电压-Vs。
如上,在周期t6和t7-1期间,因为在第二电感器L2和等离子显示面板100之间产生的谐振,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正维持电压+Vs改变到负维持电压-Vs。
如图6j所示,在周期t7-2期间,第一和第二谐振开关Q3和Q4维持在接通状态。因为在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因为谐振下降到负维持电压-Vs之后第一和第二谐振开关Q3和Q4维持接通状态,该电流Icp被再次充电。形成通过第二电极Z、第一谐振开关Q3、第一反向阻断二极管D1、第一电感器L1和第一电极Z的电流路径。
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从负维持电压-Vs上升,且电流IL1通过电流路径在第一电感器L1中流动。当第一电感器L1的电流IL1逐渐增加时,因为互感,将电压(①VL1)引入到第一电感器L1的两端,且将电压(①VL2)引入第二电感器L2的两端。
因为第一节点N1的电压低于正维持电压+Vs,电流不在第一旁路二极管D3中流动。不形成从第二电感器L2通向第二反向阻断二极管D2的电流路径和从第二旁路二极管D4通向第二电感器L2的电流路径的原因在于因为由于互感引入第二电感器L2的两端的电压(①VL2),第二节点N2的电压低于地电平电压GND且高于负维持电压-Vs。
周期t7-2结束,且同时断开第一和第二谐振开关Q3和Q4。因此,在第一电感器L1中流动的电流IL1立即减少,使得因为互感,将电压(②VL1)引入到第一电感器L1的两端,且将电压(②VL2)引入到第二电感器L2的两端。电压(②VL1)和(②VL2)的幅度分别等于电压(①VL1)和(①VL2)的幅度。电压(②VL1)和(②VL2)的方向分别与电压(①VL1)和(①VL2)的方向相反。
如图6j所示,当在周期t8期间第一和第二谐振开关Q3和Q4断开时,将电压(②VL2)引入到第二电感器L2的两端使得第二节点N2的电压低于负维持电压-Vs。因此,如图6k所示,在周期t8期间形成通过第二电极Z、负维持电压源(-Vs)、第二旁路二极管D4、第二电感器L2和第一电极Y的电流路径。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通过电流路径上升到第二电压V2。
当感应电压VL2逐渐降低时,在第二电感器L2中流动的感应电流IL2逐渐减少,使得第二电感器L2的电流IL2在周期t8期间形成,如图5所示。
该第二电压V2的幅度由范围从第一和第二谐振开关Q3和Q4的断开时间点到负维持开关Q2的接通时间点的周期t8的长度来确定。
周期t8的长度范围可从100ns到500ns。当周期t8的长度等于或大于100ns时,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充分上升,使得第二电压V2被设置到产生维持放电的合适幅度。当周期t8的长度等于或小于500ns时,防止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过度上升。另外,当负维持开关Q2被接通时,加到负维持开关Q2的电压幅度降低,使得保证电路的稳定性。
如图61所示,在周期t9-1期间接通负维持开关Q2,使得形成通过负维持电压源(-Vs)、第二电极Z、第一电极Y、负维持开关Q2和负维持电压源(-Vs)的电流路径。
该放电电流Icp快速增加,且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再次从第二电压V2快速下降到负维持电压-Vs。因此,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放电单元内发生维持放电,使得由维持放电引起第二次光发射。
如图6m所示,在周期t9-2期间负维持开关Q2保持在接通状态,使得形成通过负维持电压源(-Vs)、第二电极Z、第一电极Y、负维持开关Q2和负维持电压源(-Vs)的电流路径。第一电极Y的电压Vcp通过电流路径被维持在负维持电压-Vs。
如上,通过控制每个开关的开关时序,如图5所示的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驱动方法的一个实例在维持周期期间在等离子显示面板100的放电单元内产生两次维持放电,使得光发射效率得到改进。另外,控制该开关的开关时序使得第二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大于第一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使得充分保证电路的稳定性。
等离子显示设备可具体表现为除了上述等离子显示设备外的多种等离子显示设备。
作为一个实例,可在周期t3-1和t7-2,可断开第二谐振开关,且在周期t3-2和t7-1期间,可断开第一谐振开关。在这种情况下,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放电单元内发生两个维持放电,使得发光效率得到改进。
作为另一实例,在其中加到正维持开关或负维持开关的负载小时,或在其中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的维持信号的数目小的低灰度级子场中,能驱动等离子显示设备以由一个维持信号产生两次维持放电。在其中加到正维持开关或负维持开关的负载大时,或在其中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的维持信号的数目大的高灰度级子场中,能驱动等离子显示设备以由一个维持信号产生一个维持放电。因此,加到正维持开关或负维持开关的负载被减小,且增加了维持周期的裕量。
作为另一实例,在提供正极性的维持信号的情况下或提供负极性的维持信号的情况下,由一个维持信号产生两个维持放电。
前面所述的实施例和优点仅是示范性的,不解释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本公开的内容可应用于其他类型的装置。本发明的说明书是说明性的,并不限制权利要求书的范围。对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许多替换、修改和变动都是显而易见的。在权利要求书中,装置加功能的句子意在包含在此所描述的实现所引用的功能的结构。不仅是结构的等效物,也包括等效的结构。

Claims (18)

1.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
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和
集成维持驱动器,其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正极性的维持信号和负极性的维持信号到第一电极,其中在正极性的维持信号的提供周期或负极性的维持信号的提供周期的至少一个周期期间发生两次光发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集成维持驱动器包括用于产生互感的电感器单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集成维持驱动器通过在电感器单元和等离子显示面板之间产生的谐振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产生第一次光发射,以及
该集成维持驱动器使用从正维持电压源提供的正维持电压或从负维持电压源提供的负维持电压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产生第二次光发射。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第二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大于第一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
5.一种等离子显示设备,包括:
等离子显示面板,其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
正维持控制器,其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从正维持电压源提供的正维持电压到第一电极;
负维持控制器,其在维持周期期间提供从负维持电压源提供的负维持电压到第一电极;
电感器单元,其产生与等离子显示面板的谐振并产生互感;
谐振控制器,其控制谐振的产生;
反向阻断单元,其电连接在电感器单元和谐振控制器之间,并防止反向电流的流动;以及
旁路单元,其形成由互感产生的电流的路径。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电感器单元包括:
第一电感器,其产生谐振以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负电压电平改变为正电压电平,和
第二电感器,其产生谐振以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正电压电平改变为负电压电平。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第一电感器的电感等于第二电感器的电感。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谐振控制器包括:
第一谐振开关,其控制用于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负电压电平改变为正电压电平的谐振的产生,以及
第二谐振开关,其控制用于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正电压电平改变为负电压电平的谐振的产生。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在其中第一谐振开关或第二谐振开关被接通的周期期间,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发生第一次光发射。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正维持控制器包括正维持开关,
该负维持控制器包括负维持开关,以及
该正维持开关或负维持开关的至少一个在从第一谐振开关和第二谐振开关的断开时间点经过预定时间周期之后被接通。
11.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预定时间周期的范围从100ns到500ns。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在其正维持开关或负维持开关的至少一个被接通的周期期间,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发生第二次光发射。
13.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反向阻断单元包括:
第一反向阻断二极管,其防止在第一电感器和第一谐振开关之间的反向电流,和
第二反向阻断二极管,其防止在第二电感器和第二谐振开关之间的反向电流。
14.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等离子显示设备,其中该旁路单元包括:
第一旁路二极管,其形成由互感引起的第一电感器的感应电压产生的电流的路径,和
第二旁路二极管,其形成由互感引起的第二电感器的感应电压产生的电流的路径。
15.一种驱动包括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的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中,该方法包括:
维持第一电极的电压在负维持电压,
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负维持电压逐渐上升到正维持电压,
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正维持电压逐渐下降到低于正维持电压并高于地电平电压的第一电压,
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第一电压上升到正维持电压,
维持第一电极的电压在正维持电压,
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正维持电压逐渐下降到负维持电压;
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负维持电压逐渐上升到高于负维持电压并低于地电平电压的第二电压,和
将第一电极的电压从第二电压下降到负维持电压。
16.如权利要求15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第一电极的电压从负维持电压逐渐上升到正维持电压,或第一电极的电压从正维持电压逐渐下降到负维持电压的至少一个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发生第一次光发射。
17.如权利要求16所述的方法,其中通过第一电极的电压从第一电压上升到正维持电压,或第一电极的电压从第二电压下降到负维持电压的至少一个在等离子显示面板中发生第二次光发射。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中该第二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大于第一次光发射的亮度级别。
CNA200710001456XA 2006-01-06 2007-01-08 等离子显示设备和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 Pending CN1996435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060001966 2006-01-06
KR1020060001966A KR100765507B1 (ko) 2006-01-06 2006-01-06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996435A true CN1996435A (zh) 2007-07-11

Family

ID=378987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A200710001456XA Pending CN1996435A (zh) 2006-01-06 2007-01-08 等离子显示设备和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7667672B2 (zh)
EP (1) EP1806718A3 (zh)
JP (1) JP2007183652A (zh)
KR (1) KR100765507B1 (zh)
CN (1) CN199643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1017A (zh) * 2020-08-31 2022-03-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振动产生设备和振动设备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309397A (ja) * 2004-04-16 2005-11-04 Samsung Sdi Co Ltd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及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3666607B2 (ja) * 1995-05-24 2005-06-29 富士通株式会社 プラズマパネルの駆動方法、駆動装置及びプラズマパネル
US5642018A (en) 1995-11-29 1997-06-24 Plasmaco, Inc. Display panel sustain circuit enabling precise control of energy recovery
JP3672669B2 (ja) * 1996-05-31 2005-07-20 富士通株式会社 平面表示装置の駆動装置
KR19980023076A (ko) * 1996-09-25 1998-07-06 배순훈 피디피(pdp)의 전력회수장치
KR100436819B1 (ko) * 1999-11-12 2004-06-23 마츠시타 덴끼 산교 가부시키가이샤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구동 방법
KR100428624B1 (ko) * 2001-08-06 2004-04-27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교류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유지 방전 회로
US20050140591A1 (en) 2002-04-09 2005-06-30 Holtslag Antonius H.M.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KR100502350B1 (ko) * 2003-04-25 2005-07-20 삼성에스디아이 주식회사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에너지 회수장치 및 이를구비하는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장치
JP4846974B2 (ja) 2003-06-18 2011-12-28 株式会社日立製作所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101017A (zh) * 2020-08-31 2022-03-01 乐金显示有限公司 振动产生设备和振动设备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070159414A1 (en) 2007-07-12
KR20070074167A (ko) 2007-07-12
JP2007183652A (ja) 2007-07-19
EP1806718A3 (en) 2008-03-05
EP1806718A2 (en) 2007-07-11
KR100765507B1 (ko) 2007-10-10
US7667672B2 (en) 2010-02-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0573637C (zh) 等离子显示面板驱动电路和等离子显示设备
KR10057121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동 장치 및 방법
CN1804970A (zh) 驱动等离子体显示面板的装置
EP1796068B1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JP2006189848A (ja) プラズマ表示装置とその駆動方法
US20070069983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and plasma display device driven using the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996435A (zh) 等离子显示设备和驱动等离子显示面板的方法
JP5310876B2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方法および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装置
KR10084482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74898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JP2006243713A (ja) プラズマディスプレイパネルの駆動装置
US20080018564A1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KR100800521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KR100820659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US7852290B2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KR100612507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 구동장치
US20080042932A1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driving the same
US20070115220A1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EP1895493A2 (en) Plasma display apparatus
US20080007489A1 (en) Apparatus for driving plasma display panel
KR100743716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802333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KR100680705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패널의 구동 장치 및 구동 방법
KR10076466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 구동방법
KR100793242B1 (ko) 플라즈마 디스플레이 장치 및 그의 구동 방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06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10 Entry into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02 Deemed withdrawal of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patent law 2001)
WD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deemed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Open date: 20070711